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的疗效。
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6月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年龄29~63岁,平均46岁。
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
全部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除1例出现股骨颈坏死外其他骨折完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
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标签: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疗效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近年年青人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该骨折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仍有出现股骨颈坏死几率,而且出现股骨颈坏死随诊时间长,预后差,最晚者达17年之久,但约85%发生在伤后3年以内。
北京积水潭医院资料发现,98%发生在5年以内。
文献报告,在3600例股骨颈骨折中,股骨头缺血坏死830例,平均发生率23%[1]。
现将我院2004年9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46岁。
右侧16例,左侧19例。
受伤原因:平地滑倒18例,交通事故伤8例,高空坠落伤9例。
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按部位分型:经颈型28例,头颈型5例,头下型2例。
1.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上,健肢固定在足板上,患肢外旋位固定于另一足板上,在外旋位,外展约20°,给予足够的牵引,使之达到稍超过正常的长度,内旋患肢,直至髌骨内旋20°~30°。
牵引后C型臂X线机证实股骨颈骨折解剖复位。
然后选择Wastson-Jones入路,(切口长约4~8 cm根据手术显露而定),使用导向器,在大转子下,穿入导针,C型臂X线机证实穿针位置满意,导入导钻钻孔及攻丝后,成“品”字形穿入3枚空心加压螺钉,螺纹部分必须全部穿过骨折端。
克氏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
2 方 法
2 . 1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或 连续硬膜外麻 醉 , 患者平卧位 , 双下肢 置于牵 引床上 , 垫高 患侧臀 部。
用1 4号 针头 在腹 股 沟韧 带 下 方 股 动 脉搏 动处 外 侧 、 紧贴缝 匠肌 内缘穿 刺 , 抽 出关 节 囊 内的积 血 。c形 臂 x线 机 透视 下经 皮 向股骨 头 穿入 2枚 直径 为 2 为股 骨头 直径 的 1 / 2~ 2 / 3 。牵 引患肢 , 观察骨 折 移位 方 向 , 把 持克 氏针 在水 平 位 、 冠 状 位及 矢状 位 旋 转 股 骨 头 , 调 整 骨 折 近 端 的位 置 , 并 内旋 、 外旋 、 内收、 外展 患肢远端 , 使骨折远 、 近 端 对
入 2~ 3枚 直径 6 m m 的 中空双 螺纹 加压螺 钉 , 螺纹 拧 人股 骨头 进行 加压 。逐层 关 闭切 口。 2 . 2 术后 处理 术 后 常 规 应 用抗 生 素 及抗 凝 药 物 。 术后第 2天 , 开 始进 行股 四头 肌等 长 收缩 及踝 关 节 主 动屈 伸功 能锻 炼 ; 术 后 第 4天 , 开 始 行 髋 关 节 功 能 锻 炼, 并 借助 C P M机行下肢功能锻炼 ; 术 后 1个 月 , 开 始 扶 拐 不 负重 下 地 活 动 ; 术 后 6个 月 , x线 检查 示 骨 折 愈合 后 , 开始 负重 下地 活动 。
复 。依 据 H a r r i s 髋 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 , 本组优 1 3例 、 良1 例、 可 1例 、 差 3例 。结 论 : 克氏针辅助下闭合复位 经皮空心钉 内固
定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 , 具有创伤 小、 易于操作 、 有利于骨折复位的优点 , 疗效 可靠。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方法自2005年3月~2013年11月,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作为对象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X线摄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对术后临床功能疗效进行评估,79例均得到随访,随诊时间8~47个月,平均34个月。
结果79例股骨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随访结果79 例股骨颈骨折中骨折不愈合3例(3.8%)发生在在GardenⅣ型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10.1%)发生在在GardenⅢ型中,恢复良好(86.1%)。
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骨折愈合快、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骨折之一,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一般首选闭合复位内固定,但因受医疗条件影像,且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切开复位内固定[1]在临床广为开展,然而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疗效可靠、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骨折愈合快、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2],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本研究通过对自2005年3月~2013年11月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79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在提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及避免术后并发症上积累更多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中男性50例,女性29例,年龄38~7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高处坠落伤17例,摔伤46例。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10例。
股骨颈骨折按Gargen分型,Ⅱ型16例,Ⅲ型39例,Ⅳ型24例。
伤后至手术固定平均时间1~14d。
固定类型选择: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51例,螺旋刀片动力髋固定28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在我科先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做基础检查有内科疾病者请相关科室会诊控制病情,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
用斯氏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体会
年龄 6 9岁 , 均随访 时间 3年 ; 4枚斯 氏针 同定 1 平 用 5例 , 用 3 枚斯 氏针固定 2 3例 ; 股骨头下型骨折 3 , 例 股骨头基底部骨
折3 5例 , 伤 至 手 术 时 间 1 ~ 0 。 受 2h 1 d
2 治 疗 方 法
41 我们 基 层 医 院骨 科 医 生 到 上 级 医 院 进 修 学 习很 少 看 .
