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原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

合集下载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西域的乐器大大丰富了中原汉族的音乐,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

藏族的囊马,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等。

在我国都是富有盛名,世界闻名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都是汉鲜卑、吐蕃及西域人民共同创造的。

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藏族建筑的艺术精华。

元代回族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设计领导修筑的大都工程,为以后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文学方面:《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好似蒙古族的三大历史著作。

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是《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是文学文库中的瑰宝。

少数民族还有许多丰富的民间文学,如壮族的刘三姐,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

三、科学技术方面:许多少数民族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元代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制的《万年历》曾颁行全国,他还制成了浑天仪、方位仪、斜纬仪等7种天文仪器。

元代维吾尔族鲁明善编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事历书体裁的农学专著,为
元代三大农书之一。

17世纪初蒙古族外科专家墨尔本,卓尔济著有《医学大全》《药剂学》被世人称为当代华佗。

著名的云南白药是彝族医生曲焕章根据祖传秘方研制而成的神奇外科止血良药。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与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这些舞蹈与音乐不仅在民族地区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娱乐和社交的作用,同时也是文化交流、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形式。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进行介绍。

舞蹈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舞蹈形式。

壮族的锦绣舞蹈、苗族的芦笙舞、藏族的藏舞、维吾尔族的蛇舞等等。

每一种舞蹈都有着饱含深意的动作、姿势和情感表达,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伴奏来展现出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

这些舞蹈形式不仅在民族地区的各种庆典、婚宴和节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文化交流和旅游展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不仅涉及到对舞蹈和音乐形式的研究和传承,更需要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少数民族的舞蹈和音乐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习俗,进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通过对舞蹈和音乐形式的传承和发扬,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在实际应用方面,舞蹈与音乐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活动和仪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婚礼仪式中,舞蹈和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美妙的舞蹈和悠扬的音乐,来表达新人的喜悦和祝福。

在节日庆典中,舞蹈和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表演形式,通过舞蹈和音乐的表演,来展示民族地区的独特风俗和文化特点。

在文化艺术和旅游推广方面,舞蹈和音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舞蹈和音乐的表演和演唱,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

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

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制礼作乐。

梁太祖称帝前后,“励精求理,深戒逸乐,未尝命堂上歌舞”。

开平四年(910)四月乙丑,他在西京洛阳,“止令内妓升阶,击鼓弄曲甚欢,至午而罢”。

八月丙子,他在陕州(今河南陕县)宴请文武从官军使,“设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乐”。

这在礼仪上,谈不上正规。

后梁之后相继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都是由沙陀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

沙陀族早先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落的后裔,驻帐沙陀碛,即今新疆吉尔班通古特沙漠。

五代这三个王朝的统治者,其先世已经进人今山西省。

当他们来河南建立政权,已经或多或少被汉族文化同化,行事依据中原典章制度,但依然保留着一些胡风。

后唐天成二年(927)六月,唐明宗在京城洛阳的白司马坂“祭突厥神,从北俗之礼也”;十一月又在开封“祭蕃神于郊外”。

这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非议。

但十月份一件事则不一样。

青州(驻今山东青州市)节度使霍彦威派人赴开封向唐明宗进献箭一对,以祝贺平定开封朱守殷的叛乱,唐明宗赐给他箭一对。

当时史官批评道:“传箭,番家之符信也,起军令众则使之。

彦威本非蕃将,以臣传箭于君,非礼也。

”后晋天福七年(942),晋高祖死亡,继任的晋少帝派遣右骁卫将军石德超等人,“押先皇御马二匹,往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西山扑祭,用北俗礼也”。

沙陀族统治者在礼制上既然这样做,他们在河南举办各项活动,便不可能严格遵循传统的华夏礼乐。

唐庄宗由边地而人主中原,起初所用音乐,“不过边部郑声而巳”,华夏正统的“先王雅乐,殆将泯绝”,朝廷在洛阳举办各种活动,虽然也摆弄着各种传统乐器,“而宫商孰辨”!唐庄宗懂得音乐,能够作曲,喜欢与伶人(演员)一起演出,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李天下”。

他曾在宫廷同一群优伶演戏,环顾四周,大声呼叫:“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演员敬新磨立即走到他跟前,打他耳光。

五胡乱华如何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五胡乱华如何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五胡乱华如何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五胡乱华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期。

这段时期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五胡乱华时期,政治局势极度混乱。

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崛起,相互争夺领土和资源,战乱频繁。

这使得百姓的生活失去了稳定的政治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时刻受到威胁。

原本安宁的生活被打破,人们被迫不断迁徙,以躲避战乱的波及。

在经济方面,五胡乱华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大幅减少。

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人口的流动,许多灌溉设施被毁坏,农业技术的传承也受到阻碍。

这导致了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与此同时,商业活动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战乱使得交通受阻,贸易路线中断,商业交流变得异常困难。

