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库调度B S模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及其应用

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及其应用

0 0 0 0 Z0 , Z2 ,通过调整 Z1 使 P1 最大,得到 Z1 ,见图 1 (a) ; n = 2 时,固定 Z1 , Z3 ,通过调整 Z 2 使 P2 最大, 1 1 0 0 得到 Z1 ,见图 1 (b) ;一次迭代完成,得到新的状态序列为 Z 0 , Z1 , Z1 2 , Z 3 。如此反复迭代,直到收 2 1 0
[11]
学法 (Hydraulic Methods) 、栖息地法 (Habitat Methods) 、整体分析法 (Holistic Methods) 、变动范围
[12]
国 内 外 关 于 生 态 需 水 量 的 计 算 方 法 较 多 , 如 : 水 文 指 数 法[10] (Hydrological index Methods) 、水力
式中: Vt+1 、 Vt 分别为 t 时段末和时段初的库容; It 为入流量; Q t、 St 分别为发电流量和弃水流量。 Zt Zt Zt
Vt+1 = Vt+ It- Q t- St
(2) (3)
式中: Z t 为 t 时段的水位, Z t 和 Z t 分别为 t 时段允许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 (3) 发电流量约束 (4) 电站出力限制 正常情况下 (非汛期) 一般为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汛期则为死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 Qt Qt Qt
因子和水文观测资料,分析计算了汉江的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四大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洪水脉冲过 程。通过建立丹江口水库生态调度模型,选取典型代表年,对丹江口水库进行河流生态需水量和人造洪水调度。 计算结果表明,丰水年和平水年能满足最小和适宜生态流量的需求,典型枯水年能满足最小生态流量,特枯年份 无法满足适宜生态流量过程。分析了生态调度对水库发电效益产生的影响,丰水年影响甚微,平水年和枯水年的 影响逐渐加大。通过水库的人造洪水调度可以满足四大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洪水脉冲环境。实施水库的生态调度有 益于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水库及下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

水库及下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

水库及下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一、联合的调度原则1、确保大坝安全,确保水库安全渡汛;2、确保下游农田灌溉用水;3、实现四级电站发电效益最大化。

二、联合调度目标1、尽量避免大流量泄洪,最好控制在300m3/s以内,减轻下游防洪压力;2、避免不必要的泄洪,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发电效益;3、避免超正常高水位蓄水。

三、联合调度细则1、春耕季节,惊蛰节气后二十天,梅西水库水位要在164米以上,坝后电站至少要开3#机,保证春耕灌溉用水。

2、汛期前(4月15日前),梅西水库要腾空库容,水位控制在164米以下,甚至更低;3、开汛后,坝后电站根据进库量,调整开机台数,继续腾空库容吞洪,水库水位控制在164米以下,迎接强降雨的到来;4、进入主汛期,当遇强降雨时,坝后电站机组全部发电。

当计算降雨量及进库量,预计水库能蓄满,不管当时水库水位多少,提前预泄洪,强降雨结束时,要做好拦蓄洪尾工作,确保水库水位在最高水位;5、在新一轮降雨前,梅西坝后电站在水库水位166.5米以上时,开3台机运行,166.5米以下至165米可开1#、2#机运行,165米以下至164米可开1#、3#机运行,进一步腾空库容;6、台风雨季节,通过气象预测,积极做好防御台风强降雨的准备工作,腾空库容迎接台风雨的到来;7、后汛期(10月15日后),梅西水库水位保持在166米以上,坝后电站可在166~167米水位之间,间歇开1#或2#机运行;8、为配合下游梯级电站冬修停水工作,可根据停水时间和进库量来调整水库蓄水位;9、下游梯级电站要及时与梅西水库沟通协调,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安全科学调度。

四、联合调度的信息共享制度1、充分共享网上信息平台,梅州市水务局汛情发布系统和广东省汛情发布系统及其他相关网站;2管养所及时发布汛情预警信息及水情信息。

五、联合调度会商制度1、联合调度小组每年至少开四次会议,集中总结联合调度经验,集体会商,科学调度;2、当遇突发特殊天气时,联合调度小组紧急会商,针对当时的水情、雨情、工情做好调度决策。