6c 8 m、0c 1 m 处 向股 骨 颈 内平 行 进 针 ,上 2枚 针 在 m、 1 m、2 c c
张力骨梁 中, 2枚针在股骨压力骨梁中, 下 进针防止在一条直线
上 即 可 。进 针深 达 头 软 骨 面下 1 r 2 m 暂 止 , 剪 除 留在 皮 .cl 5 f c ~ 在 外 的 针端 后 , 用 推 进 器 打 入 1 m 左 右 , 尾 埋 在 阔 筋 膜 下 … 再 c 针 , 有 2例 患者 因过 瘦 针 尾 无 法埋 入皮 下故 留在 皮 外 。 术后 穿 钉 板
44 比 较 了用 直 径 35 - .mm~ m 斯 氏 针 3枚 和 4枚 治 疗 4m 效 果没 有 明显 差 异 [ 笔 者 更 支 持 用 3枚 斯 氏 针 。 2 1 ,
参 考 文 献
除急诊实施手术外 , 患者 术前患肢做 皮牵引 , 对不 能耐受
疼 痛 的患 者 ,先 在 手 术 室 硬 膜 外 置 管 成 功 麻 醉 生 效 后 到 放 射
科, 能耐受疼痛患者直接在放射科局部浸润麻醉 。
在 电视 透 床 上 患 者 取 仰 卧 位 , 盆 固 定后 将 患 肢 进 行 对 抗 骨
牵引, 待患肢长度恢复后行患肢外 展内旋 3 。 , 0 骨折断端均 得 到了很好的复位 。让助手将 患肢 保持 在复位后 的位置 , 髋部 常 规消 毒铺 无 菌单 , 选择 4枚 斯 氏针 时 分 别从 粗 隆 顶 以 下 如
双向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股骨 干内缘 与股骨头 内侧压力骨小 梁成角 < 1 5 5 。 。侧
位 x线 片示股骨头轴线与股 骨颈轴 线成角 > 1 8 0 。 。此
拨 ,以免 发生股 骨头骨折 。另外 ,使 用牵引床 时不能
过度牵 引 ,进针点尽 量避开骺 外侧动 脉 ,对于外 展嵌
时股骨头发生坏死 的概率将增加 。
患 者术后 2 4 h内预 防性 应用 抗生 素 ,
术后 2 周 内给 予预 防血栓药 物治疗 。术后第 3天进行 无痛 性功 能练 习 ,术 后 2 周 拄拐 部分 负重 行走 ,8 周
后完全负重行走 。
骨折碎 片阻挡 等。使用斯 氏针辅助 复位时 ,由于 固定 了骨折 近端 ,所 以通 过远端 的旋转和撬 拨可将嵌 人物 挤 出。选 择锤人法 进针 ,是 因其进针 的方 向和深 度容 易掌握 ,减 少针尖 滑出和卷入 软组织 伤及血管 、神经 的可 能性 ; 且锤 入 的 同时 ,可使 嵌 入 的骨折 端松 动 ,
的7 . 6 % 5 。股 骨 颈 骨 折 复 位 困 难 的原 因包 括 : ( 1 )
骨折断 端旋转分 离使股 骨头和颈不 连接 ,闭合 复位时 近端旋转无 法控制 ,不能复位 ,多发生在头下型骨折。
除辅助 复位的克 氏针 ,再次 正 、侧 位 x线透视证 实导
针位 置无 误后 ( 见图 5 ,6) ,测深 ,拧 入空 心钉 ,缝 合切口 ( 见 图 7) 。
屈髋 会增 加再损伤 骨折 断端 血运 的风险 。股骨 头坏死 与患者 年龄 、性别 、受伤距 手术 时间无相关性 ,而与
骨折复 位质量 、有 效 固定 、骨折原 始移位程 度 、股骨
手 保持 股骨远 端 中立位 ,纠正旋 转移位 ; x线透视 显
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评价
表 1 3组 骨折 部位 比较 ( ) n
粗 隆外侧 切 口选择 位置 最佳 的 贴股 骨 颈 内下 方进 n 顺
人 , 相配 套 的钻头 沿导 引针 进行 扩孔 , 用 然后选 用 长 度适 宜 的双头 加压 螺纹 钉 固定 。多枚斯 氏针 内固定
维普资讯
2 6 2
西 医结合外科杂志 20 年 6 08 月
鲞筮
股 骨 颈 骨折 三种 内 固定 方式 的疗 效 评 价
叶 舟, 占蓓 蕾 , 王 巍
摘 要 目的 : 评价应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5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22 分别采用双头加
19 - 2 0 应用 三种不 同的 内固定方 法治 疗 股 骨 9 0 - 05年 -
颈 骨折 , 随访 22 , 获 5 例 现就 其 固定 方 法 与疗 效进 行
比较 , 报告 如 下 。 1 临床资 料
2 治 疗 方 法
2 1 复 位方 法 .
单 纯 切开 内固定 : 局麻 下取 粗 隆 在
最 高 点 至其 下 方 4 5c m作 皮 肤 切 口, 氏针 临 时 克
固定 。该方 法 适 用 于 G re 工 ~Ⅱ型 不 需 复 位 的 a n d
本组 2 2例 , 12例 , 6 5 男 9 女 0例 ; 龄 1 年 7~7 0 岁 , 均 5 . 。右 侧 10例 , 侧 6 平 8 5岁 9 左 2例 。根据 骨 折后采 用 的 内 固定 治疗 方法 不 同 分 为 A、 、 。 B C 3组 A组 : 双头 加压 螺 纹 钉 内 固定 (4例 ) 年 龄 1 8 , 9~6 5 岁, 均 5 . 平 0 4岁 ; 折 至 手 术 时 间 1~1 , 均 骨 4d 平 5 7d . 。B组 : 多枚 斯 氏 针 内固定 ( 7例 ) 年 龄 1 8 , 7~ 6 5岁 , 均 5 . 岁 ; 折 至手 术 时 间 1 4d 平 均 平 06 骨 —1 ,
三根斯氏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体会
三根斯氏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体会刘少华 杨冬发(江西省永修县人民医院外科 永修 330304) 6年来,我院应用三根斯氏针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共52例,随访1~5年,疗效良好,无一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3岁,平均年龄59岁;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38例股骨颈骨折病例中,头下型8例,颈中型19例,基底型11例;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均为顺粗隆间型(对反粗隆间型和粗隆下型骨折,我们不采用此种术式)。
52例病例经应用手法复位。
三根斯氏针内固定术,50例患者恢复良好,肢体功能良好。
2例有行走时轻度疼痛感而致轻度跛行。
2 手术方法简介术前依据X片决定三根斯氏针长度,以便手术结束时,针尾能埋于皮下。
该手术采用0.5%~1%利多卡因做切口局部浸润麻醉,为进一步减轻病人术中痛苦,于手术前30min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100mg。
先行手法复位,达到骨折复位及恢复颈干角的目的。
于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股动脉搏动的外侧插入一针头,髋关节内注射0.5%~1%利多卡因1~2ml,针头不拨出留作指示针头A;患侧股骨大粗隆下外方做局部浸润麻醉直达骨膜下,针头不拨出留作指示针头B。
拍摄患侧髋关节X光片,依据X 片及指示针头A、B分别打入三根斯氏针,交叉固定骨折部,斯氏针针尖不应穿出股骨头关节面达到髋臼窝,否则将会影响术后患髋关节功能锻炼,且易引起并发症。
