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1
机器人学导论总复习
第四章 力分析及柔顺控制
1、柔顺坐标系力位控制特点?
在该坐标系中,任务可以被描述成沿各个坐标轴 的位置控制和力的控制。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 向的自由度(沿三个正交轴的移动和绕三个轴的旋 转),或者要求是力的控制,或者是位置的控制,不 可能在同一个自由度既进行力的控制,又进行位 置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 。 2、自然约束和人为约束?黑板上写字的约束?
360 360 9 7.2 1.8 40 50
4、步进电机高速时性能差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运行每一步,转子必须先加速、恒速、再 减速;第二,定子交替磁场的变化,过快产生的 反电势磁通有阻止转子旋转的趋势。 5、何谓脉宽调制?
通过改变开关的时间,改变平均有效电压。(即 调节开通时间占空比) 6、一个、两个、四个二进制位端口读0~5V的数
有一个二进制位端口:0或5V; 有两个二进制位端口:0、1.67、3.34、5V; 有四个二进制位端口:0、0.33、0.67┄ 、5V
第七章 传感器
1、何谓分辨率?举例说明绕线式电位器的分辨率。 N位数字设备的分辨率。
分辨率:在测量范围内所能分辨的最小值。绕线式 电位器——一圈电阻值;n位数字设备——满量程 /2n 2、传感器按与机器人的相对关系分为哪两种及特点 内传感器和外传感器。 内传感器用来测试机器人本体内部的一些变量; 外传感器常用来测试机器人工作的环境情况。 3、传感器由转换器和电路组成。转换器是将物理量 和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自然约束是由任务的几何结构所确定的约束关系。 人为约束则是根据任务的要求人为给定的期望的 运动和力。
第五章 轨迹规划
1、路径和轨迹?
如果规定一个机器人从A点经过B点运动到C点而 不强调时间的概念,那么这一过程中的位形序列 就构成了一条路径。如果我们强调到达其中任意 一点的时间,那么这就是一条轨迹。 2、对于已指定的路径(如直线)必须在直角空间 进行规划才能实现。如果没有指定机器人的路径, 则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更容易计算。
机器人学 完整版
机器人学第一章绪论1. 1 机器人发展史1.1.1 早期的自动机早在1770年,美国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报时鸟,一到整点,这只鸟的翅膀、头便开始运动,同时发出叫声。
图1-1为报时鸟的机械结构图,它的主弹簧驱动齿轮转动,使活塞压缩空气而发出叫声,同时齿轮转动时带动凸轮转动,从而驱动翅膀、头运动。
图1-1 报时鸟简图机器人(Robot)一词由一位名叫Karal Capak的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首先使用。
在捷克语中,Robot这个词是指一个赋役的奴隶。
在1921年Capak写了一出戏剧,名叫《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Rossnm’s Universal Robots).在这出剧中,机器人是洛桑和他儿子研制的类人的生物,用来作为人类的奴仆。
随后,一名叫Isaac Asimov的科学幻想小说家使用了机器人学(Robotics)这个词来描述与机器人有关的科学。
他还提出了“机器人”的三个原则,值得今天的机器人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注意。
这三个原则的原语如下:(1)A robot must not harm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one tocome harm(2) A robot must always obey human beings unless that is conflict with thefirst law.(3)A robot must protect itself from harm unless that is conflict with the firstor second laws.1.1.2近似与机器人相关的装置1.操作机(Manipulators)它是目前仍然大量使用的、由机械控制的操作机。
它的各个关节由机械直接控制。
它具有和人类手臂相似的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
2.远程操作手(Teleoperators)远程操作手又称主从操作手,它是在操作机之后发展起来的。
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操作臂逆运动学
我们把操作臂的全部求解方法分成两大类:封闭解和数值解法。由于数值解 法的迭代性质,因此它一般要比相应的封闭解法的求解速度慢很多。实际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喜欢用数值解法求解运动学问题。因为封闭解的 计算速度快,效率高,便于实时控制。而数值法不具有些特点为。
“封闭形式”意指基于解析形式的解法,或者意指对于不高于四次的多项式 不用迭代便可完全求解。可将封闭解的求解方法分为两类:代数法和几何法。 有时它们的区别又并不明显:任何几何方法中都引入了代数描述,因此这两 种方法是相似的。这两种方法的区别或许仅是求解过程的不同。
多重解问题
在求解运动学方程时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多重解问题。一个具有3个旋转关节的 平面操作臂,由于从任何方位均可到达工作空间内的任何位置,因此在平面中有较大的 灵巧工作空间(给定适当的连杆长度和大的关节运动范围)。图4-2所示为在某一位姿 下带有末端执行器的三连杆平面操作臂。虚线表示第二个可能的位形,在这个位形下, 末端执行器的可达位姿与第一个位形相同。
4.1 概述 • 在上一章中讨论了已知操作臂的关节角,计算工具 坐标系相对于用户工作台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的问 题。在本章中,将研究难度更大的运动学逆问题 :已 知工具坐标系相对于工作台坐标系的期望位置和姿 态,如何计算一系列满足期望要求的关节角? • 第3章重点讨论操作臂的运动学正问题,而本章重点 讨论操作臂的运动学逆问题。
4.4 代数解法与几何解法
代数解法:以第三章所介绍三连杆平面操作臂为例,其坐标和连杆参数如下
按第三章的方法,应用这些连杆参数可以求得这个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c123 s 123 B 0 T T W 3 0 0
s123 c123 0 0
0 0 1 0
机器人学导论,第三章第四章
机器人学导论第三章:机器人建模与表示3.1 机器人模型机器人模型是机器人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机器人的物理特征和行为。
机器人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也可以是数学模型。
3.1.1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将实际的机器人物理特征通过物体的尺寸、质量、结构等进行描述的模型。
物理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力学特性以及与环境的交互。
在物理模型中,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刚体模型和柔软体模型。
刚体模型认为机器人的构件是刚性的,不会发生变形,而柔软体模型则考虑了机器人构件的弹性特性。
3.1.2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方程或函数来描述机器人的特征和行为的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机器人的控制算法、运动规划、感知等问题。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几何模型、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等。
几何模型描述机器人的几何特征,如位置、姿态等;运动学模型描述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如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模型描述机器人的力学特性,如力、力矩等。
3.2 机器人表示机器人表示是指将机器人的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的方法。
机器人表示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可以是静态的或动态的。
机器人的状态表示是对机器人在某一时刻的特征和行为进行编码的方法。
常用的状态表示方法有位姿表示、关节状态表示、力传感器状态表示等。
位姿表示是指用位置和方向来描述机器人的姿态。
常用的位姿表示方法有笛卡尔坐标表示和欧拉角表示。
关节状态表示是指用关节角度或关节位置来描述机器人的关节状态。
力传感器状态表示是指用力和力矩来描述机器人的外部力和力矩。
机器人的环境表示是对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
常用的环境表示方法有场景图表示、网格地图表示、障碍物表示等。
场景图表示是指用图的形式表示机器人周围的物体及其关系。
网格地图表示是指将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划分为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表示一种状态。
障碍物表示是指用几何体或网格来表示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
3.3 机器人建模与表示的应用机器人建模与表示在机器人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学导论 chapter4
