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合集下载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对策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对策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对策对2001~2011年收治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明显并发症,2例死亡,其余12例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痊愈出院。

总结归纳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1~95岁,平均65岁,有明确外伤史者29例,其余均不能忆及有明确外伤史经过,血肿量自40~150ml,手术方法采取双侧扩大钻孔、冲洗引流术。

取血肿最厚处,横行皮肤切口,长约4cm,切开头皮各层,颞肌,钻-骨孔并扩大至1.5~2.0cm2,电刀充分扩开硬膜至骨孔缘,双侧置入硅胶引流管,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亮,此时通过骨窗应能清晰显示黄白色的大脑皮层及透明的蛛网膜层,留置硅胶管于硬脑膜下腔,双侧硅胶管头端应尽可能留置于原血肿腔顶端,以利排气,骨窗以明胶海绵覆盖后,缝合颞肌和头皮,双侧引流管分别接三通阀及脑室外引流器,密闭引流间断单侧开放引流,保持平卧位3天,适当静脉补充液体。

结果44例患者中30例未出现明显或较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有颅内少量积气或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术前各种症状消失,术后8天拆线出院,另有14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

讨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常较单侧为重,本组44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有2例患者死亡,现将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归纳如下。

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男,76岁,双侧钻孔引流后接封闭引流袋,同时开放双侧引流管引流,后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出现脑疝,CT复查显示:一侧硬膜下巨大气颅形成,中线明显偏移向对侧,后立即关闭对侧引流管,抽吸患侧颅内积气,发现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处有一裂隙,漏气,当对侧引流管向外排液时,由于虹吸作用,会造成颅内负压,致使同侧引流管自裂隙处向一侧颅内硬膜下注气,终致脑疝发生,该患者持续昏迷数日后,多器官相继出现功能衰竭、死亡。

故以后凡双侧钻孔引流者,必不能同时开放,而改以间断交替开放单侧引流,始终保持颅内成正压状态,不致空气逸入颅内,导致张力性气颅发生。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对27例病人部分采取全麻下开颅手术治疗根据出血部位大小及形状通常取再次出血最多的部位马蹄形切口或是行直切口取肌骨瓣颅骨上钻四个孔即可常规皮瓣及肌骨瓣悬吊固定术中用庆大霉素8万u加入2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术野硬脑膜张力高时临时加用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硬脑膜瓣状减开先用双极钝性分离硬膜下血肿与正常脑组织界面硬膜下血肿上下面均有黄色半透明包膜为纤维素增生引起然后用脑压板轻轻刮除血凝块质感类似果冻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野迅速查找出血点通常位于硬脑膜或是蛛脑膜上术中使用甲强龙100mg加入生理沿水中静滴减少术后脑膜炎症反映及粘连如取骨瓣范围不够大可根据血肿方向适当扩大骨缘

2 0 7 2・
齐 齐 哈尔 医学 院学 报 2 0 1 3年 第 3 4卷第 1 4期
J o u na r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1 .

和提高其 收缩频率 , 且应用性能不易发生 改变 , 因此深受临床 欢迎 。本次观察 中发现部 分产 妇使 用米 索前列 醇后 出现恶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_ 0 5 3 )
心、 呕吐与腹泻等症状 , 但临床 反应均较 轻微 , 不影 响治 疗全
程。该药 收缩 子宫 的作 用强 于缩宫素 , 临床使 用时应 注意避 免造成子宫过度收缩引起胎盘娩 出困难 的现象 。 我院对接诊的 2 5 8例产妇分别施予 了米索前列醇配合缩 宫素与单用缩宫素进行止血 , 结果显示为 : 实验组第 三产程 时 间与产后 出血量明显低 于参照 组 ( P<0 . 0 5 ) ; 实验组 服用 米