原本繁荣的城市市场变得萧条,商人的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进行。

货币流通不畅,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重新盛行,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在文化方面,五胡乱华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少数民族带来了他们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收。

例如,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风格独特,为中原的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语言交流,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

然而,这种文化交流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文化差异和冲突,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交流与融合为后来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结构方面,五胡乱华时期,传统的社会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少数民族,通过建立政权,地位得到了提升。

而一些中原的世家大族,在战乱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财富。

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剧,人们的身份和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固。

在生活习俗方面,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居住方式等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影响。

例如,少数民族的畜牧和狩猎方式,使得肉类在饮食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他们的帐篷式居住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居住风格。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摘要】羌族乐舞文化自古以来就在羌族地区流传,后传入中原地区。

在中原地区,羌族乐舞文化融合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不仅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底蕴,也影响了当地的文艺表演形式。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了当地的艺术形式,提升了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羌族乐舞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和繁荣,对两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是积极的,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羌族乐舞文化、中原地区、影响、起源、传入、发展、民俗风情、文艺表演、总结、意义、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羌族乐舞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民俗风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优美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服饰,吸引了众多中原地区民众的喜爱和关注。

羌族乐舞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羌族的生活和传统乐舞形式。

这些乐舞传统被代代相传,经过演变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羌族乐舞文化。

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后,羌族乐舞文化逐渐传入中原地区,与当地的乐舞文化相融合,共同开创了一段新的艺术篇章。

羌族乐舞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为当地的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羌族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富有动感的音乐节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并在中原地区的各类文艺演出中展现出色彩斑斓的一面。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民俗风情的影响更是深远。

羌族的服饰、舞蹈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中,丰富了地方的文化底蕴,使民俗风情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羌族乐舞文化也对中原地区的文艺表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当地的文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2. 正文2.1 羌族乐舞文化的起源羌族乐舞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羌族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生活在高山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要生计。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近年来,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中国的领土,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将中原文化吸收并加以巩固。

这样的文化交融有助于缩小文化上的差距,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一、中原文化——中华文明的归宿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自上古时期开始,包括商、周、秦、汉、唐、宋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中原文化包含着中国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原文化的特点是传承不断,历久弥新。

中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感。

一方面,中原文化在文化上形成了统一的体系,包括汉字的书写、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原文化也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始终立足于民间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少数民族文化——彩色的民族图谱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他们各自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如蒙古文化、藏族文化;也有一些文化只有在少数的地区才得以保存和发扬,如撒拉族、纳西族、乌孜别克族等。

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是独特而多元。

它们不仅有着自己的文字、语言、习俗、宗教信仰、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特色,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传说和历史文化底蕴。

比如,藏族文化融合了佛教宗教信仰和唐卡艺术;维吾尔族文化则有着特色浓郁的歌舞、手工艺等传统工艺。

三、融合——文化多彩的合奏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补充的“中华大合唱”。

它们通过各自的特点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比如,傣族服饰和造型中的花纹、颜色就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同时,中原文化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如蒙古族的北方歌舞对汉族的秦腔、河南梆子影响很大。

文化融合不仅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也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等。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一、民族音樂决定民族舞蹈的形式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极具特色,是最能展示出少数民族生活特色的音乐类型,也是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最佳搭档。

多种形式舞蹈追其根源,都扎根于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土壤之中。

音乐可以离开舞蹈而独立表演与传承,但是,任何一种舞蹈形式都不能离开音乐,音乐是构成舞蹈的基本要素,舞蹈必须在形式上与音乐相统一。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展现舞蹈意境、调控舞蹈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蹈编排过程中,要选择适宜舞蹈情景的音乐,或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直接进行舞蹈动作的设计,让音乐的内涵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体现出来,让舞蹈的节奏通过音乐的韵律掌控。

广西是壮族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分布有壮族、瑶族、苗族、毛南族、京族等世居性少数民族。

而这些广西少数民族儿女大都能歌善舞,在岁月的长河中通过不断沉淀积累,创造并丰富了传统特色的广西少数民族舞蹈。

例如,瑶族热情洋溢的鼓舞、壮族奇妙神秘的巫舞,这些特色的民族舞蹈既是这些世居民族的生活记录,也是华夏儿女在不断奋斗中沉淀的智慧结晶。

长鼓舞是广西瑶族典型的民间舞蹈,长鼓舞以鼓声为主,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敲击,边击边舞,舞蹈中,一人持鼓作连续低音,另一人在缓慢的节奏中敲击出富有变化的节奏。

出于音乐上的考虑,表演者的音乐和鼓声要音量平衡并且层次突出。

因此,表演长鼓舞的人数经常为两人或者四人,均为双数。

所以说,音乐是人们进行舞蹈布局的重要依据,舞蹈的形式是由音乐来决定的。

二、民族音乐决定民族舞蹈的风格舞蹈的风格是区别舞蹈的最明显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风格的舞蹈都独具特色,其鲜明的风格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民族舞蹈和音乐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共同的内容。

