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合集下载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采纳广东省中医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住院并确诊冠心病房颤的病人259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冠心病类型、各并危险因素、心室率、房颤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判别其中医证型。

结果各种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居多,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滞血瘀型(32.4%)>痰浊阻滞型(26.3%)>心脾两虚型(15.4%)>肝肾阴虚型(13.5%)>水饮凌心型(8.1%)>心阳不振型(4.2%)。

结论冠心病房颤病因以血瘀为主。

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房颤的主要病机。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规律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163-03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冠心病房颤采用单纯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转复,但易复发,同时易致新的心律失常。

中药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功能,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房颤的基本方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房颤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西医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参照《内科学》。

房颤心电图诊断及房颤分型参考《临床心电图学》和《内科学》。

1.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分为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阳不振、水饮凌心、气滞血瘀、痰浊阻滞6个证型。

1.3 纳入标准①由下列情况之一证实有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存在≥50%管径直径减少;既往心肌梗死(mi)或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肌核素扫描有可逆性灌注缺损;或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心电图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0mm(j点后0.08s测量)伴心绞痛,②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心房颤动发生。

71岁男子房颤10余年中医三诊

71岁男子房颤10余年中医三诊

71岁男子房颤10余年中医三诊“斩草除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为心律失常的第三位。

房颤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

可出现心动悸、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并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血液动力学状态恶化,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房颤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易导致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因此,房颤患者脑栓塞发生率是窦性心律者的4~7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笔者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温阳益心安神法治疗房颤取得良好疗效,主要体会简述如下。

心阳不足是基本病机临床研究证实,心阳虚是房颤常见证候。

房颤发作状态下,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不规则,心排血量下降,这种病理状态与心阳气不足密切相关。

笔者曾对门诊30例房颤患者的证候进行分析:初诊属心阳虚弱、心气亏损与胸阳不振、心气不足这两证者19例(占63.3%),其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动则尤甚,肢冷、畏寒、舌淡胖、苔白,脉沉缓或结代等心阳不足的表现;或胸闷或憋闷疼痛,时有夜间憋醒、四肢不温等胸阳不振症状。

心属火,位居于胸,胸为阳,火亦为阳,两阳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

故心脏能搏动不息,从生到死,阳气是维护心脏功能的基础。

如感受风寒或寒邪等阴寒邪气,或过服苦寒之品,内伤阳气;或久病迁延而耗伤阳气;或因年老体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皆可损伤心之阳气而发生心阳不足、温煦失职、运血无力的证候。

虽然,心阳气不足是房颤的主要病机。

但由于房颤的症状表现复杂,特别是房颤发作时,心阳不足的虚证常被掩盖。

笔者临床观察体会到,部分房颤患者初诊时并无明显的阳气虚弱表现,而往往是痰热、痰瘀、气滞等表现比较突出,如胸憋闷、心前区刺痛(部位较固定),舌暗红或胖大等痰浊、瘀血症状。

但经过治疗,房颤得以控制后,随着标实症状缓解,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阳气虚弱的病理本质就明显表现出来了。

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为对照组 与观 察组 , 每 组人数均等 对照组 患者使 用常规 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配 以中药治疗 ,治疗 1 周后确
定治疗效 果。在治疗前 以及治疗后 的 3 d 、7 d进行 心电图的检 查。结果:观察组 患者 与对 照组在 临床 症候 、心 电图以及动 态心电图
的改善方 面相 比较 , 观 察组有显著的 改善效 果。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 以中药治疗冠 心病合 并快速 房颤具有 良好的疗效 , 值得在 临床 中推 广使 用。 【 关键词 】 中药;冠 心病;快速 房颤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T C M m 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C HD )r a p i d a t r i a l
[ 1 ] 王士 贞主 编. 中医耳 鼻咽 喉科 学[ M] B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3 : 1 6 2 — 1 6 7
慢性扁桃体 炎多 由急性扁桃体 炎反复发作 ,或因扁桃体隐 窝 引流不畅 ,窝 内细菌 、病毒滋生繁殖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亦 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 染病 如猩 红热、流行性感 冒、麻疹之后 。 机体 抵抗力 降低 和变态 反应形成 ( 包 括细菌 性及 自身变态 反 应 )是慢性扁桃体炎发病机理 的两个重 要因素,需予重视 。 慢性扁桃体炎属 中医 “ 乳蛾 ”范畴,其发病与肺脾 肾的关 系密切 。究其病因,发病早期 多为风 热邪 毒循 口鼻入侵,肺 胃 所属之咽喉首 当其冲而发病 。病久体弱则致脏腑之 阴阳气血津 液失调 ,邪毒久滞咽喉,气 血痰 浊瘀 滞,咽喉失养 ,导致病程 迁延 反复发作 。笔者认为,对于慢性扁桃体 炎的治疗,应紧 紧 抓住 湿热余邪未清 ,脓 毒留滞的病理损害,增 强体 质,提高机 体 免疫功能 ,祛 除扁桃 体寄生的病菌。本文银射 消蛾汤中,以