Inverse ManipulatorKinematics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Outline2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The Inverse kinematic is the basis of robot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control.5IntroductionExample :6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Outline7SolvabilitySolvabilityFor the 6 DOF Puma 560 manipulator,we have:How to find the 6 joint variablesHere we might have 12 equations to solve for 6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nstraints should be utilized.6 equations for 6 unknown variables9SolvabilityDifficulty: these 6 equations are nonlinear and transcendental equations.obtain the solution.whereSolvability11SolvabilitySolvabilityThe dexterous workspace is only one point(the origin). The There is no dexterous workspace. The reachable SolvabilityFor most industry robots, there is limitation for the joint variable range, thus the workspace is reduced.Only one attainable orientationIf a manipulator has less than 6 DOF, it can’t attain general go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n 3D space.Workspace also depends on the tool-frame transformation.Solvability15There might be multiple solution in solving kinematic equations.Two possible solution for the sam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How to choose possible solution?Solvability” solution.The number of solutions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and the allowable ranges of motion of the joints, also, it can be a function of other link parameters (link length, link twist, link offset, joint angle).Solvability2. Multiple solutions17The PUMA 560 can reach certain goals with 8different solutions.+Due to the limits of joints range, some of these 8 solutions could be inaccessible.SolvabilitySolvability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 Outline20Manipulator Subspace21workspace is a portion of an n‐DOF subspacesubspace : planeworkspace : a subset of the plane{workspace} ⊂{subspace} ⊂{space}Manipulator Subspaceof a manipulator?Giving an expression for a manipulator’s wrist frame {w}to be free to take on all possible values.Manipulator SubspaceThe subspace of is given by:233R planar manipulatorAs are allowed to take on arbitrary values, the subspace is generatedNOTE : Link lengths and joints limits restrict the workspace of the manipulator to be a subset of this subspace.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 Outline24Algebraic vs. GeometricGiven the transformation matrix, solved for25Algebraic vs. GeometricD-H TableAlgebraic vs. GeometricThe transformation matrix can be computed viaand we haveAlgebraic vs. GeometricSpecification of the goal point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specifying three parameters: ..The transformation is assumed to hav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whereThe above four nonlinear equations are used to solve for (unknown)Algebraic vs. GeometricThe parameters is How to solve for according thefollowing equations:Algebraic vs. Geometric1.Algebraic solution 30The is the only unknown parameter.Algebraic vs. GeometricStep1.In the solution algorithm, the above constraintshould be check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olution exist or not. If the constrain is not Algebraic vs. Geometric1.Algebraic solution Here, the choice of signs in the solution of corresponds to Algebraic vs. Geometric33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 we can get:whereAlgebraic vs. Geometricwe haveAlgebraic vs. GeometricNote:If a choice of sign is made in the solution of ,it will affect and thus affectStep5.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solution of can be obtained.Algebraic vs. Geometric36solved for by using the tools of plane geometry.can utilize plane geometry directly to find a solution.Algebraic vs. Geometricconsidering the solid triangle, the “”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for as:37PossibleconfigurationThe other possible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ettingAlgebraic vs. Geometric2. Geometric solutionTo solve for , we find the express for angleand .38and can be solved via:then can be solved as:Algebraic vs. Geometric39the solution of can 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 Outline40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expression in terms of a single variable.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geometric substitution used often in solving kinematic equations. These substitution convert transcendental equations into polynomial equations in 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Given a transcendental equation try to solve for42Solutions:(when )Algebraic solution by reduction to polynomial Outline43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The Unimation Puma 560 Industry Robot44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Review : D-H table45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Review : Transformation of each link.46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Review : Transformation of all link47where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 Given the goal point and orientation specified by:(Known: Numerical value)Solve for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 Separating out 1 unknown parameter How to solve ?