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结节关节角和跟骨交叉角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模拟题3套(广中医题库)附问题详解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模拟题3套(广中医题库)附问题详解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试题1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1. 正常的桡骨远端掌倾角是()A、10 0 ~15 0B、15 0 ~25 0C、25 0 ~40 0D、30 0 ~45 0E、45 0 ~50 02. 桡骨远端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的是A.屈曲型B.粉碎型C.屈肘型D.伸直型E.各型均可3. 桡尺骨干双骨折,若为传达暴力所至者,骨折线表现为A. 两骨折线平面无一定规律B. 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C. 尺骨折线在上,桡骨折线在下D. 桡尺骨折线在同一平面E. 以上都不是4. 肱骨干骨折后,出现“垂腕”,说明损伤了A.正中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桡神经5. 下列体征,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

A.屈颈试验阳性B.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跟腱反射亢进D.腰部畸形E.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 类风湿关节炎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是:A.夜间痛醒;B.X线表现骶髂关节模糊;C.关节晨僵;D.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E.以上都不是7. 化脓性关节炎在以下期恢复后,其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A. 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B . 浆液性渗出期;D. 脓性渗出期;C. 滑膜增生期;E. 以上都不是8. ______的体征, 粘膝征阳性。

••••A. 膝关节前脱位B. 膝关节后脱位C. 髋关节前脱位D. 髋关节后脱位E. 膝关节侧方脱位9. 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 可见______。

••••A. 上肢肌张力增高B. 腱反射亢进C.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D. 霍夫曼征阳性E. 以上均不是•10. 踝关节骨折脱位分类中,具有外踝骨折位置较低、多为横断骨折特点的,应首选以下。

A. 旋前背伸型B. 旋后内收型C. 旋后外旋型D. 旋前外展型E. 旋前外旋型11. 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提示。

• A. 腰4/5腰椎间盘突出B. 坐骨神经受压C. 腰5/骶1椎间盘突出D. 腰3/4椎间盘突出E. 以上均不是12. 以下骨折,不适用于行胫骨结节骨牵引。

跟骨结节关节角测量在跟骨后关节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重点

跟骨结节关节角测量在跟骨后关节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重点

( 本文编辑: 黄力毅)
· 1 3 9 4·
ed Pharm, M ay 5 月第 23 卷第 9 期 Chin J Prim M
4 足, 检查。 依 据 Sanders 分 型, 其 中 Ⅱ 型: Ⅲ 型: 12 足, 6 足。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手术同意 Ⅳ型: 书及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医 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研究过程受伦理委员会监察 指导。 1. 2 跟骨结节关节角测量方法 术前 DR 摄侧位 像观测跟骨高度的丢失情况。了解跟骨结节关节角 ( Bolher 角) Gissane ) 及跟骨交叉角 ( 角的角度改变; Harris 像 ) : 轴位像( 观察跟骨结节的内翻位置以及 足跟的宽度改变。术中 X 线 C 臂透视及直视下, 了 解 Bolher 角及 Gissane 角恢复情况。 术后 DR 摄片 精确测量 Bolher 角 及 Gissane 角 并 与 术 前 结 果 相 比较。 1. 3 手术时间及方法 均采用外侧手术入路切开 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其中 2 例骨折行人工骨植骨, 5 例行髂骨取骨植骨术。 跟骨骨折后局部 肿 胀 明 影响手术, 当皱褶试验阳性时实施手术。在足处 显, 于轻度背屈和外翻时, 轻轻触压跟骨外侧上面的皮 肤, 皮肤起皱为阳性。 研究表明恰当的手术时机及 [ 5] 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患者侧卧位。 采用 跟骨外侧 L 形切口, 此切口可有效暴露术野, 避免 。 损伤胫前动脉系统与腓动脉系统 切口转角处应圆 钝, 远端切口不易过长, 以免过度前延损伤第五跖骨 粗隆方向走行的跟骨外侧皮神经。使用克氏针钻入 骰骨距骨腓骨处, 牵开皮瓣, 暴露术野, 手法应轻柔 术中 不能暴力牵拉。术中探查后关节面损伤情况, X 线 C 臂下监测角度复位, 拍摄跟骨侧位、 轴位及 Broiler 位 X 线片。 用复位钳将上移的跟骨后结节 向后方下方牵拉。 将塌陷后关节面翘起, 将向外膨 出的外侧壁挤压恢复宽度及高度。用克氏针由足跟 底部穿入作临时固定, 透视进一步观察 Bhler 角及 Gissane 角恢复情况。 对于缺损严重关节面复位后 不稳定, 需植骨填塞维持复位防止再次塌陷, 保证关 节面平整。 Sanders Ⅳ 型骨折植骨对于 Bhler 角及 Gissane 角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摘要】跟骨作为后足的负重点,在人体行走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但跟骨骨折往往因累及距下关节面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是其治疗的黄金标准,但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跟骨骨折手术方式逐渐多元化,如何在提高手术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将患者的利益最大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Advance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YAN Xiang-linAbstract:Heel bone as the focus of the foot after negative,ha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in the human body to walk,but often because of involvement with calcaneal fractures from traumatic arthritis,joint 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for calcaneal fractures,surgery is the gold standard of treatment,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calcaneal fractures surgery way gradually diversified,how to improve the surgical curative effect,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nd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the patient,needs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Calcaneal fracture;Surgical treatment;progress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高且致残率高,骨折过程中因高能量的作用,往往存在皮肤软组织损伤,如何在保护皮肤软组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跟骨的解剖形态,是当前手术治疗的趋势。

