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9678d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c.png)
总结词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医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全身性血栓形成或栓塞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活 动量减少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出现的呼吸 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医生通常会给予抗凝药物和 溶栓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医生可能会建 议取出起搏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洗澡指导
避免搓揉起搏器部位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用力搓揉起 搏器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刺 激起搏器。
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露
患者应选择温和的沐浴露,避免使 用含有酒精或化学成分的刺激性沐 浴露。
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洗澡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浸泡 在水中,以免对起搏器产生不利影 响。
保持干燥
在洗澡后,患者应立即擦干起搏器 部位,保持局部干燥,以预防感染 。
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睡眠。
避免接触高磁场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暴露于强磁场或电流的环境 中,如核磁共振、高压线、发电机等,以免干扰起搏器的 正常工作。
定期随访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 了解起搏器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指导
情绪稳定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紧张和抑郁,以免影响身体
恢复。
建立信心
了解永久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 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
定期随访
如有异常心理状况,及时与医生沟 通,以便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02
术后生活指导
起居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
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的初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 对起搏器产生过大的负荷。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0815e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7.png)
心脏起搏器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手术简介: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等处送至右心室或右心房,并将电极接触心内膜,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心脏起搏的病人。
术后指导:
(1)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手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局部伤口用1kg盐袋压迫6-8小时。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皮下血肿。
(3)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大幅度的转体活动及上臂向上、向后大幅度运动(如举过头动作、梳头等)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超过5kg的重物。
(4)术后避免剧烈咳嗽、便秘。
(5)不要将移动电话放在离起搏器很近的衣袋里。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https://img.taocdn.com/s3/m/16c05d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f.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1. 前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一项常见的心脏电生理学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此类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严密的术后随访,以确保其安全和健康。
2. 出院指导2.1 饮食方面出院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量饮酒,尤其是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饮酒可能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避免大量摄入咖啡因,如咖啡、茶等•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2.2 活动和运动出院后的患者需要适当控制自身活动量,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有规律、适度的运动。
建议在康复期内避免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或高强度体力劳动,如长时间踢球、游泳、慢跑等。
2.3 常规检查出院后的患者与家人需了解,医生将会制定一份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心脏电生理检查、胸片、血常规等常规检查。
为确保术后恢复和效果,患者需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去医院复检,并认真执行检查项目。
2.4 安全注意事项出院后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避免热水、高温环境和较强磁场等对电子器械的刺激•避免过度休息或剧烈运动•如有怀疑或意识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如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随访计划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随访,以确保患者康复和效果。
通常的随访计划如下:•术后第1个月:在终末诊断(DMI)仪表中进行日常历史记录并定期进行一次检查。
•术后第3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的检查。
•术后第6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检查。
•术后第12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及一次DMI检查。
•术后第24个月及以后:进行一次DMI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对心脏电子器械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维持心脏节律稳定,保证生活质量。
4. 结语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类手术治疗。
出院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饮食、运动、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随访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术侧肢体活动指导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术侧肢体活动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8cbaf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4.png)
到底该怎么动呢?
患者身体放松,上肢伸直, 双臂自然下垂
基本姿势
上肢五指用力伸直,再用力 握拳。运动频率为3-4次∕日, 5-10分钟∕次
术后第2天
患者站立位,将上肢尽量往 两侧伸展,回收再打开,逐 渐练到水平位。运动频率为 2-3次∕日,10-15分钟∕次
出院后运动康复
• 起搏器植入术后三个月内,一般日常活动没有关系,适度 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也可以。
• 三个月后,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可以从事自己喜 欢的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也可以去旅行。
• 仍然建议尽量避免打网球、拔河等剧烈运动。
感谢您的聆听
正确的活动方式?
