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解析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C将依赖他们的社区获得救
助。非专业救护人员必须识别出心脏骤停、进行呼救、开始 心肺复苏并给予除颤(即:公共场所除颤),直到接受过紧急 医疗服务(EMS) 培训的专业团队接手后,将患者转移到急诊 室或心导管室。患者最终会被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后续 救治
Company Logo
心肺复苏的意义
CPR开始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
Company Logo
4-6分钟是医学上称之为的救命 “黄金时刻”
CPR目标 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 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
按压频率范围
按压深度不足率
100-119次/分
120-139次/分 140次/分以上
Company Logo
39%
50% 70%
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 存的原理而减少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胸部按压深度 2015(更新):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至少5cm 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 过大6cm 2010(旧):成人胸骨应至少按下5cm
Company Logo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基本原则: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2015(新):对于医护人员,2015《指南更新》使 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及后续处理更加灵活,更 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
所有非专业施救者应至少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 进行单纯胸外按压(Hands-Only)。经过培训有 能力进行人工呼吸的非专业施救者则应按照30次 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率给予人工呼吸,持续心肺 复苏
Company Logo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除颤仪)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 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辍停, 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 的心肺复苏)。
猝死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心音无、大动脉无; ❖ 心跳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要
3. 快速除颤
素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最佳生存机会最早行为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成人生存链分院内及院外 高
确定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
质
量
关键点
按压速率、按压幅度明确
基 础
生
流程中积极进行除颤
命
支
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持
药物应用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 1、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
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 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 行)。 ❖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 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 6. 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 恢复病前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2015AHA心肺复苏
前言
2015 年 10 月 15 日,新版《美国心脏学 会 CPR 和 ECC 指南》隆重登场。时隔 5 年, 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 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意识突然丧失 ◦呼吸停止或喘息状 ◦大动脉搏动消失
院内:强调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
依赖快速反应小组(RRT)或紧急医疗团队(MET), 重视监测与预防能有效减少心脏骤停的发生。
2015版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院外心脏骤停
2015版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院内心脏骤停
成人心血管急救生存链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 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
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 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 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
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 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5.按压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与次数!
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6.按压时的通气
1、延迟通气有益:(院前)按压优先,借助3 个200次持续按压+被动给氧策略,延迟正压 通气。
侧倾与高质量CPR不可兼得,删除侧倾建议。 为提高CPR质量,建议徒手将子宫向侧边移位 有助于减轻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压力。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解析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
2015( 更新): 医护人员可以每 6 秒进行 1 次人 工呼吸(每分钟 10 次),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 (即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 2010( 旧): 双人复苏时建立了高级气道(例如 气管插管、食管气管导管、喉罩气道 [LMA])后 ,应每6-8 秒给予1 次呼吸,不用保持呼吸按压同 步(这样,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8 到 10 次)。 理由: 将成人、儿童和婴儿都遵循这个单一的频 率——而不是每分钟多少次的一个大概范围—— 可以更方便学习、记忆和实施。
