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指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市化发展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城市化发展经济学论文篇1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率;可持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市化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指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首先,城市化进程是工业化发展推动的结果,即工业和商业发展形成区域聚集经济优势,进而形成对农村劳动力的持续不断需求。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远高于农村,生活条件和个人发

展机遇也优于农村,再加上城市与农村预期收入的差距,进而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再次,伴随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产业转型的深入开展,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可能性。

可见,在一国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城市化的发展结果可以看作是经济链条上各类事件互相作用而导致的,以工业化经济发展的持续需求为开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就业劳动力转移为结果。但是,现实情况却显示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定居迁移的趋势早于城市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必须把城市化进程看作是生产结构变化结果外的分散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受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和个人发展期望,以及政府支出政策和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二、城市化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层次不同,对城市化概念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为了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全社会正确把握城市化进程的内涵,提高认识和理解层次,尤其要走出以下几大误区。

1.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过程是包括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但绝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进入城市农民的就业形式和收入结构,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同时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眼界的开阔。国际上通常采用居住在城市内的人口总数与该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这种衡

量方式虽然在统计上操作较为简便且有利于横向比较,但是这样的统计结果并不全面,容易陷入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的发展误区。城市化进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通过为农民提供城市内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迁移入城市定居,彻底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而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入城市的农民,要逐渐从外来的劳动力转化为城市的居民、城市的主人,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达到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目标。

2.城市建设和城市的无限扩张不等于城市化

有些人认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就是加快城镇建设与城市扩张,使得小城市加速发展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加速发展为大型城镇,大型城镇尽快成为特大城市,甚至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进程虽然会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带来城市规模扩大,但是绝不简单的等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在追求城市化水平上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不能一味追求城市的建设,不顾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要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当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程度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必须及时转变城市化战略实施方针,坚持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条件下,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发展。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物质投入、项目带动等全方位的服务策略,反哺农村、补助农业,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3.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自然历史阶段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要建立在工业、农业发展基础之上,依靠市场主导和政府有效引导,才能保证该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要根据自身综合条件而定,不能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快速发展。因为城市化速度越快,随之产生的问题会越多。城市化进程的快慢要由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来决定,与现实不匹配的过渡城市化会带来巨大隐患。如果大量进城农民无法实现就业,就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要吸取拉美和非洲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过的过度城市化带来的经验教训,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稳步推进速度适中、规模适度的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2013年6月向全国人大会作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指出:“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

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市政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83.6%。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城市化质量仍然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如何克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城市化战略推行过程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关注以下要点。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预计2000年至2050年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入资金将累计达到40万亿至4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加大城市建设经济投入的同时,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规划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协助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涌入城市。但是,单纯的人口转移只能算是半城市化,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多样的知识技能培训,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加速城市化进程。

3.将中国城市化发展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

城市化进程中应统筹考虑大中小城市的整体分布,不能过分强调城市化量的发展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化发展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城市的

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及带动作用。重点发挥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塑造更多的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技术中心。2014年11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根据新标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杭州、成都、南京、香港等为特大城市。建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杭州、南京、上海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城市群,开辟我国国际化城市竞争的前沿阵地。

4.严控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步伐。

重点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尤其要加大中小城市服务业和社区职能的完善力度。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目标的实现。

5.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对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城镇密度较高的地区,要积极鼓励城镇的集中合并,在以核心城镇为中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周围卫星城镇的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对于乡镇企业发展较慢的地区,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建设打好基础。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围绕核心企业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域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协同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6.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传统“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

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新华网,2013年06月26日

[2]中国城市化进程.百度百科

[3]中国城市划分解析.杭州新闻:杭州本地宝.2014年11月21日

城市化发展经济学论文篇2浅谈中国城市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地区差异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e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的发展。④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起补充作用;而在中

部地区,则起替代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地区差异;产业结构;对外开放

从目前掌握的文献看,国内学者虽然对城市化影响因素有较多的论述,但在分析方法上,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描述性和定性分析上,缺乏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的实证分析。此外,虽然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但对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所起作用差异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将使用计量经济学工具,结合统计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起作用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