中医案例分析

中医案例分析

中医案例分析XXX,男性,27岁,于1953年1月2日因发病10余日就诊。

主症为外感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全身骨节疼痛、腰腿痛、咳嗽、鼻塞。

脉象滑数。

治疗方案:该病属于风寒表邪未解,治宜辛温散寒、宣通鼻窍,方用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加减调理后服用。

二诊:服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脉象仍滑数。

根据病情调整方剂,去芍药,加防风、羌活等药物,继续服用。

三诊:病情明显好转,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消失,脉象正常。

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

经过辨证施治,该病属于风寒表证,治疗方案以辛温散寒为主,加减调理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医者应根据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方可达到最佳疗效。

文章格式错误已被剔除,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华廷芳医案选》中记录了一位患有外感风寒的病人。

处方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石膏、陈皮、半夏、云苓、双叶、杷叶、菊花、生地、生姜和大枣,水煎后服用。

服药后,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不再发热恶寒,身体和骨节疼痛、咳嗽和鼻塞等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但是,患者仍然感到头痛和眩晕,并且腰脊疼痛,小便红。

医生根据症状分析,认为病情已经影响到了肾脏,进入了太阳之里。

因此,医生开了杞菊地黄汤加赭石来镇定病情,同时使用元参、天冬来滋阴补肾,葛根和竹叶用于治疗项强,乳香和没药活血止痛。

最终,患者完全康复。

根据病人的症状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外感风寒的病情,风邪袭表,导致肺卫不宣,热不得越,寒邪外袭于肤表,遏制卫阳,因此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的症状。