因而,舞蹈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统一,达到音律上的和谐。

苏联著名的芭蕾舞剧编导扎哈罗夫说过,“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中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魏晋南北朝,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却如同一股洪流,汹涌澎湃,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

这一时期,政治的分裂并未阻挡文化交流的脚步。

相反,各民族之间的频繁接触与碰撞,促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北方的游牧民族带来了豪放粗犷的草原文化,他们擅长骑射,勇武善战,其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为中原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而中原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深厚的儒家思想以及精湛的工艺技术,也深深地吸引着北方民族。

在文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表现得尤为显著。

诗歌创作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主题,五言诗、七言诗逐渐兴起,辞赋的内容和风格也更加多样化。

这一时期,不仅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以其独特的风格抒发情感、展现才华,还有少数民族诗人用汉语创作,为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新的花朵。

他们的作品有的描绘了草原的壮丽风光,有的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赞美。

例如,鲜卑族诗人元好问的诗歌,既有北方民族的豪迈奔放,又蕴含着中原文化的深沉婉约。

在艺术方面,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佛教石窟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合了西域、印度等地的艺术风格与中原传统的绘画、雕刻技法。

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那精美的佛像、生动的壁画,展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也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舞蹈相互交融。

胡琴、羌笛等乐器的出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胡舞的欢快节奏和独特舞姿,为舞蹈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哲学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虽然仍占据重要地位,但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迅速传播,相互影响。

士人们在儒家的入世精神与道家的出世情怀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了独特的人生哲学。

佛教的般若学、禅宗等流派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互渗透,促使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入。

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样引人注目。

北方民族在畜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传入中原,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有何发展

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有何发展

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有何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五胡乱华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阶段。

这一时期,众多少数民族纷纷登上中原的历史舞台,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文化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例如,鲜卑族在与中原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其语言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同时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羯族、氐族等民族也在语言交流中丰富了自身的表达方式。

语言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演变反映了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在艺术领域,少数民族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音乐方面,少数民族的乐器如胡琴、羌笛等传入中原,为中原音乐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这些乐器音色独特,演奏风格豪放,与中原传统音乐相互交融,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舞蹈方面,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热情奔放的风格影响了中原舞蹈的发展。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和变化。

他们的服饰风格独特,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装饰。

随着与中原民族的接触和交流,少数民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中原服饰的一些元素,如款式、面料等。

这种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的服饰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促进了服饰制作工艺的交流与提高。

宗教信仰方面,少数民族带来了不同的宗教观念和信仰形式。

例如,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使得佛教寺庙大量兴建,佛教艺术如石窟造像、壁画等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原本信仰的萨满教等宗教,也在与中原宗教的交流中发生了变化。

文学创作方面,少数民族虽然在文字发展上相对滞后,但他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保留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神话传说、英雄故事、民歌等,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

随着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少数民族的文人开始学习和运用汉字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筑艺术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胡乱华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五胡乱华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五胡乱华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而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中原与边疆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五胡乱华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一、语言文字的交流在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地区被多个少数民族所统治,少数民族带来了各自的语言和文字,这对于当时的中原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对于中原地区的居民来说是陌生的,因此为了进行交流,中原人与少数民族之间产生了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需求。

这种需求促进了中原地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接触与学习,从而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

其次,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也对中原地区的语言和文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南方的吴越地区由于多次被南方少数民族所统治,南方的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产生了混合,形成了吴越方言的特殊文化现象。

这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推动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语言文字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二、宗教信仰的传播在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交流与互动。

当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信仰多样且独特,比如鲜卑族信仰祭拜天可汗,烧香拜祖的习俗,这些信仰和习俗通过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传播,对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中原地区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也通过边疆地区的传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当时,佛教在边疆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并吸引了大量的信众。

这种宗教信仰的传播不仅增加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宗教交流,也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文化艺术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互动。

当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匈奴的弦乐、鲜卑的歌舞、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传播,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论唐代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的交流与融合

论唐代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的交流与融合

论唐代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的交流与融合作者:李晨枫相宁来源:《音乐生活》2021年第02期广纳吸收外来文化,是唐代开明自由的时代特质的体现。

本文从其社会背景入手,着力分析唐朝中原樂舞与西域乐舞交流与融合的情况及具体表现,感受大唐在传统“和”文化影响下蓬勃向上的精神世界和乐舞文化。

唐代,乐舞发展处于鼎盛时期,不仅继承了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还吸收来自外来国家的乐舞文化,这股强劲的异域之风传入中原绝非偶然,与其背后的社会成因颇有联系。