跟骨测量角

跟骨测量角

与跟骨相关的测量角度有哪些?跟骨相关角度和测量有关跟骨的不同角度和测量示意图(a–c 为负重位的侧位相,d为跟骨轴伟相)A Böhl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作跟骨结节上缘至跟距关节后关节面上缘的连线,再作跟骰关节上缘与跟距关节后关节面的切线,两线相交的锐角为跟骨结节关节角,国人约27-33°。

B Gissane 角(跟骨交叉角);跟距关节前后关节面之间的夹角为跟骨交叉角,国人约100-145°。

C 跟骨倾斜角;D 跟距角25-45°;E 胫距角;F 胫跟角;G 距骨垂直角;H 距骨倾斜角;I 跟骨长度;J calcaneal facet height; K 足绝对高度;L facet inclination angle. M 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结节关节角是跟骨结节上缘(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的连线)与跟距关节面(跟骨前后关节突连线)形成的夹角,正常大约30――45度的角。

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

又称Bohler角。

跟骨解剖特点1,跟骨是足部最大一块跗骨,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

2,跟骨形态不规则,有六面和四个关节面,其上方有三个关节面,即前距、中距、后距关节面。

三者分别与距骨的前跟、中跟、后跟关节面相关节组成距下关节。

中与后距下关节间有一向外侧开口较宽的沟,称跗骨窦。

3跟骨前方有一突起为跟骨前结节,分歧韧带起于该结节,止于骰骨和舟骨。

跟骨前关节面呈鞍状与骰骨相关节。

4,跟骨外侧皮下组织薄,骨面宽广平坦。

前面有一结节为腓骨滑车,其后下方和前上方各有一斜沟分别为腓骨长、短肌腱通过。

5,跟骨內侧面皮下软组织厚,骨面呈弧形凹陷。

中1/3有一扁平突起,为载距突。

其骨皮质厚而坚硬。

载距突上有三角韧带,跟舟足底韧带(弹簧韧带)等附着。

跟骨内侧有血管神经束通过。

6,跟骨后部宽大,向下移行于跟骨结节,跟腱附着于跟骨结节。

其跖侧面有两个突起,分别为内侧突和外侧突,是跖筋膜和足底小肌肉起点。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CT检查及3D 重建
能够更加直观的观 察其三维解剖结构 及全面分析跟骨骨 折后全骨形态改变。 对跟距下关节面出 现骨质移位、分离、 凹陷性骨折的严重 程度及关节内是否 有碎骨片存在能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为医师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准确的参 考。
骨折机制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
由于垂直应力经过 距骨作用于跟骨后, 由于跟骨和距骨的 轴线不同,先造成 一个平行距骨后上 缘的跟骨剪力骨折。 骨折线从跟骨后内 向前外,该骨折线 又称初级骨折线。 它经过跟骨后关节 面,将跟骨分为两 部分:1.跟骨后外 侧部分,即跟骨结 节骨折块2.跟骨内 侧部分,即截距突 骨折块。
承受压力和张力 和压力方向排列 为固定的两组, 即压力骨小梁和 张力骨小梁。两 组骨小梁之间形 成一骨质疏松的 区域,在侧位X片 上呈三角型,称 为跟骨中央三角。
临床表现
①疼痛:压疼或叩击疼,与骨折出血量有关 ②足跟部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 ③骨擦感;
④患足畸形:内外翻畸形,足弓塌陷,足跟增宽,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受限,足跟不能着地
6.跟骨后表面:后表面呈卵圆形,其下方2/3部分
是跟腱止点。其中比目鱼肌纤维止于内侧,腓肠 肌纤维止于外侧。跟腱止点上方,跟骨后上缘与 跟腱之间是跟骨后滑囊。 7.软组织结构:跟骨内侧面覆盖着致密的筋膜脂 肪层、足拇趾收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浅筋膜与 支持带覆盖跟腱内缘与胫后肌之间的间隙,组成 踝管的顶部,其前方为胫骨与内踝,踝管底为跟 骨内侧壁。胫后神经跟骨支分出2条分支支配足与 足跟内侧的感觉,跟骨内侧入路时容易损伤。神 经血管束后方是屈足拇趾长肌腱,前方是屈趾长 肌腱,最前方是胫后肌腱。三角韧带位于肌腱神 经血管束深层。跟骨外侧有腓肠神经位于腓骨肌 腱后方,体标标志位于外踝尖上10cm跟腱外缘, 它在第五跖骨基底处分为2个终末支。

