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小猴子下山》PPT优秀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362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f.png)
格言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不要一味追求更多,与故事中 小猴子不知足、不断追求更多东西的行为形成对比。
类似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乌鸦喝水》
01
讲述乌鸦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方法,最终成功喝到水的故事,
强调智慧和坚持的重要性。
《龟兔赛跑》
02
通过乌龟和兔子的比赛,阐述勤能补拙、持之以恒的道理,与
《小猴子下山》中猴子的浮躁和缺乏耐心形成对比。
视频插入
可插入相关视频片段,展示小 猴子下山的真实场景或相关故
事,加深观众理解。
06 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相关成语、谚语或格言引入
成语
“猴子捞月”,比喻空想或徒劳无益的行为,与《小猴子下山》中 猴子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相呼应。
谚语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强调在没有强者的情况下,平庸者 可能会自命不凡,与故事中猴子自以为是的态度相呼应。
小猴子初次下山经历
描述小猴子初次下山的背景和原 因
展示小猴子下山前的准备和心情
呈现小猴子初次下山时遇到的困 难和挑战
遇见不同动物和场景
列举小猴子在山下遇见的不同动物,如松鼠、兔子等 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以及与小猴子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感受,如森林、草地等
故事情节转折点分析
教师点评及建议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和 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习建议提供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堂互动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 课堂交流和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不要一味追求更多,与故事中 小猴子不知足、不断追求更多东西的行为形成对比。
类似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乌鸦喝水》
01
讲述乌鸦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方法,最终成功喝到水的故事,
强调智慧和坚持的重要性。
《龟兔赛跑》
02
通过乌龟和兔子的比赛,阐述勤能补拙、持之以恒的道理,与
《小猴子下山》中猴子的浮躁和缺乏耐心形成对比。
视频插入
可插入相关视频片段,展示小 猴子下山的真实场景或相关故
事,加深观众理解。
06 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相关成语、谚语或格言引入
成语
“猴子捞月”,比喻空想或徒劳无益的行为,与《小猴子下山》中 猴子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相呼应。
谚语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强调在没有强者的情况下,平庸者 可能会自命不凡,与故事中猴子自以为是的态度相呼应。
小猴子初次下山经历
描述小猴子初次下山的背景和原 因
展示小猴子下山前的准备和心情
呈现小猴子初次下山时遇到的困 难和挑战
遇见不同动物和场景
列举小猴子在山下遇见的不同动物,如松鼠、兔子等 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以及与小猴子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感受,如森林、草地等
故事情节转折点分析
教师点评及建议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和 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习建议提供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堂互动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 课堂交流和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6c64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e.png)
我们可以学习《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善于思考和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 径。
警惕恶行和伪装
我们应该像《农夫和蛇》中的农夫一样,警惕恶人的伪装和恩将仇报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 益和权益。同时,也要学会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等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服这些挑战的。
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与其他动物的相遇 和交流,以及这些互动对故事
的影响。
小猴子的成长
分析小猴子在探险过程中的成 长和变化,包括它学到的技能
和知识。
故事发展脉络梳理及结局探讨
故事发展脉络
梳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从开篇到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结局探讨
讨论故事的结局,包括小猴子回到山上的意义和它所学到的东西对故事主题的 影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启示和意义。
VS
社会价值
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素材,帮 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 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主义, 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真正需求。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追求更加有意义 和幸福的人生。
2023
PART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体现了团结友爱的 精神。
小动物们之间的互动
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展现了自然生态中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2023
PART 04
情节梳理与故事发展脉络
REPORTING
故事情节概述及分段讲解
故事开篇
介绍小猴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它渴 望下山探险的原因。
小猴子下山
描述小猴子离开家园,开始下山 探险的过程,包括它遇到的挑战 和困难。
警惕恶行和伪装
我们应该像《农夫和蛇》中的农夫一样,警惕恶人的伪装和恩将仇报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 益和权益。同时,也要学会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等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服这些挑战的。
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与其他动物的相遇 和交流,以及这些互动对故事
的影响。
小猴子的成长
分析小猴子在探险过程中的成 长和变化,包括它学到的技能
和知识。
故事发展脉络梳理及结局探讨
故事发展脉络
梳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从开篇到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结局探讨
讨论故事的结局,包括小猴子回到山上的意义和它所学到的东西对故事主题的 影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启示和意义。
VS
社会价值
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素材,帮 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 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主义, 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真正需求。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追求更加有意义 和幸福的人生。
2023
PART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体现了团结友爱的 精神。
小动物们之间的互动
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展现了自然生态中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2023
PART 04
情节梳理与故事发展脉络
REPORTING
故事情节概述及分段讲解
故事开篇
介绍小猴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它渴 望下山探险的原因。