分别拍摄X光片了解斯氏针的位置及固定情况。
最后缝合切口,斯氏针针尾埋于皮下。
3 讨论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少。
在基层医院,应用手法复位,三根斯氏针固定术治疗有如下优点:易于为病人所接受:此种手术切口小,手术野浅,仅用局部浸润麻醉便可完成,因而手术打击小,安全可靠,患者痛苦轻,术后易于护理,易为病人所接受。
对骨折的固定牢靠,骨折易于愈合:采用三根斯氏针,受力面大,三根针非平行性,交叉固定稳妥;同时,由于切口小,手术野浅,无需暴露股骨颈及髋关节,局部损伤极小,不会造成骨折部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因而骨折易于愈合。
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经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5例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经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固定骨折。
观察术中复位情况、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随访6~18个月。
结果:5例骨折复位良好,根据Garden对线指数评估,5例骨折复位质量为Ⅰ级。
5例患者获得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股骨头坏死。
结论: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有更多优势。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8%[1]。
随着社会的发展,意外事故的增多,股骨颈骨折患者必然增多。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一直是骨折的常见严重并发症。
对于青壮年患者,新鲜的股骨颈骨折往往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
良好的復位质量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先决条件。
然而某些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无论采用何种手法或机械的方法整复都不能获得满意复位,笔者称此类骨折为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3]。
此类骨折往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手术创伤大,对股骨头的血运破坏大。
本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1月采用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5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17~61岁,平均48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致伤2例。
其中1例患者合并同侧髋臼后壁骨折,因骨折块小,轻度移位,且髋关节稳定,故行保守治疗。
受伤至手术时间小于2周。
骨折按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3例。
按骨折的部位分型:头下型1例,经颈型4例。
《2024年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范文
《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运动活动的增加,中青年人群的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
对于这类骨折的治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斯氏针进行骨折复位,并使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
3. 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一年,评估内容包括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
采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
同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三、结果1. 骨折愈合情况经过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模糊。
2.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大部分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得到改善。
3. 并发症发生率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等,但经过及时处理,大部分患者均能顺利康复。
四、讨论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斯氏针进行骨折复位,可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为后续的固定治疗奠定基础;最后,使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可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促进骨折愈合。
《2024年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范文
《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针对骨折治疗的方案愈发成熟与高效。
特别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这一领域,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的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于中青年患者的具体疗效和潜在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以中青年患者为主。
2. 治疗方法采用斯氏针在手术中精确定位并作为支撑,进行骨折的固定复位。
在此基础上,用空心加压螺钉将复位后的骨块紧密连接。