乐舞文化在唐代的发展,首先,离不开强大的综合国力的支撑。

初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恢复生产力,随着政局日渐稳定,军事力量的强大,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繁荣,加之丝绸之路的重新打开,内外贸易,商业来往,各民族间的活动来往频繁,异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为唐代中外文化交融提供了条件。

其次,还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着兼容并蓄、吸收异质、熔融百家的民族特质,这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唐代依旧继承并发扬了这样的传统,广纳并包容外来文化,推动了乐舞文化的发展,为中外乐舞文化的交融打下了基础。

再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也为其助力不少。

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实行开明广纳的文化政策,为中外交往创造了条件。

内外贸易频繁,乐人、舞伎等进入中原,带来的外域乐舞文化在中原遍布街头,盛极一时。

在这种开放型文明与胡风的相互交织下,乐舞文化呈现出很强大的包容性,为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的交融做出了贡献。

当然,文化的兴衰必定离不开统治阶层的喜好,所谓上行下效,间接影响到社会审美。

唐朝统治者设立了许多庞大的乐舞机构,专门培养音乐人才,管理各类音乐及舞蹈,分别是太常寺、教坊和梨园。

这些机构以及乐人舞伎为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贡献不少。

帝王对音乐的喜好,是乐舞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力量。

最后,不可忽视的还是西域舞蹈自身的魅力。

辽阔的大草原、大漠造就了西域民族地区特有的豪放、健朗、昂扬的民族文化,独特文化造就了西域乐舞明快、健朗、遒劲的风格特征,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活力,这与唐代舞蹈风格大相径庭。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中原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相互交融、互相借鉴,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景观。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

汉字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原地区的主要文字,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交流工具。

在长期的交流中,少数民族逐渐接受并使用汉字,使得汉字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字。

同时,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中融入了一些汉语词汇,这种语言的交融使得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人民更加容易沟通和交流。

其次,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

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主要以佛教、道教和儒教为主,而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如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萨满教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逐渐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融入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中。

例如,藏传佛教的传入,使得汉族和藏族人民共同信仰佛教,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

这种宗教信仰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艺术表达方面。

中原地区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和借鉴。

例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舞蹈等,都受到了中原地区音乐和舞蹈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艺术表达方式。

这种艺术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艺术交流和互动。

最后,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

中原地区的饮食、服饰、建筑等生活方式和习俗,逐渐传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例如,汉族的饺子、火锅等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摘要】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羌族音乐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使当地人民能够欣赏到不同文化的美妙之处,而羌族舞蹈则在中原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当地艺术创作的灵感。

羌族音乐元素的融入让中原地区的文化更加多元化,而羌族舞蹈对中原地区艺术的启发则使艺术形式更加丰富。

羌族乐舞文化也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羌族乐舞文化丰富了中原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原地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羌族乐舞文化, 中原地区, 影响, 传播, 融合, 启发, 艺术, 社会发展, 交流, 积极影响, 文化1. 引言1.1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羌族乐舞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和服饰造型等元素深深吸引着中原地区的人们。

羌族音乐往往悠扬动听,舞蹈形式优美多姿,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羌族音乐元素也逐渐融入到中原地区的文化中,丰富了当地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羌族舞蹈对中原地区艺术的启发也是不可忽视的,羌族舞蹈形式多样,舞姿优美,舞蹈内容生动有趣,给中原地区的舞蹈艺术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突破。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民俗活动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使民俗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羌族乐舞文化丰富了中原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原地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与互动,必将为中原地区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2. 正文2.1 羌族音乐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羌族音乐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

羌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其中的独特魅力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羌族音乐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地域限制,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兴盛与民族融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兴盛与民族融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兴盛与民族融合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虽然政治上国家分裂,但是文化兴盛和民族融合却表现出一种别样的繁荣。

本文将从文化兴盛和民族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

一、文化兴盛五代十国时期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许多文化活动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首先,古代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

以唐代文学为基础,五代开始形成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包括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文人士大夫的才华,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其次,绘画艺术也在五代十国时期蓬勃发展。

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的作品独具风格,充满了时代特色。

柳公权、顾闳中等画家的作品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作,他们追求形神兼备的创作原则,使得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也成为了后世绘画创作的重要参考。

此外,在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如欧阳询、褚遂良等。

他们的书法作品以工整、质朴、秀丽为特点,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同时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二、民族融合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并存的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首先,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契丹、党项、南诏等少数民族的部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使得中国的政治格局变得复杂多样。

同时,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深化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其次,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各个民族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农耕文化的传播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横跨汉地和北方的交通网络,也为各个民族的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和传统表达方式。

中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礼仪规范,侧重宗教信仰和书法绘画;而少数民族文化则着重民俗风情、音乐舞蹈,重视传统习俗和节日庆典。

这两种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相互渗透,既各自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点,又发生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一、交流互鉴的历史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多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唐朝时期的吐蕃、辽金元时期的蒙古帝国等等。

