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一、引言幼儿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尤为重要。

科学探究活动本身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能够促进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培养其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学习活动。

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1.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类实验器材、观察玩具等,创设具有科学氛围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促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科学探究活动1. 活动目标明确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要确立活动的目标,明确想要引导幼儿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使活动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 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科学探究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1. 提供互动机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参与空间,鼓励他们发表观点、分享体会,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注重实践体验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实地观察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到知识,加深认识。

五、总结与展望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指导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科学学习体验。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有所启发。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技巧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技巧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技巧研究一、前言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提问能够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和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因此,如何提问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可以有多个答案的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并且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欲望。

例如,在进行“色彩转换实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颜料在水中的变化,并提出以下问题:1. 为什么颜料会在水中溶解?2. 为什么颜料的颜色会发生变化?3. 你想用哪些颜料来进行实验?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向幼儿提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比如:1. 你观察到了哪些颜色的变化?2. 为什么颜料在不同的水温下会有不同的反应?3. 你觉得这个实验有什么应用价值?通过这种方式提问,可以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究,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思考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适时地放一些暂停时间,让幼儿思考问题并准备回答。

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引导幼儿思考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激励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思考的方式,鼓励幼儿积极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式包括:(1)分享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从而推进学习过程。

例如,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从而激发幼儿思考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2)求证实验教师可以用求证实验的方式,让幼儿自己观察、实验和验证,从而促进他们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进行“溶解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溶剂溶解不同的物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从而让他们自己验证和推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摘要: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中,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提供有利的途径。

同时,还可以将游戏与学习有机结合,充分落实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总结了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指导策略从幼儿园教育阶段科学实验的性质来看,集操作、思维和兴趣于一体。

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实验,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有利于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促进孩子积极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科学小实验活动的有效性,这也为幼儿园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科学领域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教师指导,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下面结合教育实践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一、幼儿园大班组织科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使用现成的教材,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和单一。

一些教师几乎不制作实验活动所需的相关教具。

许多活动中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不变的,这使得孩子们很难对探索事物产生兴趣。

一些幼儿园编写的教材严重单一,数量少。

科学活动没有材料的有利支持,从而降低了活动的兴趣和吸引力。

知识科学实验活动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质性的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需求。

除了缺乏足够的活动材料外,根本原因是一些材料不能满足幼儿探索和操作的愿望。

科学实验主要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

如果脱离现实生活,幼儿很难养成观察周围生活和环境的良好习惯,因此无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一)丰富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方式,提升实验成功率对于幼儿园大班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缺乏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他们长期参与教师设计的科学实验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论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

论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

论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名师专项课题《在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中提高幼儿视觉空间能力的实践研究》(编号1201440206)研究成果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

幼儿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动手、动脑、去发现、去思考,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寻求并获得知识,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

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幼儿的建构游戏各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那么,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事先能进行一事实上的设想和规划,建构活动的目的性比较强,如何对大班幼儿进行这方面的组织与指导呢?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我认为,在开展建构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都知道,任务意识强的孩子,活动目的明确,在学习中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做事有始有终。

特别是在大班开展任务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建构活动不像其他的集体教学活动,它给了幼儿更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有良好的任务意识,他们在活动中就可能三心二意,就不能够善始善终。

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呢?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幼儿明确搭建的目的性,有的幼儿由于对主题的目的性不明确,他们往往盲目地去搭建,拿到什么搭什么,搭到像什么说是什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搭建的目的性,让孩子说说自己想搭什么,需要什么材料,哪些物体可以组合在一起,围绕自己建构的主题,教师再引导幼儿选取合适的场地,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

如大班主题建构活动——美丽的城市,老师先让幼儿在画纸上设计出城市的规划图,比如哪里是小区,哪里是公园,马路怎么走……明确了搭建任务后,再引导幼儿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拼搭。

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顺利完成任务。

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

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

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1. 引言1.1 介绍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是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实验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策略中,首先需要确定实验内容和目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认知水平的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让幼儿能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探究、发现和思考。

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是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的重要准备工作。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同时要根据幼儿的安全需求做好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选择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实验项目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