小猴子下山
描述小猴子离开家园,开始下山 探险的过程,包括它遇到的挑战 和困难。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1031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寓意深刻
通过小猴子的经历,传达出勇 敢、合作、分享等积极向上的 价值观,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PART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 导
REPORTING
珍惜当下,知足常乐
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通过小猴子的经历,引导孩子们意识到身边的美好和幸福,学会 珍惜当下。
知足常乐的心态
教育孩子们懂得知足,不要一味追求更多,而是要懂得满足和感恩 。
讲述与讨论(2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 情节,引导学生讨论故事角色和情节发 展。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故事情节梳理
小猴子下山
描述小猴子下山过程中的所见 所闻,以及与山下动物的互动 。
故事高潮
小猴子在山下遇到的危机,如 遇到猛兽或险峻的地形。
故事开端
小猴子快乐地生活在山上,但 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满足,不要盲目追求更多而失去已经拥有的 东西。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而偏离了正确的 方向。
其他类似寓言故事推荐
《乌鸦喝水》
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不断尝试和 调整方法,最终成功喝到水的故 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和解决
问题。
《龟兔赛跑》
和意见,提高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02
分享学习收获和不足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帮
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更好的计划。
03
分享与故事相关的经历或见闻
鼓励学生分享与故事相关的经历或见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业要求及提交方式
《小猴子下山》精品课件
![《小猴子下山》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842e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a.png)
网站
儿歌大全: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儿童歌曲和儿歌视频, 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的儿歌版,孩子们可以在线听 歌曲、看舞蹈。
网站
儿童教育资源网: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儿童教育资源, 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课件和教案,方便教师 们进行教学设计。
与小猴子下山故事相关的教育机构推荐
• 教育机构:蓝天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 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 》等儿童故事的讲述和表演,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很多 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把握好手中的机会。
角色扮演:小猴子与老虎的对话表演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表演小猴子与老虎的对话,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学生们可以扮演小猴子和老虎的角色,通过对话表演的 形式,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 地理解故事,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
创意绘画:画出小猴子下山的场景
总结词
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小猴子下山的场景
详细描述
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用画笔描绘出 小猴子下山的场景。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巧 ,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04
课程总结与反思
小猴子下山故事的启示与思考
故事寓意
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寓意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贪图眼 前利益,要明确目标,持之以恒。
激发兴趣
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故事背景
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分析
角色介绍
分别介绍小猴子和其他动物的角色特点, 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
VS
情节分析
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 要情节和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儿歌大全: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儿童歌曲和儿歌视频, 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的儿歌版,孩子们可以在线听 歌曲、看舞蹈。
网站
儿童教育资源网: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儿童教育资源, 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课件和教案,方便教师 们进行教学设计。
与小猴子下山故事相关的教育机构推荐
• 教育机构:蓝天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 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其中包括《小猴子下山 》等儿童故事的讲述和表演,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很多 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把握好手中的机会。
角色扮演:小猴子与老虎的对话表演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表演小猴子与老虎的对话,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学生们可以扮演小猴子和老虎的角色,通过对话表演的 形式,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 地理解故事,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
创意绘画:画出小猴子下山的场景
总结词
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小猴子下山的场景
详细描述
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用画笔描绘出 小猴子下山的场景。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巧 ,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04
课程总结与反思
小猴子下山故事的启示与思考
故事寓意
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寓意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贪图眼 前利益,要明确目标,持之以恒。
激发兴趣
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故事背景
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分析
角色介绍
分别介绍小猴子和其他动物的角色特点, 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
VS
情节分析
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 要情节和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a1bc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7.png)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像小猴子一样不放弃,帮助他们建立 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有明确的目标
小猴子每次下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找到食物。这 个目标使小猴子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避免了浪费时间和精 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计划和步骤 来实现这些目标。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制定计划来 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如何评估自己的进展。这有助于培养孩 子的计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对故事的解读