同时,寒凝经络,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头眩痛,身骨节痛,腰腿痛。

XXX侵袭肺系,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导致咳嗽鼻塞等症状。

综合来看,这是一种风寒犯肺的证候。

治疗风寒病情时,应该慎用石膏,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

治疗伤寒时,使用石膏的效果非常好,但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合理的加减。

如果加减合适,治疗效果会非常好。

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新结论

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新结论

合证型,其中以气虚+血瘀(11.59%)、气虚+血瘀+痰浊 (9.61%)、血瘀+痰浊(7.18%)等最为常见,同时可兼见阴虚、 气滞、
阳虚等证。 时隔一年,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顺利,运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调 查研究表明,在8009例患者中,22
19例患者发病或病情加重具有明显季节性,其中春季890 例,夏季320例,秋季383例,冬季1360例。发病的危险 因素有情志、饮食、起
国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学的时代特征,更多的研究结 果有待于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以期能够为冠心病 的中医规范化辨治提供参药二十五味珍珠丸 /ershiwuweizhenzhuwan/ ty79htvv
年4月(5056例患者)的研究表明,70.61%的冠心病患者具 有导致发病或病情加重的明显诱因(其中主要为劳累), 28.76%具有明显
的发病季节性,且发病节气具有一定规律性,50.59%存 在七情失调(其中主要为易怒),45.83%存在口味偏嗜(其 中主要为喜咸、喜辣)
,78.28%缺乏运动,39.24%具有吸烟史,25.08%具有饮 酒史;88.65%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属于多种证候要 素组成的复
居和吸烟、饮酒、家族史。所以,今年毛静远教授得出 以下结论:1、冠心病发病与气候、季节、劳累、饱餐、 吸烟、饮酒、情志异常、缺乏运动等因
素密切相关。2、冠心病病位在心,多于脾、肾、肝相关。 3、冠心病中医证候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 4、大多冠心病患者同时具有2
-4个证候要素。5、证候要素组合以气虚+血瘀、气虚+血 瘀+痰浊、血瘀+痰浊最为常见,同时可兼见阴虚、气滞、 阳虚等证。调查结果揭示了我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0年 11月
11
2 治 疗 方 法
龙 化瘀 通经 。诸药 合用 ,具 有 益 气养 阴 、活血 通 络之 功 ,使 阴 阳气
治疗 组予 中药 自拟益 气养 阴活 血法 为 主 治疗 ,基本 方 以补 阳 血 调 和 ,经 络通 畅 而达 到治 疗 目的。
还 五 汤加 味 :黄 芪 50g、当 归 10g、川 芎 lOg、桃 仁 lOg、红 花 6g、地
次 湿服 ,每 日 1剂 ,15天 1疗 程 。
栓 、动脉 硬 化斑 ,而且 可 以软 化血 管 、恢 复 动脉 弹性 ,从 而使 脑 血
对 照组 给 予 0.9%氯 化钠 注射 液 250ml加 入 复 方丹 参 注 射液 栓 形 成 患 者 脑 循 环 得 到 改 善 ,有 助 于侧 支 循 环 的建 立 :而 以生
『51张 玉红 ,宋 云娟 .刺 五加 注射 液合 补 阳还 五 汤 治疗 脑梗 塞 5O例 .
脑 血栓 形成 属 中 医“中风 ”范 畴 ,是 中老 年人 多 发病 。人 到 中 中国 中 医药信 息 杂 志,2000,7(5):54.
年 以后 ,元气 、肝 肾 阴津 已渐 亏 虚 ,而气 为 血 帅 ,气行 则 血行 ,气 虚 [6]林 可 翼 ,林 求 成 ,周 文 泉 ,等 .脑 血 管 病 治 疗.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
而血瘀 则贯 穿该 病 的始终 [41,故对 脑 血栓 形 成恢 复期 患 者 。笔者 认 2000,23(5):14. 为在 注重 活血化 瘀 同时 ,还要 注重 益 气养 阴 ,以缓 则 治其 本 。主 中 f8]z-海 同,白海 波 ,严 伟 民,等 .养 阴盛 气活血 冲剂 对 小鼠脑 缺 血 时
以上所 有 病例 如 合 并有 高 血 压 、冠 心 病 、高脂 血 症 等 合 并症 神 经 细胞 ,抗栓 溶栓 作 用[81。辅 以益 气化 瘀药 共奏 祛瘀 扶正之 效 。

中医药辨治心房颤动经验浅谈

中医药辨治心房颤动经验浅谈
三 子养 亲 汤 加 减 。
3 病 案 举 例
房颤不 同病 因及证候 要有 不 同的治疗 思路 ,治应 审 因 论治 、因证施药 。陆老师 总结 了历代 医家论 述 ,并 结合 其
李 某 ,男 ,7 2岁 ,因 “ 阵发 性心前 区憋 闷 1月余 ,加
重 3天 ”于 2 0 1 5年 1月 2 8日初诊 。症见 :阵发性胸 闷、气 短 、心悸 ,长吸气后得 舒。前天 夜 间因突 发胸 闷 , 自行服 用速效 救心丸后 缓解 。昨晚七点再 次突发心悸 、胸 闷 ,后 自

4 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 0 1 5年 9月第 2 4卷第 1 7期 C h i n e s e J o u n r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e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0 . 1 7
成为房颤 的触 发 因素 ,最终发 为房 颤。西医 治疗 以改善 血
液循环为主 。中医治疗 心血瘀 阻 型以活血 化瘀 为原则 ,方 可选用血府逐瘀 汤加减 ;痰 湿痹 阻型 可用六 君子 汤与温胆 汤合用治疗 ;肾阴阳两虚可选用滋 肾平脉方加减 。 2 . 3 心肌炎所致房颤 急性心 肌炎患者 出现 房颤和右束 支
退 ,或心脏传 导功能 障碍 ,心房 异位起 搏点 应激性 兴奋 所 致。笔者 导师 陆峰副教授 辨治 心房颤 动具有 较为独 到 的经
验 ,临床疗效较好 ,现将其三则验案简介如下 。
1 病 因 病 机
房颤在老年患者及 原有 心血管 疾病 者 中常 见 ,主要 为
冠心病伴有 心力 衰竭 多发 ,还可 见于 高血压 心脏病 、肺 源