占大多数 , 易误诊为硬膜外血肿 , 但仔 细观察 C T硬 膜下 血肿 上下缘有完整但模糊的薄膜影 , 而硬膜外血肿没有可资鉴别 ,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2 0 0 7年 1 月~ 2 0 1 0年 1 2月娄底 市 中心 医院神 经外科收 治的 8 5例老年性 C S D H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对经颅 骨微创钻孔 冲洗引流 术后发 生并发症 的 1 8例患者进行 随访研 究。结果 : 有1 8 例 患者经颅 骨微创钻孔 冲洗 引流术后发生并发 症 , 经积极的补救措施 和 随访观察 ,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 高。结论 : 手术操作方法不 当和术 中手法欠妥是造成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 洗 引流 术后发 生各种 并发症的主要原 因; 经颅骨微创 钻孔 冲洗引流术后血肿腔 少量 出血 时, 血肿腔尿激酶灌注溶栓不失为一种 选择 ; 老年人经颅骨微创 钻孔冲洗引流术后 脑组织膨胀 不全而致血肿腔积液者 , 如 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 , 生活质量 改善 , 应首
北 方药学 2 0 1 3 年第 l 0 卷第 7 期
l 3 1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序 式(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娄底 4 1 7 0 0 0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老 年 人 慢 性 硬 膜 下血 肿 ( C S D H) 微 创钻孔 冲洗 引流术后 的并发症 、 可 能原 因和 处理 措 施 。 方 法 : 回 顾 性 分 析
表 3 不 同年龄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达到理想疗效 。而有些怀疑发生 中毒者 , 实际上是心衰没有得 到有效控制 。此外 , 也有少数患者认为心功能已有改善。当血 药浓度在 0 . 5 ~ 2 . O t  ̄ g / L这个范 围内时 , 多数 患者 的病情 得到控 制, 疗 效稳定 。当血药浓 度> 2 . 0  ̄ g / L时 , 出现 中毒症状 的患者 明显增多 。因此 , 地 高辛 的血药浓度控制在 0 . 5 ~ 2 . O w s / L时 , 既 达到了治疗作用 , 又有效 降低 了药物 的毒副作用 。 3 . 2性别 、 年龄 与血药浓度 的关系 : 统计分析的结果 显示 , 性 别 对地 高辛 的血 药浓 度无 显著性 影 响 , 此结 论 同文献 [ 4 1 报道 相 同。而年 龄对 地高辛具有一定 的影 响 , 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增加。主要是 由于地高辛为经 肾排泄 的药物 , 而老年人肾 血流量 减少 , 肾小 球滤过率 下降 , 肾排 泄功能 降低 , 从 而使 地 高辛 的清除率下 降 , 半衰期 延长 , 易在体 内蓄积 而发生 中毒 。 同时 , 老年人 细胞 的 N a + - K+ _ A T P酶活性 降低 , 对地 高辛敏感 性增 高 , 也 易发生毒性反应 ; 人体 内约 5 0 %的地高辛与骨骼 肌 受体 结合 , 老年人骨骼肌减少 , 与地高辛 的结合也 相对减少 而 致外周血 药浓度增 高。故老年人应慎用 , 须根 据临床症状 和血 [ 1 ] C h e k ma n I S . P h a r ma c o t h e r a p y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h e a r t 药浓度 的变化 相应 调整 药物剂量 , 降低 中毒的危 险。 f a i l u r e . A n M y s i s o f m u l t i c e n t e r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 J 1 . L i k S p r a v a , 0 0 8 , ( 1 - 2 ) : 6 0 . 3 _ 3病 因对地 高辛疗 效的影响 : 慢性 心力衰弱是多 种疾病发展 2 到一 定阶段所 出现 的临床综合症 。高血压病 、 心瓣膜病 、 先天 【 2 ] 李景 苏. 地 高辛给 药方案 与血 药浓度及 临床 疗效 的关 系【 J 】 . 性心 脏病等使心脏长期负荷过 重 , 心脏 收缩 功能受损 , 为低心 临床误诊误 治, 2 0 0 6 , 1 9 ( 1 ) . 3 ] 余佳 , 路晓钦 , 刘利. 1 1 2 例 患者地高辛血 药浓度监测及 影响 输 出量类型心衰 ,地高辛作 为强心甙可通过增强 心肌收缩力 【 J 】 . 中国药业 , 2 0 0 7 , 1 6 ( 1 7 ) : 5 8 — 5 9 . 来增 强心 输出量 , 从而收到 良好的疗效。心肌病 因心肌 收缩蛋 因素分析[ 白受 损 , 地 高辛 的疗 效亦受到抑制 。甲亢 、 严重贫血及 维生素 【 4 】 夏 东亚, 郭涛 , 蒋苓 , 等. 6 5 7 4 例 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 结果 B , 缺乏等致 的心衰 , 因心 肌能量储 存减少或能量合成 障碍 , 使 分析f J ]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 2 0 0 6 , 1 5 ( 6 ) : 3 8 4 — 3 8 6 . [ 5 】 曾昭耆. 洋地黄类与其他 药物的相互作用 . 德 国医学, 1 9 9 4 , 1 1 用强心 甙疗效 较差 。 ( 1 ) : 3 . 3 . 4合用药物对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 :升高 S D C的药物 : 四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的术后并发症,探讨术中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术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

