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书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在社交平台上的毁灭与救赎

240字到底能传递多少信息?或许在半个世纪前,240字只能用来被用来发一条关于日俄准备开战消息的完整快讯。然而现在,240字作为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发布状态的上限数字,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却激发了人们“写作”的热情,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字的浓缩和精炼技术,让一条条简短有力的状态和微博铺天盖地地占据了我们的阅读领域。不可否认,高效能的发布和分享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效能的极大提升,带来了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人们可以花上半个来小时就能掌握到关于世界周遭大事和身边新闻的报道和评论,而不需要费劲的翻阅一页页的报纸或者闷坐着听某些播音员毫无生气的报道。

但是快速的信息传播和巨大信息量的喷涌,给社会交际、信息整合互补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个体的阅读体验和思考方式也同样产生着正面的影响吗。早在1931年,阿道斯·赫胥黎就已经担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而20世纪八十年代,尼尔·波兹曼在电视娱乐化的大潮下重新提出这一担忧,人类的文化将迈入一个肤浅,无聊的娱乐化时代。而现如今,当阅读成为几秒钟就把琐碎文字吞咽完毕的机械性动作,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赫胥黎和波兹曼的观点——在现代社会社交平台的阅读体验下,阅读再一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发展,或者更直白来说社交平台的诞生,是继印刷时代、电视时代以来人类关于信息传播的第三次革命性扩张,同样也是文字从印刷时代的辉煌走向式微甚至毁灭的路径。按照波兹曼的说法,电视是泛娱乐化带来的对理性思考的冲击,而我认为,社交平台上信息的无限制快速流通则毁灭了文字本身的意义,文字本身已经从思想的载体渐渐过渡到信息扩散的工具。在这个平台上,留给我们思考、消化的空间和时间已经被大大压缩。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只能被动地来选择微博和人人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跟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变幻多端。换句话说,当某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微博人人上全都是关于这个热点的状态和再创造(其实我很有兴趣进一步谈谈社交平台的再创造模式)。这就使我们的阅读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性,我们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来重复谈论、分享。这其中不需要我们过多分析和思考,只需要不断参与(参与是维持社交平台运转的核心动力)。当一个热点消失以后,我们又会被另外的热点所吸引。并且。社交平台不仅受制与社会热点,也创造着社会热点,很多争议性话题最初阶段都来自一条不经意的微博或状态。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微博人人被信息绑架也是很有可能的,而我们则在无意之中充当了绑架者的帮凶。

在简短的微博和状态中我们受限于简单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框架内,简单的,甚至粗暴的词句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因为必须靠出色的文字处理才能杀出海量状态、微博的重围博取眼球。这就好比富有煽动性的演讲者,必须通过不断地重复以及斩钉截铁的确定性以获得人们的虔诚信仰。当然,这还不是最有“艺术化”的加工方式,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往往是含有隐喻意义的段子或者笑话,因为在这种笑话里人们可以找到彼此互通的所谓“默契感”,而这种默契感是可以切实深化为一种认同和团体,并且还可以展示自己“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厌烦了大段的说辞,转而投靠这些不用费什么脑子就可以理解的段子。而绞尽脑汁编出来的富含隐喻意味的文字刚好贴合这“240字“内的状态,所以它们在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又回到“文字本身已经从思想的载体渐渐过渡到信息扩散的工具”这句话,我们不能从这些段子里获取到过多的知识,我们只是在传递某种信息,或是宣告一种共同处境,或宣告一种共同认可,或是宣告一种共同焦虑。(其实我们可以从这些状态中观察出很多的社会普遍心态)

