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B.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hèng)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jiāng)的。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忘却了一切冗.(yōng)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迥然不同
....,丝毫不爽,
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B.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骇人听闻
....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难以置信
....的神气。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唯妙唯肖
....。
B.我们不应该讨厌那些暄嚣
..的歌声,因为它掘土4年,现在才能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以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C.“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D.他触目伤怀
....。
....,自然情不能自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B.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是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C. 电影经济、互联网业态、手机APP服务的兴起,催生出电影顾问、网约车司机、导航地图编辑、机器人调试员等新兴岗位出现在各大公开招聘会上。
D.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行文活泼,语言诙谐,情趣盎然。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
C. 成语“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吴下阿蒙”“心旷神怡”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木兰
诗》《孙权劝学》《岳阳楼记》。
D. 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B.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
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7、选文中五处空来的词语,填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见解了解体会曲解理解
B.见解了解体会理解曲解
C.了解见解体会理解曲解
D.了解见解体会曲解理解
8.对作者的“不求甚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B.是说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C.读书可以粗枝大叶,只求观其大略,不必深究其意。
D.作者和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内涵一致,在于读书的方法和目的。
9.围绕读书,不是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B.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以意逆志”。
C.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书,必须要活读。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0—13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第一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D.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13.在本文中,作者强调了一种人生价值观,下列诗句与本文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四、(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行路难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仁人志土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共同心声。
B.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严酷的现实,二是崇高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气势。
C.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原因是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诗中的“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D.诗歌表现了诗人济事不能弃世不忍,只能乘船垂钓度日的落寞情怀。
15.选出对《行路难》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也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历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16.与诗中运用典故表情达意最相似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7分)
(1),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18.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5分)
请从“读书成长感恩报答希望”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5分)
材料一: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
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_________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材料二:针对央视家风的调查,网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网友甲:家风就是__________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网友乙: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者大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气和品质。
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网友丙:弘扬家风,人格爱国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网友丁:“家风正,则国正”。
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和民风改善。
①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分)
②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3分)
六、(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2题。
尹翁归传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
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
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
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
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
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
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后堂待见。
定国
“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
(2)莫.敢犯者莫:
(3)悉.召故吏五六十人悉:(4)甚奇.其对奇: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7分)
(1)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2)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22、概括总结尹翁归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把自己看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1)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2)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3)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
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4)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
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5)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
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
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6)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
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7)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
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8)说花是无价
..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
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9)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
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10)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
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
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11)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12)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13)有一些俗人常把欣赏花看成是小道,其实不然,佛教两部最伟大的经典《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以花来命名的,而在三千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佛的净土,无不是开满美丽的花,飘扬着花香,可见爱花不是小道。
(14)佛经中曾经比喻过花香不是独立存在的,一朵花的香气和整枝花都有关系,用来说明一个人的完成是肉体、感觉、意识、自性、人格整体的实践,是不可分离的。
一枝花如果有一部分败坏,那枝花就开不美;一个人也是一样,戒行不完满就无法散放出人格的芬芳。
(15)爱花的人如何在花中学习开启智慧,比只是痴痴地爱花重要。
在《华严经》中有一位名叫优钵罗华的卖香长者,曾说过一段有智慧的话:“如诸菩萨摩诃萨,远离一切诸恶习气,不染世欲,永断烦恼众魔罥(juàn)索,超诸有趣,以智慧香而自庄严,于诸世间皆无染着,具足成就无所着戒、净无着智、行无着境、于一切处悉无有着,其心平等,无着无依。
”长者虽是从卖香而得到智慧,与花也是相通的,我们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还有什么能染着我们呢?
(16)花的美是无常的,世间的一切何尝不是花般无常?若能体会无常也有常在,无常也就能激发我们的智慧,我曾试写过一首偈:
日日禅定镜,处处般若花。
时时清凉水,夜夜琉璃月。
(17)这世间,“镜花水月”是最虚幻和短暂的,唯其如此,才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
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18)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如果世界不能欣赏我们,我们也要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
23.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4分)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
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
24.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
(4分)
25.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26.本文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
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遗憾”的理解。
(4分)
八.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①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苍穹。
——(英)莎士比亚
③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英)雪莱
读了上面这些话语,会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选择其中的1-2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