心房颤动中医病机特点思考

心房颤动中医病机特点思考


思路 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
心 房 颤 动 中 医病 机 特 点 思 考
李丰涛 王永 霞
【 摘要 】 房颤的病机 中医界 医家众说纷 芸 , 总结起 来其病机 特点有二 : 一者 多因心之气血 阴 阳
亏虚 , 痰饮瘀血痹阻心脉 , 或情志不调 而致心脾两虚 、 心神失养而发 为房颤 , 此为其普遍 性 ; 者房颤 再
血 脉受震 而成 心颤 脉 乱 之病 变 。明 ・ 肯 堂《 治 王 证
愈加亏 虚 ; 二则 脉 络痹 阻 , 阴不能 布 达 , 神失 养 气 心 则愈重 ; 再者 , 痰饮 亦 可凌 心 而致 房 颤 。《 证论 ・ 血
敛 阳而致 房颤发 生 。
动 现象 , 疑 符 合 中 医 的 “ 无 风性 善 行 而 数 变 ” 特点 。
杨 湖 认为 , 颤 的基 本 病 机 为 心 宫 虚 风 内动 , 房 病 位在 心 , 累及 于 脉 , 本 虚 标 实 之 证 。本 虚 主要 是 乃 心之气 血 亏虚 , 合 阴 阳之 偏 虚 ; 实 主要 是瘀 血 、 或 标

常伴 有头晕 、 闷 、 胸 气短 等 症 状 , 脉结 或 代 。多 发 于 4 0岁 以上 的老年 患者 , 内经 》 云 “ 四 十而 阴气 《 有 年 过半 ” 积损正 衰 、 阴两伤 进 而 出现 房 颤 。心 主血 , 气
脉 , 气 , 血 以充 , 赖气 以行 ; 属 阴 , 属 主心 脉赖 血 血 气
属 风 象 , 受外 风或 虚风 内动 , 心滞 络 , 为 房颤 , 为 其 特 异性 。前 者 是 房 颤 初 始 的 、 感 舍 发 此 间接 的病 机 ,
是心系及其他脏腑系统病证共有的 , 后者则是房颤的直接病机 。其 基本病机 为虚风 内动 , 病位在 心 ,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受震 而成 心颤脉乱之病变。
2 辨 证 分 型
P 波离散度 f P D ) 、 最大 P 波 时限 ( P m a x ) 均显著长 于正 常对 照组 ,
快速房性心律失 常的心气不 足型组 和痰瘀 内阻型组的 P D、P m a x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均显 著延 长 ,而 L A D D无 显著延长 ,痰 瘀 内
虚风 内动 ,病位 在心 ,累及 于脉 ,属本 虚标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证 。杨 湖 嘲认
为 ,房颤 的基本病机 为心宫虚风 内动 。其病位在 心而累及 于脉 ,
病性 属本虚标实 。本虚 主要是心之气血 亏虚 ,或 合阴 阳之偏虚 ; 标实 主要是瘀 血 、 痰饮 、 湿浊 、火热 、寒邪以及冲脉气逆撞心等 。
征分 析 ,发现 冠心病房 颤患者 中医证 素分布规 律的顺序 为血瘀
>气 虚 >痰 浊 >阴虚 >热蕴 >肾虚 >水 停 >阳虚 ;中医证 候分
布规 律 的顺 序为 气 阴两虚 >痰 瘀互结 >气 虚血瘀 >痰火 扰心 > 房 颤属 心血瘀 阻型患者 与血液高凝 状态及纤 溶系统紊 乱 、低纤 肝 肾阴虚 。中医证候 相兼多数 为三证 相兼 、四证相兼 ,单证 的 溶 状态 密切相关 , 并 通过益 气活血 方治疗该证 型患者 , 结 果显 比例较 少 。冠 心病房 颤患者 多数虚实 夹杂 、多证 相兼 ,临床上 示 治疗后 患者 P A I 一 1 、t - P A较治疗前 有明显改 善。从而证 明心 病情更加 复杂 化。尹克春 等 研究发 现 ,房颤 的各种 中医证 型 中以气滞 血瘀 型 、痰浊 阻滞型 居多 ,各证 型所 占 比例 由多到少 排列 为气 滞 血瘀 型 ( 3 2 . 4 %) >痰浊 阻 滞 型 ( 2 6 _ 3 %) >心 脾 两虚 型 ( 1 5 . 4 %) >肝 肾 阴虚 型 ( 1 3 . 5 %) >水 饮凌 心 型 ( 8 . 1 %) >心 阳不振 型 ( 4 . 2 %) 。其 中气滞血瘀 型合并糖尿病者居多 ,痰 浊阻滞型合并血 脂异 常者 居多 。另 外 ,阵发性 房颤 和持续性 房颤在 各证 型组 中 的比例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但 属实证的气滞 血瘀 型 、 痰浊 阻滞型 、 水饮 凌心 型出现快 速性心 室率 的几 率较 大 ,属虚证 的心脾 两虚 血瘀 阻 型与血液高 凝状态及 纤溶 系统紊乱 、低纤 溶状态 的相关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尹克春;李星河;陈力;刘淑娟;周文斌;陈伟清;杨敏【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7(5)12【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采纳广东省中医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住院并确诊冠心病房颤的病人259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冠心病类型、合并危险因素、心室率、房颤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判别其中医证型.结果各种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居多,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滞血瘀型(32.4%)>痰浊阻滞型(26.3%)>心脾两虚型(15.4%)>肝肾阴虚型(13.5%)>水饮凌心型(8.1%)>心阳不振型(4.2%).结论冠心病房颤病因以血瘀为主.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房颤的主要病机.【总页数】3页(P1163-1165)【作者】尹克春;李星河;陈力;刘淑娟;周文斌;陈伟清;杨敏【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相关文献】1.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J], 韦峰;梁海燕2.基于临床文献的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J], 朱子勤;詹会霞;项磊;朴胜华3.976例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J], 梅琼; 曾祥法4.广东中山地区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J], 林冰; 蒋丽芳; 郭应军5.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J], 尹克春;林敏婷;刘淑娟;陈力;周文斌;杨敏;陈伟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中醫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其临床实用性。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77,P=0.0007);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13,P=0.0314)。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 order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treatment programs.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all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 in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62.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1.5577,P=0.0007).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was 15.3% in 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4.6313,P=0.0314).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good,has less complication,it is reliable for long-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冠心病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

