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内审员培训计划

ISO内审员培训计划
ISO内审员培训计划

ISO9000 ISO14000内审员培训计划

目的:

为了配合集团执行高效的推进,加强集团ISO管理体系的发展,扩大美涂士集团内部审核员的队伍,提升集团现有内审员的审核技巧,企业管理中心特进行一次ISO9000以及ISO14000管理体系3596129。

培训机构:

北京世标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可培训老师

参加人员:

各中心各部门先派至少三人参加。请各中心与部门于2007年4月25日前将有关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交到企业管理中心。

培训日期:2007年4月27-28日两天(星期五—星期六)

培训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培训地点:总部六楼培训室

主办单位:企业管理中心与人力资源部

培训经费:5日星期四07年是美涂士集团“执行高效年”,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推进与提高整个集团的执行力,而且执行力将会是每个中心、部门以及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响应集团总部的战略部署,总部企业管理中心在2007年初就制订了详细而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执行高效检查方案以及集团体系流程制度的培训考核方案。根据方案,今年企业管理中心将会重点推进主任级以上管理人员的执行高效工作,其主要的核心就是通过对主任级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关ISO标准、质量与环境手册、运作程序以及核心操作规程的培训与考核,从而提升他们对集团核心业务运作的熟练程度,并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沟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降低工作的失误。

从今年年开始,集团总部企业管理中心已在总部六楼培训室主办了三次运作流程与制度的考核。此考核得到了各中心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同时也在各中心部门中掀起了一股学流程、讲流程以及按流程办事的风气。所有主任级以上人员也从最初的不理解、有情绪到现在理解配合以至有些中心人员主动要求参加考试,学员气氛热情空前高涨,这对以后集团执行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与示范作用。

内审员培训讲义

内部审核员培训讲义 第一章定义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 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准则 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第二章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第一节审核的策划 审核策划 领导重视是做好内审的关键; 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审工作; 内审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组建一支合格的内审员队伍; 内审需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 在建立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内审工作。 审核的策划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选择审核组,指定审核组长 第二节审核的实施 现场审核的准备 现场审核的实施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现场审核的准备 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工作分配 准备工作文件 审核计划内容 审核目的; 审核准则; 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 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层的会议及审核组会议; 审核组成员的作用和职责;

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准备工作文件 审核组成员应当评审与其所承担的审核工作有关的信息,并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用于审核过程的参考和记录。这些工作文件可以包括: 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 记录信息(例如:支持性证据,审核发现和会议记录)的表格。 编制检杳表 检查表是内审员进行审核时的一种自用工具。 检查表的作用 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作用;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减少审核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保持审核进度; 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编制检查表的要点 对照标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 选择重要的管理体系问题; 结合受审核部门的特点;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按部门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标准条款,按过程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部门。 现场审核的实施 举行首次会议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形成审核发现 准备审核结论 举行末次会议 举行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的目的 确认审核计划; 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 确认沟通渠道; 向受审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管理层,与受审核的职能或过程的负责人应参加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的程序 会议应当是正式的,并保存出席人员的记录,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其程序是:与会者签到; 人员介绍; 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实施审核所用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告知受审核方审核证据只是基于可获得的信息样本,因此, 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内审员培训资料

内审员培训资料 第一节内审核的基本要求 1.编制审核程序 2.内审重点: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颜 色性、过程的可靠性、产品的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确认质 量改进的机会和措施。 3.编制审核计划 4.审核人员应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具备足 够资格。审核人员的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 5.审核资源,组织管理者应提供内审时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实现审核工作目 标。 6.审核结果按要求整理、综合,形成报告,并按程序规定被及时有效地传送 和充分利用。 7.审核文件,包括程序、标准、记录、报告、表格齐全、适用,格式规范化, 保管档案化。 8.纠正措施: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与监督,保证 纠正系统灵敏有效。组织内审活动只要达到上述八条要求,基本可满足 ISO9001标准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审核的基本概念 一.审核的定义及理解 1.审核的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的理解 (1)审核是对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的结果为管理者采 取措施提供了信息。 (2)审核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如: ①确定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②评价对法律要求的符合性。 ③确认所实施的管理体系满足规定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审核目的时,应考虑的方面: ②管理的优先级。 ③商业意图。 ④管理体系的要求。 ⑤管理和合同的需要。 ⑥对供方评价的需要。 ⑦顾客要求。

⑧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⑨组织上存在的潜在风险。 (3)审核准则是审核的依据。 审核准则是“作用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①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②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和其他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③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为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应坚持审核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审核的客观性表现在: ①所获得的审核证据必须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 述或其他信息。” ②审核应对收集到的证据根据审核准则进行客观评价,以形成审核发现。 ③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包括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不符 合项报告、审核报告、首次会议及末次会议记录等。 审核的独立性表现在: ①审核是被授权的活动,授权可来自于管理者的决策、公司的规定、合同的要 求、审核委托方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②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公正、避免利益冲突。 ③审核组成员应开展职业化的审核并遵守职业规范。 ④审核员应具备开展相应审核工作的能力,且是与受审核活动/区域无直接责任 的人员。 ⑤在审核准则和审核证据的基础上对被审核方进行客观评价。 审核的系统方法表现在: ①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在文件审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进 行现场审核。 ②审核包括符合性、有效性两个层次。 ③审核前应进行策划,以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以及审核结论的可信性。 ④审核是利用已建立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的相关性、可信 性和充分性,因此,由彼此独立的审核组对同一对象的审核应得出相应类似的结论。 ⑤审核应按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审核计划通常按部门或活动来编写,并强调安 排对领导层的审核,松树表应列出被审核部门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的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⑥审核的系统性能在一定审核范围内实现的,在审核前,首先应确定审核范围。 ⑦ISO9001:2000在策划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和在某个过程进都用了相同的质量管 理体系方法。 二、与审核相关的几个概念

