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三、观察测量: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
弗兰德是美国学者,他开发的“弗兰德互动分析” 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进行分析的一个著名的和 普遍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 是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课堂上发生的互动行为可以看成是按时间顺序发 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 这些事件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一种行为模式 和风格。弗兰德互动分析,就是用一套表现课堂语言 互动行为的符号编码,对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做观察记 录和分析。
21
1 2 3 4 1 2 | |
5 6 7
8
9
10
合计 (1)课堂结构 1 1 教师语言比率 =1-7列次数/总次数 =9/15=60% 学生语言比率 (学生参与率) =8-9列次数/总次数 =4/15=27% 课堂沉寂比率 =第10列次数/总次数 =2/15=13%
3
4 5 6 7 8 9 | | |
3 2
4 11
5 7
6 9
7 0
8 2
9 0
10 9
合计 85
2
3 4 5 6 7 8
2
5 4 9 6 1 6
5
1 8 0 0 0 0
2
16 1 0 0 0 17
3
10 22 22 6 0 26
1
9 4 183 4 0 9
2
3 9 5 10 0 6
0
0 0 0 0 0 0
0
3 55 0 10 0 33
教师 语言
4 5 6
7 8
提问 讲授 指令
批评 应答
9 10
主动说话 无有效语言
18
(二)怎样记录编码
分钟 1 6 2
10
5
1 4 8 8 2 3 6 2 9 8 7
19
(三)怎样填写互动分析矩阵
1、在记录编码的首尾各加一个10(2)依次成对提 取编码。 2、每次提取的一对编码以左边的编码为行号,右边 的编码为列号,在矩阵的相应单元格中填写一个记 数标记。 (10)6 10 5 1 4 8 8 2 3 6 4 8 9 7 (10)
没有举手的学生大多目不正视教师, 为什么他们都目不正视教师?是 表情较为紧张。 一般的难为情,还是摄于教师的 权威? 教师此时似乎并不急于指明回答, 而是一边观察学生,一边说:“有 谁知道呢?”不过,教师的目光好 象并位在举手的学生身上停留,而 是基本上一直在那些未举手的学生 身上移来移去,神情显然不太满意, 就这样足足持续了六、七秒种。 教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且是 在未举手的学生身上等待着什么。 从本节课的进度来看,似无多少 时间余地可等。那么为什么一定 要等呢?为什么神情不太满意呢? 这与教师的课堂控制观有无联系 呢?
2
第四章 个案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第一节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类型 二、观察的实施 三、观察测量: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 四、描述性观察
3
一、观察法的类型
(一)参与型观察与非参与型观察 参与型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 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 观看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境比较自然。 非参与型观察——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 究者的日常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 世界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非参与型观察中研究者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对研 究对象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
研究者的反思
这些“干部”学生真的都知道 吗?若真的都知道,似可说明 这些干部学生比其他“群众” 学生知道的多?若并非都知道, 说明“干部”学生比“群众” 学生更注意“积极响应”教师 的要求? 教师为何不叫这个举手最积极 的学生发言?这是一个怎样的 学生?是他平时不太讨老师喜 欢,还是经常答错问题?