实验项目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在设定实验规则和安全措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秩序性,确保幼儿在实验中能够做出正确的操作,避免发生意外或伤害。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是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细致耐心地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探索原因,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科学知识。

2. 正文2.1 确定实验内容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幼儿园大班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科学原理来进行实验,比如水的流动、物体的浮沉等。

同时,实验内容还应该与幼儿园大班的课程和教学目标相衔接,可以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教育进行设计,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

确定实验的目的也是关键。

实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幼儿们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幼儿们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了解科学方法和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科学区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探析

大班科学区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32期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迁移至新的情境中,以发展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

科学区域活动倡导“过程的自主性、内容的灵活性、教师指导的间接性、氛围的轻松性”,与深度学习理念相吻合,为幼儿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形成创造了条件。

一、大班科学区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大班科学的区域活动中的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幼儿探索的目的性不强。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有着高度自主性特征,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与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是很多幼儿并非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和内容,而是跟着其他小朋友选择材料,或者拿到材料后就是摆弄材料,不知道这些材料要做什么。

如在磁铁游戏中,翔翔拿着两块磁铁,不停地用一块磁铁吸起另一块磁铁,分开,再吸……如此重复。

(二)幼儿有效探究的时间不长。

由于幼儿探索的目的性不强,加上科学区域自主特点,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始后,经常游离于选择材料、摆弄材料,所以在进入真正问题探究的过程较久,在探究的过程中,又往往会出现被其他材料吸引,或者遇到困难、更换材料等问题,导致有效探究的时间不长,探究未能深入[1]。

(三)幼儿遇到问题未能积极解决。

幼儿在科学区域的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真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幼儿积极地解决,但是在现实活动中,很多幼儿一遇到问题就有畏难情绪,急于找同伴或教师求助;有的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坚持性不够,刚开始时会尝试解决问题,可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的经验或相关技能就放弃了,容易半途而废。

二、大班科学区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产生问题的原因(一)科学区域材料投放不合理。

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多数选择了现成的成套的科学区域材料,教师未经筛选材料全部投放,导致区域活动材料目的性不强,无法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未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进行材料的选择。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和认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在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对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一、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认知水平是指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和能力。

在进行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以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目标和内容。

针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等方式来感知和认知,提高认知能力。

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索和创新能力。

二、设置活动环境活动环境对于大班幼儿科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为幼儿搭建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在环境中设置各种触发幼儿探索兴趣和思考的工具和材料。

例如,在活动室中设置各种实验器材和科学玩具,让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和使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环境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启发发现等方式来指导和辅助幼儿的学习。

在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进行一个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通过实践探索和观察,发现科学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掌握和应用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丰富大班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可以包括书籍、幻灯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书籍或者图片来向幼儿介绍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或者展示科学实验视频的方式,让幼儿观看和模仿,加深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五、及时给予反馈在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幼儿反馈,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摘要】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智力和思维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从设计科学实验活动、提供教具材料多样化、引导探究性学习、倡导团队合作和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探讨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评价实施效果和展望未来发展则是对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要补充,为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持续优化和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幼儿园大班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指导策略,以更好地引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实验活动、教具、材料、探究性学习、团队合作、观察力、思维能力、实施效果评价、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探究活动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和方法论。

通过多样化的教具和材料,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倡导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可以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情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索去了解世界,培养他们对自然和事物的独立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实验和活动,幼儿可以逐渐建立科学观念和认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交往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探究性学习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关系到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求知心理的早期养成。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再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引导、启发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究,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促进幼儿开展自主探究的关键。

然而从实践来看,教师对目前已有研究中提出的指导策略有粗浅的了解,但由于不同学者提出策略的维度不同,因此一线教师在选择和实施策略时思路不清晰、目的不明确,加之教师对指导策略的理解较为片面单一,所以不能有效地运用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立足于以教师预设为主、教学活动形式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实践,通过研究构建以“提出问题与猜想”、“动手操作与记录”、“表达与交流”三个环节为维度的、较为系统的指导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自主探究。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Z幼儿园,选取两名幼儿教师和大班32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与合作教师设计适宜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从三个环节入手,探究系统化、切实有效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研究认为教师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应遵循四个原则:以理解环节的探究价值为前提,把握指导策略重点;以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为核心,全面理解策略内涵;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为支撑,发挥指导策略效果;以尊重幼儿探究能力差异为基础,灵活调整指导策略。

