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从诗歌到电视剧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从诗歌到电视剧的演变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全诗共357句1785字,历史学家范文澜称其为继《离骚》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的伟大诗篇”。全诗以刘兰芝的婚姻遭遇为线索。描述了兰芝从焦母逼归到被迫再嫁而自尽的悲剧发展过程,冲突尖锐,情节动人,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孔雀东南飞》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被传唱,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被学校教材所选用,也充分地说明了它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之所在。《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编订的《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为篇名,距今已有1450年的历史,20世纪国内(不含港、澳、台)的《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关论文论文研究近400篇,此外,还有各类专著、工具书、文学史的相关论述。充分显示了研究队伍的强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2009年年底央视八套将其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孔雀东南飞》,是由导演王文杰指导的,由孙菲菲,潘粤明主演的36集古装电视剧。伴着空谷幽兰般的箜篌声,在百鸟朝会、孔雀落泪的浪漫场景中拉开序幕,上演了哀转动人的古典爱情剧,36集的同名电视剧《孔雀东南飞》在荧幕上再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千古爱情。电视剧《孔雀东南飞》是在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演绎,改变创作出的具有现代色彩的爱情悲剧,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相比诗歌而言,其在人物、剧情、情节上都有了扩充,先将其比较如下:从人物塑造上看,在诗歌中,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知书达理。诗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经……”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与加强。如“拨指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韧如丝”的“蒲苇”,将仲卿化作“无所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他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他没有对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动心,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焦仲卿的爱情。在电视剧中刘兰芝的形象亦是如此。在诗歌中,和兰芝相比,男主人公焦仲卿的性格展现得不是那么丰富,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在电视剧中,对于焦仲卿的塑造则比较鲜明、突出,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从恋爱到结婚再至双双殉情,性格鲜明,他是庐江府中一个抄写文书的小吏,求上进、有大志,情专一,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征,讲孝道礼让,做事中规中矩,为人重情重义,与刘兰芝同样追求爱情美满的幸福生活。事业上,在情敌高主簿的无端挑剔、卑劣的陷害下,遭受到一次次打击,总是不遂人意;生活中与刘兰芝相敬相爱,夫唱妇和,但另一方面又受焦母控制,欲抗争,面对寡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又不时地受到良心的谴责,一直陷在矛盾的旋涡之中而不能自拔,其性格既坚强又懦弱,既上进又消沉,被迫一退再退,唯心遵母训,休爱妻,酿成爱情悲剧,最终殉情而亡。在原著中,焦母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和男权思想极为严重的典型形象。她与刘兰芝的矛盾并非是一个婆婆和儿媳的矛盾,而是家长制特别是男权制思想和女性自由思想的矛盾在这一对婆媳间的反映。电视剧写成了焦母因为刘兰芝不是出身于名门、嫉妒以及受姑母和高炳臣挑拨,把焦母写成了处处刁难刘兰芝的恶婆婆,偏离原来人物的改编完全失去了原著男权制思想和女性自由意识矛盾冲突的深刻历史内涵。

诗歌是以焦仲卿与刘兰芝为男女主人公,电视剧版的《孔雀东南飞》人物虚构了许多角色,如原诗歌中并没有的角色—焦仲卿的好友孙怀、孙怀的母亲、落入红尘的桃花、小姑的情人赵子陵、焦仲卿的姑母等等。在诗歌中一笔带过的人物如:小姑香草、秦罗敷、高主簿