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全文版)

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全文版)

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全文版)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时代变迁及社会发展,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势必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组织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家三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了多地域横断面研究,运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进行直接的临床考量,以期能够把握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提高冠心病中医辨治水平。

1 调查表的设计及制作在文献分析及专家调查基础上,初步形成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然后通过多次临床预调查及进一步地专家咨询、论证,对调查表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改进,最后制定出正式的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

1.1 文献回顾与分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知识平台近40年的冠心病中医诊疗性文献,获取相关文献1034篇,提取其中有效信息,建立冠心病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池,并参考《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对条目池信息按证候表现进行分类,初步筛选出冠心病各种证候要素对应的条目群。

1.2 专家调查与咨询运用Delphi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遴选38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较高学术地位的中医心血管病专家,针对冠心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及其特征性条目进行专家调查。

在专家共识基础上,确定常见10种常见证候要素,制定出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性条目,并通过现场咨询、会议讨论等方式,征询同行专家的意见,完善调查表的内容。

1.3 临床预调查运用初步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开展多次临床预调查,每次预调查后组织相关专家及临床调查员,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调查表内容,并在每次预调查后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以保证表格的准确性及临床可行性。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目的分析观察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类型合并危险因素心室率等,并根据临床症状探讨中医症候分布规律。

结果各种证型中占大多数的为气滞血瘀型以及痰浊阻滞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顺序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火扰心>肝肾阴虚。

结论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数,其次为痰瘀、气虚等症素,相兼多数,多数虚实夹杂、多证相兼,病情较为复杂,中西药治疗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颤动,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心悸”、“怔忡”等范畴,冠心病房颤是指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房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也在逐渐上升,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大约有800多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冠心病房颤采用单纯医药治疗可转复,但容易复发甚至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中药可调整气血,延缓复发,可提高疗效[1]。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院研究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以便探讨冠心病房颤中的中医症候分布的规律及关系,为其防止和治疗提供依据。

现将报告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96例,确诊为冠心病房颤,中医分型标准为六个证型,分别为肝肾亏虚、水饮凌心、心脾两虚、痰浊阻滞、气滞血瘀,要注意的是,合并有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严重心率失常,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均不能列入此次数据。

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大多为45~89岁,阵发性房产为73例,持续性房颤为15例,永久性房颤为8例。