01
02
03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珍惜当下,不要总是追求更多 ,要学会满足。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 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做事情 ,不要盲目行动。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 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轻易放 弃。Βιβλιοθήκη 如何将故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 玩具和物品,不要轻易放弃或 抛弃。
02 故事情节
小猴子下山的原因
好奇心驱使
小猴子对山下的世界充满好奇, 想要探索和了解更多。
寻找食物
小猴子下山是为了寻找美味的水 果和食物,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
小猴子下山的过程
1 2
3
发现桃子
小猴子在山下发现了一棵桃树,摘了许多桃子。
遇见西瓜
小猴子继续前行,又发现了一片西瓜地,便摘了一个大西瓜 。
故事角色介绍
总结词
介绍主要角色
详细描述
小猴子:好奇心强,但缺乏恒心和判断力。其他动物:作为旁观者,观察小猴子 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启示。
故事背景介绍
总结词
描述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
详细描述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山林中,动物们过着和谐的生活。小猴子因为好奇心驱使,下山寻找食物,从而引发了一 系列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背景突出了自然环境和动物世界的美好,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背景。
要有明确的目标
小猴子每次下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找到食物。这 个目标使小猴子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避免了浪费时间和精 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计划和步骤 来实现这些目标。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制定计划来 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如何评估自己的进展。这有助于培养孩 子的计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对故事的解读
01
02
03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珍惜当下,不要总是追求更多 ,要学会满足。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 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做事情 ,不要盲目行动。
教师认为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 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轻易放 弃。Βιβλιοθήκη 如何将故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 玩具和物品,不要轻易放弃或 抛弃。
02 故事情节
小猴子下山的原因
好奇心驱使
小猴子对山下的世界充满好奇, 想要探索和了解更多。
寻找食物
小猴子下山是为了寻找美味的水 果和食物,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
小猴子下山的过程
1 2
3
发现桃子
小猴子在山下发现了一棵桃树,摘了许多桃子。
遇见西瓜
小猴子继续前行,又发现了一片西瓜地,便摘了一个大西瓜 。
故事角色介绍
总结词
介绍主要角色
详细描述
小猴子:好奇心强,但缺乏恒心和判断力。其他动物:作为旁观者,观察小猴子 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启示。
故事背景介绍
总结词
描述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
详细描述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山林中,动物们过着和谐的生活。小猴子因为好奇心驱使,下山寻找食物,从而引发了一 系列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背景突出了自然环境和动物世界的美好,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背景。
《小猴子下山》完美版课件
![《小猴子下山》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47a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a.png)
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意实践能力。
07 总结回顾与课程 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故事情节梳理
01
学生能够清晰地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包括小猴子
的行动路线、遇到的动物和发生的事情。
主题思想解读
02
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即“知足常乐”和“珍惜当
下”,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课程时间
30分钟
讲述故事
生动形象地讲述《小猴子下山 》的故事情节
总结与回顾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故 事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故事情节梳理
小猴子下山的背景与原因
小猴子下山后的所见所闻
描述小猴子在山上生活的单调和乏味,以 及它渴望探索外面世界的心理。
详细描绘小猴子下山后看到的美丽景色和 遇到的有趣动物,如清澈的小溪、五彩斑 斓的花朵、歌唱的小鸟等。
角色分配及准备工作
角色分配
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意愿 ,分配小猴子、猴妈妈、 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
道具准备
准备相应的角色头饰、服 饰以及模拟场景中的道具 ,如篮子、水果等。
台词准备
指导学生熟悉各自角色的 台词和表演要求,确保表 演流畅自然。
情景模拟表演过程展示
场景布置
利用教室空间布置模拟场景,包 括小猴子的家、山脚下的果园等
其他动物的形象塑造
分析故事中出现的其他动物形象,如善良的小鸟 、狡猾的狐狸等,以及它们对小猴子成长的影响 。
人物关系的刻画
探讨小猴子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如友谊、互 助和竞争等,以及这些关系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 用。
语言特色及风格
01
02
03
生动形象的描绘
一年级(下)语文《小猴子下山》说课PPT课件
![一年级(下)语文《小猴子下山》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1a4e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e.png)
引导学生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 实际生活中,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创新点三: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的方式,让学生在 交流中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设计探究式学习活 动,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讨论,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能力和沟 通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
注重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发 言,表达自己的 观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通过 小组合作、角色 扮演等方式,让 学生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01
教学设计:教 学环节的安排 是否合理,是 否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
学习生字词: 教师讲解生 字词的读音、 写法和意义, 帮助学生掌 握生字词。
分段讲解: 教师分段讲 解课文,引 导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 掌握课文主 题。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 考课文中的 道理,联系 生活实际, 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总结回顾: 总结本课所 学内容,强 调重点和难 点,帮助学 生巩固知识。
