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2篇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一)黑鱼是广泛食用的淡水鱼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被誉为江鲜之王。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广泛,常见的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乌发明目、强筋壮骨等。
然而,黑鱼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有禁忌。
本文将分两篇介绍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一、黑鱼的功效与作用1. 滋阴补肾:黑鱼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2. 益气养血:黑鱼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具有益气养血的效果。
它适用于贫血、乏力、虚弱等人群。
3. 乌发明目:黑鱼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和改善眼睛疲劳,对于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强筋壮骨:黑鱼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元素,有助于骨骼生长和骨骼健康。
它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
二、黑鱼的禁忌1. 湿热体质者:湿热体质的人群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黑鱼性温补、多脂肪,容易加重湿热体质的症状。
2. 脂肪肝患者:黑鱼富含脂肪,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摄入过多脂肪可能导致肝脏负担过重,加重疾病的发展。
3. 肾功能不全者:黑鱼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适合肾虚者食用。
但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来说,黑鱼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肾负担过重,加重病情。
4. 有过敏体质者:黑鱼属于高蛋白食物,部分人群可能对鱼类蛋白过敏,如皮肤发红、瘙痒等过敏反应,应慎食黑鱼。
总之,黑鱼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鱼类,具备多种功效与作用,如滋阴补肾、益气养血、乌发明目、强筋壮骨等。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湿热体质、脂肪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问题需谨慎食用黑鱼。
对于不同的人群,应充分了解黑鱼的功效与禁忌,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二)继上一篇描述了黑鱼的功效与一些常见的禁忌后,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黑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禁忌。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黑鱼,又名鲮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江河之珍”。
黑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并且有多种食用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黑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首先,黑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修复组织、提高免疫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黑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其次,黑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保护视力等都有益处。
此外,黑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于维持皮肤健康、促进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等都有益处。
此外,黑鱼中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增强骨骼健康等都有益处。
在食用方法方面,黑鱼可以烧、煎、蒸、炖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
烧黑鱼时,可以用葱姜蒜爆锅,加入适量的料酒和酱油,再加入清水,放入黑鱼块,焖煮片刻即可。
煎黑鱼时,可以先将黑鱼块用盐腌制片刻,然后放入平底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蒸黑鱼时,可以用葱姜蒜和少许豆豉蒸制,保持了黑鱼的鲜美口感。
炖黑鱼时,可以加入冬笋、香菇等食材,炖制出的汤汁鲜美可口。
除了以上的常规食用方法,黑鱼还可以用来制作黑鱼汤、黑鱼丸子、黑鱼煲等美食。
黑鱼汤清香可口,是一道滋补的汤品;黑鱼丸子口感细腻,是一种美味的小吃;黑鱼煲则保持了黑鱼的原汁原味,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总的来说,黑鱼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滋补身体、保护心血管等。
在食用方法方面,黑鱼多样的烹饪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因此,黑鱼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食用方法,享受黑鱼带来的美味与营养。
黑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黑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黑鱼(英文名:Black Carp),又称黑鲤、黑鲤鱼、乌鲤鱼、乌鲤,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它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养殖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黑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的相关知识。
一、黑鱼的养殖技术1. 水质管理: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温为20-28摄氏度,pH值在6.5-8.0之间。
