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乡村聚落
高地上
自然环境特点
降水充沛,地势低,河道排泄 能力差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资源不足
干旱地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 便的地方 区
看书本第9页,图1-17,1-18说一说平原和山谷村落的形态有 什么不同?
平原聚落: 聚落 密集,一 般呈团状 分布
山谷聚落: 一般沿山 谷呈带状 分布
二、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 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团Βιβλιοθήκη 条状高地水源充足
方便通风、光照。
1、村落的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布 形态 在山区为了避免洪涝威胁,许多村 落建在高地上;在旱区,许多村落 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平原的村落规模较大,房屋密 集且较集中;山区的村落规模 较小,房屋稀疏且分散。
二、乡村聚落的分布 、形态 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
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水源
环状 散落状
三、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自然环境的特点 傣族民居 沙特民居
房屋建筑特点 云南傣族民 居
竹木搭建而成,往 往悬离地面
自然环境特点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沙特阿拉伯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 乡村民居 点
影响房屋建筑的的自然因素是气候
沙漠地区的村庄
牧
游牧的碉房聚落
游牧的帐篷聚落
团状
团状:接近圆形或多边形,在东部 平原和盆地地区常见
条状
呈条带状的村落:沿河道或道路方向延伸
•散落状:山区、牧区常见
环状
环状:多分布在山区或湖塘畔,较少
因纽特人的住所——雪屋
热带雨林地区 的民居
福建土楼 多分布在福建西部,多为客家人居住。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是一节关于地理学科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教材从实际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聚落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掌握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聚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聚落的特点和变化。
2.新课导入:介绍聚落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聚落发展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4.聚落景观的变化:让学生观察一组聚落景观的图片,分析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聚落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7.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聚落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景观的变化。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特点:依山傍水、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景观变化:从原始聚落到现代城市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聚落的形成和城市的区位因素
易形成城 市,一般 规模较大
上海、 广州
河流弯 利用天然河道进
曲处、 行防卫
河心岛
古代城市 伯尔尼、
常分布于 巴黎
此
自然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 例
经济发达,
地势平坦,土
沪宁杭地区、
人口集中,
壤肥沃,水源
珠江三角洲、
世界和我国
地 平原 充足,交通便
京津唐、美
大多数城市
形
利,建设成本
答案: (1)A (2)D (3)A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
影响原因
货物在此转运,促
河运起点
进人口集中、经济
或终点
河流
发展
人流、物流量大, 交汇处
常作为货物集散地
影响结 果
易形成 城市, 一般规 模较大
举例
赣州 重庆、
武汉
自然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 例
河流
河口
大量人流、物流 在此集散,常与 海运相连,交通
(2)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村落形态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圆形或不规则的 多边形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
带状
3.城市聚落 (1)形成的基本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 的创新、劳动分工。
(2)古代城市的分布 ①分布:多数在 河流中下游平原 。 ②形成条件:土壤 肥沃 ,灌溉便利,农耕业发达。
二、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1.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风俗习惯 等因素的影响,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表所示:
社会发展阶段
聚落形态
聚落特点
巢居、穴居、 分散、不稳定、有临 原始的采集渔猎社会
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喀斯特山区,是贵州省一个引人注目的地理景观,也是多民族聚集地。
这一区域的山岳峰峦、丰富的水源和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其独特的地貌,同时也孕育了多样的民族文化。
本文旨在探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从而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社会生活。
一、地理特征贵州喀斯特山区位于中国南方,呈现出层峦叠嶂、峡谷纵横、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
该地区的山体多以石灰岩为主,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溶洞和地表溶蚀现象。
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为该地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环境。
二、民族多样性贵州喀斯特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包括苗、侗、瑶、土家等多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为乡村聚落的形态塑造提供了多样性。
在这些传统聚落中,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三、建筑特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这是由于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应山地环境的需要决定的。
同时,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
例如,在苗族聚落中,可以看到高脚楼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态既符合了防洪排水的需要,又能够充分利用墙体上的竹枝、藤条等材料,展现了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社会生活喀斯特山区的乡村聚落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聚落中,可以看到人们世代相传的社会习俗和活动形式。
例如,每逢节日,当地居民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比如舞狮、舞龙、刺绣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贵州喀斯特山区的乡村聚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传统乡村聚落不仅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聚落形态,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六、结语贵州喀斯特山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多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融合。
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研究
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与动态研究江西省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乡村聚落格局建设是江西省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乡村聚落格局代表着一定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乡村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的产物。
本文旨在探讨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及其动态发展。
一、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江西省总面积16.71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达到4,5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长江和赣江、南昌、景德镇等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江西省的乡村聚落格局各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
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单一型,即一个村庄或一个小行政区域内只集中了一个聚落;第二种是复合型,即在村庄或一个小区域内,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聚落,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第三种是集群型,即连片的小区域内有数个聚落。
这种类型是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中最普遍的。
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乡村聚落格局,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城市的影响,而乡村聚落格局的建设需要以城市化为背景。
二、江西省乡村聚落动态发展江西省的乡村聚落格局与经济、人口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紧密相关。
江西省近年来在经济方面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乡村聚落格局的变化。
1. 经济发展江西省的乡村聚落格局中的经济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因此,省内不断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了聚落经济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例如农家乐、乡村旅游等。
