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
他认为"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背驰",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
但他认为当时"强邻交通,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即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用武力自卫,这就要实行军国民教育。
就国内而言,为了打破当时国内封建军阀拥兵妄为的局面,就要"行举国皆兵之制","以平均其势力",也要进行军国民教育。
后来,他把军事体育发展成为普通体育。
他认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他说:"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如果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精神上也必感痛苦。
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以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
2、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实利主义教育主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
进行实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强国家的财力,这样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认为"今之世界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
且武力之半,亦由财力而孳乳。
"同时,他还指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甚多,而国甚贫。
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
"他把实利主义教育,当成富国强民、发展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
他认为实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还可以便人的思维"臻于细密",例如学习算学,既可以增加知识,又可以便脑力反复运用,使人的思维日趋细密。
3、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他认为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还必须有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有序、积极与实效”。
他强调个体的潜能、能力的培育、智慧的开发和自我修养。
他主张重视文学教育、人文教育,强调师生的互动,尊重个人的独特性和学习的奥秘。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1)要重视智慧的开发和自我修养。
蔡元培强调,学生应培养自己的智慧,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体系。
他认为,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
(2)要重视培养个体优秀品质。
蔡元培认为,人的素质是积累欣赏艺术美和学习经典的结果,同时强调要培养修养道德美的追求。
因此,学校应把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的课程,把培养道德素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3)要注重师生互动。
蔡元培认为,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关心、欣赏学生,给予他们充足的认知空间。
学生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鼓励和把握做人的技巧,加强情操的提升。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二、坚持教育独立思想
蔡元培认为教育是他主张“分全国为若干大学区,
每区立一大学;凡中等以上各种专门学术,都可以设在
大学里面,一区之内的中小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社 会教育,……都由大学办理”,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 教授所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排斥宗教势力介入教育 等等。这也反映了当时国内教育界要求独立自办教想
蔡元培对大学的理解是“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 学府也。” 这显示出他海纲百川的宏大气度和开放心态。1917年在
北大就职演说上又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并且开宗
明义地向学生提出“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不为升官发财 而来;“砥砺德行”;“敬爱师长”这三项要求。他认为,大学为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为急务, 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 美育为桥梁的五项教育。这五项统统不可偏废,并
且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前三者为隶属政治之
教育,后两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而蔡元培尤其注 重后两者,他曾说惟世界观、美育“鄙人尤所注 重” 。
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
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人趣,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培养具备 健全人格的学生,这才是大学的最高宗旨之所在。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实践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 教育独立论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应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应追求真善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 教育普及论蔡元培主张教育普及,使广大民众都能接受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国家应重视教育普及,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3.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蔡元培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4. 教育国际化蔡元培主张教育国际化,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认为,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蔡元培的教育实践1. 创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
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打破封建束缚,鼓励师生开展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
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成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推行新式教育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新式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主张增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使教育更加全面。
同时,他还提倡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倡导民主教育蔡元培倡导民主教育,主张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他提出“平民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民众,消除教育歧视。
4. 提倡教师队伍建设蔡元培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他提出“教师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三、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响1. 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陈独秀、鲁迅、胡适等。
教育学知识点:蔡元培的3大教育思想,赶紧记下来
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 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性。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 废,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 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而非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这是蔡元培办学 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为了改变北大官僚做派,腐败现象。蔡元培积极 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聘请积极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和图书馆、砥砺德行,培 养师生的正当兴趣。
(二)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四)行政管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蔡元培主持颁布的《大学令》就提出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行政体系。凡学校重大事 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
在考试中他的思想主要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方式出现,考试频率也不是很高,然而他的思
想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
教育学知识点:蔡元培的 3大教育思想,赶紧记下来
一、“五育并举”教育
(一)军国民教育
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们因为鸦片的侵蚀,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伤,以至于在和外界 交战时落于下风。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寓兵于民。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旨在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 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能发挥提高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三)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 尽于是矣。”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所独创并且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世界观教育要求人们实现思 想言论、意志的自由,不要被某一学说或者教义束缚,这一观点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
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
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
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
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一、追求“完全人格”与提倡“五育”并举所谓“完全人格”,又称“健全人格”,特指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
它与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相配合,是其精心构建的体现中国自由主义理想追求的教育目的论。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最早是由清末留日学生介绍进来的一种教育思潮,其本义无非是尚武健身、抗敌强暴。