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2. 鱼苗选种:选择健康、活动力强的黑鱼鱼苗进行养殖。
通常可选择体长在5-8厘米左右的鱼苗,这样能够提高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3.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是黑鱼养殖的关键。
初期可采用小颗粒饲料,随着生长逐渐转换为中颗粒饲料。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黑鱼的生长需求。
4. 养殖环境:黑鱼喜欢生活在河流或湖泊等水域环境中,因此在养殖时应模拟这种环境条件。
提供适当的水深和水流,搭建合适的遮阳网和底床,为黑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
5. 疾病防控:黑鱼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黑鱼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在一定面积或容积范围内放养的鱼的数量。
合理的养殖密度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但密度过大会导致鱼群竞争激烈,影响生长和健康。
根据黑鱼的特点,合理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亩水面放养3000-5000尾鱼苗。
在确定养殖密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水域面积:根据养殖场的水域面积,计算出合适的放养数量。
面积较大的养殖场可适当增加放养数量。
2. 水质状况:水质清洁、氧气充足的养殖环境有利于黑鱼的生长。
如果水质较差,应适度减少放养密度,以免影响鱼的健康。
3. 鱼苗大小:黑鱼鱼苗的大小直接影响养殖密度。
较小的鱼苗适宜放养密度较大,而较大的鱼苗适宜放养密度较小。
4. 养殖技术水平:养殖者的技术水平也是确定养殖密度的重要因素。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黑鱼(学名:Epinephelus melanostigma),又称红斑石斑鱼、黑速、石斑鱼、龙虎斑等,是一种海洋中的底栖鱼类。
它的身材高大、背部银灰色,身上布满鲜红色斑点,非常美丽。
黑鱼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许多医疗保健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的功效与作用。
一、黑鱼的营养价值:1. 多种营养成分:黑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脂肪含量较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2. 高品质蛋白质:黑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好,属于优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
3. 极低的胆固醇含量:黑鱼不仅富含营养,而且胆固醇含量极低,是高血压、高血脂及中老年人的理想食品。
二、黑鱼的功效与作用:1. 促进骨骼发育:黑鱼富含钙和磷,是维持骨骼健康发育的良好营养来源,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骼畸形,对儿童和老年人的骨骼发育尤为重要。
2. 改善贫血:黑鱼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有效补充体内的铁元素,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状况。
3. 补肝养肾:黑鱼具有补肝养肾的功效,有助于滋补肝肾,改善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如乏力、腰膝酸软等。
4. 提高免疫力:黑鱼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抵抗疾病侵袭,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
5. 保护心脏:黑鱼中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心脏病、中风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6. 改善睡眠质量:黑鱼富含谷氨酸和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能够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7. 促进肠道蠕动:黑鱼中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保持肠胃健康。
8. 抗炎作用:黑鱼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哮喘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9. 延缓衰老:黑鱼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缓细胞老化,保持皮肤弹性和光泽,延缓衰老过程。
黑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黑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黑鱼,又称为鲈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和咸水交界处的鱼类。
它们通常栖息在
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域中。
黑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类,也是钓鱼爱好者们喜爱的钓鱼对象。
在自然环境中,黑鱼通常选择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地方。
它们喜欢在
水草丛生的地方游动,以寻找食物和避开天敌。
河流和湖泊是黑鱼的主要栖息地,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如小鱼、虾和水生昆虫。
此外,黑鱼也喜欢在水中有着丰富植被的地方,这些地方提供了良好的藏身之处,可以有效地躲避捕食者。
除了淡水环境,黑鱼也可以在咸水环境中生活。
它们常常出现在沿海地区的浅
水域,喜欢在礁石和珊瑚丛中觅食。
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如贝类、甲壳类动物和小鱼,使得黑鱼可以轻松地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食物。
总的来说,黑鱼喜欢生活在水域清澈、水草丰茂的地方,无论是在淡水还是咸
水环境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在这些地方寻找食物、繁衍后代,并且与其他水生生物和谐共存。
保护这些生态环境,对于黑鱼的生存和繁衍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人们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黑鱼的栖息地,让它们能够继续在美丽的水域中生活。