跟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 路选择
外侧入路(外侧扩大 “L”形切口):比较符合跟骨 外侧解剖的特点, 虽然创伤相对大, 但损伤外侧结 构的机会少,显露清晰,目前最为常用。
自外踝上3~5cm、 跟腱前缘或腓骨后缘 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 点,切口向下至足背皮 肤与足底皮肤交界水 平, 再折向前, 至第五 跖骨基底近侧1cm。
撕脱骨折——联合腱猛烈收缩牵拉跟腱附着部 鸟嘴样骨折——直接暴力 无移位:跖屈位石膏固定4~6周或经皮空心螺钉固定 复位失败可切开复位固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三)跟骨结节内、外侧突骨折
少见、多无移位,石膏外固定或经皮螺钉、钢针内固 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四)载距突骨折 有移位者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 不要轻易切除骨折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载距突入路。
内、外侧联合入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较为符合根骨的解剖特点,能较为 方便地实现根骨内固定,显露较为清晰,也 有建议采用扩大的外侧入路
足外侧跟腱止点处, 弧形向前止于外踝前 下约2.5~3cm

外侧切口骨折的显露:
3枚克氏针分别打入腓骨远端、骰骨和距骨;折弯, 显露跟骨外侧面。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关键问题的处理
7.手术切口是足背与足底皮肤交界,腓骨后院与跟腱 外缘连线后三分之一处,切口不能偏前或偏足背,宁 可偏足跟、足底一些
8.缝合:深筋膜一层是关键,缝好该层就好,然后直 接缝合皮肤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选用广泛外侧入路和术中软组织保护,能明显减少术 后切口愈合问题。感染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降 低。

骨科 名词解释 问答题 汇总

骨科 名词解释 问答题 汇总

第四军医大学骨科应用解剖学试题(博士)2002年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Vater-Pacinian Corpuscle;为感觉神经末梢,具有感应力和振动刺激的功能,也可感受动静脉吻合的压力而调节局部血流3. Ward’s triangle;股骨头颈有两种不同排列的骨小梁系统。

一是承受压力的内侧骨小梁系统,一是承受张力的外侧骨小梁系统,上述两系统在股骨颈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即Ward三角区4. 腕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症状。

当局部骨折脱位、韧带增厚或管内的肌腱肿胀、膨大引起腕管相对变窄,致使腕部正中神经慢性损伤产生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侯线,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B.Trende lenburg试验:嘱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

正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后观察尤为清楚,称为Trende lenburg试验阳性,是髋关节不稳定的体征。

5. 肩部撞击症。

肩部撞击症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是中年以上者的常见病。

该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断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断裂(如图)。

其共同临床特征是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一疼痛弧,而被动活动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Nelaton线病人侧卧?,髋半屈,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画一条连线。

正常,此线通过大转子尖端。

Bryant三角病人仰卧,从髂前上棘画一垂直线,再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并将髂前上棘与大转子尖端连成一线,即成三角形。

足踝测量值汇总

足踝测量值汇总

跟骨长度(轴长和水平长):跟骨骨折后缩短;
跟骨宽度:增加;
跟骨高度:降低;
Bohler's角:缩小、消失或反角;
Gissan's角:缩小;
距下关节:不平整或者发生脱位;
跟骰关节:不平整或发生脱位;
腓骨长短肌腱的卡压;
骨轴线的内外翻:大部分发生的是内翻;
跟骨粗隆呈外翻位;
距骨倾斜角:明显缩小和消失;
跟距角:缩小;
第一跖距角:缩小;
跟距高:降低;
骰底距:降低;
舟底距:降低;
a-c 为侧位,d为轴位片
A B?hl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作跟骨结节上缘至跟距关节后关节面上缘的连线,再作跟骰关节上缘与跟距关节后关节面的切线,两线相交的锐角为跟骨结节关节角,国人约27-33°。