蔡元培深知,这一教育思潮“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但他认为它对当时中国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外而言,“强邻交逼,亟图子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自外而言,“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段,而无以平均其势力”。
即是说,无论从外御列强交逼,还是从内防军人暴政的角度考虑,都不能拒绝军国民教育的理性输入。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始创于美洲后流行于欧陆,并于清末输入中国的又一种教育思潮,该说“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
这一思潮由于强调了与“人民生计”密切相关的实用科技知识之传授,对于矫正脱离生活实际的封建教育和促进实业发展经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是北大的创始人,那么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内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的他在教育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新颖而不拘一格的教育模式,和他很早就接触和吸收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联系。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新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鲜的文化元素,这也成为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只有还原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其实,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学风,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解放思想的境界,同时,又能以宽容的胸怀接纳新鲜事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更上一层的进步。
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当时的中国处于民国时期,清政府的势力刚瓦解不久,中国的大门正渐渐打开,各方文化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国。
中国,处于吸收外来文化,文化荟萃发展时期。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思想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以一种自由而轻松的方式看待新事物。
同时,在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还要以宽广的胸怀接受和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从而发展我国的文化。
他自己就曾两次到欧洲游学,亲自体验文艺复兴后欧洲的科学文化。
同时,他还特别提倡民权和女权。
这在当时,是先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的一大进步。
在他的带领下,一群热血的知识分子冲破旧有习俗的禁锢,发展出一股新思潮,新潮流,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从此生根发芽。
蔡元培北大改革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
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
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
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
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
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
再者,那时候的学生依然将大学当成是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及第,所以没有多少学术氛围。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蔡元培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蔡元培( 1868.1.11 - 1940.3.5 ),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 阿培,曾化பைடு நூலகம்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
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 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兼任中法 大学校长 ,1940 年 3 月5日病逝于香港。
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
但是,“五育并举”并非同分秋色,没有重 点,而是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 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 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 本。”
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 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辛亥革 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旧教育的需要,顺应当时 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
(五)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意义与作 用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原则的保护下, 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得到了传播的空间和有利的 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具有 巨大的进步意义:使北大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新思 想的学者,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 开创了一代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新风,不仅使 北京大学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副其实的高等学 府,而且使他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 摇篮。
提倡”的。蔡元培认为,人类美感具有普遍性和
超然性。进行美感教育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具有 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还可以“泯营求,忘
蔡元培——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今天简单说一说教师招聘考试中大家遇到的中国教育家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内容。
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不仅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蔡元培明白教育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重要问题,于是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提出“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蔡元培把教育分为涉及政治和不涉及政治两个方面。
其中涉及政治的是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而超越政治层面的是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第一,他所提倡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是中国当时社会的产物。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有强大自身的力量,才能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维持国内的稳定状态。
在现有条件下,它从某个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体育。
第二,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手段。
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足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所以,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希望。
在现在社会中,其可以被理解为智育。
让儿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促进智力的发展。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虽然他崇尚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否认。
第四,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指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哲学教育。
他主张人应当对现象世界采取超然的态度,而对实体世界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
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
蔡元培所关注的美育并不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而是有更广泛的范围,指的是普遍存在的美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五育并举
蔡元培五育并举
1、蔡元培五育并举是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
2、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3、蔡元培根据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突破了中国近代社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以及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
五育并举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4、“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本
发展的新时代。
章
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教育部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维
小
持了政体变更阶段教育的正常进行。他们广招人才,各尽所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结
了学制方案和各级学校法令规程的草拟工作。筹备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
民国教育方针,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完成了资产阶级依法改革封 建教育的法定程序。他们还成立了c专cc 门的“社会教育司”,将社会教育纳入教育部的管
辖范围。这表明资产阶级对近代教育的平民化和开放性特征的深刻理解。
《壬子癸丑学制》以法定形式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改革教育的构想。根据民主共
三、 改革北京大学
(一)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 改变学生 的观念
2. 整顿教师队 伍,延聘积学
热心的教员
3. 发展研究所, 广积图书,引导
师生研究兴趣
4. 砥砺德行, 培养正当兴
趣
三、 改革北京大学
