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https://img.taocdn.com/s3/m/8350a62e3b3567ec102d8a89.png)
展示→评价
A:学生互评 B:学生自评 C:教师点评
小结→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
谢谢同学们
在常用的汉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左右 两部分之间都存在迎让避就的关系,如果迎让避就 关系处理不好,会出现很多问题。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自主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42页上面所提供
的学习资料,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什么是主次分明之美?
主次分明之美
每一首乐曲都会有一个主旋律 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题 很多汉字都会有一个主笔
王羲之的《兰亭序》中23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尽其妙。
作业一:
临写课本42页(山、出、言、集)4字,力求笔画结构主次分明。 (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评选)
作业二:
根据古形态变幻之美,结合自六己的理解,将下面3个自字各写出两个以上的不同
造型来,要求字型美观大方。
高
(以上两项作业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第七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二课时)
● 端正平稳之美 ● 均衡对称之美 ● 疏密均匀之美 ● 迎让避就之美 ● 主次分明之美 ● 形态变幻之美
授课 张立军
书法史上的顿悟故事:担夫争道
•
担夫相遇,争道而行,虽各不相让,但能闪避得法,顺利而过。比喻书
法上结构布白,偏旁组合,进退有序,迎让避就,协调有神。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字更有美感?
自主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3页上面所提供的学习资料,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思考交流:
1、什么是形态变幻之美? 2、汉字印刷字体和书法作品在结构美 方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感,它们各 有什么特点?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名师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名师](https://img.taocdn.com/s3/m/6294bce7a76e58fafbb00360.png)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2.通过教师示范引导,精讲点拨,最终每个同学都能够分析字形结构,且能运用临写的方法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目标2。
3. 通过集中展评同学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同学之间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评价学生领悟程度和习惯养成针对目标3。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教与学活动评价任务一.导入环节导入语: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上学期我们在哪节课学习了书法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书法的点画之美》以及我们了解了书法汉字的演变过程及运用的点画特点,我们来看一下自学案,一起来回顾一下:汉字发展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些书体都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有一个选词填空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填一下空:谁愿意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书法最主要的三要素是什么吗?笔法,结构,章法,上学期我们了解了书法的笔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师板书课题:书法的结构之美通过设问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同学们对书法结构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407d430abed5b9f3f90f1c74.png)
二、精讲点拨。
体会其魅力。
1、动势之美:如一个"山"字在书法家的笔下,由于意象的不同即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结构美。
金文《癸山敦》的"山"字,不离象形,观之如三山并立浑朴天成。
北魏郑道昭《天柱山摩崖》"山"字,以中间一画为中轴,真如擎天一柱,左右两竖化为两点,各骑下横一端,如翘翘板,在平衡中寻找着不平衡,在稳定中寄寓着活泼。
唐太宗《晋词铭》"山"字,将三竖化为三点,下横只写一半,化实为虚,结构顿显轻盈活泼。
而怀素《自叙帖》,化三笔为一笔连绵草书,左一竖有山之高,下横与中、右竖化为山之连绵逶迤,写出了动态的美。
2、结构之美:结构美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
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
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
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
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其中以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影响最大。
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避密就疏),"相让"(合体字的相互搭配),"朝揖"(偏旁与主体的关系)等等。
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学生听、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细细品味书法的魅力。
10。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b753e8cc22bcd126ff0cc1.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衡水赛”一等奖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衡水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4950ca44960590c69fc37673.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课标要求: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结构”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有结合、构造的意思。
教材分析:书法的结构就是点画组合的规范和规律。
教材用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这种方法贯穿本课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学习重点:书法的间架结构以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生对毛笔侧峰以及中锋用笔的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预习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音频导入法,感受体验在上学期课中,我们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笔画。
点画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通过笔墨运用,点画线条产生无穷的变化。
那么,这些简单的笔画符号是怎样构成汉字书法优美丰富的形态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
二、作品欣赏-----——拓展联系,承上启下如果把一个字比作一座房屋,我们可以找到柱子、横梁、屋顶和地基等等。
汉字中的笔画就像房屋的构件,构驾起虚实相间的结构关系。
问题:修建一座房屋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首先要端正平稳坚固。
问题:房屋由地基、屋顶、墙壁、门窗构成,但真正使用的是哪一部分呢是由各个构件结构而成的空间。
就像汉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白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
中国传统建筑讲求严格的对称,讲究空间分布的实用和通透;中国书法则“计白以当黑”,讲究均衡对称、疏密匀称。
分析例字:“山(篆书)”“盖(楷书)”结构对称、布白均匀等特点。
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抽象形态在自然界随处可见。
列举自然形态对应例字,用“端正平稳”“疏密匀称”准则分析教材选取的例字。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书画同源》教学设计-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书画同源》教学设计-七年级美术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f700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赏析的方式学习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一脉相承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民族自信。本课时从大书画同“起”源、书画同“形”源(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书画同“神”源。
(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三大时间点入手,运用赏析对比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尝试运用本单元教学知识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并进行书法题跋。初步感受文人画创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本单元课内的知识点,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同生活感悟关系密切。
思考:文人画的组成。
二、新知讲授
(一)书画同“起”源
1.书写作画工具同源