这种方法不仅固定效果良好,而且能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3. 观察指标术后随访患者,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
三、结果1. 骨折愈合情况经过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骨折在短时间内得到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缩短,且愈合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 术后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在感染、神经损伤等方面。
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有效控制。
3.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经过治疗,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数月内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四、讨论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的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法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该技术不仅具有精确的定位和固定效果,而且能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该治疗方法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骨折的愈合,使患者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的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得益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生们对骨折治疗理念的更新。
然而,尽管该治疗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注意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几点改进(附74例报告)
股 骨 颈骨 折是 中老 年 常见 的创 伤疾 患 。治疗 方法 很 多。对 于 新鲜 股 骨 颈骨 折多 枚斯 氏针 内固定 为基 层所 常用 。其 具有 设 备要 求不 高 。手 术 操 作简 便 , 掌握 , 易 安全 , 费用 低等 诸 多 优 点 , 由 于操 作 不 当, 现许 多 但 出 并 发症 , 有些 近乎 于 不 可想 象 , 我们 自 20 08~2 1 共行 多 枚 斯 氏针呐 0 1年 固定治 疗股 骨 颈骨 折 16例 , 完 整 病历 随 访 3年 以上 者 16例 。改 进 5 有 2 前5 2例 。改进 后 7 4例 , 其并 发 症发 生率 两者 有 明显不 同 , 进 前 发生 率 改
I 床医学 l 客
2 1年9 0 1 B 第2 卷 第9 4 期
蠹
医学 信 息
斯 氏 针 内 固 定 治 疗 股 骨 颈 骨 折 的 几 点 改 进 附 7 ( 4例 报 告 )
宝 力代
【 中图分类号】 644 R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6 1 9 2 1 )9 07 — 1 10 ~ 9 (0 10 — 00 0 5
9 .% , 进 后 3 % 。 03 改 2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资 料 : 表 1 . 见 。 表 1 一般 资料 比较
Hale Waihona Puke 于大 粗隆 下 钻 入 至头 下 的 约 5 m共 3枚 , m 紧贴 皮 肤 依 次咬 断 , 提 外 软 组织 使 针埋 于肌 层 , 后皮 牵 引或踝 关 节牵 引 8 , 术 周 后拊 双拐 下 地 ; 12 改 良锤 人法 : 于粗隆 下 以锤将 针 直 接 打 入 , 骨 折 线 后屈 髋 . ① 过
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多节段股骨干骨折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21—论著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多节段股骨干骨折高哲辰 谢武昆 张积森 叶曙明 徐春归 赵 耀 张 春 许新忠通讯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目的:评估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多节段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采用斯氏针辅助复位的多节段股骨干骨折的患者3例。
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8~72岁,平均53.5岁。
AO/OTA 分型:32-C 2型2例,32-C 3型1例。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 所有骨折均成功闭合复位。
平均手术时间为196.7(114~248 min );平均术中出血633(300~800)ml 。
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23个月,平均17个月。
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8~10个月,平均8.7个月。
结论 斯氏针辅助复位多节段股骨干骨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节段股骨干骨折;斯氏针;闭合复位Steinmann pins assisted reduction of multisegment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a technique for closed reductionGao Zhechen Xie Wukun Zhang Jisen Ye Shuming Xu Chungui Zhao Yao Zhang Chun Xu Xinzho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orthopaedics ,Anhui Hefei 230601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teinmann pins assisted reduction of multisegment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Method From Octo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3 patients with multisegment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ere reduced with Steinmann pins. They were 2 men and 1 woman, aged from 38 to 72 years (mean, 53.5 years). According to AO/OTA classification, 2 cases were 32-C2, 1 case was 32-C3.