28
第四章 个案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当获得研究资料不是为了推论到总 体的时候,我们把这类获得资料的方式 统称为个案方式。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开放式访 谈、田野调查、个人体验写作等,都可 以作为个案方式。
1
学习目标
1.了解观察的基本要素、观察法的特点、类型 和实施过程。 2.能运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和描述性观察进 行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 3.了解访谈法及其特点、意义,掌握访谈法在 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4.掌握人种志、田野研究、生活体验研究在教 育研究中的应用。
26
(一)自我观察
教师或研究者自己对自身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反观, 通常表现为教师或研究者在行动结束之后,对自身所 展开的行动过程的回忆与描述。这类观察或多或少带 有反思的性质。
27
案例一:
教师的教学
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海水 为什么看上去是蓝色的?看看 哪个小朋友肯动脑筋,积极举 手发言。”话音刚落,将近三 分之二的学生举起了手,并且 都看着教师。所有中队干部和 小队干部都举了手。 靠着观察者的这位留着小分头 的学生此前五次提问都举了手, 但均未被指名发言,这次将手 举得更高,几乎站了起来。
13
2、记录的程序
第一,先就观察的现场画一张现场图。 第二,对观察活动进行记录要求按时序进行, 所记的是之间要有连续性。一个事情一个事情 地记,不要对所有事情作一个整体性的总结。 第三,非结构性观察要求尽可能将所有的事情 都记下来。记录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是观察笔记 的一个首要要求。 第四,训练自己的笔录能力。可以使用一些代 号或缩写形式,还可求助于录音机。 第五,采取摘要记录的方式将重要的事情记录 下来。
5
参与程度
火星人(非参与者)
皈依者(完全参与者)
6
(二)按照观察本身的形式, 可分为结构型观察与非结构型观察
结构型观察是一种比较程式化的观察活动,研 究者事先设计了统一的观察对象和记录标准, 对所有的观察对象都使用同样的观察方式和记 录规格。 无结构型观察是一种开放式的观察活动,允许 观察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观 察视角和内容。
23
1 1
2
3
4
5
6
78Leabharlann 910合计
|||| |||| ||||
2
3 4
|||| |||| ||||
|||| |||| |||| ||||
5
6 7
||||
|||| |||| ||||
8
9 10
|||| |||| ||||
|||| ||||
合计
24
一堂初中物理课的弗兰德互动分析矩阵
1 1
44
2 1
29
案例二: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12:00——食堂里 我感觉很拥挤 大约有300人,10 个窗口前队伍平均有 4米长
12:05——在买馒 头的窗口排了一个足 有两米长的队,而且 排队的大部分是男生
这个数字是我的估 中午12点似乎是 计,不一定准确 学生就餐的高潮。
0
0 0 0 1 0 1
1
1 19 15 14 0 2
16
48 114 234 51 1 108
9
10
0
8
0
1 16
3
7 48
0
14 114
0
17 234
0
7 51
0
1 1
0
5 108
0
1 3
0
107 168
3
168 828
25
合计 85
四、描述性观察
对课堂生活全过程及其伴随情境做整体的、详 细的、动态的、深厚的描述。 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相互之间的理解、沟 通和现场情境、生活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呈现教师、 学生的内心感受,关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生 活联系、文化背景;探讨每个行为、行为发生的情 境和意义;追问教师的意图、学生的理解及其相关 的“为什么” (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为什么会产 生这样的理解)
终于,又有四、五个学生举起了手。 这四、五个学生真的想出答案了 但手举得既不高,神情也不坦然, 吗?他们的举手是教师“勉强” 给人一种不太自信的感觉。 的结果吗?为什么其他未举手的 学生最终没有举手?这四、五个 学生是怎样的学生?
“恩,不错!连汪霞同学今天也积极 教师为什么要说“连”呢?这个 举手发言了。好!汪霞,就请你说 名叫汪霞的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 说,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生呢?
14
3、记录的格式
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 在记录的第一页上方写上观察者的姓名、观察 内容的标题、地点、时间、本笔记的标号、此 套笔记的名称,然后在笔记的每一页标上本笔 记的标号和页码。笔记的段落不宜太长,每当 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一个不同的人出现在现场、 一个新的话题被提出来,都应该重起一个段落。 记录纸的页面应该分成至少两大部分:左边是 事实笔记;右边是研究者的个人思考。
9
研究问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观察问题:
孩子平时穿什么衣服? 吃什么食品? 玩什么玩具? 看什么电视节目? 在哪里上学? 和谁一块玩耍? 孩子平时读什么课外书? 一个月自己用多少零花钱? 谁可以决定上面这些事情?
