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故事演讲稿: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故事演讲稿:一个都不能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位教育家所创作的,名叫《一个都不能少》。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学校,里面有很多学生,他们都非常聪明和有天赋。
然而,由于学校资源的有限和贫困家庭的存在,许多孩子无法承担负担得起学费。
于是,这些孩子只能在家里帮助家人干农活或者在街头乞讨。
看到这种情况,一位教育家决心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他立即开始与学校和村里的人们合作,通过举办募捐活动、争取政府支持等方式,筹集起了足够的资金,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于是,一个又一个贫困的孩子回到了校园,重拾了学习的机会。
在教育家的努力下,这个小村庄的学校迎来了一次真正的转变。
每个孩子都热爱学习,他们踏实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追求知识的光芒。
他们不再局限于村庄的小世界,而是展望着更广阔的未来,憧憬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感动的。
在教育家的帮助下,这些贫困孩子中的一些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一所知名的大学录取。
他们不再接受贫困的限制,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了荣耀和希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上学的机会,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
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公平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创造奇迹。
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无论是通过捐款、义务教学还是关注教育公平的问题,每个人都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的梦想不再受限!谢谢大家!。
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利用实物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2. 内容:1-5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物,如苹果、橘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数数,引出加减法的概念;2. 新课教授:讲解1-5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鼓励主动学习和探索。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2. 实物教具:苹果、橘子等;3. 练习题库: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4. 合作工具:分小组进行合作时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笔等。
八、教学进度1. 第1周:学习1的加减法;2. 第2周:学习2的加减法;4. 第4周:学习4的加减法;5. 第5周:学习5的加减法;6. 第6周:复习1-5的加减法,进行总结和评估。
控辍保学典型案例
控辍保学典型案例
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许多人都看过并
被XXX老师的执着所感动。
我也不例外,甚至将其作为我的
座右铭,并在控XXX作中实践。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
我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然而,这些成果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XXX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上
学而不辍学的感人故事。
XXX老师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
还感染了学生和家长们,最终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这部电影让人深受启发,也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的控辍保学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我通过走访家庭、开展宣传等方式,成功地让很多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同事的支持。
然而,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也是充满挑战和辛酸的。
有些家长对于学生上学并不重视,有些学生也缺乏上进心。
但是,
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一个都不能少”。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总之,“一个都不能少”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始终坚持这种理念,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尊重。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个都不能少》的阅读与理解。
2. 团队合作游戏中体验“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
3.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3. 实践法: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一个都不能少》全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团队合作游戏器材。
4. 纸张、笔等记录工具。
【课堂导入】1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一个都不能少》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以及团队合作带来的优势。
【团队合作游戏】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课后作业】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坚持和执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教育公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教学难点:1. 故事中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2. 学生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思考。
教学准备:1. 课文:《一个都不能少(节选)》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一个都不能少(节选)》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 提问: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10分钟)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关注主人公的坚持和执着。
2. 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背后的意义。
三、讨论教育公平问题(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教育公平问题。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2.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教育公平的短文。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主人公的坚持和执着,也能够关注和思考教育公平问题。
