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敏锐的观察力有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先决条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也很难成为良师益友。”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眼神的变化和他们的表情,从那听到无声的语言。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十分安静,但他的眼神凝视着某一点,这就多半是思想开小差了。教师可结合所讲内容提问题让那位分心的同学回答,同时提醒他要注意听课。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有的学生坦然的看着老师微笑,这就表明他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故意避开老师的目光,那很有可能他回答不了。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双眉紧锁,眼神呆滞,面部表现出困惑不解的表情时,那一定是听不懂了。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去寻找他们对这些内容是否理解的反应。在对他们平时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课堂上深入细致地观察,教师就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如果教师的观察力差,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他人相处等情况,这样就不能及时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或者针对他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具有良好观察力的教师,不仅能善于观察学生,也能善于观察自己和评价自己,以便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2、稳定的注意力注意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我们从事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是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是不能停止学习的,教师的职业是不能停止不前的,要一生苦读不辍,在各方面不断地吸取新东西、新成就,然后贡献给学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学习中失去了集中注意的品质,那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就不可能提高自己。

因此,教师不仅自己要有集中而稳定的注意,而且还必须掌握学生注意的特点,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学生的注意。

有关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使注意力分散或降低注意效率,使人容易疲劳。反之,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最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使人精神振奋。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能够使注意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就应使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对非常熟悉或已经理解的内容,教师再讲是没有兴趣的,没有新鲜感,因此,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给予新知识,增加新内容,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有经验的教师常常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时而进行启发性谈话;时而运用直观教具;时而进行设疑提问;时而进行练习等。教得生动活泼,学得新鲜有趣,乐在其中。教师讲得精,重在点拨;学生练得活,学得主动。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教师就要激起学生“愤”、“排”的情绪,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如果教学方法单调、呆板、程式化,那么,要保持学生的注意是很困难的。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尹俊恒 内容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师的健康人格对学生健康的培养的影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当今社会尚且不易,况且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以使其对世界有个正确的态度,能充满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是多么的不易,但是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教师必须要尽其所能做到。塑造健全人格、提倡仁慈,施以宽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学生中应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师生关系好,学生认为老师欣赏他,信任他,于是学生就有信心,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敢于大胆地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来起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人口问题,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高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两大技术,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标志,它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和生活方式。给以阅读、写作、计算为三大基石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有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的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和行为方式。跨世纪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面临的挑战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国民素质的改造工程。其中教师的健康人格对学生健康的培养的影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从很多心理学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心理健康的内容应该包含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个是情感要素;一个是思维或智力要素,而且两种要素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之中。情绪健康是指个体的自我感觉和状态方面的健康。美国心理学家迪思·夏皮罗将情绪健康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l)、追求健康的决心和努力;2)、对不同环境的机动性和适应性;3)、感到生活有意义和值得肯定;4)、懂得自我不是宇宙的中心5)、同情他人; 6)、在为别人服务时能够做到元和;7)、有对身心的控制感觉,自己能够做出促进健康的选择和决定。思维健康是指人们根据现实情况去认识世界,并能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对生活的处理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1)具有面对现实与接纳现实的能力。2)、承担责任的能力。3)、组织与建构人际关系的能力。4)、合理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孔具有理性的,批判性的

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心得体会 中国有句俗话叫“名师出高徒。”今天的西方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怎样心理素质呢? 一、爱心,是力量的源泉 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是说,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表率;二要忠于自己的职业,即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学生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彼此沟通的桥梁。 热爱学生这一师德,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的爱应该公平地洒向每一个求学的孩子。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钝”的学生,总有其个性品质中的某个弱点或优点,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适时地用爱心来引导感化他们,教师绝对不能疏远、孤立学生,而是想 办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考虑他们的经历,并努力激发他们每个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相信老师的良好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亲其师,信其道”。爱是相互的,只有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近和信任教师。随意的批评、肆意的挖苦、动辄打骂、撵出课堂、向家长告状等,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不仅逼出了学困生,而且