10
(二)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2)地点。 (3)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4)方式、手段。 (5)效度。 (6)伦理道德问题。
|
|| | | | | |
1
2 1 2 1 3 1
10
合计 1 1 1 2
|
|
3 1 2
2
15
1 2 1
(2)教师倾向 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1-4列次数/5-7列次数=5/4=125%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例=1-3列次数/6-7列次数=3/3=100%
22
以各个编码在矩阵中出现次数的分布可以做以下分析:
(1)稳态格 矩阵中从左上的1-1到右下10-10对角线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 编码落在这些格里,表现一种行为的持续超过3秒钟,说明在持续做某 件事情。比如:5-5,是教师持续的讲授,7-7是教师在持续进行批评。 一般说矩阵中5-5这个稳态格会有较多的分布,因为教师持续讲授的语 言行为会比较多。 (2)积极整合格 矩阵中1-3行与1-3列相交的区域是积极整合格。如果在这个区域 里记录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气氛融洽,是一种积极 整合的表现。 (3)缺陷格 矩阵中7-8行与6-7列相交的区域是缺陷格。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 录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上的隔阂,是课堂上应 注意避免的缺陷。
11
(三)设计观察提纲
(1)谁? (2)什么 (3)何时 (4)何地 (5)如何 (6)为什么 观察提纲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变通性,只是提供 大致的框架,为观察活动提供一个方向。
12
(四)记录观察内容
1、记录的重要性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记录下来的内容可以为研究者事 后分析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文本。 记录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更加熟悉。 记录本身便是一个澄清事实、组织思路的过程。 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手头的资料进行整理,而且 记录这一过程本身便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来源。 记录可以对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进行训练。
16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 (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 (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 研究目的的分析工具——矩阵表格。
17
(一)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分类 间接 影响 直接 影响 学生语言 安静或混乱 编码 1 2 3 内容 表达情感 鼓励表扬 采纳意见
20
(四)怎样分析
以各个编码在矩阵中出现次数的比例关系可以做以下分析: 1、课堂结构 教师语言比率=1-7列次数/总次数 学生语言比率=8-9列次数/总次数(学生参与率) 课堂沉寂比率=第10列次数/总次数 2、教师倾向 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1-4列次数/5-7列次数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例=1-3列次数/6-7列次数
7
(三)其他分类法
根据公开程度分,可以分为隐蔽型和公开型。
隐蔽型观察指的是观察者在被观察者不知道的 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群体不知道研究者的 真实身份。 公开型观察指的是被观察者知道研究者在对自 己进行观察,研究者事先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 身份和任务。
8
二、观察的实施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观察的问题是一个次级问题,与研究的问 题是不一样的。 “研究的问题”是研究者在所要探究的研 究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 问的、研究者个人认为有必要回答的问题。 “观察的问题”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 的问题”之后决定选择使用观察的方法,根据 观察的需要而设计的、需要通过观察活动来回 答的问题。
4
为了真正达到参与观察的目的,人类学者 通常需要:(1)学习当地语言,从而能随意 地与当地人进行交流;(2)在调查点居住较 长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或一年以上,从而有机 会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 动、仪式和节庆等;(3)与当地人一样生活, 跟当地人建立起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 化。
三、观察测量: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
弗兰德是美国学者,他开发的“弗兰德互动分析” 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进行分析的一个著名的和 普遍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 是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课堂上发生的互动行为可以看成是按时间顺序发 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 这些事件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一种行为模式 和风格。弗兰德互动分析,就是用一套表现课堂语言 互动行为的符号编码,对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做观察记 录和分析。
21
1 2 3 4 1 2 | |
5 6 7
8
9
10
合计 (1)课堂结构 1 1 教师语言比率 =1-7列次数/总次数 =9/15=60% 学生语言比率 (学生参与率) =8-9列次数/总次数 =4/15=27% 课堂沉寂比率 =第10列次数/总次数 =2/15=13%
3
4 5 6 7 8 9 | | |
3 2
4 11
5 7
6 9
7 0
8 2
9 0
10 9
合计 85
2
3 4 5 6 7 8
2
5 4 9 6 1 6
5
1 8 0 0 0 0
2
16 1 0 0 0 17
3
10 22 22 6 0 26
1
9 4 183 4 0 9
2
3 9 5 10 0 6
0
0 0 0 0 0 0
0
3 55 0 10 0 33
教师 语言
4 5 6
7 8
提问 讲授 指令
批评 应答
9 10
主动说话 无有效语言
18
(二)怎样记录编码
分钟 1 6 2
10
5
1 4 8 8 2 3 6 2 9 8 7
19
(三)怎样填写互动分析矩阵
1、在记录编码的首尾各加一个10(2)依次成对提 取编码。 2、每次提取的一对编码以左边的编码为行号,右边 的编码为列号,在矩阵的相应单元格中填写一个记 数标记。 (10)6 10 5 1 4 8 8 2 3 6 4 8 9 7 (10)
没有举手的学生大多目不正视教师, 为什么他们都目不正视教师?是 表情较为紧张。 一般的难为情,还是摄于教师的 权威? 教师此时似乎并不急于指明回答, 而是一边观察学生,一边说:“有 谁知道呢?”不过,教师的目光好 象并位在举手的学生身上停留,而 是基本上一直在那些未举手的学生 身上移来移去,神情显然不太满意, 就这样足足持续了六、七秒种。 教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且是 在未举手的学生身上等待着什么。 从本节课的进度来看,似无多少 时间余地可等。那么为什么一定 要等呢?为什么神情不太满意呢? 这与教师的课堂控制观有无联系 呢?
