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合集下载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图*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导读近年来心房纤颤发病率逐渐升高,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有较好疗效。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在临床治疗房颤有一定心得,本文为丁教授关于心房纤颤的相关论述及治疗经验,读来收获良多。

用3分钟,跟小师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心房纤颤概述心房纤颤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生,病久不愈则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心房纤颤持续6个月以上者即可称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短,一般数小时或一二天,大部分患者能自行恢复,或稍用药物即可恢复。

二、心房纤颤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于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扰及心脉所致;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濡养以及痰湿中阻,痰热上扰,气机失调,亦可致使心脉失于正常搏动。

总之,整体阴阳气血虚衰失调,特别是心脏自身阴阳气血虚衰失调,是造成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

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火旺、阳亢、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

心身劳累、夜间睡眠、体位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

三、辨证施治1.阴虚火旺证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阵发性房颤多在夜间发生,口干口苦,夜间或白天多汗阵发,汗出多发生在头颈项部身体上部,烦躁失眠,背胀灼热,便秘,舌红苔少,脉三五不调、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和酸枣仁汤加减。

生地黄15 g,当归12 g,黄连12 g黄芩12 g,黄柏15 g,黄芪15 g炒酸枣仁30 g,知母12 g紫石英15 g,生牡蛎15 g,麦冬15 g五味子9 g,丹参15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

若合并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阴虚阳亢者,加钩藤30 g,白芍15g,白蒺藜15 g,菊花15 g。

2.气阴两虚证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口干、便秘或大便不爽、活动劳累时多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三五不调、沉弱。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和黄芪生脉散加减。

黄永生治疗阵发性房颤验案

黄永生治疗阵发性房颤验案

第16卷第22期·总第294期2018年11月·下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眠,烦躁不安者,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尹教授经常重用酸枣仁、柏子仁,配合夜交藤、合欢花、茯神、琥珀粉等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快速改善睡眠。

琥珀粉每晚3g ,睡前1小时温水冲服。

其它药物常用剂量为30g ,水煎服。

酸枣仁、柏子仁不仅能养心安神以治本,更能镇静催眠以治标,失眠无论病程久暂、虚实寒热,用之皆有效。

酸枣仁属《本经》上品,有“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记载。

《金匮要略》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用量为两升,折合现代度量衡约为400mL ,180g [5]。

量效关系十分明显,临床用至45~60g 时大多数顽固性失眠的患者均可见效,长期应用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肝木心火,五行相生,肝病日久,母病传子,极易出现心肝血虚、心神失养,因此,选用酸枣仁、柏子仁与病机甚合。

睡眠迅速好转,可缓解症状,增强患者服药的信心,待睡眠暂时好转后,还是要“治病求本”,治法和方药应着重突出健脾补肾、养血柔肝,令肝血充沛,疏泄有度,心神得养,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失眠。

虚火扰动,多梦纷纭者,可选用地骨皮、青蒿、牡丹皮、白蒺藜等。

综上所述,伴发于慢性肝病过程中的失眠,既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虚血少等本虚的反映,又必然受到气滞、湿热、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影响,治疗用药时不得不时刻顾及肝病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大。

尹教授的辨证用药经验对本病的治疗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裨益良多,临证之时,应本着上述原则,仔细辨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谨慎用药,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参考文献[1]尹常健.学术求真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98.[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0.[3]黄元御.素灵微蕴[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4]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37.[5]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36.(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王伟芹收稿日期:2018⁃06⁃21)据2004年房颤流行病学统计中国人房颤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的增加房颤患病率也随之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房颤的概率已经升高至7.5%[1]。