西江中下游型洪水下的梯级水库调度模拟分析

西江中下游型洪水下的梯级水库调度模拟分析

西江中下游型洪水下的梯级水库调度模拟分析方神光;崔丽琴;张文明;张康【摘要】为探讨西江中游主要梯级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以100年一遇的“05·6”中下游型洪水作为典型洪水,拟定了龙滩、岩滩和西津3个主要大中型水库的4种梯级水库调度方案,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西江中游河网及梯级水库水动力数学模型,分别对频率为0.2%、1%和2%的中下游型洪水下的4种梯级水库调度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水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模拟洪水特性参数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参与调度水库的运行调度过程;龙滩水库的单库调度方案能有效削减“05 ·6”型中下游洪水下的梧州断面洪峰量级,以龙滩水库调度为主导联合西津和岩滩水库的调度方案能进一步削减下游梧州断面的洪峰,但西津和岩滩水库由于库容有限,分析显示西津或岩滩水库单独调度对“05·6”中下游型洪水的拦洪削峰作用极为有限.【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防洪调度;龙滩;岩滩;西津;西江中游【作者】方神光;崔丽琴;张文明;张康【作者单位】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11;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11;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11;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1+2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干,集水面积占西、北江流域面积的88%左右,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威胁主要来自西江。

为解决西、北江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问题,在西江中上游已建或在建有龙滩、大藤峡水利枢纽等大中型梯级水库,结合中下游沿江堤防形成较为完善的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因此洪水期梯级水库的运用和调度对西江中下游洪水影响极为显著。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方式初步研究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方式初步研究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方式初步研究丁毅;傅巧萍【摘要】长江上游干支流将建成一大批库容大、调节能力好的梯级水利枢纽,可发挥规模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为尽可能满足蓄水期间上下游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在各水库规划设计的蓄水调度原则和方式的基础上,从达到水库设计蓄满率和尽可能提高蓄水期间下泄流量,以及统筹调配流域水资源、兼顾上下游的角度综合考虑,对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的蓄水调度方式和调度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调度的建议方案.为确定上游梯级骨干水库蓄水调度模式、统筹各水库蓄泄关系,提供了切实的指导意见.【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10【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梯级水库调度;蓄水方式;调度模型;长江上游【作者】丁毅;傅巧萍【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长江流域集中了全国35%的水资源、50%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是中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

同时,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严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为了兴利除害,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规划了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一批调节作用大、综合利用效益好的控制性水库,总调节库容近1370亿m3,其中防洪库容约770亿m3,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第一。

梯级水库蓄水直接关系到其综合利用效益的发挥。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这一区域具有水文同步性,水库蓄水时间集中在6~10月,这些控制性水库除兴利外,一般还承担有防洪任务,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结合。

为协调好水库蓄水与枢纽工程安全、防洪、兴利、生态保护等关系,保障梯级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本次规划中对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蓄水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1 研究范围长江上游支流众多,洪水与径流组成十分复杂,且各干支流水库开发任务不同,目标存在多重化,因此,水库群蓄水调度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水库调度调度运用方案

水库调度调度运用方案

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引言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结合降雨情况、水文信息等,合理安排和调整水库的蓄水、泄水计划,以满足水库上下游的多种需求。

水库调度的目标是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维持水库的供水、发电和防洪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水资源的效益。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水库调度的运用方案,包括流程、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水库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计划,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调度流程水库调度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水库水文信息、气象数据、降雨预报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后续调度提供依据。

2.目标确定:根据上下游的需求和水库的功能,确定水库调度的目标,如供水、发电、防洪等。

3.蓄水计划制定:结合降雨情况、水库容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蓄水计划,确保水库的供水、发电需求。

4.泄水计划制定:根据上下游的实际需求和水库的调度目标,制定合理的泄水计划,确保防洪安全和水库水位的稳定。

5.调度实施和监控:根据制定的调度计划,进行实施和监控,并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

调度方法水库调度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调度和数学模型调度两种。

经验调度经验调度是基于水库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场观测,进行调度决策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捷,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水库调度问题。

但是由于完全依靠经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数学模型调度数学模型调度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水库调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和优化方法进行调度决策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综合优化,可以得到更优的调度计划。

但是由于需要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需要较多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对水库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调度技术水库调度涉及到一些专业的技术和工具,以辅助调度决策和实施。

水文预报技术水文预报技术是通过对降雨、径流等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的技术。

双牌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双牌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PE S R - > M, S的计算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R = S P E )咫 S (+ _ - ×
B l R P E( = - W W。+ (一P E A )+ ) W 1 - +