1 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9%,与1990年相比,上升了13.7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按普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把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依次排为四组。①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全国最高。②东北三省和地处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在40%~60%之间,可以列为第二层次。东北是中国著名的重工业中心,其城市化水平主要与当地重工业的发展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关;东南诸省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则是直接受益于改革开放,特别是由于这里是对外开放的首善之区。③处于第三等级的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城市化率在30%~40%之间。湖北、山东、山西、陕西、重庆五省、市,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较为发达的工业;青海、新疆、宁夏,则是因为本身人口基数小,从

而城市化率略高。④其余省份的城市化率均低于30%,这些省份或者是人口稠密的农业大省,如四川、河南、湖南等;或者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省区。

城市化不是一个简单地人口再分布的过程,其起因和结果都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1]。表1列出了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的城市化率和一些相关社会经济指标。从中可见,在2000年,东部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中部城市化水平又高于西部,三大地带呈明显梯度。其中,东部与中部的差距较大,有17.8个百分点;中部与西部的差距有8.4个百分点。

表1还列出了三大地带若干经济指标间的差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开放度(以进出口贸易总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衡量),以及农村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从中可见,三大地带在经济指标方面的差异与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异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所有指标都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明显梯度。在差距大小上,所有指标都是东部遥遥领先于中部,而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

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者说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的作用的差异。不同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各有其异,同样的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决定了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和发展模式。理解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分析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在各地区的效果差异。

以下我们将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因素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2 分析方法和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二维的,即1984-2001年中国各省的社会、经济指标。在传统线性计量经济学分析中,同一个模型所使用的要么是时间序列数据,要么是横截面数据,二者只能选其一。但我们所占有的数据从时间上看只有1984-2001年的18个年份,从横截面上看只有29个省份(海南和重庆分别被纳入广东和四川)在区域划分问题上,考虑到海南设省,重庆设市的历史较晚,故将它闪分别并入广东省和四川省进行分析。因为本文比较的对象是东、中、西三大地带,所以这种不改变省、市地带归属的并入对分析结果完全没有影响。,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因样本量太小而不能满足传统分析方法的需要。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平行数据(panel)模型”能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并有效控制由于观察值的个体特征(无论是否能观察到)而造成的样本内部非均匀性(heterogeneity)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平行数据模型。

平行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下标i表示省份;下标t表示年份。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不同的是,平行数据模型回归方程中的随机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省份的个体影响;一是传统的随机项。在平行数据分析中,要进行两个检验。

首先,要进行Breusch-Pagan的检验(Breusch and Pagan

Lagrangian multiplier test)以判断是否有必要使用panel方法,也就是要检验是否可以忽略个体(即省份)的特殊影响(即μ�i的方差是否为零)。如果可以忽略个体影响,就可以假设方程在不同的横截面的样本数据点上具有同样的截距,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分析即可;反之,如果个体影响不能忽略,则方程在不同横截面的数据上具有不同的截距,此时必须选择平行数据模型。[KG)]

一旦采用了平行数据模型,就必须进行第二个检验――Hausman 检验[2],以此判断个体影响是固定影响(fixed effect)还是随机影响(random effect)。因为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经济指标具有不同的起点(即不同的截距),所以在利用平行数据模型分析中国各省各年的数据时通常不能忽略个体影响。当然,最后到底采用何种模型还是取决于计量经济学的检验结果。

本文的目的在于解释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统计年鉴》只提供了各年全国的城市化率,而没有提供分省份的城市化率。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普遍兴起的“地改市”、“县改市”、“县改区”和“乡改镇”,一方面使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导致了以按行政建制统计的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上升[3](Chung和Lam,2004)。而且,由于各省、市、自治区的控制标准也不尽相同,城市化率在纵向时间上和横向地区上的可比性都比较差。所以,本文以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业人口比重来替代城市人口比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虽然这种替代在城乡壁垒松动、人口流动频繁的

情况下,容易低估实际的城市化水平,但其优点在于:①非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高度相关,在计量经济分析中前者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后者,特别是在进行区域比较时,各地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能够大致反映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②非农业人口的机械增长,即所谓的“农转非”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因此可比性比较好。因此,有不少学者采用这种方式来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4]。

在模型中引入的解释变量有: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我们用该变量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趋于流向二、三产业。而二、三产业为追求聚集经济效应集中于一定的地理区位,就会促使经济要素和活动集中,导致人口围绕产业而集聚,甚至能吸引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或发展已有的城市。因此从根本上讲,人口转移的规模取决于二、三产业的吸纳能力[5]。

