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经】译文

合集下载

老子道德课章节翻译-【老子·第五十九章】

老子道德课章节翻译-【老子·第五十九章】

老子道德课章节翻译-【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翻译】:
君王治理百姓、运用天道,没有比节制收敛更好的。


谓机制收敛,这就是说要早些按天道做事。

早按天道做事,就是要不断积蓄道德;不断积蓄道德,就无所不胜;无所不胜,就没有人知晓道德的极限;没人知晓道德的极限,就可以拥
有国家社稷。

能够拥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大道,就可以使国家
更加长久,这叫做根深蒂固,是保持生命长久、保持明察的总原则。

厚黑学智慧全集-第六章

厚黑学智慧全集-第六章

第六章厚黑随笔5我不惟这些地方,与白居易相同,还更有相同的。

寄元稹又云:“古人云:‘名当公器,不可多取。

’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己多,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屯常,理固然也。

”鄙人发明“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子真言”,得我余绪者,无不腾达而去,而自己则不惟知事局长,不曾做得一任,就连区长区员,都未委充一次,读居易之书,恍悟彼苍之位置我者,别有所在,此“迂老随笔”所以不得不写,而他人呼我为教主,所以不得不应也。

白居易又云:“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辄咏歌之,歉稍稍进闻,以复吾生平之志,岂图志未就而谤己成,众口藉藉,以为非宜,权豪近贵者,相目而变色矣,执政柄者扼腕矣,握军要者切齿矣,号为沾誉,号为诋讦,号为谤讪,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这恰是鄙人着书立说,所收的效果。

居易又云:“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世韦苏州歌行……五言诗……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

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闲适者……宜人之不爱也。

”鄙人作品,已刊行者凡七种:(一)厚黑学,(二)厚黑丛话,(三)考试制之商榷,(四)社会问题之商榷,(五)中国学术之趋势,(六)心理与力学,(七)制宪与抗日,庄生曰:“天下不可与庄语”,前两种不过开开玩笑,后五种盖认真讨论学理者,乃啧啧众口者,独在厚黑学,其认真讨论学理者,倒不为人重视,鄙人亦曰:“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凡此种种,都与白居易相同,所以就厚黑学言之,我有点像白居易。

扬雄死,人谓桓谭曰:“子尝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愿君与谭不及见也。

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杨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

”扬雄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在当日,很为人轻视,其轻视的原因,已为桓谭揭出,桓谭所说的:“贱近贵远”,与居易所说的:“荣古陋今”,都是一般人的通性,此不独对于着作家为然,即对于功业家也是如此。

墨子经说原文及译文

墨子经说原文及译文

墨子经说原文及译文一、墨子经说简介墨子经说是墨家经典著作墨子中的重要部分。

墨家在先秦时期是与儒家并称的显学,其思想包含了丰富的逻辑、伦理、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墨子经说对墨子中的经部分进行了解说,在理解墨家思想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部分原文及译文示例(一)经上“故,所得而后成也。

”•原文:故,所得而后成也。

•译文:“故”(原因、根据),就是得到了它而能形成某一结果的东西。

这反映了墨家对于因果关系的基本认识,强调事物的发展是有其根源和依据的。

(二)经上“体,分于兼也。

”•原文:体,分于兼也。

•译文:“体”(部分),是从“兼”(整体)中分割出来的部分。

例如,对于一个房屋而言,它的屋顶、墙壁、地基等都是这个房屋这个整体的部分。

这体现了墨家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种思考。

(三)经上“知,材也。

”•原文:知,材也。

•译文:“知”(认识能力),是人的一种材质(本能)。

墨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认识的能力,就像木材是建造房屋的材料一样,认识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材料。

三、墨子经说的意义(一)逻辑思想方面1. 墨家在墨子经说中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逻辑概念体系。

如对“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等逻辑概念的阐释。

这比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要早,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代表。

2. 例如在判断方面,墨家对于不同类型的判断有着细致的区分。

像“尽”(全称判断)、“或”(特称判断)等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进行推理。

(二)科学思想方面1. 墨子经说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

在光学方面,墨家对小孔成像现象进行了记载和初步的理论解释。

这一现象的记载比西方要早很多,反映了墨家在自然科学观察和理论探索方面的先进性。

2. 在力学方面,墨家也有相关论述。

例如对杠杆原理的初步认识,虽然没有像现代科学那样精确的数学表达式,但已经能够描述出杠杆平衡的基本条件。

(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方面1.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

黄帝外经译文

黄帝外经译文

黄帝外经译文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黄帝外经》的译文:
原文: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道:“吾于窈冥,未之能尽也。


译文:黄帝听说广成子讲的那些深奥神秘的道理,感慨地说:“我对于这深奥神秘的东西啊,还没能完全搞明白呢!”您瞧瞧,黄帝那可是咱们老祖宗里的大人物,都对这高深的玩意儿犯愁。