文献总结
早期运动干预能有效预防人工心脏起搏器植 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
早期正确的运动康复不会引起起搏器电极移位
文献总结
术后12小时内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向左侧卧位,避免右 侧卧位或左侧肩关节大幅度运动,以防电极脱位或切口出 血。
12小时后可将床头摇起30度,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术后健侧上肢及双下肢(如无伤口)即可活动。
术后第7天
患者站立位,身体不可弯曲,术 侧上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在 枕后摸向对侧耳后。2-3次/日,康复
• 出院后患者在家可继续按照上述运动方案循序进行功能 锻炼。
• 术后 1 个月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如做剧烈扩 胸运动、引体向上、突然牵拉活动或患侧肢体重复甩手 运动,以防导管移位或电极脱离,患侧勿抬起超过10kg 的重物,适当活动术侧上肢,进行体育锻炼,以散步为 主。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ddae9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f.png)
起搏器术后出院注意事项起搏器术后出院,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伤口护理: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胸部会有一个切口,切口处需要进行定期换药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2.活动限制: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在最初的几周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较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手臂和胸部的运动。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活动水平。
3.药物管理: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管理。
起搏器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其他心脏相关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患者应准确并按时随医嘱服药。
4.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是一种对电磁场敏感的设备,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强磁场和电磁干扰。
这包括避免长时间与手机和微波炉等电磁辐射设备接触。
另外,在进行特殊的检查和治疗时,如核磁共振(MRI)等,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有起搏器,以避免可能的干扰。
5.注意异常症状:起搏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如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晕厥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起搏器正常运行和心脏功能稳定。
6.定期随访:患者需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随访。
医生会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极的位置,并对起搏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置。
此外,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等。
除了上述提到的注意事项外,术后患者还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意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此外,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处理其他心脏疾病和合并症,以保持心脏健康。
总之,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医生指导下的伤口护理、逐渐恢复活动、规范药物管理、避免电磁干扰、留意异常症状以及定期随访等,以促进康复和心脏健康。
安置永久起搏器病员出院指导
![安置永久起搏器病员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4fb8225ed630b1c59eeb51c.png)
安置永久起搏器病员出院指导尊敬的同志:您已基本康复准备出院了。
在您出院之际,向您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供您出院后参考。
1.活动(1)继续日常生活(2)3月内起搏器植入侧上肢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旋转和提取重物2.饮食以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为宜3.服药遵医嘱4.伤口护理(1)保持起搏器埋藏部位局部皮肤清洁、干燥(2)伤口未完全愈合前禁淋浴(3)防起搏器埋藏部位外伤(4)伤口愈合过程中感痒时,可用酒精棉签轻擦,禁用力抓破,以防感染5.特别指导(1)每日早、晚自测脉搏两次(2)3月内以平卧或左侧卧30度为宜(3)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就医时告诉医师植入了心脏起搏器(4)避免接触强磁场。
如使用手机、半导体等应离开起搏器15cm以上(5)随身携带起搏器卡片6.随访(1)起搏器术后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均应进行随访,一般选择星期五上午专家门诊就诊,然后进行起搏器程控,可能同时行心脏彩超、Holter检查。
半年后可每半年至一年随访一次,接近质保期时每三月随访一次。
(2)手术后患者所持有的是起搏器的临时质保卡,术后六月可更换正式质保卡,取卡地点为行起搏器程控的心功能室。
(3)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脉搏超过或低于起搏频率每分钟10次以上·安置起搏器前的症状,如,胸闷、心悸、黑蒙、晕厥再现以上是我们对您出院的基本指导,若有什么问题,欢迎您随时向我们医护人员提出,我科的电话是******,我院社区医疗门诊的电话是******。
我科的专家门诊是周一上午***主任、***主任、下午***主任,周二上午***主任。
感谢您这段时间同我们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
望您出院后遵循以上指导,尽快康复。
专业护士:。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e0a931402020740be1e9b3b.png)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术后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起搏器工作状况分析、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的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注意、随访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6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
结果:50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心律失常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后4例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2例伤口周围有血肿,9例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发便秘。
2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思想顾虑多,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因此心理护理应从术前开始,术后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或利用治疗时多交流、多倾听、多解释。
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较前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不必有更多顾虑,如果顾虑、担心已影响到正常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镇静剂。
2.2体位护理术后24h内绝对卧床,可取平卧位,这样可使右心室损伤处形成足量的胶原纤维包牢电极头,防止电极脱落。
72h后跟据病情可否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这样可防止下肢血栓,可指导患者尽量左侧行事(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杯、尿壶、毛巾、纸张放在左侧),一周后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30c3f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0.png)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建议建议1.保护术后伤口: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进水,同时避免碰撞或摩擦。