0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0 6
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游戏互动等环节,引导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学会运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02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运用
0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动画、 视频等多种形式展 示教学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课 结合实际生活, 堂讨论和分享, 引导学生思考故 培养他们的团队 事中的道理,培 合作和沟通能力。 养他们的独立思
17小猴子下山 课件(共30张PPT)
![17小猴子下山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aaf5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3.png)
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因为不想要, 所以有意识地 从手中丢掉
采取,拿下
xiǎo hóu zi pěnɡ zhe jǐ ɡè táo zi
zǒu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
dào yí piàn ɡuā dì lǐ
tā kàn jiàn mǎn dì de
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
xī ɡuā yòu dà yòu yuán fēi chánɡ ɡāo xìnɡ
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
yòu hónɡ fēi chánɡ ɡāo xìnɡ jiù rēnɡ le yù mǐ
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
qù zhāi táo zi
去摘桃子。
地点 看见什么 干了什么
xiǎo hóu zi kánɡ zhe yù mǐ
zǒu dào yì kē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
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
地点
看见什么
特点
西瓜地
西瓜
又大又圆
它做了什么呢?
jiù rēnɡ le táo zi
qù zhāi xī ɡuā
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xiǎo hóu zi bào zhe yí ɡè dà xī ɡuā wǎnɡ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
huí zǒu
zǒu zhe zǒu zhe tā kàn jiàn yì zhī
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
xiǎo tù zi 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de zhēn kě ài
小兔子蹦蹦跳的,真可爱,
地点 看见什么 特点
往回走 小兔子
可爱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 小兔子的可爱吗?
蹦蹦跳跳
小猴子下山课件ppt
![小猴子下山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84cb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png)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 回家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经过这次教 训,小猴子下次 再下山会怎样做 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词语积累
又 又 :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AABB: 蹦蹦跳跳 开开心心 大大小小 ABB:亮晶晶 胖乎乎 兴冲冲 红润润
小朋友们,学完这篇小故 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说 给大家听听吧!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我学会了
做事情不能像小猴子那样三心二意, 要有始有终、认真做事,才有收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请用记字法归类记字
bāi 掰
pěng 捧
káng 扛
bào 抱
rēng 扔 zhuā 抓
zhāi 摘 zhuō 捉
பைடு நூலக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有一天,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小猴子扛 着玉米, 走到 一棵桃树下它 看见满树的桃 子又大又红, 非常高兴, 就 扔了玉米去摘 桃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1a5d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6.png)
三、依据学情,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1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 能力体系来看,这些 学生经过一年级上学 期及本册前六个单元 的学习,有了一定的 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 能力,学习了图文结 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 法,初步学习了结合 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 文内容的一些方法, 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使用橡皮,尽量少擦,擦也要擦干净。
3、认真检查的习惯。 养成写完后自己用手指着题目,逐题逐项检查。做一项
检查一项,全部做完后再反复认真检查的习惯。
在写话之前,先仔细看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然后说一说, 再动笔写写,最后读读自己写的话,通顺吗?如果有 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出来大家分享!
知识能力目标
(1)能理解重点动词“掰、扔、摘、捧、扔、抱”以 及相关的句子,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 推断、想象、表演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体会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训练学生的思维 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表演能力。
2.课标解读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 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 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 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 练,引导学 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 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 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 情景教学法
微课 多媒体演示法
表演活动结合法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c262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2.png)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zhīx走iǎo。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
tù zi bènɡ bènɡ tiàotiào de zhēn kě ài jiù rēnɡle xī ɡuā qù zhuī xiǎo tù zi
兔子蹦 蹦 跳跳 ຫໍສະໝຸດ ,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 小兔子。
地点 看见什么 干了什么
xiǎohóuzi pěnɡzhejǐɡètáozi zǒu dào yípiàn ɡuā dì lǐ tā kànjiànmǎn dì de xī
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 里,看见结得玉米又大 又多,就掰了一个,扛 着往前走。
小猴子走到一棵桃树下, 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 红,就扔了玉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走到一片西瓜地 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 大又圆,就扔了桃子, 去摘西瓜。
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 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 追小兔子。
最后,小猴子什么 也没得到,只能空 着手回家了。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再见!
