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特性及交通设施改善研究
道路改善情况调研报告
道路改善情况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流畅度和安全性,各地政府不断进行道路改良和维护。
本调研报告将就某市道路改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道路改善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交通地段,我们进行了现场实地调查,观察交通情况并进行记录。
同时,我们还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道路改善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 调研结果与分析3.1 道路改善项目成效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发现道路改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
许多原本交通繁忙的路段变得畅通起来,行车时间大大减少。
此外,部分改善项目还包括提供自行车道和行人步道,提升了交通安全性和方便性。
3.2 存在的问题尽管道路改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改善项目施工周期较长,给市民带来了不便。
其次,某些道路改善项目规划不合理,没有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
还有一些改善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给交通运行带来了困难。
3.3 公众意见和建议从对市民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市民们普遍对道路改善的成果表示满意,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问题。
其中一些建议包括加快施工速度、优化道路规划、加强交通执法和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等。
4. 改进措施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公众意见,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项目管理:加快改善项目的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市民的不便。
- 优化规划设计:在道路改善项目前期,做好充分规划和设计工作,确保项目能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 加强交通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提高交通安全性。
- 促进多式交通:加大公共交通工具投入,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个人汽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5. 结论本次道路改善情况调研表明,道路改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问题。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交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研究成为了当前交通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的研究进行探讨,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一、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现状分析城市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多种形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慢行交通逐渐成为了城市出行的重要选择。
但是目前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交通网络规划,自行车道、人行道不畅通;慢行交通与机动车混行,安全隐患大;自行车盗窃现象严重,用户安全得不到保障;慢行交通设施的不足,导致慢行交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和使用。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慢行交通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吸引更多市民选择慢行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交通事故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还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推动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为首要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用户的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保障慢行交通用户的安全出行。
(二)便利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提高慢行交通的便利性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方便市民的出行需求。
通过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提高慢行交通的通勤效率,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
(三)环保原则: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应以环保为导向,通过鼓励市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交通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设计慢行交通分析报告
交通设计慢行交通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现有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和现场调查,我们发现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未能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
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慢行交通。
1. 引言慢行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轮椅等非机动交通方式。
它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健康状况等。
在现代城市,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为了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交通设计需要兼顾非机动交通需求。
2. 现状分析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有:2.1. 缺乏慢行交通设施在现有的道路网络中,慢行交通设施的覆盖率较低。
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在道路上存在安全隐患。
这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机动交通方式,从而加剧了交通拥堵。
2.2. 交通规划未充分考虑慢行交通需求现有的交通规划较少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道路宽度、车道数量等规划依据的主要是机动车的运行要求,而忽略了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的需求。
这造成了交通系统的不协调,使得慢行交通不便于进行。
2.3. 车辆与非机动交通冲突频发由于缺乏专门的慢行交通设施,车辆与非机动交通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
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导致了交通流动性的下降。
因此,建立车辆与非机动交通的分离是必要的。
3. 改进建议为了改善现有的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在道路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增加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布局。