B Gissane 角(跟骨交叉角);跟距关节前后关节面之间的夹角为跟骨交叉角,国人约100-145°。

C 跟骨倾斜角;
D 跟距角25-45°;
E 胫距角;
F 胫跟角;
G 距骨垂直角;
H 距骨倾斜角;
I 跟骨长度;
J calcaneal facet height; K 足绝对高度;
L facet inclination angle. M 跟骨宽度。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9)_案与解析)-交互119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9)_案与解析)-交互119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9)(总分94.95, 做题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患者,女性,35岁,电脑程序员,颈部不适,酸胀半年,加重伴疼痛向上肢放射至手指1周。

查体中最有意义的体征是SSS_MULTI_SELA颈部压痛B上肢牵拉试验阳性C颈部活动受限DBabinski征阳性E上肢肌力减退分值: 1.02答案:B2.患儿女,13岁,反复出现双膝关节、踝关节肿痛。

平时经常出现牙龈出血,X 线片显示关节软组织和关节间隙增宽,MRI见混杂的含铁高信号。

其诊断是SSS_MULTI_SELACharcot关节炎B类风湿关节炎C化脓性关节炎D血友病性关节炎E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分值: 1.01答案:D3.患者,女性,35岁,电脑程序员,颈部不适,酸胀半年,加重伴疼痛向上肢放射至手指1周。

最有意义的影像学检查是SSS_MULTI_SELA张口位X线片B颈椎MRIC颈椎正侧斜位X线片D颈椎过伸位X线片E颈椎过屈位X线片分值: 1.01答案:B4.患者女,65岁,在地上滑倒,造成股骨近端骨折。

下列骨折类型预后最差的是SSS_MULTI_SELA头下型B经颈型C基底型D粗隆间E粗隆下分值: 1.01答案:A头下型骨折,股骨头血液循环差,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较大。

故选A。

5.患儿女,13岁,反复出现双膝关节、踝关节肿痛。

平时经常出现牙龈出血,X 线片显示关节软组织和关节间隙增宽,MRI见混杂的含铁高信号。

MRI见混杂的含铁高信号的原因是SSS_MULTI_SELA关节内游离体形成B滑膜增生C关节内反复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D软骨退变、破坏,不规整E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分值: 1.01答案:C6.患者,女性,35岁,电脑程序员,颈部不适,酸胀半年,加重伴疼痛向上肢放射至手指1周。

首选治疗是SSS_MULTI_SELA口服镇痛药物B封闭治疗C理疗按摩D牵引E针灸分值: 1.01答案:D7.患者女,65岁,在地上滑倒,造成股骨近端骨折。

根骨结节角

根骨结节角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一块跗骨,外表为一不规则的长方体,共有6个面和4个关节面。

三个关节面与距骨构成关节,一个关节面与骰骨构成关节面。

跟骨的上表面有3个关节面,分别为前、中、后关节面,它们互为角度。

在跟骨的x线侧位片上可以找到两个角,一个为结节关节角(Bohler' angle),另一个为交叉角(Gissane' angle)。

Bohler角由两条线相交而成:一条为后关节面最高点到跟骨结节最高点的连线,另一条为后关节面最高点到跟骨前突的最高点的连线,两者构成的锐角范围为25-40度,它反应了跟骨骨折时跟骨畸形和塌陷的程度。

Gissane角是由后关节面及跟骨沟至前突的连线组成,范围在120-145度,G角的骨质非常坚硬,负载距骨外侧突,骨折时G角变大,其大小变化反应骨折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作为骨折后复位优劣的评判标准之一。