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2. Inverting to be obtain50 where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Check the (2,4) elements on both sides ,we have 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Introduce the trigonometric(三角恒等变换) substitutions:52whereThen it can be obtained that: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3. The left side of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s known53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Taking square of the above two equations, and adding the results together, it can be obtained that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The above equation depends only on , then similar steps can be followed to solve for as:4. Consider the following equationhave been solved, but is unknown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56Eq.(3.11) in Chapter3Check elements (1,4) and (2,4) on both sides, we have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 57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585. Now the left side of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s knownEq.(3.11) in Chapter3Check the elements (1,3) and (3,3), it can be obtained that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 ca can be solved as:Case2.,The manipulator is in a singular configurationas axis 4 and 6 line up and cause the same motion of the last link of the robot. Thus is chosen arbitrarily.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606. Consider the following equation again:andCheck the elements (1,3) and (3,3), it can be obtained that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 61Hence, we can solve for as7. Applying the same method one more time, we havewhereCheck the elements (3,1) and (1,1), it can be obtained that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62Thus we can solve for aswe can obtain eight sets of possible solutions, some of them will be discarded due to the joint angle limitsInverse manipulator kinematics63Summary1、原则:等号两端的矩阵中对应元素相等,列出相关方)、从含变量少的左边开始,如,向右递推,直到)、选择等号左边或右边矩阵中等于常数或仅含有一个变量的元素,列出相应元素对应的方程或方程组。
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1PPT课件
即在易使工具与环境脱离接触或产生很大作用 力的方向采用柔顺控制。其方法是:假想在此方向, 末端刚度很低,对其采用力控制。
§4.2 力和力矩分析
4.2.1 力和力矩的平衡 这一节推导表示机械手静力学特性的基本方
程。我们首先考虑在开环运动链上的一个单独连 接的自由实体的图形。图4-1表示作用在连杆i上 的力和力矩。连杆i通过关节i+1与连杆i-1和连杆
第4章 力分析及柔顺控制
学习内容: 1 动力学分析 2 静力学分析 3 坐标系间力和力矩的变换 4 柔顺控制
学习重点: 1 动力学方程的简化 2 柔顺坐标系
为了使物体加速必须对其施加力,使旋转物体 产生角加速度必须对其施加力矩,所施加力、力 矩大小为:
Fma TI
为使机器人连杆加速,驱动器必须有足够大 的力、力矩驱动机器人连杆和关节,以使他们能 以期望的加速度和速度运动。为此,必须计算每 个驱动器所需的驱动力。设计者可根据这些方程 并考虑机器人外部载荷计算出驱动器可能承受的 最大载荷,并进而设计出能够提供足够力及力矩 的驱动器。
N i 1 , i N i , i 1 ( r i 1 , i r i , c i ) f i 1 , i ( r i , c i ) ( f i , i 1 ) 0i 1 , n ,(4
这里ri-1,i是从Oi-1到Oi的3×1位置矢量,而 ri,ci表示从Oi到Ci的位置矢量。力fi-1,i和力矩Ni1,i是相邻连杆i和i-1之间的耦合力和力矩。
Fmxkx
用牛顿方程:
Fma
பைடு நூலகம்
d (mx) mx dt
Fkxma Fm akx
机械手和环境之间的接触将在接触处产生相互 作用的力和力矩。每个机械手的关节运动都是由各 自的执行装置驱动的。相应的关节输入力矩,经手 臂的连杆传送到抓具,并在抓具处引起对环境的力 和力矩。
机器人学导论
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牛顿-欧拉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
凯恩方法
雅可比矩阵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控制
运动学:研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动力学:研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力和力矩信息 运动规划:根据任务要求,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控制:通过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运动规划
机器人的感知与感
05
知融合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机器人学概述
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机器人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 够自动执行任务 的机器系统,具 有感知、决策、
执行等能力
机器人的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 结构形式、智能 化程度等不同, 机器人可分为多 种类型,如工业 机器人、服务机 器人、特种机器
人等
机器人学的研究领域
机器人设计:研究机器人的结构、 运动学和动力学
机器人的感知技术
添加项标题
视觉感知技术:通 过摄像头获取环境 信息,识别物体、 场景等,实现机器 人视觉导航、物体 识别等功能。
添加项标题
听觉感知技术:通 过麦克风获取声音 信息,识别语音、 音乐等,实现机器 人语音交互、音乐 识别等功能。
添加项标题
触觉感知技术:通过 触觉传感器获取接触 信息,识别物体的形 状、大小、硬度等, 实现机器人触觉导航、 物体抓取等功能。
执行器作用: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移动、转动等
机器人的感知系统
传感器类型:视觉、听觉、触觉等 传感器工作原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触觉反馈等 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导航、目标识别、物体抓取等 感知系统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精度、稳定性、安全性等
机器人的运动学与
04
动力学
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机器人学导论--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关节变量
ppt课件
2
1.2 描述:位置、姿态和坐标系
位置描述
一旦建立坐标系,就能用一
个3*1的位置矢量对世界坐标 系中的任何点进行定位。因 为在世界坐标系中经常还要 定义许多坐标系,因此在位 置矢量上附加一信息,标明 是在哪一坐标系中被定义的。
例如:AP表示矢量P在A坐标系中的表示。
BP 表示矢量P在B坐标系中的表示。
c os90
c os120 c os30 c os90
XB XA
X
B
YA
X B Z A
c os90 c os90 cos0
]
YB X A YB YA YB Z A
ZB XA
ZB
YA
ZB Z A
ppt课件
5
坐标系的变换
完整描述上图中操作手位姿所需的信息为位置和姿态。机器人学中
在从多重解中选择解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避免碰撞的前 提下通常按“最短行程”准则来选择。同时还应当兼顾“多 移动小关节,少移动大关节”的原则。
ppt课件
23
4 PUMA560机器人运动学反解-反变换法
❖ 由于z4 , z5, z6 交于一点W,点W在基础坐标系中的位置仅与 1,2,3
有关。据此,可先解出 1,2,3 ,再分离出 4 ,5,6 ,并逐
PUMA560变换矩阵
ppt课件
21
将各个连杆变换矩阵相乘便得到PUMA560手臂变换矩阵
06T 01T (1)21T (2 )23T (3 )34T (4 )45T (5 )56T (6 )
什么是机器人运动学正解? 什么是机器人运动学反解?
