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合集下载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摘要】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空气质量、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目的、影响因素、原则、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旅游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增加城市吸引力和减少交通拥堵。

影响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因素包括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遵循人性化、便利性、可持续性等原则。

实施步骤包括调研分析、规划设计、推动实施和评估改进。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成功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对于旅游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呼吁旅游城市重视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注重公众参与和促进多元化交通方式,以期未来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旅游城市、规划、重要性、目的、因素、原则、实施步骤、案例分析、结论、趋势、建议.1. 引言1.1 慢行交通系统对旅游城市的重要性慢行交通系统对旅游城市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提升游客体验,使他们更加方便快捷地游览景点,感受当地文化。

通过步行、骑行或乘坐电瓶车等方式,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感受城市的氛围和风情。

慢行交通系统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居住品质。

在高峰时段,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骑行代替开车,减少道路交通压力,使城市更加宜居宜游。

慢行交通系统还能促进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

通过规划和建设便捷的步行街、自行车道等设施,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和商家前来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慢行交通系统对旅游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规划和建设。

1.2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必要性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是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城市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和环境问题,尤其是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交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研究成为了当前交通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的研究进行探讨,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一、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现状分析城市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多种形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慢行交通逐渐成为了城市出行的重要选择。

但是目前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交通网络规划,自行车道、人行道不畅通;慢行交通与机动车混行,安全隐患大;自行车盗窃现象严重,用户安全得不到保障;慢行交通设施的不足,导致慢行交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和使用。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慢行交通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吸引更多市民选择慢行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交通事故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还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推动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为首要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用户的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保障慢行交通用户的安全出行。

(二)便利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提高慢行交通的便利性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方便市民的出行需求。

通过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提高慢行交通的通勤效率,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

(三)环保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环保为导向,通过鼓励市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交通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产能经济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陆丹丹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和车辆都在与日俱增。

主要的行车道都是为机动车设计的,然而道路的增速却远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塞车、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以其他方法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比如慢行交通。

本文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出发,分析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慢行交通在城市中展开的脉络给出建议,提出结构布局,以期为城市慢性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规划;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6-0343-02城市慢行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系统主要由步行和自行车等环保交通方式组成[1]。

虽然,机动车的数量仍然呈递增趋势,但是在城市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中短途出行中会选择非机动车或以步行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部分人已经意识到环保出行的便利性和重要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意到慢行系统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必要性,但这些设想还处于起步阶段[2]。

现有的慢行交通系统又因为诸如道路抢占、路面状况差、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完成交通运行的任务给青睐环保出行的人们带来许多烦恼。

总之,环保出行不仅仅对于城市污染治理来说是一大助力,它还能帮助人们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同时还能缓解城市的交通、噪音等问题[3]。

未来交通发展,必将是由“快+慢”两种交通方式组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宜居。

一、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步行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人行道规划不足,步行交通过去的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求,在目前城市规划或道路交通规划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部分道路缺少人行道或宽度太窄;缺乏对道路两侧严格地管制,一些不法商贩占据人行道经营,违停车辆对道路的占用现象严重;人行道的质量普遍不高,缺少无障碍设置和盲道[4]。