( ) 自由水蓄水 容量 曲线及 尺S计算 。 2 在产流 面积 F 上 自由水蓄 水容 量分 布是不 均匀 的 . R S 不是 常数 。实 际情 况是饱 和坡 面流的产 流面积 是不断 M 变 化的。与 张力 水 蓄水 容量 曲线 一样 , 也采用 抛物线来 表
发 是 成功 的 , 可在 类似 奈 件 水库 进 行 推 广 , 为流 域梯 级 开发 的 水库 库 群联 合 优 化 调度 奠 定 了基 础 。
【 关键词 】 双牌水库 洪水预 报调 度 系统
研发
应用
技 术 、 成 内容 。 主 要 包 括 水 文 预 报 模 型 抽 象 设 计 、 持 集 支
设 计 、 种 功 能 清 晰 组 件 开 发 , 型 WE 各 大 B应 用 软 件 远 程 测 试 环 境 与 开 发 模 式 ,最 终 实 现 了基 于 模 型 驱 动 的 分 布
式 WE 应用 。 B
含利 用 任务 为防 洪 、 电 、 溉和 航运 等 。右 干渠 渠首 发 灌
十引 水 流 量 2 /,设 计 灌 溉 面 积 21 5m3 s .3万 h (2万 m 3


2 双牌水 库洪 水预 报调 度 系统采 用的模 型
及计算方法
2 1 双 牌 水 电 站 洪 水 预 报 模 型 .
实 际 灌 溉 面 积 2O .7万 h 3 m ( 1万 亩 ) 设 计 发 电 装 机 。 为 34 x 5MW , 年 平 均 发 电 量 58  ̄ 0 k ・ 。 多 . 1 W h 5

黄河梯级水库群多过程协同调度模型

黄河梯级水库群多过程协同调度模型

2022年12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53卷 第12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22)12-1410-11收稿日期:2022-06-06;网络首发日期:2022-11-25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1124.1434.001.html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240);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项目(201300311400)作者简介:彭少明(1973-),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

E-mail:pengshming@163.com通讯作者:郑小康(1983-),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

E-mail:xk.zheng@163.com黄河梯级水库群多过程协同调度模型与方法彭少明1,2,王 煜1,郑小康1,金文婷3,尚文绣1,陶奕源1(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3.安康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黄河水少沙多,河道内外用水矛盾突出,梯级水库群调度下供水、输沙、发电、生态等用水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协同调度是提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本文采用多尺度嵌套和多过程耦合方法,建立了融合供水、输沙、发电、生态等过程的黄河梯级水库群协同调度模型,研究以综合满意度为引导的优化求解方法,选取代表径流系列,提出多过程协同调度方案。

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黄河梯级水库群蓄泄秩序和下泄过程,协调多用水过程的关系,能显著提高水库调度的综合效益:通过优化河段取水过程,实现了供水时空均衡,流域缺水率控制在11.6%~18.8%;优化水库拦沙-河道输沙过程,减少水库淤积0.65亿t,增加河道输沙1.16亿t,下游河道年均冲刷0.26亿t;优化梯级水库群发电下泄过程,增加发电量64.25亿kW·h;优化断面流量过程,增加非汛期生态水量4.88亿m3。

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方案

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方案

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方案一、引言水库工程是指为满足城乡工农业用水、防洪排涝、发电等需求而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

水库的调度运用是指根据各种条件和要求,采用灌溉、发电、防洪、供水等方式,为水库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水库工程的调度运用方案对于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探讨水库工程调度运用的方案,包括水库的调度原则、调度方法、运用方案等方面。

二、水库工程调度原则1. 综合利用原则:在进行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农田灌溉、发电、防洪排涝等多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利用的原则,使水库的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 安全优先原则: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时,应当以维护水库设施的运行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水库的防洪、供水、发电等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3. 灵活调度原则:在水库工程的运用方案中,应当采用灵活的调度方式,根据当时的气候、水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使水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科学。

4.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在进行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时,应当充分考虑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水库的放水、蓄水等工作,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三、水库工程调度方法1. 预测调度:预测调度是指根据历史水情数据、气象预报等信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情进行预测,然后制定相应的水库调度方案。

2. 实时调度:实时调度是指根据实时的水情数据、气象信息等,及时调整水库的蓄水、放水等工作,以满足各种需求。

3. 联合调度:联合调度是指多个水库工程进行联合调度,协同运行,以最大化地利用水资源。

四、水库工程调度运用方案1. 防洪调度:水库工程在防洪方面的调度运用是其最基本的作用之一。

在防洪调度中,水库应当根据气象预报、降雨情况等因素,提前进行蓄水,以保证水库有足够的蓄水量来防御可能发生的洪水。

2. 灌溉调度:水库工程在农田灌溉方面的调度运用也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

在灌溉调度中,水库应当根据不同农田的需水情况,合理安排水库的放水,以保证农田的灌溉需求。

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安全调度变得尤为重要。

乌江梯级水库位于中国贵州省,是该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乌江下游的用水需求、保障农田灌溉和水电发电,乌江梯级水库的联合优化调度方案被提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乌江梯级水库概述乌江梯级水库由一系列多个水库组成,其中包括乌江源水库、寨黎水库、黄果树水库、云雾山水库等。