ppt课件
22
操作臂运动学反解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封闭解和数值解、 在进行反解时总是力求得到封闭解。因为封闭解的计算速度 快,效率高,便于实时控制。而数值法不具有些特点为。 操作臂的运动学反解封闭解可通过两种途径得到:代数解和 几何解。 一般而言,非零连杆参数越多,到达某一目标的方式也越多, 即运动学反解的数目也越多。
机器人学导论,第三章第四章
0 l3 0 l4 1 0 0 1
0 1 1 0 3 HT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四、写出运动方程(求出
0 H
0 H
T
)
T T T T T
0 1 1 2 2 3 3 H
0 1 0 0 1 0 0 0
中间连杆 分两种情况: 首、末连杆
3.4、连杆参数和连杆坐标系(续)
首、末连杆
与基座0固接的坐标系为 {0};
基座固定不动 {0}作为机器人操作的绝对 坐标系。 原则上坐标系 {0}可以任意规定(不受连 杆参数、关节变量影响 )。
为方便起见,对 {0}规定如下: 当第一个关节变量为零 时, {0}、 {1}重合({0}为{1}的原位状态)。
3.4、连杆参数和连杆坐标系(续)
三、连杆坐标系
连杆的描述 连杆连接的描述 连杆之间位姿的描述
采用方法: 在每个连杆固接一个坐 标系,用坐标系之间的 描述表示。 例如:
与基座固接的坐标系为 {0}; 与连杆1固接的坐标系为 {1}; 与连杆i固接的坐标系为 {i};
下一步讨论:坐标系 {i}的原点、轴的方向的确 定方法。
因此,有:
i 1 i
相对于动 坐标系而 言,遵循 “从左到 右”的原 则。
T RX ( i 1 ) DX ( ai 1 ) RZ ( i ) DZ ( di )
3.5 连杆变换和运动学方程(续) i 1 iT RX ( i 1 ) DX ( ai 1 ) RZ ( i ) DZ ( di )
求
0 H
T
一、建立D-H坐标系
Z3
Z2 X3 Z1 X2
机器人学第四章(机器人的位置分析)
第四章 机器人的位置分析4.1 机器人的位置正解方程 4.1.1 引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表示各种不同坐标架的齐次变换,并阐述将各坐标架赋给表示操作手的机械连杆系统的方法。
我们将首先规定描述操作手位置和姿态(方位)的各种方法,然后用关节坐标来发展这一描述。
任何操作手都可以认为是由一系列用关节联在一起的杆件组成。
我们在操作手的每一杆件固联上坐标架。
利用齐次变换,我们能够描述这些坐标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3]。
历史上,描述一杆件和下一杆件之间关系的齐次变换称为A 矩阵[1]。
A 矩阵单纯是描述杆件坐标系间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的齐次变换。
1A 描述第一杆的位置和姿态。
2A 描述第二杆相对和第一杆的位置和姿态。
于是,第二杆在基座坐标架中的位置和姿态用矩阵乘积给出如下:=212T A A (4-1) 同样,3A 表示通过第二杆来描述第三杆,且3=312T A A A (4-2)这些A 矩阵的乘积一直称为T 矩阵,而且如果前置上标为0则略去。
给出一个六杆操作手,我们得到36=61245T A A A A A A (4-3)一个六杆操作手具有6个自由度,每杆一个,且能在其活动范围内有任意的位置和姿态。
三个自由度用来规定位置,二另外三个用来规定姿态。
6T 描述操作手的位置和姿态。
这可用图4-1所示的手来思考。
我们将在指尖间的正中设置坐标架的原点,这一原点用向量p 来描述。
描述手部姿态的三个单位向量定向如下。
向量Z 设在手部接近物体的方向上,称为接近向量a 。
另一称为姿态向量o 的y 向量设在从一指尖到另一指尖的方向以表明手部的姿态。
最后一个称为法向向量的n 向量,和a 、o 形成一组右旋向量因而可用向量的叉乘表示为:=⨯n o a 于是变换6T 具有如图4.1所示元素1⎡⎤⎢⎥⎢⎥=⎢⎥⎢⎥⎢⎥⎣⎦6z zz z T x x x x yy y y n o a p n o a p n o a p (4-4)图4-1 o ,a ,n 和p 向量4.1.2 姿态的规定给16个元素一一赋值,6T 就被完全规定。
机器人学-第四讲
k x (oz a y ) / 2sin k y (ax nz ) / 2sin k z (n y ox ) / 2sin
8
三、齐次变换通式
设想 K 为坐标系{A} 上过P的任意单位矢量
K kx i k y j kz k P Px i Py j Pz k
用连杆坐标系规定连杆参数
αi-1=从zi-1到zi沿xi-1旋转的角度 ai-1 =从zi-1到zi沿xi-1测量的距离
di=从xi-1到xi沿zi测量的距离
θi=从xi-1到xi沿zi旋转的角度
Z(i - 1) Y(i -1) a(i - 1 ) di Yi Zi Xi ai
X(i -1) ( i - 1)
二次转动
首先绕X轴转 角,然后绕新的Y轴 物体的方位为:
R =R( X , ) R Y ,
角,则
如果两次转动是绕固定系的轴线,则物体的方 位为
R =R Y , R( X , )
表示姿态角,并不表示运动角,即非描述运动过程
1
3.9 旋转变换通式
前面讨论了旋转矩阵的三种特殊情况,即绕x, y和z轴的 旋转矩阵,现在讨论绕过原点的任意轴K旋转θ角的变换 A 矩阵。 B R R(k , ) 表示坐标系B相对参考系A方位
(i-1) 0 -90
a(i-1) a0 a1
di 0 d2
i 1 2
Z0 Z1
Y2
X2 X0 Y0 X1
d2
Y1
a0
a1
cosθ 1 sinθ 1 0 1T 0 0
sinθ 1 cosθ 1 0 0
0 a0 0 0 1 0 0 1
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操作臂逆运动学
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操作臂逆运动学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操作臂逆运动学主要内容是探讨机器人操作臂的逆运动学问题。