这将为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3.2. 优化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应更全面地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包括在规划设计中增加步行街区、自行车优先道、交叉路口人行设施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慢行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产能经济浅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陆丹丹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和车辆都在与日俱增。
主要的行车道都是为机动车设计的,然而道路的增速却远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塞车、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以其他方法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比如慢行交通。
本文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出发,分析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慢行交通在城市中展开的脉络给出建议,提出结构布局,以期为城市慢性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规划;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6-0343-02城市慢行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系统主要由步行和自行车等环保交通方式组成[1]。
虽然,机动车的数量仍然呈递增趋势,但是在城市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中短途出行中会选择非机动车或以步行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部分人已经意识到环保出行的便利性和重要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意到慢行系统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必要性,但这些设想还处于起步阶段[2]。
现有的慢行交通系统又因为诸如道路抢占、路面状况差、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完成交通运行的任务给青睐环保出行的人们带来许多烦恼。
总之,环保出行不仅仅对于城市污染治理来说是一大助力,它还能帮助人们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同时还能缓解城市的交通、噪音等问题[3]。
未来交通发展,必将是由“快+慢”两种交通方式组成,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宜居。
一、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步行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人行道规划不足,步行交通过去的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求,在目前城市规划或道路交通规划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部分道路缺少人行道或宽度太窄;缺乏对道路两侧严格地管制,一些不法商贩占据人行道经营,违停车辆对道路的占用现象严重;人行道的质量普遍不高,缺少无障碍设置和盲道[4]。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
慢行系统改善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密度日益增加,交通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与此同时,汽车越来越普及,城市交通问题愈发严重。
一方面,城市交通的繁忙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明显增加。
因此,如何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慢行系统进行改善提出以下方案。
1.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交通中的核心问题是拥堵和缺乏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必要步骤。
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1.地铁建设:地下交通方式不仅可以避免路面交通拥堵,还可以节省城市空间,提高交通效率。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首先考虑地铁的建设。
例如,地铁可以连接各种目的地、服务商业区、居民区,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降低个人开车成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2.公交车线路优化:每日上下班的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因此,公交公司应根据城市规划制定公交车线路,逐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接驳服务,便于市民快速到达各个地点。
在公交车线路优化中,可以借鉴其他城市或国家成功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模仿与借鉴。
2.鼓励市民选择骑行和步行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汽车数量的增多,使得路面交通愈发拥堵和危险,而步行和骑行则成为了一种更加安全,环保和健康的交通方式。
因此,应鼓励市民选择步行和骑行出行,改善城市交通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1.鼓励步行活动:步行是一种简单而又环保的运动方式,对身体和健康有益。
可以通过建立步行道、游步区、公园和环城美景等方式来鼓励市民进行步行活动。
2.鼓励骑行活动:骑行具有绿色出行、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因此应积极鼓励市民进行骑行。
可以通过租赁自行车、提供便利停车设施等方式来鼓励市民进行骑行活动。
3.实行车辆限行和交通拥堵费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车辆过多。
在公交车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完善的情况下,车辆限行和交通拥堵费则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举措。
慢行友好型城市道路优化策略研究——以日照市北京路为例
10基金课题0 引言慢行主要包括步行、骑行等,是城市交通方式中贴近日常生活、绿色健康的一种交通方法。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具备绿色生态、较好的观赏性,还要平坦宽敞,能为居民提供休闲漫步的功能。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舒适性和观赏性等方面被日益重视。
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慢行道路系统建设将有助于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如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安全性、生态环保等。
因此,城市道路的慢行友好性是建设宜居城市必不可少的。
1 慢行友好的城市道路发展现状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连接人行通道与绿地,改变人行通道宽度,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建设城市慢行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路网的通达性和安全性,实现居民生活的多样性。
慢行不仅缓解了道路拥挤,减轻了交通压力,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有利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1]。
步行要基于步行设施的质量、道路条件、土地使用模式、社区支持以及步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可行走性受到路线质量、建筑物范围和相关设施,以及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道路状况的影响[2]。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和城市整治工作。
其中,突出了“修补城市功能,提高环境品质”,这些建议提出了“改善旅行条件”,强调优化道路设施[3]。
云美萍等人对慢行交通进行了定位,即慢行交通是居民生活、购物等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4]。
2 研究区域概况图1 研究区域范围(图片来源:百度地图)研究区域如图1所示,北京路是日照市一条贯穿南北的主干道,辅以济南路、淄博路等其他城市支路。
基址周边以市政建设为主,辅以商铺、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医院为主,绿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日照市政府周边。
周边居民区集中,是居民短途步行的主要目的地和聚集地。
