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美国的建立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美国的建立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美国的建立

美国的建立

以谈话式导入新课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文写作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或 America。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同学们请看这面美国国旗,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13道宽条象征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50个五角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结,蓝色象征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当今的美国大名鼎鼎,妇孺皆知,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而赢得独立的呢?讲授新课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1.十三个殖民地的概况

(1)建立的时间

北美洲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他们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最先到今美国探险拓殖的是西班牙人,紧接着是法国人。在印第安人的尸骸上英国殖民者建立了13个殖民地。英国殖民者花了多长时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呢?在地图上的位置如何?(同学回答,并指着地图讲解。)

(2)居民的构成

在十三个殖民地的建立过程中,有大批欧洲移民涌向这里,其中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如:荷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瑞典人、瑞士人和犹太人。在这些移民中,除了少数地主贵族、特权商人和资产阶级之外,大部分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破产的手工者、小商贩以及在政治、宗教上受迫害的新教徒。此外,还有数十万从非洲掠来的黑奴。移民和黑奴为北美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经济成分

(请同学看书后,对着地图讲解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经济情况)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经济,逐渐形成三种类型。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18世纪中期,悬挂英国国旗航行的船只,约有1/3是在这里建造的。波士顿是北部殖民地的工商业中心。中部殖民地土地肥沃平整,气候温和,农业规模较大。中部输出大量小麦和玉米,有“谷仓”之称。独立战争前夕,最大的城市费城就在中部。南部殖民地盛行种植园经济,种植园大量使用黑人奴隶,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等经济作物。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经济。

(4)统治模式:总督、议会

英国是如何加强对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统治?(学生回答)英国在北美的统治,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王室直属的皇家殖民地,有英王直接任命总督统治,一共8个。第二种形式是业主殖民地,由殖民地的业主(英王把北美大片土地“赏赐”给宠臣或大贵族,受地者称为“业主”)任命总督,再由英王批准,一共3个。第三种形式是自治殖民地,总督由殖民地有产者选出,但也要英王批准,有2个。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政治制度,除了英国设置的统治机构外,各个殖民地还有议会,它握有征税、发行货币等权力。这些权力都操纵在上层有产阶级之手。

2.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1)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殖民地各处的交通有了改进。公路的修筑,邮政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原已比较稳固的经济联系,因而逐渐出现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2)英语成为共同语言

(3)产生了共同的文化

与此同时英属北美殖民地发展了文化科学,建立了自己的高等学校和图书馆,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刊物。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人民的文化思想与风俗习惯逐渐融合。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200万,即相当于讲英语的世界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于是在北美殖民地开始形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3.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北美人民勇于创新,相信进步,憧憬未来,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大陆不同的“新人”。这种民族自豪感就是民族自觉最鲜明的表现。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内容是反对宗主国的殖民统治。

4.启蒙思想的传播

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殖民地比较宽松的社会民主气氛,给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外部的社会条件,殖民地人民渴求自由、进取精神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内在动力。到独立战争前夕,启蒙思想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当英国将不公正的法律强加于殖民地时,人民揭竿而起,他们认为这符合人的自然权利法则。

英属北美殖民地涌现出的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哪些?(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照片,并阅读有关的小字内容。

5.英国的压制和搜刮——根本原因

英国为什么要压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搜刮?进行了怎样的搜刮?(学生讨论后回答)当时英国刚刚开始工业革命,力图独占北美市场。由于连年战争,英国负债累累:七年战争后,英国的财政赤字已达一亿四千万英镑。为了摆脱危机,英国统治集团把这笔战费转嫁到殖民地人民身上。英国的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利益,也严重侵犯了他们的自由和主权。他们的祖先就是为了追求自由和主权,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这块蛮荒之地的。如今,他们这些子孙,还有为此目的源源而来的新移民,岂容他们的自由、主权遭受践踏!他们怒不可遏,反抗斗争的烈火开始燃烧起来了。6.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把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向高潮。(由学生简述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殖民者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反抗的呢?(学生回答)压力越大,反抗力越强。北美殖民地人民决心联合起来,反对英国的暴政。

