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复习《行星地球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星球内部知识点总结图解
![星球内部知识点总结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a8dd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6.png)
星球内部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星球的组成和结构1. 行星核心- 行星核心是星球的内部最炽热、最密集的部分,主要由铁、镍等重金属构成。
它是星球内部的能量来源,也是行星磁场形成的原因。
- 行星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数千摄氏度,由于高温状态,行星核心能够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形成磁场保护行星表面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侵袭。
2. 行星地幔- 行星地幔是介于行星核心和地壳之间的一层物质,主要由硅、镁等矿物构成。
地幔具有很强的热度和压力,使得其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
- 行星地幔的运动引发了地球表面的地质变化,包括火山喷发、大陆漂移等现象。
3. 行星地壳- 行星地壳是星球的外部固态部分,主要由氧、硅等元素构成。
地壳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栖息的地方。
- 行星地壳上存在着各种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等。
二、星球内部的运动1. 热对流- 行星内部的高温状态使得物质产生对流现象,即热量由热区向冷区传递,形成热对流。
热对流是行星内部循环运动的重要动力。
- 热对流引发了地壳的运动,带来了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活动。
2. 岩浆运动- 行星内部的高温使得地幔中的熔岩产生运动,形成岩浆。
岩浆在地壳下涌动,最终会由裂缝中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
- 岩浆运动是地球上地质活动的重要来源,也为岩石和矿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 地质构造- 行星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山脉、断裂带、火山地带等。
这些地质构造反映了行星内部的活动和构造过程。
三、星球的能源和资源1. 矿产资源- 行星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铜、铁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需要保护行星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行星造成破坏。
2. 地热能- 行星内部的热能可以转化为地热能,为地球上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地热能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
-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热能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方式,有助于保护行星环境。
高中地理2019版新教材第一册(地理1)全套思维导图彩版
![高中地理2019版新教材第一册(地理1)全套思维导图彩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a447625022aaea998f0fd7.png)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的概念1天体的类型2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人造天体宇宙飞船,空间站天体系统的层次3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行星地球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共性同向性1逆时针共面性2黄道平面近圆性3椭圆轨道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2木星,土星远日行星3天王星,海王星特殊行星存在生命内部原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1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2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臭氧层的保护液态水3来自地球内部原始海洋外部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1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2天文现象观测月相的观测月亮位置的逐日变化月亮形状的逐日变化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光和热)1维持地表温度2水体,大气运动的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积累下来的太阳能3日常生活的能量来源4光电转换太阳能发电光热转换太阳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1扰乱磁场,出现磁暴2极地出现极光3与自然灾害有相关性4太阳辐射的分布纬度地带性变化太阳大气层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经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地质年代沉积岩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纪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冥古宙:有机质太古宙: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由此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特点:成矿时期——Fe Au Ni Cr古生代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联合古陆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例:三叶虫、笔石、鹦鹉螺后期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脊椎动物发展早期:鱼类中期:两栖类晚期:爬行动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繁盛,成煤期末期发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95%物种灭绝中生代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特点:爬行动物的时代,裸子植物兴盛,成煤期中后期: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恐龙等物种灭绝新生代时间:距今6600万年至今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联合古陆解体,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地势起伏面貌形成(高大山脉)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地球历史的书页动植物化石及化石能源(煤油气)自下而上由简单到复杂自下而上地层由老到新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3层)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圈层(3层)水圈生物圈外核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出现各种天气现象地表各种水体的总称存在形式多样含义: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非常活跃的地理圈层地球表面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上地幔上部)为岩浆发源地熔融状的金属物质,形成了地球磁场铁镍金属组成内核压力极大,是一个固态金属球。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fe829d84254b35effd3438.png)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1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细框架图1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图(课件)(84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图(课件)(8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7f31cd195f312b3169a57a.png)
疗养院
10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2)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 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 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 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右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11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20
)
调动知识 等高线数值大小 (河流从高流向低);河流的 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12
目录
2.高分:技法点拨
13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1.(2017·江苏地理,9)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 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 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及应用。甲地两侧等高 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 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 位于峡谷处,大坝工程量小, 建设成本低,A项正确。
⑥ 等高线密集,水能丰富,不利航运。
7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3.区位选择 (1)选点
N
300 200 100
黄庄
300 200
100
8
目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3.区位选择 (1)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312855e45c3b3567ec8b7b.png)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5、四季更替
【主题分享】地理高考/气候专题/风景专题/环境专题/教育教学/地理纵横/成长导航/家庭教育/教师主题/最新资讯/新浪推荐/加入圈子/加关注/更多高考/更多教育/高考软着陆
6、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
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8、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9、大气受热过程
10、气压带与风带
11、天气系统
12、水循环
13、洋流
14、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题分享】地理高考/气候专题/风景专题/环境专题/教育教学/地理纵横/成长导航/家庭教育
/教师主题/最新资讯/新浪推荐/加入圈子/加关注/更多高考/更多教育/高考软着陆
16、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7、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8、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9、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20、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课件精选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课件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d265cb851e79b8968022677.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氦,表面温度为_6000K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出现极光、4、引起自然灾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比较自转公转2、地球自转的意义(1)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如下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2)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等)。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例如: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例如: 本初子午线(中时区)为8时,则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6时 ,纽约( 西五区)为 3时 。