还“制造”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严厉的训斥和蛮横的打骂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却不能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有时甚至会造成破罐子破摔,消极厌学的不良后果。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告诫人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我们用爱心去代替教鞭、冷眼和讥笑,那么,通过这种点滴入心,润物无声的感化,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机智感,是课堂教学的救生剂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一名出色的演员,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而且教师所演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他不仅是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播者和纪律的执行者,同时还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个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演员在演出中救场如救火,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的教师,也应该灵活地应付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机智 感。一旦情况发生,如果教师束手无策,观望不前,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令人泄气的不良后果。如果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处理好意外情况,就会重新激起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教师要想具备高度的教育机智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的积极努力,才能获得的。教师要精心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用博大的胸怀与学生交流感情,用赤诚的心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同志式的探索真理,鼓励学生与老师展开争鸣,鼓励学生批评自己教学中的错误,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与选择自由,正视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教师应该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多去接触、研究、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他们的知识状况,生活经验,思想情况,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在备课上、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把教材处理成学生易于接受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素质测评》真题和答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素质测评》真题 本测评共有200道题,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管道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在旅游之前,我会事先小心地计划。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我心情紧张时胃就不舒服。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3、在有些场合,我会担心别人看不起我。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会的 4、在公共场合吃东西会让我感到不自在。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5、知道别人在看我和议论我时,我会感觉不自在。 A. 经常如此 B. 偶尔如此 C. 从未如此 6、假如把每次考试的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 是的 B. 介于A,C之间 C. 不是的 7、我常常想到将来要做的事。 A. 是的 B. 不确定 C. 不是的 8、 找出以上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a B. c C. d 9、在专心工作时被打扰,你会生气吗?

A. 会 B. 不确定 C. 不会 10、我不喜欢依赖别人和求人做事 A. 是的 B. 视情况而定 C. 不是的 11、你是否常常觉得书本比人更有趣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2、有太多的琐碎小事需要去做,以至于有时候我却忽略了它们。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对 13、如果所有的甲都是乙,有些乙是丙,那么,“一定有些甲是丙”这句话是。 A. 对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4、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觉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自己太逊了。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5、我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6、我努力完成我的目标。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7、一说起“竹篮打水”,便马上会接“一场空”。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8、无论什么事情我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9、我喜欢很多人在我周围。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20、不论到什么地方,我都能清楚的辨别方向,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1、我有时不能做到我应有的可靠或可信。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2、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A. 经常如此 B. 偶尔如此 C. 从未如此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兼职)是位于最前沿的骨干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开展和考核由学校德育处管理。其主要职责为: 一、结合学校的管理目标、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小结 1、工作计划的制定 开学前一周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工作计划,交由学校德育处修改通过。 2、工作计划的实施 按照计划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环节实施,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 3、工作小结 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结,交由学校德育处审阅存档。 二、帮助全校学生完善发展心理素质,纠正个性发展中出现的偏差,解决人际交往、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有条理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常规教育

1、每学年第一个月内利用班会课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和测试,完成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两个月内完成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学建议,并向德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沟通。 2、承担和开设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备有详细的专题活动教案,参与教导处的阶段性教案常规检查和随堂听课。 3、主持和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心理服务工作。 (1)、每天中午定时开放心理辅导室半小时,指导学生放松、音乐欣赏、图书阅览等心理自助活动。 (2)、通过预约制度,在每天放学后接待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个别辅导。每次辅导控制在半小时内。 (3)、对于同质性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如学习困难、情绪焦虑等,组织心理社团,每月一次利用同伴间心理互助的形式开展专题训练。 (4)、严谨完成各项原始资料的记录,做好心理辅导室业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为各级相关检查提供档案资料。每学期结束前一周由教导处检查。 4、能鉴别和筛选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如神经症、精神病,对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没有能力解决的个案,要按规定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或治疗部门。