7.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4年,北美12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这是北美殖民地的代表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共商反对英国殖民压迫的大计。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使原来分别从属于英国的各个殖民地终于在斗争中联合起来,这是朝着统一政权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大会要求英国政府撤消高压法令,要求自治。这次大会并没有提出独立的要求,但英王还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决心镇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叛逆行为,用武力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

英国的高压政策,使独立战争不可避免。

二、独立战争(1775——1783年)

请学生分组讨论,用最简便的方法写出独立战争的过程,并简要概括出独立战争获胜之因。教师进行评讲,并写出板书提纲:

1.爆发:来克星顿1775年

2.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军

建国《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3.初期受挫

4.出现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5.最后胜利

(1)英军投降约克镇1781年

(2)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评讲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在费城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6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前途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抉择。会议通过了组织军队的决议,把汇集到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可是,大陆会议中保守势力仍然不愿与英国彻底决裂,居然主张与英国妥协,给英王上请愿书,表白“并无独立要求之意”。当时多数北美人民对脱离英帝国独立还没有明确的认识。1776年初,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潘恩在费城公开发表《常识》一书,坚决主张脱离英国。《常识》发行了12万册,它唤起民族意识,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成千上万的人们积极地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道路。华盛顿在读完《常识》4天后给大陆会议的信中坚决表示,“我们将与这个不仁不义的政府一刀两断”。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中引自《独立宣言》的一段材料,并分析评价,教师进行点拨。《独立宣言》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等级制和专制统治,否定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独立宣言》是一篇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凝聚了北美先进分子的思想,对独立战争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指导作用。马克思把它称作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是,《独立宣言》只是宣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由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坚决反对,《独立宣言》草案中原有的谴责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的条文都被删掉了。

独立战争获胜之因:①人民英勇奋战。敢作敢为的美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持战争。没有资金,他们支持印发纸币,强征军费,他们为战争承担了70%的军费。没有武器,他们自己制造火药,制造枪支,制造迫击炮。他们组织游击队,利用熟悉的地形,不断袭击骚扰敌军。他们都是“一分钟兵”,每到紧要关头,就会放下手中活计,自动携带武器和粮草奔赴战场,协助正规军打击敌人。②国际援助。美国巧妙地利用了英国和欧洲各列强之间的矛盾,从而取得国际上的军事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这对于打败英国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独立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部队中的少数君主专制政体的拥护者企图要求华盛顿自立为王,华盛顿勃然大怒,严厉地斥责他们,要求他们把这种想法从思想上铲除干净。如何保卫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如何治理这个刚获独立的国家?华盛顿认为:唯一的办法是依法治国,制定一部联邦宪法,按照宪法规定建立联邦政府,治理国家。

