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判词

合集下载

判词

判词
5.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8.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

古代判词拾趣

古代判词拾趣
过2年。 0
罗 网里 , 身还 藉探 花 郎 。 脱 ”
王 刚 中心 想 , 人 才 思敏 捷 , 此 而
且 诗 中有 悔 过 之 意 , 是 难 得 , 又 很 便 指 着 门 口的珠 帘 子 对金 媚 兰说 :你 “
减刑 过 滥过 快在 近年 来较 为普 遍 。
定 能 达 到 预 防 犯 罪 的 目的 。北 京 大 学 ”
称。
刑罪犯 一般服刑 1 年即可 出狱 , 的只 5 有
有 十 一二 年 。
延长 坐 牢时 间
北 京 大 学 刑 法 学 教 授 陈 兴 良打 过 比 方 , 果 说 我 国刑 罚 的 整 体 威 慑 力 是 10 如 0 分 , 刑 贡献 了 8 分 , 刑 贡 献 了 2 分 。 死 O 生 0
片断 , 遂令 失节致 参差 。 王刚 中听 ”
同样 与会 的刑 法学 者高 铭 喧表示 ,
中国想从立 法上 逐步废 除死 刑罪 名 , 需
要分几步走 , 先是 非暴力犯罪 、 济犯 首 经 罪 , 后才是 跟人 命有 关 的犯罪 。跟吏 最 治相关 的贪污贿 赂犯 罪 的死刑废 除 , 同 样 尚 待 时 日。
外 界熟 知 的例子有 , 上海 富商 周正 毅第

也 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吧。 金媚 兰略 ”
加 思 索 , 即念 道 :绿 筠 劈 成 条 条 随 “ 直 . 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 眼 眼 齐 。 只 为 如 花 成 红
刑 法 学 教 授 储 槐 植 说 。 他 参 加 了 7 初 月
次 入 狱 , 名 干 警 非 法 为 其操 作 减 刑 落 4
犯罪时不满 1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 8 刑, 相应 地 , 于一定 岁数 的老 年人 , 对 也

最短的古代判词

最短的古代判词

最短的古代判词(1)嘿!有个古代判词超短,就俩字“流放”。

这可不得了,一旦被判定流放,那人就得背井离乡,去那荒郊野外。

就像被一脚踢出了家门,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

被流放的人可能是犯了大错,比如得罪了权贵。

他们只能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那漫长又艰辛的路途。

一路上风餐露宿,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危险,像野兽啊,强盗啊。

这“流放”二字虽短,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就像把人丢进了一个未知的黑暗深渊,充满了无奈与凄凉。

(2)哇哦!“斩立决”这判词也很短。

一听就知道很严重,马上就要人头落地。

在古代,要是犯了杀人越货或者谋反之类的大罪,就可能收到这样的判词。

刽子手拿着大刀,在刑场上等着。

被判刑的人估计吓得腿都软了,周围的百姓围观看热闹。

这三个字一出口,就像敲响了死亡的钟声。

那场面肯定很紧张,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这“斩立决”就像一道冰冷的命令,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直接把人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3)哎呀!还有“杖责”这个判词。

意思就是用棍子打屁股或者身体其他部位。

要是有人犯了点小错,比如在集市上偷了个小物件,或者和人吵架动手了,就可能被判处杖责。

被打的人得趴在凳子上,行刑的人高高举起棍子打下去。

那滋味可不好受,打完后屁股肯定肿得老高,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这“杖责”虽然不像“斩立决”那么严重,但也能让人吃不少苦头,就像被父母狠狠教训了一顿,只不过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很是丢脸。

(4)嘿呀!“罚银”这判词也常见。

如果有人犯了一些不太严重的经济类错误,或者违反了一些官府的小规定,就可能被要求罚银。

比如商人在秤上做手脚,被发现后,官府就会根据情况让他交一笔银子。

对于有钱的商人来说,可能还好点,但对于那些小本生意的人,这罚银可能就会让他们肉疼好久。

这两个字就像从他们口袋里掏钱的手,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经济代价,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惩戒。