书法和绘画的起源:图画和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具,自是拥有相同的起源。(课件出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二)书画同“形”源
1.表现形式同形
(1)“一笔书“ 赏析
王献之《群鹅帖》
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教学设计表
年级七年级上册科目美术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12b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书写结构,认识汉字的演变历程
•掌握汉字笔画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运动方式
•学会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文字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认识,培养书法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练习汉字书写
•熟悉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与热身(5分钟)
•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引起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文字,了解文字的种类和特征
感性认识(20分钟)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书法作品进行练习,熟悉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
•带领学生观察中文汉字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实例讲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理性认识(20分钟)
•带领学生分析汉字结构之美的原因,了解什么是“形、神、意”的三位一体•带领学生查找汉字中的几何形状,探究汉字结构中的奥秘
创作实践(5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书法知识进行练习,并选取优秀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创作,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体验书法的艺术之美
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书法知识和经验,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了解汉字的结构之美,再通过理性分析了解汉字笔画的特点和构成
•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进行个人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考核学生对汉字结构之美的认识和理解,如能正确运用笔画、掌握书法基本知识,书写规范、端正,字形优美、工整,反映出了书法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6d5e9689eb172ded63b79c.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动生活形象的比喻,能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学习,能够运用书法结构的三个规律分析字形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领悟提升生活中做人的准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书法结构的规律。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墨汁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
五、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课型欣赏--评述课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问:在文字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是如何记事的呢?学生回答:结绳记事。
教师小结:对!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谁是创造文字的始祖?视频展示《仓颉造字》。
教师问:聪明的祖先们发现依照事物的形体能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这种有趣的图形就是象形文字,下面的这段视频中象形文字你认识吗?请大胆的指出来!视频展示《汉字艺术》。
教师:汉字古老而优美,是形、音、意的合体,数千年来汉字又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不同的历史阶段。
笔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这些简单的笔画符号又是怎么构成汉字书法艺术优美而丰富的形态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书法的结构之美》。
(二)探索书法的结构之美书法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1、师生共同分析抽象的书法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教师:你能根据这个建筑想象出中国的一个汉字吗?教师可进行手势语言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滕王阁”整体呈“山”字造型。
"山"字中间一画如擎天一柱,左右两竖如翘翘板,在平衡中寻找着不平衡,在稳定中寄寓着活泼。
我们知道房屋需要地基、柱子、横梁、屋顶等部分组成。
如果我们把一个汉字比作房屋,汉字的笔画就像房子的构件,构架起虚实相间的结构关系。
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产生不安和惶恐。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b65284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f.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试讲稿(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歌曲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唱。
师: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
师:书法的世界充满了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书法的结构之美》,一起去领略书法的独特美感。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连连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平衡木运动员、纪念碑等图片,以及几幅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重心,将与图片所展示物体的重心一致的文字找出来并连线,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获胜,比赛现在开始!师:经过了刚才激烈的比赛,大家将平衡木运动员图片与书法作品"中”字联系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说说理由呢?师:靠窗的第三排的男同学举手最快,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中”字的中竖居中,垂直挺拔,就像稳稳独立在平衡木上的运动员。
师:你说的很形象,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书法讲求端正平稳之美,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和惶恐。
书法结构要重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二)深入探究师:结束了有趣的“连连看”游戏,我们来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师: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张炎龙的摄影作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幅摄影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师:第二排扎马尾的女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这两只企鹅,一个弯腰,一个低头,体态优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师:你表述的非常的清晰,请坐。
师:这种一伸一缩,一避一就,在书法中也常有体现。
师:请大家欣赏书法作品”鍾”字,结合张炎龙的摄影作品,分析一下二者有何联系?师:这道题有难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课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1ba31a6312b3169a551a460.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则、赏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过程与方法:会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会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
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的结构之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时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上学期学习了书法的点画之美,了解了书法的书写和审美规则,如何将点画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漂亮的字,是我们本节课一起研究的内容。
出示板书《书法的结构之美》课件播放引入: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则。
建筑首要是必须牢稳,书法首要端正平稳;中国建筑讲求严格对称,书法结构也崇尚均衡对称;建筑讲究空间分布的实用和通透,书法则“计白以当黑”,追求实画与虚白的和谐之美。
【讲授新课】一、字的结构原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虚实相间。
1、端正平稳之美:左右均衡,不偏不倚。
(图片展示、分析)“中、千、十”重心下移,稳重如山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之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与惶恐。
书法结构要中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2人”字撇捺分开,向左右伸展,互相撑住,重心下移,且底部增大,如同金字塔般牢稳。