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fracture union time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3 patients were all achieved closed reduction.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ere 196.7 (range, 114~248) min, and 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633 (range, 300-800) ml. The 3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12 to 23 months (average, 17 months). All 3 patients achieved fracture union within a mean time of 8.7 (range, 8-10) months. Conclusion Steinmann pins assisted reduction of multisegment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reduction method and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Multisegment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steinmann pins; closed reduction【中图分类号】R 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8-021-01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是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7例复杂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
结果: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7.23±4.65)个月,全部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股骨头坏死、感染、膝关节活动障碍、锁钉脱出、断钉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参考Lyshalm等疗效标准判定,均为优。
全部患者愈合时间14~23周,平均时间(17.29±1.48)周。
结论: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
标签:复杂股骨骨折;外固定架;闭合复位;髓内钉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和发展,由高能量产生的复杂性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复杂性骨折病情复杂,治疗的难度较大,临床无统一的治疗标准【2】。
近年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复杂股骨骨折,虽然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实践中也表现出来许多缺陷。
为寻找更适合复杂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案,我院采用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探讨其疗效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股骨骨折患者27例,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21~52岁,其中开放型骨折3例,闭合型骨折24例;按致病原因可分为交通事故17例,砸伤6例,高空坠落4例;按骨折部位可分为股骨干长节段骨折8例,股骨干多段骨折11例,股骨干合并转子间骨折5例,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
21例患者伤后3~9d进行手术治疗,6例患者由于合并胸部与脑部外伤,伤后10~20d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行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
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取仰卧位。
于股骨大转子顶点沿骼脊水平纵形切一长约4cm的切口。
将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钉点,钻入定位导针,经C型臂透视确认导针位于股骨粗隆骨髓腔中央。
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作者:梅存保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43例进行此次研究分析。
所有患者均使用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43例病患中38例治疗效果良好,总优良率为88.4%。
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发生率为4.7%。
手术时间平均为(56.5±3.4)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1.3±2.8)ml。
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3%。