2. 人口变化江西省农村地区的人口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导致了部分聚落废弃。
同时,全球化时代,一些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从而形成了新的人口流动。
3. 环境保护江西省乡村聚落格局的发展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增加,乡村环境的保护也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未来,江西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乡村聚落格局的独特性,同时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最新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及其应用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及其应用———以陕西为例一、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研究的背景(一)从景观的演进来看中国人素有“乡愁”“栖居”“家园”等本土文化情结,表达的是人居环境根植于地方的关系。
传统乡村聚落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物事件、生活行为、土地景观、理想价值等有着“扎根于此”的关系,并成为了“承载乡愁”的最好物质载体。
历史先贤们在规划设计建造传统聚落的时候,就已经把承载山川人物、贯通古今往事、展现吾土吾民等“地方性知识”通过规划设计手法熔铸到了人居环境景观的建设当中,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地方营建”技巧,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记忆,也是人居环境创意规划设计的灵魂。
人文地者卡尔·索尔(CarlOSauer)于1925年首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地表自然与文化知识耦合的地方性特征[1]。
此后,地理学者惠特尔西(WhittleseyOS)提出了“景观阶段序列”的叠加性理念;哥德曼(JeanGottmann)[2]与刘易斯(Lewis)提出了解释景观的“地点性知识”构成性[3]。
(二)从人类聚居学的演进来看在人居环境营建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事关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学科),以现代主义人居环境营建为代表的营建风格和实践已经在世界各地占有主导地位,现代化的功能主义营建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人居环境营建领域的主要手段,其结果一方面极大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环境景观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人居环境营建传统的忽视而造成了在历史人文精神层面的慌乱和茫然。
诸如“乡愁”、“城愁”何处寻?奇奇怪怪的建筑到处充斥着我们的城市,乡村,诸多城市千篇一律,“城非城,乡非乡”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许多城市和乡村丧失了民族性,缺乏地方性特色,也失去了人居环境文化的重要精神依据。
正如吴良镛先生在《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一文中谈到:“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活力,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初中地理教研_聚落(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聚落作为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教研中聚落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聚落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聚落的定义、类型、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聚落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聚落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发展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聚落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聚落现象。
2. 比较分析法:将不同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聚落的多样性和特点。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聚落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区。
4. 图表分析法:利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直观展示聚落现象。
5. 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聚落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聚落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聚落,分析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重视合作,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适时评价,调整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聚落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给予及时反馈。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聚落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4.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语聚落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乡村的聚落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乡村: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与相关的生产和 生活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 其中的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分散型
思考:请说说三个乡村聚落 有哪些直观区别?并偿试用 一个简单的词语对其空间形 态进行概括。 分散
松散 半聚集型
密集
密集型
乡村聚落的地域分布特点 地域分布特 点 密集型 分散型 特 点 分 布
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的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 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平原 集。 地区。 规模小,呈点状,松散 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或特 布局。 殊的生产类型区。 规模较小,住宅彼此排 山区或地广人稀的新开 列保持一定的距离。 发区。
半聚集型
总体分布特征
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人口密集,乡村聚落比较多; 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人口稀疏,乡村聚落一般比较少。
利于形成短期集市。
手工业产品的产 地
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手工业生产地会形成相关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的交易集市
分布:交通便利、地域开阔的地方。
集市
集 街市
水上集市
临街集市
活动:仔细观察图片,比较出二者的差异,
并总结出两个集市的共同特征。
活动:对比两类不同的集市: 水上集市 邻街集市 河流纵横交错,水网稠 所处环 密,集市既分布于水上 集市位于街道两旁。 境 也分布在岸上。 以自行车、三轮车、农 区 交通工 别 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用拖拉机、农用汽车为 具 主要交通工具。 贸易形 多在船上进行贸易。 在街道两旁进行贸易。 式 以农民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形式为主。购物者可 共同点 以是销售者,销售者也可以是购物者。
具体区域的分布特征:
1、临近水源所在地;
2、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植被、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
自然地理视角中国乡村聚落研究动态
自然地理视角中国乡村聚落研究动态马仁锋;金邑霞;周宇【摘要】自然地理环境是制约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要素,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受其深刻影响.全面梳理我国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与村落建设之关联性,发现:(1)地貌对聚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程和坡度上.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聚落分布密且整合,中部地区多为山地和盆地地区,聚落密度不高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在海拔较高的西部地区聚落更为稀少;(2)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源于人类对水源的需求,聚落选址基本在水源区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及西南地区等湿润和半湿润区受其影响较小,西北内陆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则表现出极强的水源地趋向性,降水量也会影响聚落建筑的形式;(3)气候条件主要通过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不同气候区聚落的建筑单体和内部结构特点不一.最后通过探讨自然地理因素对聚落建设影响机制,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未来中国乡村聚落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自然地理要素利用方式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乡村聚落;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研究进展;新农村建设【作者】马仁锋;金邑霞;周宇【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8聚落是人类最初活动的场所,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聚集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通常包括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两类[1] 。