在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设计(续)六、案例分析与启示(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教育案例,如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实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3. 讨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七、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展开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政策改革、资源分配、师资力量等,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享:分享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4. 团队活动:开展团队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分享感受:让学生谈谈在团队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团队合作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4. 实践操作法:开展团队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谈谈在团队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团队合作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
2. 准备团队游戏或任务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记录学生讨论和分享的文字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分享感受,评价其对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解。
3.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详细解释“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分享案例:讲述一个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案编写: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指南4. 问题解决任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都不能少”的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团队中每个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团队成员如何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参与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问题解决任务(10分钟)1. 教师分发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协作。
2. 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 各小组汇报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兴趣,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原则1. 寓教于乐: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过程三、教学内容1. 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分析团队合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学校活动、家庭劳动等。
3. 分享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团队游戏,引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手段1. PPT: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团队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魅力。
3. 视频:播放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其对团队合作意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3. 课后实践:通过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评估其实际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交流,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即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及其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分析团队合作中沟通与协调的关键作用。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独特价值。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提供小组讨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好奇心。
3.2 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讲解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举例说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关系。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3.4 总结与反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总结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思4.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一个都不能少”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他们对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重要性的认识。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
反思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提供更多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学校、家庭、社会等。
教育案例随笔《一个都不能少》学困生转化控流失控辍学
一个都不能少吉林省安图县钟丽娜扣扣1551179713哪位园丁不喜欢秀丽多姿,青翠欲滴的花草,可园丁们面对的是广茂无限的花园;哪位教师不喜欢成绩优异,习惯良好的孩子,可我们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孩子们。
他们像一片片青青的绿叶,就算生于一棵枝干,却各不相同。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防流失,防辍学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对于这些学生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比对学生间的差异,寻求解决他们身上问题。
那是2010年,我初到新的学校——.......中学,担任化学教学。
接触了一批新的学生,纯真智慧的孩子们,让我打从心底喜欢他们,我信心百倍的给他们上每一节课,与孩子门的感情的交流总是相互的——我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我。
就在一周后,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一个爱问问题的男孩,善于思考,小脑袋里总有一些奇思秒想,但他基本不写作业,他能写的作业也是字迹凌乱,错字连篇,调皮——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会有各种各样没写作业的理由。
发现这些,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不能让这孩子掉队!很快,我从班主任老师那里得知,他的父母是生意人,平时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基本是住在奶奶家,因此在家里的复习、预习和作业这些学习上的事情都是他“自己说得算”。
又一次看到了科代表报上了他的名字,我准备开始我的“行动”。
午自习时,我来到他的班级,逮他个正着:“谭明,你的作业呢?”他笑着挠头:“忘……忘带了,老师。
”再看他眼睛已眯成一条线,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
多么“烂”的借口,多么顽皮的学生,我知道今天中午我必“败”无疑,只有说:“那明天带来给我!”同样的一幕在第二天又上演了,还是“眯成一条线的眼睛”和“那两颗尖尖的小虎牙”。
我翻开他的教材,随手拿出夹在他书中的作业小卷——空白的,还是夹在那页,折痕都没变过。
那是前一天我亲手夹在他教材里的作业。
他哑口无言,坐下来便写起来。
我又向他要再前一天“忘带”的作业,他说回家找找。
全员管安全的案例
全员管安全的案例
《全员管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咱就说,安全这事儿,那可真是太重要啦!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儿,那得是全员都得上心的大事儿呀!
就拿咱公司来说吧,有一次,老张在车间干活,旁边的小李眼尖,一下子就看到老张的操作有点不太对劲,好像有点儿危险的苗头。
