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窑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突破柴窑素烧“火焰红效果”的偶然性:为达到理想的赫红赤铜的柴烧独特的“火焰红”自然效果,雕塑院大胆采用了以往仅用在小作品上的盐釉配方。该配方用了近300kg的工业盐和30kg的氧化铁色剂,以盐烧的原理配合柴烧效果,在毫无科学仪器辅助的人工看火的情况下,达到相对理想的自然色泽的烧成效果,确保了《亚洲艺术之门》的表面艺术感染力。










超细氧化铝粉影响青瓷瓷胎强度的作用机理

叶宏明 杨辉 包绍华


前 言

纳米氧化铝粉体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反应及烧结活性高等特点,在人工晶体、微电子器件、精密陶瓷、化工催化剂及复合材料等方面都得到重要应用。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溶胶一凝胶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产品晶型、粒度可控且粒子均匀度高,纯度高,反应过程易于控制,副反应少等优点,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与发展。

薄胎厚釉是南宋官窑古青瓷的一大特色[1],有时胎的厚度比釉还薄,使得瓷器更加轻巧优美,其薄胎厚釉制备工艺至今仍为制瓷业的一大绝技。由于釉的热膨胀系数大于胎的热膨胀系数,产品烧成冷却时,釉受到张应力而开裂,胎则受到压应力而变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胎体强度不够,经常因厚釉的作用,产品发生变形甚至开裂现象,导致产品合格率很低。如何提高坯的强度,提高产品烧成合格率,是目前古陶瓷界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以无机铝盐为先驱体,以六次甲基四胺为催化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干凝胶在980℃基本上转变成α- Al2O3,平均粒径为0.69μm,将该Al2O3粉以一定的配比添加到青瓷瓷胎中,研究粉体的加入对薄胎厚釉青瓷瓷胎的增强作用,最终提高薄胎厚釉青瓷的烧成合格率。

1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析纯硝酸铝[Al(NO3)3●9H2O]、去离子水作原料,分析纯六次甲基四胺[(CH2)6N4]作催化剂。首先配制40% Al(NO3)3●9H2O水溶液和[(CH2)6N4]水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使六次甲基四胺分解出NH3,均匀催化形成透明凝胶,经干燥,热处理获得Al2O3粉末。

薄胎厚釉青瓷以龙泉石和紫金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淘洗制成精泥,并按一定的配方引入纳米氧化铝、表面改性剂,湿法球磨数十小时后,经成型、干燥、素烧、上釉、装窑烧成等工艺过程制得。其基本配

比如表1所示(氧化铝为纳米氧化铝粉与瓷土中固有氧化铝的合计)。

本实验利用上海天平仪器厂CRY-2差热分析仪,LKY-2微米测定仪和日本理学电机D/Max-RA型Cu转靶X射线仪,PHILIPSXL Series扫描电镜对粉体进行分析。利用日本理学电机D/Max-RA型Cu转靶X射线仪,法国NACHEF偏光显微镜对胎釉进行分析。

表1青瓷胎釉化学成份组成[2]

Table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eladon ceramic glaze and body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68.29

24.53

2.27

少量

0.91

少量

3.81

0.42



65.82

15.53

1.4

少量

12.54

少量

4.33

0.46

温度(℃)

图1凝胶差热分析结果

Fig.1Thermo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the gel

2 结果和分析

2.1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2.1.1差热分析

凝胶差热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100~200℃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吸热峰,是凝胶脱水所致,在210~250℃有个非常尖锐的放热峰,是有机物HCHO燃烧放热所致,由于放热量很大,试样温度很高,以致于硝酸根也分解,因此在差热曲线上没有专门的硝酸根分解峰。

2.1.2 XRD分析

凝胶干燥后分别在750℃、980℃空气中热处理6小时,1200℃、1300℃热处理2小时,进行X射线衍射(图2)分析,750℃热处理结果只能得到晶化不完整的θ- Al2O3,980℃热处理产生大部分的α-AI2O3和少量θ- Al2O3,1200、1300℃热处理结果全部为α-AI2O3整个热处理过程的相转变关系就是:

无定形Al2O3 γ-Al2O3 θ- Al2O3

α- Al2O3

图2热处理过程X射线谱

Fig.2 XRD patterns of the thermal treatment

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法合成Al2O3粉末在980℃热处理,已基本完成向α- Al2O3转变过程,说明采用这种方法的α- Al2O3转化温度远比其它方法低。