2015( 更新): 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施救者以每 分钟 100 至 120 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2010( 旧): 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 100 次的按压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理由:建议最低的按压频率仍是 100 次/ 分钟。设定120 次每分钟的速率上限,是因为有一项大型的注册系列研究 表明,当按压速率超过 120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 剂量依存的原理而减少。例如,当按压速率在100 到119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情况约占 35%,而当按压速 率提高到 120 到 139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情况占 到 50%,当按压速率超过 140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 足的比例达到 70%。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
2015( 更新): 当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 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 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 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 AED 时,应该 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 AED 的时候开始 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 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3• 运用绩效指标,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心 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按 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 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美国和加拿大在法律层面上,有《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s)作为“救死 护伤”者的坚强后盾;“好撒玛利亚人”的名称源自《圣经》《路加福音》10章30-35节耶稣 化身救人于危难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今天成为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则”,对见义勇为和施 救者予以保护。
《好撒玛利亚人法》是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不 用担心因意外造成的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员施以救助。
11: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
院前可以推荐给非专业施救者使用的注射药物不多。肾上腺素笔(用于救治过敏性休克)是另外 一款。
12: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 的时间。
13:快速反应小组( 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在患者胸部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可提供反馈的训机制
如何保证高质量心肺复苏,是目前公众和医护心肺复苏中最大的问题。需要更多、更频繁的、 拥有科学评价体系的训练。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100-120次/分*
心肺复苏过程中每分钟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患者能否恢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 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中国的CPR现状
我国SCD救治的现状基本是:目击者等待急救人 员到现场,看着SCD患者在死亡线上挣扎并死去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居然最后因法律问题不 在现场安放AED。
本来就是为非专业施救者设计的AED,在我国被 异化为“供专业人士用”,而且大多数地方规定、 默认只有医护人员才能使用。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100-120次/分*
设定按压速率的上限值,基于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分析,该分析发现过快的按压速率(超过140 次/分钟)和按压幅度不足有关。当按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存的原 理而减少。
2015-心肺复苏指南分析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按压中断应急救需求而有意造成, 如心律分析, 通气等;也可能是无意造成, 如施救者受到干扰
按压中断要求 通常需求
任务 除颤
心律分析 按压者轮换
放置心肺复苏背板
有时要求
过渡到机械CPR或ECMD 对球囊面罩无法有效通气的患者 放置复杂的高级气道
通常不要求
评估自主循环恢复 贴附 除颤电极片 放置不复杂的高级气道 放置IV / IO
指南不是圣旨
高质量RCT证据仅1% 益处>>>风险的I级推荐权25%
指南是不断发展的
2015指南发表后的最新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家EMS系统23,711例RCT
近期在全球网络热议的专业话题 对2015指南“连续按压, 每6秒给予1次呼吸”提出不同的看法 研究文献发表在新英格
小结
不能一味蛮按压! 注意深度、频率 尽早除颤,但不能延误按压 保证CPR时胸廓回弹 强调团队协作的CPR模式 想方设法减少按压中断
4.鼓励使用可消除按压干扰波的心电监护技术
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策略
5、尽快建立高级人工气道 6.按压替换者之间事先沟通,降低替换时中断 7、使用机械CPR设备,避免频率更换按压者
机械CPR设备三大研究
复苏手段 CPR标准 入围病例量
徒手CPR 1293
WCA3 持续按压加同步除颤 1300
机械CPR设备
当AED到位后,立即除颤
更新4:别再使劲按了!
2010年: 频率》100次/分,深度》5cm 2015年: 频率100-120次/分,5cm《深度》6cm
提高复苏质量的同时减轻损伤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基于美国复苏联盟分析10371例心肺复苏数据, 发现: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解读_
前言:
虽然已在预防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心脏停搏仍是 相当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主要死亡 原因。
在美国和加拿大,每年约有35万人(住院患者约占一半 )发生心脏停搏并接受了复苏急救。这一估算还不包括大 量的发生心脏停搏但是没有尝试复苏急救的患者。
• 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更新版指南 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7. 加压素被「除名」
• 10 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科 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而新版则指出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 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与加压素相对使用肾 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
4. 按压速率和深度的变化
• 10 年的指南规定成人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 100 次 / 分、深度 ≥ 5 厘米。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 ,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同时,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 无法保证接下去的按压质量。新的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 复苏,应该有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成人按压速率为 100 - 120 次 / 分钟;幅度至少是 5 厘米,不超过 6 厘米。
重要参数的变化
内容
按压速率
成人和青少年
儿童
(1岁至青春期)
100-120次/分
婴儿
(不足1岁,新生 儿除外)
按压深度 5-6厘米
至少为胸部前后 至少为胸部前后 径的1/3(5厘米) 径的1/3(4厘米)
手的位置
将双手放在胸骨 将双手或一只手( 胸部中央,乳线
的下半部
很小的儿童)放在胸 正下方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制定和推广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案的权威指导。
它的主要目的是救助那些处于心跳骤停或呼吸困难状态的人,并提供了一套基于科学证据的操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
1. 核心原则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早期心肺复苏:对于任何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
- 打电话求救: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以确保专业医疗人员的迅速到场。
- 高质量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应保持至少5厘米的按压深度和至少100次/分钟的频率。
- 避免停顿:尽量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确保流畅的按压和通气。
2. 成人心肺复苏成人心跳骤停的处理步骤按照指南的要求应该为:确认患者无反应和无正常呼吸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应该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每两分钟需要检查自主心律。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应尽早使用。
3. 儿童心肺复苏儿童心肺复苏相较于成人有一些特殊要求。
当发生儿童心跳骤停时,首先需要保持先前确认的呼吸困难,并尽快呼叫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步骤为: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
儿童复苏时应使用深度足够压迫但不超过6厘米的胸外按压。
4. 呼吸困难处理除了心跳骤停之外,指南还提供了应急处理呼吸困难患者的指导。
如果患者仍有自主呼吸但存在呼吸困难,应将其放置在舒适姿势,鼓励患者进行缓慢的深呼吸。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伴有紫绀,则需要立即求助急救,并酌情给予人工通气。
5.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设备,可以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施行。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
目的: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和治疗缺氧 性脑损伤 措施: 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2. 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 防治肾衰竭: 4. 脑复苏:目标温度选定在32度到36度之 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2010,32度 到34度,维持12到24小时)
心脏骤停到开始CPR时间>10分钟,标准CPR 10分钟无心跳恢复,未见心脏电活动。 心跳停止到CPR<4分钟,标准CPR 30分钟以上, 仍无心跳,未见心脏电活动。 脑死亡:心跳恢复后72h,评估脑死亡。
心脏骤停:在美国,心脏性猝死患者 1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 4-6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 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 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内完成,院内4min内完成 心电监护下发生室颤,原则上3分钟内施行!
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 急救人员应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6秒 30:2 比例 6-8 秒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步骤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总结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① 鼓励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同时检查呼 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② 由多名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 步骤和评估,如由 1 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第 2 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 3 名进行通气或 者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第 4 名取回并设 置好除颤器)。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多巴胺 腺苷 阿托品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_图文