小猴子 扛 着玉米,走 到 一 棵桃 树
xià tā kàn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hónɡ
下。他 看 见 满 树 的 桃 子 又大 又 红,
fēichánɡ ɡāo xìnɡ jiù rēnɡ le yù mǐ qù zhāitáozi
非 常 高 兴,就 扔 了 玉 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 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xiǎo hóu zi zhǐ hǎo kōnɡzheshǒu
小兔子 跑进 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 好 空着 手
tù zi bènɡ bènɡ tiàotiào de zhēn kě ài jiù rēnɡle xī ɡuā qù zhuī xiǎo tù zi
兔子蹦 蹦 跳跳 ຫໍສະໝຸດ ,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 小兔子。
地点 看见什么 干了什么
xiǎohóuzi pěnɡzhejǐɡètáozi zǒu dào yípiàn ɡuā dì lǐ tā kànjiànmǎn dì de xī
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 里,看见结得玉米又大 又多,就掰了一个,扛 着往前走。
小猴子走到一棵桃树下, 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 红,就扔了玉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走到一片西瓜地 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 大又圆,就扔了桃子, 去摘西瓜。
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 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 追小兔子。
最后,小猴子什么 也没得到,只能空 着手回家了。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再见!
小猴子 扛 着玉米,走 到 一 棵桃 树
xià tā kàn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hónɡ
下。他 看 见 满 树 的 桃 子 又大 又 红,
fēichánɡ ɡāo xìnɡ jiù rēnɡ le yù mǐ qù zhāitáozi
非 常 高 兴,就 扔 了 玉 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 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xiǎo hóu zi zhǐ hǎo kōnɡzheshǒu
小兔子 跑进 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 好 空着 手
学习版小猴子下山说课ppt.pptx
![学习版小猴子下山说课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c22eb625022aaea988f0f55.png)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小猴子空手 而归的原因。
最新.
5
第二部分 说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 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 演示 法
迁移 教学法
学法
主要通过 自主探究、动手实 践 的方法学习
最新.
6
1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2 第二环节:师生协作,看图解文 3 第三环节: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最新.
7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的道理。
最新.
3
第一部分:说教材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掰、 扛、扔、摘 、捧、抱、 追”7个生字 以及演示、 区分相应的 动作
能力目标
图文结合理 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 文。
情感目标
明白小猴 子喜新厌 旧的行为 是不对的 ,懂得做 事情要专 一。
最新.
4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课堂动态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 学设计。
最新.
12
最新.
13
捧 摘
运用往复式的设计方式,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 到小猴子从开始下山到回最新家. 一所获的过程,加深对 11 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目标以及结 合学情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 响于一体的优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让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深受 教育的同时,达到智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 的目的。
第七单元 · 课文
小猴子下山
最新.
1
目录
说教法、 学法
说教 学过程
说板
说教 材
书设计 说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8395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d.png)
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对于周围的一 切都充满了信任和善意。这种性格特 点使得它在故事中经常会受到其他动 物的帮助和关爱。
好奇心强
小猴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这也使得它 在故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奇有趣的 事物。
其他角色:动物朋友们简介
大象
大象是森林中的巨无霸,性格温 和,非常善良。在故事中,大象 经常帮助小猴子解决一些困难。
学会选择
面对诱惑和困难时,小猴子学会了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 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决策能力。
坚持不懈
尽管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小猴子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 的目标。这种精神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毅力 和耐心。
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社交技能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相处、沟 通和合作。
小松鼠
小松鼠是森林中的小精灵,非常机 灵可爱。它和小猴子一样喜欢玩耍 和探险,在故事中是小猴子的好朋 友之一。
梅花鹿
梅花鹿是森林中的优雅代表,性格 文静内向。虽然它不像小猴子那么 活泼好动,但在故事中它也给予了 小猴子很多帮助和支持。
02
小猴子下山原因及过程
山上生活困境描述
01
02
03
食物短缺
山上的果实逐渐减少,难 以满足小猴子的日常需求 。
情绪管理
故事中的情节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面 对挫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
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猴子在故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
倡导保护自然,关爱动物
环保意识
通过故事中的自然景象 和动物角色,引导孩子 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 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 保意识。
《小猴子下山》说课课件
![《小猴子下山》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2292e758f5f61fb73666ed.png)
第三步
玩 试 一 一 玩 试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四步 零碎、不连贯 有逻辑有条理
猜 一 猜
编 一 编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五步
试 听 玩 读 一 一 一 一 试 听 玩 读
3.情景表演-内化吸收
听 一 学生上台表演 听 读 试 玩 台下学生边看边演一同复述课文 一 一 一 试 玩 读
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理解
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小猴子 空手而归的原因。
PART 教法学法的选择 2
1、教法 2、学法 3、课前教具准备
教法
1
图文结合法
结合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 的学习需求。
3
2
扶放结合法
读思结合法
学法
设计理念: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PART 5 板书设计
试 听 玩 推荐书籍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板书设计
PART 6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设计精当,连接巧妙,重难点突出。
试 一 试
过渡语需要锤炼,做到更加精准连贯。
多形式创设情境,学习氛围好,教学 效果较好。
优点和不足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
4.提炼主题-回归生活
听 玩 试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只
好空着手回家去?