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引 言
文章 编号 :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 1 8 — 0 2 4 6 — 2
( 2 ) 非机 动车道宽度 的确定 从路 段流量 与限制 路侧停 车两 方面 综合 考虑来 确定 非机 动车 道 宽度的取值 。在公交优 先发展 的背景下 , 长距离非 机动车 出行 将 向公 共 交通方 式转移 , 相应 的城市 非机动车 出行总量 则有所下 降。 2 . 1 . 3行 人 过 街 设 施 设 计
行 系统 , 打 造安 全、 通畅 、 舒适, 宜居 城 市。 以禄 口机 场二期 改扩 建 工程 和 南通 市 易家桥 地 下过街 通道 项 目为例 , 剖 析如 何 做 到 行 走舒 适 , 将机 非分 离、 平 面交 叉 口等慢行 关键 因素 融入设 计之 中, 以达到 缓解 交通压 力 的效果 。 关键 词 规 划 慢行 系统 宜居 城 市 中 图分类 号 : T U9 8 4 文献标 识号 : A
1 . 1慢行 交通研 究背景 在国 内, 我 国是“ 后汽车 时代 ” , 随着 城市交 通基础 建设 日趋 繁荣 , 城 市快速 路 、 轨 道交通 、 高架 等项 目纷 纷上 马 , 导 致 了路权 分配 、 人机 冲突 、 环境 恶化 、 社会 矛盾 曰益突 出, 各大城 市纷纷开展 慢行交 通规划 研究 , 以缓解 快速交 通带来 的交通压 力 。国内慢 行交通 建设 尚处于探 索 和起步 阶段 , 上海 是 国内首个将慢 行交通 纳入城 市交通重 大科技课 题, 2 0 0 7 年 完成 了 《 上海 市 中心 城慢 行交通 系统 规划》 ; 深圳与 厦 门分 别 编制 了步行系 统规划 ;广 州将在 珠江新城 建设 二层步行 系统连廊 , 实 现人 车 分流 ; 杭州 2 0 0 8年 完成 《 杭 州 市慢 行交 通 系统 规 划》 , 完 成 “公交 +慢行 ” 一体化交通 出行 。 1 . 2国内城市慢 行交通规 划 的不足 ( 1 ) 慢行 发展政策缺乏合理性依据 。首先 , 慢行交通 发展 的“ 合理性 ” 缺乏判据 。 大量的 白行车甚至 公交乘客纷纷转向了高效、 经济、 自由、 省力 的助动车方式 , 助动 车非但没有淘汰 , 反而呈现 出了失控发展趋势 。 其次 , 对小汽车发展缺乏“ 有效’ 约束, 制约 了公共 交通 的“ 优先” 发展 。 ( 2 ) 慢 行空 问规划缺 乏系统性 考虑 。中国城市 的慢 行规划 尚处于 较 原始 的“ 快慢 分离 ” 阶段 , 缺乏 系统化考 量 。 首先 , 快慢 交通 的路权 不 甚 明确 。除 了城 市快速 路上机 动车享有 绝对路 权、 步行街 上行人享 有 绝对路 权 的基 本要求 外, 缺乏 其它城 市空 问路权 分配 的依据 ; 其 次, 快 慢交通 的 衔接环境 恶 劣 。尽管 规范 要求 结合 轨道 车站 建设立 体过 街 设施 , 但 轨道 车站 与市 政过街 各 自为政 的局面 未得到任 何改善 。 ( 3 ) 慢 行规划 流程缺 乏人性 化依据 。中 国城 市的慢行规 划未 脱离 以车 为本 的指 导思想 , 缺乏对 人 的理解 与尊 重 。首 先 , 慢行 者 的安今 未 能引起重视 。慢行 者 已成 为中 国道 路交通 事故最普遍 的受 害者 , 且 多 由机 动车 负手要责 任 。其 次, 国内慢 行规划缺 乏对于 慢行者 本身 , 尤其 是老人 、 儿童 、 低 收入市 民的调研 。再次 , 国 内城市慢 行交通 的规 划过程 中 多以决策者 、 规划师 的意愿 为主导 , 缺 乏公众参 与机制 。

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探讨摘要: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关注,城市交通路网越来越人性化,在城市规划中打造形式多样的城市慢行廊道,以城市绿廊为载体,结合面状滨水空间打造游憩步行廊道,结合带状滨水空间打造健身步行绿道,是当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标配”。

本文以襄阳华侨城片区为例,与武汉部分道路案例作对比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慢行交通;分析1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规划不可轻视的部分,打造形式多样的城市慢行廊道,以城市绿廊为载体,结合面状滨水空间打造游憩步行廊道,结合带状滨水空间打造健身步行绿道,等等设计方式在襄阳华侨城新城区规划中十分常见,见图1慢行绿道示意图。