这些水库相互之间通过调度水位,实现联合调度。

乌江梯级水库集水面积广阔,水库容积大,有较好的水能调配能力。

二、优化调度原则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考虑上下游水库的水文情况,确保流域内各个水库的运行安全;2. 平衡上下游的洪水调度,避免洪水灾害的发生;3. 尽量满足下游农田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需求;4. 充分利用水库的水能,提高水电发电效益。

三、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可以采用优化调度模型。

该模型基于水文数据、水库特性和目标函数,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最优的调度方案。

常见的优化调度模型有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等。

四、调度方案分析通过应用优化调度模型,可以得到多种调度方案,并进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在考虑乌江梯级水库的调度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下游农田灌溉、城市用水和水电发电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确定最优的调度方案。

五、调度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将制定好的调度方案实施于乌江梯级水库,通过实际调度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调度方案,以适应变化的情况和需求。

同时,应考虑调度方案对水库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优化调度的挑战与展望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水文数据的获取与精度、调度方案的实施问题等。

未来,可以结合先进的水文模型、水情预报和智能技术,进一步改进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库的调度能力。

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乌江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第4 1卷 第 2 2期
20 10 年 11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1 41. No. 22
NO ., V
2 0 01
文 章 编 号 :0 1— 1 9 2 1 ) 2— 0 8— 4 10 47 (0 0 2 0 0 0
定 ; 一部分 是经 过水库 的不 蓄水 量 , 产生 的电能 为 另 其
( )梯级各 电站 统 一调 度 的联 合 调 度模 式 ( 称 2 简 梯级 统一联 合调 度模 式 ) 。当梯 级 中有 水 力联 系 的水 电站群 对外 作为 一个整体 调度 并参 于 同一 电力 系统 运 行时 , 级 中所有 电站 作 为 一个 整 体 满 足 电力 系 统 的 梯 需要 , 由统一 的调度 规则 指导梯 级 电站联合 运行 。
乌 江 梯级 水 库 联 合优 化 调 度 方案 研 究
罗 斌 , 凯 霞, 安 强 钱 李
( 江勘 测 规 划 设 计 研 究院 规 划 设 计 处 , 北 武 汉 4 0 1 ) 长 湖 3 00
摘要 : 为寻 求 适 合 乌 江梯 级 水 库群 最 大发 电效 益 的联 合 调 度 方 式 , 常 用 的 梯 级 水 库 联 合 调 度 方 式 、 型 建 立 对 模
不 蓄 电能 , 由水库 调节过 程 中的水头 决定 。
当面临 时段 电力 系统 要 求 的 发 电 出力确 定 后 , 水 电站群 的调度 可通过 多种水 库 调节方 式予 以实现 。在 同样 满足 电力 系统要 求 的前 提下 , 确保 时段 末 水 库群
为 87 0MW , 0 设计 年发 电量 为 2 5 8 9 . 4亿 k ・ 。乌 W h 江干 流上装 机规 模和 调节库 容最 大 的构 皮滩水 电站 的

五凌电力多流域梯级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五凌电力多流域梯级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五 凌 电 力 梯 级 电 站 ( 马 迹 塘 电 厂 外 ) 设 计 上 按 “ 人 除 在 无
值班” 少人值守 ) ( 进行设计 , 变电设备运行 稳定 , 发 自动化设 备运行可靠 , 电站投产发 电以来一直实行“ 、 、 ” 从 机 电 水 一体 化运行值班 。公司母体 电站 五强溪水 电厂 19 9 9年 l 月通过 2 国家 电力公 司“ 无人值班 ”少人值守 ) ( 验收 ,0 0年 9月被命 20 名 为“ 国一流水 电厂 ” 全 。五凌流域 梯级 电站具备实施 “ 无人 值班 、 远程集控 ” 良好 的基 础 , 系统建设借鉴 流域水 电公 司先 进 的经验 , 并有一定创新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程 度得 到 明 显提 高 , 来越 多 的 电站 已具 备按 照 “ 越 无人 值
班 ” 少 人 值 守 ) 运 行 管 理 模 式 运 行 。 近 年 来 , 着 流 域 ( 的 随
电站光 纤通信 系统 的建设 , 梯级 电站 与公 司总部 的 电力或 电信光 纤通 信带 宽和可靠 性得 到 了保 证 。 目前 , 为充 分利 用 水能 , 提高发 电效 益 , 减轻 运行 值班人 员劳 动强度 , 提高 安 全 可靠 运行 水平 , 三峡 调度 中 黄 河上 游 、 北 清江 、 t D、 湖 贵州 乌江梯 级 、 云南 澜沧 江 、 四川 田湾河 、 国电大渡河 等 流
域 水 电 公 司 已先 后 建 立 了梯 级 集 控 中心 或 梯 调 中 心 , 现 实
() 1 直接采集各现地单元级 L U的各类实 时数 据 , C 每个
电厂侧配置两 台集控接 口通信机 , 集控接 口通信机 与电厂操
作员站配置成一个采集 队列 , 优先级高的负责采集并 在局域 网内广播 , 所有工作 站网络 同步接 收 , 证数据 采集实 时 同 保 步 。电厂侧集控接 口通信机通过 IC 0 7 — — 0 E 6 8 0 5 14规 约将采 集 到的数据送 至集 中监控 系统远程通信机 , 远程通信 机收到 数据后在局域 网内广播 , 操作员工作站等 同步接收 。 ( )自动生成各种实时数据库 、 2 历史数据库 。