黑鱼的行为和特征
黑鱼的行为和特征
一、行为:
1、黑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喜欢在静水或缓流区的底部活动。
它们通常会潜藏在石块、树根或其它障碍物附近,等待猎物经过时突然袭击。
2、黑鱼具有领地性,雄性黑鱼在繁殖季节会占据一片领地,并在其中觅食和繁殖。
如果其它黑鱼侵入它们的领地,雄性黑鱼会发起攻击以驱逐入侵者。
3、黑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虾、蟹等水生动物为食。
它们具有尖锐的牙齿和强大的咬合力,能够轻松地撕开猎物。
4、黑鱼具有迁徙性,在某些季节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或繁殖场所。
例如,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河流,黑鱼会在秋冬季节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
5、黑鱼具有保护子代的习性。
在繁殖季节,雌性黑鱼会产下大量的卵,并在附近守护这些卵直至孵化出小鱼。
雄性黑鱼也会在附近守护,并驱逐任何可能的威胁。
二、特征:
1、黑鱼身体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色为灰黑色至黑色,腹部为浅灰色或白色。
2、黑鱼的头部较大,口裂大,下颌突出,牙齿尖锐锋利。
3、黑鱼的眼睛较小,位于头部两侧,具有感光能力。
4、黑鱼的背鳍很长,连续不断,从头顶一直延伸到尾部;鳍棘较
为粗壮;胸鳍较小;腹鳍较大;尾鳍呈扇形。
5、黑鱼的鳞片较大,侧线明显;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
6、黑鱼的鳃盖上有硬骨,鳃孔较小,位于头部下方。
7、黑鱼的肠道较短,消化能力强;心脏和肝脏较大,肺较小。
8、黑鱼的骨骼较为坚硬,头骨和脊柱的连接处具有弹性关节;脊柱较长。
9、黑鱼的肉质细嫩且味道鲜美,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黑鱼的恐怖传说
黑鱼的恐怖传说一、黑鱼的恐怖传说在大自然的深海里,隐藏着许多神秘的生物。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便是黑鱼。
黑鱼是一种体型庞大、狡猾凶猛的鱼类,以其恐怖的形象和神秘的传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揭示黑鱼的恐怖传说,带您一窥这个令人胆寒的生物的真面目。
二、黑鱼的外貌与特征黑鱼是一种身躯庞大的鱼类,通常可达到三至五米长,体重超过一吨。
它们全身均呈乌黑色,没有鳞片,身体涂满了一层防护的粘液,使其能在深海中游动。
黑鱼有着巨大的口鼻部,长有一排锐利而尖锐的牙齿,每一颗牙都锋利如刀刃。
此外,黑鱼还有一对狰狞的眼睛,闪烁着令人心悸的红光,仿佛在黑夜中无所遁形。
三、黑鱼的生活习性黑鱼主要生活在深海中,常出没于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如海底洞穴或深渊。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以其他鱼类和小型海洋生物为食,并以自身迅捷的游动能力和强大的牙齿为武器捕食猎物。
黑鱼的攻击速度极快,几乎能在眨眼间毙命一切想要逃脱的生物。
它们是顶级掠食者,地位在海洋食物链上居于最顶端。
四、黑鱼的恐怖传说许多传说与黑鱼相联,使得它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怖象征。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是关于黑鱼的吞食习惯。
据说黑鱼能一口吞下整个人类,甚至将人类的尸体吞入腹中。
这一传说催生了许多恐怖故事和电影,让黑鱼成为了人们噩梦的源泉。
另一个传说是有人在深海中目睹了黑鱼的巨型群体。
他们形容这个群体如同黑暗之海一般恐怖,数量庞大到无法数清。
这个传说引发了关于黑鱼数量和其所带来的威胁的担忧,让人们对它们更加敬畏。
五、黑鱼的保护现状及对人类的影响由于黑鱼栖息地特殊,并且很少与人类接触,所以对它们的保护相对容易。
目前,黑鱼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相关国际组织的保护。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鱼的数量仍在不断减少。
尽管黑鱼并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它们仍然对人类构成一定的威胁。
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和生态环境,黑鱼及其所依赖的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受到破坏,进而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黑鱼的养殖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
黑鱼的养殖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摘要:黑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较强的淡水养殖鱼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养殖的方法,并提供用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帮助养殖者顺利养殖黑鱼。
正文:一、黑鱼的养殖方法黑鱼又名花吻鱼、川东鲢鳙,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深受市场欢迎。
下面我们来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
1. 处理池塘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塘是成功养殖黑鱼的第一步。
池塘宜选择水质清洁、水源稳定、无污染的透明度较高的水域。
在放养前要对池塘进行整治,包括排除污染物、清理杂草和杂质等,并保证充分的水源补给。
此外,在不同季节要根据池塘水温进行调控,使鱼儿处于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
2. 选种、放养在选择品种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当地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优质种苗对黑鱼养殖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种苗要求是外形漂亮、活力强、抗病性好等。
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夏季至秋季,水温在15℃以上,这样黑鱼的生长速度相对快。
在放养过程中,应将合适品种的种苗均匀地投放到池塘中,避免密度过高造成竞争等问题。
3. 健康饲养黑鱼的饲料以浮游生物为主,包括藻类、浮游动物等。
养殖期间应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杂质并补充养分,以维持黑鱼的健康生长。