研究还提出了三个环节的指导策略建议:在“提出问题与猜想”环节,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针对猜想的内容提问,为幼儿探究提供支架;认可和接纳幼儿的猜想,保护探究兴趣;提供有效的线索引导幼儿有依据的猜想。

在“动手操作与记录”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和机会,满足探究需求;帮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有结构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深入探究;多元的记录方式为幼儿的探究梳理思路。

在“表达与交流”环节,教师应用多种方式给予表达机会,尊重幼儿的独特想法;抓住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经验的重组或改造;捕捉幼儿兴趣点,生成新的探究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90年代后,科学教育走进了幼儿园,并慢慢被幼儿园所接受,认为儿童有科学,可以学科学。

纵观十几年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不够普及化,不少幼儿园对开展科学活动感到畏惧,除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认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难以把握。

笔者就近几年来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研究,谈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个科学活动的设计本人认为包括:课题设计、目标设计、材料设计、过程设计。

一、课题的设计--幼儿本位课题的设计包括选材、设计活动方案及课前准备,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到幼儿。

1、选材应注意的事项:①反映多方面的科学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包含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等。

因此,为了拓展幼儿的见识,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小渗透科学意识,我们应善于挖掘适合孩子学习探究的科学教育内容。

如:物理学中的光、电、磁、力、热;天文学中的四季的秘密、星球的运动;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碘淀反应等);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生长与进化;地球科学的风云雷雨;人体科学的探索人体的奥秘等。

②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周围环境"、"身边常见的"、"生活中"这些字眼。

由此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不宜把那些高科技的、距离幼儿生活很遥远的东西搬到课堂中来。

③适合集体学习的内容。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多以正规性科学活动为主,而正规性科学活动又通常是集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就是要解决集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正规性科学活动的选材应该是适合集体学习与探究的内容。

如:大班的《会变魔术的镜子》这一活动中要求幼儿感知平面镜的特点,迁移这一经验解决用镜子"变出"多个物体的问题。

202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研计划-精选4篇

202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研计划-精选4篇

202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研计划-精选4篇202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研计划共四篇1一、课程的特点1、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先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

2、在课程内容上,建构式课程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地让幼儿主动建构。

3、在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上,建构式课程首先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其次,建构式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

其三,建构式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二、课程的内容大班第一学期建构式课程教学计划大班幼儿发展目标健康(一)身体健康,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二)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愉快。

(三)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逐步形成自我保护和安全的意识,知道一些避免危险和意外伤害的方法,能主动遵守必要的规则。

(五)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活。

(六)能独立地、创造地运用各种器械锻炼身体,有良好的整理习惯。

语言(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倾听他人讲话,理解讲话内容。

(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四)喜欢欣赏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讲述并乐意创编,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五)会说普通话。

科学(一)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能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寻求答案。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四)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引言科学探究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幼儿可以主动参与观察、实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旨在研究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1.观察和分析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植物、动物和天气等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需求。

2.开展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科学探究任务。

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通过提问、观察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1.提问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吗?为什么天气会变化?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2.观察和实践观察和实践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和规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物体的重量等,帮助幼儿发现规律和探索原因。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材料资源和材料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支持,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进行科学探究。

1.自然环境和自然物体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例如,户外活动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室内活动中观察自然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一、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科学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引入实验主题时,可以问幼儿们:“你们有什么关于这个实验的猜想?”或者“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

二、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合作实验是幼儿园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常用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幼儿可以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

在实施小组合作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角色分工,让幼儿们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并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三、采用观察记录活动观察记录是幼儿园中科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可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易懂的观察表格,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记录下来。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观察记录,共同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四、实施趣味性实验在幼儿园中,实施趣味性实验是吸引幼儿兴趣、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介绍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水的沸腾过程来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水汽腾腾的样子或者水汽带走纸片等等。