AED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 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 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 尝试进行除颤。
按压位置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 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 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进行按压。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 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 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 下压。
01 第一步:判断有无意识。
STEP
02 第二步:人工循环。
STEP
03 第三步:开放气道。
STEP
04 第四步:复苏后评估。
STEP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第一步:判断有无意识。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 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 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 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 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 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口对鼻人工呼吸
吹起毕,松 开口鼻。
口对鼻人工 呼吸与口对口人 工呼吸类似,一 般用于婴幼儿和 口腔外伤者。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 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 救的场合。尤其是适用于窒息、 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 况。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轻、并 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 可立即通气的特点。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详解
7.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 为 100 - 120 次 / 分钟;幅度至少是 2 英寸(5 厘米)。 不超过 2.4 英寸(6 厘米);
8. 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 应给与纳洛酮:在相关人员指导进行纳洛酮治疗。
美国每年有 20 万例院内心脏骤停发生。CPR 培训是基础 必会的课程。然而,研究显示,这一技能会在接受培训后 数月内逐渐生疏。所以应进行反复、高频的培训来保证院 内持续掌握,并熟悉如何将患者转运到最高质量的心血管 急救部门。
专业人员该怎么做
BLS 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BLS 人员进行高质量 CPR 的要点总结
1. 基本原则: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 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 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同时 进行);
非专业人士该怎么做
1.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 施救者在不离开患者的情况下紧急反应(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 未经培训的旁观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国为 120);
3.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器(PAD)方案, 可在社区、健身房、运动场等场所配备除颤器; 4. 鼓励非专业人士进行心肺复苏:快速识别心脏骤停,立即向呼叫者 提供心肺复苏指导(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5. 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 非专业人员在指导下自行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Hands - Only)式心肺复苏,指导自动体外除颤仪或有参加过训练 的施救者胸外按压;不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仅在胸部中心进行快 速有力的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 / 分钟。若有能力,则应按照 30 次按压给与 2 次人工呼吸的比例给予人工呼吸。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鼓励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强调可以通过手机呼救的事实 (施救者可以不离开病人)
85061120
早期预警系统
1、包呼吸系统4项:气道紧急情 况(如窒息)、呼吸窘迫,呼 吸暂停,明显发绀、供氧状态 下血氧饱和度(SpO2)< 85%;呼吸频率<8次/min 或>30次/min; 2、神经系统3项:突然语言障碍、 突然意识改变、癫痫大发作; 3、循环系统2项:收缩压90mmHg 或低于基础值20%;心率>140 次 /min或<40次/min
2、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CPR
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应尽快使用 在安放AED电极片的同时应实施CPR,直到AED可以分析患者心律
3、胸外按压速率:成年患者100-120次/分 4、胸部按压深度: 5-6cm
5、胸廓回弹:
把“避免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壁上”理解为“施救者在按压间隙, 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这是错误的 在实施按压期间,双手始终与胸壁紧贴,以免两次按压之间位置移动, 但是在两次按压间隙,双手必须释放掉所有压力,以施救者腰部及大腿 肌肉支撑自身,避免以患者胸壁为支点来支撑上半身重量
2015心肺复苏解读
2010版:立即识别和启动、早期CPR、迅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 支持和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国内院前心脏骤停生存率极低(2%以下) 不认识CPA、不会或不敢CPR、社区或公共场所无
AED
必须评估反应、呼吸、脉搏三个内容后才能有针 对 性的呼叫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如果是心脏骤停,更 要重点提醒急诊人员携带除颤设备