(3)对外开放度。该变量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对外开放促进了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为企业打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这有利于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活力,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6]。

(4)铁路密度与公路密度。这两个变量反映地区交通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能降低迁移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

面,还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刺激劳动力流动。

(5)农村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农村非农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推动小城镇建设,打破农村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况,加速乡村向城市人口的迁移。

以上变量所采用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84-2001年的18个年份。该组panel数据共有29×18=522个观察值。由于年鉴所载的数据都是年末数,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数据在同一时点上,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我们将解释变量滞后一年,即用前一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对外开放度、铁路密度、公路密度和农村非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来解释次年的城市化水平。

3 回归结果讨论

一些研究成果把中国的经济改革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2年和1992年迄今。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目标,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为乡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创造了越来越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因此,1992年被视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转折点。基于对这种背景的考虑,本文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分6个步骤完成。首先,我们利用全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85-2001年的数据估计一个方程(回归1),观察各

解释变量所代表的因素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总体影响;然后,我们分别利用全国1985-1992年以及1993-2001年的数据各估计一个方程(回归2和回归3),分析各解释变量所代表的因素在市场化改革的不同阶段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最后,分别利用三大地带1985-2001年的数据各估计一个方程(回归4、回归5和回归6),研究并比较各解释变量所代表的因素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各区域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在表2列出。

分析结果表明,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而言对城市化水平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换言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三大地带分别来看,仅在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对城市化的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在东部地区则不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不同而造成的。从图1中可见,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经平滑后表现为上升的凹曲线。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时(低于10,000人民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边际作用非常显著。但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曲线的上升趋势逐渐放慢,并最终完全变成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在达到一个临界值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就很难再对城市化水平有所贡献。在本文数据中,有9个省和直辖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1年已超过10 000人民币。它们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辽宁,全部位于东部沿海。

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总体上对城市化发展起正向作

用。

制造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积聚,许多城市工业部门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直接而显著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我们可注意到,该变量的作用在1993-2001年这个时期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当制造业达到一定水平,其发展可能会更偏重于质量和结构的提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相应下降。另外,在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作用也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第二产业本身并不发达,所以不能对当地城市化起足够的推动作用。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总体上也起正向作用,但在中部地区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力被第二产业所吸收。由于在该阶段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都相应较弱,无疑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也就相当有限。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相关产业,如交通、通信、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就会迅速繁荣,并对城市化发展起拉动作用。此外,消费的多样化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都推动着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收入弹性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涵盖的行业和部门比较多,为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所以可能在工业化中期以后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目前沿海省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因此,从大趋势上看,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体。考虑到西部省区工业水平的落后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外开放度始终对城市化都有正向影响,在整个1984-2001年间一直都显著地推动着全国的城市化发展。但从三大地带分别来看,这种正向影响只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不明显。东部沿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发源地,从国家的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中受益较多,因此该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很早就得以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仅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还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劳动力,不仅扩大了已有城市的规模,还催生了大量的新兴城市。近年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城市化发展。由表2可见在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城市化也起正向作用。相对而言,西部虽然也宣布实行对外开放,但由于基础较差、起步较晚等原因,已经很难积蓄力量与东部地区开展有效的竞争,其外向型经济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足以对城市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代表基础设施水平的铁路密度,在各个时期对三大类地区的城市化都起很强的正向作用。这就是说,铁路运输能力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公路密度却对城市化几乎不起作用,甚至在中部地区还具有负向作用。两者产生差别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运输能力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和三大地带的特征有关。在东部,由于公路、铁路和内河航道一直都比较发达,基础很好,所以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要依赖于公路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而在中南地区的一些省份,如湖南、湖北,当地公路密度的迅速提升并没有直接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则由于公路建设的高成本、低速

