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计量分析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计量分析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计量分析本文基于纳尔逊和普罗瑟、坎贝尔和曼昆的研究经济波动持久性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1987-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构造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以及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点,并得出相关结论。

中国经济确实符合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即经济是围绕着一条趋势路径而发生波动的。

关键词:中国经济波动长期增长短期波动计量模型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对某国经济波动规律性的研究是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的理论依据。

一方面,如果在经济波动过程中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为负,经济体当中就有未被充分利用的要素,劳动力市场上就会存在非自愿性失业的现象,这种要素的不充分利用尤其是非自愿性失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产出缺口为正,生产要素实际上处于过度使用状态,由于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其它产品价格的上涨,就有引起通货膨胀尤其是加速通货膨胀的可能,这会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的损失。

因而,为避免失业率过高或引发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常常要求经济在潜在产出或略低于潜在产出附近运行,但由于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的形式,因此这就引发了众多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理论研究的兴趣。

宏观经济理论中,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代表性理论有两类即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强调技术的变化是产出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产出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和其他总需求的扰动,伴随着名义价格和名义工资的缓慢调整。

由于这些模型假定价格和工资最终会调整,因而根据自然的假定,这些模型意味着总需求变动没有长期影响。

因此,这些模型的自然基本模式预言,产出是围绕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从而这就引发了一个基本的怀疑即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产出是否是围绕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短期经济如何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众多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中,凯恩斯经济学派用总需求和总供给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成为主流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

该理论系统的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从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各种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来形成短期经济的均衡。

具体来说,可将该理论整理如下:经济周期的衡量、、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衡量总体GDP经济状况的最概括的指标,它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的增GDP长变动,代表着经济的周期波动。

我们由的核算课程中可以知GDP道,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因此,的增减变动,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GDP=C+I+G+NXGDP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减变动,分析变动的原因,就可以分别GDP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变动原因。

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失业率。

短期经济繁荣的时候,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就下降;反之,短期经济衰退时,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失业率和存在着一种GDP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例子,通过计算失业率的变动和实际的百分比变动之间的关系,得到GDP一个函数:实际的百分比变动失业率的变动=3%-2×GDP1.该公式表明,对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增长通GDP常下降。

短期中,失业率和的这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通GDP2%过研究的变动,可以大概掌握失业率的变动,这进一步说明GDP是衡量短期经济的最好指标。

GDP因此,在短期中,我们以作为衡量经济短期波动的指标。

GDP在核算中,我们知道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在以后GDP GDP 的分析中,常以这两个名称出现。

GDP短期经济的假设、、经济在短期和在长期是有差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价格上。

宏观经济学假设,在长期,经济中的价格是具有弹性的,很灵活,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

第七讲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第七讲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第七讲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一、宏观经济学概论
1、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行为及其规律。这里的“经 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 值。例如总消费、总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价 格水平、储蓄率、失业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通货膨胀率、 利率、汇率等。
(3)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主要注重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的问 题。对如何把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结合下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 以理性预期学说为中心假说的新古典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出现涨落,关键在于人们的预期
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偏离;宏观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同样需要建 立在公众未能准确预期到政策效果前提之上。在人们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信息来形成和修正自己的预期,从而不断逼近现实 情况时,最终将使政府宏观干预政策失去效果。
由于NDP 扣除了GDP中自然资源、土地、劳工死伤以及 环境成本,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净附加值。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减少低效行为。例如,中国煤炭储 量有限,本应尽量节约使用,但是在以GDP作为考核指标的情 况下,地方政府挖煤越多,其政绩越显著,对它也就越有好处。 而若是以NDP来考核,就可以减少这种反向刺激。
然而,1929年西方世界发生大萧条,对古典经济学理论 提出挑战:既然市场调节如此完美,为什么实际生活中会发生 如此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呢?危机时期,大量资源闲置、失业 急剧上升、经济活动水平剧烈收缩、市场机制在哪里出了问题 呢?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依据凯恩斯宏观理论,市场上的价格和工资等变量,并
不像古典经济学家所相信的那样必然会灵敏调节,而是存在阻 碍它们自发调节的因素即“粘性”甚至“刚性”。经济发生变 动时,由于价格或工资不能充分调节,市场就不能达到新的出 清状态。由于市场机制调节存在缺陷,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严 重危机。