薛一涛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薛一涛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1 冠 心 病
案例 2 :患者, 6 女, 0岁, 0 0年 1 21 0月 3 1日初诊。既往有 高血压病 、房颤病史 。患者因 “ 心悸 7年余, 加重 2 d ”前来 就诊 。 刻下 : 闷, 胸 心慌 , 自汗, 活动后尤甚, 面红, 偶烦热, 乏力, 双下肢 遇冷疼痛 , 间盗汗 , 夜 头部及胸部 明显, 偶感腰膝 酸软,
仁 3 、合 欢 花 1 , 服 7剂 。 三诊 时 睡 眠 明显 改 善 , 力 0g 5g继 体
恢复, 心慌 、胸闷仅 发作 1次, 且持续时间短暂。听诊心律不规 整 。心 电图示 :窦性心律不齐 。嘱 以前方制 成丸剂, / 9 g 丸, 每次 1 每 日2次 。 丸, 按 :本案患者禀赋不足, 素体虚弱, 久病伤正, 损心之气 耗
案例 l :患 者 , , 1岁 , 0 0年 1 男 7 21 2月 5日初 诊 。患 者 5
安神定悸。方用潜 阳封髓丹并桂枝甘草龙骨牡 蛎汤加减 :制附 子 1 , 甲 1 , 5g 龟 5g 黄柏 3 , 0g砂仁 1 , 2g炙甘草 1 , 5g 黄连 3 , 0g
桂 枝 1 , 归 3 , 石 英 3 , 2g当 0g 紫 0g 山茱 萸 3 , 骨 、牡 蛎各 0g 龙
年 前因感 冒后 出现 胸前区刺痛 症状, 就诊 时患者胸前 区刺痛, 向后背 蔓延, 活动及 受凉后易发, 胸闷, 气短, 偶有眩晕, 自汗乏 力 , 寒肢冷 , 下肢轻度水 肿, 畏 双 口干鼻干 , 偶有 耳鸣, 咳嗽, 咳 黄痰 , 纳眠可, 小便量少, 便调, 大 舌淡红, 苔薄 白, 脉沉细弱 。 西 医诊断: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中医诊 断:胸痹 , 证属 肾气亏虚, 阳气虚 衰, 血行瘀滞, 虚火上犯 。治宜活血通脉 、温。 肾潜阳 、纳 气 归 肾、利 水消肿 。方用潜 阳封髓丹 并五苓散加 减 :制 附子 2 , 甲 1 , 0g龟 5 g 黄柏 1 , 5 g砂仁 1 , 草 1 , 2g甘 5 g 茯苓、茯苓 皮 各 3 , 0 g 猪苓 1 , 5 g 泽泻 1 , 白术 2 , 5g 炒 0 g 桂枝 1 , 2 g 丹参 1 , 5 g 当归 1 , 5 g 黄芪 6 , 0 g 大枣 1 0枚, 生姜 6片 。水煎服, 每 日 1剂。7剂后复诊时, 患者胸前 区刺痛 明显减 轻, 体力恢复, 小便量增 多, 余症 皆好转 。守方加 白芍 3 , 0 g 继服 7剂。再诊

最新名医提供的对心脏保健极好的妙方

最新名医提供的对心脏保健极好的妙方

名医提供的对心脏保健极好的妙方名医提供的对心脏保健极好的妙方(心脏病人有福了!)摘自名医罗大伦博士的新浪博客保养心脏的方式很多,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大家可以做为辅助的参考方案之一。

这个小方子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我给它起名叫通脉养心散。

这个小方子非常简单,就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两者混合均匀。

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

其实,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其中不适合服用的,是当患者是因为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要温阳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

另外孕妇不要服用,这也是一个注意事项。

大家不要看这个方子小,功力却很大。

下面讲讲这个方子的来历。

这个方子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一位大姐介绍给我的。

她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斯妤。

我估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她是我国著名作家,和张抗抗等人都是同一个时代的,她的散文和小说都写得非常精彩,我刚才在家里还读了她写的纪念冰心的《永远的冰心》,非常感动。

大姐宅心仁厚,有一天对我说她有一个方子,是一位老中医给她的,对心脏调理特别好,她给周围人使用都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很容易操作,她说:你的博客影响大,可以把这个方子写出来,让天下人受益!我当时非常感动,一般人自己有个方子就算了,还有很多中医世家守着一个方子永远不公布,但是大姐却想的是天下人,希望大家都能受益,希望我能把这个方子介绍给大家。

我想,这是大姐心怀慈悲、关注苍生的缘故,所以,在此我代表我博客的读者再次向她表示感谢!这个方子我现在也经常应用,比如曾经有位兄长,他的夫人有一次突然心中疼痛不可忍,据说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兄长打电话给我,只说嫂子心绞痛,但没有说那么严重,但是嫂子接过电话,却说了一个细节,说自己的舌头颜色发紫发黑,这也是她平时关注健康,学习了一些舌诊的知识,如果不告诉我这个细节,还真的不好分析。

中医---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经验

中医---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经验

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经验焦华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丁书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书文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首届名中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教师,第3、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笔者师从丁书文教授l0年,深感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受益匪浅。

现将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对早搏病因病机的认识早搏属中医学“心悸”范畴。

中医学对心悸的认识由来已久,记载较多,关于病因病机的学说主要有外感说、心阳不足、肾阳亏虚、阴阳气血俱虚等。

丁书文教授认为心悸的发病中最关键的病理因素是火、痰、毒。

(一)火丁书文教授将体内之火分为郁火和相火。

他常言,中医学中,“郁火”包括3方面的内容:外感六淫郁滞从阳化火;体内病理产物(痰、瘀、食等)郁滞化火;五志内伤,郁久化火。

相火理论源自《内经》。

《内经》中对于内热有这样的论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强调这种“内热”是以脾胃气虚为基础的。