图1慢行绿道示意图2慢行过街设施规划2.1慢行过街设施选型概述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都是重要的城市人行过街设施,天桥和地道各具优缺点:天桥具有建筑结构简单、工期短、投资较少、施工较易、施工期基本不影响交通和附近建筑安全、与地下管线的矛盾教易解决、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在与周围环境协调问题上要求较高,特别是附近有文物、重要建筑时更不易处理;其次是过街者一般不愿走天桥,建天桥也常给道路改造带来困难。

地道的优点是与附近景观没有矛盾,净高比天桥要少些,一般与道路改造矛盾较少。

但地道一般须设泵站排水,结构比较复杂,施工较难,影响交通,工期长,造价高,与地下管线矛盾较难处理,建成后还要专人管理,管理和维护费用大。

2.2慢行过街设施选型规范、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快速路和主干路上人行过街设施的间距宜为300-500m,次干路上人行过街设施间距宜为150-300m;2.城市快速路过街设施应采用立体过街方式;3.在商业区、交通枢纽等人车密集地点,宜结合建筑物内部人行通道设置连续的立体过街设施,行车地下或空中人行连廊。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1.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快速干道或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5m时,可每隔300-400m应设一处立体过街设施;2.天桥或地道的选择应根据城市道路规划,结合地上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周围环境、工程投资以及建成后的维护条件等因素做方案比较,地震多发地区宜考虑地道方案。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慢行系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交通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慢行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一、什么是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指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慢行系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鼓励和保护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慢行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并且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慢行系统可以被纳入道路网络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地标建筑周围设置步行街,优先规划自行车道,以及对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交叉口设计,需要设立相应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公共交通与步行者之间的衔接也需要考虑,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步行路径。

另外,慢行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例如,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的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同时,还可以将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纳入慢行系统的范畴,提供美观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走体验。

三、慢行系统的优化慢行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慢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慢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实时监测人流、自行车流和公交车流的数据,可以对慢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在慢行系统的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既有的交通设施,来逐步实现慢行系统。

另外,需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慢行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慢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方式出行。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慢行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慢行系统是指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交通模式。

与传统的高速交通相比,慢行系统注重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交通方式,鼓励人们步行、骑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电动车等低速交通工具。

本文将对慢行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慢行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许多城市通过改造道路、新建自行车道、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等方式,积极推动慢行系统的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交通流量,减轻城市交通拥堵,还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是慢行系统的杰出代表,其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鼓励人们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城市交通效率高,空气质量好。

慢行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智能交通、物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慢行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公共自行车和电动车共享系统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此外,通过使用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人们可以轻松规划行程、查询交通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方式,同时也为慢行系统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面提供了更科学的工具。

未来,慢行系统将继续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慢行系统将更加安全和舒适。

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的引入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更高效、低碳的交通选择。

其次,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慢行系统将更加高效和便捷。

智能公共自行车和电动车共享系统的推广将减少私家车使用,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应用将提高交通流量管控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另外,慢行系统的发展还将与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慢行系统的需求,新建或改造街道、步道和自行车道,提供更好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网络。

此外,慢行系统的发展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废气排放。

在追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慢行系统将成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基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几点思考

基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几点思考

基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几点思考摘要:我们常说的“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既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它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

不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它均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鼓励与支持的。

慢行交通具有灵活便捷、环保健康、可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中短距离交通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常见交通方式,更是彰显城市活力、凸显城市软实力、践行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可持续发展;精细化设计;接驳系统一、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总体原则(1)因地施策、契合城市空间发展。