(二)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元培明确声明,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他办理 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蔡元培认为,“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并认为这是各国大学的共 同准则。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蔡元培的著述有不同的集本,如: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 一至七卷,中华书局出版1984至1989年版;《蔡元培教育论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等。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一) 军国民教育
鉴于中国近代积弱致侮的事实,部分有志之士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 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御侮图强。他们主张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 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 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蔡元培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
(一)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激励着有志之士不断探索救国真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的。
蔡元培,字鹤卿,号子民,1868年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的一个钱庄经理的家庭。
此时的中国已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巨创,清帝国已由巅峰步入低谷。
蔡元培幼时因家境稍为宽裕,6岁就进入家塾,学习《四书》、《五经》。
父亲的宽厚仁慈,母亲的贤惠勤俭,给蔡元培以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于其一生影响巨大。
11岁那年,父亲的去世,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蔡元培开始了6年的附读生活。
先后从师同县秀才王懋脩和六叔铭恩,研习《左传》、《史记》、《汉书》、《文史通义》和《春秋》等史籍经典,攻读八股制帖,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教育。
1883年,蔡元培便考中秀才。
而后两年,他在当地设馆教书,充当塾师。
1886年至1889年,应同乡徐友兰之邀,帮助他整校家藏书籍,4年里,蔡元培得以机会博览群书。
这些均对他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1889年,蔡元培赴杭州应举,考中举人。
次年进京应试告捷,但因故未参加殿试。
1892年,蔡元培再次进京应试,参加了殿试,被授翰林院编修。
在翰林院供职的数年里,蔡元培开始留心西学,涉猎有关介绍西方世界的文字以及西学著作译本。
甲午战争的惨败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深深地刺激了蔡元培。
在痛苦难眠的反思中,蔡元培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主要是由于人才的缺乏。
1898年9月,蔡元培“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从此投身从事新教育之事业,由封建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
1898年,蔡元培就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校长)。
这是他从事新式教育之开始。
在服务新式教育中,他积极提倡民权思想和男女平等,宣传物竞争存的进化论,猛烈抨击尊君卑民,重男轻女等封建伦理纲常。
民国教育之蔡元培教育思想概述
以美育代宗教与学术
自由矛盾吗?
• 学术研究的自由有限定的,蔡元培 “主张 学术研究自由,可是并不主张假借学术的 名义,作任何违背真理的宣传,不只是不 主张,而且反对。” • “为什么以美育代宗教”,他的自由主义思 想是不彻底的,他主张科学绝对正确,对 科学理论相矛盾的宗教很不宽容。
五育的关系
•
蔡元培认为,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 的有机部分。他曾以人体各种生理器官的功能 为例作了形象地说明: • “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 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 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 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 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着急可求。此即五者 不可偏废之理也。” • 但同时他又指出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 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辜鸿铭真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精通九种语 言,学贯中西,本世纪之初,当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精 英们大力宣讲西方文明的时候,他却用西方人的语言 倡扬古老的东方精神,他的思想和文笔在极短的时间 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中国可 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成为当时访问中国 的外国作家、政治家、记者的口头禅。他创造性地向 西方译介了“四书”中的三部,即《论语》、《中庸》 和《大学》。英文著作有《中国的牛津运动》、《春 秋大义》等。晚年的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 英文诗。在讲台上他说:“英文诗分三类,国风、小 雅和大雅。国风中又可分为苏格兰风、威尔士风等七 国风。”他还让学生练习翻译《三字经》、《千字 文》。这位民国时代仍穿长袍、拖长辫的“古怪”老 头成为北大一景。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三、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 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 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 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 然一新。蔡元培先生从大 学教育的性质,到大学应 该遵循的教育方针,都作 了明确的规定与阐发。
(一)抱定宗旨 改变校风
第一,改变学生的求知观念--求学。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聘请教师以“学诣”为第一原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01307班张玲
一、人物生平
• 蔡元培(1868-1940年),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 兴山阴县人,革命家、教 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 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 校长,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 他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 巨大贡献。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
(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最早提 出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 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 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 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 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 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二军事化,培养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人 ⒉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帮助国民改善生活,增强国家经济竞 争力 ⒊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自由 平等 博爱 ⒋世界观教育(最独到之处,是其首创) 超脱现象世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与境界 ⒌美感教育(美育,蔡元培愿出全力以提倡) 超越利害关系与人我之分
强调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文科和理科相互沟通、联系,并且把原来的科以学术研究 的范围设成系别和学院。
第三,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学生在修完本专业的学分后,可以跨系选科。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蔡元培,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战士,在教育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著名的“五育”教育观,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一观念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他对教育目标的全面思考和科学规划。
其中,德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则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体育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他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美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劳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在实践中,蔡元培以身作则,积极推动“五育”教育观的落实。
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积极推动体育、美育等课程的设置和开展。
同时,他倡导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
他还通过出国考察和撰写教育论著等方式,宣传和推广“五育”教育观,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全面的、科学的,它不仅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一观念的实践成果显著,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为全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今天,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在学习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我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体育教育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追求,也融入了西方近代体育教育的理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启示作用。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即实践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 教育独立思想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必须独立于政治、宗教等因素,以实现教育自身的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2.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全面发展,既要重视知识教育,又要重视道德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等。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3. 素质教育思想蔡元培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他认为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质素质、美育素质等。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具备竞争力。