等等,在电视剧中被详细叙述并赋予丰富的剧情,虽然增加了这些人的塑造使电视剧更加的有意思,使得高主簿对焦刘二人感情的破坏和焦母对二人感情的压迫有了一些联系和照应,提高了收视率,但有生搬硬套的嫌疑。同时,《孔雀东南飞》剧中把罗敷加了进来,这位出现在《陌上桑》中的美丽女子居然令人匪夷所思地穿越时空与焦仲卿、刘兰芝发生了三角恋关系,具有明显的现代色彩,与原诗不符合,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同时,也是对观看者的误导,特别是对观看者小学生的误导,混淆《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从情节上看,增添了许多情节,被赋予了许多现代色彩的爱情元素。情节的改变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改变,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相识到相知都具有现代色彩,有琼瑶式的卿卿我我的、你亲我爱的恋爱故事。剧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琴篌和鸣而成姻缘,因为两个家庭都反对,于是两人采取私奔的方式,先斩后奏,然后焦仲卿再带着这个媳妇见焦母,这无疑是自由恋爱的结晶。刘兰芝弹箜篌与焦仲卿弹琴引来百鸟朝鸣,从而导致两个“知音”相爱。在电视剧中还增加了许多情节,如:高主簿的迫害仲卿的情节、罗敷爱焦仲卿的情节、小姑与刘兰芝的情节等等。同时也删去了焦仲卿羞辱刘兰芝情节,这样的删除丧失了原著批判封建礼教的深刻性。便转化为高主簿爱刘兰芝,而刘兰芝不爱高主簿,罗敷爱焦仲卿,而焦仲卿不爱罗敷,这样的戏份不能说原著没有一点影子,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三角恋关系。从结局看,原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结局情节比较单一,兰被遣回娘家后,受哥哥的逼迫无奈再嫁,便与仲卿约定双双殉情。婚礼当日投河自尽,仲卿闻之自缢于庭树。而电视剧则对情节做了这样的改动:高主簿设毒计,派仲卿远去柴桑送公文,路上派人劫杀:刘兰芝听到伸卿死于途中的误传,投河自尽:仲卿脱离秦将军的逼婚,策马奔回却晚来一步,眼睁睁地看着刘兰芝沉入水中,悲伤不已,不日,自挂东南枝”。这一改编的结局,有模仿西方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痕迹,以为爱人已死才选择了殉情。原著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死不是为爱情而死:刘兰芝是为了捍卫自己清白贞洁的人格,并不是为了像焦仲卿说的“得高迁,攀高枝”而焦仲卿的死是因为他先说了死,在刘兰芝死了之后他不得不死。电视剧变成了二人的殉情,是与原著情节严重违背的。诗歌《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呜,夜夜达五更。”虽有浪漫主义的情调,寄托着人们良好的愿望,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性。树上有鸟不奇怪,鸟的叫声则完全是人们赋予它内容,这在现实中都是情理之中的。相比较电视剧《孔雀东南飞》结尾则过于浪漫,传奇性削弱了悲剧的现实社会批判意义。一部长篇叙事诗要改编成一部大型电视剧,没有创造性的再丰富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创造性再丰富必须是对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主题展开的空间的再创造,如果离开了基本情节和主题及其空间的别开生面,特别是朝原著不同的方向的改变,那就不是改编,而是另一种创造了。

环境营造上看,原著呈现的是悲悯哀伤的氛围,而电视剧注重以诗意的画面、浪漫的情调去表现古典诗歌的意境和悲悯,不管是在开头还是结局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电视剧版《孔雀东南飞》伴着空谷幽兰般的箜篌声,在百鸟朝会、孔雀落泪的浪漫场景中拉开帷幕,上演了一出哀婉动人的古典爱情剧,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结尾部分,两只孔雀飞鸣。并落下伤心泪珠,浪漫得让人觉得这不是人间的事。与此同时,古诗中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电视剧以刘兰芝弹箜篌开始切人,唯美的画面、古朴的音乐立刻把观众带入精致典雅的汉代,箜篌、古琴再现我国古典乐曲魅力。此剧重点格局在对民间风俗和社会样式的表现上。美术样式的选择突出了汉代民俗风貌,戏用道具准确细致地符合年代特征,质朴又不失品味;色彩上饱和纯正,将现代人的好奇感与批评感溶进对于古代(汉代)民俗文化的品评与欣赏之中,引起现代观众最大博览欲与观赏兴趣。从这点看,这是成功的。

有现代色彩的爱情悲剧,但是对于主题的表达则削弱。传统的主题是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孔雀东南飞》是通过家长压迫下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然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