结论:采用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对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疗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复位良好,有利于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1股骨颈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该部位发生骨折后治疗难度较大。
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是指通过牵引、手法整复无法有效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类型,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经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该疗法虽可达到一定疗效,但应用于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复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极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甚至可能引发股骨头坏死,不利于患者预后健康[1-2],故为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健康,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此次研究将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43例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分析经皮穿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43例进行此次研究分析。
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研究
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股骨颈骨折新的治疗技术。
方法:通过我院纳入治疗的84例患者的诊断,确认为股骨颈骨折病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组别分组,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行闭合复位技术,后者行前者的改良版,各个过程的关联数据得到及时的记录,最后整合数据,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在VAS评分上术前术后有了一定幅度的差异,评分显示状况好转,患者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同样有了好转,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较观察组要严重,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也没有观察组的效果好。
结论:使用必和复位技术或者改良版治疗,总体的有效率还比较不错,但是通过改良后的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更显优势,将其推广在临床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技术;改良;股骨颈骨折为适应科学的发展以及提升病症的治疗率等,医学研究着不断进行着研究和实证分析,医学技术也在这种状况下逐步的得到了提升,有些医学技术甚至是具有跨时代性的重要意义,比如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临床上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为了能够寻找更好的治疗效果,寻求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上追求的一个目的,对此,本研究以闭合复位手术为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改良,来治疗股骨颈骨折,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之间收治了一批患者,这些患者通过关联的诊测标准均确定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数总共有113例,但是基于本次研究的需要,经过探讨,决定了排除在外的患者,比如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者,比如有肿瘤且呈现恶性的患者等,这些均不考虑放入研究组,最后排除剩余84例可研究者,我院将这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为便于研究,研究以分组别的形式进行,其一为对照组,男女各占28例、14例,年龄有在30岁以下的,也有超过60岁,接近70岁的,平均下来在61岁左右,偏差3.9岁;另一组为观察组,男女各占27例、15例,年龄28至67岁,平均下来61岁左右,偏差2.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但可以来做一个基础比较。
闭合交叉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闭合交叉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胡思明;李筱灵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08(0)23
【摘要】目的评价闭合多针内因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X线和骨牵引下,行股骨颈骨折复位,直径3.5mm斯氏针,闭合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本组42例骨折中,无l例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全部愈合,本人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总页数】2页(P390-391)
【作者】胡思明;李筱灵
【作者单位】上高县人民医院,336400;江西省七宝山铁矿职工医院,33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相关文献】
1.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J], 冯康
2.双向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J], 何斌;倪增良;徐增成
3.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J], 廖雄;邓俭良;陈先礼