小李那叫一个着急啊,赶紧大喊一声:“老张,你可别这么干呀,危险着呢!”老张还不以为意呢,说:“哎呀,没事的啦。
”但小李不依不饶,说:“咋没事呀,万一出点啥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还好老张听进去了,赶紧改正了操作。
你瞧,要是没有小李的提醒,说不定就得出事呢!这就是全员管安全的重要体现呀!大家都睁大眼睛,相互提醒。
还有一回,我们一群人在仓库搬东西,小王不小心把一个箱子放得歪了一点。
这时候,小赵走过来,看到这个情况,皱着眉头说:“小王啊,你这箱子放得不稳当呀,万一倒了砸到人咋办?”小王笑了笑说:“哎呀,没那么巧吧。
”小赵可不干,说:“啥没那么巧呀,安全无小事,你赶紧重新放好!”得亏了小赵的较真,避免了可能的危险呀。
这不就是全员管安全的活生生的例子吗?每个人都不把自己当外人,看到有安全隐患就立马指出来,这多好呀!大家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相互照顾,相互保护。
全员管安全,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呀,难道不是吗?只有每个人都真正重视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无事故呀!这就是我的观点,绝对没错!。
第三十课《良好礼仪,一个都不能少》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良好礼仪的概念、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礼仪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在理论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情境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礼仪的内涵,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挺受欢迎的。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礼仪的文化内涵和灵活运用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礼仪的重要性。从课后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住礼仪规范。
举例解释:
-在讲解礼仪的文化内涵时,可以通过故事或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说明,如古代的“礼义廉耻”与现代礼仪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礼仪的文化传承。
-在探讨礼仪规范的灵活运用时,教师可以设置模拟情境,如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学会如何根据不同对象和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于礼仪行为的自我监控与反思,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个人行为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并通过同伴评价和自我反思来提升自己的礼仪水平。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都很投入,但我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还是存在一些沟通不畅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礼仪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今后,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对良好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精选6篇)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一个都不能少影评精选(一):《一个都不能少》纪录片式得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得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得拍摄手法、贫困得山村小学,那里面追求一种真实感。
不管这种真实感有没有做到,但在某种程度上还就是感染了很多人。
就就是这样一部最不像张艺谋风格得电影成为了张艺谋电影中最不可少得影片.影片讲述得就是水泉村水泉小学得故事,一个代课老师谨记休假老师得交代,不能让一个学生流失,这个交代成为了她得职责。
然而电影总就是这样不能没有后戏,一个学生去了城里打工,作为老师得得职责,她去寻找学生,一切故事便开始了。
影片故事主线能够分为两条,一条就是魏敏芝因为50块钱去学校代课,而高老师交代得就是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成为了她50块钱得职责。
另一条就是当第二个学生出走,找会这个学生已经不就是50块钱得职责,而就是老师得职责,老师对学生得职责,就是师生情,就是爱。
在两条故事主线连串得发展下电影得资料、人物、主题思想不断得得到升华.第一条故事线得资料就是水泉小学得老师休假,村长50块钱请魏敏芝代课,魏敏芝就是这一故事线得核心人物,职责就就是50块钱一个月不让学生流失,无论学生们在课上怎样调皮捣蛋,魏敏芝都不管,让人觉得这个老师不尽职责,然而我们该瞧到这个老师自己也就是小孩,她得职责就是不让学生流失,上课怎样样不就是她得职责.说到这一主线得主题思想突出表此刻学校得一个学生被体育老师瞧中带她城里搞训练,而魏敏芝却不让这个学生走,甚至把这个学生藏起来,因为学生走了她就失职了,一种为职而做出得职责让我们瞧到了魏敏芝得死板,甚至就是无知,因为她不明白这就是这个孩子走出山村得最好机会,但我们也瞧到了她得倔强,也正就是有了这种倔强得精神才让电影有了第二故事线得出现,能够说这一段就是为后面得故事做铺垫。
第二条故事线就是发生在城里得事,张惠科出走,魏敏芝坚决要把她找回来。
经过与这群学生得相处魏敏芝慢慢得喜欢上了这群孩子,慢慢有了老师得职责,产生得爱得职责,魏敏芝出城不够费用便带着学生们去搬砖块,魏敏芝为了节约钱甚至上车不给钱“混车”,不管路途得遥远、艰难她都要进城找学生,这一幕幕让我们感动,她要完成对前面老师得承诺,完成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殇 艺术真 花季美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学习案例指南
教育殇艺术真花季美——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学习案例指南没有校门围墙,没有绿树草坪,教室残垣断壁,桌凳破损不堪,连讲桌也只有三条腿,仅有的白粉笔每天只能用一根,全校一名教师,学生不分年级,挤在一起上学,每天的上课就是抄课文,这就是一个叫做“水泉小学”的全部。
这一切,就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山村校园。
张艺谋导演以这个“水泉小学”为素材,拍摄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表现了这样的山村教育现状。
电影上映后,就在国内外引起轰动,随后获得了政府和国内外数项电影大奖。
今天,作为21世纪的中小学生,回看这部山村校园电影,了解十几年前的乡村教育和校园生活,当然也会有别样的收获。
一、走进故事,回望过去,了解中国乡村教育之殇。
故事情节: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学毕业的女孩子魏敏芝,被村长叫来临时做一个月的代课教师,因为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魏敏芝不会上课,只能看孩子。
由于学生流失严重,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她,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并答应给她50元报酬。
为了完成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看住这28个孩子,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
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有的就故意跟她捣乱,她就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班里有个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母亲生病,不得不失学去城里打工。
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一个都不能少”,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经过周折,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历经不易,魏敏芝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通过好心人帮助,学校和学生还得到了社会资助,魏敏芝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感人细节:高老师在交给魏敏芝粉笔的时候,一根一根数了26支,一天一支,字不能写太大太小;孩子们升国旗时,憨态可掬的动作,音律不准的国歌,破旧不堪的国旗和旗杆;为了给魏老师筹路费,孩子们去砖厂搬砖;师生每人一口品尝可口可乐;魏敏芝电视台门口等台长;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1. 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故事材料3. 小组讨论活动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团队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教学视频或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