财会类专业知识宏观经济学讲义笔记5(宏观经济现象)

财会类专业知识宏观经济学讲义笔记5(宏观经济现象)

理论攻坚-宏观经济学5(讲义)第七章宏观经济现象第一节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一、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地扩张和收缩。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1.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1)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

(2)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8年。

(3)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它的平均长度为3—5年。

2.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1)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2)增长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GDP只是相对减少。

(三)经济周期的划分和阶段特征1.经济周期的划分一般来说,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具体地,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2.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1)复苏和繁荣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但也常伴随通货膨胀。

(2)衰退或萧条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

(四)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假说1.外因论(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是技术冲击。

(2)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3)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特。

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

(4)政治性理论该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

2.内因论(1)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加速原理指产量变动引起的投资的变动。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长期趋势代表了经济在较长时间内的增长方向和速度,而短期波动则代表了经济在较短时间内的涨跌波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它反映了经济结构和产出水平的持续改善。

在长期趋势中,经济的增长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教育水平。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投入的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3.资本投资:资本投资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机械、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大规模的资本投资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促使经济长期增长。

二、短期波动短期波动是指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的周期性涨落,其原因主要是与市场供求、产出波动、消费者信心和政府干预等因素有关。

经济短期波动的主要表现有:1.景气周期: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周期性波动被称为景气周期。

这是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

景气周期可以分为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波动会对产出、就业和物价等方面产生影响。

2.商业周期:商业周期是指在景气周期内,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商业周期一般持续数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区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所致,表现为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和复苏。

3.季节性波动:某些行业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

例如,旅游行业、农业和零售业等在特定季节内的需求和供求关系会有所变动,导致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

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长期趋势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和速度,而短期波动则是在这个趋势基础上的周期性波动。

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调控

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调控

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调控经济波动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涌现,因此宏观政策调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然而,短期经济波动依然存在,其诱因与宏观政策的有效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首先,需认识到短期经济波动是复杂多元化的结果,涉及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动、政府间关税的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等都有可能对短期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其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使得宏观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次,合理利用宏观政策调控工具可以避免短期经济波动对经济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降低或提高利率,货币政策可以调控市场流动性,影响企业投资和消费者购买力,从而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财政政策也是调控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府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需求,并在经济下行时实施逆周期调控,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宏观政策调控在应对短期波动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局限性。

首先,宏观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着滞后效应。

当政府决策制定之后,其影响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而短期经济波动往往以较快的速度发生,因此政策调控的时效性成为了一个挑战。

其次,宏观政策调控需要大量的信息和准确的预测,而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政策制定者难以精确地预测经济变化,因此调控的准确性仍然存在风险。

要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数据收集和监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政策组合,以增加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

例如,不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还可以结合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调控经济。

同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提高经济的韧性和适应性,从而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的风险。

总之,短期经济波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宏观政策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但其局限性也需要我们深思。

统计学中的宏观经济波动理论

统计学中的宏观经济波动理论

统计学中的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经济波动一直是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焦点之一,而统计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经济波动的研究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统计学中,宏观经济波动理论是较为重要和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一定的模型和数据分析,来揭示经济波动的一些规律和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预测。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波动是指宏观经济变量在时间上的波动,例如国内生产总值、零售销售、消费价格指数等。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在宏观经济波动理论中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一般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其中长期波动又称为趋势波动,中期波动又称为周期波动,短期波动又称为季节波动。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时候,宏观经济波动理论根据经验和数据,提出了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是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的基石,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能否成功的前提。

1. 假设经济变量具有随机性。

经济变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因此其波动也具有随机性。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认为,经济变量的波动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制性,这种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政策、市场、自然灾害等。

2. 假设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认为,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对于一个经济变量的波动,有时可以通过其他经济变量的波动来解释。

例如,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以通过失业率的下降来解释。

3. 假设经济变量存在周期性波动。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认为,经济变量的波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商品价格、生产量等经济变量波动都存在周期性的规律性。

4. 假设经济变量存在趋势性波动。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认为,经济变量的波动存在一定的趋势性,例如人均收入、工业产值等经济变量的波动都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