国际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2e6134724431b90d6c85c7da.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
位
纬度向值向北(上)增加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经度值向东(右)增加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依
经线指示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
点,南极为最南点)
距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实距为
同一纬线上经度极差1度,实距为111xcosa
米(a 为纬度值)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
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越小则反之
将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n(或1/n)倍,则新比
例尺=n(或1/n)x原比例尺
将比例尺放大(或缩小)n(或1/n)倍,则新比例
尺=(n+1)(或1-1/n)x原比例尺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或缩小)到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般定向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按“上北下
,左西右东”定方向
向标定向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
,指向标一般指示北方
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是指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点间经度小于180度的弧为劣弧,大于为优弧
要误以为东经值在东半经球西经值在西半球
通的行星,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构与水星,金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其它行星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其它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36e65d7d4d8d15abe234ec1.png)
课后训练·抓落实
★4.教材第 15 页活动 1 点拨:可选用地球仪或乒乓球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选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 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5.教材第 16 页活动 点拨:第一步,画出三条特殊纬线。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夯基础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运动 (1)概念:地球绕其_自__转__轴___的旋转运动。 (2)地轴的空间位置: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北__极__星__附近。
(3)方向:自西向东从 从北 南极 极上 上空 空俯 俯视 视, ,呈 呈逆 顺时 时针 针方 方向 向
(3)移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课堂互动·提知能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点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情景导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该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提示: 自转。赤道地区。
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最大,大约为 1 670 km/h; 60°纬线上大约是赤道上的一半,M 点为 60°(纬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 各处都相等,极点上为 0。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 7 月初最慢,1 月初最 快,由此可知 N 点处在 7 月初。
答案: (1)C (2)B
(2)若上图中地球公转方向改为顺时针,其他条件不变。请参照上图,画出 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
解析: 第(1)题,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确定10月3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 根据地球距太阳远近,先判断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 ,推断春分日和秋分日的位置,10月3日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且距秋分日 较近,由此确定10月3日时地球的位置。第二步确定地轴倾斜方向:地轴方向的 确定应结合冬至日、夏至日来判断。先在冬至日与夏至日的位置处画一地球, 再连接两球心,接着画地轴,使连线在冬至日处指向南半球,在夏至日处指向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行星地球第2节地图课件新人教版20180417544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行星地球第2节地图课件新人教版20180417544](https://img.taocdn.com/s3/m/d631f3a26529647d27285267.png)
4.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 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
1.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 C.③ D.④
B [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m处,气象站位 于指示牌右侧150 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 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 方350 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中②处。]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下图 ,回答 第2题。
越高 气温越低。 地势_____ 背风 坡。 ②降水差异:_____ 迎风 坡降水多于_____
③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向相反。 (2)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 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
3.D 4.B
[第3题,从上图中右侧浏览窗口可以看出,选中的对象是喷水
池,其建筑面积最小,所以对应建筑分布窗口中面积最小的④,D项正确。第4 题,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用地长为 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 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 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总结(含图标)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总结(含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6bf4c2a0740be1e650e9ae3.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指导(含图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为15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3472513650e52ea55189810.png)
(2009年高考北京卷)右图是中国局部地区 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Ⅰ区太阳年辐 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D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高考演练
高考演练
(2010·淄博一模)读 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电池的 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A.太阳风 B.核能 D.卫星轨道 C.太阳能 D.光能 2.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C )
A
(4)A、B的纬度值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 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 长;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 少。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 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热点聚焦
1.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点 的选择条件 (1)发射基地 ①气象;②纬度;③地势;④海陆位置; ⑤交通;⑥安全。 ——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 直接的因素地区;③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
“月船1号”发射升空。 材料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川西高原,平均海拔
为1 500米,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从此 经过;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材料三
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13.9°N,80.4°E)位于印度
轨道 倾角
7°
3.4 ° 0 ° 1.9 ° 1.3 ° 2.5 ° 0.048 0.055
偏心 0.206 0.007 0.017 0.093 率
1、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之 间的夹角大吗? 答:不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轨道形状特殊吗? 答:不特殊,都接近正圆。
地理思维导图
![地理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d013a48a98271fe910ef929.png)
自转速度
晨昏线
地理意义 时区与区时 地方时 北京时间 日界线 地转偏向力 应用 规律 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赤道不偏转 大气的运动 水的运动
四大阶段 宇宙 天体 天体分类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基本天体
天体系统
第 一 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中心天体 太阳系 八大行星
分类
行星性质
距离地球远近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小行星带: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普通性:就外观和所处位置而言是普通的 ①稳定太阳光照 外 ②安全的运行轨道 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 ①适宜的温度 内 ②充足的水分 ③适宜的大气厚度 和大气成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活动基 本情况 太阳活动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
影响气候:高峰年增产;低峰年减产 影响电离层:引起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影响磁场:产生磁暴 高纬产生极光(加拿大、挪威、瑞典,芬兰)
自转方向 自转规律 自转周期
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太阳日 恒星日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的运动 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 周期 昼夜现象原因
地球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 波长范围:0.15~4微米 太阳辐射 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4~0.76微米
太阳辐射与地 球 影响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①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②维持地表温度,为水循环、大气运动、 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影响地理环境的基 本特征。 太阳大气外部结构:自内而外光球层、 色球层、日冕层 光球层;并不黑;常有,但大小 黑子 和变化周期约11年 大小和多少变化是太阳活动强弱的 标志 耀斑:色球层;不常有,产生磁暴;是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