基地内交通站点遍布,另外还设有公共自行车点,方便市民出行。
由于经过市区公园并且通达性较好,每个路口间的路段兴趣点较多。
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1、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面对着并非如约而至的机动化,我们的应对措施却进入了"激动化"时代。
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工作中,机动车出行的便捷成了工作的最终标准。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不断拓宽,行人和自行车的空间不断压缩。
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居民慢行出行环境以及出行安全不断受到威胁。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人们开始逐渐反思"绿色交通"、"慢行交通"的重要性,以"公交优先,鼓励慢性,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慢行系统("Pedestrian & Bicycle System")[3]是一种针对行人和骑车人的需求,以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为基础,结合城市沿线土地利用以及服务设施,给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行人和骑车人提供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行人使用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的一种交通模式。
在我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
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现代人文精神的渗透,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政府机构都积极倡导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
例如欧洲的交通政策一直鼓励人们步行,提出人们应在步行和骑车中寻找乐趣,注重赋予孩子、老人、残疾人多项权利;美国经过私人小汽车主宰的时代之后,逐渐意识到应创造良好的的慢行系统,为公众提供跟多舒适的活动空间。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慢行系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交通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慢行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一、什么是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指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慢行系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鼓励和保护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慢行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并且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慢行系统可以被纳入道路网络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地标建筑周围设置步行街,优先规划自行车道,以及对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交叉口设计,需要设立相应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公共交通与步行者之间的衔接也需要考虑,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步行路径。
另外,慢行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例如,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的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同时,还可以将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纳入慢行系统的范畴,提供美观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走体验。
三、慢行系统的优化慢行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慢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慢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实时监测人流、自行车流和公交车流的数据,可以对慢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在慢行系统的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既有的交通设施,来逐步实现慢行系统。
另外,需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慢行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慢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方式出行。
城市慢行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策略
城市慢行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策略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慢行系统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城市慢行系统主要包括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方式,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环保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而其中,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优化是确保慢行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步行道的设计。
步行道是城市慢行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行人的出行体验。
步行道的宽度应根据人流量和周边环境来确定。
在商业区、学校周边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步行道应足够宽敞,以避免行人拥挤。
同时,步行道的地面材质也至关重要。
应选择平整、防滑、舒适的材料,如透水砖或优质的混凝土,既能保障行人的安全,又能减少行走的疲劳感。
为了提高步行道的安全性,合理的隔离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设置绿化带、栏杆等方式将步行道与机动车道分隔开来,减少车辆对行人的干扰和潜在危险。
此外,在路口和路段中,应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行人安全过街。
在照明方面,步行道的照明设施应充足且均匀分布,确保在夜间也能为行人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路灯的高度和亮度要经过科学计算,避免出现照明盲区。
同时,照明设施的外观设计也应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接下来,我们看看自行车道的设计。
自行车道的连续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应尽可能形成完整、连贯的自行车道网络,避免出现断头路或与机动车道频繁交叉的情况。
在道路规划中,可以采用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或者在较窄的道路上设置与机动车道共板但有明确标识和隔离的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的坡度设计也不容忽视。
过大的坡度会增加骑行的难度,降低骑行的意愿。
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保持平缓,对于不可避免的坡度较大的路段,可以设置提示标识,并考虑增设助力设施。
停车设施是城市慢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行车停车,应在公共场所、商业区域、居民小区等地合理规划自行车停车位。
停车位的设置应方便存取,同时要考虑防盗和防雨等功能。
可以采用立体停车架等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
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