这些政权虽然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但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例如,唐朝时期发展起来的诗歌文学、绘画艺术和科技成果,都受到了各族人才的支持和鼓励,形成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另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少的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这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机会。

例如,明清时期的茶马古道,是一条连接云南和四川的重要商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原地区的茶叶和丝绸就可以交换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犬牙等物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流模式。

二、文化交流的表现1. 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其中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表现方式。

在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文艺作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元代的“大明文集”中就收录了多位蒙古族作家的作品,如耶律楚材的《(元)明思宗行状》、撒都哥儿的《西厢记》等等。

这些作品既融合了汉族和蒙古族文化,又表现了蒙古族民族特色和思想观念。

2.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之一,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建立跨越民族和地域的信仰共同体,形成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宗教文化。

例如,藏传佛教在中国境内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影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可以通过参加佛教活动和学习佛教教义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仰共鸣。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舞蹈与音乐的探究与应用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独特丰富的舞蹈和音乐文化。

这些舞蹈和音乐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由于大众对于低民族地区的了解有限,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可以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历史文化。

在西南地区的藏族地区,藏族舞蹈和音乐是藏族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舞蹈动作和乐器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对藏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和价值观。

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面临着冲击和威胁。

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记录和保存他们丰富多样的舞蹈和音乐遗产,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和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技巧,可以培养和锻炼年轻一代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探究与应用对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以及丰富和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应用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我们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调研和研究力度,培养和培训更多专业的舞蹈和音乐艺术人才,以推动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也应该关注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的创新与保护,在保留传统的鼓励舞蹈和音乐艺术家们进行创新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添砖加瓦。

五胡乱华时期中 国的对外 交往有何特点

五胡乱华时期中 国的对外 交往有何特点

五胡乱华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这一时期,政治局势极度混乱,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崛起,与中原王朝相互对峙、纷争不断。

这种复杂的政治格局直接影响了对外交往的态势。

各国之间的边界频繁变动,政权的更迭使得对外交往的对象和政策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经济交往方面,由于战乱频繁,传统的贸易路线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人们对于商品交换的需求依然存在。

少数民族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他们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商品。

这使得经济交流在局部地区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力。

例如,北方的游牧民族带来了优良的马匹和皮毛,与中原地区的粮食、丝绸等进行交换。

但总体而言,经济交往的规模和范围相较于和平时期有所缩小。

文化交流在五胡乱华时期呈现出了多元融合的特点。

少数民族政权在进入中原后,逐渐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

他们学习汉语、借鉴中原的政治制度和礼仪文化。

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补充。

例如,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等元素融入到了中原文化之中,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军事交往方面,战争与冲突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各政权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频繁发动战争。

然而,在战争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军事技术和战略的交流。

少数民族的骑兵战术对中原地区的军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原地区的守城技术和兵器制造技术也被少数民族所借鉴。

外交策略上,各个政权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

有的政权通过联姻来巩固与其他政权的关系,有的则通过结盟来共同对抗强敌。

同时,一些弱小的政权为了寻求保护,不得不向强大的政权称臣纳贡。

对外交往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中原地区的战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与此同时,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西域各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拓展了对外交往的新领域。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羌族乐舞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青海等地,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民族之一。

羌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丰富多样,深受人们喜爱并对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羌族音乐舞蹈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表现在舞蹈风格方面。

羌族舞蹈充满了热情活泼的气息,舞姿矫健而富有力量感。

羌族女子的腰鼓舞是羌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在这种舞蹈中,女舞者们顶着巨大的饰品、身穿艳丽的服装,在鼓声的伴奏下,以蹦跳、转身、转圈等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显示出了羌族女性的生命力和魅力。

这种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演形式不仅在羌族地区广泛流传,也在中原地区产生了影响。

许多中原地区的舞蹈节目也开始引入羌族舞蹈元素,使舞蹈更加丰富多彩。

羌族音乐舞蹈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还体现在音乐传承方面。

羌族音乐以马头琴、芦笙、羌笛等乐器为主要伴奏,曲调欢快舒畅,旋律优美动人。

羌族音乐多以歌唱形式呈现,歌曲以描绘羌族生活和表达思乡之情为主题。

羌族的歌声激昂动听,充满激情与热血,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

羌族音乐的欢快节奏和鲜明特色也给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带来了一些影响。

一些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也逐渐开始融入羌族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加多样化。

羌族音乐舞蹈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还体现在服饰和民族风情的传播方面。

羌族的服饰色彩鲜艳,纹样独特,在表达羌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展示了羌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羌族服饰产生兴趣,中原地区的一些时尚元素也开始受到了羌族服饰的影响。

羌族音乐舞蹈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交流和民俗活动的推动方面。

羌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深根于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是他们表达情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羌族的音乐舞蹈表演常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上进行,不仅提供给羌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也吸引了众多中原地区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羌族文化的内涵。