合理的饲料投喂量要依赖养殖池塘水质、黑鱼的活动情况和生长发育等因素进行调节。
此外,定期检查饲养池塘的水温和氧气含量,防止疾病和污染的发生。
二、用药注意事项在黑鱼的养殖过程中,有些疾病可能会出现,为了维护黑鱼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注意用药。
1. 选择适合药物在用药前要了解药物的特性,选择对黑鱼疾病有效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用药方法进行投药,以避免使用过量和滥用药物。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禁止使用一些草鱼效果药物于人类食用的种类中,黑鱼并不包括其中。
但在养殖环境中,也应注意减少使用,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2. 防止过敏反应在用药前要进行试药,观察黑鱼的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或过敏反应,需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停药、更换药物等。
黑鱼饲养方法
黑鱼饲养方法
黑鱼饲养方法
一、饲养环境
黑鱼是高水温鱼类,它们最适合的饲养温度在25℃-3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里,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生存环境,如果温度不正确,会影响黑鱼的生长。
二、饲养期限
黑鱼的饲养期限一般为6-8个月,如果您要饲养更长时间的黑鱼,需要更好的环境维护。
在水质和温度等方面,都要加以重视,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水质,以便获得更长的饲养期限。
三、改水
黑鱼喜欢清澈的环境,因此要定期更换水,每一次更换水量最好大于50%,更换水的时候要将水温调整为与原水温相近。
四、饲料
黑鱼最喜欢吃的是细菌、小藻类和虾米,它们也可以摄取营养来自于调味品和饲料,但是应注意不要喂食过多,以免造成水质受污染。
五、护理
黑鱼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的,要定期对鱼缸进行清洁,除去死的鱼和营养物质,以防止鱼缸变黑,同时也要保持鱼缸里的水质清澈。
黑鱼的恐怖传说
黑鱼的恐怖传说黑鱼,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神话生物。
传说中,黑鱼是一种巨大而邪恶的水生生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貌。
在古代的渔民和沿海居民中,流传着关于黑鱼的一系列恐怖故事,令人闻风丧胆。
一、神话起源根据传说,黑鱼起源于海底深处的黑暗王国。
它们身体强壮,鳞片漆黑如墨,眼眸中散发着血红色的光芒。
黑鱼能够操纵风暴和海浪,为了满足它们的饥渴和复仇欲望,它们会游向海岸,寻找人类作为猎物。
二、海岸的恶灵在夜晚的海岸线上,黑鱼会悄悄游至浅水区域。
古代的渔民们相信,黑鱼是深海恶魔派遣来取走土地上的生命的使者。
当黑鱼在千奇百怪的浪花中跃出海面,它们散发出的凶兆之气足以威胁到整个渔村的安全。
三、人畜皆害黑鱼的猎物可不仅限于人类。
古老的传说中记载着许多黑鱼残暴地攻击了无辜的海洋生物的故事。
它们以其恶劣的活动迅速地获得了在近海地区的令人敬畏和恐惧的声誉。
四、与黑鱼相遇的恐怖经历有幸逃脱了黑鱼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与黑鱼相遇的故事。
在这些传说中,他们经历了与黑鱼的激烈斗争,努力保护自己和船只。
一些幸存者回忆起与黑鱼交战的恐怖细节时,他们描述黑鱼体型巨大,皮肤坚硬如石,发出可怕的尖啸声。
与黑鱼的搏斗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殊死搏斗。
五、黑鱼的诅咒在黑鱼的传说中,也流传着一种诅咒的说法。
传说中,任何与黑鱼接触的人将会被诅咒,他们的命运将被黑鱼所掌控,注定会遭受不幸和灾祸。
这种说法为黑鱼增添了更多的恐怖色彩,让人们更加胆寒。
六、黑鱼的陨落尽管黑鱼的传说极具恐怖气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其的恐惧逐渐消退。
现代科学探索使人们对黑鱼的真实性存疑,认为它只是一个古老神话的虚构存在。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黑鱼的传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黑鱼的恐怖传说,既是对古代神秘生物的致敬,也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自然反应。
它在民间传说中存在至今,是人们对神秘和未解之谜的猎奇和探索的一种表现。
无论黑鱼是否真实存在,它都成为了古代的一段美丽而恐怖的传说。
黑鱼如何养殖方法黑鱼的养殖知识和技术
黑鱼如何养殖方法黑鱼的养殖知识和技术黑鱼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其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美。
下面将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知识和技术。
一、选择场地和设备1.场地选择:黑鱼适宜在水质清澈、水流速度适中的河流、湖泊或者池塘养殖。
选址时要考虑到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因素。
2.设备准备:养殖池或者鱼塘的建设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腐性能、耐久性和集成性的材料。
此外,还需配备引水、排水、过滤和通风等设备。
二、种苗选择和饲料喂养1.种苗选择:选择具有良好生长性能的优质种苗,如黑鱼公母比例要控制在1:1、新种苗入池前要进行适应性培养,以减少运输带来的压力。
2.饲料喂养:黑鱼喜食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等,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物饵料和人工饲料相结合的方式。
饲料的选择应根据黑鱼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配比,并保证每天喂养的次数和量。
三、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1.水质管理: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保持水质清澈、溶氧充足、pH值稳定等。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2.疾病预防: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黑鱼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防控,采用药浴、消毒和免疫等措施。
四、生长管理和繁殖技术1.生长管理:黑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水质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市场要求的体重。