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今天下午学校开运动会,上午唯一的一节课被班主任要去训练班上的方块队,呵呵,我乐得逍遥。 随意翻看案边的书籍,找出了一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像是参加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发的,可是一直都没看,今天拿来翻翻。因为最近一直在思考教师职业懈怠和教师心理的一些问题,恰好书中有一个专题讲“提高心理素质”就细读了,其中的一段数据,让我颇为吃惊。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一般在20%,而我国若干省市的多项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捡出率或接近50%,或略超出50%。”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1、社会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不稳定。 4、心理失衡。 5、不良的个性特征等。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呢?我们需要掌握心理调适的一些方法,特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1、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归根结蒂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因此,教师应钟爱自己,善待自己,帮助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形成正确地自我认知。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接纳自己,不宜自我期望值过大,过于追求“完美”。否则,一旦过高的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 3、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人类的心理适应本质上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教师要具有广泛地良好人际关系,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学生之中,融入教师群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 4、调解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应学会运用积极地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试方法,逐步做到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以预防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产生。如转换思维方式,多角度的思考,及时消极情绪;及时转移、暂离引起不良情绪的环境,以利于尽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采用“精神自慰法”来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及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方式适度宣泄。 5、强身健体,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条件。教师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体质,振作精神,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网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

4、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队伍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各科教学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从知识、意识上循序渐进地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舞台,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6、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属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管理,成立了一支热爱心理辅导的师咨队伍。通过不断完善,使学校心理咨询室能承担以下职责: (1)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访谈调查与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承担及指导其他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教师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4)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有宣传及普及工作。 (5)开展升学指导。 7、开展个案研究 逐步建立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的,研究性的个案辅导,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确实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8、积极开通学校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引导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心态直接要影响到学生,甚至会对很多学生的人生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很强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但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发展和顺利工作,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会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会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理解和宽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则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和决定学生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也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教师的神圣职责对教师的过高和过严的要求,无疑会给教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另外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会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对教师造成一些影响。 1. 注重实践操作性与理论系统性的有机结合 以有效地提升教师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掌握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为目的,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

体,注重实践的操作性与理论的系统性,为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搭建认知框架,突出在实践层面的操作性。 2. 注重案例讲授,促进教师深入思考 通过对大量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意义的案例进行诊断分析,阐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等,给教师留下感悟、理解的空间,以提升教师举一反三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中,理性地来面对每一个问题,化解和消除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不利因素,让我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心态投入教育教学中。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教师要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持心理的平衡。我们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规律和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理智的处理好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良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康教 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 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 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

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 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

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与主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教师素质是以人的一般素质为基础,通过人与职业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二)素质结构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维度。1.生理素质教师的生理素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表现为有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人脑的特点,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起基础作用。2.科学文化素质(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中活的灵魂,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2)文化科学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3.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表现为心理品质,处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教师心理素质又可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教师一般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可以归纳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一)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1.敏锐的观察力;2.准确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优良的思维品质;5.善于分配注意力。(二)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1.成熟的自我意识:(1)健全的自我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2.教师的情感特征:(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2)教师应有的情操;(3)教师的责任感。3.教师的意志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4.教师的动力特征:(1)成就动机;(2)求知欲。(三)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1.自我定向适应性:(2)生理适应;(1)生活适应;(4)学习适应。(3)职业适应;2.社会定向适应性:(2)人际环境适应;(1)社会环境适应;(4)职业角色适应。(3)应激情境适应;三、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概述1.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含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可以界定为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的心理素质的总和。2.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与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是基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是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和特定职业结合的产物。(二)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特定的神经、生理方面的需求)和教育能力。1.职业意识:(1)教师的职业需要;(2)教师的职业价值观;(3)教师的职业道德;(4)教师的职业气质。2.职业知识和技能:(1)教师的知识结构;(2)教师的技能结构。3.教育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1)教学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3)自我发展能力;(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及其培训1.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1)稳定性;(3)综合性;(2)基础性;(4)发展性。2.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2)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途径。(1)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内容;3.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模式:(1)校本培训模式:①技能型培训②实践型培训③评价型培训④理论型培训⑤研究型培训;(2)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PDS;(3)入职教育模式。 【二】教师的自我意识