4.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蔡元培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他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教育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思想蔡元培强调教育要为国家发展服务,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他主张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二、蔡元培的教育实践1. 主持北京大学改革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
他提出“学术至上、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封建教育体制的束缚,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具活力的高等学府。
2. 推动师范教育改革蔡元培主张师范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教师。
他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强调师范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
3.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蔡元培认为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倡职业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产业需求,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
4. 推动女子教育发展蔡元培主张女子教育,他认为女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他推动女子教育发展,提倡女子教育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女子素质。
5. 推动国际教育交流蔡元培主张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他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和实
践对我们的启示
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突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领略到人的本性,并将其融入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之中。
他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蔡元培认为,“尚自然”是指尊重自然,尊重孩子天生的天赋,他强调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接纳和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要强行刻板地灌输知识,他认为,只有在尊重其天性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另外,蔡元培还强调“展个性”,他主张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展现自己的个性,以及鼓励他们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未来作准备。
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才能培养出一个充满活力、有思想有行动的人才。
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今天,我们要认真研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努力落实“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自然天性出发,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行动的优秀人才。
总之,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从其中汲取精神力量,努力落实“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行动的优秀人才。
蔡元培知识点总结
蔡元培知识点总结蔡元培的思想理念包括了很多方面,他对学术、教育、政治、社会等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和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蔡元培的思想和贡献进行总结,分门别类地进行阐述。
一、教育理念1. 提倡素质教育蔡元培提倡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他认为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倡导独立思考蔡元培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要学会接受传统教育的知识,更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应用。
他认为,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3. 注重人文教育蔡元培重视人文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4. 强调教育个性化蔡元培主张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培养,不应该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特才能和优势。
5. 倡导国际化教育蔡元培主张中国教育应该走向国际化,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他倡导推动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使中国的教育水平能够达到国际标准。
二、学术思想1. 注重学术研究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他一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主张学者应该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不断推动学术的进步和发展。
2. 推崇综合学科蔡元培倡导学术研究要注重综合学科,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
他认为,综合学科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提倡学术自由蔡元培主张学术研究应该保持独立和自由,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控制。
他呼吁学者应该坚守学术道德和原则,进行客观公正的学术研究,不受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
蔡元培教育思想精讲课件
•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是浙江绍兴山 阴县人。出身于富裕家庭,从小受封建文学的教 育,17岁还考中秀才。曾当过两年私塾教师。26 岁时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28岁应散馆考试,授 职翰林院编修。他饱读中外诗书,汲取中外文化
之精髓,对于封建主义思想的腐朽非常痛恨,特
别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
四、“尚自然”、“展个性”的教学主 张
• 1918年,《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 性。”
• 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 生的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他批评中国的旧教育“是教者 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 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处 置无机物然”。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 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他反对注入 式,提倡启发式,主张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强调学生的自动、 自学、自助等。
• 美感教育即美育。他认为美育的作用在于 “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 沮者也”。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美育才能 有效地进行世界观的教育,因为“美感者” 介乎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可以起 “桥梁’辅助作用。
二、改革北京大学
• (一)重定大学宗旨,改变校风 • ——“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 1、改变学生观念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
• 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 之意见》的重要文章。他在批判封建主义 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 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 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 育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世界各国的 大学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 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 的身份能领导一个大学对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 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
四、教育独立思想
(一)“教育独立思想”的提出
主张教育独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又一 突出特色。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 对教育独立的观点作了比较系统地介绍。他要 求教育超然于政党、超然于宗教。他认为:
五、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一)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 主张应该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他
批判中国的旧教育“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授
教着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 而教之只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
人处置无机物然。”这种教育必需改变。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蔡元培认为,仅有军 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教之 以公民道德”,“军国民教育及实力主义,则必
以道德为根本。”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蔡元培说:“何谓公 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 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
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办学思想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改革中国高 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蔡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 办学方针。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 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
的面貌涣然一新。蔡元培先生从大学教育的性质,
到大学应该遵循的教育方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与阐发。
北大教员, 既有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新派人物李大钊、陈
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也有在 政治上落后保守,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旧派人物辜鸿铭、 刘师培、黄侃、陈介石、陈汉章等,当时,新旧学派共处 一校,各讲其学,形成新旧学派对峙、争鸣的形势,有时 甚至出现两个教师唱对台戏的情况。