定期检查伤口,如有发红、肿胀、疼痛或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避免抬重和剧烈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避免抬重和剧烈活动,以免对起搏器造成过度拉扯或碰撞。
建议避免举重、搬运重物或从事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舞等。
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适当进行。
3.定期体检: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起搏器功能检查等。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复诊计划,及时监测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4.照顾伤口:术后患者应定期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洗澡时可以将伤口包裹好,避免进水。
在使用洗涤剂时,应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刺激。
5.遵循医嘱: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同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
6.注意安全:术后患者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跌倒或其他意外伤害。
在走动时需要小心,避免仓促行走或脚步不稳。
如果发生跌倒或碰撞,应及时就医。
7.监测心率和节律:术后患者应自觉监测自己的心率和节律,在起搏器正常工作下,心率应保持在医生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感觉心率异常、胸闷、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注意电磁干扰:术后患者要注意避免电磁干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磁场、高温或放射线等环境中。
避免靠近大功率电子设备和手机,以免对起搏器产生干扰。
9.保持心理健康:10.定期更换电池:起搏器电池寿命有限,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在电池电量低于警戒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更换。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及出院指导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及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5a43c760b1c59eef8c7b49a.png)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及出院指导人工心脏器搏器能按一定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脏,使之起搏,以维持生理循环功能。
此技术是治疗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由于该治疗方法的护理专业性强,尤其是患者对起搏器的性能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担心出院后发生意外。
因此,对患者进行熟练的技术操作和护理非常重要。
现将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及出院指导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10例患者安置了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年龄在45~70岁。
其中,3例患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患病窦;5例患病窦伴有快-慢综合征;应用的起搏器均为国外进口,10例患者均获手术成功。
2 术前准备2.1 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签写同意手术书。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检查各种抢救设备,备齐急救药物。
2.3 给患者备皮,术前四小时禁水、禁食;排空大小便,建立静脉通道。
2.4 术前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并记录。
2.5 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
连同病历、砂袋等推至导管室。
3 术后护理3.1 术后将患者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心脏监护病房,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血管护士行床旁监护。
给予吸氧,嘱患者平卧或略向左侧卧位,不要翻动体位以免导管电极移位。
永久起搏者2~3日后可以起床或半卧位,但仍不能进行较大的活动和手术侧手臂过度上抬、后展,防止电极脱位。
3.2 术后24h要用砂袋压迫伤口处,以防出血。
每日局部换药一次,一周后隔日换药一次,防止伤口感染,换药时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及渗出物,每4h测体温一次。
3.3 心电监护数目,了解起搏功能,并注意观察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及血压等情况。
3.4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或左上腹痛之主诉,早期发现心脏穿孔之并发症。
3.5 对每个安置起搏器的患者每天都要测脉搏数次,以便确定起搏器的预计心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一旦发现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完整word版)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
![(完整word版)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c46c23bcc175527072208f2.png)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
1、坚持原发病治疗,告知患者起搏器只是治疗心动过缓,而其他
心脏疾病的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
2、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频率每分钟不少于60
次,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出现脉搏明显加快、减慢(低于起搏
器频率5次/分以上)或有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时及时就医;
3、术后3个月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
4、装有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应避免过度用力或作幅度较大的动作,
如打网球、举重物(>2.5Kg)等,勿剧烈甩手,勿过度抬高
和外展,防止电极脱位;
5、装有起搏器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沐浴时局部禁止用力揉搓,
避免撞击,皮肤瘙痒时勿绕抓,应穿棉质、柔软的内衣,衣服
不可过紧,宜开衫,先穿术侧肢体,再穿健肢,脱衣服时先脱
键肢,再脱术侧肢体;
6、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如核磁、电灼设备、变电站、安保系统,
避免局部透光理疗、电除颤,但一般的家电如电脑、电视等只
要正确接地,不影响起搏器功能,如接触过程中自觉心率改变,应离开1.8-3m,接手机应在安装起搏器的另一侧;
7、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时随时携带;
8、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出院后1-3个月随访一次,情况
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电池寿命8-10年,电池消耗会使起搏
器频率减慢,此时应缩短随访时间,电池耗尽前及时更换;
9、指导进优质蛋白、低脂肪饮食,适量进食,避免过饱,多吃蔬
菜、水果,避免便秘,戒烟,防止酗酒;
10、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怒、急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心内科。
起搏器术后出院宣教
![起搏器术后出院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737b1a0ff5335a8102d220b8.png)
起搏器术后出院健康宣教
1、观察起搏器植入部位,注意起搏器伤口保持清洁、干燥,衣着宽松,减少摩擦,避免撞
击,不要直接按压或抚摸您的起搏器;未愈合前应避免淋浴,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血现象,及时就医,术侧肢体避免过度上举、外展及提重物。
2、出院后需每天自测脉搏,一般在安静的早上醒来未起床时进行测定,并做记录,如有头
晕、心悸,心率低于起搏器设定的频率时,应立即就医。
3、家用电器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干扰起搏器,避免接近强磁场和高电压的场所(如激光、
变电站等),抗磁共振的起搏器可做磁共振检查,做之前必须由医生进行程控,不抗磁的起搏器不可做磁共振检查。
