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农业进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改变这一趋势,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 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以代替进口的工业品。
➢ 联系效应论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是稀缺的,要把有限的资本做 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合理配置,就应当将资本投入最能或较能 带动其他产业的产业,即应当把资本投入联系效应最强或较强 的产业。农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弱,而工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品 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强。为了取得合乎愿望的经济发展效果, 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发展工业,进行工业 化。
些技术具有价格较低、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情况、非一揽子出售 等特点,因此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化和城市化
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 工业化过程;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即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相生
工业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成本降低,需要更多的工 人,逐渐形成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公营企业
大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私人容易攫取垄断利润,需要公营 企业发挥平衡作用。
公营企业能以比较长远的眼光有计划的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 才。
公营企业得到许多特殊利益,结果却往往亏损。公营企业的建 立并非只从经济利益出发,还有其社会目的,或是在一些不易 经营的部门建立公营企业,需要较长时期的学习和认识过程。 公营企业的经理对产品定价、工资、雇佣条件和投资决策无权 决定。政府对工资、薪金、产品价格、投资决策的严格控制。 人员招聘的特权照顾。
减少公营企业弊病的措施
对大型公营工业企业投资,必须事前作特别认真的研究。
公营企业的非经济的、非商业性的经营目标必须受到限制,而 且要有具体规定。
公营企业应有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的技术发展
根据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工业生产经验,逐步改进厂房布局、机 器设计、生产制造和管理能力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工业化是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必由之路。
➢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中心-外围国际格局的存在使得在国际商品 交换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用以出口的 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 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即初级产品对制 成品的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多依靠外国私人直接投资, 把技术、资本、熟练劳动力、销售和管理方法等一揽子转移过 来。
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只限定在某些范围内提出技 术转让的要求。
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价格的控制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过程中的选择性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已开始出口技术。这
某些生产耐用消费品如家具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且可以 利用当地原材料,又没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果,这类工业也可 以在发展早期开始建立。
如果一国采取以输出为主的发展战略,可以在国内市场容量还 比较狭小的时期,以加工当地原材料的方式或组装进口配件的 方式,发展各种工业。
如果一国采取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可以利用关税保护和其他 激励办法,把具有较大规模经济效果的工业在发展早期建立起 来。
工业化相关理论
恩格尔法则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贸易条件恶化论 联系效应论 库兹涅茨实证结果
➢恩格尔法则
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 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逐 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例逐渐下降,而 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逐渐上升。
耐用消费品
钢铁之类的中间产品,利用先进技术并有显著的规模 经济效果的如炼油之类的工业,以及生产精密机械的 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一般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影响发 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有三个类似的因素,即消费者需 求模式、规模经济效果和生产技术水平。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差异
拥有丰富矿藏和石油储藏的国家,可以在低发展阶段建立大规 模的金属冶炼工业和石油精炼工业,但由于缺少熟练劳动力、 管理人才和建设资金,往往要借助外国资本和技术援助。
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而 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未来摆脱落后状况,谋求经 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过程
初级阶段,粮食加工工业和纺织服装业
对纺织服装以外的轻工业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新的轻 工业出现。可能先采取装配进口元件的方式,以后从 元件到制成品都在国内生产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共性问题
工业部门、规模的选择 基础设施投入 规模经济 不能对农业发展造成损害 培养当地管理人员和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 扩大技术专家队伍 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技术
三、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化发展综合规划 政策支持(财政、货币、外贸、外汇等) 工程项目的选择 发展的预见性 集权和分权的选择 财源的引导和技术培养 ……
➢库兹涅茨的统计结论
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在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相反,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而工业和服务部门在 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部门将趋于相对萎缩,而制造业和服务 业将趋于相对扩大。
➢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其劳动生 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到 工业部门中去,有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工业 资本的积累,使整个社会生产力上升,实现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
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 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与资本 品和提供劳务的能力。
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发展重大 变化,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 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 比重逐渐下降。