3、均衡对称之美:端正平稳,安然自得。
(图片)“盖、且、主、至”汉字字形中有一类对称结构的字,左右完全对称。
小篆中这一结构尤多,它们极富装饰之美。
、帝、奉、无、暴左右两边无论笔画多少,横、竖的长短以及弧度的大小,皆一一对称,极富韵味。
4、上下对正二、匀称1、左右对称“王”2、距离相等“互、卅、勿、可”3、平行“万”三、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审美原则。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7课半包围结构》北师大版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7课半包围结构》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bd39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9.png)
-如“闪”字,左上包右下,学生在书写时易出现左上部分过大或过小,导致整体结构不协调。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两部分的比例关系,使结构匀称。
-在书写“雪”字时,右上包左下,学生需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先写右上的“雨”,再写左下的“彳”,最后完成内部的“彐”。这样才能保证书写的连贯性和字形的规范。
四、教学流程
其次,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半包围结构的分类和书写规范掌握程度不一。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讨论和书写练习中。这说明通过分组合作和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书法技能。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结构不协调、笔画顺序混乱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对重点难点的解析和示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观察、模仿和练习。
此外,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还需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正面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书写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半包围结构在实际书法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半包围结构》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书法练习中是否遇到过结构不协调的情况?”比如,写字时上下部分大小不一,导致整体不美观。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半包围结构的奥秘。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一)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一)](https://img.taocdn.com/s3/m/7ec215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3.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一)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课程信息•学科:艺术•年级:初中/高中•课时:1小时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和美感2.理解书法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比例等元素3.培养学生对于书法结构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内容1.书法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控制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速度–书法的构成要素:线条、形状和比例–不同书体的结构特点和变化–书法作品中的结构美和艺术欣赏2.实践练习–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练习各种线条的书写:直线、弯曲线、折线等–练习书法的基本构图和排版–考察学生的书法观察力和创造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书法?你对书法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后,介绍书法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步骤二:展示和讨论1.展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书法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比例等元素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步骤三:学习书法的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1.介绍书法的基本结构:笔画的长短、粗细和速度控制的重要性。
2.解释书法作品中线条、形状和比例等元素的意义和作用。
3.分析不同书体的结构特点和变化。
步骤四:实践练习1.指导学生练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2.练习各种线条的书写:直线、弯曲线、折线等。
3.练习书法的基本构图和排版。
步骤五:总结与展望1.综合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书法的结构之美,并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对书法结构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进行自我评价,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差异化和拓展•针对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研究不同书体的结构演变和变化规律。
•针对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并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书写技巧和书法结构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的书法观察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口头回答来评估。
参考资料•无。
七年级美术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二课时
![七年级美术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12b2f1fa216147917112827.png)
摄影作品2:张炎龙 “左避右就”
思考·练习:
尝试按上图方法分析下列例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迎让避就,并标示出来。
“禪(禅)”“歟(欤)”“戯(戏)”“親(亲)”
学生分析,归纳。
2、主次分明之美:
点画的搭配组合,依据其长短、轻重、大小的不同而变化,使得众多的笔画有主次;让主笔为次笔所烘托、映衬而凸现,使主次分明而不显杂乱和平分秋色。
3、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发展阶段
第七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二课时 迎让避就之美、主次分明之美、形态变化之美
一、精讲点拨:
1、迎让避就之美:
在左右或左中右结构中,左右部件的点画间伸展和避让极具艺术性。将点画作巧妙的伸展和避让,能使左右部分或左中右部分亲密无间,融为一体。
“欲”字为左右结构,左部“谷”字的捺缩成了横点以避让右部,右部“欠”字上下两撇都伸入左下,使左右合二为一。
二、尝试练习。
改变“竹”、“其”、“列”的造型,至少写两种,注意美观。
三、讲评练习。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备注或反思)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以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课题。
学生听、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细细品味书法的魅力。
学生观察、分析,标示出字的迎让避就。
学生观察、分析,大胆说出避让方式。
学生练写,学以致用。
思考·练习:
尝试分析下边例字的主笔,并说明次笔避让的方式。
“甘”“生”“存”
学生分析归纳。
3、形态变化之美:
神态变化是产生美的必要因素之一,汉字书法作品中有众多相同的点画、部件,却能字字不同,笔笔有异,呈现出丰富、和谐、统一之美。
王羲之《兰亭序》中23个“之”字中间的9个,无一雷同,各尽其妙。(欣赏课本43页的“之”。)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2](https://img.taocdn.com/s3/m/ac66547cad51f01dc281f1a3.png)
1、秦隶 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隶。
2.法
(一)横画
横画是曹全碑中有特色的笔画。往 往以“横飞”为美。曹全碑的横画有两 种,一为波横,一为平横。
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1.波横
波横, 即带蚕头雁尾的横画。“波”有舒 展异常的装饰美感,且往往处在主笔位置。
法》 3.查寻资料:《中国隶书网》
/index.html
学而时习之
牛刀小试(描一描,写一写)
1、描红 请大家拿出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毛笔书写
2、熟练地同学可以用毛边纸直接书写
2.平横
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藏锋逆入, 行笔时把笔锋转向右行,用力均匀,中锋 行笔,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 凹形和基本平形。
1.平横
小试牛刀
? 运用所学方法,快速写“平横”
书法的结构之美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田婵娟
朴尚代清 态尚明元 意尚代宋 法尚代唐 神尚北南 韵尚晋魏 势尚汉秦 象尚秦先
书法及字体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形式。
被誉为:无言的诗, 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
字体发展史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隶变
隶书及演化
波横要写得厚重圆润,左右舒展,蚕头、雁 尾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切记:“蚕不双设,雁不双飞” 。
尝试书写
? 请大家拿出你们桌子里老师准备的礼 物,小组讨论一下这个漂亮的波横是 怎么写的?讨论完后尝试书写,看看 谁写的最漂亮!