其中数据要确保患者都知情。

1.2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及临床相关调查,运用中医辩证的思想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对辩证要素间的关系以及症候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对临床的用药和疗效起到指导作用。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dsa e( m ) i s C e .Meh d Twoh n e n i y iep t nsweeda n s 8AF、ih C .Th aa o g ,sx,Ct  ̄ o i to s u d d a d f t —nn ai t r i oe 3 r f e g d vt m ed t fa e e Ol f fds —
es ,t p fCHD,r k fco ,h a tr t ,fa u e f ae s y eo i a t r e r e e t rso s a AF,a d ci i l y tmswe ec l ce .B s n ci i l y p o ,S d o — n l c mp o r o l t n as e d a e o l e m t m d na s n y r me
维普资讯
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 杂志 2 0 0 7年 1 2月第 5卷第 1 2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 13
临靡研究 观察
冠 心病 房颤 中 医证 候 分 布 规 律 临床 观 察
尹克春, 李星河 , 陈 力, 刘淑娟, 周文斌 , 陈伟清 , 杨 敏
摘要 : 目的 探 讨冠心病房颤 中医证候 的分布规律 声法 采用回顾性 临床 研 究方法, 根据 相关标 准制定临床观察表 , 纳广 采 东省中 医院 2 0 0 4年 1月一2 0 07年 6月住 院并确诊 冠心病 房颤的病人 2 9例 . 5 记录其性 别、 年龄 、 病程 、 冠心病 拳型、 并 孝呛 弱素 、 会 . 心室率 、 房颤类型、 冠状动脉病 变情 况以及 主要 临床症状 , 根据临床 症状判别其 中医证型。结果 各种证型 中以气滞血瘀型 、 浊阻 痰 滞 型 居 多, 证 型 所 占 比 例 由 多 到 少 排 列 为 气 滞血 瘀 型 (2 4 ) 痰 浊 阻 滞 型 ( 6 3 ) 心 脾 两 虚 型 ( 5 4 ) 肝 肾 阴虚 型 各 3 .% > 2.% > 1. % >

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探讨付 刚(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卫生院 成都 610213)摘要:目的: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为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LVEF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优异。

关键词: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5.271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214-01 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受心肌梗死、血液流动负载过重等原因,导致心肌部位受损,从而引发心脏功能产生变化,心室泵血、充血作用受阻,最终出现心力衰竭[1]。

患者发病后,通常会出现有呼吸苦难、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伤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潜在因素。

对此,本次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详细信息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55岁~77岁,平均年龄(61.85±10.93)岁;病程1年~8年,平均病程(5.36±2.32)年。

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7岁~80岁,平均年龄(66.12±9.52)岁;病程2年~9年,平均病程(4.38±3.02)年。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

冠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患者。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84697例冠心病患者的大数据,对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一、冠心病中医证候分析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包括心痹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心火炽盛证等。

其中,心痹证是最为常见的证候,表现为心胸疼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痰湿阻络证则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火炽盛证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心烦等症状。

二、其中西药使用情况分析在84697例冠心病患者中,西医常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盐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硝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率,改善心肌的供氧量;钙通道阻滞剂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抗血小板药物则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药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改善患者身体整体状况和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中医药的同时,结合西医药物能够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结语通过大数据对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将成为未来冠心病治疗的重要趋势,为保护人民健康、延长寿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愿每一位冠心病患者都能尽快康复,重获健康和幸福。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疗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该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

作为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冠心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和气短以及心悸,除此之外,冠心病合并其他不良病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极大危害,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生命。

临床上常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但疗效不佳。

为此,本次研究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无家族遗传性精神疾病史。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63例,女77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3.5±6.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5±1.5)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45)70~150 mg/次,1次/d;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39)1片/次,3次/d;奥曲肽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50200)根据患者情况给药。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中医证候的外泌体转录组学特征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中医证候的外泌体转录组学特征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中医证候的外泌体转录组学特征贾秋蕾;杨亦含;胡元会;杜宜航;段成林;袁果真;陈婷【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24(19)4【摘要】目的探索冠心病持续性房颤不同中医证候的外泌体RNA表达谱,揭示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和血瘀水停证患者的生物学基础,阐明证候的内在机制。

方法对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肝肾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及血瘀水停证患者的血浆进行外泌体全转录组测序,每组各5例,另外选取8例健康对照,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和血瘀水停证患者独有的差异基因的进行生物学过程和KEGG富集分析。