(5)哟呵!“禁足”这个判词也很短。

要是哪家的公子哥或者小姐犯了错,比如私自跑出家门去玩,或者和不该交往的人见面,就可能被官府或者家里长辈判禁足。

迎春的判词

迎春的判词

迎春判词迎春的判词是: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翻译:画中一匹恶狼,正在追扑一个美人,想要吃了她,书中写到:你是那只忘恩负义的《中山狼传》中的狼,得志时就猖狂无比。

如花如柳般富贵人家闺阁中的女子,只有一年(在你手中)便命丧黄泉。

注释:①子: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②系:是。

③子系:又合而为“孙”字,指孙绍祖。

④中山狼:宋谢良《中山狼传》载,春秋时赵简子猎于中山,有狼被简子所逐,狼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轰走了赵简子,掩护了狼,过后,狼反要吃掉东郭先生。

后来因把忘恩负义的人称为“中山狼”。

这里比喻孙绍祖。

⑤金闺:华美的闺房。

⑥花柳质:比喻迎春体质娇弱,经不住摧残;并暗切“迎春”的名字。

⑦一载:一年,指嫁到孙家的时间。

⑧黄粱:指“黄粱梦”的故事,唐沈既济《枕中记》载,落魄书生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自诉贫困,意图宦达。

吕翁授之以枕,使其入梦。

卢在梦中历尽荣华富贵,年过八十而死。

死后梦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⑨赴黄粱:比喻死亡。

简析:“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一判词就是她悲剧命运的概括。

迎春小时便死了母亲,父亲贾赦与邢夫人对她并不怜惜。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

“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

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

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

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父亲欠了孙绍祖家五千两银子,于是就用她抵了债。

孙绍祖是一个行为不轨之徒,好色、好赌、酗酒,无所不为。

“子系中山狼”一句就谈孙的本性,“子”是古代男子之称,“系”,是。

“子”“系”合而为“孙”,点了孙绍祖。

“中山狼”借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的典,指出孙是忘恩负义之人,具有狼的狠毒本性。

古代断案的绝妙判词

古代断案的绝妙判词

古代绝妙判词古代官府断案的判词多数墨守成规,刻板冗杂,但亦有不少妙言断案,妙趣横生的判词。

1、宋代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在帽子里带走,便以盗窃国库罪把他打入死牢。

小吏认为判得太重,遂高喊冤枉。

张咏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

2、明代天启年间,有位御史口才颇佳,一名太监心怀嫉妒,设法取笑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去告状:“此鼠咬毁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

”御史沉思片刻后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阉割)。

”太监自取其辱。

3、明代宗室朱宸濠府上养有一鹤,为皇帝所赐。

一日,仆役带鹤上街游逛,被民家一狗咬伤。

仆役到府衙告状,状词写道:“鹤带金牌,系出御赐。

”知府接状,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

”判词精妙在理,仆役只得服判。

4、清乾隆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但遭到家人与邻居的阻挠,她就向官府呈上状子:“豆蔻年华,失偶孀寡。

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县接状,挥笔判了一个字:“嫁!”5、清代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曾判过一桩“僧尼私恋案”。

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嘈嘈嚷嚷地说他们私通,伤风败俗。

原来二人未出家时是同一村人,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一个老财主做妾。

女儿誓死不从,离家奔桃花庵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

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动了恻隐之心,遂判他们可以还俗结婚,提笔写下判词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

古代的判词

古代的判词

农村·农业·农民2014.11A农村·农业·农民2015.9A 古代的判词因马啸法院判决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引用大量法律条文,权威、严肃、严谨,冗长难懂,若不是当事人或法律专业人士,恐怕难有人对此感兴趣。