中医骨伤科学题库

中医骨伤科学题库
28.屈伸: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庎的冠状轴摆动肢体,以整复骨 折脱位。(50)
29.提按:提按手法主要用于矫正前后侧方移位。操作时,术者两手拇指按突出的骨折一 端向下,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使骨折复位。(51)
30.端挤:主要用于矫正内外侧方移位。操作时,术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从侧方 挤压骨折远端靠向近端,迫使骨折复位。(51)
23.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接触 压迫后,出现的肢体肿胀、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症候群。(107) 24.内倾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称内倾角,又称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157)
25.前倾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连线形成一个角度,称为前倾角或扭转角, 正常在12-15°之间。(157)
33.分骨:是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胫腓骨、掌骨、跖骨骨折等,骨 折段因手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政府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由骨折部的掌骨侧对 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像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34.折顶: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 时,可用折顶手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 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返折。(52)
37.杠杆:是利用杠杆作为支撑点,力量较大,多用于难以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 位。采用一长1cm、直径为4-5cm圆木棒,中间部位以棉垫裹好,置于患侧腋窝,两助手上抬,术者双手握住腕部,并外展 40°向下牵引,解除肌肉痉挛,使肱骨头摆脱盂下的阻挡,容易复位。(53)

功能复位标准

功能复位标准

锁骨骨折:重叠移位≤1cm,旋转或成角移位≤10度。

各种脱位:关节复位
肱骨近端骨折:各部分骨折块分离移位≤1cm,成角或旋转移位≤45度(尤其是大结节骨折块应尽量纠正分离及旋转移位,以免影响肩袖功能)。

肱骨干骨折:内外侧方移位≤1/3骨干直径,向前成角≤20度,外翻成角≤30度,旋转≤15度,短缩≤2cm,尽量不出现前后方向的侧方移位。

肱骨内上髁骨折:骨折端分离≤5mm,骨折端无旋转移位。

肱骨外髁:骨折端分离≤2mm,骨折端无旋转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桡骨上端旋后≤30度,尺骨远端旋转移位≤10度,尺桡骨成角≤10度,桡骨旋转弓恢复。

尺骨干骨折:尺骨骨折成角畸形≤10度,旋转畸形≤10度。

孟氏骨折:桡骨头无脱位征,尺骨骨折成角畸形≤10度,旋转畸形≤10度。

盖氏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征,桡骨旋转弓存在。

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桡骨长度及桡腕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5度,尺偏角≥15度,无下尺桡关节脱位征。

踝部骨折:各关节面平整,下胫腓关节无分离,踝关节间隙正常。

跟骨骨折:跟距关节面平整,跟骨结节关节角及跟骨交叉角恢复至正常范围,腓骨下间隙存在。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CT检查
斜冠状面、轴面检查
CT三维重建
X线检查:未能全面地将应力对 后关节面造成的损伤表现出来; CT检查:对跟骨的高度和宽度、 内翻-外翻对线描述不够,而且 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跟骨后关节面 在矢状面的旋转。
治 疗
治疗目标
恢复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外形;
恢复跟骨的高度,包括Bolher角 和Gissane角角度改变的恢复; 恢复跟骨的宽度; 腓骨肌腱走行的腓骨下间隙减压; 恢复跟骨结节的外翻对线; 复位跟骰关节。
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特点
三突起、四面、一沟; 骨质结构内、后、上致密, 外、前、下稀疏; 跟骨外翻,负重力线偏向 外侧; 载距突上翻(平均角度为 27.7 °),其上面为中关 节面;
载距突有坚强韧带附着, 内侧和下方有踝管内结构 经过;
• Bolh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25°~40 °; • Gissane角(跟骨交叉角) :120°~145 °;
Sanders Ⅳ型骨折可行一期复位距下 关节融合;
手术治疗方法
钢针撬拨复位:操作简单,创伤小,较手法复 位质量为佳; 关节融和术:一般适用于Sanders Ⅳ型骨折,因 为距下、跟骰及距舟关节在运动中为一整体, 有人建议行三关节融合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 和正常足弓,但对严重粉碎塌陷骨折,常不能 获得正确复位及牢固固定,且手术增加创伤, 导致瘢痕形成,足部僵硬;
内侧入路:可以显露载距突,但距下关节和跟骨 外侧壁骨折难以获得复位,且内侧入路比外侧入 路损伤神经血管束的可能性大。
内外侧联合入路:该方法集合了内外侧入路的优 点而减少了它们的缺点,但也增加了出现软组织 并发症的危险。
载距突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作用
内侧骨质致密 坚固关节囊附着 坚强韧带连接 肌腱限制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吴卫东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及 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 。 跟骨骨折临床上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 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 。 预后较差,致残率高达30%。


解剖
解剖
上面
下面
内侧面
外侧面
正常X线
Bohler's角和Gissan's 角
4.跟骨前端骨折
分型1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5.靠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分型1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分型1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分型2

sanders报告了一种基于冠状位和轴向位 CT的分型方法
分型2

Ⅰ型指所有未移位的骨折,无论骨折线 的多少,均无需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发生的重要形态学改变