就好比咱们平常遇到个特别难的数学题,抓耳挠腮也弄不明白,黄帝当时估计就这感觉。

原文:乃斋心服形,昼闭其目,夜寝其觉。

译文:于是黄帝就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白天闭上眼睛不瞎瞅,晚上睡大觉也不瞎琢磨。

这黄帝也是够拼的,就像咱们为了考试能拿个好成绩,把手机电视啥的都扔一边,一门心思学习。

原文:三月而后能内视,反听。

译文:过了三个月之后,他就能做到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反过来听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啦。

哎呀,这可不容易,三个月啊,咱们要是坚持三个月每天早起锻炼,那也得下老大的决心啦。

原文:当是之时,若夜行而不迷路,若入于渊而不沉溺。

译文:在这个时候啊,黄帝就好像晚上走路不会迷路,就算走到深
潭里也不会掉进去淹死。

这本事厉害吧,就跟咱们闭着眼睛也能找到
回家的路,掉水里还能自己游上来一样神奇。

原文:独往独来,不为外物所移。

译文:自己一个人来来去去,不会被外面的东西影响改变。

这就像
咱们有时候下定决心要减肥,不管别人怎么劝吃好吃的,咱都能不为
所动。

出处:《黄帝外经》
咱这译文咋样?是不是像平时唠嗑一样,让您能轻轻松松就明白啦!。

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韩愈《与孟尚书书》原文及翻译韩愈原文: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

”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

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邪?小人邪?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

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①,则之墨②。

”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拒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

”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

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

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

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选自《与孟尚书书》,有删节)译文:大凡君子立身行事有自己的规矩准则,圣贤们的事业,都明载典册,可以学习,可以效法;我韩愈上不愧对苍天,下不愧对庶民,对自己无愧于心,是积累善行,还是积累罪恶,祸福各以其行事而至,怎能背离先王的儒道、舍弃圣人们的法规,而追随外教以求来世之福报呢?《诗经•大雅•旱麓》不是说过:“和乐平易的君子,求福而不违犯先祖之德。

厚黑学全文译文

厚黑学全文译文

厚黑学全文译文厚黑学全文译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名著,它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难题,并提供了一些奇妙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围绕这本书进行详细解读,从内容、作者及其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容厚黑学全文译文主要涉及到人际交往、情感管理、领导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场合下的各种人际互动进行深入探讨,该书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其中,强调了一些不可或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如深邃的洞察力、自信和果敢的决策能力、超凡的执行力等等,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如过于信任他人、犹豫不决、过于谦虚等等。

通过贴近实际的案例和故事,书中更为生动地呈现了这些观点,并向读者普及了相关的知识。

二、作者厚黑学全文译文的作者是“李宗吾”,据说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尽管这个人并不是大众熟知的人物,但是他留下的思想精髓却一直影响着后人。

作为一名哲学家,李宗吾始终关注人际交往、心理学和思辨等方面。

也就是在这方面,他的思维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大量的著作中,不乏对社会现状和人们行为习惯的深刻分析,同时也提供了很多创新性的想法和经验总结。

三、影响力厚黑学全文译文在当今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它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普遍。

很多商业人士在商场上利用书中提供的策略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同时,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管理者和领导人对李宗吾的思想和理念表示赞许。

以其代表作为例,该书一直被认为是商界领袖的必读之书,更是很多公司培训班和职场讲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言之,厚黑学全文译文不仅是一本经典名著,更是一本指导人们改善自身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把握机会、应对挑战,让人类社会更加健康、和谐。

人性黑暗文言文翻译

人性黑暗文言文翻译

夫人性也,如日之初升,光辉灿烂,然亦有暗,暗于幽谷,难见天日。

此暗,非彼光明之暗,乃人性之暗,暗藏于心,如蛇潜伏,伺机而动。

夫人性之暗,始于贪欲。

贪欲者,人性之根,如藤蔓缠绕,盘根错节。

人有贪欲,则心生暗影,如夜之鬼火,闪烁不定。

贪欲无厌,则暗影深重,如深渊之底,不可测也。

是以,贪欲之暗,使人迷失本性,丧尽天良。

夫人性之暗,次为私欲。

私欲者,人性之病,如蛆虫蚀骨,痛入骨髓。

人有私欲,则心藏暗疾,如毒蛇咬伤,溃烂难愈。

私欲无度,则暗疾加剧,如癌肿蔓延,危及生命。

是以,私欲之暗,使人忘却道德,丧尽仁义。

夫人性之暗,复有残忍。

残忍者,人性之恶,如猛兽噬人,凶狠残忍。

人有残忍,则心藏暗刀,如狼子野心,伺机而发。

残忍无度,则暗刀出鞘,如鬼魅索命,令人胆寒。

是以,残忍之暗,使人忘却慈悲,丧尽人性。

夫人性之暗,更有虚伪。

虚伪者,人性之伪,如面具蒙面,掩人耳目。

人有虚伪,则心藏暗网,如蛛网密布,使人难以自拔。

虚伪无耻,则暗网收紧,如陷阱深陷,使人永无出期。

是以,虚伪之暗,使人忘却真诚,丧尽诚信。

嗟乎!人性之暗,暗于幽谷,非一日之寒,亦非一日之暖。

欲拔人性之暗,须从心源始,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需众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方能拨开人性之暗,重见光明。