针对老旧城区,应积极探索现有人行空间价值,充分挖掘可利用空间,并结合城市更新等手段,同步优化完善慢行系统。

针对新建城区,规划应着眼于未来,分区施策、统筹谋划。

对于地形条件好的片区,以及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密集商业办公区,应着重考虑构建高效便捷和功能全面的慢行交通综合体系。

新区规划时,慢行交通系统应加强与土地开发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附属设施以及景观绿化设施的空间和功能的衔接。

(2)关注需求、重点解决。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将以人文本贯穿始终,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均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使用需求。

规划应提出平顺缓和的步行系统、无障碍坡道、儿童友好型街道等设计要求,打造全年龄层慢行友好、充满活力、品质舒适的慢行空间。

再此基础上,充分探索智慧感知、智慧道路,深度挖掘慢行交通大数据,体现城市发展科技感。

(3)强化慢行规划系统设计的精细化处理。

精细化设计应着眼于细节,从不同路段、节点、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对人行狭窄、非机动车停放点位缺少等社会痛点问题,提出精细化、针对性规划设计措施,逐步减少路内停车对人行空间的占用和非机动车道路权被占的尴尬局面。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在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还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进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首先,在设计慢行交通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具有便利的通行路径,并与其他交通系统(如公交和地铁)进行良好的衔接。

城市道路和步道的宽度应该适度,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此外,应合理规划和配置临近的交通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过街设施,以提供更方便的过马路方式。

其次,在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和布局。

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可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和拥堵情况。

信号灯应该根据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时,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通过道路。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可以考虑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监控和调节交通信号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

在设计布局时,应将交通设施与汽车交通区域有效分离,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对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区,如学校、商业区和居民区,可以设置限速、划定专用车道并加强交通巡逻力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除了上述设计和优化方面的考虑,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品质。

例如,引入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以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方式。

同时,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车,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换乘设施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绿色出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相关理念、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介绍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阐述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和实施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元素多样且复杂,每个元素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并共同服务于整个交通系统。

人行道是专为行人设置的通行空间,是慢行交通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要求连续、平整、安全,并配备必要的休息设施和过街设施。

非机动车道则是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提供的专用通道,其设计需考虑车辆的行驶特性和安全要求。

交通信号与标志是确保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

包括红绿灯、斑马线、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等,这些信号和标志的设置要合理、醒目,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交通信息。

停车设施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方便使用、管理,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慢行交通系统不仅仅是通行的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绿化和休闲设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绿化能够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休闲设施则能为行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慢行交通系统中还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坡道、电梯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方便地通行。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与标志、停车设施、绿化与休闲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多个方面。

慢行系统运营方案

慢行系统运营方案

慢行系统运营方案一、慢行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慢行系统是一种以提倡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为主,并进行道路设计、管理和交通组织的一套综合交通系统。

慢行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行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倡绿色出行。

慢行系统鼓励居民采用步行、骑车等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汽车等机动车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2. 减少交通拥堵。

慢行系统通过优化道路设计、增设非机动车道、提供停车便利等措施,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所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3.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慢行系统的实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雾霾等环境问题。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促进居民丰富的户外活动,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5.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行系统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在制定慢行系统的运营方案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目标决定着未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升城市居民的步行、骑车意识,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2. 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通行效率。

3.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健康、户外活动。

5.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1. 增设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提高步行、骑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鼓励居民采用慢行出行方式。

2. 减少机动车通行障碍,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速度,降低交通拥堵。

3.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慢行意识,推广绿色出行理念。

4. 提供购买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优惠政策,鼓励居民使用非机动车出行。

城市慢行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发展思考

城市慢行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发展思考

城市慢行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发展思考摘要:高品质的慢行系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通过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系统的精细化塑造,可以提升城市交通环境。

本文通过对慢行系统概念与特性的分析,结合国内外优秀城市的慢行系统案例借鉴,提出非机动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发展战略,以指导各大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关键词:慢行系统;步行;非机动车11 慢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非机动车具体对象为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等,步行具体对象为行人。