我国乡村地域广大,目前仍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居住在乡村[2] ,乡村聚居依然是我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而自然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研究与乡村聚落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西海固山地是指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地貌单元,包括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三个省(区)。
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乡村聚落一直以来相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空间形态。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西海固山地的乡村聚落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研究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一、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1. 纵深型分布特征: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主要沿着山脉纵向分布,呈现出一个从山谷到山脊递增的趋势。
这是由于西海固山地地势复杂,山岭交错,逐渐从低洼地区向高山地区发展。
乡村聚落的纵深型分布特征,体现了人们对地形环境的选择,以及适应山地农业生产的需要。
2. 集约利用地域特征:由于西海固山地的土地资源有限,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人们在选择乡村聚落的位置和布局时,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因此,很多乡村聚落都集中建设在平地或者山脚下,利用坡地进行农田开发。
这种空间布局特征体现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山地农业生产。
3. 交通便利性影响:西海固山地早期的乡村聚落多建设在河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然而,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逐渐扩大了乡村聚落的边界,在山地地区建设了更多的聚落,并通过道路的建设将这些聚落连接起来。
交通便利性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交流。
二、西海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1. 自然环境:西海固山地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地势复杂,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有限。
这些自然条件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乡村聚落的选择和布局,受到地形、水利、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 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一些地区,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乡村聚落被重新规划和建设。
乡村聚落
1、村落的分布、形态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乡村聚 落与自 然环境 的关系
2、村落中的房屋建筑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3、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下列对传统居民的叙述中,符合傣家 竹楼的是( ) A院落开阔,坐北朝南,墙体厚,窗户较 小,以利于御寒。 B院落较小,墙体薄,窗户较大, 屋顶坡度大。 C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好、均匀、富 含钙质等的特点。 D竹木结构,上下两层,上层住人, 下层堆放杂物。
江南水乡民居 江南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钟灵毓秀之地。古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美的评价可归纳 为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民居多临 水而建,这里的交通,水陆并用,有好多住宅都设“水 后门”,即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
西 塘
福建土楼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展转南迁,在闽粤 交界一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衫等建造了奇特的 土楼。
思考: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各地区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因 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生活 习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外 观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因纽特 人的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的 窑洞 东南亚高脚屋
终年严寒, 降水较少 冬冷夏热, 降水较少 高温炎热, 比较潮湿
墙体厚,有利于 保持室内温度 利用黄土层挖掘 成窑洞,冬暖夏凉 通风较好,人住在楼 上,比较凉爽、干燥
3、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阅读图1-21,思考:乡村聚落中,按人们所 从事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A:农村,以从事种植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 的地方。B:渔村,渔民聚居的村庄,人们 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C:林场, 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人们聚 居的地区。D:牧村,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 们聚居的地区。 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的人 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 活也各具特色。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材分析】湘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Ⅰ》中的第四章第一节前部分内容讲述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该部分教材正文极其简练,将大部分篇幅用来安排活动。
正文在介绍完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之后,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本部分的主旨——地形因素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宏观的角度去介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活动部分更侧重于通过个案剖析来引导学生,探究其影响:案例一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平原聚落、山区聚落的形成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案例二侧重引导学生探究丽江古城独特的地形、地势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案例三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塔里木盆地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路线之间的关系。
完成上述三个案例探究之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对知识与方法的应用,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所在地区的聚落分布特点,并简要概述它的原因。
同时要求学生综合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以发展学生分析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有关聚落的初步知识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中已经学过。
而且我在课前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同学来自农村,绝大部分都去过农村,对农村和城市的景观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且部分学生也过去丽江、兰州旅游,或在网上看过对丽江城和塔里木盆的相关资料,对这些地方还是熟悉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聚落的概念及类型;2、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剖析“地形与聚落分布的影响”的相关案例,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2、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树立“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研究综述
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研究综述陈昆仑;唐婉珍;谢启姣;宋鄂平【摘要】对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解析了乡村聚落的概念演化、环境变化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演化历程、不同空间尺度下环境变化对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
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聚落演变研究更多地关注了生态脆弱性或全球变化背景,而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研究更多地关注了区域或全球社会经济的变化。
同时大型开发项目的大规模启动以及环境事件的频发正急剧地影响着乡村聚落演化,但目前对这一动向缺乏应有的关注。