古代的判决书亦然,但也有一些古代官员写的判词妙趣横生,百年之后读来依然有趣。

冯梦龙的《智囊》记录了不少这类的判词。

南昌有位祝知府清正廉洁,当时宁王府上有只仙鹤,被老百姓的狗咬死,王府家奴告到知府衙门:“鹤有金牌,乃出御赐。

”要求赔偿。

祝知府判云:“鹤带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岂干人事?”狗主人被当堂释放。

王府家奴想仗势欺人一把,祝知府不畏强权,十六个字的判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又两家的牛争斗,一头牛被顶死,牛主告到知府衙门,祝知府判云:“两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享,生者同耕。

”要是严格地按照法律判决一家赔偿另一家,可能根本赔不起,又是十六个字的判词,既解决了问题又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祝知府真是个天才。

《鹤林玉露》记载,北宋名臣张咏为崇阳令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小吏从国库中出来,鬓旁头巾下夹着一文钱,便责问他,小吏承认是从国库中取的。

张咏命令杖打这名小吏。

小吏大怒道:“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张咏提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便亲自斩了这名小吏。

《唐语林》载,有一鞋匠与乐工是邻居,鞋匠的母亲去世,乐工演奏音乐的声音不断,鞋匠非常愤怒,与乐工发生争执,遂将乐工告到衙门。

乐工辩解道:“此某业也,苟不为,衣与食且废。

”官员写判词道:“此本业,安可丧辍?他日乐工有丧事,亦任尔齿鞋不辍。

”这个判词写得让人喷饭,你丧母固然悲痛,但也不能不让人家乐工吃饭,那么为了公平起见,等乐工母亲死了,你也可以继续做鞋,这不就扯平了吗。

还有很多判词是以诗词的形式写成的。

《尧山堂外纪》卷五十二载,灵隐寺有僧名了然,与妓女李秀奴相好,日久天长银钱耗尽,李秀奴拒绝再与之交往,了然仍然迷恋不已。

古代十大最妙的判词

古代十大最妙的判词

判词,乃古代官府断案的判决书。

在中国古代,作为地方官很重要的一项公务就是审判案件。

结案时,自然要草拟案情,作出判决。

但是大多数判词是刻板冗琐的,但也有少数才华横溢且诙谐幽默的官员,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短小精悍的判词佳句,使人读之不禁拍手称妙。

因此,判决书虽系公文,但经常也有判词妙趣横生。

下面便是从浩瀚的史料中撷取的古代官场最雷人的十大判词。

NO.1 水滴石穿北宋真宗年间,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在帽子里带走,便以盗窃国库罪把他打入死牢。

小吏认为判得太重,遂高喊冤枉。

张咏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只得认罪服法。

NO.2 室女为妻也不妨南宋时期,马光祖担任京口县令时,有一个书生翻墙进入所爱少女房间,于是被押至官府。

马光祖问过案由之后,便出题《逾墙搂处子诗》对书生进行面试,那书生秉笔疾书:“花柳平生债,风流一段愁。

逾墙乘兴下,处子有心搂。

谢砌应潜越,韩香许暗偷。

有情还爱欲,无语强娇羞。

不负秦楼约,安知漳狱囚。

玉颜丽如此,何用读书求。

”马光祖一见,大加赞赏,不但不责罚书生的非礼之举,反填一首《减字木兰花》词,判二人结婚:“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

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不妨。

杰才高作,聊赠青蚨三百索。

烛影摇红,记取媒人是马公。

”NO.3 判它宫刑明代天启年间,有位御史口才颇佳。

一名太监心怀嫉妒,便想方设法取笑这位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去告状:“此鼠咬毁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

”这位御史沉思片刻后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

”古代宫刑就是阉割,太监自取其辱,无地自容。

NO.4 禽兽相伤,不关人事明朝时,江西南昌宁王府朱宸濠府上养有一鹤,为皇帝所赐。

一日,仆役带鹤上街游逛,被百姓家里的一狗咬伤。

狗的主人吓坏了,连忙跪地求饶,周围的百姓也为之讲情。

但那位仆役不顾众人,硬是拉扯着狗的主人到府衙告状。

状词上写着八个大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

判官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

判官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

判官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如何标记批注? 鸟语花香香书馆欢迎您判官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判词,乃古代官府断案之公文,同于现今之判决书。