1.1步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步行空间以步行行为为主要交通运作方式,步行者享有交通优先权,目的在于提供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的一套与机动车完全分离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

对于步行系统,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理解:对交通规划而言,城市步行系统是承担着上下班出行交通以及生活出行的功能要求,在城市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有机的、多功能的、环境宜人的、连续的步行空间,把城市的各种商业服务、文体休憩、交通(枢纽)设施以及居住区联系起来。

从景观设计的层面而言,步行系统是由空地、公园、广场、喷泉、瀑布、步行林荫路、散步道、车道和休息场所等组成的线性序列,它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其它各区之间起着联系组织作用。

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城市步行系统可包括步行街、步行广场、庭院、地下步行街及庭院,二层平台街道,车辆停车站场等,以及联系以上部分的联结体如天桥、过街楼、地道以及交通信号、绿化、街道公共设施等[1]。

根据对系统概念的理解,城市步行系统就是由城市中与步行行为方式、活动相关的各种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如上段所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

通过步行方式可以联系不同地点的路径和网络,围绕或分布在路径和网络上的各种设施和环境。

1.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由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网、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构成。

非机动车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等构成。

城市慢行交通的系统障碍与理性破解——以上海为例

城市慢行交通的系统障碍与理性破解——以上海为例

主要的好处 在于 : ()发展慢行 交通技术 ,对 未来上海城 1
建设 单一 地 向机动 化交 通倾 斜 ,造成 - 交 市道路 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 ()有利于弱势 人群交通 出行 慢行 2 通环 境的 相对 恶化 。与机动 化交 通相 比 ,慢 效率和安 全 ,提高整个城 市的交通安 全 : ()有利于缓解 3 行交 通模 式缺 少 必要 的保护 设施 ,在 安 全特 交通 出行压力 : ()有利 于温室气体污染 和能源短缺 问题 4 性和 交通 环境 舒适 性 上处 于劣 势 ,使 得慢 行 的改善 : ( )有利于强化 出行者的身体健 康 ,为城市交 通 5 交通 模 式使 用者 成为 交通 事故 中最 大的 受害 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者 。在 中国 ,交 通事 故死 亡每 四个 人 中有三

Taso uo k rnpr to t l O
的今 天 ,大 力发 展针 对短 2 离 出行 的慢行 交 转化 ,许 多短途 的出行改 由机动 化 出行完成 ,由此 导致城 巨 通 系统 必将成 为城 市 交通 长远 战略规 划 中不 市 交通拥堵 的恶 化和停 车需求 的急剧 增加 。在节 能减排 大 可或缺的一部分 。 前 提下 ,改 善慢 行交通 出行环 境 ,鼓 励短途 出行 由慢行 交 慢 行 交 通 模 式 的 使 用 者 属 于 现 代 城 市 通 方式 来完成 ,可相应 减少 或缓解城 市交通 拥堵 和停车 需
关注 的焦点 之一 。由于 上海慢 行 交通模 式 的 椅 的 人等)安 全行 走 ,该 系统采 用声音 向行 人通报红 绿灯
使用 需求远 高 于世 界平 均水 平 ,导致 上海慢 情 况 、及延 长绿灯 时间等 办法来减 少交 通事故 。此 外 。由 行交 通系统 的 安全 问题 相对 其他 发达城 市 要 于深 色服装 的光线 反射率 低 ,在 清晨 、黄 昏 、夜晚 的环境 更为严峻 。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慢行系统调研报告一、引言慢行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城市交通概念,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出行体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慢行系统的定义与优势慢行系统是一种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主导交通模式,慢行系统的优势包括:1)环境友好:步行和骑行对环境污染更少,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污染;2)健康推广:慢行系统可以促进居民的身体活动,改善健康状况;3)社交互动:步行和骑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互动,增加社交联系;4)流动性提升:慢行系统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的流动性。