生活 主题
“只有一心一意, 才能做好事情。” 你们有过类似的 体验吗?说一说。
5.知识总结-拓展延伸
玩 试 一 一 玩 试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四步 零碎、不连贯 有逻辑有条理
猜 一 猜
编 一 编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五步
试 听 玩 读 一 一 一 一 试 听 玩 读
3.情景表演-内化吸收
听 一 学生上台表演 听 读 试 玩 台下学生边看边演一同复述课文 一 一 一 试 玩 读
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理解
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小猴子 空手而归的原因。
PART 教法学法的选择 2
1、教法 2、学法 3、课前教具准备
教法
1
图文结合法
结合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 的学习需求。
3
2
扶放结合法
读思结合法
学法
设计理念: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PART 5 板书设计
试 听 玩 推荐书籍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板书设计
PART 6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设计精当,连接巧妙,重难点突出。
试 一 试
过渡语需要锤炼,做到更加精准连贯。
多形式创设情境,学习氛围好,教学 效果较好。
优点和不足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
4.提炼主题-回归生活
听 玩 试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只
好空着手回家去?
生活 主题
“只有一心一意, 才能做好事情。” 你们有过类似的 体验吗?说一说。
5.知识总结-拓展延伸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2cb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5.png)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通过肯定小猴子的勇敢和独立,进而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增 强自信心。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关爱
引导孩子感受关爱
通过讲述小猴子受到其他动物帮助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体会到关 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明白,当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应该心怀感激,学会感恩 。同时,也要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教育孩子学会用言语或行动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和表达能力。
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递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传递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 活态度,引导孩子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教育元素,如勇敢、独立、感 恩等。通过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这些价值观,帮助他们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然界中其他动物下山现象探讨
食物短缺、寻找水源、迁徙等 。
02
下山现象
01
下山原因
在自然界中,除了猴子,还有许 多动物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下山,
如野猪、熊等。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
保护意义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小猴子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经常在山林中游 荡,寻找新奇的事物。
有一天,小猴子决定下山去探寻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 了一段充满奇遇的旅程。
主要角色及特点01小 Nhomakorabea子活泼、好奇、勇敢,喜欢探索 新事物,是故事的主人公。
02
老猴子
通过肯定小猴子的勇敢和独立,进而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增 强自信心。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关爱
引导孩子感受关爱
通过讲述小猴子受到其他动物帮助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体会到关 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明白,当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应该心怀感激,学会感恩 。同时,也要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教育孩子学会用言语或行动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和表达能力。
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递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传递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 活态度,引导孩子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教育元素,如勇敢、独立、感 恩等。通过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这些价值观,帮助他们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然界中其他动物下山现象探讨
食物短缺、寻找水源、迁徙等 。
02
下山现象
01
下山原因
在自然界中,除了猴子,还有许 多动物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下山,
如野猪、熊等。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
保护意义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小猴子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经常在山林中游 荡,寻找新奇的事物。
有一天,小猴子决定下山去探寻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 了一段充满奇遇的旅程。
主要角色及特点01小 Nhomakorabea子活泼、好奇、勇敢,喜欢探索 新事物,是故事的主人公。
02
老猴子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f6b1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7.png)
20
观看动画片片段并回答问题
2024/1/28
观看动画片《小猴子下山》的片段,让孩子们了解故事 背景和情节。 提出问题:小猴子为什么要下山?它在山下遇到了什么 ?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1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01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 他们分别扮演小猴子和其他