跟骨长度 (轴长和水平长):跟骨骨折后缩短 宽度:增加 高度:降低 Bohler‘s角:缩小、消失或反角 Gissan’s角:缩小。 距下关节:不平整或者发生脱位。 跟骰关节:不平整或发生脱位。 腓骨长短肌腱的卡压。 骨轴线的内外翻:大部分发生的是内翻。
撬拔复位
撬拔复位
撬拔复位
撬拔复位
撬拔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时机:软组织情况
切开复位内固定
急诊手术
开放性跟骨骨折 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前后X线片Leabharlann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

正常骨关节的测量

正常骨关节的测量
临床意义:若环椎轴线不与齿状突中心线相重合,提 示齿状突向左或向右移位。
3、腰骶角
测量方法:在腰骶角侧位片上,沿第一骶椎椎体上缘 做一直线,并向前后延伸,次线与水平线所成的交角 称为腰骶角,正常值34-42.5度。
临床意义:若腰骶角大于正常值,可视为腰骶部不稳, 易至劳损而引起腰痛。
4、承重线测量
临床意义:髂骨角角度减小监狱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7帕金(Perkin)方格
测量方法: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 画水平线AB,在经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EF, AB线分别与CD、EF线相交,两侧髋关节分为四个区 域称帕金方格,正常时,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 域内。
临床意义:当股骨头骨骺位于外伤区域,则提示髋关 节发育性脱位。
8、髋臼覆盖率
测量方法:股骨头受髋臼覆盖部分的横径A除以股骨 头的横径B,即为髋臼覆盖率,其正常值应大于0.75。
临床意义:髋臼覆盖率低,见于髋臼发育不良。
足踝部测量
1、胫骨中轴线 (1)测量方法:在踝关节正位片上,胫骨中轴线应通
过距骨关节面的中心,且与胫距关节面的水平线相互 垂直。
临床意义:第一跖、趾骨轴线交角若大于20度,为病 理性踇趾外翻。
脊柱测量
1、颈椎生理曲度测量
测量方法:在颈椎侧位片上,从枢椎齿状突后上缘至 第7颈椎后下缘做直线a,通过各颈椎椎体后缘做弧线b, 测量直线与弧线之间的最大距离c,即为颈椎生理曲线 的弧炫距离。正常值为12+-5mm。
临床意义: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多见于退行性变, 寰枢椎关节脱位,颈椎屈曲损意义:股骨颈骨折,股骨前倾角变小。
3、沈通(shenton)线
测量方法:在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沿闭孔上缘和股 骨颈内下缘画一弧形连线,正常该线为光滑弧形曲线。

股骨x线测量

股骨x线测量

股骨x线测量前两天看书看到一些关于前两天看书看到一些关于正常髋关节X线影像的东西,对于初学者很有帮助,分享给大家。

1、股骨颈干角在髋关节正位片上,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的交角。

正常值110-140度,大于140,髋外翻,小于110,髋内翻。

2、股骨颈前倾角髋关节侧位片上,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交角。

新生儿正常35度,成人12-15度,平均12.31度,股骨颈骨折,按此标准复位。

3、shenton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闭孔上缘与股骨颈内下缘连线,正常应为平滑曲线,若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者股骨颈错位骨折。

4、Calve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髂前下棘下方髂骨外缘级股骨颈外缘连线,正常为光滑曲线,若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者股骨颈错位骨折。

5、Skinner线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上,从股骨大转子顶端做股骨纵轴线的垂线,正常应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圆韧带窝直上述两线交点距离约为4-5厘米,若Skinner线超过圆韧带窝,提示股骨颈或大转子错位骨折。

6、Kline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鉤部,若骨垢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垢向下滑脱。

7、Perkin方格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画水平线,再通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其垂线,两侧髋关节被分为四个区域,正常时,股骨头骨垢中心位于内下区域,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垢位于外上区域。

8、髋臼角骨盆正位片,双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面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正常时,新生儿30度,1岁以后不应超过25度,2岁20度,成人10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该角度增大。

9、髂骨角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连线与Y形软骨水平线的夹角。

新生儿55度,正常值范围43-67度。

10、骨垢角骨盆正位片,通过股骨上端骨垢线的直线,与通过两侧Y形软骨的连线的交角,正常时20-35度,款内翻时角度增大。

11、Sharp角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与髋臼上缘的连线的夹角,正常35-38度,大于40度可以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