逆运动学是指在已知末端点的位置和姿态的情况下,求解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
在机器人操作中,逆运动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机器人应该如何运动来达到所需的目标位置和姿态。
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机器人操作臂的结构和坐标系的选择。
机器人操作臂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可以旋转或者移动。
不同的坐标系选择会对逆运动学的求解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坐标系时需要仔细考虑。
接下来,本章介绍了机器人操作臂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
逆运动学的求解通常需要解决一系列非线性方程组,因此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其中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解析法是通过解析求解方程组来得到逆运动学解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但是只适用于简单的机器人结构。
数值法则是通过迭代计算的方法来逼近逆运动学解,它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但是计算速度较慢。
在解析法中,本章介绍了两种常见的求解方法,分别是几何法和代数法。
几何法通过几何关系来求解逆运动学,它的思想是将机器人操作臂的各个关节看作一个几何图形,通过解几何问题来求解逆运动学。
代数法则是通过建立机器人操作臂的关系方程组来求解逆运动学,它的优点是可以求解更复杂的机器人结构。
在数值法中,本章介绍了两种常见的数值方法,分别是迭代法和优化法。
迭代法通过不断重复迭代来逼近逆运动学解,它的思想是通过不断调整关节的角度来使得末端点的位置和姿态逐步趋向于目标值。
优化法则是通过建立逆运动学问题的优化模型来求解逆运动学解,它的优点是可以考虑更多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最后,本章还介绍了一些逆运动学问题的特殊情况,比如奇异位置和工作空间。
奇异位置是指在一些位置上,机器人操作臂的自由度降低,这会导致逆运动学问题无解或者存在无穷多解。
工作空间是指机器人操作臂能够到达的所有位置和姿态构成的空间,工作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对逆运动学的求解也会产生影响。
机器人学导论
编程语言应用:机器人 操作系统、算法开发、
人机交互等
机器人的控制策略
01 控制策略类型:基于模型的控制、基于规则的控制、基于学习的控制等 02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机器人应用场景、性能要求、技术成熟度等综合考虑 03 控制策略优化:参数调整、算法改进、系统集成等
05
机器人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机器人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性能分析等 实验研究:仿真实验、实验室测试、实际应用等 计算研究:计算机模拟、计算性能评估、计算优化等
机器人学的创新方向
01 技术创新:新型传感器、高性能驱动系统、先进控制算法等 02 应用创新:新兴应用领域、跨界融合、产业升级等 03 制度创新: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
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技术创新:新型传感器、 高性能驱动系统、先进
控制算法等
市场需求:家庭、医疗、 教育、军事等领域的机
器人应用需求
机器人学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影响:提 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
01
社会影响:改 变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进步
机器人学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一:传感器技术
• 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 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 • 传感器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关键技术二:控制技术
• 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关键技术三:人工智能技术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 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 智能决策与规划
机器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家庭机器 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
机器人学基础 第4章 机器人动力学
2 2
g
4.1 Dynamics of a Rigid Body
12
4.1.1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a Rigid Body