本是历史时期的“官样文章”,但偶尔亦有妙趣横生、新鲜可喜者,亦不乏精妙之语、发人深思之词。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泉州城外的“风月庵”中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尼姑,该尼姑与一位姓孙的公子相爱,想还俗嫁给孙公子为妻,但又怕人说三道四。

思前想后,便向州府呈状,请官府恩准。

州太爷接状一看,觉得有些可笑,便在小尼姑的呈状上批道:“准准准,准你嫁夫君。

去禅心,超梵心,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清乾隆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但遭到家人与邻居的阻挠,她就向官府呈上状子:“豆蔻年华,失偶孀寡。

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县接状,挥笔判了一个字:“嫁!”清代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曾判过一桩“僧尼私恋案”。

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嘈嘈嚷嚷地说他们私通,伤风败俗。

原来二人未出家时是同一村人,青梅竹马私订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一个老财主做妾。

女儿誓死不从,离家奔桃花庵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

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动了恻隐之心,遂判他们可以还俗结婚,提笔写下判词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清朝一乔姓人家,家境殷实,有俩个儿子,父亲去逝8年,母亲苦苦把俩个孩子拉扯大。

大儿子乔奇英已18岁,小的乔奇杰15岁, 也算平安度日。

俩孩子聪明好学,深得张宝善老师的喜爱。

有个名叫赵德海的人,也是读了好多书,但他放弃仕途,到县衙谋个刀笔吏(字写错了用刀刮掉)的职。

因为当时社会风气不好,官员到处搜刮民脂民膏,那怕是干个刀笔吏同样可以权谋私,只要百姓托他们办点事就得进贡,谁要得罪了他们,就遭陷害。

泉州 古代判例判词

泉州 古代判例判词

泉州古代判例判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泉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法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泉州便以其独特的法律体系和公平正义的司法判例而闻名于世。

各种判例判词记录下了泉州古代司法的智慧和公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法律遗产。

泉州古代判例判词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某案示例》。

这是一份关于一宗疑难案件的明文判例,被誉为刑律经典之作,被后人奉为法律哲学的经典著作。

在这份判例中,法官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审理案件,充分考虑案情,综合各方证据,最终做出了符合法律精神和道德准则的判决,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除了《某案示例》,泉州古代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判例判词。

比如《明义刑律》,《守纪惩奸》,《明法守则》等等,这些判例判词无一不体现了泉州古代司法的公平正义和智慧。

在这些判例中,法官们始终秉持公正心态,一以贯之地严格执行法律,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为泉州古代司法树立了光辉榜样。

泉州古代判例判词的精髓在于其注重实践和经验,尊重事实和法律规定,坚持法治原则。

判决案件时,法官们细致入微地审理案情,兢兢业业地研究法条和判例,力求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他们不被权力和金钱左右,始终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信条,以正义为目标,努力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精神。

泉州古代判例判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法律观念。

在这些判例中,对于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被赋予了极大的重视,对于法律的尊严和公平的实现得到了充分体现。

法官们在判决案件时,既考虑了个人利益,也注重了社会整体利益,努力实现法治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泉州古代判例判词是中国古代法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们记录了古代法官的聪明才智和公平正义,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泉州古代判例判词的精神,坚守法律尊严和社会正义,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法治、文明的现代社会。

【不够2000字,需要继续补充】第二篇示例:泉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曾经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因此在古代就有着独特的判例判词。

泉州 古代判例判词

泉州 古代判例判词

泉州古代的判例判词有其独特之处,显示出地方官员的智慧和才情。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泉州古代判例判词:
1. 清朝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但公婆极力阻拦。