4.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几点改进(附74例报告) [J], 宝力代
5.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几点改进(附74例报告) [J], 宝力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动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联动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华长城;张琪琪;张卫华;廖中亚;王小合;吴浩;武琼【摘要】目的探讨联动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联动复位法治疗20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即在股骨头颈处闭合打入1~2枚3.0 mm斯氏针,转动斯氏针复位旋转的股骨转子部近端,使骨折复位达到满意,再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骨折.观察患者髋内翻、股骨头颈切割、断钉及退钉等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髋内翻、股骨头颈切割、断钉及退钉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术中加用斯氏针能使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得到有效快速的复位,具有操作简捷、疗效确切的优点.【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9(022)002【总页数】2页(P227-228)【关键词】联动复位;股骨转子间骨折;斯氏针;旋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作者】华长城;张琪琪;张卫华;廖中亚;王小合;吴浩;武琼【作者单位】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亳州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R687.33非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致死致残率较高,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骨折类型复杂,肌肉牵拉,股骨近端旋转,用一般的切开复位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科采用联动复位法治疗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47~82岁。
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疗效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在逐步增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
在临床治疗中,仍存在股骨颈骨折无法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现象。
选择本院2015.9-2016.9月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9~2016.9月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20-81岁,平均年龄为(56.49±3.2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跌伤12例,高处坠落伤13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为(57.05±3.22)岁,上述致伤原因为:16例,10例,14例。
2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中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手术时采取侧卧位,对患者进行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将患者的外侧切口分离纤维组织,方向为纤维组织进行,且要向着臀大肌的纤维方面进行,待分离完毕后,将整个髋关节暴露,进行T字切开,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将假肢放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坏 , 且 可 达 到或 接 近 解 剖 复 位 因 此 , 在 临 床上 应 州 该 方 法 已 厢 于 临 床 治疗 难 复性 股 , 胃 颈 F 1 c m 作 为进 针 点。 存 C臂 透 视 卜, 根据 股骨 颈 骨折近 端移 位方 向决定进 { 叶 ‘ 方向, 阳股
廖 雄 , 邓俭 良, 陈先 礼 ( 长沙 市 中心 医院创 伤骨科 , 湖南 4 1 0 0 0 4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使 用 斯 氏 针 辅 助 闭 合 复 位 治 疗 难 复 性 股 骨 颈 骨 折 的 可 行 性 方 法 选 取 2 O l 4年 3月 至
2 01 6年 2月该 科 使 用 斯 氏针 辅 助 闭 合 复 位 治 疗 难 复 性 股 骨 颈 骨 折 患 者 41例 在 腹 股 沟 区 扪 及 股 动 脉 搏 动 . 以 此 向 外 侧 旁 开 】c n 1作 为 进 针 点 ; 在 C臂 透 视 下 , 根 据 股 骨 颈 骨折 近 端 移位 方 向 决 定 进 针 方 向 , 向 股 骨 头 内钻 入 2枚 斯 氏针 , 握
J 7 】 邱思 花, Ⅱ 1明 星 . 彩 色多普勒超 声在下肢深静脉 脏栓 与 i 期 诊 断 巾 的
应 用 价 值『 J 1 . 安 徽 医药 , 2 0 1 4, 1 8 ( 1 ) : 8 6 — 8 9 .
f 】 0 1曹蛲林 , 李 俊米 , 刺棼. 等. 老 年患 者 下 驶 深 静脉 J I J I 拎 的 趟 { i 诊 断 价 值『 J ] . 巾华老年心脑m管病杂志 . 2 0 1 2 . 1 4 ( 1 ) : 4l _ 4 3 . 【 1 1 ]金 云 芳 , 俞扬 , 何琪 劳 , 等.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诊 断 i - 帔 深 静 脉 栓 形 成 j 相关 危 险 素 的 分 ̄ il f J I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 0l 5 . 7 ( 8) : l 5 0 6 . 1 5 0 9 .