宏观经济波动理论的主要方法在宏观经济波动理论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是指对一组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经济活动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波动情况。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指的是经济周期中的景气与衰退阶段,而长期经济波动则更多关注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短期经济波动是经济周期的核心特征之一。

在短期内,经济波动主要受到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需求方面,消费支出、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都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供给方面,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也会对经济波动起到重要作用。

在经济周期中,景气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物价上涨等现象。

这时,人们的消费意愿增强,投资活动也相对活跃。

然而,过度的需求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阶段通常伴随着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等情况。

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波动,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与短期经济波动相比,长期经济波动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等因素。

经济结构变化则涉及到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

长期经济波动的研究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新、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还应该关注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涉及经济周期中的景气与衰退阶段,而长期经济波动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研究经济波动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短期与长期经济的稳定和波动讲义

短期与长期经济的稳定和波动讲义

短期与长期经济的稳定和波动简要概论一、讨论的关键问题1.经济中的产出与就业会不会发生波动?为什么会发生波动?2.经济中的产出与就业决定于需求还是供给水平?3.经济中的产出与就业波动是由货币冲击造成的,还是真实冲击造成的?4.经济中的价格、产出与就业是什么关系?二、几个关键的分析概念1.长期与短期2.价格粘性与价格伸缩性3.市场出清与非市场出清4.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5.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古典二分法)6.事前与事后四、授课的逻辑第五章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模型一、一般模型(一)收入-支出模型 1. 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实际支出是家庭、企业和政府实际支出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是“事后”概念。

计划支出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意愿或计划支出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是“事前”概念。

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之间的差别反映了企业由于它们的销售与预期不一致而进行的非计划存货投资。

2.计划支出的决定假定经济是封闭的,计划支出函数为:),,,(-+-+-=T G i Y E E eπ,10<<E Y其中,Y 、G 、T 分别表示收入、政府购买和税收(以税收绝对量表示),i 和πe为名义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ei π-则为实际利率r (事前利率)。

10<<E Y 表示边际支出倾向小于1。

计划支出由几个部分组成,在封闭经济中E=C+I+G ,自变量Y 、T 、e i π-对C 和I 的影响严格的说需要从微观意义上进行考察。

一般的,+-++-+-=G i I T Y C E e)()(π,但这并不十分准确。

3.均衡与凯恩斯交叉图当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相等时,经济实现均衡,即厂商没有非意愿存货的变动,事前计划与事后支出完全相等。

因此,均衡要求: E=Y故,),,,(-+-+-=T G i Y E Y eπ “凯恩斯交叉图”图示:当实际支出>计划支出时,非意愿库存增加,厂商削减产量; 当实际支出<计划支出时,非意愿库存减少,厂商增加产量。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决定因素及政策影响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决定因素及政策影响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决定因素及政策影响关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决定因素及政策影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言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用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主要经济变量测度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并设计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的政策。

从研究角度来看,经济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主题。

由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决定因素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相异,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在长期和短期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因此,区分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及其分析方法,既成为研究观察宏观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和思维框架,也有助于把握主流宏观理论不同流派分歧的真实含义。

二、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划分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是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以经济主体决策为背景,通过分析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市场的各自特征及相互联系,考察当经济环境发生外生性变动时以上市场的变化特征和相互作用,从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缘由,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经济政策。

因此,宏观层面上市场特征的界定成为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关键。

工资和价格调整速度是市场特征的内核,也是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长期和短期划分的主要依据。

持续的市场出清假设意味着工资和价格对供求变动能够做出即时调整,即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或“灵活性”。

然而,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存在“价格粘性”甚至“工资刚性”。

例如,劳动合约通常确定了长达三年的工资水平,合约期内工资一般不能调整;许多企业也使自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如报刊出版商通常只是每三年或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改变一次自己刊物的零售价格。

尽管如此,明显的价格粘性与假设的价格伸缩性并不矛盾,因为在长期内价格并不总是粘滞的,最终工资和价格毕竟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调整而使经济趋近均衡。

因此,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诸如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而价格粘性适用于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分析。