2.1.3粒径分析

980℃热处理Al2O3粉末粒度分布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粉末的粒径分布比较窄,平均粒径为0.69μm。进一步实验表明,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浓度增加,粉末的粒径增加(见表2),这可能是六次甲基四胺浓度增加,溶液的碱性增加,铝的

图3 980℃热处理粉末粒度分布

Fig.3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a heated at 980℃

表2催化剂用量对粉末粒径影响

Table2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the catalyst on the particle size

六次甲基四胺

g/ml

平均粒径

μm

0.20

0.69

0.21

0.75

0.225

0.8

聚合度增加所致。Al2O3粉末的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其活性也相对较高

,易与二氧化硅形成莫来石相。

2.1.4低温合成莫来石

采用该α- Al2O3粉与一定配比的瓷土混合烧成,由于超细氧化铝粉具有较高活性,因此与传统的瓷土、富铝矿物烧成相比,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完全实现莫来石化。从图4可以看出,在1250℃烧成时已形成大量的莫来石。

图5为纳米氧化铝粉与瓷土混合,经过1250℃热处理2 h后所得粉体的SEM图。由图可见,莫来石晶体呈颗粒状。

2.2纳米氧化铝增强青瓷瓷胎

2.2.1对烧结制度的影响

图5 a-AI2O3粉与瓷土1250℃烧成样的SEM照片

Fig.5 SEM photograph of a-Al2O3 powder sintered with porcelain clay at 1250℃

图4 α- Al2O3粉与瓷土1250℃烧成样的XRD图谱

Fig.4 XRD pattern of the a-Al2O3powder sintered with porcelain clay at 1250℃

(1)烧成温度

经过釉的成分分析,作为助熔剂的CaO含量大于或接近于10%,K2O和Na2O总量在5%左右。推测釉的熔融温度不超过1300℃。经过胎的成分分析,胎内R2O和RO以及Fe2O3含量较高,所以胎的烧结温度也不可能超过1300℃。胎的烧结温度,可由下式[3]估算:

胎的烧结温度= ×75%

式中:Al2O3为当胎内Al2O3与SiO2总量为100%时氧化铝的百分率;RO为胎内Al2O3与SiO2总量为100%时,K2O、Na2O、CaO、MgO和Fe2O3总和的百分率;75%为胎的烧结温度系数,可据实际情况确定。从试验得知,梅子青青瓷制品的烧成温度约在1260~1300℃之间,粉青制品在1200~1260℃左右。

瓷胎配方中添加了纳米氧化铝粉,由图4和图

图6 纳米改性青瓷胎、釉膨胀系数与温度关系图

Fig.6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nanonpowder-modified celadon ceramic glaze and body

5可知,能够与瓷土在较低的温度下莫来石化,不影响其烧成温度,温度控制在(1250±30)℃左右。

(2)烧成气氛

烧成气氛对釉的呈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青瓷釉来说,铁是直接的着色剂,FeO与Fe2O3含量的多寡决定了青瓷釉的不同色调。因为氧化铁在可见光谱的黄色光部分吸收最少,氧化亚铁在青绿色光部分吸收最少。采用氧化性气氛烧成,氧化铁含量较多,釉呈黄色;采用还原性气氛烧成,釉则呈青绿色。

研究证明,青瓷的烧成气氛为强弱适中的还原气氛,温度在950℃以前为氧化焰;温度在950~1050℃时转为还原焰,气氛组成中CO的含量介于2%~40%;温度在1050~1150℃为重还原焰,此时CO的含量波动在4%~8%之间;至1150~1260℃又转为轻还原焰,CO含量波动在1%~4%左右。

烧成制度对青瓷胎釉的影响如表3所示。

2.2.2对瓷胎性能的影响

(1)热膨胀系数与温度关系

从纳米改性青瓷胎、釉膨胀系数与温度关

系图(图6)中可以看出,在降温度过程中,在500℃时,纳米改性青瓷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小,温度下降至200℃,其差值加大,到100℃,胎釉膨胀系数差值显著加大,烧成后的釉面产生开片现象。当冷却温度降至100℃时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14×10-7/℃时可形成“冰裂纹”[4],修饰美化了青瓷表观。

(2)青瓷胎的强度

薄胎厚釉青瓷的烧成合格率很低,一级品率更低,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主要是由于薄胎的强度不够,在冷却过程中,胎釉的热膨胀系数差值加大,薄胎承受不住釉的压应力而发生变形甚至破损。瓷胎中添加高铝紫金土可以提高胎体的强度[4]但随着紫金土含量的增加,烧成温度也要相应地提高。而加入纳米级氧化铝粉体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从图4、5可以看出,在1250℃即形成了大量莫来石相,提高了瓷胎强度。从实际生产来看,瓷胎中引入纳米氧化铝粉体后,烧成合格率可从10%提高到80%。