图表制作人:### 图表制作日期:##年##月##日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 给予患者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 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秒,每次须使 胸部隆起)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呼叫帮助。如果有人回应,请派该人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将婴儿置于坚 硬、平坦的表面。 开始CPR(从按压开始)之前,请进行另一个步骤:每当您开放气道时, 请检查咽后部是否有梗阻的异物。如果您看到异物并且容易取出,将其取 出。 进行大约2分钟的CPR(C-A-B程序)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如果尚无人 启动)。
估制度》等。负责全院3个急救小组的日常管理和质控工
作。
2015指南更新要点
1、简介 2、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 3、救治体系与持续质量改进 4、伦理问题 10、特殊复苏环境 11、儿童BLS与CPR质量 12、儿童ACLS 13、新生儿复苏
5、成人BLS与CPR质量
6、CPR的替换技术和辅助装置 7、成人ACLS
使用AED进行双人施救BLS程序
步骤 3 操作 使用AED尝试除颤: 第二施救者拿到AED后,将它放在患者身体一侧,靠近即将操作的施救 者。AED通常被置于进行胸部按压的施救者的对侧 打开AED(AED将引导您进行后面的步骤) 打开携带箱或AED的盖子。 打开AED(当您打开盖子或箱子时,有些AED将自动“开启”)。
儿童BLS关键差异在于:
双人施救者CPR的按压-通气比例:双人施救者儿童CPR的比例为15:2
按压幅度:对于儿童,至少按下胸部厚度的1/3,约为5厘米 按压技术:对非常小的儿童可用单手或双手进行胸外按压 何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如果您没有目击心脏停搏的发生,并且只有您一人,先提供2分钟的CPR, 然后离开患儿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得AED(或除颤器)。 --如果您目击到心脏骤停,离开患儿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获得AED(或除 颤器),然后返回患儿身边。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CPR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
是指在对呼吸心跳停止病人进行初步复苏后,运用专业救护设备和急救技术,建立并维 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继续进一步的生命支持。 A: (Airway)气管内插管: 可靠、吸痰、给药、省人力 10次/分
B: (Breathing)确认气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
单纯胸外按压
理由: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操作简单,便于未经培训 的施救者实施,若有调度员在电话中指导,则效果更佳。 另外,对于心脏疾病导致的成人心脏骤停,在急救人员到 来前,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 吸的心肺复苏相比存活率相近。不过,对于经过培训的非 专业施救者,仍然建议施救者实施按压的同时给予人工呼 吸。
按压深度
理由: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心脏 来产生血流,进而为心脏和大脑提供必需的血流以及氧气 。虽然已建议“用力按压”,但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深 度按压胸部。在建议至少要有5厘米的按压深度的同时, 但 2015《指南更新》中加入了新的证据,表明按压深度 可能应有一个上限(大于6厘米),超过此深度则可能发 生并发症。如不使用反馈装置,可能难以判断按压深度, 并很难确认按压深度上限。施救者必须知道,对按压深度 上限的建议是基于一项很小的研究,该研究报告按压深度 过大会导致损伤,但不会危及生命。大多数心肺复苏反馈 装置的监控表明,按压往往过浅而不是过深
最新版2015心肺复苏指南
• 自主循环恢复后,应以正常血氧水平为目标,血氧饱和度达到9499%。
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志
• 心脏能自主、有节律和有效地跳动。 • 大动脉的搏动可扪及。 • 血压可测到,收缩压大于60-80mmHg。 • 相关的体征好转,如扩大的瞳孔缩小(脑损伤者例外),面色好转, 睫毛反射恢复等。 • 自主呼吸恢复。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 • 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 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 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 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 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 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63
电极的放置
标准位置:一电极 放置于胸骨上端右 缘即在右锁骨下缘
2015指南:两条生存链(院内和院外)
生存链一分为二的意义
• 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与2010年版指南相同,强调及时识别和 呼救,胸外按压为主,尽早除颤,等待专业团队赶到后,尽早 送到医院。
• 院内心脏骤停的生存链则强调加强监控,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多学科多团队的协作。
• 快速反应系统:针对心脏呼吸骤停高危患者,能提供即时监控 ,并迅速启动急救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复苏。
34
五、开放气道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 , 开放气道 的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仰头举颏法
双手托颌法
47
开放气道的手法
• 仰头举颏法 :一手置于前额推头后仰,另一手食 指和中指上抬下颏处,使下颏与耳垂连线与水平 面垂直
开放气道的手法
• 托颌法 :双手向前推下颌骨带动舌体前移 使气道开放。(尤其适用于颈椎外伤者)
单人操作按压:通气= 30:2,对儿童和婴儿的双人
CPR, 30:2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7 大更新要点
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 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 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 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 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胸外按压与心脏收缩
心房,心室收缩与舒张 主动加压,被动减压 胸外按压:主动加压,被动减压 心脏泵:主动加压,主动减压(ACD-CPR) 胸廓充分回弹:增加回心血量,CO 适合于:浮肋,胸廓塌陷,反复长久CPR
介绍IABP在脑复苏中应用研究
IABP不但可增加冠状 A血流灌注而且还能 增加脑血流灌注, 对脑复苏有促醒作用
问题:胸外按压的血液循环与正常一样吗?