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重要! 如果我们理解经济增长过程,我们就应该能通过创造经济增长演示我们对 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解。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经济奇迹,我们就应该能够创 造经济奇迹。
Robert E. Lucas 但是,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经济增长 都是波动上升的,围绕着平均水平的这种波动,被称为短期波动或商业周 期。
1
在图上,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 3%。和中国经济一样,美国经济也表现出围 绕着这一长期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特征。什么因素决定美国 3%的经济增长率? 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达到中国的 10%的增长率?
2
我们从 2000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的数据中依然能够看到长期增长和短期波 动的特征。但是,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增长率有差异。
国民收入=GDP=国民支出
16. 计算 GDP 的方式:增值法
经济中所有企业所实现的增值(value added)。
中间品价值 销售收入=产出价值
农民,小麦 0 元
○1 元
E
A增Biblioteka 1元面粉厂,面粉 ○1 元
A
E
A
△3 元
A
E
A
2元
面包店,面包
△3 元
A
E
A
合计
最终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7 元 A
E
A
4元
中国在 2014 年实现的 GDP 为 63.6 万亿元。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

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

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其中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和资产配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2000
年开始的7%的经济增长率上升至2017年的6.9%,并且在这
段时间内持续保持。

虽然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伴随着这些发展而存在的也是周期性的波动。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国经济存在着两种周期性波动,一种是短期波动,另一种是长期波动。

短期波动主要指经济增速突然上涨或下降,而长期波动是指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如果不能有效抑制这些波动,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资产配置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它可以有效抵御经济波动,并有助于资源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采取有效的资产配置策略,比如说加大投资,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调整财政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借贷规模,统筹调配货币政策等。

总之,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和资产配置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能够有效把握这三者,中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发展,实现和谐发展。

08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08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P AD0 AD2
AD1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
O
Y
四,总供给曲线
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实际GDP 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实际 总需求)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 (总需求)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 -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 -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A,财富效应 ,
用货币衡量的 名义财富不变
P AD Y
实际财富
C
P 与 Y 反方向变动.
B, 利率效应 ,
(2)构成总需求的消费和投资 )
A,消费 , Ⅰ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数量与人们的 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即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如果我们以C代表消费, 如果我们以 代表消费,以Yd代 代表消费 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 = C(Yd) 表示关系:↑(Yd ) 表示关系: ↑C
第八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八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区别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和短期, 区别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和短期, 关键在于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 关键在于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 价格(包括工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包括工资)是否实现了比较 充分的调节. 充分的调节.
B,投资 ,
Ⅰ投资的含义 投资( 是指资本的形成, 投资(I):是指资本的形成,即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包括厂房,设备, 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新住宅的增 加.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在商业和投资领域,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

短期波动通常是指周期较短的价格波动,而长期趋势则代表了一个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市场或投资运动方向。

虽然短期波动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一些机会进行快速的交易和暴利,但是这种过于关注短期波动的策略却往往会影响投资者对长期趋势的判断和理解。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的观察应该处于在长期趋势的基础上进行。

长期趋势的分析比较复杂,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如经济背景,产业发展趋势,公司基本面等等。

而对于短期波动来说,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则更多的与市场的情绪,流动性以及资金流向等因素有关。

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投资者需要掌握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度,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长期趋势远比短期波动更重要。

因为长期趋势更能反映市场、产业等本质因素,对长期投资收益的影响更加深远。

而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则是一种可观察的交易机会,在一定的技术分析和风控管理的前提下,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操作。

可以说,短期波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短期情绪和流动性,但长期趋势才是真正反映了市场的大方向和真实情况。

因此,在投资决策时,长期趋势应该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当然,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并非没有关系。

事实上,在长期趋势形成之初,往往会有一定的短期波动,但这些波动一般都是比较有规律的。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把握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在其中获取到更多的收益。

例如,在某个行业或产业长期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虽然在一些特殊时期里可能会有短期波动,但这种波动往往只是市场的暂时情绪导致的,而不是长期趋势的反转。

总之,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与作用需要投资者掌握。

通过正确把握市场大趋势,投资者才能够在短期波动中获取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回报。

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海闻
【期刊名称】《杭州》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海闻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J], 海闻;;;
2.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 [J], 柴睿;李兴美;孙文龙
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动态解析 [J], 杨万平;赵金凯
4.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计量分析 [J], 王俏
5.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基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分析框架 [J], 袁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