结果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独有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13个、mRNA6个、lncRNA3个,血瘀水停证患者独有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25个、mRNA16个、lncRNA5个。

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激素应答、细胞粘附等生物学过程,以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上。

血瘀水停证患者基因主要富集在自噬的调控、脂肪酸衍生物的代谢过程、脂肪酸代谢过程、脂质运输等生物学进程,以及PPAR信号通路上。

结论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可能存在内分泌功能失常、免疫功能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状态,血瘀水停证患者可能存在自噬和脂代谢的异常,从外泌体转录组学的角度阐述了证候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总页数】10页(P779-788)【作者】贾秋蕾;杨亦含;胡元会;杜宜航;段成林;袁果真;陈婷【作者单位】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541.7【相关文献】1.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28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2.外泌体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3.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4.基于转录组学的结直肠癌中医证候研究进展5.基于血浆外泌全转录组测序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的转录组学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血瘀和气虚等为证素分布的主要部分;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以下顺序:气阴两虚最主要,痰瘀互结次之;气虚血瘀再次之,之后为痰火扰心和肝肾阴虚。

结论:血瘀为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素多数,气阴两虚为中医证候多数,且冠心病房颤患者很多为虚实夹杂,病情较为复杂。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症状,中医学称之为“心悸”及“怔忡”。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患有冠心病房颤患者在800万以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

[1]我们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治疗的确诊病人,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47-8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74.1岁。

109例患者为阵发房颤(90.8%),
7例为持续性房颤(5.9%),5例为永久性房颤(3.3%)。

1.2 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心房纤颤根据《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标准。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计数统计
分析
2结果
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素先后顺序分别为血瘀(83.3%)气虚(78.3%)痰浊(72.5%)阴虚(52.5%)具体见表一。

标注:由于患者有现多证相兼的情况,所有证素总和高于患者总数。

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先后顺序为气阴两虚(43.3%)痰瘀互结(35.0%)气虚血瘀(28.3%)具体见表二。

标注:由于患者有现多证相兼的情况,所有证候总和高于患者总数。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步到来,近年来高血压病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本组120例缓和的房颤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超过2亿,超重及肥胖人群同样超过2亿。

这些人群均为房颤的高危人群。

一旦患者出现房颤,将直接导致心输出血量不足,易引发血栓等疾病,因此对于冠心病房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在《黄帝内经》以及《伤寒论》已经对房颤有所记载,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在《金匾要略》也有“水在肾,心下悸”以及“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等记载,
《诊家枢要》中有“促脉之故,得于藏气乖违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惫者。

十之二三,或因气滞,或因血凝”的记载,[2]对于房颤从脉象上给予了病因判断。

《证治汇补》中更直接将心悸的病因分成了:肝胆心虚、郁痰、停饮、气虚、血虚、痰结、气郁、阴火等几个方面。

为冠心病房颤研究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3]
现代中医认为冠心病房颤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虚实两端,其中虚侧是气虚为本,而实侧则是痰瘀作祟为标,病位在心,而关乎五脏。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对于房颤的证素、证候分布情况也开始有了一些数据支持,多将心悸分为气阴两虚、阴虚阳亢、心阳虚寒、痰瘀内阻等证型。

[4]
从本次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冠心病房颤患者已虚实夹杂为主,临床上病情比较复杂,[5]且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随着疾病发展,阴阳都多有虚损,气虚无法运行津液,津液停聚而生痰。

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行,血脉停滞后则成血瘀。

因此,气虚、痰瘀是引致房颤的主要病理因素。

[6]在治疗冠心病房颤上,应在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实行辨证治疗,配合温阳、化浊、祛痰方剂,[7]标本兼治,使中医治疗冠心病房颤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贝自强.奚凤霖诊治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 [j].中国医药学报 ,2004,19(10):613-615
[2] 郭金陵.桂枝加炙甘草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j] 黑龙
江中医药,2000(5):41-42
[3] 梁杰.冠心病心律失常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 [j].河南医药信息,2001,9(16):30-31
[4] 徐扬明.心房颤动的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杂
志,1997,4:25-27
[5] 王丹,王佳涛.张国伦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经验. .[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272
[6] 梁忠.针刺宁心汤并用治疗心房颤动65例. [j] 中医授通讯,2000,19(6):60-64
[7] 李武卫,郭秋红,于慧卿.邢月朋运用中医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经验. [j] 河北中医,2006,28(2):85-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