度和低效率,也由于城市辐射能力弱和本身吸引力差,公路交通对城市化发展贡献不大。简言之,在控制了其它变量的前提下,公路建设总体上并不对当地城市化产生显著影响。

从全国范围看,农村非农产业仅在1984-1992年这个时期内对城市化起显著正向作用。分地带来看,农村非农产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城市化起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则起负向作用。这种现象说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对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起着双重作用。在东部沿海省份,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所推动的。乡镇企业和大城市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以转包合同与劳动力转移为基本形式的重要商业联系,在乡村地区出现了一种快速的“农村工业化”,从而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进入非农产业部门。这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并不围绕农业服务,而一开始就同城市工业非常相似,既生产城市工业的同类产品,也生产因短期内营利甚微而被城市工业不屑一顾的产品。因此,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既是城市工业的补充,又是其竞争对手。

在中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乡城之间的关系依赖程度较低,主要由家庭经营和微型企业所主导,其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市场。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中部地区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化起着替代作用。在西部地区,较低的生活水平抑制了农民克服迁移成本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强化了乡村劳动力的流动愿望和克服迁移障碍的能力,从而推动

了劳动力乡―城迁移,特别是促进了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的背后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由于各地处于市场经济改革阶段和经济发展层次不同,各种因素,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度、交通条件、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等,对城市化作用也各不相同。

4 结论

中国各地区之间,在地理和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上的区域差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沿海地区的倾斜优惠政策使得地区间差距有所扩大。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已引起有关决策部门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本文利用各省、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和其他经济指标的数据,对国内不同地带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别是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②在不同地区,第二、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分别有不同影响。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其作用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加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将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④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起着双重作用。在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起补充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

起替代作用。

本文研究成果的政策含义如下:

首先,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我们的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水平上的不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三大地带当前所处市场经济改革的阶段不同,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应该人为地在全国设定一个单一的城市化模式,而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因地制宜地推进符合经济规律的城市化。

其次,沿海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视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政策措施得当,合理调配使用内外资源,就可能推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加速提高中、西部的城市化水平,缩小沿海与内地间差距,内陆地区应制定适宜的发展政策措施,特别应该认真吸收沿海地区重视运用经济激励手段、下放决策自主权、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Lin S, Song S. Urba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ory and Evidence[J]. Urban Studies, 2002, 39(12): 2251~2266.

[2] 孔祥智主编.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Kong Xiangzhi. China Three Dimensional of Agroissues Prospcts Report[M]. Beijing:China Time Economy Press, 2005.]

[3] Liang Z, White M J. Market Transitio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3-1988[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7, 45(2): 321~339.

[4] Wu F. China's Rec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Land and Housing Market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1, 25 (3):273~289.

[5] 冯邦彦,马星.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省际差异[J]. 经济经纬. 2005, (1) :62~63. [Feng Bangyan, Ma Xing. Provincial Diffenrences in China's Urbanization. Economic Survey, 2005,(1) :62~63 ]

[6] Yang FF. Service and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case of Guangzhou[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4, 61(3): 181~209.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论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步进化。关于城市化,其理论研究非常之多,也存在不少争论,研究区域的区位论,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生态论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人口一.城市化的定义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理论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概念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urban意为城市、都市;-ization是表示行为发生的过程,即“化”的意思。那么从字面理解,城市化就是非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包括实质上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文化、文明、意识和精

神的扩散。因此,城市化的定义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意味着农村地域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地域,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但从质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改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看来,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是空间城市化。 第三是乡村城市化。 可见,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和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城市化快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调控创新策略研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由于当前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强调其商业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加之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许多富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街区风貌格局、历史古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内涵,也使城市“千城一面”格局严重加剧。 因此,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如何对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效保护,怎样

才能在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原有资源进行开发更新已经成为了一项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试图以处于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街为例,探讨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太平街保护与发展策略问题,旨在有效指导古街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城市化加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如南京、洛阳、北京这类城市之所以举世闻名,除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之外,城市中心现存的各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以及传统历史街巷也是重要方面。而如今,这些凝聚着千百年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面临被高楼大厦同化的危险,甚至许多历史街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有效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进程中,就迫切需要在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更新,从而使看似与现代化的都市格格不入的历史街区焕发新的荣光。 (二)塑造城市特色历史品牌,加快城市特色精品发展 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众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失灵的问题,逐渐使政府决策者们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了对包含本地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多数不仅具有实实在在的历史古建筑,而且具有历史人文环境这个“活灵魂”,从而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火热的古村、古镇游便是有力的见证。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城市角逐新时期城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