教与学优化算法在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教与学优化算法在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t he t r a d i t i o n a l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s f a l l i nt o l o c a l o p t i ma l s o l u t i o n e a s i l y .An i mp r o v e d Te a c h i n g - Le a r n i n g - Ba s e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I TLB O )a l —
下[ 。 t :
丁 M
的用水量急剧增加 , 使得供水问题成 为十分 突出的问题 。如
何加强水资源的合理 开发和利用 受到广泛关 注。因此淡水 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各 国关注 的焦点 。现在 , 我 国 在各个河段都建设 系列水 电站, 从河流上 游到下游 , 呈阶梯 型修建 。一般在上游尽可能地修建调节性能好的大水库 , 中 下游根据综合利用要求和开发条件布置各个梯级 , 而其开发 顺序则根据整体经济指标 的要求合理安排 。其 中, 梯度级水 电站优化调度研究对于提 高水资源利用 率和保证 电力系统 的安全稳定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但是 , 梯度级水 电优化
化求解 。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测试验证 , 并 有求解 速度快 , 求解精度高等优势。
关键词
中图 分 类 号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e a c hi n g - - Le a r n i n g - - Ba s e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i n Op t i ma l Di s p a t c h i n g o f Ca s c a d e Re s e r v o i r s

日调节水电站梯级经济调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日调节水电站梯级经济调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日调节水电站梯级经济调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刘建峰;金惠英;陈清;黄晖【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tasks that daily regulation hydropower station groups undertake in the system have been changed. And the demand for cascade economic dispatch is becoming strong. By taking the three-stage daily regulation hydropower stations in Futunxi river basin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rticle researches the cascade economic dispatch model of the daily regulation hydropower stations, drawing the joint dispatch chart of the daily regulation hydropower st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related software system. Through the actual operation, the system achieves the goal of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cascade power gener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implies economic significance, management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 value, and also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joint economic dispatch of other similar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日调节水电站在系统中承担的任务发生改变,对梯级联合经济调度的需求越发明显。

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方案

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方案

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方案(中长期)文山盘龙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四月修编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方案(中长期)文山盘龙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四月修编目录1 总则 (1)1。

1目的 (1)1。

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2 基本原则 (1)3 综合概述 (1)3.1工程概况 (1)3。

2流域概况 (2)3。

3气象 (3)3.4径流 (3)3.5洪水 (3)4 基本资料 (3)4.1径流资料 (3)4。

2设计洪水 (4)4。

3库容曲线 (5)4。

4特征水位和库容特性 (7)4.5泄流曲线 (8)4。

6水位流量曲线 (8)5 水库发电调度 (9)5。

1基本原则 (9)5。

2运行方式 (10)6 水库防洪调度 (10)6。

1基本原则 (10)6.2运行方式 (11)6 结束语 (11)附录2洪水量级划分国家标准 (13)附录3降雨强度划分部门标准 (13)附加说明 (13)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方案(中长期)1 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联合调度管理工作,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梯级水电站群工程效益,结合工程特性和实际,编制本方案。

1。

2 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盘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文山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等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地方性文件。

1。

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东方红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东方红梯级水电站管理人员、中控运行及水库运行人员应熟悉本方案。

2 基本原则2。

0.1 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流域水文气象、洪水径流、水情测报等资料,统筹兼顾,协调防洪与发电之间的矛盾。