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1.波横
三.《曹全碑》基本笔画写法
2.波横
常见的波画有圆头波、方头波、垂头波。
《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一课时学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一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7c2ac650e2524de5187e7a.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第一时学案总时第13时年月日题第7书法的结构之美共3时第1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书法的结构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临写与展示,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并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
教学重难点书法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
教法学法欣赏、评述、临写、展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欣赏导入、出示甲骨文图片,请学生欣赏。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画一画。
2、同学们在前收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你知道关于甲骨文有那些知识。
二、感受造字艺术,体会“画”字的感觉、创设情景,感受书法魅力:A、提出问题:在欣赏甲骨文时,有你们认识、感兴趣的文字或者图案吗?也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B、师生交流。
、教师接过学生话题,创设情景。
2、总结:有的人会结合事物的外形,有的结合意思,有的用图等,引导学生大但发现,不拘一格。
三、创作表现、作业要求:本P40页学习活动一,临写小篆,体验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教师尽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引导。
四、赏析作品,评价交流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对所产生的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让学生欣赏、交流。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学生尝试表现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教师注意发现有亮点的创作。
学生欣赏各阶段汉字的笔画变化。
、书写小篆,感受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心情和感受,名言名句等进行书写。
3、注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运用方面提高表现能力。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教学反思。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95f585a8102d276a22f7f.png)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类畅是觞次,;此也会年 极之,日一。引又地。于, 视盛仰也咏虽以有有群会岁 听,观,,无为清崇贤稽在 之所宇天亦丝流流山毕山癸 娱以宙朗足竹觞激峻至阴丑 ,游之气以管曲湍岭,之, 信目大清畅弦水,,少兰暮 可骋,,叙之,映茂长亭春
5
6
4
10
8
四 书法的结构之美 主次分明
你发现点画的规律了吗?
横长竖短 竖长横短 收放有序 主次有别
左右结构的字有主次吗?
这样组合可以吗?
五 书法的结构之美 迎让避就
左让右迎
说说点画迎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丰腴雄浑
瘦硬遒劲
潇洒灵动
险劲飘逸
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询
王Hale Waihona Puke 之你喜欢哪种书写形式,为什么?
THANKS
一 书法的结构之美 端正平稳
横平
竖直
撇捺正
重心正
二 书法的结构之美 对称均衡
藏头护尾 匀细劲挺
三 书法的结构之美 疏密匀称
分布均匀,有疏有密
写一写
临写对称结构的小篆,运用匀细劲挺的线条,注意点画的端 正、疏密关系,并谈谈临写的体会。
2
2 1 4
5 3
1 2
34
3 21
4 5 6
2
2
3
9 7
1
,
比眼力, 找不同
重字异构,无一雷同
仔细观察方框里的之,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 书法的结构之美 形态变幻
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询
七 欣赏经典,体验书法结构之美
找出体现端正平稳、对称均衡、疏密匀称、主次分明、迎 让避就、形态变幻等结构美的字,并说出字体结构巧妙之处。
柳公权玄秘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帖
小组活动:找出有迎让结构的字
用铅笔涂出表现迎让结构的字,并说出其结构的巧妙之处。
临一临,体验书法结构之美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临写,注意掌握好字体结构,做到 端正匀称、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迎让有度。
柳公权玄秘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帖
总之,书法能释古通今,陶冶情操,好似 现代生活中的一派田园风光,自然、质朴、 宁静,给人无限的美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