4、知道自己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平均使用年限,妥善保管好起搏器卡片,随身携带,出院
时先发临时卡,门诊随访时发永久卡。
5、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的上肢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球、举重
物、从高处往下跳、剧烈的甩手等)
6、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出院后1个
月、3个月、6个月至起搏器门诊进行随访,后根据随访医生建议随访。
祝您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内一病区(心血管内科)。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出院指导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16ceae910a6f524cdbf857d.png)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出院指导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 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 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也可用于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
自1952年临床首次应用以来, 在起搏工程技术方面有了显著进展, 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领域[1] o 2005年6月一2010年4月我科为138例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现将术前、术后临床护理与出院指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本组患者138例,男86例,女52例,年龄23—91 岁, 平均62.5 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2 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8例,双束支传阻滞4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起搏方式:VVI84例,DDD52例,ICD2例。
1.2 手术方法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均在介入导管室X 线透视无菌操作下完成。
在局麻下进行, 将电极导线从手臂或锁骨下方的静脉插入, 插至预定的心脏起搏位置, 固定并检测, 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2], 缝合皮肤, 无菌纱布覆盖切口缝合处, 手术完成。
1.3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 康复出院。
2 临床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应耐心讲解手术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要反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说明患者的配合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给患者以安慰、鼓励, 并告知患者医生经验丰富, 操作熟练, 技术成熟, 以及成功病例, 消除患者疑虑心理, 提高依从性, 提高疗效。
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2.1.2 术前准备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术前 1 天双侧颈胸部、腋下备皮,做好术前晚间护理,如减少探视,用热水泡脚, 服用适当的镇静剂, 保证良好的睡眠, 术前禁食4-6 小时, 术前30分钟给安定针肌肉注射, 排完小便入导管室。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21664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3.png)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是对于接受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提供的医学指导和护理服务。
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心脏病的医疗器械之一,它通过接电线和心脏连接,为心脏提供电刺激以达到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效果。
在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保证起搏器的功能和患者的健康。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护理1. 患者起搏器植入后需保持休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时间和休息状态,以便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
减少运动、不要大力咳嗽、深呼吸来达到保护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2. 做好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
要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清洗伤口时给起搏器带来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3. 避免磁性和无线电波干扰起搏器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使用起搏器的患者需要避免磁性干扰和无线电波干扰。
患者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 定期复诊和调整起搏器术后患者需要参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对患者的起搏器进行调试和调整,以保证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状态。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健康指导1. 健康饮食为增强心脏功能和预防心脏病加重,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健康饮食。
低盐饮食和低脂饮食是恢复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适量锻炼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适当的运动,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制定。
例如,适当的步行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3. 定期检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状态。
患者可以使用各种健康检测仪器,例如心电图机和血压计等。
4. 患者需了解起搏器的基础知识患者需要了解起搏器的基础知识,例如起搏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这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起搏器的使用方法。
结语本文介绍了永久性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包括患者需要注意的休息、伤口护理、干扰因素、定期复诊和调整、饮食、锻炼、定期检测以及起搏器的基础知识等方面。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课件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efaa2c856a561253d36f88.png)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
4
出院指导
• 心理护理 患者关心起搏器的性能及对生活 质量 的影响,应向患者说明起搏器的能量是电池输送 的,电池不会突然耗竭,同时在其出院时起搏阈 已趋于稳定。安排患者已植入起搏器着进行交流, 使之在康复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保持乐观 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
5
2. 患者应远离有高压电的设备,如微波炉、遥控器,如自觉心率改变, 应离开1.8へ3m,一般起搏器会恢复正常工作。
3. 教导患者必须按时按剂服药。 4. 术后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时不要过度抬高或外展术肢;
避免重体力劳动,6月内不抬举大于2.5 kg的重物。 5. 教会患者如感呼吸困难、头昏眼花、短暂昏厥、无原因疲倦、胸闷、
• 复诊指导 嘱患者术后每周门诊复查1次, 以后根据病情1-2个 月复查一次。指导患者自测脉率,早晚各一次,若比原心率减少 六次以上或感到胸闷头晕黑朦及其他不适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
6
日常生活指导
1. 衣服不可穿得过紧,质地过硬的内衣避免对伤口或心脏起搏器造成 压迫。起博器置入处避免撞击,洗澡时勿用力揉搓胸部。
2. 医院内多种诊断和治疗仪器都可能对起搏器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如CT、核磁共振、碎石震波、手术电刀、透热理疗,因此,置入起搏器 患者应禁止以上检查和治疗。
3. 雷达、高压电场、移动电话对起搏器均有影响,因此安装起搏器者应避 免接近此类设备。