2.2.3对瓷胎结构的影响

(1)胎釉XRD分析

表3烧成制度对青瓷胎釉呈色的影响

Tabie3 Effect of the firing system on the colour of the celadon ceramic body and glaze

FeO/Fe2O3(胎)

胎色

FeO/Fe2O3(釉)

釉色

温度℃

气氛

1

0.29

灰黄

0.21

深黄带灰

1230±20

强氧化

2

3.06

淡灰

1.14

绿中带灰黄

1180±30

弱还原

3

17.7

白中带灰

2.10

淡粉青

1230±20

还原

4

7.6

白中带灰

3.34

粉青

1250±30

还原

5

8.7

白中略带灰

4.10

粉青带黄绿

1250±30

较强还原

图7青瓷瓷胎和釉的XRD

Fig.7 XRD patterns of celadon ceramic body and glaze

图8胎偏光照片(单偏光×250)

Fig.8 PLM photograph of the ceramic body

(plane-polarized light×250)

对胎、釉进行X衍射分析,分析结果为:纳米氧化铝改性青瓷的胎和釉都以石英为主。胎中除了石英外还有少量莫来石晶体。釉有明显的非晶态存在。其衍射见图7。

(2)显微结构

利用法国NACHEF偏光显微镜对胎釉进行偏光显微分析。从图8中可以看出,瓷胎为玻璃与晶体的混杂结构。主要晶相为石英的残留颗料及莫来石极细的微晶。石英呈不规则颗粒状,与莫来石晶体分布于玻璃质内呈网络状。图9为胎釉过渡显微结构,釉内气泡含量较多,分布不均。釉和胎之间的过渡带宽约0.3mm,在过渡带中有莫来石晶体。

2.3 青瓷瓷胎中的增强机理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瓷胎中添加了纳米氧化铝粉体后,瓷胎中的莫来石晶体含量有所

增加,胎釉中间层明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瓷胎强度。其中主要的增强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点:

(1)在瓷胎结构中的界面上或晶界上可能存在着气孔、微裂纹,在它们的尖端上往往存在应力集中,当此应力大于界面或晶界强度时就产生裂纹,这种裂纹沿着晶界延伸,如果晶界上或界面上存在着均匀地Al2O3超细微粉弥散相,则裂纹伸展时碰到Al2O3微粉就被阻止向前延伸,从而阻止裂纹扩展而提高强度。

(2)在较低温度下(1250℃)纳米Al2O3粉体和瓷土中SiO 2反应形成莫来石晶体,提高了在烧成过程中瓷胎的强度;同时减少游离SiO2含量,这也相对消除了SiO2随温度变化的多晶转变所带来体积变化的破坏性。

(3)添加了纳米氧化铝粉体后,胎釉中间层明显,且存在少量的莫来石晶相,这也相应阻止了瓷胎的变形及破损。

3 结 论

1)以硝酸铝为原料,六次甲基四胺为催化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Al2O3粉,干凝胶在980℃基本上转变为α-Al2O3 ;

2)纳米Al2O3粉末的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为0.96μm;

3)纳米氧化铝粉与瓷土在1250℃烧成时已形成大量的莫来石;

4)纳米氧化铝粉末添加到薄胎厚釉青瓷瓷胎中,形成增量莫来石晶体,提高薄胎强度,利用热膨胀失配,形成开片修饰青瓷外观,提高了薄胎厚釉青瓷的烧成合格率及一级品率。



汝窑;官汝窑,临汝窑;官汝为官方定制,临汝窑为民日用器。官方在制料,制铀,温控,工匠选入,不记成本,不合格敲碎深埋,传世品不同凡响是有道理。官汝瓷特点;色,天青,天蓝,为主色;铀,加入玛瑙,多次上铀;胎,有两种,香灰胎,灰白胎,汝瓷厚而轻,胎粗松;汝瓷铀面开细裂纹,因多次上铀形成冰裂纹,铀中加入玛瑙使色晶莹深沉,温润如玉;气泡大而蔬,铀层多次覆盖,气泡有穿过油层,形成流铀,泪状;未穿过形成亮气泡,似冰冻气泡,气泡多在器内呈现,廖若星辰;铀层在同一器物上,口沿折角有厚有薄,薄出露胎粉红,肉红;底足支钉细小,如芝麻,支钉多5支钉,少数3支钉。.....仿品;胎厚重,裂纹直道网状,支钉大如豆,铀亮透彻,有清新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