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020年3月27日摘抄美国建立概述

出自《金融五道口》 源自鉴茶苑 作者南苑大王 文章标题美帝送中国一个天大的馅饼 美国的建立 美国的建立,源自五月花号帆船上的清教徒,是一个清教徒的国家,清教徒虽然是基督教的一支,但他们勤俭清洁,怜悯进取,坚持建立上帝感召的纯洁教会,被欧洲传统的基督教压迫排挤,才踏上北美的漫漫征途。 他们都是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出身,在蛮荒之地披荆斩棘,第一个冬天就死了一半,但他们的内心有一个坚定的精神: 建造一个山巅之城,为万众敬仰。 在饭还吃不饱的时候,他们先建立了哈佛神学院。贫苦人出身的他们,有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那就是响应耶稣的感召,建立地上的人间天国。所以,美国的初心就是“拯救世界,舍我其谁”他们把主的大爱和荣光撒向全人类。去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参观,会买到一本手册,里面有一首激励了几代美国人的诗: 给我你们的疲惫,给我你们的困苦,给我你们的彷徨,给我你们的绝望, 拥挤在旅途,渴望解脱的人们,被彼岸无情抛弃,颠沛流离的惊魂, 把这些走向死亡,饱受折磨的苦难者统统给我, 我矗立在大洋的彼岸,高举等待之火。 从来没有哪一次,有一个国度把自己的目标定义为人类的解脱。 美国的建国,靠的是胸怀世界的清教徒精神,而美国的信仰,是《圣经》和《独立宣言》中体现出的自然法则和光辉力量。公平正义,就是美国的信仰。对个人,是道德超越利益,在社会,是公理战胜强权。1783年,美国立国之战即将胜利,美国国父、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大权在握,如日中天。按设想,会称王称霸。但是华盛顿竟然拒绝了手下尼古拉等一票人的劝进,写了封信,并在安纳波利斯毫不犹豫的交出了委任状和职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靠外在压力,仅靠内心道德就自觉放弃了掌握的权利。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光辉的5分钟”。 美国的价值观,是源自欧洲的启蒙思想,美国的宣言: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异常激烈。英国是近代议会制的发源地,以去《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分析 教材用“光荣革命”、“限制王权的法案”、小密室的演变”、“议会选择规则的制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五个子目叙述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即英国代议制确立完善的过程。五个子目的逻辑关系是:第一目“光荣革命力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背景;第二目讲述了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就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第三目阐述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第四目与第五目是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五个子目一脉相承,展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完善过程。 ●学情分析 此部分内容学生虽然在初中接触过,但是涉及大量相对抽象政治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另外,本课涉及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探究法、课堂讨论法。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结合问题思考讨论,形成一定答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光荣革命力”、《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 3.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 4.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认识君主立宪制发挥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2.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充分运用比较法和实践模拟法。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和国会之间的关系与1688年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国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模拟,在比较和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2.君主立宪制较封建君主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理解英国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篇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篇二】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篇三】 1.反法同盟

高二历史公开课教案

高二历史公开课教案 开课人:张淑兰 时间:20XX年12月13日 地点:高二(5)班 课题: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设计思想 1、新教材观: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所以本课采用“角色扮演”、“课堂民主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文明史观:本课是西方政治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文明进程,认识政治制度的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体会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 二、教材分析 1、[会考大纲] (1)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本专题以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从英国资产阶级和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美国联邦宪法的颁布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以及法、德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等几大问题入手,再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艰难历程,勾勒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以及各国代议制度所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侧重于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些重大事件,关于英、美等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理论抽象程度高、政治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并给学生创造熟悉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方法与过程] 学习本课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美等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实现在知识的迁移中对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制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完善

我参与我成功我展示我快乐 班级:高一(4、5、 6 )班组别:姓名:编号: 高一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邱名武审核人:签发者课型:预习+展示课 学习内容课题: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 老师寄语 Don’t be shy,Just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3061942.html,e on! 不要害羞,试 一试。加油! 学习目标1、我知道《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的制定,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重 点);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职责。(难点) 时间 预设 导入2?自学6?组学8?展示19?检测5? 课堂学习过程一、【自主区】 1、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3、1)内战时期: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联合起来,反对以为首的封建 势力,1649年1月30日国王送上断头台; 4、独裁时期(1649—1658): 掌握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5、什么是光荣革命? 6、《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分别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7、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内阁的形成,内阁与国王的关系;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8、1832年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的原因,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9、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趋向 10、内阁权利膨胀的表现: 二、【合作、探究区】 1、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不同? 2、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①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②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③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3、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其什么样的特点? 4、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如何? 三、拓展延伸区: 1、英国首相是政府首脑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么? 2、角色体验:英国国王(说明你是怎样成为英国国王的和出席伦敦奥运会说明你的权利是什 么?)和英国首相(说明你上台程序、与内阁的关系以及行使权力对谁负责) (左边几个 环节灵活应 用) 知识链接:1、 “光荣革命”, 推翻了封建专 制统治,实现 了革命最初的 既定目标,确 保了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的既 得利益,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完成。英 国资产阶级革 命保留了国 王,大大削弱 了王权,这是 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妥协的产 物,是与当时 英国国情及革 命领导力量的 构成相适应 的,是切合而 且符合历史发 展规律的。 2、1)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 产阶级和新贵 族利用当时有 利形势,尽量扩 大自己的政治 经济实力,利用 所控制的议会, 通过一系列法 案限制王权. (2)法案规 定:①国王无 权废止; ——限制了 国王的立法 权;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解答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C.依法治国D.君主集权 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某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该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6.窦太后曾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由,阻挠汉武帝任用赵绾、王臧等人,这说明窦太后崇信 A.仁者爱人 B.兼爱、非攻 C.王道之纲 D.无为而治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9.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高二历史 百家争鸣教案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历史 1 百家争鸣教案 过程: 师:首先,我们先看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百家争鸣”。既然是个历史事件,那么它都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呢? 生:(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同学们根据回忆并结合课文,简释“百家争鸣”。 师:为何要如此强调同学们的“表述”呢?我们来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历史部分)》(第二张) 再来看看近几年的高考题。 2014.浙江38(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2013.浙江39(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2012.浙江39(2)在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我们发现都会考查大家描述和阐释的能力,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表述是否完整、简明、逻辑性等方面的训练。 过渡:同学们可能会想,这些题目和《百家争鸣》也没有关系啊。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系的。 师:怎么考的呢?考查大家对个人思想的理解、整个学派的特征以及与类似思想的对比联系。 因此,我们还需关注作为“思想文化成果”的“百家争鸣”。