然人性之暗,如影随形,难以根除。

故人当常怀警惕,以光明之心,照亮暗影,使人性之暗,不再蔽日。

夫如此,方为人之至善,国之至治。

《人性之暗,暗于幽谷》者,非徒以言警世,亦以启迪人心,使人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明辨是非,不失本心。

愿天下之人,皆能拨开人性之暗,以光明之心,行于世间,共筑美好未来。

厚黑经译文修订稿

厚黑经译文修订稿

厚黑经译文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厚黑经】译文李宗吾曰:“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厚者天下之厚脸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

此篇乃古人传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世人。

其书始言厚黑,中散为万事,末复合写厚黑。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面与心。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李宗吾说:“不薄就称它为厚,不白就称它为黑。

所谓厚就是天下的厚脸皮,所谓黑就是天下的黑心肝。

本篇是古人传授的心法,我恐怕经历的年代久了而发生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来传授给世人。

这本书开始是阐述厚黑,中间敷演为天下万事万物,最后又归结到厚黑。

把这个学说推广开去就能覆盖整个世界,把它收拢回来就能蕴涵在个人的脸面和心胸之中。

它的意味无穷无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读书的人,玩赏它,思索它,必定会有收获心得,那么终身运用这一学说,也定会受用不尽。

”“天命之谓厚黑,率厚黑之谓道,修厚黑之谓教;厚黑也者,不得须臾离也,可离非厚黑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惧乎其所不黑,莫险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

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

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

”译文:主宰人们命运的叫做厚黑,遵循服从厚黑的叫做得法,学习修炼厚黑的叫做有教养。

厚黑二字,是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能够离开的就不是厚黑了。

所以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最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脸皮不厚,最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心肝不黑,脸皮薄最危险,心肝白更可怕。

所以君子必定是脸厚心黑的人。

喜怒哀乐的表情都不表现出来就叫做厚,一旦发泄出来而无所顾忌就叫做黑!脸厚是天下的根本,心黑是天下的大道理。

到达厚黑顶点的人,不仅天下的人们害怕他,甚至连鬼神都要对他畏惧几分。

在第一章,宗吾述古人不传之秘以立言,首明厚黑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厚黑备己于而不可离,次言存养厚黑之要,终言厚黑功化之极。

《厚黑学》读书笔记1000字

《厚黑学》读书笔记1000字

《厚黑学》读书笔记1000字【第1篇】世间学说,每每误人,唯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

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药方,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渚燃犀,百怪毕现。

受厚黑之牺牲者必少,实行厚黑者,无便宜可占,大诈大奸,亦无施其技矣!于是乎人与人之间,只得“赤诚相见”。

英雄豪杰,攘夺争霸,机诈巧骗,天下攘攘,亦可休矣!民国间,有个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人,看穿世态,明察现实,先后发布《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著书立说,其言最为诙诡,其意最为深沉。

千古大奸大诈之徒,为鬼为蜮者,在李宗吾笔下烛破其隐。

李宗吾先生说:“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子黑。

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心子之黑,真是达到极点了。

有了这样的本事,当然称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刘备,他的特长,全在于脸皮厚:他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且生平善哭,作《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功,所以俗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这也是一个大有本事的英雄。

他和曹操,可称双绝:当他们煮酒论英雄时,一个心子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一堂对晤,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

环顾袁本初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此外还有一个孙权,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给杀了,心子之黑,仿佛曹操。

无奈黑不到底,跟着向蜀求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些。

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操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着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些。

他虽然黑不如曹,厚不如备,却也是二者兼顾,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他们三个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开来,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征服你,那时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为三了。

(完整版)【厚黑经】译文

(完整版)【厚黑经】译文

【厚黑经】译文李宗吾曰:“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厚者天下之厚脸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

此篇乃古人传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世人。

其书始言厚黑,中散为万事,末复合写厚黑。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面与心。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李宗吾说:“不薄就称它为厚,不白就称它为黑。

所谓厚就是天下的厚脸皮,所谓黑就是天下的黑心肝。

本篇是古人传授的心法,我恐怕经历的年代久了而发生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来传授给世人。

这本书开始是阐述厚黑,中间敷演为天下万事万物,最后又归结到厚黑。

把这个学说推广开去就能覆盖整个世界,把它收拢回来就能蕴涵在个人的脸面和心胸之中。

它的意味无穷无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读书的人,玩赏它,思索它,必定会有收获心得,那么终身运用这一学说,也定会受用不尽。

”“天命之谓厚黑,率厚黑之谓道,修厚黑之谓教;厚黑也者,不得须臾离也,可离非厚黑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惧乎其所不黑,莫险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

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

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

”译文:主宰人们命运的叫做厚黑,遵循服从厚黑的叫做得法,学习修炼厚黑的叫做有教养。

厚黑二字,是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能够离开的就不是厚黑了。

所以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最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脸皮不厚,最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心肝不黑,脸皮薄最危险,心肝白更可怕。