发展经济学 一、填充题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 2、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部重要著作中。 3、卡尔·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为工具,深入具体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4、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没有产生质上的新变化;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 5、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是公认的国际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45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最早的奠基之作。 6、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7、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8、有学者总结早期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有三大特点,即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 9、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过程和规律的经济学科。 10、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纺织技术的机械化为开端,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11、当前公认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国家则是最发达的。 12、“第三世界”是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1952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最先提出的。 13、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曾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 14、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应包括五大目标,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 15、英国经济学家西尔斯认为,发展应包括三大目标,即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促进就业。 16、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17、在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有技术和制度两大类。 1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19、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提出了两种增长率概念,即自然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 20、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米德。 21、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考察了投资这一增长要素,而且还考察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要素,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影响其他要素生产率的手段。 2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23、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增长核算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舒元和李京文等。 24、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农业剩余是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 25、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肖和麦金农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6、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7、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取决于生存部门的收入。 28、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一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的;(2)两个部门间没有贸易往来。 29、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二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依赖于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贸易。 30、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三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开放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来。 31、1985年迈因特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组织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论文,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论”。 32、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然而在“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 自1998年开始在各种场合演讲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治理学院 一、什么是可连续进展 1.什么是“进展” “进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它比“增长”广泛得多。到目前为止,关于“进展”还未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但如下定义较权威: 进展——在生活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不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增大的条件下,一国实际人均收入的长期增加过程。 一样地,还有人将“进展”明白得为除人均收入增长外,教育进展、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进展也应包括在内,但这些因素一样都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故上述定义较本质地刻画了“进展”的实质。 注:上述定义中专门强调了分配的平等咨询题,故若社会在增长过程中显现了较严峻的两极分化,则其进展的程度要大打折扣。 2.什么是“可连续” 这一咨询题是极难解决的,目前,国际上围绕“可连续进展”的明白得争辩要紧是难以在“可连续”定义上达成一致意见。

不同学科(经济学、生态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环境学……),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都对“可连续”给予不同的定义。 下面给出几种较主流的定义: (1)生态学定义 可连续——爱护差不多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爱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可连续利用。 生态支持系统——农业系统,森林和海岸,淡水系统,它们的存在支持着生命的存在与进展。 (2)环境学定义 定义——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应局限在环境可自净的范畴以内,要求人口和经济增长应操纵在一定水平以下。 (3)主流经济学定义 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目前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 到目前为止,主流经济学中在可连续进展发表意见最多的是MIT 的诺贝尔奖得主Solow 。 主流经济学强调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三者间的可替代性,认为某些生态要素的破坏(如物种灭绝)并不一定会对人类以后生活产生损害,因为其它生态要素和资本,人力资本能够替代它们的功能。 设m K 、n K 、h K 分不是人造资本(机器、设备)、自然资本 (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知识、技术)。 总资本h n m K K K K ++=

城市化发展论文

上海近代城市化发展及城市化问题反应研 究 摘要:当今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它是如何发展的?它是一座富含文化的城市,它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他是最早的工业城市,它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它是一个最能和国外友人交流的城市。上海它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近代的上海是什么因素导致它城市化的程度这么高。它同时是否会反应出城市化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上海、近代、城市化、城市化问题 一、上海古代发展简述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有黄浦江深水航道而成为天然良港。由于地理位置形成的优越的交通条件,南宋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市镇,在旧城区的东门外延黄浦江一带形成繁盛的商贸区。元朝在这里设立市舶司,管理中外船舶进出及征收税款。1292年设立上海县治,建有县属、文庙等。明朝吴淞江改道于黄浦江处,使江水流量剧增,并通向了长江入海口,大小船舶进出频繁,手工业和商业见见发展发达。 二、上海近代发展过程简述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帝国主义相继而来,从此使上海,从一个小城市迅速地发展成为中国甚至远东最大的城市。 上海开埠不久后立刻设立租界。上海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世纪上就是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上海城市的特殊性质,是和租界不可分割的。 1845年11月,英国与清朝关于上海定“地皮章程”中,规定划出一定的地界为英国人居住,这种租地界线,就是后来的租界。1848年美国和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法国在《天津条约》以后,也在上海抢占租界。日本虽然没有租界,但是盘踞虹口、四川北路一带,形成一定的势力范围。 外国可以在租界制定法律,因此政治方面在租界内设立政权机构、巡捕房和监狱,建兵营,停泊军舰。经济方面修筑大量洋行、银行、工厂仓库、码头。宗教方面建了许多的教堂。 在租界外,中国政府管辖的区域也在增大。1847年,清政府在外滩设立江北海关,1865年在南市区建江南制造局和江南造船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闸北和苏州河沿岸兴建不少的工厂,使这两个地区也成为了建筑密集的市区。 1853年,上海口岸对位贸易总量第一次跃居全国第一,并从此成为东亚第一大港。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城市化发展到达顶峰,被称为当时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柏林和芝加哥的第五大城市。上海的人口也随着工业、商业、对外交通以及贸易的发展迅速地增长起来。1880年已达到100万人,1930年增至300万以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区为日本侵占,租界形成孤岛,大批难民涌入城市,房荒更加严重,新建了大量的阁楼等临时性房屋,不少小型工厂迁入租界,人口激增,各种消费大量增加,出现了暂时的繁荣现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占领了整个上海。此时,进行了市区规划,在北区建设了军事机构和日本人住宅,但上海许多地区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重返上海,城市人口瞬间增长到600万以上。市区棚户数量急剧增长,但是市区面积没有变化,城市没有进行适当地更新。当时定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并没有实现。 三、上海近代工业发展与分布 上海之所以可以快速的发展,这个与上海的工业迅速发展和分布高度集中是密不可分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参考)