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山地城市是指位于山脉周围或山地地带的城市,由于地形陡峭、交通道路布局复杂,山地城市的交通系统规划与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成为了一项困难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山地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山地城市的特点、现存问题和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山地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提供一些可行的规划策略。
一、山地城市的特点1. 地形复杂:山地城市地势起伏,地形复杂,交通道路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地势陡峭,道路蜿蜒曲折,不利于车辆通行和交通网络的构建。
2. 空间有限:山地城市大多具有狭长的地形,城市空间有限,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占用的土地较多,新建道路和交通设施的空间受限。
3. 环境保护:山地城市的环境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高,山水相间,自然风光秀丽。
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比较迫切。
二、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1. 交通拥堵:由于山地城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严重,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压力集中,拥堵现象频发。
2. 安全隐患:山地城市道路陡峭、曲折,易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 空间浪费:由于道路狭窄、建筑密集,机动车空间占用较多,导致交通空间的浪费。
4. 环境污染:机动车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山地城市的环境容易受到影响。
三、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1. 开展道路优化与提升工程:在山地城市开展道路优化与提升工程,通过拓宽道路、加设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引导标志等方式,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
2. 构建便捷的步行系统:针对山地城市行人通行不便的情况,构建便捷的步行系统,优化步行空间,修建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提高行人通行的便利性。
3. 发展自行车交通:鼓励发展自行车交通,在山地城市的道路两侧设置自行车道,并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代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交通压力。
4.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山地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推广使用地铁、轻轨等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道路设计不合理
总结词
道路设计不合理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道路布局、交叉口设计、车道宽度等方面的不合 理设计,导致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行车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在道路布局方面,存在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不均等问题,导致交通流量分布不均,拥堵严重。交叉口 设计不合理,如信号灯控制不合理、车道分配不当等,导致车辆通过效率低下,易引发交通事故。车道宽度设置 不当,过宽或过窄的车道会影响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03
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措施
优化道路设计
总结词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 行效率。
详细描述
对城市道路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设置 交叉路口和交通节点,减少交通拥堵 。优化车道分布,增加公交车道、自 行车道等专用车道,提高公共交通和 慢行交通的便利性。
完善交通标志
总结词
清晰明了的交通标志能够指引驾驶者正确行 驶。
道路绿化缺失
总结词
道路绿化缺失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 题之一,表现为缺乏绿化带、绿化覆盖率低 等,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和交 通安全问题。
详细描述
城市道路缺乏绿化带,导致道路景观单调乏 味,缺乏生态和美学价值。缺乏绿化带还会 影响交通安全,如降低驾驶员视觉舒适度、 影响视线等。低绿化覆盖率还会加剧城市热 岛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对城市环境和居民 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5
结论
,交通拥堵已成为普遍现象。 改善措施包括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灯、建设公共交通系统、 推广分时上班制度等。
停车难问题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难已成为一大难题。改善措 施包括建设公共停车场、推广共享停车位、加强停车管理 执法等。
道路安全问题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在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还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进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首先,在设计慢行交通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具有便利的通行路径,并与其他交通系统(如公交和地铁)进行良好的衔接。
城市道路和步道的宽度应该适度,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此外,应合理规划和配置临近的交通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过街设施,以提供更方便的过马路方式。
其次,在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和布局。
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可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和拥堵情况。
信号灯应该根据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时,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通过道路。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可以考虑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监控和调节交通信号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
在设计布局时,应将交通设施与汽车交通区域有效分离,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对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区,如学校、商业区和居民区,可以设置限速、划定专用车道并加强交通巡逻力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除了上述设计和优化方面的考虑,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品质。
例如,引入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以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方式。
同时,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车,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换乘设施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规划及策略研究