于是,该妇人向官府递交一诉状:“夫亡妻少,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府大人核实情况后,提笔写下一字判词:“嫁!”这个判词简洁而有力,可谓“春秋之笔”。

2. 清朝年间,福建泉州有一年轻貌美的小尼姑,与一位进香的曾相公一见钟情,相爱甚笃。

于是,她向州衙递状要求还俗。

知府大人接状后,批曰:“准,准,准你嫁夫君。

去禅心,超梵尘,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这个判词充满了情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体现了知府对尼姑和曾相公感情的理解和尊重。

这些判例判词都展示了泉州古代官员在处理案件时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道德观念。

【历史典故】古代官府雷人的十大幽默判词

【历史典故】古代官府雷人的十大幽默判词

【历史典故】古代官府雷人的十大幽默判词汉语博大精深趣味无穷,即便是多为刻板枯燥之语的古代官府断案判词中,亦有语锋机巧令人忍俊不禁者,今择十分雷人的十则幽默判词,与大家分享。

一、北宋崇阳县县令张咏辨认出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到帽子里偷走,便以偷盗国库罪把他打进大牢。

小吏指出大太太重,遂高喊冤。

张咏写诗写出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

二、南宋清官马光祖出任京口县令时,当地权贵福王侵占民房养鸡喂鸭,反状告百姓不缴房租,起身地方官代他勒索。

官司至了衙门,马光祖实地勘验后,裁决道:“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八十钵八十;福王若必须屋钱,直待光祖任满。

”三、明代时,一年仲春,湖南长沙农村两户农民的牛顶阵在一起,一牛死,一牛伤势。

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

这天,两家主人听闻太守祝枝山王肯堂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车告发。

祝枝山问明情况,当即判道:“两牛相斗,一死一伤。

死者共食,生者共田。

”双方一听到,真的合情合理,于是争端平息,两户人家往来比以前更加亲密无间。

四、明朝代宗时,江西南昌宁王府圈养了一只丹顶鹤,为当朝皇帝所赐。

一天,宁王府的一位仆役带着这只鹤上街百蕊草,不料被一户平民家圈养的一只徐狗咬伤。

狗的主人吓到了,连忙encouraged,周围的百姓也为之讲情。

但那位仆役罔顾众人,推挤着狗的主人至府衙告发。

状词上写下着八个大字:“鹤系金牌,系则出来御赐。

”知府接状,问明缘由,诗句被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第一关人事。

”判词可说是精妙,给人入情入理之美感,仆役无言以对,只好不了了之。

五、明代福建龙溪县张松茂,与邻女金媚兰通奸,被金家“开房成双”,把张松茂梱将至福建巡抚王刚中的大堂上,金媚兰跟著也走去了。

王刚中一看二人外貌,都就是眉清目秀,谈吐儒雅,不像放纵言者的小人,便无心舍弃二人,便问道:“你俩可以搞诗吗?”张、金二人惊魂未定,听到了这句有些莫名其妙的问话,都赶紧点了摇头。

苏东坡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

苏东坡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

苏东坡判案故事及幽默判词苏轼(公元1037—1101年),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宋代的著名作家。

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词、书、画、文章都很出色。

在他任杭州、扬州等地知府时,能够体察民情,在救灾、治水、清免赋税等方面做了许多好事,深得当地民众的好评。

他能巧妙判案,判词这种老套子的公文,在他的笔下,别开生面,妙趣横生,流传下来的一些幽默判词。

据《醉翁谈录》庚集卷二《子瞻判和尚游娼》记载:东坡任杭州通判时,灵隐寺了然和尚常到勾栏寻花问柳,迷上了妓女秀奴,最后钱财散尽,秀奴渐渐讨厌起他来。

一次了然喝得烂醉,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

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破门杀了秀奴。

归案后,东坡发现和尚的胳膊上还刺了一副“但愿同生极乐园,免如今世苦相思”的对联。

问明案情后,东坡怒不可遏,提笔判案,立成《踏莎行》一词,当场以“这回了却相思债”判了和尚个斩立决: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雾顶空持戒。

