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2)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3)学会合作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2. 教学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3)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谈谈对丝绸之路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2)以“我眼中的丝绸之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文评价: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了解他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和感悟。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丝绸之路》的教学设计范本6份

课文《丝绸之路》的教学设计范本6份

课文《丝绸之路》的教学设计范本6份课文《丝绸之路》的教学设计 1【基础知识积累】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与延伸】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重、难点突破】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今天,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一下关于丝绸之路的知识与故事。

板书:丝绸之路二、理清写作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提示:根据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关系(首尾呼应)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判断:写作顺序:“现实——联系——现实”语句提示: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

所以作者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

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这句还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__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__往来、沟通东__文化的友谊之路。

特别提示: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了两个“丝绸之路”,一个为巨型石雕,一个为历史上的通商之路,作者意在写古代通商的丝绸之路,而巨型石雕之不过是一个“引子”——切入点而已。

三、学习课文,认识古代丝绸之路的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提示: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相关的句子,结合句子进行深刻地理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丝绸之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体会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丝绸之路》,就是讲述了这条古老而神秘的通道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对丝绸之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分段讲解课文,重点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四、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交流的精神?”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丰富课堂内容。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感想或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丝绸之路》一、历史背景二、历史意义1.商贸往来2.文化交流三、文化价值1.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2.传承和发扬文化交流精神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时,我也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分享资料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地理位置。

(3)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丝绸之路》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

3.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丝绸之路》的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介绍。

2. 教学难点: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丝绸之路》的文本和朗读录音。

2.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和地图。

3.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课文《丝绸之路》,并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词语解释与句子理解: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4. 历史背景与意义介绍: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6.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地图或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探索欲望。

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习活动一:阅读理解(2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阅读课文《丝绸之路》,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教师辅导和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

4. 学习活动二:文化交流(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展示课文中提到的各国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参考课文并进行思考,教师做总结和点拨。

5. 学习活动三:写作(25分钟)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素材,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

教师提供写作指南和写作框架,辅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进行相关的回答疑惑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预习下一课文或巩固课外阅读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教学过程设计的理由和意义1. 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2. 新课呈现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3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设计了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并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3、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学生(齐说):丝绸(板书“丝绸”)(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2、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

可谓一举三得]3、引入课文。

中国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背景和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展示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知道这张地图上的路线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念。

2.学习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老师对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解析。

3.小组讨论a.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b.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c.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有哪些影响?老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指导学生讨论。

4.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5.拓展活动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工匠等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学生谈谈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7.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人物和故事。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讨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在拓展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增强了表达能力。

4.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在课后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表演等。

3.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短文质量、查阅资料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影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与过程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2.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掌握其路线及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及路线。

2.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丝绸之路地图、教学PPT。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

3. 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利用地图、PPT等教学工具,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分析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例题讲解:讲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2)列举丝绸之路上的三种商品交流,并说明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答案:1. 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2. 三种商品交流:丝绸、瓷器、茶叶。

它们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调查家庭中对丝绸之路的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参观博物馆或丝绸之路遗址,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评价。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第1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五年级教案丝绸之路(3篇)

五年级教案丝绸之路(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加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到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起点、路线和终点。

2. 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通过历史故事,体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教学准备:1. 丝绸之路的地图、图片。

2. 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故事资料。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这条道路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路线和终点。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1. 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有哪些?- 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究。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丝绸之路对现代有什么启示?- 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

2. 收集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理解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组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既是商业贸易路线,更是文化交流平台;
2.帮助学生体会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沿途的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丝绸之路是什么。

二、教学
1.通过课文讲解,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各国的影响;
3.统一复习关键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展示他们的独立见解。

三、活动
1.让学生分组表演丝绸之路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举行模拟贸易活动,让学生体验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

四、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文化。

【课后作业】
1.以自己的话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读后感。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等;
2.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丰富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2. 运用想象力,感受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丝绸之路》文本。

2.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3)教师简介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丝绸之路》。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丝绸之路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教师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4. 朗读背诵:(1)学生跟着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3)学生背诵课文。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主题,如丝绸、瓷器、香料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深入了解所选主题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和意义。

3. 各组制作PPT,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丝绸之路是连接____和____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5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5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需一个课时)。

【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学情分析】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理念】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及时、多层次、多角度地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__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5、小组合作讨论。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为是难课的理由):《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全文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在教学时难以把握。

对于语文学习又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在其中,如何复述课文,如何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是本课的重点。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很难。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话说丝绸之路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走近丝绸之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 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学习文中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学会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丝绸之路》课文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丝绸”、“贸易”、“文化交流”等。

2.2 教学辅助材料:丝绸之路地图和图片,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它有什么重要性?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练习使用。

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4.2 生词和短语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和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进行研究和介绍。

5.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可以是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或者自己的感悟。

5.3 家长作业: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了解丝绸之路,共同完成一项相关活动,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六章:教学目标6.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情。

⑵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⑶通过理解,领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搜集资料一、谈话导入⑴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拓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

(板书课习题)⑵ 释习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习题?(教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拓丝绸之路?是怎样开拓的?有什么意义?)⑶阅读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⑴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⑵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搜集的资料。

(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富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⑶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⑷默读⑴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考究”“最名贵”“和黄金等价”……)⑸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自豪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⑴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⑵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领会到的?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苦与危险。

)⑶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拓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具体写?⑷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络?是如何联接的?(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贯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三)学习5---7自然段⑴张骞开拓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⑵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领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丝绸之路教材简析《丝绸之路》是走进西部系列教材中的另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容易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作者首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由点及面由情入理,然后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

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

三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自学文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独立阅读文章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收集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整理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在大量的交流材料中展开,学生可在材料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由抽象变具体,在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内容。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

搭建资料平台,创设自主空间,感悟文章所写,激发热爱之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线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 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使同学们知道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再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艰辛,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

它是中国的骄傲。

五品读文章,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练习设计:1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如栩栩如生、()、()、()、()()、()、()、()、()。

2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

用————标出。

摹写句子:﹙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 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现在你就带着小朋友走向世界各地,向它们介绍一下。

把你的导游词写下来。

教学建议:1导入新课时,可以在世界版图上画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

他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起了重大作用。

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丝绸之路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本文为略读文章,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结合自学提示,了解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教学时可以从文题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学生可以自行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借机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感受场景描写的具体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词语的清新自然。

资料补充张骞与丝绸之路在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正缓缓西行。

这是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和歌颂。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人物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

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

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

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征。

中国的丝织品是怎样到了欧洲的?这要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汉代西域指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地区)。

张骞(公元前?--前114年),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

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

后来在这条通道上陆续出土了中国汉唐各朝的大量丝织品和其它文物。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