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规划及策略研究耿立晴ꎬ吕庆礼摘㊀要:城市发展经验表明ꎬ立足于加大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设施建设投入㊁道路红线的加宽㊁道路等级的提高等ꎬ无形中降低了步行和非机动车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ꎬ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被忽略和边缘化ꎮ本文基于对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的深入研究ꎬ针对不同用地特征下的慢行条件和匹配实际需求ꎬ尝试从规划的角度提出慢行交通的分区及差异化㊁特色化的发展策略ꎮ关键词:徐州ꎻ慢行交通ꎻ分区一㊁研究背景慢行交通是指由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构成的城市交通ꎬ与小汽车等城市 快行 交通相对ꎮ近年来ꎬ徐州市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不断受到机动车道挤压ꎬ导致城市慢行空间路权保障不足㊁慢行环境欠友好ꎬ已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品质ꎮ同时ꎬ市民步行健身等慢行需求持续增长ꎬ对慢行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ꎮ二㊁慢行交通分区影响因素基于大批量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ꎬ建立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需求分析模型ꎬ研判慢行交通系统现状问题ꎬ把握慢行交通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趋势ꎮ经分析ꎬ慢行交通功能㊁道路交通设施条件是慢行规划分区研究最直接的两方面影响因素ꎮ(一)慢行交通功能慢行交通功能主要分两种类型ꎬ一种是依托于城市道路设置的慢行通勤道ꎻ一种是独立于城市道路ꎬ依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休闲性慢行绿道ꎮ(二)道路交通设施条件路网密度㊁道路贯通性㊁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是打造片区便捷连续的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条件ꎬ而不同区域道路交通的基础条件差异也较大ꎮ因此ꎬ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应结合实际的用地特征与需求ꎬ彰显地方特色ꎬ契合地方需求ꎮ三㊁主城区慢行规划分区及策略针对徐州主城区慢行发展的内在要求ꎬ从典型用地类型㊁慢行交通功能特征和不同的交通设施条件等因素的研究ꎬ提出徐州主城区六大用地功能慢行分区及其相应策略ꎮ图1 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示意图(一)老城区核心区受发展时序等原因的影响ꎬ老城区核心区存在大量商业㊁公共服务类设施等高密度建筑以及功能各异的历史文化节点项目ꎮ该区域机动车交通流量较大ꎬ但慢行交通ꎬ特别是慢行过街交通需求旺盛ꎬ对慢行环境的安全性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ꎮ商业中心区应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立体慢行过街设施ꎬ打造上下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区ꎬ切实提升慢行出行者的安全感㊁幸福感ꎮ历史文化区应以功能的内在联系为线ꎬ通过慢行交通有机串联各节点ꎬ加强历史文化与商业中心的联动ꎬ重点处理好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ꎮ(二)铁路客运站枢纽地区铁路客运站枢纽地区汇聚了轨道交通㊁私家车㊁出租车㊁公交车㊁步行㊁骑行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ꎬ呈现出交通人流量大㊁站区以步行为主㊁交通换乘较为普遍等特征ꎮ该地区应快慢分离ꎬ减少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ꎬ做好铁路㊁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㊁出租车等其余交通方式的慢行接驳ꎬ以保障人流集散的安全㊁高效㊁舒适ꎮ(三)以地铁车站为中心的慢行一体化衔接范围地铁出入口人流量大ꎬ以步行方式为主ꎬ有适量的换乘公交和自行车ꎮ应尽量缩短乘客步行距离ꎬ强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紧密有序换乘ꎮ自行车建设侧重于公共交通的换乘停车布设ꎮ(四)主城风景风貌区慢行出行目的以日常游憩㊁休闲锻炼为主ꎬ人流集聚时段相对稳定ꎮ宜围绕城区内河湖㊁山体等景观ꎬ构建徐州特色绿道网络ꎬ串联慢行节点ꎮ并根据绿道沿线用地及市政道路建设情况ꎬ处理好绿道与用地㊁城市道路的衔接ꎬ突出慢行环境的观赏性㊁舒适性和安全性ꎮ(五)一般居住和商业混合区受用地㊁道路等条件制约ꎬ一般居住和商业混合区的慢行条件较差ꎮ庞大的日常慢行通勤需求与有限的慢行空间之间的矛盾突出ꎬ人车冲突较为频繁ꎮ应结合居住区周边道路建设ꎬ尽量串联主要慢行活动节点ꎬ适当采取交通稳静化ꎬ营造安全舒适的慢行通行空间ꎮ而规划新城区ꎬ未来的慢行流量总体上应该是比较平均的ꎬ得益于地区新建ꎬ其慢行建设较老城区空间大ꎬ规划重点在于提供道路建设和管理的慢行技术标准和要求ꎮ四㊁结语基于区域用地特征㊁慢行交通功能需求以及慢行设施条件等的不同ꎬ明确分区特征下的慢行系统建设差异化的发展方向ꎬ是对 以人为本ꎬ市民为本ꎬ民生文本 的回归和具体的落实ꎮ参考文献:[1]齐闫夙ꎬ周春波.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42(9):139-143.[2]齐闫夙.徐州市主城区慢行空间设计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17.[3]张婧卿.关于上海市慢行交通分区规划策略的思考[J].交通与港航ꎬ2015(2):40-45.[4]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ꎬ2010ꎬ28(5):81-84.作者简介:耿立晴ꎬ吕庆礼ꎬ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ꎮ47。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慢行交通主要是以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方式出行的交通方式。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主要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者们参考。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机动化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所占的比例增加。
但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的方式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
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道路上汽车排气污染和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日益严重,但同时也减少了市民出行安全的保障。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完善和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自行车大国,非机动交通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城市交通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对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人们更安全、方便出行。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者们参考。
一、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1、缺乏一个整体结构的慢行交通网络。
城市道路网络设计时,人们往往只注重机动车道路交通网络设计,而忽略了道路交通系统中缓慢行专用路、城市干路、城市支路和居住区内道路所组成的完善的网络设计,因此不能保证连贯性的交通、给居民的出行会带来不便。
此外,大部分的城市中的慢行专业路设置的较少,慢行交通设施设计的和改造的一般仅局限于小范围之内,如商业地段,湖泊区,而不是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统一安排。
因此,现在的慢行城市交通系统依附于在机动车交通并存在,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慢行交通网络。
2、慢行交通设计没有和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整合。
慢行交通空间是由社区公共空间、公园绿地、商业区域等组成的。
之前的以居住区为开发单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虽然能确保小区设施自身相对完善,但限制了在住宅区及更大尺度上形成整体慢行交通网络。
城市慢行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发展思考
城市慢行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发展思考摘要:高品质的慢行系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通过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系统的精细化塑造,可以提升城市交通环境。