乐舞文化中的音舞合一的艺术价值

乐舞文化中的音舞合一的艺术价值

乐舞文化中的音舞合一的艺术价值音乐与舞蹈自古以来就是艺术世界的最亮丽的风景,音乐用韵律和节奏去传递有声无形的美感,舞蹈用线条与曲线展现出人体与艺术的美感。

中国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延续不断,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同时二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相互融合,用声音和形体的结合呈现时空交错中的完美视听盛宴。

一、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中国自古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

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自然在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中孕育了最强健的根基,时至今日,中国的乐舞文化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生存和发展,继续给予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的情趣与享受。

(一) 音乐文化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里,在斗转星移的岁月变迁中,受国内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显得丰富而庞杂,似乎很难辨别音乐文化的内涵和整体架构。

实际上,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其清晰而完整的路线与方向。

音乐是用声音的组合来传达节奏感,它是听觉上的艺术,不同的音色与音系抒写不同的感情色彩。

音乐的美感是要靠听觉来获取的,看不到摸不着,却能感觉到流动的旋律和跳动的音符,所以说音乐可以称为时间的艺术。

乐音与情感,是音乐文化最本质的东西,乐音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动人音乐,传递到人们的听觉范围内从而领会其中的情感。

从音乐实际发生过程中看,它首先是一种音高(频率)、音强(分贝)、音长(长短)组合而成的物理运动。

这种运动形式如数学物理一样,是可以量化的,具有客观性与确定性。

当这种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耳朵时,人们就直接发生了感知运动,从而产生了基本的情绪和情感。

这种情绪与情感同样也是具体的与客观的,因为它是由音乐的乐音物理运动样式刺激所形成的,是对乐音的特定的、确定的情感表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 舞蹈文化舞蹈文化与音乐文化是不同的艺术种类,在历史长河的拣择与筛选中也保留了自己独有的魅力与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中原音乐舞蹈对少数族的同化功能[摘要] 五代的中间三个王朝都是少数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

他们的皇家音乐舞蹈活动,对于正统的华夏音乐,经历了由不熟悉到逐渐靠近的过程。

这表明传统民族文化的稳固和强大,体现其对于进入中原的少数族的同化功能。

[关键词] 五代中原皇家乐舞民族文化同化承唐末丧乱礼乐制度亡失之余,五代朝廷立国于中原,在都城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封市举办各类活动,其音乐舞蹈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恢复过程。

由于五个王朝立国总共只有53年,兵荒马乱,文化衰落,再加上对音乐舞蹈的研究和教学向来重视不够,人们往往忽略对它的考察。

其实,通过对其全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传统民族文化的稳固性、强大性,以及对进入中原的少数族的同化功能,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民族各个组成部分的共同进步。

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是汉族政权。

这时,经过唐末以来的长期动乱,百废待兴,无暇制礼作乐。

梁太祖称帝前后,“励精求理,深戒逸乐,未尝命堂上歌舞”。

开平四年(910)四月乙丑,他在西京洛阳,“止令内妓升阶,击鼓弄曲甚欢,至午而罢”。

八月丙子,他在陕州(今河南陕县)宴请文武从官军使,“设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乐”。

[1] 这在礼仪上,谈不上正规。

后梁之后相继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都是由沙陀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

沙陀族早先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落的后裔,驻帐沙陀碛,即今新疆吉尔班通古特沙漠。

五代这三个王朝的统治者,其先世已经进入今山西省。

当他们来河南建立政权,已经或多或少被汉族文化同化,行事依据中原典章制度,但依然保留着一些胡风。

后唐天成二年(927)六月,唐明宗在京城洛阳的白司马坂“祭突厥神,从北俗之礼也”;十一月又在开封“祭蕃神于郊外”。

这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非议。

但十月份一件事则不一样。

青州(驻今山东青州市)节度使霍彦威派人赴开封向唐明宗进献箭一对,以祝贺平定开封朱守殷的叛乱,唐明宗赐给他箭一对。

当时史官批评道:“传箭,番家之符信也,起军令众则使之。

彦威本非蕃将,以臣传箭于君,非礼也。

”[2] 后晋天福七年(942),晋高祖死亡,继任的晋少帝派遣右骁卫将军石德超等人,“押先皇御马二匹,往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西山扑祭,用北俗礼也”。

[3] 沙陀族统治者在礼制上既然这样做,他们在河南举办各项活动,便不可能严格遵循传统的华夏礼乐。

唐庄宗由边地而入主中原,起初所用音乐,“不过边部郑声而已”,华夏正统的“先王雅乐,殆将泯绝”,朝廷在洛阳举办各种活动,虽然也摆弄着各种传统乐器,“而宫商孰辨”![4] 唐庄宗懂得音乐,能够作曲,喜欢与伶人(演员)一起演出,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李天下”。