丁书文教授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

痰热、阳热体质者日益增多,超重和营养过盛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增大。

加之过用烟酒,肥甘厚腻,内生邪毒多从热化。

因此郁火中又以第2、3方面的病理因素为主。

(二)痰丁书文教授常引用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对痰火证本质作出较明确的阐释“然以病之先后而言,则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

而其阴虚,则为致痰致火之本矣”。

关于病因,他认为水亏火炽金伤是根本因素“禀赋素怯,复劳伤心肾,耗夺精血而致者;有外感风寒,伤肺致久咳,绝其生化之源而致者……有膏粱逸士,酗酒恣欲,劳伤脾肾而致者;有熏陶渐染者,种种之异,难以枚举”。

价值几十万的偏方,太全了

价值几十万的偏方,太全了

价值几十万的偏方,太全了徐文兵,男,98岁,中国10大名老中医,退休中南海,北京诊金最高的中医。

找他看病,要提前许久预约,仅挂号费就1200元,但拿的中药却几块钱。

徐文兵的几计药方,与朋友们分享。

高血压:(1)香蕉皮30克,晒干水煎喝,每日3次,一个月见效。

(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日15克,半月见效。

(3)银杏叶每日15克,用开水冲喝下,半月见效。

低血压: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血脂稠:(1)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2)山楂. 银杏叶. 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

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个疗程)脸上黑星(雀斑):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

脚汗. 脚臭: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治愈。

脚气:韭菜一斤,煮水十分钟泡脚,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三天除根。

神经衰弱:浮小麦50克,干草24克,大枣20克,酸枣仁30克,混合。

水煎服,每天一次,半月治愈。

立治牙疼:白酒一两,松香15克,泡2小时后用棉花沾酒放在牙疼处,咬紧。

5分钟不疼,虫火寒齐清。

根治牙疼:马蜂窝、红糖各1两,兑两碗水,煎剩下一碗半时让患者喝下,三十年不疼。

口腔炎症:西瓜皮晒干,炒焦,加冰片少许研末,用蜂蜜调和涂于患处,特效。

烂嘴:用浓茶叶水,加少许食盐,然后用来漱口,一天三至五次,三日治愈。

咽炎:海带洗净,烫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

轻,两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中耳炎:韭菜根一两捣烂,挤出水份,加入少许冰片,滴耳,特效。

耳鸣耳聋:雄乌鸡一只,甜酒四斤,煮熟后趁热吃,连吃五只,特效。

感冒:香菜一把,葱白连须5根,生姜10片,水煎,加红糖一两,趁热服,一天两次,一天治愈。

偏头疼:生萝卜汁适量,用法:仰卧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许更妙。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目录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心脏病篇) (3)(1)、心脏病∶ (3)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斑疹篇) (5)(2)斑疹(附∶银屑病、搔痒、带状皰疹) (5)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风、高血压篇) (8)(3)中风 (8)(4)高血压 (13)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糖尿病、虚痨篇) (17)(5)糖尿病 (17)(6)虚痨 (20)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肺病、流感、鼻窦炎) (21)(7)肺结核 (21)(8)咳嗽 (23)(9)哮喘(附: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胸腔积水、肺积水) (24)(10)流感 (25)(11)鼻窦炎 (26)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少阴病、艾滋病、癌症) (27)(12)少阴病(前列腺炎、尿毒症、肾萎缩、肾衰竭) (27)(13)爱滋病 (28)(14)癌症(附:白血病) (30)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痛症、眩晕、萎症等) (33)(15)类风湿(附:关节炎) (33)(16)三叉神经痛 (34)(17)帕金森氏综合证 (34)(18)美尼尔氏综合证 (35)(19)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 (35)(20)腰椎间盘突出症(附:坐骨神经痛、颈椎病) (38)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脉管炎、消化系统病) (39)(21)血栓性脉管炎 (39)(22)健忘(附:老年性痴呆症,脱发、斑秃、腋臭) (40)(23)肝炎(附:胆结石、胆囊炎) (41)(24)便秘、腹泻(附:胃溃疡、慢性胃肠炎、霍乱) (43)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遗精病,头痛篇) (44)(25)遗精病 (44)(26)头痛 (45)(27)妇科病(附:不孕症) (46)(28)胸腔积水(肺积水、心包积水) (48)(29)癫狂(精神病、多动症) (49)(30)过敏症 (51)(31)口臭 (52)1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心脏病篇)(1)、心脏病∶凡心脏病,都是阳虚,阳气不足则阴血不生。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中医瑰宝苑朱进忠中医的医案(3)结核性胸膜炎1.胶于悬饮,泥于结核,久久不效宋××,女,成。