需要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和饲养密度,定期测量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繁殖技术:黑鱼的繁殖主要依靠自然繁殖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式。
可利用人工控制水温和水质的方法来诱导黑鱼的产卵行为。
人工授精可选择健康的公母鱼进行配对,采集和保存精子,并通过人工方式将精子注入卵巢以实现受精。
总结:黑鱼的养殖方法、知识和技术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场地选择、种苗选择和饲料喂养、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生长管理和繁殖技术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掌握这些养殖知识和技术,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益,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黑鱼生活习性
黑鱼生活习性
黑鱼,又称为黑鲈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常见于江河湖泊中。
它们
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让人们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黑鱼是一种夜行性鱼类,它们在夜晚活动更为频繁。
白天时,它们常常
躲藏在水草丛中或者岩石缝隙中,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而到了夜晚,它们就会游动到水面上方,寻找食物。
这种行为习性使得黑鱼在夜晚成为了捕鱼者们的目标,也让人们更加好奇它们的生活状态。
其次,黑鱼是一种喜欢独居的鱼类。
它们通常不会和其他鱼类聚集在一起,而
是选择独自生活。
这种独居的生活习性也使得黑鱼在人们的观赏中更加神秘和独特。
另外,黑鱼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深水区域的鱼类。
它们通常喜欢在水深较大的地
方游动,而且在寻找食物时也更倾向于在深水区域寻找。
这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观察黑鱼的机会,让人们更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总的来说,黑鱼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它们的夜行性、独居性和喜欢深水的习
性让人们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们对黑鱼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等待着我们。
黑鱼-百科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根据英文及日文翻译亦称蛇头或雷鱼,是路亚、观赏鱼爱好者的爱称。
肉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
利气,可治疗妊娠有水气。
制成鱼汤给有风气、脚气的患者食用,效果极佳。
不能多吃,否则会引发顽固性疾病。
有疮者不能食,否则易留下白色的疤痕。
肠:用五味调料炙香研成粉末,贴于痔瘘及蛀骨干疮处,以诱虫出完为限度。
胆:绝大多数鱼胆昧道苦,只有此胆甜而且可吃。
治疗喉痹将死的患者,点人少许即可痊愈,病重的用水调后灌服。
肠及肝:主治疮中生虫。
附方治疗十种水气垂死:用黑鱼一斤重的,和冬瓜、葱白作汤食用。
浴儿稀痘法:除夕黄昏时,用大乌鱼一尾,小的二、三尾,煮汤后,用汤汁沐浴小儿,浑身上下均要遍及,不能嫌它的腥味,再用清水洗净。
若留一处不洗,遇到痘时,则未洗处较多。
[2]编辑本段简介《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说:“鳢首有七星,形长体圆,头尾相等,细鳞、色黑,有斑花纹,颇类蝮蛇,形状可憎,南人珍食之。
”产地:我国除西部地区陕西合阳洽川的黄河湾湿地较多外其他西北地区就极少分布,各地的淡水江黑鱼1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产。
黑鱼(5张)形态:体圆长,口大牙利,性凶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图案,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一对突出、发光的小眼,由于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鱼体色稍有差异。
生活习性:生命力强,水族中的强者,属肉食性鱼类,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
小黑鱼食水生浮游动物,稍大即食小鱼、小虾。
大黑鱼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
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晒太阳,经常藏在树根石缝中,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公斤的黑鱼能一口吞下一条100~150克重的草鱼或鲤鱼。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黑鱼,又名深海鱼,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经过科学研究发现,黑鱼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
一、黑鱼的营养成分黑鱼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其中,黑鱼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
同时,黑鱼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如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二、黑鱼的功效与作用1. 提高免疫力黑鱼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这些维生素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
维生素A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维生素C 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白细胞的活性。
2. 调节心血管功能黑鱼富含的ω-3脂肪酸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适量摄入ω-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
此外,黑鱼还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甘露醇的物质,它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