2.环节二:作为历史事件的“百家争鸣” 目标:1.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以及学派特征;2.通过理解“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认识百家争鸣的价值。 方式:表格梳理及对比分析、问题解析、材料阅读 过程:解决“争什么?怎么争?争的结果?”三个问题的解决完成 1.争鸣内容(争什么?) 师:百家争鸣中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全面了解一下。 学派人物主要思想成果特征 儒家孔子仁、礼、德治;有教无类、六经、六艺 重义轻利 区别等级名 份 孟子四端:仁义礼智;仁政、君轻民贵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礼的深入讨论(学习的最高目 标是把握礼) 道家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弱 者道之用;小国寡民超越功利庄子齐物、逍遥 法家韩非糅合“法”“术”“势”,法家理论系统化;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 备变” 变、法 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尚……节……讲求功利师:各家的特征是什么? 生:略 师:看完这个表格,你什么感觉? 生:点,多且散,杂且乱。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一】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二】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要宏观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意文化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学会透视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 2、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注意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 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 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 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 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 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 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 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 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美国的建立》

第四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六节《美国的建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北美独立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2、理解并掌握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意义。 3、理解并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学习重点】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性质和意义。 【学习难点】 《独立宣言》的内容和意义。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与评价。 【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从“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念内涵入手,认识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而把握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按时间顺序梳理北美独立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归纳其影响。理解《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形成正确评价,认识近代社会“政治民主、崇尚法治”的突出特征。 【知识链接】 历史学家把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称为是“没有童年”的国家,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国的建立”,了解美国诞生的过程。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 1、政治状况: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_____,其统治模式依照_____建立,每个殖 民地都有_____和议会,有一定民主政体的基础。 2、经济状况: (1)英属北美殖民地_____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2)18世纪中期,北部_____与南部_____经济繁荣,并初步形成_____。3、民族形成: _____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4、思想基础: 18世纪上半期,_____传播,涌现出_____和_____为代表的一些杰出启蒙思想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5、社会矛盾: 英属北美殖民地_____的发展与英国_____的矛盾日益尖锐。 6、导火线:1773年12月_____事件。其后,英国政府采取_____手段进行压制,直 接促使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

【人民版】历史必修1学案: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知识梳理(含答案)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概要】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里,此即代议制度。这一制度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土崩瓦解,英、法、美、德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诞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为铲除封建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化,同旧势力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制约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从而通过立法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这种政治模式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共和制度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 二、背景:“光荣革命” 1、原因 (1)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统治。 (2)直接原因:17世纪以来,斯图亚特王朝国王宣扬“君权神授”,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1640年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3、时间:1640~1688年 4、过程 ①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1649~1660年),但期间曾出现克伦威尔的“护国主”军事专制独裁统治(1653~1658年)。 ②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国王查理二世与詹姆士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③第三阶段:结束——“光荣革命”。 1688年,议会军队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即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美国的建立.