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

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了却相思债!相传,东坡一次途经镇江,太守林希替东坡洗尘喝花酒。

席上,官妓郑容、高莹一听是名满天下的苏学士,跪倒请求恩准脱籍,也就是从良之意。

东坡哈哈一笑,当即挥毫泼墨,即席写下《减字木兰花》一词: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堪老。

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东坡的这首词,表面上是答谢林希的盛情招待,其实把每句开头的一个字连起来,便成判词:“郑容落籍,高莹从良。

”宋元丰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时,接到一法号怀远的和尚告乡民无端殴打出家人的诉状。

经查,此僧身在佛门,心恋红尘。

一日,怀远偷偷下山喝得酩酊大醉,回寺途中,见一少妇貌美,便动手调戏猥亵,被众乡民撞见痛打了一顿,怀远为免遭寺规惩处,谎称“乡民欺负出家人”,告到徐州府。

苏东坡悉情后在原诉状上写下十四字判状语:“并州剪子苏州绦,扬州草鞋芜湖刀。

古代那些关于婚姻的诗意判词

古代那些关于婚姻的诗意判词

古代那些关于婚姻的诗意判词去年,一名“80后”审判员在审理一起离婚案时,巧用“众里寻他千百度”等诗句写下判词,被网友誉为“最诗意判决书”。

其实古代也有很多名人曾留下不少有意思的判词,挽救了一桩桩的婚姻,这当中也不乏趣味盎然的诗意判词,既有惩处恶徒的功效,也有保护良善的作用。

现择几件分期写出,以飨博友。

(一)颜真卿:惜学子,挥毫写判词颜真卿(709-785)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颜体便是他的独创,流传至今。

其实,颜真卿还是著名的清官,他曾任抚州刺史,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当时临川学风浓厚,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他的妻子耐不住清贫,提出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

杨志坚的妻子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给颜真卿。

颜真卿看后,非常同情杨志坚,钦佩他的苦读精神,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他留在署中任职。