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幼儿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连接生活实际科学实验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将实验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介绍植物生长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比如豆芽或者绿色植物。

幼儿可以亲自参与整个过程,从观察种子的发芽到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进一步探索植物生长的规律。

六、关注实验安全在幼儿园中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

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

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最为基础和普遍的教育手段,对于培育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迁移运用等核心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

因此,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在活动材料投放和活动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力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策略、科学探究时代的飞速进步对于社会建设、人才培育有着新的指导方向。

正值此番背景之下,幼儿教育活动也面临着改革,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幼儿自主探究式活动的一种,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引导着幼儿在充足的科学探究材料中结合个人兴趣进行探索,从而发展辩证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但现阶段,由于幼儿区域活动的发展滞缓,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从投放活动材料、推进探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等三个大方面浅析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策略。

1.基于幼儿兴趣,科学投放材料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幼儿的感知范围不断扩大,因而其观察行为带有极强的随意性,眼见之处皆为观察之处且对于自我的兴趣点有着格外强烈的关注。

倘若活动材料不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又或者摆放的毫无章法,就会逐步扩大幼儿记忆的无意性和情绪性,造成幼儿活动完成度不高、活动效果不佳等后果,对幼儿长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有着不良的影响。

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设置科学探究活动的区域及其材料投放时需要依据幼儿当下自发的、无意象主导的思维等身心特点,考虑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特性,仔细挑选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的活动材料布置活动区域,逐步提升活动材料投放布局的合理性。

例如我园在开展幼儿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与个性特点,对于活动材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在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合作下,以不同活动目的进行多样化的材料布局与运用。

如在培育幼儿对于动物的好奇心与增进科学小知识时,通过“小小饲养员”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与动物亲密接触以及精心饲养中亲近自然、了解动物。

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园大班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园特开展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区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明确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2. 探讨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通过观摩、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科学区五、活动参与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是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科学区活动的开展策略。

2. 主题讲座主讲人:XX老师讲座主题:《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讲座内容:(1)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2)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3)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3. 观摩活动观摩内容:大班幼儿在科学区进行探究活动观摩目的:了解教师在科学区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 研讨环节(1)教师分享观摩感受,交流科学区活动的开展经验。

(2)针对观摩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3)结合讲座内容,探讨如何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5.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今天我们的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2. 教师们在观摩、研讨环节中,发现了科学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4.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为今后开展科学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班科学教案:如何教授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如何教授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如何教授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是一门看似抽象的学科,但它确实可以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进行学习。

在大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助于他们在科学领域中发展自己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教授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第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科学探究的练习和活动。

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几个未解决的难题,然后让他们进行各种实验和探究来解决这些难题。

这些难题可以是关于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各种科学话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的技能。

第二步:授予学生自主权教师在教授科学探究方法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完成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与他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关,也可以是一些创造性的探究活动,比如小组研究和发现。

当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

第三步:提供资源和支持当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时,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图书馆、实验室、科学工具等。

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预测未来课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方法和指导。

这些资源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技巧。

第四步:组织多种探究活动除了上述讲述的探究活动之外,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探究项目,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例如以下几种:1.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一种最常见的探究活动,也是最有趣的一种。

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实验,了解自然和物质的基本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科学项目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科学项目探究,比如环境保护、天文学等项目。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师幼互动不仅是教学的基础,更是教育的灵魂。

目前许多幼儿园在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师幼互动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本文将对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1. 师幼互动不足在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许多教师存在一种单向传授知识的倾向,较少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孩子们只是被动地听讲,缺乏参与感,教学效果有限。

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耐心、缺乏情感沟通,甚至存在着一种粗暴的态度,导致幼儿心理受伤,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与幼儿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幼儿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2. 丰富师幼互动形式在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多种形式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的师幼沟通能力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师幼沟通能力。

教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善于引导幼儿的思维,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机制。

4.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5. 加强家园共育合作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促进师幼互动的展开和提升。

结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幼儿的成长。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和教师应认识到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超过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删减】。

第二篇示例: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尤为关键。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科学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旨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然而,为了确保这些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指导策略,以确保幼儿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