y
Total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a 2-links manipulator are
Lagrangian Function L of a 2-links manipulator:
LKP
y x
T1 d1 θ1 (x1, y1) g m1
T2 d2 θ2 m2 (x2, y2)
1 1 2 (m1 m2 )d12 12 m2 d 2 ( 12 2 1 2 22 ) 2 2
4.1 Dynamics of a Rigid Body
10
4.1.1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a Rigid Body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a 2-links manipulator
1 2 , Py m gh , h d cos K1 m1v1 , v1 d11 1 1 1 1 1 1 2
4.1 Dynamics of a Rigid Body
11
4.1.1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a Rigid Body
y
Kinetic Energy K2 and Potential Energy P2
of link 2
1 2 K 2 m2 v2 , P2 mgy2 2
4.1 Dynamics of a Rigid Body
机器人学第四章
串联机器人运动方程
◆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的是机器人各连杆间的 位移关系、速度关系和加速度关系。本章 只讨论位移关系,即研究的是机器人手部 相对于机座的位置和姿态。 ◆串联机器人是一开式运动链,它是由一系 列连杆通过转动关节或移动关节串联而成 的。关节由驱动器驱动,关节的相对运动 导致连杆的运动,使手爪到达一定的位姿。
c1 0 s1 s 0 c1 1 A1 0 1 0 0 0 0 0 0 0 1 c2 s A2 2 0 0 s2 c2 0 0 0 a 2 c2 0 a2 s2 1 d2 0 1
最后求得手部坐标系在参考坐标系中的位姿为:
nx n T y nz 0 sx sy sz 0 ax ay az 0 px py pz 1
式中, nx c1c23 (c4c5c6 s4 s6 ) s23s5c6 s1 ( s4c5c6 c4 s6 ),
n y s1c23 (c4c5c6 s4 s6 ) s23s5c6 c1 ( s4c5c6 c4 s6 ), nz s23 (c4c5c6 s4 s6 ) c23s5c6 , sx c1c23 (c4c5 s6 s4c6 ) s23s5 s6 s1 ( s4c5 s6 c4c6 ), sz s23 (c4c5 s6 s4 s6 ) c23s5c6 ,
4.1 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4.1.1 连杆编号
串联机器人是一开式运动链,因此从机 器人机座开始至手爪依次对每一个连杆 从小到大编号,即连杆1、连杆2…连杆n 等。每一个关节也依次从小到大编号为 关节1、关节2 … …关节n等,机座编号 为连杆0。图4.2所示为PUMA560机器人的 连杆及关节编号。
[课件]机器人学导论第4章1PPT
1 2 P kx 2
1 2 1 2 kx L K P m x 2 2
L kx x
L mx x
d ) m (m x x dt
于是,小车的运动方程为:
F m x kx
用牛顿方程:
f n ,n 1 F N n ,n 1
(4.3)
我们称F为末端力和力矩矢量,简称末端力。
4.2.2
等效关节力矩
对于由执行装置施加的力矩与引起的末端力 之间的函数关系。假定,每个关节由独立的执行 装置驱动,执行装置在相邻连杆之间施加一个驱 动力矩或者力,设 i 是驱动关节i的驱动力矩或力。 对于滑移关节,驱动力 i 是沿第i关节轴的 方向(即i-1坐标系的zi-1轴方向),见图4-3。假 设关节的机械特性是光滑的,即没有摩擦,这样 就可以把连杆i-1和连杆i之间的耦合力fi-1,i与关节 力 i 联系起来,其关系为
Fma
F kx ma F ma kx
机械手和环境之间的接触将在接触处产生相互 作用的力和力矩。每个机械手的关节运动都是由各 自的执行装置驱动的。相应的关节输入力矩,经手 臂的连杆传送到抓具,并在抓具处引起对环境的力 和力矩。
对于象焊接、喷漆、搬运等工作,通常只需要 单纯的位姿控制;而如装配、切割、研磨、打毛刺、 擦玻璃等作业,机器人的末端工具需要与被操作的 物体或环境接触,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完成一定 的作业,对于这些工作,只采用位姿控制是不够的, 因为微小的误差可能使工具与环境脱离接触或产生 很大的相互作用力。这时的控制就易采用柔顺方法。
当i=n时,耦合力和力矩为fn,n+1和Nn,n+1,如图 4-2(b)所示。当抓具(即连杆n)与环境接触时,这 个作用力和力矩的反作用力和力矩就作用于最后 一个连杆。 为了方便,我们把环境考虑为附加的连杆n+1, 而用-fn,n+1和Nn,n+1分别表示连杆n+1对连杆n的作 用力和力矩。 图4-3 基 座和环境 所施加的 力和力矩
机器人学基础第4章
4. 5 典型机器人的逆运动学举例
④求θ5。 由机械臂关节位姿矩阵推导可知:
由于前文已经求解出θ1 ~ θ3, 可以求解出 则根
据
可以求解出 的数值。令:
4. 5 典型机器人的逆运动学举例
得
解得
4. 5 典型机器人的逆运动学举例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θ4 和θ6 的解法。 当θ5≠0°时: ⑤求θ4 。 根据前文得:
4. 6 逆运动学对机器人的设计约束
根据4. 1 节的内容可以知道, 对于6 自由度机器人来 说, 当存在几个正交关节轴或者有多个αi 为0°或90°, 可能得到解析解。所以当设计6 自由度机械臂时, 通常 会有3 根相交轴, 并尽量使αi 为0°或90°。
此外, 为了使机械臂有更大的灵巧工作空间, 通常将机 械臂的末端连杆设计得短一些。