➢ 联系效应论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是稀缺的,要把有限的资本做 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合理配置,就应当将资本投入最能或较能 带动其他产业的产业,即应当把资本投入联系效应最强或较强 的产业。农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弱,而工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品 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强。为了取得合乎愿望的经济发展效果, 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发展工业,进行工业 化。
些技术具有价格较低、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情况、非一揽子出售 等特点,因此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化和城市化
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 工业化过程;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即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相生
工业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成本降低,需要更多的工 人,逐渐形成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公营企业
大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私人容易攫取垄断利润,需要公营 企业发挥平衡作用。
公营企业能以比较长远的眼光有计划的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 才。
公营企业得到许多特殊利益,结果却往往亏损。公营企业的建 立并非只从经济利益出发,还有其社会目的,或是在一些不易 经营的部门建立公营企业,需要较长时期的学习和认识过程。 公营企业的经理对产品定价、工资、雇佣条件和投资决策无权 决定。政府对工资、薪金、产品价格、投资决策的严格控制。 人员招聘的特权照顾。
减少公营企业弊病的措施
对大型公营工业企业投资,必须事前作特别认真的研究。
公营企业的非经济的、非商业性的经营目标必须受到限制,而 且要有具体规定。
公营企业应有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的技术发展
根据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工业生产经验,逐步改进厂房布局、机 器设计、生产制造和管理能力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工业化是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必由之路。
➢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中心-外围国际格局的存在使得在国际商品 交换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用以出口的 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 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即初级产品对制 成品的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多依靠外国私人直接投资, 把技术、资本、熟练劳动力、销售和管理方法等一揽子转移过 来。
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只限定在某些范围内提出技 术转让的要求。
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价格的控制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过程中的选择性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已开始出口技术。这
某些生产耐用消费品如家具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且可以 利用当地原材料,又没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果,这类工业也可 以在发展早期开始建立。
如果一国采取以输出为主的发展战略,可以在国内市场容量还 比较狭小的时期,以加工当地原材料的方式或组装进口配件的 方式,发展各种工业。
如果一国采取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可以利用关税保护和其他 激励办法,把具有较大规模经济效果的工业在发展早期建立起 来。
工业化相关理论
恩格尔法则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贸易条件恶化论 联系效应论 库兹涅茨实证结果
➢恩格尔法则
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 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逐 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例逐渐下降,而 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逐渐上升。
耐用消费品
钢铁之类的中间产品,利用先进技术并有显著的规模 经济效果的如炼油之类的工业,以及生产精密机械的 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一般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影响发 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有三个类似的因素,即消费者需 求模式、规模经济效果和生产技术水平。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差异
拥有丰富矿藏和石油储藏的国家,可以在低发展阶段建立大规 模的金属冶炼工业和石油精炼工业,但由于缺少熟练劳动力、 管理人才和建设资金,往往要借助外国资本和技术援助。
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而 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未来摆脱落后状况,谋求经 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过程
初级阶段,粮食加工工业和纺织服装业
对纺织服装以外的轻工业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新的轻 工业出现。可能先采取装配进口元件的方式,以后从 元件到制成品都在国内生产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共性问题
工业部门、规模的选择 基础设施投入 规模经济 不能对农业发展造成损害 培养当地管理人员和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 扩大技术专家队伍 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技术
三、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化发展综合规划 政策支持(财政、货币、外贸、外汇等) 工程项目的选择 发展的预见性 集权和分权的选择 财源的引导和技术培养 ……
➢库兹涅茨的统计结论
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在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相反,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部门在劳动就业人数 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而工业和服务部门在 劳动就业人数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部门将趋于相对萎缩,而制造业和服务 业将趋于相对扩大。
➢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其劳动生 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到 工业部门中去,有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工业 资本的积累,使整个社会生产力上升,实现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
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 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与资本 品和提供劳务的能力。
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发展重大 变化,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 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 比重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