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

消费 为什 I: (总)投资 么? G: 政府支出 2013-7-30 EX-IM:净出口(出口-进口)
C:
8
GDP核算-支出法举例
美国GDP 14000 12000
在美国,目 前70%的 GDP用于 私人消费; 16%的GDP 用于私人投 资。
数据来源于 ERP(2007) 附表b1
当期产量
计量不充分
虚拟核算 污染、家务等不计入 地下经济
难以反映产品质量的改善
2013-7-30
17
2. 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经济体里只有消费者和厂商 是否有这样的例子?
总支出(恒等式):Y=C+I 收入的分配(恒等式):Y=C+S(储蓄) C+I=C+S
在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 重大致一直稳定在5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 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第6772页。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2013-7-30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12
GDP核算-收入法举例
12000
美国的各种总收入(亿元)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GDP核算-收入法举例
120000
中国的各种总收入(亿元)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按照收入法,中国统计部门 采用的核算方法是,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 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GDP。
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于计算误差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中国应该转变其经济产出的核算方式,而使所有
成本都得到体现,最终刺激地方政府注重在衡量经济产出的时 候,从GDP中减掉三个方面的成本:一是来自石油、土地等方 面的投入成本。二为因工带来的人员死伤成本。三是把环境成 本分摊到各省,以便各省在计算GDP的时候扣除分摊到的这部 分环境成本。在抽掉这三部分成本之后,剩下的就是国内生产 净值(NDP:Net Domestic Product)。
应当注意的是,当经济学家谈论GDP时,通常是指实际 GDP而不是名义GDP。
由名义GDP和实际GDP,我们还可以计算另外一个常用 的统计数字,即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主要衡量名义GDP的增加在多大程度上是由 于物价上升而不是由于生产数量的增加: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 ×100%
实际GDP
同时,无论是温带地区可是拥有海岸线的国家,仍有不少 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因此,自然因素是对经济增长具有某种影响,但是把发展 的比较差距主要归结为客观原因的自然决定论或地理决定论是 不正确的。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更为重要变量,是人类社会不 同程度可以控制和选择的可变因素,其中通常包括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形成、对外开放程度等常规因素。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长期增长的持久发动机。
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具有紧密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技 术知识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于事物存在和运行方式的理解,人力 资本则是指劳动者掌握技术和知识的能力,或技术和知识在劳 动者这一特殊载体上的存在状态。
然而,1929年西方世界发生大萧条,对古典经济学理论 提出挑战:既然市场调节如此完美,为什么实际生活中会发生 如此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呢?危机时期,大量资源闲置、失业 急剧上升、经济活动水平剧烈收缩、市场机制在哪里出了问题 呢?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依据凯恩斯宏观理论,市场上的价格和工资等变量,并
GDP虽然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的最重要的单个指标,但 是它在概念和实际数据获取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②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③各国的GDP很难进行相互比较。
2、NDP
随着中国GDP总量的不断增加,国内所发生的一些环境灾 害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近期的“牛奶河”水污染 事件。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中国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 护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人们 忽略了增长质量问题。
(2)教育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实际经历获得的知识 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附着在劳动者个人这一特殊载体上并 表现为他们不同的素质差异。
人力资本同样是一种生产要素,它能有效地提升一个劳动 者或一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或效率。
像增加物质资本需要积累和投资一样,增加人力资本也需 要投资,并且需要特殊的投入要素,即教员、图书馆、实验室、 学习时间等。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GDP = GNP - 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
除了GDP和GNP以外,国民收入账户还包括国内生产净 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国民总储蓄等其他总量指标。
三、长期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
长期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关注的主题之一。
在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 那就是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机制问题不存在单一因素解释。 长期经济增长是一系列因素从不同方面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含像人力资本、资本积累、与外部世界经济联系等 常规性经济因素,也包括像技术进步和制度条件这类具有关键 作用的因素,还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
二、国民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提供了有关一国 宏观经济活动最重要指标的度量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GDP)是国民收 入账户中最重要的总体经济活动衡量指标。
GDP: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人力资本概念意味着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特殊产业。由 于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随着人力资本对于现代经济重要 性不断增大,教育对于长期增长的作用也就相应增加。
经济学家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 是教育具有某种正外部性效应。因而为了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 政府应当实行鼓励国民教育的政策。