充分利用库容与水量,合理蓄水、泄水和用水,尽量减少无益弃水和水头损失,力争在防洪与发电两方面发挥水库的最大效益. 2。

洮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调度模式探讨

洮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调度模式探讨

作者简介 : 杨
兵( 9 5 )男 , 17 一 , 河北藁城人 , 工程师 , 工程硕士 , 主要从事水电项 目建设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 。
制 ,实 现洪 水资 源化 和治水 思想 从洪 水控 制 向洪水 管 理 转变 。这 样一 来 减 少 弃 水 , 来 可 以增加 发 电 二 量, 获得更 好 的效 益 。梯级水 库 防洪 调度必 须考虑 为 洮河 防洪进行错 峰削峰 , 以便减轻洮河下游防洪压力 。 梯控 中心 的建设 ,是 电力 系统安 全 经济运 行 的 需 要 。通过 梯控 中心 的建设 , 以及 时 、 确地 执行 可 准 调 度指令 , 电网异 常运行 的情况 下 , 在 可在 流域 范 围 内迅速 做 出响应 , 保证 电网的安 全 、 定运 行 。特别 稳
第4 7卷 第 1 2期 21 年 1 01 2月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 s W a e n e v n y a n u trCo s r a c nd Hyd o we c noo y r po rTe h lg
Vo .7. . 2 1 4 No 1 De .2 1 c .0 1
重 要 因素 。 洮河 位 于 甘肃 省 东 南 部 , 是黄 河 上 游较 大 的 一
级 支 流 。甘 肃 电投 九甸 峡水 电开 发有 限责任公 司按 照“ 域 、 级 、 动 、 流 梯 滚 综合 ” 的开发 方针 , 采取 建管 结
是 通 过梯级 水库 群 的联合调 度 。可 以有效 增加 电 网 在 枯水期 转 汛期 的关键 时期 的水 电调 峰能力 ,保 证
1 引言
梯控 中心的建设 , 可以充分利用九甸 峡水库 拦洪 调节 , 根据水库 的人流过程及综 合利用要求 , 制订并实 现 水 电站及 其水 库短期 及长 期最 优经 济运 行调 度方

梯级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分析及控制措施

梯级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分析及控制措施

梯级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分析及控制措施结合两个水电站的“首尾相连”运行特征,本研究提供了两个水库合作调度模型和下游发电厂水库的理想控制水平以及两个水库合作的极端运行风险,分析了控制措施。

两级水库的实际运行提取了两水库联合作业的关键技术。

同时,可以看到本文概述的相关技术措施是切实可行的,符合水库的运行规则和水库的安全要求。

本文分析的两级水库联合运行技术也可作为同类型水库发电厂实际应用的参考。

标签:管控方案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在“首尾相连”盆地级联储层系统中,两个储层之间基本上没有滞后,并且液压连接非常紧密。

与传统的梯级水库系统相比,这种梯级水库系统的调节操作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以某大型水电厂的下游两级水库系统为例,分析了这种梯级水库的联合运行特征和异常情况下的运行风险,并提出了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均能运行的关键技术。

一、两级油藏系统及联合作业模型1.1 水库系统特征上游电厂利用305m双曲拱坝挡水发电,水库的调节容量为100亿立方米。

下游发电厂在上游发电厂的坝址附近建造了一个河闸坝,该坝阻挡了上游水以形成水库。

主流水道沿一条16.67公里长的过渡隧道切开,以实现约310m的水力。

两个水库都是“首尾相连”的,并且在水库之间没有分支流入,因此可以忽略水库之间的水流和水流的延迟。

此外,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游发电厂必须排放指定流域的生态流量。

1.2 流域水库合作模型梯级水库系统采用中长期优化与短期优化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中长期优化基于分水岭出水量预报,重点是库容水库运行规划。

目的是为流域制定中长期最佳调度计划,并在监管能力差的水库中维持高水位运行。

短期优化基于中长期优化结果,在满足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提高分水岭发电效率的前提下,采用级联的最后阶段,并考虑级联水库运行的安全性。

该模型考虑了梯级发电厂的水头的差异,主要限制因素是:(1)设备运行限制,例如设备的最大和最小输出,对非运行区域的限制等。

梯级水电厂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梯级水电厂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字 】水库