当时讲文字学的有两位观点截然不同的学者,一位是新派
(三)关于大学的办学方针
关于大学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先生提倡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 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 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 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蔡元培主张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用适当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
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他说: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 划一,毋宁展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他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
主张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强调学生的自动、自 学、自助等。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只在 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们。
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 思想。
(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主要内容
1. 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其目标是为了强兵自卫, 恢复丧失的国权。
蔡元培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 的思想和事业„„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 教育的生死关键”,只有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 练,学生才会有“狮子样的体力”,从而改变旧 文人羸弱的形象,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 的社会中坚、国家的柱石”。
提倡”的。蔡元培认为,人类美感具有普遍性和
超然性。进行美感教育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具有 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还可以“泯营求,忘
人我”,化掉利害感和偏私欲,从而达到世界观
教育的最高境界——意志的自由:乐观、高超和 进取。
6.“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意义及影响
尽管“五育”各自作用不同,但均是“养成 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中 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蔡元培曾以人体各种生理器官的功能为例对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作了形象的说明:“譬之人 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力主 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 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 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 而无迹象着急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二)关于大学的性质
1918年,蔡元培在北大的开学演说中申明: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 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 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蔡元培于1917年底, 在北大成立了文、理、法三科研究所,首开国内 大学设立研究所之先河。同年,蔡先生撰写《论 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一文,阐述大学应 该设立研究所的三点理由: 1.“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于抄发讲义 不求进步之陋习”。 2.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 3.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 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然弃官南下,回到绍兴,任中西学堂监督,从事
教育。 1902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
育会,任会长。 同年,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
社。思想从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走向孙中山的民 主革命路线。
1907年赴德留学,先在柏林习德语,后到莱 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
研究世界文明,深受尼采唯心主义哲学影响,在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原则的保护下, 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得到了传播的空间和有利的 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具有 巨大的进步意义:使北大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新思 想的学者,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 开创了一代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新风,不仅使 北京大学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副其实的高等学 府,而且使他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 摇篮。
人物钱玄同,一位是拖着长辫子的旧派人物黄侃。据王昆 仑回忆,“有一天,听钱玄同的课,对面教室正在讲课的
黄侃大声地骂起来钱玄同了。钱听了也满不在乎,照样讲
课。”这引起了王昆仑的兴趣,以后便“既听听钱玄同的 课,也听听黄侃的课,以便两相对照”。
民主管理、教授治校
1、组织评议会—全校最高的权力机构 (每五名教授选举评议员1人,校长为当然的评议 长) 2、组织各门教授会—分管各学门的教务 由各门教授会主任组成全校统一教务处 3、组织行政会议—最高行政机构,管理教学外工作。
是其首创。
蔡元培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和高深的见解,其 根本目的是“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 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陋习。
5.美感教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教育大辞书· 美育》(1930)
美感教育又称美育,是蔡先生“愿出全力以
1940年病逝于香港,享年73岁,被毛泽东誉为“学界 泰斗,人世楷模”。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 ——“五育并举”
(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最早提出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对清
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 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
1892年补殿试,为进士及弟,授翰林院庶吉
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进入朝廷的“储才之 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蔡元培对做官不感兴趣,并在寓所写下 “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的人生箴言,借助
翰林院所藏图书,大量阅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
大量涉猎西学,成为一位中西兼学的饱学之士。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潜心研究日语、 西学,竭力寻求救国安邦之道。 1898年积极支持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 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已“无可希望”,从此断
(三)教育独立于教会
教育与教会亦不相同: 1.教育是进步的,教会是保守的。 2.教育具有共性,是自由的;宗教之间具有巨
大差异,彼此对立而不相容。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的思想,反映了他反 对军阀政府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 办好教育的美好愿望。 蔡元培关于教育应该脱离宗教的主张,反 映了他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的反抗与斗争。 但是,主张教育应该脱离政治而独立的思想显然 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是值得研究的。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指导 下,蔡元培主张学术自由,使“哲学之唯心论与 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 干涉论与放纵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 宙观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同时并存。
整顿教师队伍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 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 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 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
经营钱庄为业,为人温柔
敦厚,其母周氏“贤德而 能”,坚强刚毅。蔡元培
早年丧父(1878年,蔡元
培11岁),在母亲周氏和 叔叔、舅舅的抚育之下长
大成人。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
书,得以博览群书。
蔡元培 17岁中秀才,18岁在家乡设馆教书, 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
意义: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
得学术的人来管理教育。改变了封建衙门作风,提 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改革教学体制
1、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2、沟通文理 ,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评价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不是对新旧
两派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而是借此打破长 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 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
但是,“五育并举”并非同分秋色,没有重 点,而是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 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 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 本。”
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 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辛亥革 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旧教育的需要,顺应当时 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