他曾在宫廷同一群优伶演戏,环顾四周,大声呼叫:“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演员敬新磨立即走到他跟前,打他耳光。

唐庄宗顿时惊慌失色,在场的人都吓坏了,问敬新磨:“汝奈何批天子颊?”敬新磨解释道:“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5] 于是大家哈哈大笑,唐庄宗也很高兴,赏赐给敬新磨很多东西。

这与严肃的华夏礼乐,相差何啻十万八千里。

到了后晋在河南建立,晋高祖才考虑恢复传统的乐舞制度。

天福四年(939)年底,礼官制定春节朝会仪注,说:“王公上寿,皇帝举酒,奏《玄同之乐》;再饮,奏《文同之乐》;三饮,奏同前。

”“宫悬(悬挂钟磬的地方)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教坊法曲。

”[6] 这些提议都获得批准。

第二年,晋高祖诏令主管礼乐的太常寺着手恢复唐代的文武二舞,详细制定春节正旦和冬至举办朝会的礼乐,由太常寺卿崔棁偕同御史中丞窦贞固、刑部侍郎吕琦、礼部侍郎张允等人具体负责。

这年的冬至,晋高祖在开封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殿廷一角设置宫悬,文武二舞在北面,登歌在上面。

表演文舞的演员文舞郎为八佾,即排成八行,每行八人。

他们头戴进贤冠,内穿白色单衣,外套黄纱袍,再罩上白练坎肩,下身着白布大口裤,脚穿革带履。

他们左手持管乐器籥,右手举舞具雉羽,由两位引者领队表演。

表演武舞的演员武舞郎也是八佾,他们头着平巾帻,所穿的舞衣为绯丝布大袖,金色绣裆甲,外罩白练坎肩,腰部着锦腾蛇起梁带,下身穿豹文大口裤,脚穿乌靴,左手执干(盾牌),右手执戚(斧头),由两位手执旌旗的引者领队表演。

还加奏鼓吹十二按,羽葆鼓、大鼓、金錞各由一位乐工击奏,箫、笳各由两位乐工吹奏,一位演员唱歌词。

这时,演员们蒙上熊皮钓皮起舞,以象征百兽欢欣鼓舞。

王公大臣们纷纷向晋高祖祝寿,晋高祖举起酒爵,奏《玄同之乐》,三举时,歌手们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歌《昭德之舞》,武舞歌《成功之舞》。

典礼结束,晋高祖极其高兴,赏赐给崔棁一些金帛,王公大臣们纷纷赞赏感叹。

但由于传统礼乐废弃已久,这次制作颇为仓促简单,又以龟兹部《霓裳》法曲参杂在雅音中,乐工舞郎除了教坊伶人,便是工商杂类以及地方上逃避赋税徭役的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

到了第二年春节,再在宫廷原封不动地演出这些节目,登歌发声悲悲切切,杂乱喧嚣,如同《薤露》、《虞殡》之类的挽歌,而舞蹈者行列进退,都不符合音乐的节拍。

在场的人被掀动起来的情绪不是庄重愉悦,而是压抑悲愤。

所以史书认为这不是好兆头,“其年高祖崩”。

[7] 晋少帝时,乐舞十分驳杂,或者在皇宫中偶尔组织“细声女乐”,或者在出征期间,“日于左右招浅蕃军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击节鸣鼓,更舞迭歌,以为娱乐”。

他自己也觉得不正规,常对侍臣们说:“此非音乐也。

”[8] 开运二年(945)八月,中书舍人陶穀上奏,“请权废太常寺二舞郎”[9],获得批准。

接着,后汉在开封立国,为时仅仅三年,对于乐舞更是“无暇制作”。

[10] 广顺元年(951),五代最后一个王朝汉族政权后周在开封开张。

周太祖维新庶政,太常寺卿边蔚上疏请改乐舞名称,说:刚过去的几个朝代,把唐初祖孝孙所定的文舞改名为《治安之舞》,武舞改名为《振德之舞》;现在请分别改为《政和之舞》和《善胜之舞》。

他们还把唐太宗时期的文舞改名为《观象之舞》,武舞改名为《讲功之舞》;现在请分别改为《崇德之舞》和《象成之舞》。

他们所改名的《十二成》,现在请改为《十二顺》。

具体地说,用于祭天神的乐曲《禋成》,改为《昭顺之乐》;祭地祇的《顺成》改为《宁顺之乐》;祭宗庙的《裕成》改为《肃顺之乐》;祭天地、宗庙时登歌所奏的《肃成》,改为《感顺之乐》;皇帝临轩时所奏的《政成》,改为《治顺之乐》;王公出入所奏的《弼成》,改为《忠顺之乐》;皇帝食举时所奏的《德成》,改为《康顺之乐》;皇帝受朝及皇后入宫时所奏的《扆成》,改为《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时所奏的《胤成》,改为《温顺之乐》;元日、冬至皇帝出席庆典时登歌所奏的《庆成》,改为《礼顺之乐》;郊庙俎入时所奏的《騂成》,改为《禋顺之乐》;皇帝祭享、酌献、读祝及饮福、受胙时所奏的《寿成》,改为《福顺之乐》。