由于NDP 扣除了GDP中自然资源、土地、劳工死伤以及 环境成本,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净附加值。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减少低效行为。例如,中国煤炭储 量有限,本应尽量节约使用,但是在以GDP作为考核指标的情 况下,地方政府挖煤越多,其政绩越显著,对它也就越有好处。 而若是以NDP来考核,就可以减少这种反向刺激。
(3)开放与国际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型 政策,试图在避免与外部世界发生不断深化的经济互动的前提 下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
从对不同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绩效的分析检验,现在大多 数经济学家认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政策比较有助于穷国经济 的发展。
减少对贸易的限制,扩大开放,从参与全球经济体系过程 中学习,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3)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主要注重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的问 题。对如何把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结合下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 以理性预期学说为中心假说的新古典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出现涨落,关键在于人们的预期
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偏离;宏观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同样需要建 立在公众未能准确预期到政策效果前提之上。在人们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信息来形成和修正自己的预期,从而不断逼近现实 情况时,最终将使政府宏观干预政策失去效果。
不像古典经济学家所相信的那样必然会灵敏调节,而是存在阻 碍它们自发调节的因素即“粘性”甚至“刚性”。经济发生变 动时,由于价格或工资不能充分调节,市场就不能达到新的出 清状态。由于市场机制调节存在缺陷,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严 重危机。
凯恩斯理论为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个理论依
据。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保证资源 充分利用。相反,在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的过热状态时,政府也 可以实施收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需求,从而给经济运行 降温。因而,政府可以而且应当在宏观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理论提倡的政府宏观调节政策, 可能是这一新经济现象的根源。这一思想在货币主义学派那里 得到了集中体现。
货币学派认为,让市场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经济能够达到
充分就业的均衡。政府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给市场力量创 造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环境。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有 利于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措施,是“管住货币,其他事情 让价格去做”。
3、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是按价格计算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在用价格计算GDP 时,可以用两种价格:如果用物品和劳务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 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则得到名义GDP;如果用基年价格的 计算全部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则为实际GDP。
如下表所示。
假定只有两种产品时GDP的计算数据
年份 2009
面粉价格 (元/袋)
100
面粉产量 (袋) 10
衣服价格 衣服产量 名义GDP 实际GDP
(元/件) (袋)
(元)
(元)
20
50
2000
2000
2010
120
15
30
70
3900
2900
2011
150
20
40
100
7000
4000
量的变动,因而更好地反 映了社会生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是比 名义GDP更好地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
应当说明的是,凯恩斯理论与货币主义以用新古典学派虽
然存在深刻的学术分歧和对立,但它们并非水火不能相容。事 实上,在长期和短期分析假定框架下,三者的范式具有理论兼 容性。
3、宏观经济学问题
宏观经济学形容大致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分析:
①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②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 ④经济全球化问题; ⑤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1)凯恩斯革命
20世纪初,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形成相当完整的体系。当 时的经济学家通常相信,市场机制不但能够使每种生产要素得 到相应的报酬,能使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而且在宏观经济运 行中,也能够通过自行调节来应对或控制经济的周期波动。国 家干预仅仅应当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收入再分配方面。此外更 多的干预,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总体特点的概况性指标,宏观经济 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加以描述和分析。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基本对象是宏观经济变量,而宏观
经济变量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必须具有覆盖社会经济整体的 属性,而不仅仅是涉及特定企业、部门或地区的对象。
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独 立的学科分支,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理论革命产生的, 并在后来几十年不断发展,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流派。
1、自然禀赋因素
自然因素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制约作用。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提供的作为生产过程投入品的资源,如 耕地、河流、森林、矿产资源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富国之所以富裕,具有相对幸运的含义。 例如美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经济增长也具有联系。
曾经有经济学家注意到:除了很少的几个例外,被陆地包 围而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一般比较贫穷;而温带国家与热带国家 在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机会上存在悬殊的差异。
第七讲 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一、宏观经济学概论
1、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