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目的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五、教育目的的类型
(一)理论型教育目的与实践型教育 目的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与发展性教育 目的 (三)公共性教育目的与个别化教育 目的
五、教育目的的类型
其他分类:应然的 — 实然的(理想的 — 现实的);普遍(普适)的 — 具体 的;长期的 — 短期的;正式的 — 非正 式的;官方的 — 民间的;外显的 — 内 隐的(缄默的);社会的—个体的。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概念: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 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 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 一种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
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等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真正的个人是不存 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 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那托尔普:“在教育目的决定方面, 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 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 法国的涂尔干:“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 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便是教育 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
不同表述,种种学说 ”质量规格说“:认为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 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期待结果说“:认为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在接受 教育后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 ”总体要求说“:认为教育目的是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 者地区)为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目标设计说“: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 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目标或设计, 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概念: 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 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必然融合;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 半”。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选择与填空:1.(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3.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4.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大纲)。

5.(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6.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教书育人)。

7.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8.“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实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9.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哲学观念)。

1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1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教育性质)。

13.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

14.“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15.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16.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认识。

17.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18.“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无目的论)。

19.(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0.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目的的核心是()A 培养什么样的人B 为谁培养人C 怎样培养人D 教育体制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其核心所在。

B 选项“为谁培养人”也是教育目的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核心;C 选项“怎样培养人”更多涉及教育方法和途径;D 选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的的核心概念不同。

2、以下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A 柏拉图B 卢梭C 涂尔干D 凯兴斯泰纳答案:B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自然。

A 选项柏拉图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C 选项涂尔干和 D 选项凯兴斯泰纳也都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D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它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4、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学习能力C 沟通能力D 团队合作能力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劳动答案:A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通过教学,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

二、填空题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作用。

答案:评价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德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2、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3、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 。

A.智育B.德育C.体育D.美育4、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B.杜威、洛克C.杜威、孔德D.涂尔干、赫尔巴特5、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毛泽东于()提出的。

A.1957年B.1958年C.1966年D.1964年6、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的什么能力?( )A.观察美B.鉴赏美C.创造美D.感受美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 ) 。

A.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B.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C.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D.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8、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 ) 。

A.教育目标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9、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教师的( )。

A.教育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方法D.教育内容10、智力的核心是( ) 。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像力D.思维力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A.体育、美育B.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12、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13、在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应把满足()的需要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A.人B.社会C.人与社会14、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15、小学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填空题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和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2.教育目的. 、组成了层次不同的由抽象到具体的教育目的系统。

培养目标教学目标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生活、学会共处。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4.教育目的的概念是教育所培养人才的___的总规定或总设计。

质量和规格5.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_激励作用_、_评价作用_。

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制”,它的颁布,宣告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癸卯壬子癸丑7.洛克在《》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的教育主张。

教育漫话教育个人本位论8学生中心的教育学说主要以法国的________和美国的杜威为代表。

卢梭9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

归宿10.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等人。

卢梭杜威1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

孔德涂尔干13.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教育向教育转变的思想。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5.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规格基本要求16.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的思想,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练习 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练习 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2、()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制定的,具体调整并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系列化的具体要求。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 )主张教育的社会本位论。

A、孟子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4、(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目标 D、教学目标5、重视( )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A、创新B、动手C、合作D、沟通6、凯兴斯泰纳说:“一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可见在教育目的方面,他主张 ( )。

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二、填空题1、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即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称为。

2、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结构,分别为、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具有、、和指导的功能。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素质教育可以看成是由、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三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1、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2、简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4、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四、论述题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五、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材料二:某班教师对全班同学说:“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了挣钱,为了日后能养活自己,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教育目的观?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D4、A5、A6、C二、填空题1、教育目的2、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导向、激励、评价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三、简答题1、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答:(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A、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B、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2、简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答:(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理念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学任务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学任务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B.德育C.智育D.体育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2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2)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注意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3)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

3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4)增强人民的法制纪律观念。

(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素养。

4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2)突出主旋律教育。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教育学习题集4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习题集4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方针B 教育政策C 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 教育为谁服务B 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 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3. (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性质 B 教育任务 C 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都是( )。

A 教育规律B 教育任务C 教育内容D教育目的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A 教育性质B 教育任务C 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6.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 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 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神学观点属于( )的认识。

A 精神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8.“真正有效的要与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