内审员培训资料

内审员培训资料 第一节内审核基本要求 1.编制审核程序 2.内审重点: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颜色性、 过程可靠性、产品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确认质量改进机会和 措施。 3.编制审核计划 4.审核人员应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具备足 够资格。审核人员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 5.审核资源,组织管理者应提供内审时所需各种资源,以实现审核工作目标。 6.审核结果按要求整理、综合,形成报告,并按程序规定被及时有效地传送 和充分利用。 7.审核文件,包括程序、标准、记录、报告、表格齐全、适用,格式规范化, 保管档案化。 8.纠正措施:对审核中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与监督,保证纠 正系统灵敏有效。组织内审活动只要达到上述八条要求,基本可满足 ISO9001标准提出要求。 第二节审核基本概念 一.审核定义及理解 1.审核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序所进行系统、独立并形成文件过程。 2.审核理解 (1)审核是对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结果为管理者采取措 施提供了信息。 (2)审核主要目是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序。如: ①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对规定要求符合性。 ②评价对法律要求符合性。 ③确认所实施管理体系满足规定目标有效性。 确定审核目时,应考虑方面: ②管理优先级。 ③商业意图。 ④管理体系要求。 ⑤管理和合同需要。 ⑥对供方评价需要。 ⑦顾客要求。 ⑧其他相关方要求。

⑨组织上存在潜在风险。 (3)审核准则是审核依据。 审核准则是“作用依据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①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②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程序和其他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③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为确保审核有效性,应坚持审核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 审核客观性表现在: ①所获得审核证据必须是“与审核准则有关并且能够证实记录、事实陈述或其 他信息。” ②审核应对收集到证据根据审核准则进行客观评价,以形成审核发现。 ③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过程,包括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不符合 项报告、审核报告、首次会议及末次会议记录等。 审核独立性表现在: ①审核是被授权活动,授权可来自于管理者决策、公司规定、合同要求、审核 委托方以及法律法规要求。 ②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公正、避免利益冲突。 ③审核组成员应开展职业化审核并遵守职业规范。 ④审核员应具备开展相应审核工作能力,且是与受审核活动/区域无直接责任人 员。 ⑤在审核准则和审核证据基础上对被审核方进行客观评价。 审核系统方法表现在: ①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在文件审核符合情况下,才能进行 现场审核。 ②审核包括符合性、有效性两个层次。 ③审核前应进行策划,以确保其实施有效性和一致性以及审核结论可信性。 ④审核是利用已建立方法和技巧,确保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相关性、可信性和 充分性,因此,由彼此独立审核组对同一对象审核应得出相应类似结论。 ⑤审核应按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审核计划通常按部门或活动来编写,并强调安 排对领导层审核,松树表应列出被审核部门主要过程和活动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⑥审核系统性能在一定审核范围内实现,在审核前,首先应确定审核范围。 ⑦ISO9001:2000在策划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和在某个过程进都用了相同质量管理 体系方法。 二、与审核相关几个概念 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内容

内审员培训内容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 的要求,并不证明实验室具有出具技术上有效数据和结果的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准则,也不意味其运作符合ISO 9001 的所有要求。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1( 范围 1.1 本准则规定了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能力(包括抽样能力)的通用要求。这些检测和校准包括应用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和实验室制定的方法进行的检测和校准。 1.2 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检测和/或校准作为检查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室。本准则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不论其人员数量的多少或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范围的大小。当实验室不从事本准则所包括的一种或多种活动,例如抽样和新方法的设计(制定)时,可不采用本准则中相关条款的要求。 1.3 本准则中的注是对正文的说明、举例和指导。它们既不包含要求,也不构成本准则的主体部分。 1.4 本准则是CNAS 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依据,也可为实验室建立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以及为实验室的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提供指南。本准则并不意图用作实验室认证的基础。 注1:术语“管理体系”在本准则中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 注2:管理体系的认证有时也称为注册。

1.5 本准则不包含实验室运作中应符合的法规和安全要求。 1.6 如果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遵守本准则的要求,其针对检测和校准所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满足了ISO 9001 的原则。附录提供了ISO/IEC 17025:2005 和ISO 9001 标准的对照。本准则包含了ISO 9001 中未包含的技术能力要求。 注1:为确保这些要求应用的一致性~或许有必要对本准则的某些要求进行说明或解 释。 注2:如果实验室希望其部分或全部检测和校准活动获得认可~应当选择一个依据 ISO/IEC 17011 运作的认可机构。 2(引用标准 下列参考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不可缺少。对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只采用所引用的版本;对没有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采用最新的版本(包括任何的修订)。 ISO/IEC 17000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由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IFC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 注:参考文献中给出了更多与本准则有关的标准、指南等。 3. 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使用ISO/IEC 17000 和VIM 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注:ISO 9000 规定了与质量有关的通用定义~ISO/IEC 17000 则专门规定了与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有关的定义。若ISO 9000 与ISO/IEC 17000 和VIM 中给出的定义有差异~优先使用ISO/IEC 17000 和VIM 中的定义。 4(管理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