本文通过对慢行系统概念与特性的分析,结合国内外优秀城市的慢行系统案例借鉴,提出非机动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发展战略,以指导各大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关键词:慢行系统;步行;非机动车11 慢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非机动车具体对象为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等,步行具体对象为行人。
1.1步行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步行空间以步行行为为主要交通运作方式,步行者享有交通优先权,目的在于提供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的一套与机动车完全分离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
对于步行系统,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理解:对交通规划而言,城市步行系统是承担着上下班出行交通以及生活出行的功能要求,在城市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有机的、多功能的、环境宜人的、连续的步行空间,把城市的各种商业服务、文体休憩、交通(枢纽)设施以及居住区联系起来。
从景观设计的层面而言,步行系统是由空地、公园、广场、喷泉、瀑布、步行林荫路、散步道、车道和休息场所等组成的线性序列,它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其它各区之间起着联系组织作用。
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城市步行系统可包括步行街、步行广场、庭院、地下步行街及庭院,二层平台街道,车辆停车站场等,以及联系以上部分的联结体如天桥、过街楼、地道以及交通信号、绿化、街道公共设施等[1]。
根据对系统概念的理解,城市步行系统就是由城市中与步行行为方式、活动相关的各种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如上段所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
通过步行方式可以联系不同地点的路径和网络,围绕或分布在路径和网络上的各种设施和环境。
1.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由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网、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构成。
非机动车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等构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通过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 场等方式,增加停车设施,规范 车辆停放。
完善公共交通设施
通过增加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 务质量等方式,完善公共交通设 施,方便居民出行。
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展的展望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将更加智能 化,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等,提高交通效率 和安全性。
排水设施不畅
部分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畅,导致雨天积水严重 ,影响行车安全。
照明设施不足
部分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不足,影响夜间行车安全 。
03
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措施
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通行效率
拓宽道路
通过拓宽道路,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设立公交专用道
设立公交专用道,减少公交车与其他车辆的相互干扰,提高公共交 通效率。
定期对交通信号灯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信号灯正常工作,保障 交通安全。
加强道路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加强日常巡查
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道路损坏、坑洼等问题,确保道路 平整、安全。
定期维修保养
定期对道路进行维修保养,包括路面修复、排水系统清理等,延长 道路使用寿命。
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道路维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维护工作质量,保障道路安全 畅通。
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
部分地区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 居民出行不便。
总结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改善措施
优化道路网络布局: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根据交通流量和车速等因素,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提 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总结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
慢行系统调研报告慢行系统调研报告一、引言慢行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城市交通概念,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出行体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慢行系统的定义与优势慢行系统是一种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主导交通模式,慢行系统的优势包括:1)环境友好:步行和骑行对环境污染更少,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污染;2)健康推广:慢行系统可以促进居民的身体活动,改善健康状况;3)社交互动:步行和骑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互动,增加社交联系;4)流动性提升:慢行系统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的流动性。
三、现有的慢行系统实践调研表明,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在市区内部或特定区域建设慢行系统。
例如,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波尔图等城市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和公共广场等设施,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这些城市的慢行系统在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慢行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然而,慢行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慢行系统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和停车设施等。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意识,尤其是对于汽车文化比较盛行的城市来说。
此外,慢行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城市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2)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改变居民出行习惯和意识;3)加强执法和安全措施:加强对慢行交通的执法管理,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五、未来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显示,慢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慢行系统的重要性,并投资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
其次,随着慢行系统的发展,城市交通将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最后,慢行系统的推广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47规划与管理 慢行交通是城市道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城市居民解决短途出行的主要方式。