三、现有的慢行系统实践调研表明,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在市区内部或特定区域建设慢行系统。

例如,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波尔图等城市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和公共广场等设施,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这些城市的慢行系统在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慢行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然而,慢行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慢行系统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和停车设施等。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意识,尤其是对于汽车文化比较盛行的城市来说。

此外,慢行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城市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2)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改变居民出行习惯和意识;3)加强执法和安全措施:加强对慢行交通的执法管理,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五、未来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显示,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慢行系统的重要性,并投资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

其次,随着慢行系统的发展,城市交通将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最后,慢行系统的推广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47规划与管理 慢行交通是城市道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城市居民解决短途出行的主要方式。

选择慢行模式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创建安全宁静的城市交通环境。

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和对个人健康的需求,居民选择慢行出行的比例逐年增加。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和出行率也在快速增加。

2018年,自行车数量达到600万辆,我国的自行车产量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同时,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2亿辆。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慢行交通也占了50%以上的份额。

尽管诸如自行车和电动车辆之类的非机动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道路资源仍倾向于机动车交通,导致慢行参与者的出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同时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不足,无法满足低速交通的需求。

因此,重视城市慢行交通运输系统对建立健康、顺畅、舒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与高、快速交通相比,慢行交通时速通常小于15 km/h。

慢行交通流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短途出行具有绝对优势,平均出行速度低,出行成本几乎为零。

尽管慢行交通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时常常不考虑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并且存在慢行出行的参与者与车辆混合的风险,容易发生划伤和碰撞的交通事故。

另外,慢行的骑自行车者在交通参与者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当发生事故时,后果通常更加严重,如图1和2所示。

总之,近年来对慢行交通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但其基础设施却难以匹配。

交通规划和设计通常只考虑机动车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而忽略了慢行交通的合理计划,缺乏足够的空间用于慢行交通。

因此,通过总结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城市慢行交通的安全。

图1 交叉口机非混行 图2 路段机非混行 2 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存在问题2.1 机动车违章占道行驶与停放 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加速,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到处可见城市拥堵和“停车难”现象,导致汽车驾驶员非法占据慢行车道,这对慢行车手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浅谈慢行交通

浅谈慢行交通

浅谈慢行交通摘要: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慢行交通受挤压,出行安全和行驶权益得不到保障。

现有慢行设施无法满足休闲、健身等新兴慢行出行目对景观环境的要求。

倡导绿色交通,转变发展理念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慢行交通步行非机动车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等。

由石油危机伊始,荷兰带头制定鼓励自行车的政策,并引发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效仿。

由此,“公交优先,鼓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

慢行交通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完善慢行系统是对“以人为本、绿色交通”理念的落实,是打造精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美好江苏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慢行交通系统概述慢行交通的定义慢行交通是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体、以车速不大于15km/h得环保型助力车为过渡性补充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出行方式,普通市民的步行速度为0.5m/s~2.5m/s,可接受的步行距离为400m~600m,优势出行距离一般在1km 以内。

普通自行车速度为3m/s~5m/s,优势出行距离一般在5km 以内。

相对于机动车交通而言,慢行交通更为灵活。

由于慢行交通消耗的是人的体力,不适合长距离出行,因此慢行交通在中短距离出行中更具优势。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自行车交通出行占30%以上,小城市所占比例更高,尤其是居民短途交通出行(6KM以下),自行车交通占60%以上。

事实上,很少有交通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能超过自行车。

这是因为自行车不排放尾气,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并且还可以健身。

而最重要的是,自行车是通过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对于同样的道路条件,自行车的通过率是小汽车的12到20倍。

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1.2.1慢行交通的特点(1)慢行交通多是体力型交通,适合短距离出行。