3. 增强记忆力黑鱼中富含的DHA(一种ω-3脂肪酸)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适量补充DHA可改善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等。
而黑鱼正好是天然的DHA来源,因此,适量食用黑鱼对保护大脑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4. 补充营养黑鱼富含高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适量食用黑鱼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
黑鱼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够有效滋养皮肤,预防皮肤干燥和皱纹的产生。
三、黑鱼的禁忌1. 过敏体质者忌食黑鱼属于海产品,若身体有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对海产品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因此,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最好避免食用黑鱼。
黑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黑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本文将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会讲解黑鱼的基本特点以及适宜的养殖环境。
然后,会详细说明黑鱼养殖的准备工作和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
最后,我们还会强调一些黑鱼养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理解和科学地养殖黑鱼。
正文:一、黑鱼的基本特点黑鱼,科学名称为黑线鳟,是一种生活于淡水中的鱼类。
其体型较大,体长可达60厘米以上,体色为黑褐色,具有美味且肉质鲜嫩。
黑鱼适应性强,能在较长时间内耐受低氧和低温等恶劣环境,因此成为了众多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
二、适宜的养殖环境黑鱼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首先,水质要求高,要保持水质清洁、氧气充足。
其次,适当的水温对于黑鱼的生长至关重要,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
此外,也需要注意避免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水质,对于黑鱼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三、准备工作在开始养殖黑鱼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购优质的种苗,适当规模的养殖池塘或鱼塘也是必要的。
其次,要做好养殖设施的预防性疾病消毒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此外,投放养殖用的饲料和添加剂都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确保无毒无害。
四、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一)选择合适的饲料:黑鱼适宜饲料的特点是营养全面、消化吸收高,建议采用草鱼饲料或者是自己配制饲料。
(二)合理的投喂量:投喂量要根据黑鱼的生长阶段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来确定,避免过度喂养或者不足喂养导致黑鱼生长不良。
(三)定期换水: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换水以保持黑鱼养殖环境的卫生和稳定。
(四)疾病防控:黑鱼养殖中容易出现一些疾病问题,要及时监测疾病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鱼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五、注意事项(一)注意黑鱼的饲料品质和饲养密度,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养殖环境的合理利用。
(二)严格把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避免水质污染和寄生虫感染。
(三)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减少人工干预,尽量模拟自然环境,让黑鱼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黑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首先,黑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黑鱼肉中的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黑鱼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强骨骼健康和免疫力。
其次,黑鱼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对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黑鱼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
长期食用黑鱼有助于改善皮肤质量,保持肌肤光泽。
此外,黑鱼还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健脾开胃的功效,对于肾虚、精血不足、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黑鱼肉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体弱、气血不足、失眠多梦等人群食用。
那么,如何正确食用黑鱼呢?首先,选购时要选择外表光滑、鳞片完整、鱼眼凸起、鱼鳃鲜红的新鲜黑鱼。
清洗时可用盐和淀粉
搓洗,去除腥味。
烹饪时可以用清蒸、红烧、煎炸等方式,搭配适量的调料和配菜,保持黑鱼的鲜美口感和营养价值。
总的来说,黑鱼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淡水鱼类,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正确食用黑鱼不仅可以滋补身体,还可以预防和改善一些常见疾病。
因此,我们可以适量食用黑鱼,将其融入日常饮食中,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收获健康。
黑鱼常发疾病与防治
黑鱼常发疾病与防治1. 黑鱼简介黑鱼,又称鲇鱼、青鱼、鲩鱼,属于鲤形目鲤科鲤属,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黑鱼体形扁平,前背部略圆,后背部扁平,头部端部圆钝,眼小,口大,呈横向裂口,口角延至眼下。
黑鱼的身体颜色以深色为主,背部为灰色至暗灰色,腹部为白色或银白色。
黑鱼生命力强,耐寒、耐热、耐酸碱,适应性强,是人们常见的美味鱼类之一。