梯级 水电厂
调度 自 动化
建设
应用
0 引 言
随着 电力体 制 的改 革深 化 ,我 国将形 成 激励 清 洁 电源 发展 的新 机 制 ,水 电作 为清 洁 、廉 价 、可 再 生 的绿 色 环 保 能 源 ,将 越 来 越 得 到社 会 的 高 度 重
重点防洪水库 ,在兰江以及钱塘江上 的防洪地位也 非常显著。其中湖南镇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 ,黄坛
度 自动化 平 台,是各水 电厂 、网 ( )调 以及 国调 中心普遍 关注和 亟需解决 的重 大课题 。主要介 绍鸟 溪江水 电厂如 何利 用 省 先进 的技 术手段 ,集成水位 、水情 、机组 、气象等信息资源 ,在 华 东网调 、浙江省调 水调 自动化 系统统 一的平 台上 ,通过
数 据 采 集 、 整 合 、 挖 掘 , 实现 水 库 优 化 调 度 ,进 而 提 高企 业 经 济 效 益 。
浙江省 电网已经完成网内的水调系统建设 ,我厂作
为浙 江 电网 的主力 调峰 电厂 ,势必 需要 进行 相应 的 项 目建设 。
位调节范 围大 ,机组单耗控制对企业发电效益起着 非常重要作用 。如何利用新技术 ,实现乌溪江水库 的经济运行是建设水调系统 的出发点 ,因此 ,通过 对水情系统和监控数据的挖掘 ,依托省 电网统一的
所 有 的数 据 存 取 均 通 过 网 络 数 据 服 务 系 统 完
成 ,确保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同时,合理优化数据存 取 ,提高数据库访 问效率。其 中的数据接 口模块 ,
自动化建设 的总体要求 ,我厂梯级水调系统主要功 能有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人机联

基于RIA和云计算的雅砻江流域梯级生态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RIA和云计算的雅砻江流域梯级生态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 1 满足流域生态健康要求原则
伴随着水 电开发与运营 , 不可避免对流域生态健康产生
收稿 日期 :0 1 0 —1 2 1- 4 1
作者简介 : 1 94 ) , 徐冈 ( 7 一 , 副教授, 1 男 主耍从事水电经济运行和电 力市
场研究 。
第 3期
徐 刚, : 等 基于 R A和云计算 的雅砻江流域梯级生态调度决策支持 系统 I
21 域 梯 级 水 电站 群 生态 调 度 原 则 .流
1 系统 研 制的背 景和需 求分析
雅砻江位于长江上游 , 系金沙江 的最大支流 。河流全长 1 7 m。 面积 1. k 。 1 流域 5 k 3 6万 m2雅砻江于流呷依寺至江 F河 I 道长 1 6 m,天然落差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其 中卡拉至江 口河段长 8 3 k 8 n 4 2 m, 1 天然落差 9 0n, k 3 技术可 开发容量 为 1 7 l 0万 k 目 4 W,
7 1
影响。梯级水 电站调度灵活运用水库 , 按照近 自然恢复原则
[ 2 1

单 纯追求发 电量最 大化而不考虑河 道生态健康 的调度方 案
通过适度调节河道生态需水 量 , 使得发 电调度对河道及流
() 2 充分发挥水库 的调节作用 , 增大发电收益原则。 通过水库调 节 , 可能增加枯水期 电量 , 尽 减少丰水 期弃
显变化 ; 电站建 成若不考虑生态流量下泄 , 尤其在枯水 季节
大部分河段将会断流 ,使水 生生物 由于丧失栖息环境 而死
网络模式下的集成 系统 , 系统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l 随 】 。但 着水 电运行 管理进入生 态制约阶段 和互联 网技术 的迅猛发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

丨2017年第6期·114·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仲志余(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10)“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项目(项目编号:2016YFC0402200)研究于2016年启动,项目经费11 000万元,其中自筹经费8000万元。

项目负责单位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为仲志余。

本项目集合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河海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一批水库群调度领域的优势单位,共计19家。

长江横跨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沟通内陆和沿海,幅员辽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水系庞大,水量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9660亿m 3,占全国总水量的35.1%。

截至2015年,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调节库容达700多亿m 3,防洪库容逾400余亿m 3,预计在2030年前后,总调节库容将超过1000亿m 3,防洪库容500余亿m 3,对流域洪水及径流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已从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到综合运行管理的转型关键期,水利水电工程运用外部条件逐渐发生变化,同时新常态下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水利支撑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故需针对水库调度实践面临的新格局、新特征、新需求、新变化,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突破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理论障碍和工程应用支撑技术瓶颈为总目标,攻克梯级水库群防洪、发电、供水、生态、应急等综合调度关键技术,建立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与风险决策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体系,提升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能力,为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5, 4(5), 416-42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journal/jwrr /10.12677/jwrr.2015.45051文章引用: 胡康, 谈德才, 范瑞琪, 陈华. 梯级水库调度B/S 模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水资源研究, 2015, 4(5): 416-423.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ascade Reservoi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B/S Module Kang Hu 1, Decai Tan 2, Ruiqi Fan 3, Hua Chen 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Jiuzhaigou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ba Sichuan 3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Email: hukang_1993@ Received: Sep. 11th , 2015; accepted: Sep. 25th , 2015; published: Oct. 9th ,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ascade reservoi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B/S (Brower/Server) module a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Based on the B/S three-tier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up” process, the cascade reservoir 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s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Entity Framework, jQuery, Json, AJAX and so on. The cascade reservoir operation methods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system by utilizing the dynamic library technique. The ap-plication at Baishuijiang watershed shows that it runs steady and friendly and has excellent expandabil-ity in other basin,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ntrolling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ascade reser-voir. KeywordsCascade Reservoir, Automation System, B/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梯级水库调度B/S 模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胡 康1,谈德才2,范瑞琪3,陈 华1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2九寨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阿坝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作者简介:胡康(1993-),男,汉族,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利信息化研究。