2020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2020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20xx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一)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我校决定对全体班主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所以制定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培训对象:全体班主任教师 三、培训安排: (一) 组织与管理: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督促全校的培训工作。 组长:李新峰校长 成员:中层领导成员 (二) 培训形式: 主要采取自学、听讲座、实践和研讨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和上课。 (三) 培训时间: 具体安排在每周星期一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 (四) 培训内容: 1、传达教科室组织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精神。 2、组织班主任集中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3、邀请心理专家为班主任教师讲座。 4、组织班主任观看心理辅导课实录。 5、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撰写心理辅导课教案并上课实践。 6、组织班主任反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商议解决。 20xx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二)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需要,我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校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督导评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教师掌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具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够策略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全方为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非示范性高中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非示范性高中教师位置较特殊,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师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不会低于身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危害。"这就是说,教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保证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平庸的教师,无视教育的伟大和自身的使命,只会照本宣科,不思进取,不信学生有创新潜能,不会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只会用冷眼,教鞭摧残创造幼芽;新型教师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在工作中应该不断提高各项素质。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完备性。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辨证关系。做到转化有决心,提高有信心,思想要关心,辅导要耐心,对学生有爱心,以朋友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自古以来,中国教育的核心是文化知识。今天全球化的网络知识已使人目不暇接,而知识进入书本就陈旧了。因此,提出了“联系生活,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虽然知识的传统是有限的,有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就更无限了。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这是时代的要求。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全面提高适应素质教育的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应掌握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言实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遵循教育规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与“素质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对“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内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教育地位和作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究系统的学科方法论。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需要。如,学科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学科知识的学与教,学科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学科改革的方向,如何迎接知识的挑战。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成果。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该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一、获取知识的渴望心理。一个信息闭塞、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教师,连胜任教学都是困难的,又何谈创新?闭塞、贫乏、寡闻,再没有学习的渴望,势必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知识的储备越丰厚,可供调用的知识信息就越多,运用起来就越灵活,产生新思想的可能性好就越大。 二、正确认识教师权威的自醒心理。教师的权威心理,是传统教育方式及行政权力赋于教师的一种特有心理;学生必须唯师是听,唯师是从。事实上,教师的这种权威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有一种正确认识教师权威的自醒心理。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这首先就要发展学生个性,即让学生在气质、情感、兴趣、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心灵获得自由,让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独特得到尊重,让学生思想中的创造因素得到鼓励。而要做到这一点,必要的前提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清除教师绝对权威的观念,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扫除障碍。 在现在和未来的教育中,教师再不能武断地传播知识,而不容学生提出质疑;再不能强迫学生记忆,而忽视授予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再不能滥施权威,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评定学生的优劣。事实上,面对未来尚不知晓的世界,已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学生自身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只有学会以平等的态

度与学生共同商讨,和学生做一个探索中的合作伙伴,在知识面前应该忘却师生界限,这样才能达到在教学相长中共同提高,使师生都能在这种氛围中发挥最大的创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有教无类的博爱心理。创新是新世纪一代人的发展道路,不是只让少数尖子去创新。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大发明家,还要培养千千万万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也说是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获得成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博爱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做到博爱,首先要具有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心理,承认学生在认知、理解和各种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水平以及在创新思维中所反映出的差异程度。要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特点,针对不同身心成长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竞争的机会。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强有弱,创新能力有大有小,因此,教师要做到不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不以智商高低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同样的口吻、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否定的目光或者一个消极的词语,都有极大的“杀伤力”和“摧毁力”;而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或教师一句鼓励的语言,又有着使学生充满自信并获得成功的巨大能量。 四、勇于探索的创新心理。有研究发现,教师在创新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新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050 更新时间:2007-5-18 教师心理素质 林崇德教授将教师心理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声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心理素质就其结构来讲,可以从多角度划分。从形式上划分教师心理素质是与个体自我意识相关的,心理素质的各种成分可具体分为:1.教师角色认知。指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以及对教师职业与社会其他职业的关系的认识。只有清楚的角色认知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准定位,恰当行事,做到与现实保持一致,达到良好的角色适应。 2.教师角色体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社会及家长、学校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和期待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教师角色体验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避免“自我牵连”或“殃及无辜”。 3.教师角色期待。是教师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自己角色行为的看法和期望。 4.教师品格。如果把教师看成学生的楷模,则更注重于对教师人品上的角色规范。在教师人格上,西方学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效能的教师要具有合作、民主、体谅、忍耐、公正、了解学生,给予鼓励等12种特征。 5.教师自我意识。主要指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教师心理素质最核心的成分是其实质内容,它支配和调整着教师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也决定其能否胜任教师职责。教师心理素质的制止内容大致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也可以说是成功教师应具备的五种心理能力。 1.角色适应力——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的角色适应力不仅指教师要适应角色转换,而且在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多重角色转换上也要适应。 2.心灵感悟力——尊师爱生的基础。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灵有特别的感悟力,既能听“话”,又能听“声”,这样才能破译他人的言外之意,或称言下之意,包括对 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识别能力。善于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行为动机,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3.情绪控制力——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的情绪控制力可使教师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教师情绪控制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既会给学生心灵带来慰藉,也会给学生心灵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4.心理承受力——诲人不倦的基础。教师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的关系。生活在一个有较多挫折刺激源的情境中,承受力强的教师,对教育环境、学生状况、领导素质、社会公正、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随时都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即使在挫折状态下,也会采取正确的方式应付挫折,迅速摆脱挫折对心理的消极影响,并从挫折中学会坚强和奋进。 5.教育表现力——教师机智的基础。教育表现力是个人这种本能倾向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的发展。教育表现力强,不仅意味着个体敢于展示自我,更意味着教师在职业工作中善于发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新版)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 划(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新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 一、心育课程 1、心理健康活动课 本期心理健康活动课仍在五、六年级开设。从内容形式上有生命教育课、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团体心理疏导课三类。其中,五年级生命教育课主要从生命的自我探索出发,探讨性别的形成、生命的美好与死亡教育;六年级生命教育课则侧重生涯规划,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方面,五年级注重坚持力培养及自我潜能的开发,六年级侧重抗挫与领导力等品格力量。团体心理疏导方面,五年级重在因学业负担和人际交往导致的消极情绪疏导,六年级则关注青春期健康心理问题。 2、心理社团