2. 黑鱼常见疾病虽然黑鱼适应性强,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疾病。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黑鱼常见的疾病。
2.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病以明显的出血为特征,患病鱼体表布满黑色颗粒,内脏充血,腹腔积液,肝脾肿大。
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抗生素,如金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等,减少饵料量和次数,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
2.2 霉菌感染病黑鱼的霉菌感染病,以呼吸道、肠道、皮肤等为易感部位,症状主要为体表出现白色须丝状物,肠道充血、肠壁薄弱等。
如出现该类症状,可使用葡萄糖酸钙、清泻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及时更换饵料,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
2.3 细菌性疾病黑鱼的细菌性疾病常见的为烂尾病和溃疡病。
烂尾病的主要症状是鱼嘴张不开,不能进食,鱼体侧卧,眼球突出,身体浮起。
同时,患病鱼体外部出现红斑、烂尾、鳍条红肿等症状。
而溃疡病,则是指患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创面,并且经常伴随有白色浑浊分泌物。
针对以上症状,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抗菌素、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在治疗中还需要注意及时更换饵料,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
2.4 寄生虫疾病黑鱼的寄生虫疾病常见有两类,一类是鳃蚓病,即寄生在鳃腔内的蚓虫病。
患病鱼的鳃叶会出现红、肿、脱落等症状,导致鱼难以呼吸。
另一类是沟棘线虫病,线虫寄生在体表和肌肉内,会引起黑鱼生长迟缓、食欲不振和体表呈凹凸不平的状况。
针对黑鱼的寄生虫疾病,可以使用驱虫剂进行治疗,同时对水质和饵料也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3. 黑鱼疾病的防治措施疾病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因此,黑鱼饲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质、管理饵料、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合理等方面的工作。
黑鱼是什么鱼
黑鱼是什么鱼
黑鱼是鳢科、鳢属、乌鳢种的鱼类,学名叫乌鳢。
黑鱼的身体呈长棒形,头部扁平,嘴巴比较大,口内有很多齿牙。
黑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位分布了大小相似的鳞片,头顶有很多小孔,通体呈灰黑色,体背是灰绿色的,腹部是灰白色的。
黑鱼一般栖息在水草茂盛或者浑浊的水底,是水族中的强者,生性凶猛。
黑鱼不仅经常吃掉其他鱼类,连自己的幼崽都不放过。
一条0.5公斤大的黑鱼可以吞下一整条二三两重的草鱼或者鲤鱼。
黑鱼的生命力很强,不仅可以生活在水里,还能在陆地上滑行,可以离开水生活三天之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鱼养殖科学解读在如今的水产养殖业中,乌鳢(黑鱼)已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选择的养殖对象。
但是制约单位产量,威胁产品质量,影响持续发展,引发病害爆发等现象仍然存在。
要解决这个一系列问题,关键是科技,是技术,是管理,是理念,正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提到的核心内容—“农业科技”。
同样,只有科学技术才可能让你在水产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建立农业推广体系”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一个关键词。
因此,就乌鳢人工精养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笔者用一种科学而又易懂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希望本文的这种表达及内容能让更多水产养殖者收益。
同时说明,本文提到的仅是乌鳢养殖过程中的要点,内容可能包含不够全面。
一、饲养前准备①池塘及水深的选择,经过多年养殖经验可知,养殖池塘面积一般为1-3亩为宜,太大管理不便。
水深1.5-1.8m最佳,水太浅,水体的容载量较小,水太深,水体底部水温不宜升高。
②池塘及鱼体消毒,池塘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要采取干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清塘。
且要杀死或捕完陈年乌鳢,以防对幼苗造成伤害。
鱼苗在放养前,体表可能会受伤,有病菌感染,所以也要消毒后下塘,即鱼体可用3%-5%的食盐水浸润10-15min,也可用15g/m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润10分钟左右。
③苗种的选择及投放,若是放养隔年鱼苗,可在3-4月,放养规格一般在110-150g,长度在16-20cm的鱼苗,放养3000—5000尾。
如果放养规格基本一致,下塘后则不需筛选分养,经6-8个月的养殖,当年即可上市。
若是放养当年鱼苗,可在6-7月放养30-50g,长度3-5cm的鱼苗,可放养5000—7000尾,但要经过2-3次筛选分养,避免自相残杀,来年可以达规格上市。
④防逃及基础设施,乌鳢擅长跳跃、喜逆水流游动,因此,池塘进排水口要有防逃措施,塘四周设篱笆或网片,还需水泵、增氧机等其它设备。
二、投饲及注意事项乌鳢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人们常用小杂鱼、小虾、冰鲜鱼、畜禽的下脚料等作为饵料,据试验统计,净增500g鱼体湿重,需要消耗2.2-2.7kg鲜杂鱼。
关于投料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①采用常规的“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一次投料采用“少,多,少”的投饵方式,其作用分别是引诱鱼群吃食、形成争食场面、未饱的乌鳢继续进食,这样有利于减少饵料的浪费,促进乌鳢均匀生长。
② 4月份后水温不断升高,乌鳢的摄食量也不断增加,4月-6月中旬,9月-10中旬,这两个阶段,温度适宜,乌鳢代谢较盛,投料量可占鱼重的5%-7%。
在6月中旬-9月,温度较高,乌鳢代谢旺盛,但八成饱即可,太饱乌鳢会出现食物呕吐现象,会被撑死。
下表是研究人员饲喂乌鳢各个月份的投饵情况:③对于养殖规模较小,或者饵料鱼易得的养殖户,可以用小杂鱼等作饲料,但对于大规模的养殖场,则最好使用配合饲料,或自配饲料。
乌鳢自配饲料配方一般是动物性饵料如鱼粉、血粉、屠宰下脚料占50%,植物性饵料如豆饼、花生饼、麦麸、玉米粉占45%-48%,骨粉占2%-5%,以及一些添加剂。