胸满胸痛7个多月。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抽水、抗痨药、激素治之,胸水已明显改善,但至今仍不见全部吸收。

为此曾反复穿刺以抽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

后又邀中医以攻逐水饮法治之,然10天后,诸证非但不减,且出现恶心泄泻。

细审其证,右侧胸痛,气短,舌苔白,脉沉弦涩。

综合脉证,思之:此久病已人血分也,不可但从气治。

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痰。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0克,降香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

服药2剂,胸满胸痛,气短均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包裹性胸水竞如此之速效,其故何也?答曰:其久治不效者乃病在血分但治气分之故也,今从血分论治,故速愈也。

2.胶于悬饮,不思辨证,久治不效高××,男,22岁。

持续高热,汗出,胸满,气短50多天。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西药治疗30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攻逐水饮等治疗20多天亦不效。

细审其证,寒热往来,体温39.9℃,胸满气短,恶心欲吐,舌苔白,脉弦数。

因思寒热往来者,少阳之证也,宜予和解少阳。

处方:柴胡28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摈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苏叶10克,甘草6克。

服药4剂,诸证大减,体温37.5cc,继服4剂,体温正常,饮食增加,胸水明显减少。

审其脉弦紧小数。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白芥子6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服药3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问:何不用攻逐水饮法?答曰:本病证见少阳,当以和解。

仲景在《伤寒论》中列述少阳有三禁,其中即有禁下一条,今所以不用攻逐者即宗仲圣之训也。

3.三阳合病,反与清解,表里不和,其病难愈于××,男,2l岁。

持续高热胸痛40多天。

医始终未确诊,与西药抗生素等治疗20多天,体温一直持续在39℃左右。

公开:16个名老中医自用方经验方,个个经典,珍藏一份,健康无价!

公开:16个名老中医自用方经验方,个个经典,珍藏一份,健康无价!

公开:16个名老中医自用方经验方,个个经典,珍藏一份,健康无价!推荐专家;雷忠义,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组成: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麦冬18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

功能:益气活血,理气化痰,标本兼治,改善心功能。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临床表现多为胸闷、失眠、心烦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推荐专家;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组成:茵陈20-30克,柴胡12-15克,瓜蒌9-15克,何首乌15-20克,虎杖12-15克,草决明12-15克,鲜竹沥30-60毫升。

功能:疏肝利胆,化痰祛浊。

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鲜竹沥水每次15-30毫升兑入。

推荐专家;陈勇毅,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名中医。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丹参12克,栀子10克,三七粉3克(分吞)。

功效:调肝解郁、化瘀通络。

主治: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等,症见记忆力减退、情志不遂、神疲乏力、反应迟钝等,属肝郁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

肝郁气滞:扶正祛邪中和汤;推荐专家;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组成:生晒参10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0克,北柴胡、川郁金、制香附各12克,法半夏、广陈皮、淡黄芩、大红枣、生姜片各10克,生甘草5克。

功效:具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功效。

主治:邪盛正弱、肝郁气滞、少阳失约之证。

症见发热,持续低热,寒热往来,心烦胸满,欲呕或呕吐,口苦,萎靡不振,懒言,不思食,舌质红或淡红,舌苔黄或微黄或黄白而稍腻,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用法: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5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文君然播讲)阳痿,不过是心脾两虚!小方子,补心脾、兴阳气