发展经济学名词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贫困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一低生存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nda, P. N.)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相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最小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_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自1998年开始在各种场合演讲重庆 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发 展”“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它比“增长”广泛得多。到目前为止,关于“发展”还未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但如下定 义较权威:发展——在生活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不上升和收入 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增大的条件下,一国实际人均收入的长期增加过程。 一般地,还有人将“发展”理解为除人均收入增长外,教育发展、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应包括在内,但这些因素一般都随人均 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故上述定义较本质地刻画了“发展”的实质。 注:上述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分配的平等问题,故若社会在增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则其发展的程度要大打折扣。 2.什么是“可持续”这一问题是极难解决的,目前,国际上围 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争论主要是难以在“可持续”定义上达成 一致意见。 不同学科(经济学、生态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环境学……),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都对“可持续”给予不同的定义。 下面给出几种较主流的定义:(1)生态学定义可持续——维护 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与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及可持续利用。 生态支持系统——农业系统,森林和海岸,淡水系统,它们的存在支持着生命的存在与发展。 (2)环境学定义定义——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应局限在环境 可自净的范围以内,要求人口和经济增长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3)主流经济学定义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目前西方 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

到目前为止,主流经济学中在可持续发展发表意见最多的是MIT 的诺贝尔奖得主Solow。 主流经济学强调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三者间的可替代性,认为某些生态要素的破坏(如物种灭绝)并不一定会对人类未来生 活产生损害,因为其它生态要素和资本,人力资本可以替代它们的 功能。 设、、分别是人造资本(机器、设备)、自然资本(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知识、技术)。 总资本定义:可持续即不下降当下降时,若、上升,则可能有上升,故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若、对其加以补偿,则仍然有可持续。 (4)非主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定义伦敦环境经济学研究中 心的学者认为: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通常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 如海中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若小鱼和虾虾被 人类活动灭绝了,则大鱼也会饿死。 又如森林中生态系统中是互补的,若树木被砍光了,则森林中的动物也会死去,还会出现水土流失。因此,他们认为:不能下降到 一定水平以下,否则生态系统不能恢复,故定义:(5)热力学学派 定义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位著名学者Daly。他认为:由于 地球系统的有限性(资源有限),故它能容纳的人类活动规模是有限的。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质和能量的完全循环利用是不可能的,故人类活动总是使有限能量不断耗散。为了在有限的地球上使 人类尽可能存在较长的时间,人类应使能量耗散速度极小化,这就 要求将人类活动规模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具体就是——人口和经济 的零增长,称为稳态经济(Steady-Stateeconomy)。 该学派排除“数量型”发展,强调在零增长中进行“质”的发展。 (6)社会学定义社会学家更广泛地关注文化、制度、传统技能 的可持续性。