不专心
小猴子容易被外界干扰,做事不专 心,这也是导致它在故事中犯错的 原因之一。
13
其他角色性格分析
01
老猴子
02
小白兔
老猴子是故事中的长者,性格沉稳、睿智,对小猴子起到了引导和教 诲的作用。
2024/1/28
小白兔是故事中的另一个角色,它性格温顺、善良,与小猴子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14
角色塑造手法探讨
角色。
2024/1/28
02
03
讨论问题:如果你是小猴子 ,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
么做的解决方案,并引导 他们思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
22
分享交流:孩子们分享自己看法和感受
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看法。
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下山历程
展现故事发生的美丽自然环境,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
呈现小猴子和猴妈妈生活的家园,温馨而 宁静
描绘小猴子在历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场景 ,如溪流、草地、树林等
2024/1/28
6
02
情节梳理与解读
2024/1/28
7
小猴子下山原因
01
02
03
好奇心驱使
小猴子天生好奇心强,被 山下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小猴子下山》的说课课件
![《小猴子下山》的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34c8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6.png)
板书布局: 合理规划板 书空间,突 出重点内容
板书形式: 采用文字、 图片、图表 等多种形式 相结合
板书色彩: 选择与主题 相符的色彩, 增强视觉效 果
Hale Waihona Puke 板书字体: 选择清晰易 读的字体, 保证学生能 看清板书内 容
板书互动: 设计互动环 节,让学生 参与板书创 作,提高学 习兴趣
Part Five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 蕴含的道理。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 演故事中的角色,亲 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和道理。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 组讨论,分享自己的 理解和感悟。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 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说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的反思
01
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 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
02
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要符合 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03
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 作业批改等方式, 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方法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教学效果, 不断反思和改进 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质量
学法指导
01
自主学习:引导 学生自主阅读课 文,理解故事内 容
02
合作探究:通过 小组讨论,共同 探讨故事中蕴含 的道理
03
实践操作:让学 生通过角色扮演, 亲身体验故事中 的情节
04
拓展延伸:引导 学生联系生活实 际,思考故事中 的道理在生活中 的应用
Part Three
说教学过程
《小猴子下山》课件
![《小猴子下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21a33b102de2bd960588e9.png)
一年级—下册—第七章节
课题:《小猴子下山》
难点: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加强学生对动词的理解和使用。
新课导入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竿上树是能手, 擅长模仿人动作, 家里没有山中有。
(打一动物)
猴子
灵长目动物,一般大 脑发达,行动灵活,喜欢 群居,主要吃野果、野菜。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 排名第九位。
掰玉米 扔 玉米
摘
扔
桃子
桃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摘
扔
追 状元成才路
西瓜 西瓜 小兔
状元成才路
空着手 回家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பைடு நூலகம்
1. 回到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续编故事,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
又会怎么做呢?
扔
做什么 摘
地点
看见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
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 状元成才路
又圆,非常高兴,状就元成才路 扔
了桃子去摘西瓜。
摘
做什么 扔
看见什么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
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
跳跳的,真可爱,就扔
状元成才路
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思考: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 标,而且三心二意状元成才路,所以最终他什
状元成才路
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们不能向小猴子那样,今后我 们做什么事都要明确目标一心一意, 千万不能三心二意,做事要有始有终, 否则会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小猴子下山
状元成才路
课题:《小猴子下山》
难点: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加强学生对动词的理解和使用。
新课导入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竿上树是能手, 擅长模仿人动作, 家里没有山中有。
(打一动物)
猴子
灵长目动物,一般大 脑发达,行动灵活,喜欢 群居,主要吃野果、野菜。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 排名第九位。
掰玉米 扔 玉米
摘
扔
桃子
桃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摘
扔
追 状元成才路
西瓜 西瓜 小兔
状元成才路
空着手 回家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பைடு நூலகம்
1. 回到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续编故事,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
又会怎么做呢?