南朝梁武帝把《九夏》改为《十二雅》,以与阴阳十二律旋宫之义协调一致,祖孝孙改为《十二和》。

唐玄宗时期,增加三和。

刚过去的几个朝代却去掉二和,改一雅。

现在请废除雅,只用《十二顺》乐曲。

祭孔子、姜子牙文武二庙降神奏的《师雅》,请改用《礼顺之乐》;三公升殿、会讫下阶履行所用的《弼成》,请改用《忠顺之乐》;享先农及籍田所用的《顺成》,请改用《宁顺之乐》。

[11] 但这还仅仅是纸上谈兵,具体落实并不得力。

显德五年(958)冬天,周世宗亲临宫悬,发现只是摆设,没人会演奏,不禁凄怆感伤,于是命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事窦俨研究唐代乐舞制度,枢密使王朴制定正声。

王朴认为以十二律管互吹,音高不准确,于是采用古代累黍法以审定音准。

他找来比寻常体积大一些的琴,设九尺长的十三弦,两端固定在长短分寸不同的弦柱上,依据西汉音乐家京房制定的律准,来确定六律六吕十二律,旋相为宫,制成雅乐律准。

第二年正月,他上疏说:“唐太宗复古道,乃用祖孝孙、张文收考正雅乐,而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在悬之器方无哑者。

安史之乱,京都为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渐多纰缪。

逮乎黄巢之馀,工器都尽,购募不获,文记亦亡,集官详酌,终不知其制度。

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按《周官·考工记》之文,铸镈钟十二,编钟二百四十;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悬者是也。

虽有乐器之状,殊无相应之和。

逮乎朱梁、后唐,历晋与汉,皆享国不远,未暇及于礼乐。

以至于十二镈钟,不问声律宫商,但循环而击,编钟、编磬,徒悬而已。

丝、竹、匏、土,仅有七声,作黄钟之宫一调,亦不能备,其馀八十三调,于是乎泯绝。

乐之缺坏,无甚于今。

……臣……遂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长九寸,虚径三分,为黄钟之管,与见在黄钟之声相应。

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

以为众管互吹,用声不便,乃作律准,十三弦宣声,长九尺张弦,各如黄钟之声。

以第八弦六尺,设柱为林钟;第三弦八尺,设柱为太簇;第十弦五尺三寸四分,设柱为南吕;第五弦七尺一寸三分,设柱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设柱为应钟;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设柱为蕤宾;第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设柱为大吕;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设柱为夷则;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设柱为夹钟;第十一弦五尺一分,设柱为无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八分,设柱为中吕;第十三弦四尺五寸,设柱为黄钟之清声。

十二律中,旋用七声为均(韵),为均之主者,宫也,徵、商、羽、角、变宫、变徵次焉。

发其均主之声,归乎本音之律,七声迭应而不乱,乃成其调。

均有七调,声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调,歌奏之曲,由之出焉。

”周世宗诏令尚书省会集百官讨论,兵部尚书张昭等人说:“臣等今月十九日于太常寺集,命太乐令贾峻奏王朴新法黄钟调七均,音律和谐,不相凌越。

其馀十一管诸调,望依新法教习,以备礼寺施用。

”同时,张昭等人还就五郊天地、宗庙、社稷、三朝大礼所用的音乐、舞蹈、歌词等事项,建议“依新法声调,别撰乐章舞曲,令歌者诵习,永为一代之法,以光六乐之书”。

周世宗批准,“自是雅乐之音,稍克谐矣”。

[12]五代时期,传统的华夏正声,经历了由沙陀族政权不熟悉到逐渐靠近的过程,到汉族政权后周时才得以完全恢复,这表明民族文化的稳固和强大,落后的少数族到了汉族聚居区,不得不适应先进的文化状况,从而被同化,并共同进步。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国没有出现文化断层和四分五裂,不论哪个民族执掌国家政权,社会都顺着原有的趋势发展进步,所以这样,民族文化起了强大的作用,其中作为华夏正声的乐舞,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1]《旧五代史》卷5《梁太祖纪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旧五代史》卷38《唐明宗纪四》。

[3]《旧五代史》卷81《晋少帝纪一》。

[4][10]《旧五代史》卷144《乐志上》。

[5]《新五代史》卷37《伶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旧五代史》卷78《晋高祖纪四》。

[7]《新五代史》卷55《崔棁传》。

[8]《旧五代史》卷82《晋少帝纪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