为此,颜真卿还将亲笔写的判词《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

颜真卿的《文忠集》里记录了这则判词:“杨志坚素为儒学,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

愚妻睹其未遇,遂有离心。

王欢之廪既虚,岂尊黄卷;朱叟之妻必去,宁见锦衣。

污辱乡闾,败伤风俗。

若无褒贬,侥幸者多。

阿决二十后,任改嫁。

杨志坚秀才,赠布帛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仍令远近知悉。

”颜真卿的这一判词,骈散互用,不仅文字写得漂亮,典故也极贴切。

他把前燕和西汉的两个女子嫌夫贫贱而改嫁的历史典故穿插其中,教育意义浓厚。

其一是前燕人王欢,妻子嫌他穷,把他的书烧了,要求改嫁,王欢后来在苻坚为帝时任太子少傅;另一位朱叟是西汉的朱买臣,以卖柴为生,妻子改嫁。

后来朱任会稽太守,把她和她后来的丈夫接去官舍,妻子愧而自缢。

古代判词趣闻集萃

古代判词趣闻集萃
我 的信任 , 领大伙走上共 同富裕 的道路是我的职责。 朴实的话语 , 带 ” 却让双 田村人感动。双 田村在吴明标 的带领下 , 正朝着 “ 生产发展 、 活富裕 、 生 乡风 文 明、 村容整 洁 、 管理 民主” 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迈进。够
( 闻
摘)
出台了大力发展烤 烟产业 的优惠政策 。
刚开始 , 村民对种烤烟能赚钱还心存疑虑 , 明标就组织村主干挨家挨 吴 户反复动员 ,讲 明县里对种烤烟 的扶持政策 ,同时他 和其他村干部带头领 种 。他从县烟草部门请来技术员 , 为种烟户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 根据烤 并
代 一 位 少妇 守 寡 无 儿 , 家显 只 有 正 当 年 壮 的公 公 和 成 人 的 叔
六 个 字 的 判 词 道 : “一 日一 钱 , 千 日千 钱 ,绳 锯
木 断 , 水 滴 石
荣誉接踵 而至 , 明星村 、 明星村党支部 、 烟叶生产发展 “ 十强村”新农村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穿。 小吏无言对 ”
答 , 只好 认 罪 伏
法。
建设“ 十佳村 ”吴 明标也多次被县人大常委会授予“ 秀人大代表” , 优 称号。 在 成绩和荣誉面前 , 他始终保持谦逊 ,我是 一名人 大代表 , 能辜 负选 民对 “ 决不
看 , 见 :翁 壮 叔 大 , 田 李 只 “ 瓜
下 , 否 当嫁 ? 这 一讼 词令 人 拍 是 ”
案 叫绝 , 官挥 朱 笔 ,圈判 三 个 县
天 字 : “ !嫁 !嫁 ! 嫁 ”
▲ 十 六 字 的 判词 。 宋代 嵩 阳
县 令张 咏 ,在检 查衙 门钱库 中 ,
公园等 附属工程 。 今年 7月 , 用地 3 .亩 , 25 建新房 6 栋的寺前 自然村第 二期 0 中心村建设破 土动工 , 目前 有 l 栋 房子 已封顶 , 平市新农 村建设 中速 4 是南

古代主官判词

古代主官判词

古代主官判词在古代,主官的判词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脱口秀,既解决了问题,又让百姓们津津乐道。

比如说,有邻里之间因为一只鸡的归属起了争执。

主官可能会这么判:“张家李家莫要吵,一只小鸡把仇交。

鸡儿本是农家宝,莫为它把邻里抛。

张家说鸡儿常在你家跑,李家讲小鸡是你张家抛。

本官宣判仔细瞧,这鸡儿毛色鲜亮腿儿高,看来是个调皮包。

张家李家各有劳,养鸡也把心血浇。

这鸡儿就留在中间道,下的蛋儿两家挑。

既为邻居要相好,莫因小事把气冒。

”你看,这样的判词是不是既俏皮又充满了人情味呢?还有那种涉及婚姻纠纷的判词。

古代有的夫妻闹别扭,闹到主官那里。

主官也许会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吵吵闹闹可不好。

男方说女方脾气躁,女方讲男方心不牢。

本官看你们俩呀,就像那锅碗碰瓢勺。

男方呢,多担待女方的小傲娇,女方呢,也体谅男方的累和劳。

婚姻不是过家家,相互扶持走天涯。

回家去呀莫再吵,好好过日子乐逍遥。

”这就像是一个长辈在劝解一对小夫妻,没有那种刻板的法律条文,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要是遇到那种田地纠纷的情况也很有趣。

“老赵家老王家,两块田地紧挨着。

赵家说王家多占了一犁铧,王家讲赵家越界把苗插。

本官今儿个到田洼,左看右看把话发。

田地界限本应查,可这邻里情谊不能塌。

你们两家都不差,多那点少那点算个啥。

不如这样来解决,中间立个小篱笆。

往后都把界线守,还能一起把田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邻里和睦才是真富有。

”这样的判词让双方听了可能都会忍不住笑,然后气也就消了一大半了。

再说说商业纠纷的判词吧。

古代的小商贩之间也会有矛盾。

“老孙和老周做买卖,一个卖布一个卖鞋。

老孙说老周把价抬,抢了他的生意来。

老周讲老孙货不乖,自己才把价钱改。

本官听了直摇头,你们俩呀真逗。

做买卖讲究个诚和信,不是互相来使坏。

老孙的布要实在,老周的鞋要卖得快。

各自把好质量关,莫要互相来挤兑。

市场大得很哟喂,大家发财才是对。

”这种判词就像是给两个争糖果的小孩子讲道理一样。

古代主官的判词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

十大才女判词

十大才女判词

十大才女判词
1、林黛玉和薛宝钗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贾元春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3、贾探春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4、史湘云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5、妙玉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6、贾迎春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7、贾惜春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8、王熙凤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贾巧姐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苏东坡、秦观、王安石——《判词经典》之二十二