Thank you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 指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 指南内容,即单一施救 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 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 呼吸(C - A - B),减 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 工呼吸。
按压深度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 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诊断心搏骤停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 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 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反复检查,确认 延误CPR
CPR与心搏呼吸骤停
只有心搏呼吸骤停后才能CPR吗 心搏呼吸突然停止临床存在吗 重视正在危及生命症状体征和临床危急值 脑复苏核心内容:尽早急救与复苏 危重病人先抢救还是先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按压的位置
• 胸骨中下1/3交 界处
患者平仰卧在 坚硬的平面上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胸外按压的方法
• 左手的掌根部在一起)离开胸 壁。双肩正对人 胸骨上方,两肩 、臂、肘垂直向 下按压。抬起时 ,掌根不要离开 胸壁
• 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但用于心搏骤停的抢救 治疗,其短期或长期效果均没有得到证实。没有胺碘酮或 存在胺碘酮使用禁忌时,可考虑应用利多卡因处理VF/VT 。 • 用法:静脉注射100mg(1-1.5mg/kg)。若VF/VT持续 存在,每隔5-10分钟追加0.5-0.75mg/kg,第1小时的总 剂量不超过3mg/kg。随后小剂量静脉维持(1-3mg/min )。
4-8% 7-26% 54% 76% <1%
4-6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刻”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
• 3秒后----头晕 • 18秒后----脑缺氧
• 30秒后----昏迷
•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
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 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并发症
肋骨骨折 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 血、气胸 肺挫伤 肝脾撕裂 脂肪栓塞
复苏后处理
一、维持有效循环。 二、维持呼吸。 三、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1、降温。 2、脱水:甘露醇、速尿。 3、防治抽搐:冬眠药物。 4、高压氧治疗。 5、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可以抗凝,疏通微循环或用钙 离子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四、防治急性肾衰。 五、其他: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防治感染、胃肠道 营养。
以掌跟按压
胸外按压的方法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胸外按压的方法
◆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腕、肘、肩关节伸 直,以髋关节为轴, 垂直向下用力,借助 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 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 压 ◆ 2015年指南强调: 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 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以便每次按压后胸 廓充分回弹。
• 仅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才进行纠酸治疗,而在心搏骤停和CPR 期间,或自主循环恢复后阶段,均不建议常规应用碳酸氢钠。 • 有以下情况时可考虑积极应用:存在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或高钾血 症引起的停跳、原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 、丙咪嗪 等)中毒。
小结:2015版心肺复苏要点
• 建立快速反应团队,争取黄金4分钟。
• 平稳、规律,不得冲击式按压
• 向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相等 •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壁,放松不离位
按压体位
•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 如 为软床 ,身下应放一木板 ,以保 证按压有效 , 但不要为了找木 板而延误抢救时间 • 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 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 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 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 等不同体位
强调黄金4分钟。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以心脏按压 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以人工呼吸代
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心肺脑复苏(CPCR)
强调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力争脑功能的 完全恢复。
按压速率
新指南提出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 率按压。2010年指南仅有下限,至少 100次/分。在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中 发现,按压速率如果超过140次/分, 尽管速度足够快,但会导致按压幅度 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按压,新指 南强调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
30
五、开放气道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 , 开放气道 的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仰头举颏法