此外,就研究尺度来看,从微观层面对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关系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这些研究领域和方向应得到必要的关注。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is made in this paper.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evolution of concepts about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proces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driving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i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It is revealed that the researches about rural settlements wher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of China are focus o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or global change;however, the researches of Chinese eastern regions are focus on the socio-economic in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context.At the same time, the evolu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which are affected by large-scale development project or the en-vironmental events, but researcher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m.In addition, small-scale researches are relatively weak i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environment change and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we should given the necessary attention to these field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469-473)【关键词】环境变化;乡村聚落;演变机制;研究综述【作者】陈昆仑;唐婉珍;谢启姣;宋鄂平【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51乡村聚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当前国内对乡村聚落的关注,主要集中探讨城市化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影响[1],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认为自然因素是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变的基础[2-3].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全球尺度下的环境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带的乡村聚落演变起到重要作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4]、耕地退化[5]等中小尺度的区域环境变化,对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也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环境变化对乡村聚落的影响,在乡村聚落的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等几个方面作用明显,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2013 年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提出“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重视.本文基于环境变化的角度,对国内外乡村聚落演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乡村聚落的概念及划分,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的发展以及在不同尺度的环境变化下乡村聚落演变机制.1 乡村聚落概述1.1 乡村聚落的概念聚落是地球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是人们居住、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6].金其铭把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人类聚居地[7].范少言把职能、地域或社会文化特征上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居住地称为乡村聚落[8].邢谷锐等[9]从产业生产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角度,认为乡村聚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位于城市之外的以乡村人口聚集的地域空间.郭晓东等[2]认为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乡村聚落又称“村庄”、“村落”,在我国古代泛指有别于都邑的农村人口居住地,韩非认为乡村聚落是与城市聚落相对应的,具有明显的自然依托性和乡土特性[10].目前国内学者对乡村聚落的定义,主要是围绕产业结构、人口属性、相对地理位置来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聚落所指的范围不断变化.本文认为的乡村聚落,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乡村人口的聚居地,乡村聚落的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预程度较城镇轻微.1.2 分类标准及方法朱彬和马晓冬以县级行政地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快速聚类方法,将苏北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四种类型:盐宿地区聚落高密度分布区、徐连淮丘陵地区聚落中密度分布区、淮阴平原过渡性聚落均匀分布区及徐淮平原团状聚落稀疏分布区[11].马晓冬等[12]运用系统聚类方法,把江苏省64 个县(市区)单元的乡村聚落划分成8 种类型:徐连岗岭低密度大团块型、宿淮平原中密度宽带型、沿海垦区高密度条带型、苏中圩区中密度弧带型、江南平原中密度小团块型、湖荡岗地低密度散点型、宁眙丘陵团簇状散布型、里下河低密度团簇型.郭晓东等[13]综合运用GIS 与统计分析方法,对秦安县乡村聚落进行了实地调研,将县域乡村聚落分为集聚型和分散型两大类型.目前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研究,更多是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和GIS 技术,且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乡村聚落居民点的时空演变过程.在乡村聚落类型的划分标准中,无论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类,大部分以县域为划分基本单位.环境的差异与乡村聚落的分类紧密相关,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乡村聚落的形态、职能等特点发生改变,乡村聚落的类型呈现多样化.2 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的发展历程2.1 原始乡村聚落原始时期,人类生活方式基本上还是流动的,没能形成固定居民点.人类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狩猎等经济活动,在居住和生活的场所附近通常有河流.原始居住地多建于森林茂密的低山林区,山中或河谷有飞禽走兽,还有种类繁多的植物,为人类种族的繁衍提供了食物供给和物质保障.不论是狩猎还是捕鱼,资源均易枯竭,不利于长久定居,因此,居住地也多为临时性的.农业革命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人类结束了频繁的迁徒生活,从而得以定居.建造的聚落最重要的是定居地附近有无水源,其次是附近有无渔猎采集和农耕的场所.此外,考虑到交通的方便性,乡村聚落多分布在平原河流两边或平坦的谷地.因此,居住地也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从而迫使人们迁移到稍高的地势定居或者修筑堤防.在传统时期的江汉平原地区,人们为躲避洪水的侵袭,人们营建房屋一般选址在地势较高的自然墩台、长冈.原始时期乡村聚落的形成受惠于自然环境,同时也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见,乡村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江汉平原地区的聚落形式在传统时期以散居为主[14].2.2 城市产生后的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在时空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和结构差别很大.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主要以团聚状分布[15];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则呈现多样化、不规则的形状[16];半山区河谷地带,居民点主要以带状分布,如重庆三峡库区平行岭谷低山、中高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沿槽谷、河道呈带状伸展[17];在水资源缺乏的陇中黄土丘陵区,其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水源指向性.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后,聚落的产生出现了根本变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手工业的城镇,村落则以农牧渔业为主.城市扩张,近郊乡村大量农田被侵占.受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乡村社区聚落的形态和功能快速转型[18].例如在1928 年“大上海城市规划”的影响下,上海五角场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原有村落因土地被圈,居民迁入附近村落,而苏北等地移民却又在当时未及经营的土地上搭棚栖身,从而形成新的村落,导致聚落空间分布重新调整.城市化过程同时也带来河流污染,对流域内乡村聚落灌溉和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城市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乡村聚落的人口构成、经济结构[19].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含有大量化肥的农田径流、禽畜粪便及乡镇企业排污等成为农村河流强大的面源污染源,以致部分河段丧失基本功能,进而对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造成威胁[20].乡村聚落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给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纵观原始时期和城市化背景下的聚落,环境与乡村聚落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能力的制约转变为自然环境脆弱性和有限性的制约.环境变化对乡村聚落发展演化的影响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减少,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3 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机制3.1 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环境变化涉及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内容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21].中高纬度气候暖化、干化是黄土高原沙漠化的形成的重要原因,全年气候环境变化加剧了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内的荒漠化.荒漠化的扩散导致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内乡村聚落被“吞并”,如甘肃省民勤县境内植被大面积死亡、草场沙退化[22],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区域.