(文君然播讲)阳痿,不过是心脾两虚!小方子,补心脾、兴阳气

(⽂君然播讲)阳痿,不过是⼼脾两虚!⼩⽅⼦,补⼼脾、兴阳⽓(以下⽂字,曾经在昨天推送过。

作为以上⾳频的⽂字内容,供您对照收听。

)很久以前,我遇到⼀个⼈,是⼀个男⼦。

什么⽑病呢?就是40岁以后,不知为何,患上了难⾔的痿弱之疾。

他在事业上很成功,家庭原本也幸福。

如今这个病,着实让他郁闷。

其实,早在发病之情,他就有动不动⼼⾥发慌的⽑病。

⼯作劳累或者睡眠不好的时候,⼼慌严重。

⽽且,只要⼼⾥头⼀慌,下⾯就容易便溏拉稀。

他到医院检查过,没有什么异常。

就这样,⽑病拖来拖去,不但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相反添加了痿弱之疾。

⼼慌的同时,偶尔伴随头晕、爱出汗。

怎么办?⽆意间,他找到我。

刻诊,见脉沉弱,⾆苔正常,⾯⾊也基本正常,只不过看上去⼗分疲惫。

询问饮⾷,得知不敢多吃。

吃多了,⼤便就⽐较⿇烦,⼀会⼉⼀趟。

询问得知,从前⽤过多种中成药,⼤多以补阳为主,效果⼀般。

我当时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做到两件事。

第⼀,独卧,⾄少⼀个⽉。

第⼆,少想事⼉,脑⼦⾥越空越好,实在不⾏就从单位请个假。

他在单位是管理层,以前专管⼈事,确实是事务繁杂。

他同意我的建议。

就这样,我写了⼀张配伍,但见—— 党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枣仁15克,龙眼⾁10克,⽩术10克,当归10克,⽊⾹3克,远志10克,紫河车10克,仙灵脾10克。

每⽇⼀剂,⽔煎服。

结果,患者连⽤25剂,效果很好,反馈说⽣活基本正常,⼼⾥慌、爱出汗、总上厕所的事⼉也基本消失了。

我嘱咐,⽇后千万不要操⼼太多。

现在的好转,只是暂时的。

真正的调养,在于你不要⽤脑太过,⽤⼼太累,改善你的⽣活状态。

否则被话,病情容易反复。

送⾛这个⼈之后,我异常⾼兴,⼼头充满了⼩⼩的成就感。

为了奖励⾃⼰,我还购买了⼀套垂涎已久的中医典籍,送我⾃⼰(我是书迷)。

这⾥头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容易理解。

这个⼈上头⼼慌,下头便溏,⼯作上还总是操⼼,⽤脑过度,这就让⼈第⼀时间想到了⼼脾两虚。

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

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

不是仙丹,胜似仙丹——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
河南平顶山市孔令晨说:我是仙丹验方的受益者。

去年春节前我感觉心脏不适,在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

住院半个月,花去两千多元钱。

出院后,我一直靠口服药物控制病情,稍微劳累或休息不好就犯病。

有时心跳过速,偶尔还伴有早搏现象。

后来,我在《老人春秋》杂志上看到《不是仙丹,胜似仙丹》的验方〖用4种中药粉成面(约10克)伴蜂蜜服下〗,我便开始按照验方服用。

半年多过去了,我的冠心病再没复发过,感觉很好。

我又把此验方介绍给另一病友,他服用后也说很好。

组方:
山楂500克丹参500 克金樱子250克何首乌(制)250克以上药物研末,每天早上取一汤勺药面约10克,一汤勺蜂蜜约30克,放入一杯温开水中搅均匀,喝下
注意:
金樱子在加工时一定要去掉外壳的绒毛,否则会引起过敏不适的症状。

高血压,高血脂,血黏稠,冠心病患者,刚开始服此方时原用西药不可马上停服,要继续配合使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两个月后要进行血压测试,如有下降,原用西药可适当减量
高血脂,血黏稠患者在用此方之前可去医院做检查,用药四个月后再查,以便做前后服药的对比
糖尿病人服用此方药中可不加蜂蜜
“贵在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支持按时服用此药。

朱仁康临床40年秘方验方37首

朱仁康临床40年秘方验方37首

朱仁康临床40年秘方验方37首朱仁康,字行健,1908年出生,祖籍江苏省无锡市。

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1952年到上海市青海路公费医疗门诊部任外科医生,1956年由卫生部选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于1956年5月应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

皮肤病中以红、肿、热、痒等炎症表现者居多。

朱仁康先生根据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温病学说,同有热证表现的疾病,把其共同点归纳为“在卫汗之,到气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四大治法,并对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竹叶石膏汤等综合分析,撷其要领,创制皮炎汤,对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旋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多种急性皮肤病症有卓效。

1978年前后开始整理40年的临床经验,1979年《朱仁康临床经验集》问世。

1981年发表“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研究”(附108例疗效观察),分为血热风燥、血虚风燥两型,总有效率达94.9%。

1983年完成“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成果,被评为卫生部甲级成果奖。

1985年主编《中医外科学》,充实了当代外科临床成就和科研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医外科的最高水平。

1.一味全蝎散治缠腰火丹皮肤病痒者居多,疼痛者间或有之,唯有缠腰火丹(南方称蛇丹)疼痛显著,尤以老年患者为甚。

朱氏早年在家乡行医,曾遇七旬老翁患此症,经前医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疮疹虽平而痛如锥刺,经久不除,乃求治于其。

遂拟于乡间铃医所授本方,全蝎30克,研末分为10包,早、晚各服1包,药后遣子来告,疼痛逐渐缓解。

又嘱继续服前药30克,仅服2剂,痛止病愈。

全蝎,辛平、有毒,入肝经。

本草诸书均言其有息风镇痉、解疮肿毒之功,有用以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者;有治小儿惊痫抽搐者;有治破伤风者,亦有治诸疮肿毒者。