先“按”还是先“电”?
• 2010指南(旧):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或除颤器准 备就绪时,先进行1.5-3分钟CPR,然后再除颤。 • 2015指南(新):一旦除颤仪准备就绪,就直接除颤。在 准备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CPR。
电极的放置
标准位置:一电极 放置于胸骨上端右 缘即在右锁骨下缘
,另一电极放置在
高质量的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尽可能减少停顿 胸廓完全回复后,再施压,避免倚靠在患者胸上 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不超过6cm、儿童及新生儿至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按压:回复时间=1:1
单人操作按压:通气= 30:2,对儿童和婴儿的双人
CPR, 15:2
• 气管插管后,每6秒给1次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秒,潮气量(
500-600ml,6-7ml/kg),以胸廓上抬为原则,避免过度通气。 • 单人操作,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儿童单人施救30:2;双 人以上施救,按压:呼吸比例为15:2 • 按压操作时间在整个CPR比例不得低于60%;每次人工呼吸导致
陈旧性心肌梗死亦是常见的病理表现,心脏性猝死也可见
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可与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同时存 在。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夹层分离、 心肌桥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也与心脏性猝死有关。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心脏停搏
心室纤颤
无脉性电活动
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
美国大范围抢救 华盛顿市 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 3分钟用上AED 中国
八.常用复苏药物
● 肾上腺素 ● 胺碘酮 ● 利多卡因
● 镁剂
● 碳酸氢钠
47
肾上腺素
• 首选,用法是1mg静脉注射,每3-5分钟重复1次。若静脉 通路未能及时建立,可通过气管导管使用肾上腺素,剂量 为3mg。有时自主循环恢复后仍然需要肾上腺素输注维持 血压。 • 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动过速和加重心肌缺血并可诱发心律失 常、心动过速。
• 心脏骤停判断更简洁快速,不超过10s。
• CPR步骤和2010年一致,为C-A-B,但更强调按压的重要性。 • 按压:100-120次/min,深度为5-6cm,按压回复时间比1:1,按压在整 个CPR中占60%以上。 • 人工呼吸:插管前,成人按压呼吸比30:2,儿童单人30:2,双人15: 2;插管后每6秒一次呼吸,潮气量500-600ml。人工呼吸导致的停顿不 得超过10秒。 • 除颤:室颤患者,一旦除颤仪准备好,立即除颤,能量要充足。 • 药物: 科学准确使用。
心肺复苏程序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新生儿除外): C-A-B 代替 A-B-C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10,
2015) 代替
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2005)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现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如何做?
一、判断意识
10秒内
1、拳击除颤
用于目击有室颤发生而身边又没有除颤设备的紧急情况。
方法:手握空心拳,以鱼际肌面从约20cm高度快速垂直落下,击 打胸骨中下段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能量≈10-30j)观察 心电图变化;若无效,则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不能担搁时间。 注:在心搏骤停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 ,所产生的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可能促使心脏复跳。
左乳头外的左腋前 线处
后前位置:一电极
放置在心前区,另一 电极放置于背后
除颤能量
• 双向波:120至200J • 单向波:360J • 如果首次电击没有成功,则后续电击至 少应使用与前次相当的能量级别或者更
高能量级别
身边没有除颤设备
• D ( Defibrillation ) 除颤
• • • •
• ⑴告知 — 6W/6何 • Who 何人 Where 何地 Why 何因 • ⑵ 让对方先挂电话 When What How 何时 何事 如何
四、胸外心脏按压
单纯胸外按压
• 强调“用力按,快速按,不间断”
• 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和同
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CPR存活率相近
胺碘酮
• 作用于心肌细胞膜,通过对钠、钾和钙等离子通道的影响 发挥作用。对CPR、电击除颤和缩血管药等无反应的VF /VT 患者。 • 初始剂量为300mg,用5%葡萄糖稀释到20ml静脉或骨髓 腔内注射,随后可追加150mg。继之静滴维持( 1mg/min 6h,0.5mg/min 18h)
利多卡因
双手托颌法
31
开放气道的手法
• 仰头举颏法 :一手置于前额推头后仰,另一手食 指和中指上抬下颏处,使下颏与耳垂连线与水平 面垂直
开放气道的手法
• 托颌法 :双手向前推下颌骨带动舌体前移 使气道开放。(尤其适用于颈椎外伤者)
六、人工呼吸
• 方法: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面罩、球囊-面罩等 • 最常用、最方便是球囊-面罩
正确按压姿势
最好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如病人躺在床上,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
双臂形成一条直线,与胸部垂直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杠杆 原理)
用力方式
• 巧用力量,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 • 不得用手臂力发力,故双臂须绷直 • 垂直向下按压,不得倾斜
现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确定急救场所的安全性 后,应该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性。对其喊话或摇 轻动其肩部,高声问: “喂,你怎么啦?”(轻 摇重喊)
二、启动急救
• 如果患者没有 反应、没有呼 吸或仅仅是喘 息,则施救者 应怀疑发生心 脏骤停。立即 就近呼救。同 时检查呼吸脉 搏,然后启动 应急反应系统
取 消 了 2010 年 指 南 “看、听和感觉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