选择慢行模式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创建安全宁静的城市交通环境。
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和对个人健康的需求,居民选择慢行出行的比例逐年增加。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和出行率也在快速增加。
2018年,自行车数量达到600万辆,我国的自行车产量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同时,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2亿辆。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慢行交通也占了50%以上的份额。
尽管诸如自行车和电动车辆之类的非机动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道路资源仍倾向于机动车交通,导致慢行参与者的出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同时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不足,无法满足低速交通的需求。
因此,重视城市慢行交通运输系统对建立健康、顺畅、舒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与高、快速交通相比,慢行交通时速通常小于15 km/h。
慢行交通流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短途出行具有绝对优势,平均出行速度低,出行成本几乎为零。
尽管慢行交通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时常常不考虑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并且存在慢行出行的参与者与车辆混合的风险,容易发生划伤和碰撞的交通事故。
另外,慢行的骑自行车者在交通参与者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当发生事故时,后果通常更加严重,如图1和2所示。
总之,近年来对慢行交通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但其基础设施却难以匹配。
交通规划和设计通常只考虑机动车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而忽略了慢行交通的合理计划,缺乏足够的空间用于慢行交通。
因此,通过总结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城市慢行交通的安全。
图1 交叉口机非混行 图2 路段机非混行 2 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存在问题2.1 机动车违章占道行驶与停放 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加速,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到处可见城市拥堵和“停车难”现象,导致汽车驾驶员非法占据慢行车道,这对慢行车手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与改善对策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与改善对策郭文奇,张鲜鲜(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各种交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慢行交通系统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现状分析;改善对策【中图分类号】U49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05-0160-020引言在近几年发展中,慢行交通发展需求逐渐提高,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无法跟上交通发展速度。
交通规划作业中,通常只结合汽车通行的便捷性进行考虑,却忽视了慢行交通系统的科学规划,导致交通行驶空间不足,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为此需要深入分析慢行交通系统,总结其中的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1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现状1.1机动车违章停放和占道行驶随着城市中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城市中随处可见停车难和城市拥堵等问题。
机动车驾驶经常会违规占据慢行车道,威胁到慢行交通的人员安全。
慢行交通系统中,机动车辆的进出会占据大部分非机动车道,而这一问题会影响大部分非机动车辆的正常通行,只能在原地等待,从而产生交通堵塞。
如果骑乘者行驶速度过快,便会出现因为刹车不及时而导致的碰撞交通事故。
1.2机非混行问题严重某些低等级道路中,通常没有设置慢行车道,便会产生机非混行问题。
而混合交通主要是指多种交通工具和行人共同应用相同单幅道路的现象,机非车辆混合交通也是我国城市交通突出问题之一。
机非混行进一步增加了城市交通管理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行效果。
技术人员设计道路规划时,因为城市道路空间限制,通常会忽略慢行交通专用道路,没有实施系统规划,留下巨大安全隐患,机非混行问题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因为城市中的土地资源较为紧张,为了城市发展,管理人员不会另外新建停车场满足人们出行停车需求。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除了考虑机动车交通外,还需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一、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出行质量。
而交通规划的核心在于实现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慢行系统。
二、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的关键内容1.非机动车交通规划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在交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交通的需求,保障非机动车道的安全与畅通。
还需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管理,规范非机动车的行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慢行系统规划慢行系统是指为步行者和非机动车提供的安全、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在交通规划中,应重视慢行系统的规划,提升慢行系统的品质。
这包括优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增加绿化带,设置休息设施,提供充足的照明等。
同时,还需加强慢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出行。
3.交通方式协调规划在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各类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公共交通站点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方便乘客换乘;在市区内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通行效率;在拥堵区域实施限行措施,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等。
通过协调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一项关键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机动车交通,更要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非机动车交通规划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8·市政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9月中
城市慢行交通特性及交通设施改善研究
金 彪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逐渐显现,当前城市规划往往以机动车为中心,为了应对机动车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增加机动车道,压缩人行道和自行车通道,长期忽略了慢行交通的规划和发展,导致慢行环境日益恶劣,慢行交通缺乏舒适性、连续性和安全性。
本文总结了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慢行交通安全和需求特性,对慢行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设施供给能力进行平衡性分析,对改善慢行交通设置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慢行交通;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交通设施改善;