诸说不一,但未见用此药止痛的记载。

缠腰火丹乃湿热毒邪为患,热偏盛者投龙胆泻肝汤,湿盛者用除湿胃苓汤,大多获效。

然而,往往由于湿热未尽,余毒未解,滞留经络,遗痛不止。

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参考模板

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参考模板

不是仙丹,胜似仙丹(治心脏病,冠心病奇方)
河南平顶山市孔令晨说:我是仙丹验方的受益者。

去年春节前我感觉心脏不适,在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

住院半个月,花去两千多元钱。

出院后,我一直靠口服药物控制病情,稍微劳累或休息不好就犯病。

有时心跳过速,偶尔还伴有早搏现象。

后来,我在《老人春秋》杂志上看到《不是仙丹,胜似仙丹》的验方〖用4种中药粉成面(约10克)伴蜂蜜服下〗,我便开始按照验方服用。

半年多过去了,我的冠心病再没复发过,感觉很好。

我又把此验方介绍给另一病友,他服用后也说很好。

组方:山楂500克丹参500 克金樱子250克何首乌(制)250克以上药物研末,每天早上取一汤勺药面约10克,一汤勺蜂蜜约30克,放入一杯温开水中搅均匀,喝下
注意:
金樱子在加工时一定要去掉外壳的绒毛,否则会引起过敏不适的症状。

高血压,高血脂,血黏稠,冠心病患者,刚开始服此方时原用西药不可马上停服,要继续配合使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两个月后要进行血压测试,如有下降,原用西药可适当减量
高血脂,血黏稠患者在用此方之前可去医院做检查,用药四个月后再查,以便做前后服药的对比
糖尿病人服用此方药中可不加蜂蜜
“贵在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支持按时服用此药。

1 / 1。

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治疗房颤用药分析

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治疗房颤用药分析

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治疗房颤用药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丁书文教授房颤医案102份,其他疾病医案998份,并通过SAS统计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以房颤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10%的34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在102份医案中,共用中药94种;其中次数最多者为当归,共95次,频率为93.14%;次数最少者为白薇等20种,仅用1次,频率为0.98%;当归、三七粉、元胡、人参、炒枣仁、炙甘草、钩藤和杏仁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它们在房颤用药中的特异性较强。

【关键词】丁书文;房颤;用药规律;计算机应用;老中医经验丁书文教授(1941-),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丁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见解独到。

为总结丁师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笔者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1],收集其房颤医案102份,其他疾病医案998份,并通过SAS 统计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以房颤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10%的34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丁书文教授1 100份医案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

其中房颤医案102份(单纯房颤医案36份,合并其他疾病的医案66份),其他疾病医案998份。

房颤患者共57例,其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就诊次数1~8次。

1.2 方法全部医案均输入中医门诊电子病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按显效(症状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有效(症状缓解,心电图接近正常,随访半年复发1~6次)、无效(症状与心电图无改善甚或恶化,半年复发6次以上)三种疗效判定标准对就诊次数≥2次的房颤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中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用药频率=用药次数/病历数);建立回归数据表:定义电子病历中的“西医诊断”字段为列变量,用f表示,若该字段中含有“房颤”,通过语法判断赋值为“1”,若否赋值为“0”,亦定义“中药”为列变量,用各自的代码表示,若已录入某一数值,该数值不变,若未录入赋值为“0”;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将回归数据表复制到新建的文本文件中;通过SAS统计软件的Import Data将文本文件导入到SAS数据库中[2]。

丁书文运用当归六黄汤从阴虚火旺论治心房颤动的经验

丁书文运用当归六黄汤从阴虚火旺论治心房颤动的经验

•2750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5月第36卷第5期CJTCMP,May 2021, Vol.36, No.5•临证经验•丁书文运用当归六黄汤从阴虚火旺论治心房颤动的经验张永健\陈纪焊\杨金龙2,李晓2r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长期的心房颤动会引起血栓拴塞事件。