所以君子必定是脸厚心黑的人。

喜怒哀乐的表情都不表现出来就叫做厚,一旦发泄出来而无所顾忌就叫做黑!脸厚是天下的根本,心黑是天下的大道理。

到达厚黑顶点的人,不仅天下的人们害怕他,甚至连鬼神都要对他畏惧几分。

在第一章,宗吾述古人不传之秘以立言,首明厚黑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厚黑备己于而不可离,次言存养厚黑之要,终言厚黑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仁义,而充其本然之厚黑。

厚黑学整理

厚黑学整理

后来我也看过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咋听上去感觉好像有点诸如邪教异说,看过之后,发现原来李老对历史,政治,生活各方面发表的独到的看法,这本书本人觉得是一本很有智慧的书,教会人为人处世之道。

李老以厚黑教主自居,提出学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

城墙虽厚,可用火炮轰破;煤炭虽黑,但颜色可憎,众人不愿接近它。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

同第一步功夫相比虽有天壤之别,叮毕竟有形有色,别人经过细心观察便可看出蛛丝马迹。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

臻于此境,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针对于当时李老所处的时代环境来说,可以看出李老希望能以他的学说能引导中国走一条富国强民之路,其精神令人敬佩。

厚黑经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全在于执剑之人,因此对于其应有不同的领悟,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实厚黑学强调了持之以恒,有时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其实不是能力不够,不是时运不济,不是对手太强,不是竞争太过残酷,恰恰是逾越不了自己为自己预设的那道墙。

每个社会制度下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定因素。

与其一个劲的抱怨残酷,不公平,不如坚守初心。

墨玉录文言文翻译

墨玉录文言文翻译

【原文】墨玉者,瑰宝也。

其色如漆,质如玉。

光可鉴人,温润如玉。

其出也,或于山之巅,或于水之滨。

得之者,皆为显贵。

昔者,有道士云游四方,得墨玉一枚。

其形如鹅卵,大如掌。

道士视之,喜不自胜。

遂携归山,供奉于神像之前。

日久,神像大悦,赐道士以神力。

道士于是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名扬四海。

一日,道士游至一村,见一贫苦之家,有老母卧病在床。

道士心生怜悯,遂为老母治病。

未几,老母病愈,感激涕零。

老母问道士姓名,道士答曰:“吾乃墨玉道士也。

”老母闻之,叹曰:“此墨玉神力,果然非凡。

”时值春日,道士行至一山涧,见一女子哭泣。

道士上前询问,女子曰:“吾父因山涧之水被污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道士闻言,心生怜悯,遂决定治好女子之父。

道士遍访名医,终于寻得良方。

女子之父服药后,病情好转,得以康复。

又有一次,道士行至一市集,见一商贩因无力偿还债务,正被债主追讨。

道士见状,心生怜悯,遂为商贩解围。

道士取出墨玉,以之抵押,借得巨款,为商贩还清债务。

商贩感激不已,遂拜道士为师。

岁月如梭,道士已年迈。

一日,道士立于山巅,仰望天空,感慨万千。

突然,一道神光从天而降,落在道士身上。

道士知道,这是神明召唤他归去的时候了。

于是,道士含笑而逝,化为一道彩虹,消失在山巅之上。

【译文】墨玉,是一种珍宝。

其颜色如漆,质地如玉。

光泽可照人,温润如玉。

其出产地,有的在山顶,有的在水边。

得到它的人,都是显贵。

昔日,有一位道士云游四方,得到一枚墨玉。

其形状如鹅蛋,大小如手掌。

道士看到它,欣喜若狂。

于是携带回家,供奉在神像之前。

时间久了,神像非常高兴,赐予道士神力。

于是,道士开始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名声传遍四海。

有一天,道士来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户贫穷的人家,有一位老母亲卧病在床。

道士心生怜悯,于是为老母亲治病。

不久,老母亲病愈,感激涕零。

老母亲问道士姓名,道士回答说:“我是墨玉道士。

”老母亲听后,感叹说:“这墨玉的神力,果然不同凡响。

”当时正值春天,道士来到一个山涧,看到一个女子在哭泣。

文言文厚黑学翻译

文言文厚黑学翻译

夫厚黑者,非薄白之比也。

厚,谓心厚也;黑,谓面黑也。

心厚者,言其人心地善良,忠厚诚实,待人以诚;面黑者,言其人外刚内柔,深沉莫测,不可轻信。

厚黑之学,乃人生之智慧,处世之技巧。

厚黑之学,首在厚。

厚者,如孔子之仁,孟子之善,老庄之德,皆厚也。

厚者,如君子之度量,能容人之短,宽以待人,使人皆乐与之交。

厚者,如水之载舟,不争而善胜,不骄而善下。

厚者,如山之稳重,不拔而自高,不躁而自安。

然厚者,非愚钝之谓也。

厚者,智也。

智者,深谋远虑,明察秋毫,知人所不知,言人所不言。

智者,能知人之所不能知,言人之所不能言。

智者,能以厚养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次在黑。

黑者,非邪恶之谓也。

黑者,智也。

智者,深藏若虚,不露锋芒,使人难测高深。

智者,能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智者,能以黑为黑,以白为白,黑白分明。

厚黑之学,非一日之功,乃积久而成。

厚黑之学,非一蹴而就,乃循序渐进。

厚黑之学,非一人之独得,乃众人共仰。

厚黑之学,首在修身。

修身者,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如孟子之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修身者,如孔子之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修身者,如曾子之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厚黑之学,次在齐家。