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增加了融雪和地区的降水,加剧了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遭遇沿海洪水,尤其是给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沿海农村定居点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面不断消融退缩,这将使北半球高纬度的某些地方成为重要的活动领域.北极海上航线的开辟,将缩短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之间航运距离,也将会促进开发北极洋底的资源和北极地区,以获取石油和天然气[23].积雪的减少,将推动冰岛地区居民点从海岸线向内部迁徙,在高海拔地区,拥有更好的通达性及更多的植被,同时因港口转运功能的强化,石油资源成为部分地区产业和人口向海岸线集聚的推力,居民点也随之向海岸迁徙[24].全球环境变化,改变了北半球高纬度某些居民的居住意愿,加快了当地人口流动.由此可见,气候和资源的时空变化是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作用因素之一.3.2 区域环境变化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探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变迁是当前的热点.随着城市的扩张,平原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受城市辐射影响,乡村聚落人口流动大,宅基地流转制度的缺失致使乡村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展,出现明显的“空心村”现象[25].在近郊乡村聚落,如南京市建成区边缘1km 的范围内,乡村聚落可能被城市“吸收”从而消失不见[26].近郊城市化过程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在墨西哥城南部地区的保护区,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低收入人口集聚以及城市治理的无效性,使土地生态价值遭受重大损失[27].偏远山区聚落,在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并未表现出被“吞并”,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衰落.乡村人口迁入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造成乡村年轻劳动力流失,是乡村聚落出现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乡村聚落体系功能的分化,使条件优越的中心村朝向聚落体系的高级层次发展[19].山区乡村聚落受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突出,主要表现在居住形态.不同时期乡村聚落的演化机制是不一样的.开埠前上海北部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更多的是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与人口的空间流动,开埠以后的各种历史事件以及纳入到全球经济中的上海城市经济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一些市政工程的兴修,往往会使一个区域内聚落的空间格局发生结构性改变.区域环境,在土地利用、职能、产业、人口等多方面对乡村聚落演变造成了影响,对乡村聚落有多重作用,既有促进乡村聚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使乡村聚落功能发生转型,又或者使乡村聚落走向衰落.3.3 人类活动与环境事件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人类活动侵占河道、湿地及植被等透水面、过量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表沉降等,导致城市地区排泄洪能力降低.人类侵入红树林栖息地,是红树林生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树林生境的破坏,造成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丧失.而红树林覆盖低的区域,正是最容易受到沿海洪灾的区域[28].在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受自然地理条件、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方式与不恰当的区域发展路径的影响,生态退化与极度贫困总是相互伴随.在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地区,也是生态难民最多的地区.人类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为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出现大批生态移民.人口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致使一些地区的乡村聚落的急剧衰落.政府在乡村聚落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宁夏“十二五”生态计划将中南部地区居民整体搬迁到北部平原,根据规定,实施生态移民的村民在搬迁后旧房都必须拆除,而迁出区将要被修复和保护其生态功能[29].3.4 应对措施人类面对驱动环境变化的压力和聚落状态的反馈,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包括技术经济政策与制度手段以及非政府组织与公众参与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改变中小尺度区域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京杭大运河,发展区段性旅游业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西部山区乡村聚落,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影响土壤养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30].土壤侵蚀对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地带的乡村聚落发展造成影响[31],保持水土平衡是重要的预防措施.环境治理应从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地方入手,针对符合当地乡村聚落实际的发展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控制人口规模,保持适度分散的聚落格局;以生态建设为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积极探索区域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等,促进乡村聚落科学有序、和谐发展.4 讨论与结语综合以上研究来看,全球环境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作用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对其乡村聚落的生存与发展有明显作用;区域社会环境的改变,如快速城市化,显著影响近郊地区乡村聚落.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区域社会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聚落,基于自然环境变化视角探讨乡村聚落的演变机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前,从环境变化角度,探讨乡村聚落的演变具有以下特点:1)环境变化对乡村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的人口、产业、空间形态发生了改变.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多基于自然环境条件,研究空间分布的变化动因多将自然和人文因素结合来探讨;2)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聚落演变研究更多地关注了生态脆弱性或全球变化背景,而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研究更多地关注了区域或全球社会经济的变化;3)大型开发项目的大规模启动以及环境事件的频发正急剧地影响着乡村聚落演化,但目前对这一动向缺乏应有的关注.此外,就研究尺度来看,从微观层面对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演变关系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环境变化与乡村聚落的演变机制还需加强探讨,针对处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区域进行实证研究环境变化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演变机制,总结乡村聚落演变规律、预测乡村聚落发展趋势可以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1]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30(7):1274-1275[2]郭晓东,牛叔文,吴文恒,等.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9):27-31.[3]韩茂莉,张暐伟.20 世纪上半叶西辽河流域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71-76.[4]沈彦俊,宋献方,肖捷颖,等.石家庄地区近70 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的水文环境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1):51-60.[5]李杨帆,朱晓东,孙翔,等.快速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过程及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60-2066.[6]角媛梅,胡文英,速少华,等.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3):66-72.[7]金其铭.聚落地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8]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4):295-304.[9]邢谷锐,徐逸伦,郑颖,等.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J].经济地理,2007,27(6):932-935.[10]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30(7):1271-1283.[11]朱彬,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J].人文地理,2011,26(4):66-72.[12]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4.[13]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45-51.[14]鲁西奇,韩轲轲.散村的形成及其演变:以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为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4):77-89.[15]关小克,张凤荣,刘春兵,等.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3):536-554.[16]罗光杰,李阳兵,王世杰.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与演变分析:以普定县后寨河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7):802-807.[17]李孝坤,李忠峰,冯敏.