1. 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在进行科学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班级中的兴趣、互动和表现来实现。

例如,幼儿可能对动物感兴趣,或者对自然现象如天气产生好奇。

了解幼儿的兴趣使教师能够选择适合他们的科学主题,并制定相关的区域活动。

2. 创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科学区域活动应该提供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一个探索动物世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如绘制不同动物的图片、分类不同种类的动物等。

这样一来,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参与活动,并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3. 引入多样的教学资源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增加幼儿的学习机会。

这些资源可以是绘画材料、生活常见的物品、观察用具等。

例如,在学习有关天气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温度计、云朵模型以及相关的图书和图片等。

丰富的资源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刺激。

4. 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科学区域活动应该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一个探索颜色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问:“你认为怎样混合不同的颜色?”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主动寻找答案的能力。

5. 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虽然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很重要,但教师仍然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

在幼儿进行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发现和想法,随后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例如,当幼儿在观察昆虫时,教师可以提醒他们注意昆虫的特点,并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来推动他们的思考。

大班幼儿科学区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大班幼儿科学区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大班幼儿科学区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作者:韩金萍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2期大班科学课程的设计是让幼儿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去领略大千世界的奇妙以及奥秘,深化幼儿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悟生命的真谛以及宇宙的浩瀚。

众所周知,大班科学课程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也正是实验赋予了科学知识生命的力量。

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对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实验教学效果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科学理论素质。

由此,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大班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精细考量、认真备课,懂得在教学中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有效调动和激发。

科学实验教学中问题提出在幼儿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问题提出对于科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学识,开拓知识视野,把握问题的设计原则,与教学课堂相辅相成,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分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良好方式与心态,促进科学教学工作的和谐稳定开展。

下面主要介绍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注意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不要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对于幼儿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调动幼儿的课堂积极性,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级增加问题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更好地把握科学实验课堂的学习内容,培养幼儿清晰的科学逻辑思维,增加其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于基础知识与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刻的认知与区分,有利于幼儿把握课堂教学,做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综合性,是否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是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本节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从而促进幼儿学习。

提问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幼儿通过思考与探寻,加深对于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增强自己在科学科目学习上的能力。

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表现特点及教师指导的研究

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表现特点及教师指导的研究

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表现特点及教师指导的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明确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学习主动性作为学习品质的一个方面,同样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与重视。

主动和内疚的冲突是学前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主动性是3-6岁幼儿可能形成的积极品质;而且,科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幼儿主动参与科学集体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材料等主动发现事物特征、遇到问题主动探索、与同伴主动交往与合作,从而在将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同时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发展。

本研究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瑞吉欧方案教学、高宽课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希望通过对呼和浩特市102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观念上对大班幼儿在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学习主动性的表现特点进行全面了解。

此外,对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附属艺术幼儿园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两所幼儿园中6个大班收集到的13个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大班幼儿在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学习主动性五个维度: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往、主动合作的表现特点;并对幼儿教师在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的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得知在呼和浩特市地区,幼儿园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主动性发展经验有:活动氛围安全和谐、活动目标设计全面、活动材料围绕目标、活动材料分次投放;同时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指导的不足。

在从观念及行动上对呼和浩特市大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之上,从教师、幼儿、同伴、家长以及活动氛围、活动材料等方面探究影响大班幼儿在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学习主动性发展的因素。

最后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评价、家园合作几个方面为幼儿园能更好的在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发展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幼儿是科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支援者和引路人。

科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提供足够的素材,以促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观察、操作和探索的机会。

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内容在注意尽可能接近幼儿生活的同时,不能忽视活动结果对幼儿生活的回归。

过程性的多元与动态的评价,是提高幼儿积极有效地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保证。

一、准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基础角色定位,首先是做好一名旁观者。

一个积极的旁观者,才能减少活动中口口相传的比率,才能细致地关注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是教师判断科学活动开展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标准。

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获得自我满足的愉悦,知识的传递是第二位的。

缺乏幼儿的兴趣支撑,必然是一次失败的科学活动。

教师还必须做好一位支援者。

这要求我们要能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错误,对于幼儿的错误要予以宽容和理解,幼儿才会在活动中大胆地去探索。