苏东坡、秦观、王安石——《判词经典》之二十二

苏东坡、秦观、王安石——《判词经典》之二十二苏东坡、秦观、王安石——《判词经典》之二十二“传统中国无法律。

”这是孟德斯鸠在《法意》一书里表达的大略意思。

此言一出,迷信者众,迄今许多西人仍深信不疑。

有的人还爱拿苏东坡的“读书万卷不读律”说事,以证明中国士大夫如何视读律为下品。

其实这也是断章取义而已。

“读书万卷不读律”,出自苏东坡的诗《戏子由》。

子由者,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同样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

”宋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但“相不相有命焉”,兄弟俩以直言好谏忤权臣,双双仕途不顺。

然而,患难与共,兄弟情深,反倒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正如《宋史·苏辙传》所云:“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东坡像(资料图片)东坡爱开玩笑,跟自家兄弟子由更是如此。

子由长得高大,住的房子却又小又矮,东坡就以这样几句诗调侃他:“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这几句诗正是《戏子由》的开头,紧随其后的就是“读书万卷不读律”,也还是在取笑子由,联系到后面那句“致君尧舜知无术”就会知道,苏东坡哪里是在主张“不读律”,相反,乃是讥讽子由不好好读律,这才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事实上,读律是大宋朝的一代风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陈亮所言:“汉,任人者也;唐,人法并行也;本朝,任法者也。

”虽然不能就此称宋代为法治社会,但自开国起便厉行法制却是事实。

宋太祖常常亲录囚徒,专事钦恤。

宋太宗更喜欢自己平断狱讼,甚至说:“朕恨不能亲决四方冤狱。

”还曾下诏:“应朝臣、京官及幕职县官等,今后并须习读法令。

”并且规定:“今后进士及第,并试律令大义、断案,据等第注官。

”所以,宋代的科举官僚在进入仕途之前,大都经过了严格的法律训练。

苏轼也不外于此。

嘉佑二年试礼部,他的策论题目就是《刑赏忠厚论》,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古代判词
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很重要的一项公务就是审判案件,其中不乏一些短小精悍诙谐幽默的判词佳句,使人读之不禁拍手称妙。

宋朝时,崇阳县令张咏在一次检查钱库时发现,管库的小吏每天回家时都将一枚小钱放进帽子的边缘里带走,张咏便以盗窃国库罪将小吏拘押审问,小吏认为自己仅拿一文钱,说什么也不应该判刑。

而张咏却提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一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小吏听到判词,思忖着自己管库20余年,一日一钱累计起来数字巨大,只好认罪服法。

明朝时,江西南昌宁王府饲养了一只丹顶鹤,为当朝皇帝所赐。

一天,宁王府的一位仆役带着这只鹤上街游逛,被一户平民家饲养的黄狗咬伤。

狗的主人吓坏了,连忙跪地求饶,周围的百姓也为之讲情。

但那位仆役不顾众人劝阻,拉扯着狗的主人到府衙告状。

状词上写着八个大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

”知府接状,问名缘由,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

”判词堪称绝妙,入情入理,仆役无言以对,只得作罢。

一年仲春,湖南长沙农村两户农民的牛顶斗在一起,一牛死去,一牛受伤。

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

这天,两家主人听说太守祝枝山察访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路告状。

祝枝山问明情况,当即判道:“两牛相斗,一死一伤。

死者共享,生者共耕。

”双方一听,觉得合情合理,于是争端平息,两户人家来往比以前更加亲密。

清代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说他们私通,伤风败俗。

原来二人未出家前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一个老财主做妾。

女儿誓死不从,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

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遂判他们还俗结婚,判词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