2. 学生分享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启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课堂活动: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盲人方阵”、“信任背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参与游戏,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七、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场景(15分钟)1. 教师分发角色卡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项目经理、设计师、程序员等。
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1)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实践:(1)教师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知识;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一个都不能少初中语文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初中语文教案教案名称:领悟诗情画意,感悟词章之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的基本概念;2.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3.通过诗、词的赏析,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与美感;4.通过创作诗、词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的基本概念;2.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作品中的意境与美感;2.培养学生创作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中国古代诗、词的选集;3.拓展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诗、词中的文字与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与好奇心,并问学生对诗、词的认识。
2.知识讲解:(1)讲解古代诗、词的定义和特点,例如:诗以韵和格为主要特点,意境丰富,语言简练;词音乐性强,体裁小巧玲珑。
(2)展示一些著名的古代诗、词作品,让学生观赏并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3.案例分析:4.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古代诗或词进行鉴赏,然后展示给全班。
全班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巩固练习:通过布置拓展练习题,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例如:请你写一首以描写秋天为主题的诗或词。
6.创作训练: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诗或词作品。
鼓励学生多用意象、修辞手法等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收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总结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美感,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与鉴赏。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自己收集古代诗、词,进行赏析与分享;2.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文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个都不能少大班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大班教案标题:一个都不能少大班教案教案目标:通过“一个都不能少”项目,培养大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的社会情感发展和个人成长。
教学内容: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教学时长:1个小时教学资源:图书、绘画工具、音乐播放器、小球、大班教室的空间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5分钟):- 介绍“一个都不能少”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强调学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实现更多的成就。
- 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团队建设活动(10分钟):- 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4-5名学生。
- 提供给每组一本图书,要求他们一起阅读,并在一定时间内合作完成图书的绘画或插图。
-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商和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3. 合作游戏(15分钟):-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游戏,例如“传球游戏”或“传递信息游戏”。
- 规定时间限制和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任务。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通过有效沟通和协作来取得成功。
4. 团队展示(15分钟):- 指导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分享他们在合作中的经验和收获。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他们对团队合作的深层理解和思考。
- 在展示结束后,让全班学生一起鼓掌和表扬每个小组的努力和成果。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向他们提问如下问题:通过合作,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你们在合作中学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
- 总结活动的重点和目标,并再次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6. 结束语和鼓励(5分钟):- 表扬全班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 让学生知道他们在“一个都不能少”项目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合作精神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继续强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组织更多的合作项目或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一个都不能少
案例分析:一个都不能少
实录:
每年的春游都让大家充满期待。
今年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提前获悉了这个地点,爱动物的孩子们更是翘首以盼。
当天早上,大家齐聚在教室,三三两两轻声交谈着,这是小小妈妈走过来道“老师,能不能把我们和妍妍调到同一组,妍妍奶奶没带手机,眼睛也不太好,我们结伴路上也有个照应。
”我马上调整分组,并分别嘱咐小小妈妈和妍妍奶奶,注意结伴而行,有事让小小妈妈打我电话。
很快到达目的地,第一站是看动物表演。
大家排队入场,导游在入口处对大家讲,演出结束可自由活动,下午12:30在长颈鹿餐厅门口集合。
场内座位较分散,我在队尾,进去后完全找不到大家。
于是我提前退场,等在出口处,以防大家出来找不到队伍。
大家随着人流走了出来,看到我队的家长和孩子,我们便重复强调午餐后的集合时间地点。
小小妈妈最晚出来,一脸茫然地说:“老师,进去后座位比较分散,我们和小小奶奶走散了,我在里面走了一圈也没看到她俩。
”我心里“咯噔”一下,请导游在门口寻找,和小小妈妈进场又找了一遍,没有。
想着进场前导游在门口报过集合时间地点,如果妍妍奶奶听到了,准时集合也没问题。
于是请小小妈妈带潇潇去游玩,若遇到妍妍祖孙马上联系我。
到了午餐时间,大家都找地方坐了下来。
我潦草地结束午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