最可怕的是这种思维状态一旦被搭载在政治的范畴里,那么将会对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动摇影响。这种动摇并不是指的建设性的动摇,而是一种无目的的宣泄,因为组成这些段子的思维的逻辑是简单粗暴的,更加没有完整的思考链和证据,经不起深层推敲,所以这时候的共同焦虑,着实是变成了共同宣泄的。例如一条状态“老师说过排比句一般到了第三句就开始瞎编了”,然后就有人回复:“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这条状态毫无逻辑可言,可是我们并没有人站出来指出它的错误,或许指出它的无稽之谈却反而是被认为“无聊”“不懂高端黑”,但要知道他的危害性就是愈加激化一种社会不满,这往往是非常可怕的,它无助于政治生态的正常建设。于建嵘在《抗争性政治》一书内说过:“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不满是一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通过一定的载体传播从而与相同社会处境者产生共鸣。表达社会不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利用民间的歌谣、顺口溜、政治笑话、小道消息等。特别是随着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传播变的更为容易,影响也更大。这一方面可以为民众宣泄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怨恨和愤慨情绪;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缺乏理性的牢骚话的传播范围广,容易引发社会群体的愤慨或恐慌,起到聚众行动的作用,而最终形成具有社会行动能力的心理群体。”他所表明的担忧在社交平台上变成了极易操作的可能。由脸书推特等网站掀起的中东革命所造成的大混乱或许正是我们不愿预见的结局。

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神回复”、“神最右”,同样是利用了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堆叠,可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神最右”思考缺失后面的种种笑话。例如某一条微博“@果壳科技微博:【科学家里美女多】不过,美貌的男纸更多。图为20岁时的马克思·普朗克”然后附上普朗克的一张年轻帅哥图。当然我们的最右君抓住了这个梗,回复到:“卧槽难怪恩格斯一直给您钱!这一刻我清醒了”于是,指向最右君的箭头又开始铺天盖地起来。可是据了解,普朗克和恩格斯之间真的没有什么过密的联系,而和恩格斯传闻有过密联系的是卡

尔马克思,哦,这一刻我也懂了什么。无意识阅读导致的信息丢失是闹这种笑话的表层原因,而深层原因则是时代鼓励满足于新鲜刺激和庸俗娱乐文化造成的。

有人说,在网络上争不出真理,这一点在社交平台上更盛。一条又一条状态之间的相互攻讦,各种不同版本讽刺段子的推陈出新,已经让我们无力思考。前人的论战和我们在《娱乐至死》里看到的林肯和道格拉斯的竞选辩论已经成为一个印刷时代的辉煌传说。各种学术争鸣我们也只能在少数圈子里才能找到。当社会已经失去了观战的阅读基础,当我们已经沦陷在一秒钟可以让人发笑的各种段子中,当我们顺手就点下转发的按钮,当我们不再习惯捧着一本书阅读,而经常性地坐在电脑荧屏前刷新着新鲜事发着呆。我们还有什么心情和精神去思考,去辨别,去参与公众事务呢?

社交平台上的阅读往往都是极速而大量的,速度会对我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阅读习惯又和阅读思维相连。过快的,狂热化的阅读只会扭曲人的思维结构。其实阅读是一样幸福但也同样辛苦的事情,它需要严谨的理念来支撑整个行为。我们要和作者一起探讨,一起争论,但这些都是无言的,我们不能在狂热中进行阅读体验。所以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社交平台的基础上找寻出路,我们只有先抑制这种快节奏的热情,看有无替代方式能减轻无意识阅读对我们的束缚。

关于阅读在社交平台上的救赎,我认为有两种短期的可操作的途径:第一就是打消字数的限制,扩展日志的作用。在暑假我做了一个有关刊载有深度内涵的文章对线下实体纸媒传播效果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是令人欣慰的,很多人愿意重新回归纸质媒体为代表的深阅读。那么微博和人人日志对于深度内涵文章的转载既可以起到吸引线下又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可信知识的作用。多转载收藏这些有真材实料的文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种无聊状态的刷屏。其次,我们可以转向分享知识和文化的社区,例如果壳网或者豆瓣网,我并不是给它们打广告,而是觉得这种友邻化的圈子能够让人一定程度上沉下心来交流彼此的观点,同时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