4. 定期到医院查心电图和起搏器的功能。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
永久起搏器术后指导
12
胸痛应立即就诊。 6. 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怒、急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7. 在饮食上注意增加营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同时应适量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https://img.taocdn.com/s3/m/e31b2893b4daa58da0114af1.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院指导;随访人工心脏起搏是用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1]。
对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是唯一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许多患者对起搏器的性能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安装永久起搏器后心存顾虑,担心出院后发生意外,因此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尤为重要。
通过对患者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表明,所有起搏器工作正常,现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随访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08年6月一2009年12月,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8例,年龄在46~76岁。
其中8例患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患病窦,4例患病窦伴有快-慢综合征,应用的起搏器均为国外进口,手术均成功。
2出院指导应全面了解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起搏器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指导,内容如下:(1)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并将“植入式永久起搏器患者指南”发放给患者,向其作详细的介绍,使其尽快适应。
(2)指导患者在术后早期靠近心脏起搏器的手臂只能进行轻微活动,应避免进行伸展、提举和突然的提拉活动,逐渐增加手臂的活动,6周后可进行正常的运动。
不要抚摸、玩弄、移动植入皮下的心脏起搏器,尽量避免打击与撞击。
在洗澡时,不要用力揉搓伤口处,患者在自我皮肤护理时,注意手法:即一只手固定起搏器,另一只手清洗皮肤。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早期用力后造成起搏器移位[2]。
(3)告知患者起搏器设定的基础频率,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并记录下来,如出现明显高于或低于起搏器所设定的频率(一般情况下60次/min)或不齐,甚至出现术前的症状,如头晕、黑矇、乏力、晕厥等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
⑷告知患者,尽量远离强磁场和强电厂,如高压线、电视台、发射塔等场所[3]。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要点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203467e53a580217fcfe21.png)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要点|大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要点:1。
休息:嘱病人卧床休息3天,术后7至9天拆线,并连续3天每日测体温4次。
2。
病情观察:术后行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正常、患者原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对起搏器不适应等,每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炎症征象。
3.伤口护理:伤口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至12小时,以防出血。
4.防止感染:应用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
5.出院指导:术后一个月内,患者的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颈、右上肢应尽量少活动b6周以后可以恢复正常活动,6周内避免抬举过重的物品,以防止电极移位避免穿太紧的衣服,以免对伤口及起搏器产生过度的压力。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心脏病困扰着很多患者的健康,由于心脏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器官,因此我们对于该疾病比较重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要点。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在早期.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
其中,日常生活中起搏器受外界电磁场干扰时也会引起心房或心室触发型起搏器误被外界信号触发而引起心动过速.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
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
移位后可表现为起搏失效。
在术后恢复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患侧肢体做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患侧肩部负重及从高处往下跳.如果出现肩部肌肉抽动,应引起重视,疑为导线脱离,此时应立即来院就诊,不应延误时机。
起搏阈值增高早期起搏器阈值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
引起起搏阈值升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电极位置的关系,睡眠不足、饱餐、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等因素均可引起。
因此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情绪,保证有规律的生活及作息制度,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
感染及皮肤坏死为常见的并发症,在拆线后仍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不穿过紧的内衣,若术后出现局部红肿痛,甚至皮肤溃破,此时不宜让患者在家中自行处理,应去医院就诊.若同时还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则更应考虑感染的可能,须及时处理,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出院指导
1、坚持原发病治疗,告知患者起搏器只是治疗心动过缓,而其他
心脏疾病的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
2、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频率每分钟不少于60
次,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出现脉搏明显加快、减慢(低于起搏
器频率5次/分以上)或有头晕、乏力、晕厥等不适时及时就医;
3、术后3个月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
4、装有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应避免过度用力或作幅度较大的动作,
如打网球、举重物(>2.5Kg)等,勿剧烈甩手,勿过度抬高
和外展,防止电极脱位;
5、装有起搏器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沐浴时局部禁止用力揉搓,
避免撞击,皮肤瘙痒时勿绕抓,应穿棉质、柔软的内衣,衣服
不可过紧,宜开衫,先穿术侧肢体,再穿健肢,脱衣服时先脱
键肢,再脱术侧肢体;
6、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如核磁、电灼设备、变电站、安保系统,
避免局部透光理疗、电除颤,但一般的家电如电脑、电视等只
要正确接地,不影响起搏器功能,如接触过程中自觉心率改变,应离开1.8-3m,接手机应在安装起搏器的另一侧;
7、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时随时携带;
8、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出院后1-3个月随访一次,情况
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电池寿命8-10年,电池消耗会使起搏
器频率减慢,此时应缩短随访时间,电池耗尽前及时更换;
9、指导进优质蛋白、低脂肪饮食,适量进食,避免过饱,多吃蔬
菜、水果,避免便秘,戒烟,防止酗酒;
10、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怒、急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