浅谈道路慢行系统改造关键点设计

浅谈道路慢行系统改造关键点设计

浅谈道路慢行系统改造关键点设计摘要:本文通过新站区部分区域的慢行系统改造案例,总结归纳了老旧城区的慢行系统的问题改造方案。

对其他地区的慢行系统的症状归纳及改造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慢行系统;通行效率0 引言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及建设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更加人性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设计及施工技术被引入到市政道路的建设当中,人民群众对出行的效率、舒适性和人性化等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加之老旧城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时间久远,其建设标准严重落后,病害较多,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也使得慢行系统被挤占的现象层出不穷。

对老旧城区或城市开发建设较早的区域进行慢行系统升级改造,群众愿望强烈,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

城市道路交通流是由步行、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交通流共同组成的。

随着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的不断提高,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受到专家和公众的关注,即近距离的出行采用步行或自行车,较远距离采用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或公交车)+短距离步行或自行车的出行方式。

慢行系统的构造逐渐融入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中。

对老旧道路的慢行系统升级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包含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改造,也与公交站台、道路绿化、交通监控、地下管线、沿线单位及开口、桥梁水系等各专业各部门息息相关。

本文就合肥市新站区部分道路的慢行系统改造设计及施工,对与慢行系统改造相关的关键点及衔接点进行叙述,以期为其他地方的慢行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1、关于慢行系统断面设计常见慢行人非车道断面不合理的方式有:1)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幅分配不合理,各车道饱和度、通行效率、服务水平相差较大。

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先期规划断面不合理、受两侧地块用地限制、两侧用地性质改变或居住人口较预测变动较大等原因。

常规的解决途径有:a、增加区域路网对该段交通流量进行分流,如建设或提升与改造路段同向可替代的交通通道。

b、拓宽或压缩部分车道,已达到合理的路权分配。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交通规划是能够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

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不单单需要考虑汽车交通,还应考虑慢速交通(如骑自行车与步行),以免给人们增添出行的困扰。

在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使其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并且对相应的项目设计进行审查。

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更加多样化地出行。

本文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0引言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能够提升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并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进而会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宁,整洁美好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向。

比如北京,上海,杭州与济南等大中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建设慢行交通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该系统的建立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

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将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效区分开来,并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使出行者能够享受高效,舒适和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慢行交通系统,该系统与城市发展兼容并且与城市公共交通完美结合,它将引导公民形成一个全新的出行概念。

1慢行交通的概述1.1慢行交通的特征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相比与机动车交通,慢行系统在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的机动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广泛存在。

(2)距离较短的优势显而易见。

(3)节约土地。

(4)提高效率。

(5)在城市交通安全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除了考虑机动车交通外,还需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一、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出行质量。

而交通规划的核心在于实现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慢行系统。

二、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的关键内容1.非机动车交通规划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在交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交通的需求,保障非机动车道的安全与畅通。

还需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管理,规范非机动车的行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慢行系统规划慢行系统是指为步行者和非机动车提供的安全、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在交通规划中,应重视慢行系统的规划,提升慢行系统的品质。

这包括优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增加绿化带,设置休息设施,提供充足的照明等。

同时,还需加强慢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出行。

3.交通方式协调规划在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各类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公共交通站点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方便乘客换乘;在市区内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通行效率;在拥堵区域实施限行措施,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等。

通过协调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一项关键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机动车交通,更要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非机动车交通规划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作者:李永康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9期
【摘要】慢行交通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正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尚处于摸索前进阶段。

本文就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慢行交通;绿色出行;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负荷压力骤增,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人居环境日趋恶化。

以步行、自行车、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为代表的慢行交通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基于慢行交通体系的城市低碳交通具有着重要意义。

1 概述
1.1慢行交通的概念
"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高速和快速交通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的出行速度不大于
15km/h。