齐家者,和睦家庭,孝敬父母,关爱子女。

齐家者,如《孝经》所言:“孝者,所以事亲也。

”齐家者,如《礼记》所言:“教者,所以治家也。

”厚黑之学,再在治国。

治国者,以民为本,安邦定国,富民强国。

治国者,如《尚书》所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治国者,如《春秋》所言:“国以民为本,本固邦宁。

”厚黑之学,最后在平天下。

平天下者,以德服人,以仁化人,以和为贵。

平天下者,如《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平天下者,如《道德经》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厚黑之学,乃人生之真谛,处世之技巧。

吾辈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厚黑学智慧全集-第四章

厚黑学智慧全集-第四章

第四章厚黑随笔3杨朱之言曰:“智之所贵,存我为贵。

”此不当喽之说也。

又曰:“力之所贱,侵物为贼”,此不当山寨大王之说也。

鄙人写《厚黑丛话》,曾说:老子一部《道德经》,纯是厚黑哲理。

杨朱是老子的弟子,所以倡出来的学说,能与鄙人暗合,孟子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你想:全世界,寻不出一个喽,哪里还有山寨大王出现?所以道家一派学说,为儒家所深斥,而鄙人的厚黑学,就成为世界上最精粹之学说了。

鄙人改字宗吾而后,朝朝日日,用以自警者,“思想独立”而已。

一部厚黑学说,千言万语,无非教人“思想独立”而已。

思想能够独立,行为才能够独立。

夫然后,学术方面,才不为古人之奴,政治方面,才不为豪杰之奴,不独立即为奴隶,并无中立余地。

我国一般人,思想不能独立,以致眼前摆着的大道理,看不见,说不出。

行为不能独立,以致拥有四万万民众,还受帝国主义之侵凌。

读者诸君,负有指挥群众之责,鄙人谨百拜稽首,以“思想独立”四字奉赠。

刘后主降于邓艾,晋李特入蜀,周览山川形势,叹曰:“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可谓庸才。

”刘琮降于曹操,操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诸子豚犬耳。

”读者诸君,努力!努力!如其不然,你我的子孙,翻着历史一看,必喟然叹曰:“中国有如此江山,而受制于强邻,我的曾祖父,可谓庸才。

”抑或曰:“有祖当如孙仲谋,吾祖豚犬耳。

”诸君!诸君!努力!努力!从前阿柴有子廿人,临终命各持一箭来,取一箭命折之立断,命以十九箭合折之,则不能断。

论之曰:“分则易折,合则难摧。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但须善于体会,廿箭合作一束,固然不能折断,请问廿箭合作一束,能不能射死敌人?箭之功用,全在射人,今怕他折断,把他捆作一起,岂不失了射人的功用,又何贵乎有箭?今当抗战建国期中,许多志士,奔走呼号,大都奉阿柴的学说,为天经地义,专干捆箭的工作,把射箭的工作忘却了。