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4):242-252.[18]冯健,张小林.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222-229.[19]张晓虹,牟振宇.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后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1-109.[20]钱嫦萍,陈振楼,刘杰.长江三角洲河流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2002,15(6):24-27.[21]曲建升,葛全胜,张雪芹.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科学概念的发展与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8,23(12):1277-1281.[22]李晋昌,魏振海,张彩霞.民勤荒漠化过程中气候综合指标的年际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72-76.[23] Trausti Valsson,Gudmundur F,Ulfarsson.Future changes in activity structures of the globe under a receding Arctic ice scenario [J].Futures,2011,43(4):450-459.[24] Trausti Valsson,Gudmundur F Ulfarsson,Sigurdur M Gardarsson.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settlement structures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patterns:Iceland as a case study[J].Futures,2013,54(11):19-32.[25]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35-41.[26]张弛,刘茂松,徐驰,等.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聚落动态的热点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9,28(3):503-508.[27] Adrian Guillermo Aguilar. Peri-urbanization,illegal settlement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Mexico City[J]. Cities,2008,25(6):133-145.[28] Cecilia A Munjia,Mekou Y Beleb,Athanasius F Nkwatoha,et al.Vulnerability to coastal flooding and response strategies:The case of settlements in Cameroon mangrove forests[J].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2013,5(1):54-72.[29]石毅.中国气候移民故事:35 万人迁徙寻生机[EB/OL].(2014-09-01)[2014-10-15].http://image.thepaper.cn/html/zt/qhym/index.html.[30]秦明周,赵杰.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性利用对策:以开封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0,55(5):546-553.[31] Wang Q,Chen Y.Dynamic mechanisms for evolution of mountain rural settlemen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upper Yangtze River Basin [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2007,12(4):710-714.。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8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师用书(含解析)
第18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1)影响聚落的形成①作为水源地,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影响聚落的规模①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影响聚落的分布①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水位的地方。
教材金句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
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某某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较为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某某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某某位于湟水谷地,某某位于黄河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某某、我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
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某某、我国南方的村落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6.1《聚落与环境》教学设计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6.1《聚落与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聚落与环境》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掌握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内容涉及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类型、特点,以及环境问题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人类的居住地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观察身边的聚落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类型、特点,掌握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园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类型、特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观察身边的聚落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聚落的类型和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与环境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观察身边的聚落环境,发现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类型、特点。
2.案例资料:准备典型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小组讨论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板书设计:准备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聚落的类型和特点。
高中地理聚落知识点
高中地理聚落知识点
聚落的种类: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聚落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团块状: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组团状:城镇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便于城镇扩大规模,有利于城镇环境保护,城镇更贴近自然。
条带状或放射状:城镇沿主要交通线、河流或谷地延伸,城镇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深刻变革,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单元,其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路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对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的城乡发展策略、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国内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展望,对于理解乡村社会的变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乡村聚落的类型划分、空间分布、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功能转型等方面。
然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乡村聚落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基于大数据和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基于多源数据的乡村聚落动态监测、基于社会网络的乡村聚落联系研究、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深入探讨了乡村聚落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困难、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
本文展望了未来乡村聚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深化对乡村聚落演变机制的理解、以及关注乡村聚落的多元化和异质性等。
本文旨在为国内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研究视角和参考框架,以推动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乡村聚落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空间分布、乡村聚落的演变机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空间分布研究,主要探讨乡村聚落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特征、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规模结构、形态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组织规律和发展趋势。
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综述
信息 ,对 乡土聚 落各 要素的 空间分布 现象进 行探讨 ,研究
乡土聚落的地域分布状态和一般发展 、演变规律 。 文化地 理学派 在 中国古籍 中 ,载有许 多关 于人地 关系 的论述 。近现代 有许 多地理学 老前辈 都进行过 相应 的人文
文数量 呈现递 增趋 势 ,尤其 是在 最近 几年 ,研究 古村落论 文的数 量增长 速度较 快 。这 种增长 速度与 国内学者 对古村 落景观的全面研究以及旅游学科 的 自身发展 息息相关。
3 国 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流派及进展
3 1 文 化 地 理 学 派 .