新型城镇化论文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改变原先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结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指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本质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因此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务实作风为保证,以扎实工作为依托,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要点,把心思精力和本领用到新城镇化建设上。 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统筹安排。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想要取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胜利,需要首先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二、充分利用资源、克服发展短板。 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作用,从制度层面引导“两化”的推进。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从招商引资入手,加大对工业的引进聚集作用;从退城入园入手,形成工业的规模成本效应;从定位功能分区入手,吸附周边人口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从而形成新型城市化社区。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对周边产业产生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形成工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反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决定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特色与优势。这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层面的主攻方向。在“两化”的演进中,我们要立足现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反促工业化的聚集、落地和发展;从推进城镇化层面来说,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较为不利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长城市建设短板,在不能满足全面开花的条件下,也要坚持用适度超前理念统筹规划。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它们的人均数值。 经济发展:是指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质的飞跃。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方法,表示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他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库兹尼茨倒U型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 公开失业: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不充分就业: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次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资本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金融比率:所谓金融比率是指净金融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发展援助:是指外国政府或国际机构,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的拨款和优惠贷款。考试大收集整理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贫穷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下降。 自然资本---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 进口替代战略---当某些进口商品量达到可以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通过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建立和发展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可以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拓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战略。 人力资本---指后天获得的生产能力,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工业化: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偏低,从资本供给看,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也存在“低收入-投资引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套在一起,便形成了“越穷越没有投资形成,越没有投资形成又会越穷的局面”,这就是有名的“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结构主义:从经济结构方面去解读缺乏发展的原因,同时从结构改变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的经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业 工商管理学院 09人力一班 801131327 秀美

一、经济增长必然会产生生态代价,在理论与经验是考察上如何加以论证。 答: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生态代价是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生态代价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许多地方接受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突进发展,急于加快发展速度,以牺牲环境质量,延期环境消费,轻视环境保护为代价,实现强制发展。这种突进发展在赢得一时发展经济的时间和资金同时,也产生明显的负效应。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花了大力气用于改善环境,这个奥运年的春天,感觉北京的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感受也好了不少。但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称,一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国选手因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而要自带食品;更有甚者,担心中国的环境污染,打算在奥运期间将于韩国居住。凭直觉,这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当然不排除顺手摸黑中国一把,那是习惯成自然了。但是,人家之所以能够炒作与摸黑,恰恰是因为中国快速经济增长暴露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 一、国在山河破 如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如变魔法似地从地下呼唤出巨大财富,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也应当看到,如果将现有的成绩全部归功于改革开放,那不仅是对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的不公,而且也与事实不符。匡算现有财富总量当有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这一两代人自己创造的,但不要忘记,是在前辈留下的基业上创造的;一部分是前人创造的,如土地、矿山等,我们只是将其货币化而已;一部分说起来应当很羞愧,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与贴现,是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而变现的,我们的后人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我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埋单。 多年来,我们习惯比成绩,展示我们光鲜靓丽的地方,而对我们时下不光彩的地方,往往讳莫如深。这不是中国人应有的光明磊落的风格,也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些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表示:中国的经济奇迹将会很快结束,因为环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张力下,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在中国,大凡经济成长比较快速的地方,环境污染通常都比较严重。本人没有做过统计分析,但凭研究经验与直觉,得出“中国的地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本成正比”的风险并不很大。 (一)水污染 目前,中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谓“一江污水四处流”。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业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在中国2万多个自然湖泊当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久前,被报道的江苏太湖、云南滇池与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这并不表明,没有被大量报道的湖泊就没有污染,或污染比这三大湖泊要好。江河湖海水系相连,除了大陆被严重污染,中国的海洋

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论文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指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市化发展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城市化发展经济学论文篇1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率;可持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市化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指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首先,城市化进程是工业化发展推动的结果,即工业和商业发展形成区域聚集经济优势,进而形成对农村劳动力的持续不断需求。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远高于农村,生活条件和个人发

展机遇也优于农村,再加上城市与农村预期收入的差距,进而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再次,伴随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产业转型的深入开展,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可能性。 可见,在一国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城市化的发展结果可以看作是经济链条上各类事件互相作用而导致的,以工业化经济发展的持续需求为开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就业劳动力转移为结果。但是,现实情况却显示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定居迁移的趋势早于城市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必须把城市化进程看作是生产结构变化结果外的分散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受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和个人发展期望,以及政府支出政策和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二、城市化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层次不同,对城市化概念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为了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全社会正确把握城市化进程的内涵,提高认识和理解层次,尤其要走出以下几大误区。 1.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过程是包括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但绝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进入城市农民的就业形式和收入结构,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同时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眼界的开阔。国际上通常采用居住在城市内的人口总数与该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这种衡