我辈主持国家大计,应当如射箭一般,悬出一个箭垛,四万万五千万枝箭,向同一之箭垛射去。

然而今日不能也,其病根有三:(一)专干捆箭的工作,忘却射箭的工作,致使许多志士的能力,郁而不伸。

厚黑文言文翻译

厚黑文言文翻译

厚者,如泰山之重,海纳百川,胸怀宽广,无所不容。

是以厚德载物,不问善恶,一视同仁。

厚者,非唯以德服人,更以仁爱之心,感化万物。

厚德之人,其心慈祥,其貌和蔼,人见之而心生欢喜,闻之而心生敬仰。

黑者,如乌云蔽日,神秘莫测,深不可测。

黑心之人,藏匿于暗处,行险恶之事,人所不齿。

然而,黑非全恶,亦有时而用。

黑者,能隐匿己之不善,免于众人之非议。

黑心之人,虽行事诡秘,然亦能守秘,不泄人言,以保己之安全。

厚黑二术,相得益彰,善用之者,可成大业。

厚黑之术,非一日之功,须修炼多年,方能得心应手。

厚黑之术,非独用于世间,亦可用于修心养性。

夫厚者,如春日之暖阳,夏日之凉风,秋日之明月,冬日之暖炉。

暖阳照万物,万物生长;凉风抚人心,人心宁静;明月照人心,人心光明;暖炉暖人心,人心温暖。

厚德之人,其德如春,其心如夏,其行如秋,其言如冬,无所不容,无所不包。

黑者,如夜之黑暗,无光无亮,然亦能藏匿。

黑心之人,其行如夜,其心如暗,然亦能藏匿。

黑非全暗,亦有时而明。

黑心之人,虽行险恶,然亦能守秘,不泄人言,以保己之安全。

厚黑二术,相辅相成,用之得当,可成大业。

厚者,使人敬仰;黑者,使人畏惧。

二者合而为一,乃成世间之贤者。

昔有某君,善用厚黑之术,修身养性,成一代宗师。

其厚德载物,仁爱之心,感化无数。

其黑心匿迹,守秘不泄,保全己身。

世人皆称其为厚黑之祖,敬仰之至。

厚黑之术,非一日之功,须修炼多年,方能得心应手。

然修炼厚黑之术,非为作恶,乃为修身养性,以成大业。

厚黑之术,用之得当,可使人敬仰,可使人畏惧,可使人成大业。

故厚黑之术,非独用于世间,亦可用于修心养性。

厚者,使人敬仰;黑者,使人畏惧。

二者合而为一,乃成世间之贤者。

愿世人皆能修炼厚黑之术,修身养性,成一代宗师,以报效国家,造福人民。

(注:本文以文言文形式翻译,字数已超过500字。

)。

逍遥自在的开悟寓言《庄子哲语100条解读》

逍遥自在的开悟寓言《庄子哲语100条解读》

逍遥自在的开悟寓言《庄子哲语100条解读》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老牛精选了庄子的经典名言100句,加以翻译,以学习欣赏。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黄帝外经完整版及白话译文

黄帝外经完整版及白话译文

黄帝外经完整版及白话译文《黄帝外经》包含众多篇章内容,由于不知道你具体想要翻译哪一部分内容,以下先以《黄帝外经·阴阳颠倒篇》部分内容为例: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天师已言颠倒之术,尚未尽其妙,愿天师罄其所以然,录于青囊,传示后人,以广好生之德。

岐伯曰:尽言天地阴阳之奥理,则后世何必传方哉。

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予于天地阴阳之奥,言之无尽,罄竹难书,姑即颠倒之术,一言之。

夫阴阳之道,合则生,离则死也。

干父之精,坤母之血,二气感合,则精化为骨,血化为肉,复借天地之气,长养而生人。

则人之生也,全借乎气与血耳。

吾故曰:人身非气不生,非血不养。

又曰: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

然气为主,而气之根在乎肾;血为辅,而血之根在乎脾。

”白话译文:黄帝就问岐伯说:“天师啊,您之前已经讲过颠倒这个法子了,可是还没把这里头的妙处全给说明白呢。

您就把这里面的究竟是咋回事,一股脑儿地全说出来呗,然后写在医书(青囊这里指医书之类的)上,好传给以后的人,让这爱惜生命、养生的德行传播得更广些。

岐伯就说:“要是把天地阴阳那些深奥的道理全给说了,那后代的人还干啥去研究那些药方子啊。

不过呢,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就像马跑出去了难追回来一样,那我就关于天地阴阳那些奥秘,有太多太多可说的了,简直多得写都写不完,那就先就着这个颠倒的法子来说一说吧。

这阴阳的道理啊,阴阳要是合到一块儿呢,人就能活,要是分开了呢,人就得死。

就像父亲提供的精,母亲提供的血,这两种气儿一感应结合,精就变成骨头,血就变成肉,再借着天地的气儿滋养,人就这么生成了。

所以人能活着啊,全靠着气和血呢。

所以我才说,人这身子没有气就不能活,没有血就没法养活。

又说呢,气是主要的,血是辅助的,气是重要的,血相对就轻点。

不过呢,气虽然是主要的,但是气的根基在肾那儿;血是辅助的,血的根基在脾那儿。

”出处:《黄帝外经》。

你要是还需要其他篇章或者更多内容的翻译,可以随时告诉我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黑经】译文李宗吾曰:“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厚者天下之厚脸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

此篇乃古人传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世人。

其书始言厚黑,中散为万事,末复合写厚黑。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面与心。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李宗吾说:“不薄就称它为厚,不白就称它为黑。

所谓厚就是天下的厚脸皮,所谓黑就是天下的黑心肝。

本篇是古人传授的心法,我恐怕经历的年代久了而发生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来传授给世人。

这本书开始是阐述厚黑,中间敷演为天下万事万物,最后又归结到厚黑。

把这个学说推广开去就能覆盖整个世界,把它收拢回来就能蕴涵在个人的脸面和心胸之中。

它的意味无穷无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读书的人,玩赏它,思索它,必定会有收获心得,那么终身运用这一学说,也定会受用不尽。

”“天命之谓厚黑,率厚黑之谓道,修厚黑之谓教;厚黑也者,不得须臾离也,可离非厚黑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惧乎其所不黑,莫险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