f 8 】 王瑜 . 彩 色 多普 勒 超声 诊 断 下 肢深 静 脉 I n栓 的 应 用 价 值 分 析 l J 1 . 中 围
实验 诊 断学 + 2 O 1 4, 6 ( 6 ) : 1 0 l 7 — 1 0 1 8
[ 9 ] 吴正 林 . 人 I : 关 节 置 换 后 中 陕 药 治 疗 下 肢 深 静 脉 栓 形 成 … . 『 1 1 网
复位 常 常难 以达 到解 剖 复位 。 闪此 , 将 其 定 义为 难 复 性 股骨颈骨折 。 斯 氏针 辅 助 闭 合 复 位治 疗 难 复性 股 骨 颈
骨 折 无 须切 开 , 可 最 大 限度地 减 少 对 股骨 头 、 颈』 n L 运 的
部 位 软组 织 感 染 和缺 损 . 均 无严 雨 合 并 伤 . 均 人 院 2 4 ~ 4 8 h内行手 术 治疗 。
持 斯 氏针 向骨 折 移 位 的相 反 方 向进 行 复 位 ; 复位 满 意 后拧 八 空心 拉 力螺 钉 固 定 、 结果
4 1例 股 骨 颈 骨折 均达 到 或 接 近 解
剖 复位 . 术后股 骨颈 骨折 分型指 数评 价 为解剖 复位 3 9例 , 接 近 解 剖 复 位 2例 4 l例 患 者 中 , 3 9例 获 得 随 访 , 随访 时 间为 1 2 ~ 2 4个 月 , 平均 1 6个 月 ; 全部 骨 性 愈 合 , 愈合时间 4 ~ 9个 月 , 平均 6个 月 : 其 中 2例 患 青 术 后 发 生 股 骨 头 坏 死 , 行 人 工 全 髓 关 节置换 术 治 疗 , 术后 G a r d e n 指 数 为接 近 解剖 复 位 ; 其余 无 一例 发 生 髋部 明显 不 适症 状 . 髋 关节 功 能 良好 结 论 用斯 氏针 辅 助 闭合 复 位 治 疗难 复性 股骨 颈 骨折 可 获 得 满 意的 解剖 复位 率 和 骨折 愈 合 率 使
1 . 2 方 法
1 . 2 . 1 治 疗 方 法 连续 硬 膜 外 麻 醉 后 , 将 患 者 j 。 l l J ’
牵 引 床上 , 取 仰 卧 位 根据 骨 折 断端 移 位 方向 行 × l f 抗 乍
引, C臂 透 视 髋 关节 正 侧 位 , 以观 察 骨折 断端 对 位 对 线 情况 , 如不 能 达 至解 剖 复 位 在腹 股 沟 扪 及J J i } 动 脉 搏
组 织 工 程研 究 , 2 0 1 2 , l 6 ( 1 3 ) : 2 3 9 9 2 4 0 2 .
( 收稿 f t 期: 2 0 1 6 一 l 2 — 2 I 修 吲t ¨ : 2 0 I 7 — 0 3 — 0 I )
斯 氏针 辅助 闭合 复 位 治 疗 难 复 性 股 骨 颈 骨 折 疗 效 观 察
股骨 颈 骨折 的外科 治 疗 主 要有 内 同定 术及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2种…, 而对 于 股 骨 颈 骨 折 的 年 轻 患 者 , 行 内 固 定 治 疗 已成 为 共 识I ” 在 临 床 实 践 中发 现 . 对 股 骨 颈 骨 折分型( G a r d e n ) m、 i v型 的 股 骨颈 骨 折 , 应 用 常 规 方 法
【 关键词 】 股 骨颈 骨折 ; 内固 定 器 ; 骨 折 固定 术 , 内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5 5 1 9 . 2 0 l 7 . 1 5 . 0 3 6 文 献 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l 0 0 9 . 5 5 1 9 ( 2 0 1 7 ) l 5 - 2 3 3 7 —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