该学派是研究文化现象( 包括物 质的与非物 质的) 在地理 空 间中的形成 、分布 、组合 、演变及 其与环境 关 系的人文
化 和 聚 落 的保 护 。
共计收录 文献 l6 ,中国优秀硕士博士 学位论文数据库共 1篇 计收录 文献 9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共计收 录文献6 篇。各年聚 落景观论 文发 表情况见附表 。 2 附表
年份
论文 篇数
2 0 ~2 1年 聚落景观研 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2 01 0
地 理 学 研 究 ,这 一 阶 段 是 人 文 地 理 学 大 发 展 的 阶 段 ,文 化
聚落景观 :传统聚落景观有乡村和城市之别 ,这里仅指 乡村的古村、古镇及其古民居 ,可称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
2 国 内乡村聚落景观研 究现 状概述
为 了从 整体上 对 国内 乡村 聚落景 观研究 现状 有一个较
全 文 数 据 库 这 4 主 要 数 据 库 作 为 检 索 对 象 ,分 别 从 主 题 、 个
建筑进 行分类收 集和 整理 。8 年代 以后 ,随 着人文地 理学 0 在聚落研 究方面 的成 熟理论和 独特方 法逐渐被 人们认 识和
举例说明聚落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举例说明聚落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聚落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的支配.一般来说,平原面积大,聚落集中;平原面积小,聚落分散.水源供给充足,聚落集中;水源供给匮乏,聚落分散.气候优越,聚落集中;气候恶劣,聚落分散.(2)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南方水田农业耕作半径较小,无论耕耘,施肥,灌溉,收获等工作,均以居住在农田附近为宜,以散居最为方便.(3)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中国北方的家族,多喜群聚,显得宗族繁盛,且利于安全防卫,往往集村之内全是同姓,所以中国北方以姓氏为名称的聚落比比皆是,如赵家村,李家村,刘家屯等.聚落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居民不直接依靠农业营生的城市型聚落.但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乡村聚落始终是聚落的主要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广泛发展,乡村聚落逐渐失去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的低层级的组成部分.聚落 - 乡村聚落形成条件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乡村聚落更能体现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形: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十分明显.降水:各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形态,这在农村中反映最为明显.气温: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气温低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水源:聚落一般尽量靠近水源,特别是有方便清洁的生活用水,故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在沙漠地区,聚落则分布在绿洲地区或取地下水方便的地区.特征:1、聚落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规模越大,物质要素构成越复杂.2、聚落的建筑外貌因居住方式不同而异.3、聚落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它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4、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向决定着聚落的性质.。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一定范围内集中居住的人群和建筑物,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
聚落一般由若干户组成,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聚落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村庄、城市、部落、棚户区等。
二、聚落的形成1.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聚落形成的重要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例如,山区多石多林,适合聚落的形成;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聚落也容易形成。
2. 经济因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聚落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
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风俗、居住习惯等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有些聚落是因为某种宗教信仰而形成的,有些聚落则是因为世代相传的家族关系而形成的。
三、聚落的分类1. 村庄村庄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聚落形式。
村庄通常位于郊区或乡村,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人口较少,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 城市城市是规模较大的聚落形式,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
城市的形成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是一个地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们生产、居住、娱乐等的集中地。
3. 部落部落是一种原始群体形式的聚落。
部落多见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若干家族或氏族组成,是亲族关系和部落首领的统治关系共同维系的一种聚落形式。
4. 棚户区棚户区是指城市中一些低收入者或流动人口居住的地方。
这些地方常常是由于经济条件差或缺乏合法居住证明,无法享受城市基本服务保障的人们自行搭建而成的。
四、聚落的特点1. 人口密集聚落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人口密集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在聚落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共同生活。
2. 社会分工明确在聚落中,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分工,合作生产。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
3. 生活方式多样不同类型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摘要乡村聚落环境即指乡村聚落周围空间中与其有关联和反馈效应的各要素构成的外在系统。
乡村聚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乡村聚落的形态及其景观正式这种自然和社会地理环境的外在反映,正是这些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因素影响,才产生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分析即其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机理,由此揭示其间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关联,因此为乡村聚落的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按做成环境系统要素的性质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乡村聚落周围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等,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有农业的生产方式,企业的规划,交通,人口,血缘宗教等方面。