由于许多大中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在常速时,小汽车的乘客人均占道空间最大,摩托车其次,步行、自行车及公交车最小,大量选择小汽车出行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而发展步行、自行车以及公交车等出行方式的慢行交通则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从资源耗费的角度看,选择小汽车出行的费用最高,摩托车其次,步行、自行车及公交车最小,这也充分说明了选择步行、自行车以及公交车等方式出行将有效地节省资源,符合城市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1.2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
1)存在于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日常出行、购物、休憩、健身等生活需求,被选择的概率较大;
2)具有短距离出行的优势,灵活便捷;
3)行进速度慢,出行费用较低;
4)绿色环保,无污染,兼有健身功效;
5)分布范围广,违规现象频发,管理较为困难;
6)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易于发生交通事故[2]。

2慢行交通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一些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出于对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快慢交通发展失衡的严峻现状考虑,对慢行交通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推行慢行交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改善城市环境,北京市将建设慢行交通系统,下一步将在道路两侧设立自行车专用道,在主干道的辅路安装护栏或者重新画上标线。

上海市在2007年就率先推出了《上海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成为国内首个以实际行动明确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性地位的城市。

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实施免费自行车租赁,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在国外,如丹麦,人们用修建自行车专用路网的办法,来平衡汽车和自行车的关系。

哥本哈根市政府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车道,这个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开车者减少10%。

洛杉矶市大力鼓励市民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为自行车开道"。

骑自行车出行在英国被贴上了流行的绿色标签,深受人们的钟爱,骑行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3 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3.1非机动车模式
建立以自行车为主导的非机动车出行模式,大力推行公共自行车这一种新型可持续公共交通方式。

自行车出行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改善空气质量,增进市民健康,节省出行费用,增进家庭幸福。

在很多城市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观念正被日益引起重视,受到热烈欢迎。

各个城市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自行车网络系统,着力打造城区自行车骑行交通圈,提供自行车停车和辅助设施,改善在桥梁和车站处的自行车可达性,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骑乘人员的安全,通过相应政策使得在公共机构和私人组织领域的自行车交通逐渐制度化等。

部分地铁线路在非高峰时段允许乘客携带自行车进入乘车,使得自行车交通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舒适。

根据目前交通现状,将国内普遍存在的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实行登记上牌制度,加强行驶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坚决杜绝"超标"。

充分发挥电动自行车环保、节能、低价、方便、快捷的优势,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积极作用。

3.2步行模式
在步行系统方面,建立立体化的步行网络。

在高处设置空中步道,并与商业、娱乐设施相结合,地下设置过街通道,地面布置公交巴士的停靠场,提供与步行人流的换乘衔接功能,构建一个完整复杂的步行网络,给步行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步行空间呈现多节点,多层次的网络特性,充满空间趣味性。

重视步行环境的设计,绿地、雕塑、广场等所组成的街道空间,优良的环境绿化系统,塑造层次丰富和吸引力的宜人的步行空间。

四通八达的步行道路和优良的步行环境,不仅满足了使用者步行交通需求,而且提供了完美的游憩娱乐空间。

打造绿色廊道,使步行者能够漫步在一个更加轻松安全的环境中,远离机动车流;打造一个全新步行网络,将环路逐步改造成林荫大道,将所有塔楼的底层与人行步道相连,实现步行交通的信号灯控制以及提高与大平台连接的通达性等;通过新的街道规划、独特的街道设施,提高开敞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步行者出行。

3.3公交模式
公共交通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选择。

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位置,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

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资源,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改善公共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

按照智能化、综合化、人性化的要求,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

3.4综合模式
"非机动车+步行+公交系统"慢行体系综合规划模式,即通过自行车道、步行道的建设,结合公交系统,构造一种衔接灵活、运行有序、能最大限度发挥不同交通方式优势、有效缓解城市交通运行恶化问题,改善区域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基于慢行交通体系建设思想的低碳型交通综合规划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活动节奏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积极推进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对建设和谐、宜居、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制定完善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推动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军,丁文霞,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11
[2] 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第5期第28卷
作者简介:
李永康(1970.11-)男,安徽巢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技术。

2016年度徐州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号:16XSM-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