1 / 6
给每一个幼儿以安全感,尊重他们的独特看法和间接,并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

这是对一个合格的支援者的基本要求。

我们还应注意到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不同幼儿之间的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考方式,并充分利用这些差异性,以促进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成长。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更应做好一名引路人。

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聪明的动物》中,要使孩子们初步了解常见动物的各种保护自己的办法。

这些动物中,有的是孩子们常见的,有的是孩子们平时很少关注的,或者只能是孩子们通过其它媒介才能接触和了解到的。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来掌握认识的顺序,并在适当的时机及时回应,逐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展现自我、提升经验的时间和机会。

二、充足的素材保障。

幼儿科学活动的展开,一定要有足够的素材进行支撑,这些素材才使得幼儿在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好具体和可观察。

幼儿需要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来学习。

材料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刺激物,也是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索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要有敏锐的心灵和广泛的视角,关注儿童的的兴趣和需要,就是灵活地选择活动内容,关注幼儿自发活动的焦点,捕捉幼
---------------------------------------------------------------最新资料推荐------------------------------------------------------ 儿的兴趣所在,偶发性科学活动由此展开。

有一个孩子带来了一只蚕宝宝,很多幼儿都没有见过,好奇心让他们围拢在一起议论纷纷。

我鼓励孩子们勇敢地伸出手轻轻地摸一摸,让带来蚕宝宝的孩子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蚕宝宝生长的知识,这让小家伙感到了极大的骄傲和满足,其他的孩子眼睛一眨都不眨,听得入神极了。

丰富的充足的材料,会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有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多变化、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引发不同水平幼儿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活动更为丰富和深入。

科学活动的关键不是师生之间的静态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老师引领下,学生自身的活动,以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以及寻求答案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兴趣,掌握方法。

充足的素材,是达成这一目标的的重要保证。

三、密切的生活联系。

大班的科学活动内容几乎都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

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及活动的结果,都要注意到对生活的回归。

幼儿科学活动既要符合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才能将挑战后的收获得以落实。

回归的过程,还可以有效地促动孩子们更积极地在活动中思考
3 / 6
为什么和怎么办,让他们更投入地去观察事物和思考事物的发生和结果。

孩子们在《好玩的三角架》活动中,先是兴趣盎然地尝试着用彩棒把油泥撑起来,引导孩子们在操作中思考:
你是怎么做的,用了几根彩棒?让孩子们获得认知,用三根彩棒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将油泥撑起来。

在操作和思考中的收获,再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想一想,你在平时见过哪些像这样又简便又稳固地支撑物体的架子呢?最后通过 PPT 的展示,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三角架,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巩固和强化认知,从而进一步的使教育活动内容回归到了幼儿日常生活中。

四、科学的评价体系。

多元和动态的评价,尊重和接纳幼儿的个性差异,对每个幼儿的闪光点都能给予积极肯定,使他们增强信心,让每一个幼儿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活动的形式,要全方位、多角度,达到均衡。

要注意到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尽量让幼儿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尽情地让其充分发挥。

单一呆板的活动方式,也必然使得教师难以展开积极的评价,只能使一部分孩子得到发展而其他孩子都成为了陪衬,渐渐地会消磨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对于幼儿后继学习和生活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反弹》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玩玩具时的发现告诉给老师和同伴,有的孩子迫不急待地把我叫到他的身边,边操作手中的玩具一边告诉我他的发现:
佘老师,我把拉力器用力一拉,橡皮筋变长了,我把手松开,像皮筋又缩回去了。

还有一个孩子嘴里吹着大气球跑到我的面前说:
佘老师,你看,我用力一吹气球,它变大了,放开了,它又变小了。

尽管有的孩子表述的不够准确,观察的角度也与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但是孩子们的这种热情却让我怎么也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

科学活动不是师生之间的静态知识传递,而是在老师引领下,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以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以及寻求答案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兴趣,掌握方法。

不能以科学活动的探究结果作为评价的单一标准,应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不怕困难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都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赞扬。

如此,才能培养出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让他们愉快地走进科学的殿堂。

5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