第六节美国的建立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①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独立战争的爆发。 ②美国独立战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③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共和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反封建的任务,斗争的对象明确而单一。 2、正确理解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1787年宪法》。 预习引导: 重难点透析: 一、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 (1)英国人到北美开始建立殖民地始于年。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个殖民地。 (2)政治模式:依照建立 (3)经济模式:在殖民地经济中是主流。北部工商业发达,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南部大种植园经济的实质是使用奴隶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经过一百多的发展,逐渐形成统一的、共同的、和共同的,美利坚民族形成,逐渐觉醒。 运用: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在在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的反英意识增强。B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C十三个殖民地之间初形成了统一市场。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最能说明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表现是() A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B有了共同的语言C产生了共同的文化D民族意识逐渐形成。 3、启蒙思想的传播 18世纪上半期,英属北美殖民地涌现出启蒙思想家有和。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4、英国和殖民地矛盾的尖锐: (1)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英国和殖民地矛盾的尖锐,著名事件有。(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二、战争进程: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建军:()——建国:()——转折:()——胜利:()思考: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因为它()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2、下列关于《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B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C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D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 不平等。 3、(2001年全国春季卷)阅读以下材料: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的言论: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马隆《杰斐逊及其时代》 材料二、对于一切人的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斐逊作品选》 材料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梅奥《杰斐逊自述》 材料四、(杰斐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邓博尔《杰斐逊政治著作选》 回答: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据此,对杰斐逊作个简短的评论。 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学科:历史班级:高二一班教师:杨小霞 研究方向:全国一张卷背景下的一轮复习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阅谈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权利法案》及《王位继承法》等文献的具体内容,从而了解英国资严阶级革命后国王权力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君主立宪制”这一政治名词的内涵;结合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去了解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以及英国议会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从而加深学生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辅助认识、学习历史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在一轮复习的背景下,对于专题的把握以及对欧美过渡到近代时期的时代背景的把握,备注学生整理学习线索和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本课还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实现在知识的迁移中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充分运用比较法和实践模拟法。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和国会之间的关系与1688年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国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模拟,在比较和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君主立宪制较封建君主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本年级为首批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并将面临新的学业测试和新的高考。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选修一、选修三的新课教学,必修1-3三本历史教材复习,迎接全省学业测评考试。 二、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 1、在上学期学习基础上,继续狠抓基础知识。 2、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每一堂课使学生都有不同收获,全面调动学习兴趣。 3、扎实打好基础,授课落实主干知识,把重难点分析透彻,同时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如阅读、分析、归纳等历史能力。 4、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独立思考的习惯、错题整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等。 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更新教育思想, 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 管理好自己的课堂, 加强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 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 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 做到精心命题, 细心阅卷, 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作业,教师平时加强监督, 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的不足,做好评讲,解决学生的存在问题。 5、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6、努力实现课堂精讲。在学生预先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在课堂上只讲重点,讲难点,解释疑点,即学生理解不了的,学生归纳不了的,学生运用不了的,对过易、过难、过偏的不讲。把课堂的关注点由“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移到“这堂课学生提高了多少”上来,以高考为目标要讲出方法,讲出规律,讲出能力。 7、强化贯彻,重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情都一样,重在落实,贵在坚持。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 8、高度关注新课改动态,了解各省的新课程教学经验,积极吸收教改成果,尤其要及时关注湖北省课改精神及进展情况,适当调整历史教学以顺应新课程改革。 9、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平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历史必修1—3水平测试复习。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2月11日-2月15日选修1第六单元 2.2月16日2月22日选修1第七单元, 3.3月2日—3月8日选修1第八单元1-3课,周考试卷讲评 4.3月9日-月15日选修1第八单元第4课,第九单元1-2课 5.3月16日-3月22日选修1第九单元3-4课,周考试卷讲评 6.3月23日-3月29日选修3第一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