令式(4 -1) 和式(4 -2) 相等, 可以得到: 解得:
4.2 三个相邻关节轴线交于一点的 逆运动学求解
当θ2≠0 时, 可以解得:
当θ2 =0 时, 可以化作如下形式:
4.2 三个相邻关节轴线交于一点的 逆运动学求解
即:
可以解得: 同理当θ2 = π 时, 可以解得:
4. 3 逆运动学的几何解法
4.2 三个相邻关节轴线交于一点的 逆运动学求解
逆运动学没有通用的求解算法, 通常将机器人的逆运动学解法 分为数值解法和解析解法两类。数值解法是指通过迭代的方 法对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 此种方法求解速度较慢, 且不能保 证求出全部的解。解析法是指通过代数或者几何的方法, 得到 关节角的数学表达式, 本课程主要讨论解析解法。解析法中几 何法与代数法并不完全区别, 几何法中可以引入代数描述, 代 数法可以通过几何性质来简化求解过程, 二者仅是求解过程不 同。
机器人学导论
1 a tan 2( py px ) a tan 2( d2
) 有两个可能
px2
p
2 y
d
2 2
的解。
反解的多解性
5 PUMA560运动学反解-Pieper方法
❖ 对于6自由度的机器人而言,运动学反解非常复杂, 一般没有封闭解。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可能得到封闭 解。不过,大多数工业机器人都满足封闭解的两个充分条 件之一(Pieper准则)
s in 1
0
c os 1
0
0 0 1 0
0
0 0 1
cos 2 sin 2 0 L1
21T
sin 2
0
cos 2
0
0 1
0
0
0
0
0
1
cos 3 sin 3 0 L2
23T
sin 3
0
cos 3
0
0 1
首先将BP 变换到一个中间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和{A}的
姿态相同、原点和{B}的原点重合,可由左乘矩阵
A B
R
得到。
然后用矢量加法将原点平移,得到:AP
BARB
P
PA BORG
可以写成:
定义一个4*4的矩阵算子并使用了4*1位置矢量,这样 可写成:
A B
RB
P
1
PA BORG
4
-90°
a3
d4
θ4(0°)
5
90°
0
0
θ5(0°)
6
-90°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关门:如图4-8所示。这时柔顺坐标系的原点放 在门的铰链轴上,Zc轴与铰链轴重合,Xc轴与门 的法线方向一致,该坐标系随门的转动而转动。这 时除绕Zc轴的旋转需进行位置控制外,其余自由 度均需进行力的控制 。
图4-8 关门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柔顺坐标系具有以下几 个特点: (1) 柔顺坐标系是正交坐标系,利用它便于描述作 业任务; (2) 一般来说,柔顺坐标系是时变的。但根据作业 任务的不同,它可以是下面几种情况的一种: (a)柔顺坐标系相对基坐标系是固定的。如在黑板 上写字(图4-4)时将其固定在黑板上的情况; (b)柔顺坐标系相对于机械手末端的工具是固定的。 如销钉插孔(图4-5)时将柔顺坐标系固定在销钉上; (c)柔顺坐标系相对于被操作的物体是固定的。如 拧螺钉(图4-6)、转动曲柄(图4-7)及关门(图4-8)等情 况; (d) 与任何预先定义的坐标系均无固定的关系。如 在黑板上写字(图4-4)时坐标原点随接触点移动的情况。
Ni1,i Ni,i1 (ri1,i ri,ci ) fi1,i (ri,ci) ( fi,i1 ) 0 i 1, , n (4.2)
这里ri-1,i是从Oi-1到Oi的3×1位置矢量,而 ri,ci表示从Oi到Ci的位置矢量。力fi-1,i和力矩Ni1,i是相邻连杆i和i-1之间的耦合力和力矩。 当i=1时,耦合力f0,1和力矩N0,1和可解释为基 座对手臂的作用力和力矩(见图4-2(a))。
i 1,, n
(4.1)
其中所有矢量都是表示在基坐标系 O0 x 0 y 0 z 0 中。
图4-2 作用在连杆i上的力和力矩
下面研究力矩的平衡情况。由连杆i-1施加在连 杆i上的力矩用Ni-1,i来表示,因此,由连杆i+1施 加给连杆i的力矩是-Ni-1,i,同时,力fi-1,i和- fi-1,i 也 会对重心Ci产生力矩。因而相对于重心Ci的力矩 平衡式为:
当i=n时,耦合力和力矩为fn,n+1和Nn,n+1,如图 4-2(b)所示。当抓具(即连杆n)与环境接触时,这 个作用力和力矩的反作用力和力矩就作用于最后 一个连杆。 为了方便,我们把环境考虑为附加的连杆n+1, 而用-fn,n+1和Nn,n+1分别表示连杆n+1对连杆n的作 用力和力矩。 图4-3 基 座和环境 所施加的 力和力矩
i
b
T i 1
Ni-矩Ni-1,i的分量由关节结构承受, 它们是无功的约束力矩。
图4-4 滑移关节的耦合力和关节力
我们把全部关节力和关节力矩合在一起定义n维 向量为
1 n
(4.6)
我们称 为关节力矩或力的矢量,或简称关节 力矩。关节力矩表示执行装置对手臂连杆的输入力 矩。下面的定理给出了关节力矩 和末端力矢量F 之间的关系。 定理 假设关节机械无摩擦,那么为产生任意 的末端力F所需的关节力矩 为 (4.7) JTF 这里J为6×n雅可比矩阵。它联系着关节的微 分位移dq和抓具的微分位移ds,即ds= J dq 在上述(4.7)式中,关节力矩中不包括重力 矩或任何其它力矩。它们是与末端力和力矩平衡 的净力矩。我们称方程(4.7)的 为与末端力F 对应的等效力矩。
1 1 2 2 K mv mx 2 2
1 2 P kx 2
1 2 1 2 kx L K P mx 2 2
L kx x
L mx x
d ) m (mx x dt
于是,小车的运动方程为:
kx F m x
用牛顿方程:
F ma
(4)转动曲柄:如图4-7所示。这时柔顺坐标系放置 在曲柄的摇把上,Zc轴与摇把的轴重合,Xc轴指向 曲柄的中心轴。这时绕着Zc轴的旋转及沿Yc轴的移 动需要进行位置控制,所有其它自由度均需进行力 的控制。在该例中,柔顺坐标系固定在曲柄上,因 而相对基坐标系或抓手坐标系却是不固定的 。
图4-7 转动曲柄
f n ,n 1 F N n ,n 1
(4.3)