2
第四章 个案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第一节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类型 二、观察的实施 三、观察测量: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 四、描述性观察
3
一、观察法的类型
(一)参与型观察与非参与型观察 参与型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 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 观看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境比较自然。 非参与型观察——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 究者的日常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 世界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非参与型观察中研究者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对研 究对象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
研究者的反思
这些“干部”学生真的都知道 吗?若真的都知道,似可说明 这些干部学生比其他“群众” 学生知道的多?若并非都知道, 说明“干部”学生比“群众” 学生更注意“积极响应”教师 的要求? 教师为何不叫这个举手最积极 的学生发言?这是一个怎样的 学生?是他平时不太讨老师喜 欢,还是经常答错问题?
28
第四章 个案方式形成研究资料
当获得研究资料不是为了推论到总 体的时候,我们把这类获得资料的方式 统称为个案方式。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开放式访 谈、田野调查、个人体验写作等,都可 以作为个案方式。
1
学习目标
1.了解观察的基本要素、观察法的特点、类型 和实施过程。 2.能运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和描述性观察进 行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 3.了解访谈法及其特点、意义,掌握访谈法在 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4.掌握人种志、田野研究、生活体验研究在教 育研究中的应用。
26
(一)自我观察
教师或研究者自己对自身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反观, 通常表现为教师或研究者在行动结束之后,对自身所 展开的行动过程的回忆与描述。这类观察或多或少带 有反思的性质。
27
案例一:
教师的教学
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海水 为什么看上去是蓝色的?看看 哪个小朋友肯动脑筋,积极举 手发言。”话音刚落,将近三 分之二的学生举起了手,并且 都看着教师。所有中队干部和 小队干部都举了手。 靠着观察者的这位留着小分头 的学生此前五次提问都举了手, 但均未被指名发言,这次将手 举得更高,几乎站了起来。
13
2、记录的程序
第一,先就观察的现场画一张现场图。 第二,对观察活动进行记录要求按时序进行, 所记的是之间要有连续性。一个事情一个事情 地记,不要对所有事情作一个整体性的总结。 第三,非结构性观察要求尽可能将所有的事情 都记下来。记录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是观察笔记 的一个首要要求。 第四,训练自己的笔录能力。可以使用一些代 号或缩写形式,还可求助于录音机。 第五,采取摘要记录的方式将重要的事情记录 下来。
5
参与程度
火星人(非参与者)
皈依者(完全参与者)
6
(二)按照观察本身的形式, 可分为结构型观察与非结构型观察
结构型观察是一种比较程式化的观察活动,研 究者事先设计了统一的观察对象和记录标准, 对所有的观察对象都使用同样的观察方式和记 录规格。 无结构型观察是一种开放式的观察活动,允许 观察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观 察视角和内容。
23
1 1
2
3
4
5
6
78Leabharlann 910合计
|||| |||| ||||
2
3 4
|||| |||| ||||
|||| |||| |||| ||||
5
6 7
||||
|||| |||| ||||
8
9 10
|||| |||| ||||
|||| ||||
合计
24
一堂初中物理课的弗兰德互动分析矩阵
1 1
44
2 1
29
案例二: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12:00——食堂里 我感觉很拥挤 大约有300人,10 个窗口前队伍平均有 4米长
12:05——在买馒 头的窗口排了一个足 有两米长的队,而且 排队的大部分是男生
这个数字是我的估 中午12点似乎是 计,不一定准确 学生就餐的高潮。
0
0 0 0 1 0 1
1
1 19 15 14 0 2
16
48 114 234 51 1 108
9
10
0
8
0
1 16
3
7 48
0
14 114
0
17 234
0
7 51
0
1 1
0
5 108
0
1 3
0
107 168
3
168 828
25
合计 85
四、描述性观察
对课堂生活全过程及其伴随情境做整体的、详 细的、动态的、深厚的描述。 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相互之间的理解、沟 通和现场情境、生活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呈现教师、 学生的内心感受,关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生 活联系、文化背景;探讨每个行为、行为发生的情 境和意义;追问教师的意图、学生的理解及其相关 的“为什么” (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为什么会产 生这样的理解)
终于,又有四、五个学生举起了手。 这四、五个学生真的想出答案了 但手举得既不高,神情也不坦然, 吗?他们的举手是教师“勉强” 给人一种不太自信的感觉。 的结果吗?为什么其他未举手的 学生最终没有举手?这四、五个 学生是怎样的学生?