丁书文教授临 证50余载,对心房颤动的中医药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丁教授认为,阴虚火旺是心房颤动的主要病机.多汗是辨证为阴虚火旺的关键症状当归六黄汤是“盗汗之圣药”,多用于治疗阴虚火旺之盗汗,丁书文教授将其引入心房颤动的治疗中,疗效©著:文章总结丁书文教授运用当归六黄汤化裁治疗心房颤动的临证经验以及用药特色,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当归六黄汤;阴虚火旺;心房颤动;丁书文;用药特色;临证经验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73970, N〇.8I804036),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丁书文传承T.作室 建设项ti ( 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DING Shu-wen'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Danggui Liuhuang Decoction from yin-deficiency and fire-excessZHANG Yong-jian1,CHEN Ji-ye丨,YANG Jin-long2,LI Xiao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4. China; :Affiliated Hospital of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Atrial fibrilla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 persistent arrhythmias in clinic.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cause thromboembolism. Professor DING Shu-wen has been engaged in clinical trial for more than 50 years and has unique opinions on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or DING believes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atrialfibrillation is the yin-deficiency and fire-excess, and the night sweat is the key symptom to diagnose the yin-deficiency and fire-excess. Danggui Liuhuang Deco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dcine to treat the night swea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yin-deficiencyand fire-excess. Professor DING Shu-wen applied it into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got significant effects. This paperconcludes professor DING's clinical experiences and the principle of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DangguiLiuhuang Decoction, and provides the new trian of though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Key Words:Danggui Liuhuang Decoction; Yin-deficiency and fire-excess; Atrial fibrillation; DING Shu-wen; Principle of medication; Clinical experience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673970, No.81804036), Program for Inheritance Office of National Famous TCM Experts DING Shu-wen (No. [ 2010 ] 59)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 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m。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3例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3例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3例
丁文武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7(014)005
【摘要】临床上心悸较为多见。

采用归脾汤加减对心悸进行辨证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5)
【作者】丁文武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李旺中心医院,7552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34例临床疗效观察 [J], 丁丽
2.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心脾两虚证68例疗效观察 [J], 曲天华;郑宇君
3.生脉散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效果 [J], 刘白絮
4.归脾汤加减干预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临床观察 [J], 汪自林
5.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64例 [J], 王延超;郭灿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名老中医偏方秘方资料

全国名老中医偏方秘方资料

全国名老中医偏方秘方(2012-05-26 17:36:53)转载▼分类:中医良方标签:转载原文地址:全国名老中医偏方秘方作者:养生家哮喘天气聚变,空气潮湿或是气压低时,最易诱发哮喘,患者异常敏感,发作时间并无规律,有的是夏发,有的是冬发,也有四季常发。

其症状就是气急。

上气不接下气,不仅呼吸困难,且带喘声,喉中咪唯作响,胸喉之间,顽痰淤积梗塞,有的兼有咬嗽。

患者面色苍白,甚至发青发紫,眼球突出,冷汗淋漓,坐卧不宁,睡眠不安,有的因呼吸困难而言语不便。

此症致病原因,大致分为二种。

一为心病性气喘,是因心脏有病而起。

每个人心脏的收缩力量是不同的,心脏收缩力量小的人,他的心脏在跳动时期输送出去血液就不多,也不能把血管内的血液顺畅的推进向前,于是,有些血液便散布在肺部或是其它肢体各部门为患。

血液在心脏内排出不多,稍劳动,便感心跳,血液如散在肺里,便会通过神经起反射作用,引起大、小支气管收缩起来,空气通过便有困难,兼之肺里积有郁血,肺的呼吸面积缩小,就发生呼吸困难而气喘。

例如有心脏病的人,因血液循环不好,血液散积在脚或腿时,会使血管肿胀,血液便从血管的疏松处渗入皮下,以致腿脚肿起,所以,心脏病患者皆可能患水肿。

肺里积聚血液,自会引起哮喘,这是很自然的。

另一种是支气管性气喘、这纯粹是支气管本身所引起的毛病,每个人的支气管对外来及内在的物质,其感觉也不同,有的人闻到某一种气味,神经就能反射到支气管发生变化,也有的吃到某种食物,也会如此,例如逢吃到咸味的食品,喉头沾着咸味味,哮喘便会发作,这是“咸哮”;有的人会因闻到煎糖的气味,促使哮喘发作,便称“糖哮”;或是油炒洋葱、烟熏鱼、油炒辣椒时,闻到热锅发出的气息,便大发“油哮”,这是敏感性的症状。

也有因已身的某种慢病变分泌出来的毒素,也会起敏感作用,于是使引起支气管的收缩,而呼吸困难,形成为哮喘。

哮喘二字虽连称;但疾病不同,哮是喉中有痰,喘则胁肩呼吸急促,与哮各异,普通的哮症多兼有喘,有喘者有不兼哮者,故种类多,大都是因气管狭惫窄,肺部弹力不够与持久性痉挛,或粘膜肿胀及分泌物障碍呼吸而成。