乡村它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同时人类的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又会影响甚至改变着周围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乡村聚落;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关联;影响AbstractRural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namely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surrounding space and its relevant and feedback effect of the external system consisting of the elements. Rural settlement is in the specific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gradually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 and landscape of the external reflection of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formal these complex, ever-changing factors, to create rich and colorful,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echanism, thus revealing substance, energy, information, etc, thus to geography research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rural settlements. Mad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system elements and its intrinsic regularit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 coun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topography, climate, water, etc.,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re main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e planning of the enterprise, traffic, population, blood religion, etc. Country it affects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and the variety of human activities will influence or even change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Key word: rural settlement;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eography environment ; Relationships; influence前言聚落是人类活动中心还是人们的生活、休息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的地方。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性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聚落外部的形状、形式都深受同时代的地理环境影响。
与此同时,聚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
聚落的产生于发展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综合关系。
它可分为农村和城市。
他们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村聚落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区域差异显著,类型较多,及其影响因素又各有不同。
以下是对乡村聚落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1 自然地理环境1.1 地形地貌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平原地区由于土地相对集中多为整合村、大型居民点形式有序,同时也多形状多为团状。
在东北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土地面积大,密度较稀疏。
在比较低洼的平原地区,因为受制于洪水的威胁,两岸,滩地,中心洼地多你见聚落,它主要分布在山前漫岗的倾斜平原[1]。
山区居民都尽量把平坦的土地留给农田,而把住房都建在不适合耕作的土地上,所以山区的居民依山而居住,建筑高度的变化大,多为山村和山区集镇(图1)。
如吊脚楼(图2),即苗族依山而生活, 整个楼房的前房的前半部是用木柱撑在斜坡上,铺以木板,再在上面建造住宅,远远看去好象悬空一样。
大体上来说因为人类在高山地区的生存环境严峻,海拔高度相对较大,聚落的密度就越小。
而且山区的许多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
山村一般较小,且居民点安排杂乱无章多为分散村[2]。
1.2 降水的多与少每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住房的形式,这种在农村反射最为明显。
一般来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多为斜顶,有利于雨下流,降水越丰富,坡越陡。
降水多的地区,一般也较为潮湿、人们为了防潮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木竹架空式。
即“干拦式”结构(也就是俗称的角楼)利于通风、消暑、防潮[3]。
而在降水少住宅的地区,聚落屋顶坡度小。
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是平的。
此外,我们还会发现,降水多的地区,比如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屋顶出檐长,能使屋顶过多的雨水泄远,有利于保护在墙下不被下雨侵蚀;在降水少的地区,如中国北方的屋檐较短,因为他们没有多雨的困惑。
从屋檐看,我国南方屋檐向外挑出很多,它可以起到遮光效果,还能避雨。
而我国北方屋檐向外口挑出更少,也因为没有更多的降雨之患。
1.3 温度与日照高温度地区,聚落墙壁较薄,房间比较大的,窗子是较小,从而达到防暑效应;温度较低的地区,墙壁较厚,房间小。
就庭院居所而言,在中国北方多为分散式,南方多为聚合式类型,因为东北、华北,冬季寒冷,日照角度小,对争取更多的阳光,因此分散的房屋,加大院子,以增加阳光界面,延长日照时数,并很注重的房屋走向(多为座北朝南),而在长江流域华南地区,有着丰富的阳光,为减少日照,因此庭院采用聚合型,南方地区的房屋朝向也较乱。
长江三角洲,民居为适应潮湿炎热气候、住房建设采用开放厅、天井的走廊等。
墙的外面多抹白灰以减少阳光的吸热效应[4]。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风强雨水少,采用平顶厚壁石头建筑、白天利于厚强吸热,到了夜晚厚壁散热,可以增温去寒。
在冬天寒冷的地区,以避免寒风的侵扰、避风的墙壁经常不要打开窗子。
如果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所以窗口和门普遍的是朝向南方,避免朝北开。
1.4 水源的分布水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用水,同时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也很大。
因此,聚落通常靠近水源,特别是有方便清洁的生活用水,所以很多沿着河流两岸、围绕湖泊分布、显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在苏州地区,乡村临河建筑,大体可分为面水而居,临水而居,跨水而居。
在沙漠地区,聚落将会分布在绿洲地区或获取地下水方便的地区。
即使在中国辽阔的半湿润地区聚落分布也明显受到水的影响[5]。
在水源供给充足、水网稠密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规模较小。
在水源供给匮乏,水网稀疏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且规模较大。
在江南的丘陵山地地区一般分布在山麓或开阔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关。
同样孤立的村庄和寺院也多建在有水的出露地方。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的村庄之间靠船往来,很多村庄沿河两岸分布。
2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聚落的因素除了自然地理环境,还受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是深远而且明显的,尤其是那些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
社会环境影响主要在如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传统风俗习俗,交通,宗法伦理,血缘关系,文化背景等方面。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社会经济环境与乡村聚落之间的关系。
2.1 农业生产与生产方式首先,农业资源数量的影响,任何样式的乡村都有其活动范围,范围越广阔也就意味着农业资源丰富,人口承载力越强,聚落规模也就越广阔,尤其对于那些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活动范围的大小就是农业生产活动所达到的范围。
所以,农业生产用地的多少和乡村的兴旺发达关系很大。
因此在乡村人多地少的地区多采用精耕细作,人少地多的地区则相反,聚落间距大,规模大,密度小[6]。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有精耕细作的平原地区,乡村聚落较密集,规模大;而在山区耕作较粗放,聚落稀疏,规模较小。
2.2 乡村企业的规划与布局乡村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村镇的规模面貌发生变化,如工商业反展本身带来的人口规模的增长和用地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组的资金储备。
同时,生产资料等商业网点的建立促进乡村的发展,乡村中的某些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乡村逐步演化为城市[7]。
工商业所发展商业贸易形成的市场促进乡村聚落的发展,商业贸易带动其他非农产业和乡村建设,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某种专业生产为基础形成的专业市场或者因为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使得四方商家来此地形成市场。
二是,地处在各地区之间的交界或者经济类型不同的地区,使得商品的互补性增强,因而形成边贸小镇。
2.3 交通乡村聚落的大小,分布与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南方水网地区,常会在河流和大道的交汇处形成较大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