“恩,不错!连汪霞同学今天也积极 教师为什么要说“连”呢?这个 举手发言了。好!汪霞,就请你说 名叫汪霞的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 说,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生呢?
14
3、记录的格式
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 在记录的第一页上方写上观察者的姓名、观察 内容的标题、地点、时间、本笔记的标号、此 套笔记的名称,然后在笔记的每一页标上本笔 记的标号和页码。笔记的段落不宜太长,每当 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一个不同的人出现在现场、 一个新的话题被提出来,都应该重起一个段落。 记录纸的页面应该分成至少两大部分:左边是 事实笔记;右边是研究者的个人思考。
9
研究问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观察问题:
孩子平时穿什么衣服? 吃什么食品? 玩什么玩具? 看什么电视节目? 在哪里上学? 和谁一块玩耍? 孩子平时读什么课外书? 一个月自己用多少零花钱? 谁可以决定上面这些事情?
10
(二)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2)地点。 (3)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4)方式、手段。 (5)效度。 (6)伦理道德问题。
|
|| | | | | |
1
2 1 2 1 3 1
10
合计 1 1 1 2
|
|
3 1 2
2
15
1 2 1
(2)教师倾向 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1-4列次数/5-7列次数=5/4=125%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例=1-3列次数/6-7列次数=3/3=100%
22
以各个编码在矩阵中出现次数的分布可以做以下分析:
(1)稳态格 矩阵中从左上的1-1到右下10-10对角线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 编码落在这些格里,表现一种行为的持续超过3秒钟,说明在持续做某 件事情。比如:5-5,是教师持续的讲授,7-7是教师在持续进行批评。 一般说矩阵中5-5这个稳态格会有较多的分布,因为教师持续讲授的语 言行为会比较多。 (2)积极整合格 矩阵中1-3行与1-3列相交的区域是积极整合格。如果在这个区域 里记录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气氛融洽,是一种积极 整合的表现。 (3)缺陷格 矩阵中7-8行与6-7列相交的区域是缺陷格。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 录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上的隔阂,是课堂上应 注意避免的缺陷。
11
(三)设计观察提纲
(1)谁? (2)什么 (3)何时 (4)何地 (5)如何 (6)为什么 观察提纲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变通性,只是提供 大致的框架,为观察活动提供一个方向。
12
(四)记录观察内容
1、记录的重要性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记录下来的内容可以为研究者事 后分析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文本。 记录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更加熟悉。 记录本身便是一个澄清事实、组织思路的过程。 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手头的资料进行整理,而且 记录这一过程本身便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来源。 记录可以对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进行训练。
16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 (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 (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 研究目的的分析工具——矩阵表格。
17
(一)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分类 间接 影响 直接 影响 学生语言 安静或混乱 编码 1 2 3 内容 表达情感 鼓励表扬 采纳意见
20
(四)怎样分析
以各个编码在矩阵中出现次数的比例关系可以做以下分析: 1、课堂结构 教师语言比率=1-7列次数/总次数 学生语言比率=8-9列次数/总次数(学生参与率) 课堂沉寂比率=第10列次数/总次数 2、教师倾向 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1-4列次数/5-7列次数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例=1-3列次数/6-7列次数
7
(三)其他分类法
根据公开程度分,可以分为隐蔽型和公开型。
隐蔽型观察指的是观察者在被观察者不知道的 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群体不知道研究者的 真实身份。 公开型观察指的是被观察者知道研究者在对自 己进行观察,研究者事先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 身份和任务。
8
二、观察的实施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观察的问题是一个次级问题,与研究的问 题是不一样的。 “研究的问题”是研究者在所要探究的研 究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 问的、研究者个人认为有必要回答的问题。 “观察的问题”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 的问题”之后决定选择使用观察的方法,根据 观察的需要而设计的、需要通过观察活动来回 答的问题。
4
为了真正达到参与观察的目的,人类学者 通常需要:(1)学习当地语言,从而能随意 地与当地人进行交流;(2)在调查点居住较 长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或一年以上,从而有机 会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 动、仪式和节庆等;(3)与当地人一样生活, 跟当地人建立起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