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14503#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无锡西城特种薄板有限公司14503#轧机试生产轧制工艺过程。

二、机组工艺参数

轧制材料: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电工钢等

轧制规格:H=0.35~2.0mm B=900~1300mm

原料规格:H=1.5~5.0mm B=900~1300mm

d=Ф610mm Dmax=Ф2000mm

成品卷径:d=Ф610mm Dmax=Ф2000mm

轧辊尺寸:工作辊Ф385/Ф425×1460mm

中间辊Ф440/Ф490×1480mm

支撑辊Ф1200/Ф1300×1450mm

工作辊硬度:>85HSD

中间辊硬度:75~80HSD

支撑辊硬度:64~68HSD

张力:开卷:7~70 KN

卷取:7~70 KN(单电机) 70~140 KN(双电机)

轧制速度:Vmax=900m/min

最大轧制力:Pmax=20000 KN

最大轧制力矩:Mmax=120 KN.m

工作辊正/负弯辊力(单侧):360 KN/ 200KN

中间辊正弯辊力(单侧):400 KN

中间辊横移量:Max365 mm

主电机功率:Nmax=1197*4 KW= 4788 KW

主电机转速:350/800 r/min 减速比:1.0588

传动方式:双电机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

三、轧制工艺规程

3.1原料制度

3.1.1化学成分

低碳钢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表规定

化学成分%

牌号

C Si Mn P S Als

SPHC ≤0.12 ≤0.05 ≤0.50 ≤0.035 ≤0.035 ≥0.015 其余化学元素:N2≤0.005%,Cu≤0.15%,Cr≤0.08%,Ni≤0.10%,也可供应符合上表规定的其他牌号钢种。

3.1.2尺寸精确性和均匀性

钢带厚度mm 项目厚度允许偏差mm

横向厚度偏差(同板差)不大于0.08

2.0~

3.5

纵向厚度偏差不大于0.18

3.1.3坯料表面质量

钢带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裂纹、夹杂和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带卷不得有分层。

3.1.4工艺性能

冷轧用坯料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

牌号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δ50 % 拉伸试样弯曲180d=0

SPHC 270~410 ≥31 5号轧制方向完好

3.2压下制度

3.2.1压下制度主要是依据设备能力﹑轧制要求,充分利用带钢塑性,并考虑加工硬化程度,用最少的道次,最大的压下量,分配道次加工量,以尽可能减少中间退火次数,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操作方便﹑可靠。

制定原则:前面道次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后面道次保证产品板形质量。合理的压下规程应确保每道次轧制负荷基本一致。

3.2.2一般地,1450轧机的最大压下量≤1.80mm,轧制总变形率要求>50%,在60~70%最佳,道次变形率≤45%,成品道次变形率20%左右。几种典型压下制度参考见附表。

3.3张力制度

3.3.1开卷张力

开卷张力应以不大于来料卷取张力,一般为来料卷取张力的75%~80%,避免产生层间错动。因现在酸洗张力不大于5吨,故一般情况下,开卷张力在3~5吨之间。3.3.2道次间张力及张力调节量

F中=B×Hi×σi i=1,2,3,4,5……

B:轧料宽度mm

Hi:道次厚度mm

σi—第i道次前张应力N/mm2

第i道次前张应力为第i+1道次后张应力,第i+1道次后张应力必须小于等于第i道次前张应力,避免产生层间滑伤。

道次间张应力为40~150 N/mm2,厚时用小张应力,薄时用大张应力。

厚度≥0.8mm时,张力≥120 KN ,前后张力差控制在10%~20%。

厚度<0.8mm时,张应力采用100~150 N/mm2,可采用后张力大于前张力,用于调节厚度。

3.3.3成品卷取张力

F卷=B×h×σ(N)

B:轧料宽度mm

h:成品厚度mm

σ:成品卷取单位张应力N/mm2

考虑到后道工序是直接紧卷退火,故成品卷取张应力只能按25~65 N/mm2计算卷取张力。薄

料取大值,厚料取小值。成品卷取张力参考下表:单位:KN

厚度mm

0.35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3 1.5 1.8 2.0 宽度mm

900~1100 23 25 27 31 34 37 39 40 42 44 46 48 51

1100~1300 27 29 31 35 39 42 44 46 48 50 52 54 58

3.4辊型制度

辊型制度与所轧钢种、宽度及润滑制度有关。其辊型制订是在正常润滑条件下进行的,辊型配置是全部轧辊均为平辊,且中间辊和支撑辊两侧有倒角;硬度高的辊配为下辊,确保下表面质量;成对工作辊辊径差≤4mm;一般情况下,大直径辊配为下辊,以便于上压。工作辊锥度≤0.02mm,两工作辊硬度差<3.0HSD。

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边浪,说明轧辊凸度小,可增加弯辊来保证板形良好,;如果轧制过程中出现中浪,说明辊凸度偏大,可减小弯辊来保证板形良好。

按正常工艺要求,计算板形调控手段优先权的选用一般遵循两个原则:(1)按照响应慢的、灵敏度小的、轧制过程中不可动态调节的调控手段先调;(2)轧制过程中对在带钢走行过程中不能调节的手段先调。

我公司为6辊HC轧机,调控手段有轧辊倾斜、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因此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