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举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22
2.考试的程序
• 乡试(县、州试) 、省试(尚书省礼部试) 、吏部 复试。
主之威,夺天朝之势”,严重削弱了君主的集权统治。 • 其二,由中正官一人主持选举,难免弊端百生。
PPT学习交流
17
• 其三,中正官不公正,往往在选人上首尾倒错。
• 其四,国家给予中正官以选人重任,却没有必要的 监督和防弊措施。
• 其五,中正官所做的品评,不是偏听偏信,就是爱憎 夺其平。
• 其六,九品中正制下,尽职尽责的官吏位于低品,无 功无绩的反位居高品。
• 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 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 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 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实施过程:
• 1.设置中正官
• 2.品第人物
• 3.品级的升降与按品授官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9
第三节 两汉察举制度
一、两汉察举制的建立与实施
(一)察举制度的创立
• 汉代选士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二月
•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 谏者”
• 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于元光元
年(前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
第三章 中国古代 选拔制度
• 选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选官制度 和人才选拔制度。
• 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官为 一途;育士与选士相衔接的特性。
• 两汉的察举制
•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 唐以后的科举制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西周的贡士制度
一、西周选士的方式 (一)乡里选士 西周地方选士一年举行一次,第三年则举行大考 ,即所谓“三年大比”, 《周礼·地官司徒》: “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 。
PPT学习交流
13
(一)以名取人,致使沽名钓誉风盛行 (二)世家权门把持选举,选非其人,察举成为结党营
私的工具
• 由于荐举的权利多出自于地方,使得地方官吏网 罗党羽,培植私人势力。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 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PPT学习交流
14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九 品中正制
PPT学习交流
7
• (三)自荐 • 毛遂自荐 • 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真
才实学 • “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
PPT学习交流
8
二、用士与养士
• 士的特点:“资于身” 、 “资于口” • 用士要做到:“责人则以人”, “权而用其长” • 养士: • 1.知士 • 2.爱士 • 3.礼士 • 4.以诚待士 • 5.虚心纳谏,贵直言
PPT学习交流
3
(二)诸侯贡士 •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一般大国三人,次国
二人,小国一人。 • 天子通过射试进行考核 • “行同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
PPT学习交流
4
(三)学校贡士 • 国学选士与大学考试制度直接相关。
• 《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
• 大学考试合格者,为“造士”向王宫申报,选其中 俊秀的升送司马, 最后由司马负责审选、试用、 任命、颁发官禄。
二、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晋书·刘毅传》
•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 非一朝。” ----左思《咏史》
PPT学习交流
16
晋刘毅列举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为“三难”、“八损” 所谓“三难”: • “人物难知” ;“ 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所谓“八损”: • 其一,大士族通过中正官,操纵选士,控制视图,造成“操人
PPT学习交流
18
• 其七,中正官品评人才,以品、状两方面取人, “ 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 之所限”,中正官以亲疏远近为品评依据。
• 其八,中正对士人的品评,不陈清其善恶,以致“ 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 则风俗汙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
PPT学习交流
•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 1.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发展 • 2.促进了太学的发展 • 3.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PPT学习交流
12
二、察举制的弊端
• 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 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而要引起 主要官员的注意,“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 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 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不实。
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元P封PT学四习交流年(前107年) ,又令
10
(二)察举的科目
•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 类:常科与特科
• 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 孝廉科,此外还有秀才、 明经等科目。
• 特科因是皇帝临时决定
,最主要的科目、也是
最制度化的科目是贤良
PPT学习交流
11
(三)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
• 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 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 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19
第五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吏的制 度,因分科考试而得名。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十科举人:孝悌有
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 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 略和膂力骁壮。
PPT学习交流
20
• 十科举人中,文才秀美科 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 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 式产生。
PPT学习交流
5
二、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 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 • 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
PPT学习交流
6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养 士制度
私门养士“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公门养士 • 一、选士的方式 • (一)招聘
• (二)举荐
• 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
PPT学习交流
21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 考生的来源和考试的程序
1.考生的来源
•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 徒,二是乡贡。
• 生徒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生,他们修业期满 ,可以应举参加考试。
• 乡贡即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的士人,向本县、州
投请应试,经地方预试合格送中央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