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

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

”译文:主宰人们命运的叫做厚黑,遵循服从厚黑的叫做得法,学习修炼厚黑的叫做有教养。

厚黑二字,是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能够离开的就不是厚黑了。

所以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最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脸皮不厚,最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心肝不黑,脸皮薄最危险,心肝白更可怕。

所以君子必定是脸厚心黑的人。

喜怒哀乐的表情都不表现出来就叫做厚,一旦发泄出来而无所顾忌就叫做黑!脸厚是天下的根本,心黑是天下的大道理。

到达厚黑顶点的人,不仅天下的人们害怕他,甚至连鬼神都要对他畏惧几分。

在第一章,宗吾述古人不传之秘以立言,首明厚黑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厚黑备己于而不可离,次言存养厚黑之要,终言厚黑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仁义,而充其本然之厚黑。

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以下各章,杂引宗吾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译文:在厚黑经这一章中,我把古人没有公开的秘密叙述出来写成书,首先阐述厚黑的本源出于天意而不能更改,它实际上人人具备而不可离开;其次阐述了培养厚黑的必要;最后点明达到厚黑极至的功夫。

大凡想学厚黑的到了这一地步,反过来向自身求索体会,除去所谓的仁义道德的诱惑,就是让自身本来就具备的厚黑充实自己,这就是本篇厚黑经的要点。

以下各章节引用我说的话,来透彻阐发本章的意义。

宗吾曰:“厚黑之道,易而难。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曹、刘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曹、刘亦有所不能焉。

厚黑之大,曹刘犹有所憾,而况于世人乎!”译文:李宗吾说:“厚黑这门学问,既容易又困难。

说它困难,—向愚蠢的男女,也可以明白它,但到厚黑的极至时,即使曹操、刘备也有不了解的地方;说它容易,就是普通男女,也可以实行它,但到厚黑的极至时,即使曹操、刘备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厚黑的博大精深,曹操、刘备实行起来尚且有遗憾之处,更何况普通百姓呢?”【注】另有版本译为:说它容易(将‘困难’改为了‘容易’),—般(将“一向”改为了‘一般’)愚蠢的男女,也可以明白它,但到厚黑的极至时,即使曹操、刘备也有不了解的地方;说它容易,就是普通男女,也可以实行它,但到厚黑的极至时,即使曹操、刘备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宗吾曰:“人皆曰予黑,骗而纳诸煤炭之中,而不能一色也;人皆曰予厚,遇乎炮弹,而不能不破也。

”译文:李宗吾说:“人们都说你心黑,把你驱赶到煤炭之中,却不能与黑煤同一颜色;人们都说你脸皮厚,遇到炮弹却不能不被轰破。

”宗吾曰:“厚黑之道,本诸身,征诸众人,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译文:李宗吾说:“厚黑的原理,来源于本身,从普通人身上得到证实,用它考察帝王将相的所作所为而不会发生偏差,用它鉴别万事万物而不会有错误,用它辨别鬼神而不会有疑问。

用这门学问,千百年来有人可以封侯;用这门学问,聪明的人可以终身不迷惑。

”宗吾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厚黑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李宗吾说:“君子培养根本,根本树立起来了,处世之道就随之而产生,这厚黑不正是做人的根本吗?”宗吾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厚黑者而从之,其不厚黑者而改之。

”译文:李宗吾说:“一块行走的三人之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那厚黑的人去跟随学习,对那个不厚不黑的地方就要改正它。

”宗吾曰:“天生厚黑于予,世人其如予何?”译文:李宗吾说:“脸厚心黑是天生的,世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宗吾曰:“十室之邑,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说也。

”译文:李宗吾说:“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其中必定有像我一样知道厚黑的人,只是不像我那样坦率罢了。

”宗吾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厚黑,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李宗吾说:“你如果不能经常在厚黑方面有所长进,那么你的鲁莽就由此产生,你的挫折也会由此产生。

”宗吾曰:“如有项羽之才之美,使厚且黑,刘邦不足观也已!”译文:李宗吾说:“如果具有项羽那样高超的才能,再使他脸厚心黑,那么刘邦算什么呢?”宗吾曰:“厚黑之人,能得千乘之国;苟不厚黑,箪食豆羹不可得。

”译文:李宗吾说:“脸厚心黑的人,能够得到一个大国的统治权,如果不厚不黑,那一碗饭一匙汤都得不到。

”宗吾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厚黑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译文:李宗吾说:“播种那美好的五谷,如果不能成熟,那还不如野草稗子;那厚黑也在于老练成熟罢了。

”宗吾曰:“道学先生,厚黑贼也。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曹刘之道,故曰:厚黑之贼也。

”译文:李宗吾说:“道学先生是厚黑的敌人,他们平素讲究忠诚老实,行为好像廉洁,人们都喜欢他们,他们也自以为是,但不能进入曹刘的档次,所以说,道学家之流是厚黑的敌人。

”宗吾曰:“无惑乎人之不厚黑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人讲厚黑亦罕矣!吾退而道学先生至矣!吾其如道学先生何哉?今夫厚黑之为道,大道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宗吾发明厚黑学者也,使宗吾诲二人厚黑,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宗吾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道学先生将至,思窃圣贤之名而居之,则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其资质弗若欺?曰:非也。