我们称F为末端力和力矩矢量,简称末端力。
4.2.2
等效关节力矩
对于由执行装置施加的力矩与引起的末端力 之间的函数关系。假定,每个关节由独立的执行 装置驱动,执行装置在相邻连杆之间施加一个驱 动力矩或者力,设 i 是驱动关节i的驱动力矩或力。 对于滑移关节,驱动力 i 是沿第i关节轴的 方向(即i-1坐标系的zi-1轴方向),见图4-3。假 设关节的机械特性是光滑的,即没有摩擦,这样 就可以把连杆i-1和连杆i之间的耦合力fi-1,i与关节 力 i 联系起来,其关系为
§4. 3 柔顺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3.1 柔顺坐标系的建立 为了便于描述柔顺运动的任务及对其进行控 制,需要定义一种新的正交坐标系,我们称它为 柔顺坐标系(compliance frame),有时也称之为 任务坐标系或作业坐标系(task frame)。在该坐标 系中,任务可以被描述成沿各个坐标轴的位置控 制和力的控制。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的自由 度(沿三个正交轴的移动和绕三个轴的旋转),或者 要求是力的控制,或者是位置的控制,不可能在 同一个自由度既进行力的控制,又进行位置的控 制,二者必居其一 。
(1)黑板上写字(图4-4) :由于黑板的存在, 沿轴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这是自然约束。如果假 定粉笔与黑板之间是无摩擦的,那么沿黑板切线方 向的力必须为零,从而fz=0和fy=0也是两个自然约 束。绕三个轴也存在反抗力矩,因此mx=0、my=0 和mz=0是另外三个自然约束。认为约束包括沿xc、 yc方向的期望的运动。最后归纳得到如下的结果:
图4-4
黑板上写字
当机械手向黑板移动而尚未接触到黑板时,这 时6个自由度均为位置控制。由于这时机械手末端 在空间是自由的,无任何反作用,因此无力的自 由度。当粉笔接触到黑板时,这时沿Zc轴方向朝 黑板的进一步运动受到限制,也即该方向的位置 的自由度没有了,而代之以力的自由度,也就是 说这时可以控制沿Zc轴方向的压力。如果粉笔被 完全粘在黑板上,它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这时 只有力和力矩的自由度,而无任何位置的自由度。
(2)销钉插孔,如图4-5所示。在例中,柔顺坐标系 坐标系固定在销钉上,其原点在销钉轴上,Zc轴与 销钉的中心轴相重合。这里沿着Zc轴方向的移动及 绕着Zc轴的转动需要位置控制,而其余的自由度均 为力或力矩控制。若抓手与销钉之间无相对运动, 则柔顺坐标系与抓手坐标系的关系是固定的。
图4-5 销钉插孔
4.3.2 自然约束和人为约束
在建立柔顺坐标系时已经说到,柔顺坐标系的每 个自由度或是位置控制,或是力控制,两者必居其 一。这说明,当某个自由度是位置的自由度时,它 必然受到力的约束,因此只能对它进行位置的控制, 而不能进行力的控制。反之亦然。这种位置和力的 控制的对偶关系可以通过自然约束(natural constraints)和人为约束(artificial constraits) 这两个术语来描述。自然约束是由任务的几何结构 所确定的约束关系。人为约束则是根据任务的要求 人为给定的期望的运动和力。下面对前面已列举的 5个例子给出具体的分析。
上述方程(4.1)和(4.2)适用于除基座外的全部连杆。 这样总的矢量方程个数为2n,而其中包含的耦合力 和力矩是2(n+1)个。因此,有两个耦合力和力矩必 须给定,否则便不能解出该方程组。末端的耦合力 fn,n+1和耦合力矩Nn,n+1是机械手对环境施加的力和力 矩。为了完成一定的作业,机械手必须施加一定的 力和力矩。因此,我们认为这个耦合力和力矩是给 定的,从而可解出以上2n个方程。为了方便,我们 把fn,n+1和Nn,n+1写成下面一个6维矢量
i b f i-1,i
T i 1
(4.4)
这里bi-1表示指向关节轴i方向的单位矢量。而 aTb表示矢量a和b的内积。方程(4.4)意味着执行 装置承受的仅仅是fi-1,i沿关节轴方向的分量,而其 它方向上的分量都是由关节结构承受,这些耦合 力分量是内部的约束力,它们不做功。
对于旋转关节, i 表示驱动力矩。这个驱动力 矩与沿关节轴i方向的耦合力矩Ni-1,i的分量平衡
(1) 黑板上写字:这时柔顺坐标系的选择如图4-4所 示.其中黑板平面即为柔顺坐标系的XcYc平面,Zc 轴垂直于黑板平面,坐标原点Oc可以选为黑板上固 定的某一点,这时柔顺坐标系相对基坐标是固定 的。也可以选Oc为粉笔与黑板的接触点,这时柔 顺坐标系是时不变的,它与基坐标系及抓手坐标 系均无固定的关系。
F kx ma
F ma kx
机械手和环境之间的接触将在接触处产生相互 作用的力和力矩。每个机械手的关节运动都是由各 自的执行装置驱动的。相应的关节输入力矩,经手 臂的连杆传送到抓具,并在抓具处引起对环境的力 和力矩。
对于象焊接、喷漆、搬运等工作,通常只需要 单纯的位姿控制;而如装配、切割、研磨、打毛刺、 擦玻璃等作业,机器人的末端工具需要与被操作的 物体或环境接触,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完成一定 的作业,对于这些工作,只采用位姿控制是不够的, 因为微小的误差可能使工具与环境脱离接触或产生 很大的相互作用力。这时的控制就易采用柔顺方法。
式中:L是拉格朗日函数,K是系统动能,P是 系统势能。
L Fi i t x
L x i
L Ti t i
L i
式中:F是所有线运动外力之和,T是所有转 动外力矩之和,x 是系统变量。 例4.1 分别用拉格朗日方程及牛顿方程推倒如图 所示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和加速度关系。
(3)拧螺钉:如图4-6所示。这时柔顺坐标系固定在 螺钉上,原点Oc在螺钉的轴线上,Zc轴与螺钉轴 重合。该柔顺坐标系与基坐标系及抓手坐标系均无 固定的关系,而和被操作的物体具有固定的关系。 在该例中,绕Zc轴的转动及沿Yc 方向的移动需要 进行位置控制,而其余自由度均需进行力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