扔
做什么 摘
地点
看见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
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 状元成才路
又圆,非常高兴,状就元成才路 扔
了桃子去摘西瓜。
摘
做什么 扔
看见什么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
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
跳跳的,真可爱,就扔
状元成才路
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思考: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 标,而且三心二意状元成才路,所以最终他什
状元成才路
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们不能向小猴子那样,今后我 们做什么事都要明确目标一心一意, 千万不能三心二意,做事要有始有终, 否则会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小猴子下山
状元成才路
《小猴子下山》优秀课件
![《小猴子下山》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fdd5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1.png)
03
词汇学习
水果词汇
苹果
红色的苹果,小猴子非常喜欢,可以补充 维生素C。
桃子
粉色的桃子,小猴子非常喜欢吃,可以补 充维生素A。
香蕉
黄色的香蕉,小猴子也很喜欢,可以补充 能量。
葡萄
紫色的葡萄,小猴子很喜欢吃,可以补充 维生素B。
量词词汇
一只
用于描述数量为一的动物或物品。
一串
用于描述数量为一的连续物品。
价值观传递
通过这个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一些积极的价值观,比如珍惜劳动成果 、勇敢面对困难等等。
03
总结与展望
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孩子们的表演和改编成果,同时展望未来
,鼓励孩子们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6
课程总结
学习重解故事中蕴含的 道理和价值观。
《小猴子下山》优秀课件
2023-11-06
目 录
• 课程介绍 • 故事导入 • 词汇学习 • 句型学习 • 故事演绎 • 课程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经典的儿童寓言故事,通过小猴子下 山过程中的行为和经历,传达了深刻的生活道理。
该故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价 值观和行为习惯。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在“讨论故事”环节中,老师将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故事中的角色、
情节和寓意,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 当扩展和深化课程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故事中的道理 。
02
故事导入
故事背景
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小猴子下山去寻找食物,一路 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和倾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理解
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小猴子 空手而归的原因。
PART 教法学法的选择 2
1、教法 2、学法 3、课前教具准备
教法
1
图文结合法
结合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 的学习需求。
3
2
扶放结合法
读思结合法
学法
设计理念: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
处于好动阶段,有意注意 维持不了多久。
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过程 与 方法
采用图文结合法、扶 放结合法、读思结合 法进行教学,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学习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懂得小猴子见新扔旧 的行为是不好的,明 白做什么事都要专一 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
4.提炼主题-回归生活
听 玩 试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只
好空着手回家去?
生活 主题
“只有一心一意, 才能做好事情。” 你们有过类似的 体验吗?说一说。
5.知识总结-拓展延伸
试 听 玩 推荐书籍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5.知识总结-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续编《小猴子第二 次下山 》的小故事
实践中适时进行听、说、读能力的训 练。
PART 4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激趣揭题
扶放有度 解疑释难 情景再现 内化吸收 提炼主题 回归生活
延伸阅读 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竿上树是能手, 擅长模仿人动作,
小猴子下山 后,发生了什 么事呢? 《小猴子下山》
家里没有山中有。
PART 5 板书设计
试 听 玩 推荐书籍 一 一 一 听 玩 试
板书设计
PART 6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设计精当,连接巧妙,重难点突出。
试 一 试
过渡语需要锤炼,做到更加精准连贯。
多形式创设情境,学习氛围好,教学 效果较好。
优点和不足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
猜谜语
主角
提问
引出课题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看 说 一 一 看 说
想 比 一 一 想 比
玩 试 一 一 玩 试
猜 一 猜
编 一 编
听 读 一 一 听 读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一步
看 说 一 一 看 说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二步
想 比 一 一 想 比
又
又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三步
玩 试 一 一 玩 试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四步 零碎、不连贯 有逻辑有条理
猜 一 猜
编 一 编
2.扶放有度-解疑释难
第五步
试 听 玩 读 一 一 一 一 试 听 玩 读
3.情景表演-内化吸收
听 一 学生上台表演 听 读 试 玩 台下学生边看边演一同复述课文 一 一 一 试 玩 读
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体裁
童话故事
A
B
目的
内容
小猴子下山看到许多
C
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 D 学习童话故事类文章的 方法,同时明白做事要 一心一意才能有所收获 的道理。
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
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 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 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 创造性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法
课前教具准备
PART 教学思路设定 3
教学思路设定
根据“主导与主体”之间的“服务
关系”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教
学思路设定为六个活动,老师只起“ 导”的作用,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
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从小在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四课 《小猴子下山》
语文组
2018.6.21
CONTENTS
1 教材内容分析
2 教法学法选择
3 教学思路设定 4 教学过程设计 5 板书设计 6 教学设计反思
PART 教材内容分析 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 3、教学目标确定 4、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