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思考

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思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姓名:XXX 学号:XXXXXX 年月日

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及时改进,以确保中国的城市化能成功,顺利的进行。本文借鉴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城市化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城市化概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然后重点研究了对中国城市化现状的思考和一些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环境工业化 引言: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1.城市化以及进程中的问题 1.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生活转化非农业生活的过程。”[1]是工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和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展十分迅猛,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5%,并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2] 城市化一词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3] 1.2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2.1我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哪种程度 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

发展经济学(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农经091班 0923260106 赖安波 城市化是国际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必须经过的发展路径。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过热和虚高现象,这加剧了一些敏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突现,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我选取了“城乡差距急剧扩大”来做一下分析。 城乡差距急剧扩大显然与“三农”问题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背道而驰,而且使构建和谐社会背负沉重负担。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如下。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以“剪刀差”形式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剩余多达6000-8000亿元。而另一些资料表明,1950-1978年29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将大约5100亿元的资本由农业转向工业;1979-1994年16年间,这一数字加大到1.5万亿元。“剪刀差”的存在和急速扩大,不断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本质的户籍制度,则从制度安排上固化、强化着城乡差距,使二元经济、城乡严重分割(包括市场)、工农业脱节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教育卫生力面,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6.1、13.3、43.8、68.1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左右,而城镇医保则达42%。政府公共投入方面,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由1978年占13.43%降到2003年的7.12%。而2003年主要针对城镇居民的各项财政补贴,超过了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总额。在政治参与方面,农民的地位也有被边缘化的可能,五届人大以来,农民代表比重由20.59%下降至8.4%,远低于他们在总人口中的比重(70.8%)。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即要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品加工业以及现代饲料产业。与此同时,要注意对农业的保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剥削。第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限制,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城乡歧视政策,使二者的机会均等,以缩小差距。第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即政府的财政政策要注重投入到教育,譬如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其选择机会更加多元化。第四,在公共政策要注意向农村倾斜,加大政府在农村的财政投入,弥补其公共卫生等资源的不足。第五,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使国家决策更多的反映农民的心声。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也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改变。本文通过RS和GIS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汉中市近几年来的城市发展状况。根据2003年和2010年的LandSat5 TM影像提取了汉中市的NDVI值、土地利用状况、亮度温度值、地表温度TS值,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GIS可视化分析得到了城市化与城市生态景观变化的关系,对城市生态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遥感;GIS;城市化;NDVI Stud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Remote-Sensing Image Zhang T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Xian i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Urbanization phenomen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city scale expands unceasing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landscape also change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study about the urba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HanZhong with the method of RS and GIS; According to the 2003 and 2010 LandSat5 TM image, we know the NDVI value, land use status, brightness temperature value, true temperature value TS; we get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changing relations through the RS and GI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This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city ecological research. Keyword: Remote-Sensing; IS; Urbanization; NDVI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学论文 浅谈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摘要:区域城市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身边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论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城市化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分析,全面演示了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通过看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分析把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分为东中西几大经济区域并研究分析他们共同的和特有的城市化问题。最后把我国当前工作的重点与城市化的发展相结合,研究分析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东部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经济;西部经济 引言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和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它以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另一再现。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的深入表现。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口在不同产业间应有合理的分布。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表现,包括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城市生态形成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城市的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纵观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城市化的政策实施方面,还是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来看,我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其它政策的贯彻实施,是推动我国综合实力水平不断进步的潜在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都得到了探讨说明,众学者各抒己见,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探讨,然而目前的总的框架不尽明显,有的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有的不够系统等等,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异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极为不平衡,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对各区域作了点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的一些重点,提出了些对策和建议。 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企业发展模式,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城市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同时,城市所集聚的要素日益增加,城市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因而传统上通过单一的城市人口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就有其局限性。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建立复合指标体系来反映城市化进程。尽管城市化复合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大争议,但也不失为一种研究城市化机制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