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113中学吴碧云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本章书作为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最后一章,就是要明确地告知学生: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涉及到整个生物圈了。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包括三节内容,设计思路大致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让学生通过做探究实验,切实体会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让学生拟订保护环境的计划,积极行动起来,亲身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具体如下: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本教学设计将第二节的“酸雨及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和课外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以及“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也纳入本节的调查范围,安排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上网等方式,收集整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不仅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空间,触目惊心的事实更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布置学生回家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再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展示汇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另外学生亲自实验,感受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比单纯的环境教育要深刻得多,更有利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安排学生开展调查,再拟订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在认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身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达成本章书所强调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对于有关“探究酸雨、废电池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这一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对于本章中提及的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教师站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积极引导,给予关注。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

知识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能力目标:

能利用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观察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重点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对应的新课标: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框架

(四)教学准备

1. 布置调查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及分配学习任务;

2. 课前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及制作调查结果汇报课件;(五)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教学环境:

1.多媒体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学生的电子文稿和教学支持材料的展示;2.实物投影仪:便于学生展示作业;

教学资源:

1.教师制作的专题教学演示文稿:展示教学支持材料,明确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

2.学生查找的资料,调查结果和资料收集汇报的ppt;

二、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知道废电池的成分及危害,知道水俣病和痛痛病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带来的危害。

2.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环境: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或生物实验室。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⑥⑧)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