梯级水库调度B/S模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Email: hukang_1993@收稿日期:2015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15年9月25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9日摘要基于B/S(Brower/Server)模式开发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应用,是目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文在VS2012 + SQL SERVER2012平台上,应用目前最新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Entity Framework)、网页开发技术(jQuery)和动态数据技术(Json和AJAX),通过动态库技术集成梯级水库调度方法,采用三层结构开发模型和自下而上的开发流程设计和实现了水库调度自动化B/S系统。

通过在四川白水江流域应用表明,系统界面友好,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极大地提高了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调度水平。

关键词梯级水库,调度系统,B/S,实现策略1.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各行各业的渗透,众多行业逐步迈向自动化。

水库调度自动化是水库调度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水库调度系统建设方面,我国起步较晚。

80年代我国选择长江陆水水库流域、东北第二松花江流域作为试点从国外引进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98年3月,国调中心制定了《电力系统水调自动化功能规范》,规范和促进了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发展[1]。

在水调自动化系统建模以及实际应用方面,李文武等人从信息系统整体角度分析研究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2],吴志坚等人为优化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共享研究开发了以Cluster组件为核心的电调自动化系统和水调自动化系统的联合应用[3]。

目前,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传统的C/S结构[4]。

但C/S结构有其固有缺点:缺乏通用性,系统维护、升级需要重新设计和开发,增加了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进一步的数据拓展困难较多[5]。

黄小锋等人分析了水调自动化系统所处的新的形势,指出其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通用性、生态调度、风险决策、数字流域、智能专家系统、电力市场等方面[6]。

这都不是传统C/S结构擅长的地方,需要新的B/S结构的自动化系统。

王金星等人在白山发电厂建立了基于WEB的水库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7]。

本文讲述基于VS2012平台使用MVC技术开发水库调度自动化B/S系统的方法和流程。

2. 开发模型与系统结构2.1. 开发模型本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三层结构开发模式。

所谓三层结构开发模式,与传统的B/S软件开发模式不同的是,在用户界面和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

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

通用三层结构模型见图1。

中间层包括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简称BLL)、数据访问层(Database Access Layer,简称DAL)和数据对象模型层(Database Object Model Layer,简称DOM)。

此时的三层结构开发模型见图2。

(1) 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也称表示层,位于最上层,用于显示和接受用户提交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界面。

表示层一般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

(2) 业务逻辑层是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沟通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

梯级水库调度B/S模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Figure 1. Three layers model图1. 三层结构模型Figure 2. Three-layer structure developing model图2. 三层结构开发模式(3)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保存和更新等操作。

(4) 数据对象模型层即业务实体层。

主要用于表示数据存储的持久对象。

在实际应用程序中的实体类是跟数据库中的表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表会有一个对应的实体类。

当然有些三层结构并不包含单独的数据对象模型层,而将其功能分解到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之中。

在三层结构中表示层直接依赖于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直接依赖于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直接依赖于数据对象模型层。

三层结构主要体现出对程序分而治之的思想:数据访问层只负责提供原始数据,并不需要了解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提供的方法自定义一些业务逻辑,对数据进行加工,本身不需要了解数据访问层的实现;表示层直接调用业务逻辑提供的方法把数据呈现给用户。

2.2. 软件平台B/S架构2.2.1. C/S结构和B/S结构的概念C/S结构,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和改进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

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 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2.2.2. C/S结构与B/S结构的区别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但并不是说B/S结构不能再局域网上使用。

(1) 硬件环境不同: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与电话上网,租用设备。

信息自己管理。

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 对安全要求不同:C/S 对服务端、客户端都安全都要考虑;B/S只需要注重服务端的安全即可。

(3) 对程序架构不同: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有着多重的考虑,它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