总之,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38%,脂肪含量不低于8%。
三、水质的管理水质好坏是乌鳢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是提高单产、防治病害、保证品质的基础,应视为重点管理对象。
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善水质:①合理种植水草,下面有讲述;放养适量的鲢鳙,因为鲢鳙均为滤食性鱼类,乌鳢养殖池水易变肥,浮游生物繁殖快,鲢鳙能净化水质,同时又能获得额外收入。
但鲢鳙放养的规格一定要大,否则会被乌鳢吃掉。
②定期施用生石灰,每半个月每亩用15-20斤生石灰。
由于乌鳢属于肉食性鱼类,排泄物呈酸性,生石灰可起到中和酸碱度的作用,同时也有杀菌消毒的功用。
③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以加快水体底部有机物的分解,可有效防止底部病菌滋生。
④安装机械增氧系统,以促进水体循环、增氧,有利于分解底部甲烷、硫化氢、氨等还原性物质,可提高水体承载能力。
⑤定期灌注新水,以上四点对水体净化起一定作用,但仍需更新水体,可根据水体具体情况换水,无定性要求,一般7到10月份,为乌鳢生长旺期,换水要勤,一般透明度小于25cm 必须要换水。
四、水草的合理布置乌鳢属于肉食性鱼类,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容易变坏,有的养殖户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一般认为水草应占总水面的20%左右,过少净化作用不大,过多(如右简图)水面接受光照面积减少,从而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降低水体产氧能力,也不利于水体温度的升高,且水体肥度低。
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因为其吸收水中氮磷的能力很强,能有效的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如水花生、竹叶菜、水葫芦。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养殖所有鱼类都使用这么多水草的,如滤食性鱼类(鲢、鳙)、杂食性鱼类(鲤、鲫)。
五、疾病的综合预防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的预防措施、正确的管理方法是预防乌鳢疾病爆发的主要途径。
针对养殖中出现的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一般认为预防做得到位,乌鳢养殖很少生病。
①确认水源无污染、保证池塘水质安全健康、控制鱼种放养量、确保饵料新鲜不变质,以及经常对食台、塘梗、渔具、甚至饵料消毒。
②对水体消毒预防,每半个月每亩用15-20斤生石灰进行水质改良和杀菌消毒;鱼种培育阶段按1米水深每亩用20-30毫升阿维菌素,每10天泼洒一次,可防治寄生虫病;按1米水深每亩用0.3-0.5斤二氧化氯(或其他含氯消毒品),每月泼洒1次,可防治细菌性疾病;每半个月,在每公斤饲料添加2克大蒜素,连用3天,可防治内脏性疾病;六、常见疾病的治疗根据实际养殖情况的调查,本文就列出几种在乌鳢人工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状及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目前实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途径。
①腹水病,症状:病鱼鳞片竖起,胸鳍、臀鳍呈充血性浮肿,腹部柔软膨大,体内充水;体表粘液较多、有的部位充血、鳃条颜色发白暗淡;肝肿大呈紫红色,皮下积水,肠系膜、体腔膜、生殖腺有出血斑点。
治疗方法:注入新水,使用卡那霉素、新诺明或诺氟沙星治疗乌鳢的腹水病效果显著,按每100kg鱼6g拌饵投喂。
同时,每亩可以泼洒生石灰50kg左右,连用3-5天。
②水霉病,症状:乌鳢鱼体消瘦,厌食,初期:症状不明显,仅局部有一些灰白色斑点。
中期:体表局部出现点状血斑,出现白色区域,病鱼游离鱼群,滞留于水面。
后期:鱼体病灶部位长出棉絮状的菌丝,组织坏死。
一般是由于捕捞、运输及放养中受伤后或水环境不良,感染水霉菌所致。
治疗方法:向水霉病的鱼池中泼洒30-50ml/m³的福尔马林,随后及时增氧,效果较好。
也可用0.3-0.5mg/L的亚甲基蓝对全池进行消毒,连用3-5天,效果也较好,对受伤鱼体可用3%-5%的食盐水浸润。
③出血病、肠炎,症状:病鱼身体两侧及腹部有红斑,背部体色发黑,肛门红肿;肝脏有血块或黄色花斑,肠道充血,肠粘膜脱落溃烂。
可能是投喂变质的饵料、水温较高、水质较肥所致。
治疗方法:注入新水,每亩可以泼洒生石灰50kg左右,并按每1kg鱼体用2mg达克菌,拌饵投喂,连用3-5天。
也可用土霉素或大蒜素,如每100kg鱼体用0.5kg捣碎的大蒜籽或5-8g的土霉素,拌饵投喂。
④腐皮病,症状:发病初期的乌鳢头部、体表出现白点;中期,病灶鳞片脱落,皮肤溃烂,感染严重;后期,严重时,腹壁烂穿,可见内脏器官,头部可烂掉上下颌,尾部可烂掉尾鳍。
治疗方法:用1g/m³漂白粉或0.3g/m³强氯精全池泼洒,连施3-5天,同时在饵料中添加金霉素投喂。
⑤粘孢子虫病,症状:病菌寄生部位广泛,在乌鳢体表发病时,有白色的胞囊,米粒状,病灶部位出血。
治疗方法:可按每0.2-0.5g/m³泼洒晶体敌百虫治疗,同时,将90%的晶体敌百虫拌饵投喂;全池泼洒30-50ml/m³的福尔马林,有一定疗效。
七、乌鳢的人工繁殖乌鳢的繁殖其实比较简单,每年5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它的繁殖季节,人工繁殖最好选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陈德英,1998),浮性卵,卵为黄色,具油球,产卵一次可达数千至一万多粒,乌鳢繁殖有以下几个要点:①雌雄的辨别,如图:②催产激素及催产,常用乌鳢催产的激素有:鱼用促排卵素3号(LRH-A3)、鱼用促排卵素2号(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B型混合催产激素、无鳞鱼专用激素、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N-A)等。
催产素可混合或单独使用,如:采用排卵素3号(粉末状),用蒸馏水稀释,剂量为雌鱼50-¬60µg/kg,分两次注射,第一次为总量的1/3,两次注射之间不可少于10小时。
雄鱼减半,与雌鱼的第二次注射一起注射,采用胸鳍基部体腔注射,进针1cm左右。
只要亲本乌鳢性腺发育成熟,外部环境适宜,催产药物对催产效果无明显影响(胡国宏等,2001)。
③其他产卵环境,乌鳢的产卵水温为25-30℃,最佳水温为28℃(徐彦山等,2001),受精卵孵化水温在26-28℃,经过30h左右,幼体即可孵出;孵化池中需要保持微流水,布置鱼巢,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并使用有效氯30%的漂白粉(2mg/L)或强氯精(0.3-0.5mg/L)全池遍洒,可防水霉病;一般采用配对催产而不采用群配催产(顾权等,2001),即将打过激素的乌鳢成对的放入小网箱或水池内进行受精产卵,这样受精率和产卵量均较高。
小结:本文就乌鳢人工养殖进行了简单扼要的分析解读,具有条理清晰、直观明了、重点突出、严谨科学等特点。
“鱼都能养活,但产量有高低;亩产都不错,但成本有多少;利润都不少,但品质有差异。
”因此,希望本文能给更多的乌鳢及其他水产养殖者带来启发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