中药合敷穴治疗肺结核142例

中药合敷穴治疗肺结核142例

中药合敷穴治疗肺结核142例
丁若望;丁文;丁自然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2(010)003
【摘要】@@ 笔者自1990~2001年应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敷穴疗法治疗肺结核14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丁若望;丁文;丁自然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中医药研究所,331100;江西省丰城市中医药研究
所,331100;江西省丰城市中医药研究所,3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天应穴多针浅刺合中药贴敷治疗腰背筋膜炎45例
2.针刺攒竹穴配合中药贴敷天突穴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效果观察
3.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温针内关穴治疗妊娠剧吐效果观察及护理
4.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温针内关穴治疗妊娠剧吐效果观察及护理
5.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温针内关穴治疗妊娠剧吐效果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图*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
导读近年来心房纤颤发病率逐渐升高,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有较好疗效。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在临床治疗房颤有一定心得,本文为丁教授关于心房纤颤的相关论述及治疗经验,读来收获良多。

用3分钟,跟小师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心房纤颤概述心房纤颤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生,病久不愈则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心房纤颤持续6个月以上者即可称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短,一般数小时或一二天,大部分患者能自行恢复,或稍用药物即可恢复。

二、心房纤颤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于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扰及心脉所致;
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濡养以及痰湿中阻,痰热上扰,气机失调,亦可致使心脉失于正常搏动。

总之,整体阴阳气血虚衰失调,特别是心脏自身阴阳气血虚衰失调,是造成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

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火旺、阳亢、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

心身劳累、夜间睡眠、体位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

三、辨证施治1.阴虚火旺证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阵发性房颤多在夜间发生,口干口苦,夜间或白天多汗阵发,汗出多发生在头颈项部身体上部,烦躁失眠,背胀灼热,便秘,舌红苔少,脉三五不调、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和酸枣仁汤加减。

生地黄15 g,当归12 g,黄连12 g黄芩12 g,黄柏15 g,黄芪15 g炒酸枣仁30 g,知母12 g紫石英15 g,生牡蛎15 g,麦冬15 g五味子9 g,丹参15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

若合并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阴虚阳亢者,加钩藤30 g,白芍15 g,白蒺藜15 g,菊花15 g。

2.气阴两虚证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口干、便秘或大便不爽、活动劳累时多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三五不调、沉弱。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和黄芪生脉散加减。

炙甘草15 g,黄芪30 g,生地黄15 g 黄连9 g,麦冬15 g,五味子9 g玄参15 g,浮小麦15 g 生牡蛎15 g,丹参15 g,白术15 g防风12 g,野葛根15 g 水煎服,日1 剂。

气虚较重者加大黄芪用量,严重者加西洋参或人参10~15 g。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面白或萎黄、面色无华,化验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舌淡白,脉三五不调沉细无力者为气血两虚证,多有饮食不佳、月经量多、慢性衰弱性疾病等病史,加阿胶11 g,当归15 g,白芍15
g,气血双补。

3. 痰热扰心证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肥胖腹大、口干苦、便秘或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三五不调弦滑数。

或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等。

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半夏9g,茯苓15g,陈皮9g枳实12g,槟榔15g,黄连9g青蒿15g,苦参9g,大黄9g丹参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四、针对诱因调理1.夜间睡眠时发生房颤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在入眠或睡醒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其二是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增大,有的患者平卧后短时间感到憋气也是心脏功能差的表现。

夜间特别是后半夜阴气较重,血流缓慢血栓形成概率增高,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时间段,称魔鬼时段,这也是房颤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病状,可用葶苈子15~30g强心利水,减轻左房压力;睡前服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及对抗血小板功能药物预防血栓发生;对睡眠较差患者适当应用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五味子、紫石英等煎服以安神定悸。

2.胃胀胃气上逆发生房颤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中焦气机壅滞,胃气上逆,食管反流,刺激心脏发生房颤。

对此,首先要告之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量不宜过饱,避
免过量饮酒及刺激食物。

对体胖腹大、胃脘胀闷不适、食管反流者给予木香、枳实、厚朴、莱菔子、槟榔、干姜、蒲公英、白芨等煎服以理气消导。

3.多汗者发生心房纤颤多汗有些是先天的,而多数患者是由于平素生活饮食起居失于调理,过食膏粱厚味煎炸上火食物,造成阴虚火旺,自主神经紊乱。

中老年女性多汗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该类患者应少食辣椒、羊肉等辛辣易于上火之品,适当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钙剂等;少用参茸、阿胶等滋补之品,中药调理可选用当归六黄汤、甘麦大枣汤等。

便秘者要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运动,必要时配合服用润肠通便药物。

临床体会通过以上调理治疗,非左房扩大严重、心肌状况很差者,绝大多数阵发性房颤都可以逐渐减轻,以至稳定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甚者稳定数年不再发生。

对于持续性房颤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心系疾病,效果显著,丁书文教授为国内知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