1、简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面对着并非如约而至的机动化,我们的应对措施却进入了“激动化”时代。
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工作中,机动车出行的便捷成了工作的最终标准。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不断拓宽,行人和自行车的空间不断压缩。
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居民慢行出行环境以及出行安全不断受到威胁。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人们开始逐渐反思“绿色交通”、“慢行交通”的重要性,以“公交优先,鼓励慢性,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慢行系统(“Pedestrian & Bicycle System”)[3]是一种针对行人和骑车人的需求,以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为基础,
结合城市沿线土地利用以及服务设施,给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行人和骑车人提供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行人使用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的一种交通模式。
在我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
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人文精神的渗透,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政府机构都积极倡导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
例如欧洲的交通政策一直鼓励人们步行,提出人们应在步行和骑车中寻找乐趣,注重赋予孩子、老人、残疾人多项权利;美国经过私人小汽车主宰的时代之后,逐渐意识到应创造良好的的慢行系统,为公众提供跟多舒适的活动空间。
至 21 世纪初,欧洲的巴塞罗那、哥本哈根、里昂、弗雷堡;美国的波特兰大、西雅图、波士顿、查尔斯顿、圣安东尼奥,巴西的库里帝巴、科尔多瓦;澳洲的墨尔本;亚洲的首尔、香港等都积极开展了慢行交通发展研究,通过制订完整的规划与建设导则,进行科学且精心的设计相应的配套政策等,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早在1962年,丹麦哥本哈根[4]就开始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哥本哈根政府通过改造城市以及社区广场、滨水区等公共场所,要求所有公共空间都以无汽车进入为目的,逐渐在市中心发展成步行网络。
同时,哥本哈根致力于规划自行车出行系统,遍布市中心的自行车道网总长超过300公里,是远近闻名的“自行车城市”。
到2006年,通勤同学中自行车交通所承担的比例提高到36%,政府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自行车交通承担比例要达到50%的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5]政府也积极鼓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发展,大力推广自行车友好社区(BFC:Bicycle Friendly Community)的理念,鼓励居民将自行车用于交通、健身和娱乐,并制定了一系列对自行车友好的政策。
其中最为出名波特兰市已创立起一套包括工程、教育、鼓励、制度强化等措施在内的自行车综合发展策略,有效地将自行车的使用纳入了城市日常生活的轨道。
全市范围内构建了无缝连接的自行车道路网,有 1/4 以上的城市主干道开辟了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系统与城市轻轨和公交体系完全接合;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枢纽和大部分办公场所均设有自行车专用车位;政府每年还向公众散发大量的安全手册和地图以教育机动车和自行车如何共处;社区自行车组织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和其他自行车推广活动。
波市在十年多的时间,骑自行车的人数翻了一番,但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冲突并没有上升,因而获得了 2003 年的自行车友好社区金奖。
21世纪初,英国[6]政府则通过在政策上实施征收交通拥堵费,限制机动车发展,大力推广慢行交通,如2006年英国文体部门推出“每日骑车计划”。
在硬件设施上,投资专款提高慢行交通环境。
据悉,英国骑车的人近年增加了约15%,而骑车的伦敦人更是在5年内翻了一番,而交通事故死亡或严重受伤的比例却下降了40%。
伦敦市现有560英里自行车道,其中一半都是2000年后修建的,自行车车道多用非常醒目的彩色油漆漆画,有的还专门与汽车车道隔离开,并在交叉路口漆画醒目的标线或安装专门的自行车信号指示灯。
在英国街头,随处可见停放自行车的场所,通常是一排拱形的铁栅栏,除此之外,在英国骑车需要配备很多装备,如要求骑车人必须戴头盔,穿具有反光标识或颜色醒目的衣服,这些充分说明英国的慢行交通设施极具人性化,而且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也很发达,自行车租赁公司到处都有,为客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
亚洲国家韩国[7]首尔也曾经经历一小汽车为本的时代,然而随着交通问题的不断恶化,韩国人已经勇敢地向小汽车说不,《易于步行的首尔计划》揭开了城市交通以人为本的新篇章,首尔的“清溪川恢复改造工程”表现出韩国人改善人居环境的坚强决心。
1998年,首尔城市发展研究院编制了第一个《首尔步行环境改善总体规划》,其中提出了10个战略计划:人行横道重建建设;步行改善计划;居住区街道的改善计划;地铁通道改善计划;交通换乘改善计划;步行街计划;友好的街道步行环境计划;交叉路口改善计划;无障碍车站和建筑计划;街道和停车场减少障碍计划。
而在我国,除了香港、广州等极少城市从新世纪初逐渐开始关注慢行系统的建设,我国大多数城市在交通战略都甚少或者没有提及到慢行交通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去借鉴国外优秀的发展经验,但是在引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背景,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方法。
3、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慢行交通又称慢行系统,是相对高速交通而言的。
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慢行交通。
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主要承担短距离出行,也是居民出行搭乘公共交通的主要换乘工具。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发展较为落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系统中都存在较多问题。
3.1步行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道路的步行交通系统在人行横道、慢行过街设施、人行道铺装、无障碍、服务系统、步行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
3.1.1 人行道问题
(1)人行道缺失:城市道路中,有些道路没有设置人行道,人车混行,行人长期处于车辆的威胁当中。
探讨其原因,一方面是道路建设长期滞后与道路两旁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是道路建设改建工程将原有的人行道转变为车行道,而人行道建设却因各种原因而长期缺失。
(2)人行道宽度不足:许多城市为了应对机动车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增加机动车道,压缩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这是城市道路建设常见的现象。
这使得有些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宽度严重不足,甚至有些人行道有效宽度不足一米,导致交通高峰时段不得不借道车行道而失去安全保障,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确保合理的人行道宽度,还需要处理好行道树树坑的位置,近年来建设的一些道路,树坑边缘与路缘石之间一概铺设一列方砖,原因是为了避免地下埋设的路灯线。
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于行人通行带宽度较宽,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
但对于因种种原因行人通行带低于上述最小值而不能保证通行顺畅的道路。
城市慢行交通特性及交通设施改善研究
作者:金彪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刊名: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esign
年,卷(期):2014(26)
引用本文格式:金彪城市慢行交通特性及交通设施改善研究[期刊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