A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涤尔干B卢梭 C 赞可夫D福禄贝尔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 理论了解实际B 做到因材施教C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A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 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四章 教育目的(含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四章 教育目的(含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2、决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并成为教育活动归宿的是____.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可包括____;____;____.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____的关系.5、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____的关系.6、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____________基础上的.7、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广义)2、教育目的(狭义)3、体育1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6、德育7、智育三、选择题l、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3、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思想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四、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五、问答题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参考答案: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填空题1、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3、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4、普遍与特殊5、具体与抽象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2、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3、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4、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6、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7、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三、选择题1-4:DCDC四、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五、问答题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教育学教材第四章课后题

教育学教材第四章课后题

第四章教育目的1、试论教育目的的本质答:为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便是教育目的。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有两层含义。

即广义的教育目的与狭义的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或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学生首先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什么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答: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向受教育者教授健康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学教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与审美精神的教育活动。

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3、结合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是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4、结合具体的教育现象,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答: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一、概念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二、选择题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B.教育目的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D.培养目标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B.指导性C.现代D.社会本位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B.个体本位C.完满生活D.社会本位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7.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课程目标D.课堂目标8.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9.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B.教育工作总任务C.培养人才总目标D.培养人才途径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A.定性B.定向C.定位D.定点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A 6C 7A 8ABD 9BCD 10ABCD三、问题简答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区别?参考答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教育价值观不同。

电大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的目的测评题目及答案(国家开发大学)

电大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的目的测评题目及答案(国家开发大学)
一、多项选择题
题目1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功能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衍生功能
B. 定向功能
C. 调控功能
D. 评价功能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定向功能,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题目2
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裴斯泰洛齐
B. 卢梭
C. 那托普
D. 福禄贝尔
E. 萨特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卢梭, 萨特, 裴斯泰洛齐, 福禄贝尔
题目3
正确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涂尔干
B. 那托普
C. 裴斯泰洛齐
正确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是分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要使劳动者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消灭全部分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不正确获得1来自00分中的0.00分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选择一项: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
正确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
正确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精]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精]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 阶段工作(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者学期)工 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结果。老师教案的第一个永远都是: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 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背景。
要素主义教育目的:巴格莱教育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主张把 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 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 知识要素,并坚决认为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然是现 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要素主义也因此而得名。

妈妈,我再也不当博士后啦!”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2、意义和作用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规则,它贯 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 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源头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共产主义 社会
人的全面发 展是与人的 片面发展相
对而言的
马克思关 于人的全 面发展学

现代大工业 生产的高度
发展
取决于社会 条件
受到社会分 工的制约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以培养学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育的目
的 是培养辅佐君王的官员。 在西方中世纪,宗教力量异常强大,教育目的是培 养宗教的守卫者。 资本主义社会一边培养接班人,一边培养听话的工 人。 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是掌握社会生产的专门人才。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题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B. 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 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答案: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 人的自然发展学说C.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D. 马克思关于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案:D. 马克思关于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答案:C.教育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答案: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答案: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A. 智育等于教学B. 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 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答案:B. 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性功能的( )。

A.文化功能B.生存功能C.发展功能D.享用功能答案:C.发展功能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的是( )。

A. 教育实验的热潮B. 教育改革的实践C. 素质教育运动D. 教育的国际化走势答案:C. 素质教育运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B. 城市与农村想结合D.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 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 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 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答案: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A.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 正规教育,业余教育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答案:C. 德、智、体、美和劳五育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A 教学目的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学目标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 教育目的B 教育任务C 教育规律D 教育原则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A 控制作用B 制约作用C 促进作用D 指导意义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A 主要方法B 重要方法C 唯一方法D 特殊方法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培养目标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教育的性质B 教育的任务C 教育的内容D 教育的规律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高水平的智力B 实践能力C 健康体魄D 创新精神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A 实践能力的培养B 思维能力的培养C 想象能力的培养D 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5.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6.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7.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8.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有哪些?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10.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1.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2.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13.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四、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A 7.D 8.D二、填空题 1.总的要求 2.出发点、归宿 3. 特殊要求 4.教学目标 5.社会性 6.社会需求 7.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片面发展 9.精神和身体 10.教育与生产劳动11.非认知因素 12.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13.鉴赏美和创造美 14.劳动观点和习惯 15.人格特征三、简答题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1)导向作用。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

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5.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6.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8.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有哪些?(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10.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11.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有哪些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12.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13.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四、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才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

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

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