”译文:李宗吾说:“不要对有些人不厚黑感到不可理解!即使天下有最容易生长的生物,曝晒它一天,再冷冻它十天,那么这个生物就不可能生长出来。

我看现在人们之中讲厚黑的人的确不太多,但我一旦退让,那么道学先生就来到了!我和道学先生相比究竟如何呢?今天厚黑作为一门学问,是大道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那是不可能学到手的。

我是发明厚黑学的人,假若让我教二人学习厚黑学,其中一人学起来专心致志,只听我所教诲的话,而另一人尽管也听我所说的,但却又一心以为将有道学先生会到来,想追求所谓圣贤的美名,那么,后者尽管与前者同样在我面前学厚黑,但后者定然不如前者!是因为后者天资素质不如前者吗?我说:不是。

”宗吾曰:“有失败之事于此,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厚;其自反而厚矣,而失败犹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黑;其自反而黑矣,其失败犹是也,君子曰:反对我者,是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用厚黑以杀禽兽,又何难焉?”译文:李宗吾说:“假如有件失败了的事放在这里,君子就必定会通过自我反省而达到成功。

学习厚黑也是如此,面对不厚的情况,也能通过自我反省而达到厚的境地;而对不黑的情况,通过自我反省也能达到黑的境地。

君子说:那些反对我的人,正是不知自我反省的狂人罢了!这种人与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此看来,用厚黑去杀禽兽,又有什么难处呢?”宗吾曰:“厚黑之道,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而未尝不可几及也。

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身不厚黑,不能行于妻子,使人不以厚黑,不能行于妻子。

”译文:李宗吾说:“厚黑之道,真是既高深又完美,要掌握它看上去好像登天一样,但实际上也并不是不可企及的。

这就如同行远路必定要从近处出发,攀登高山必定要从低处开始一样。

掌握和实行厚黑也要从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开始,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不厚黑,连自己的妻儿子女也不能对付。

”我著厚黑经,意在使初学的人便于讽诵,以免遗忘。

不过有些道理,太深奥了,我就于经文上下加以说明。

译文:我写作厚黑经,用意在使初学的人便于诵读,以免遗忘。

不过有些道理太深奥了,我就在经文的前后加以说明。

宗吾曰:“不曰厚乎,磨而不薄;不曰黑乎,洗而不白。

”后来我改为:“不曰厚乎,越磨越厚;不曰黑乎,越洗越黑。

”有人问我:“世间哪有这种东西?”我说:“手足的茧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尘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

”人的面皮很薄,慢慢地磨练,就渐渐地加厚了;人的心,生来是黑的,遇着讲因果的人,讲理学的人,拿些道德仁义蒙在上面,才不会黑,假如把它洗去了,黑的本体自然出现。

译文:李宗吾说:以前我曾说,“不是说厚吗,磨而不薄;不是说黑吗,洗而不明。

”后来我改为:“不是说厚吗,越磨越厚;不是说黑吗,越洗越黑。

”有人问我:“世界上哪有这种东西?”我说:“手和脚上的茧疤就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尘埃的煤炭就是越洗越黑。

”人的脸皮本来很薄,慢慢的磨炼,就渐渐的加厚;人的心生来是黑的,遇着讲因果的人,讲理学的人,拿些仁义道德蒙在上面,才不会黑,假如把这些洗去了,黑的本性自然会出现。

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彝,好是厚黑。

”这是可以试验的。

随便找一个当母亲的,把她亲生孩子抱着吃饭,小孩见了母亲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就会被他打烂;母亲手中拿着糕饼,他一见就伸手来拿,如果母亲不给他,把糕饼放在自己口中,他就会伸手把母亲口中糕饼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

又如小孩坐在母亲的怀中吃奶或者吃饼的时候,哥哥走至面前,他就要用手推他打他。

这些事都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这即是“良知良能”了。

把这种“良知良能”扩充出去,就可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

唐太宗杀他的哥哥建成,杀他的弟弟元吉,又把建成和元吉的儿子全行杀死,把元吉的妃子纳入后宫,又逼着父亲把天下让与他。

他这种举动,全是把当小孩时,抢母亲口中糕饼和推哥哥、打哥哥那种“良知良能”扩充出来的。

普通人,有了这种“良知良能”不知道扩充,惟有唐太宗把它扩充了,所以他就成为千古的英雄。

故宗吾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于至而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厚也,黑也。

英雄特扩充我面与心之所同然耳。

”译文:李宗吾说:“厚黑并不是从外面传送到自身,而是人本身固有的。

人们天生就具有厚黑,老百姓的本性最喜爱的也是厚黑。

”这可以用试验证明:随便找一个当母亲的,让她抱着亲生儿子吃饭,小孩见了母亲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就会被他打烂;母亲手中拿着糕饼放在自己的口中,他就会伸手从母亲口中把糕饼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