心理社团由“校园心理剧”精品社团和“沙盘世界”兴趣社团两个部分组成。“校园心理剧”社团结合x区和成都市的校园心理剧评比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校园心理剧,初步掌握校园心理剧的心理技术,能结合身边人的心理成长故事撰写校园心理剧剧本。面向五、六年级招生,授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二节社团课。 由于五年级孩子面临调考,同时小群体交往日渐密切,人际问题往往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六年级学生小升初的压力也较大,需要放松与调节,在毕业季中也希望与同伴留下难忘的回忆。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我们面向五六年级开设了“沙盘世界”社团,利用专业心理治疗器械——沙盘,开展团体心理沙盘活动。沙盘世界社团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上课时间为周二中午12:40-13:40。 二、心育队伍 1、心理教师 本期我校心理刘x老师将继续在x区教研员周玫老师的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汇总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余修清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他们总是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却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各方面压力的共同作用,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过高期望: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人们通常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学识渊博、灵魂高洁、品行堪称为典范的人。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这都是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 2、超负荷工作: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有时他们必须在下班之后还要继续工作,同时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以及升学压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超负荷工作的。这样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惫,脾气比较坏。另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态失衡。 3、职业适应不良与倦怠: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观念上的问题和职业行为上的问题。有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有自卑感,而其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出于无奈,他们将教师这个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持有这样职业观念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从心理上患得患失。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具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一枝粉笔、一本教参、一本教科书”统领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有些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教师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压抑、苦闷。工作压力大,生活缺乏刺激,索然无味。造成厌教情绪,甚至觉得整个人生都没有什么意思。厌教、厌世,悲观、无趣、无奈、无望。 2、过分自责。当自己能够全心全意投身于工作时,就能在其中得到快乐、安慰、自我实现感。相反,如果不能用心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尽心尽力,就会感到自责,并进而感到痛苦。严重时,甚至有自罪心理,有明显的强迫感,而不能自拔。 3、烦恼、生气。一般的、短时间的烦恼、生气,是正常的,但若过多的、经常的烦恼、生气,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如,因学生调皮捣蛋或某些自己也明明知道是“小事”的事情,把自己气得头疼。一旦“头疼”,就不是“小事”了。 4、焦虑、精神空虚、心理失衡。由于纯自然的社会比较,只看到自己“不如人”的方面,而失去基本的心理平衡。占据心理生活主要地位的,是不满、失落、自卑、自怜等消极情绪。 5、社会适应困难、个人生活失意。失恋、离异。 教师群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心理挑战,教师们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社会应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有很多收获: 1、心理健康观念发生变化: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们的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由于学习、升学、家庭、以及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使得教师提高了认识,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有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