结果:62例均明显好转或痊愈;其中17例(27.4%)术后早期出现少量颅内积气(2.0 cm者8例;积血量100 ml者9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局麻或加基础麻醉,术中吸氧及心电监护,根据ct或mri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处为钻颅点(多位于顶结节或附近),绕骨孔处设计弧形切口4 cm,切口与骨孔错开。

患侧肩下及髋部垫枕,躯体向健侧倾斜45°,使颅骨钻孔处位于最高点,减少颈部扭曲。

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剥离显露颅骨,乳突牵开器撑开,骨钻钻孔,骨板较厚者可适当咬除少许外板,方便置管冲洗。

双极电灼硬脑膜后,先切开2 mm微孔,缓慢放出不凝血,喷射现象停止后“十”字切开硬膜,并电凝皱缩到骨孔边沿。

继之用8~12号柔软导尿管放入血肿腔内,当导尿管到达血肿边沿时,能感觉到轻微的阻力,此时稍微退后一点,以免捅破血肿包膜,从各个方向进行生理盐水冲洗,水清后换方向,最后于血肿腔内前下方(额部)留置12号导尿管,引流管前端剪侧孔2~3个,自然放入血肿腔2~4 cm,从切口后方另戳孔引出固定。

血肿腔内注水排气后,明胶海绵封闭骨孔,分层缝合头皮切口。

引流管接无菌密闭引流袋。

1.3 术后处理术后去枕平卧,头尽量偏患侧,也可取头低足高位。

每天静脉补充生理盐水1500 ml以上,以促进脑组织膨胀,但需注意心功能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不用脱水剂。

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个别积血仍较多者,可予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2~4万u灌注协助治疗。

待颅内中线移位恢复,血肿腔显示薄层低密度影,引流量不多,即可拔除引流管。

一般术后2~5 d拔管。

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ct,了解有无血肿复发。

2 结果62例术后均明显好转或痊愈。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回顾性分析 我科 自2 1 5月至 2 1 年 00年 01
2 6例 患者均行钻 孔 引流术 , 术后 临床 症状
改善 2 4例 , 例 长期植物 生存 , 例死 亡; 1 1 术后 出现不 同程度的 气颅 2 2例 , 术后 钻孔侧脑挫 裂伤 2例 , 钻孔侧 硬膜外血肿 l , 例 钻孔
钻孔 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 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 但预 防并发症是 治疗的关键 。 [ 文献标 识码 ] B
【 参考文献 】
[] 李 1 收, 黄翠翠 . 昔洛 韦临床研 究进展 [ ] 中 国社 区医师. 更 J. 医
胶剂 , p 在 H值适宜情况 下 , 不会使 眼睛感到不适 。其缓释作用
优于单纯 的水 剂和有一定粘度 的其他粘性溶液 , 与普 通滴 眼液 相比, 药物在 眼中滞 留时 间更 长 , 增加药 物与 眼接 触时 间和面 积 , 长药效 , 延 减少 用药次 数 , 增强 药物疗 效 , 且无 严重毒 副作
肿的 1%, 0 占硬膜下血肿的2 %, 5 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高达
1% 。我科 自2 1 4 0 0年 5月 一 0 1年 7月 收治 的 2 21 6例慢 性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手术方法 根据影 像学 特征定 位血 肿最厚 部位 , 组患 . 本 者均采用局麻 , 常规 消毒铺 巾 , I长 约 3 4m, 次切 开头 切X l ~c 依
痛、 眼睛干 涩不适 、 虹膜 睫状体炎 和 角膜损 伤愈合 及预 防后遗
[ ] 钟德斌 , 7 赵丽娜 . 更昔洛韦凝胶 治疗带状疱 疹病毒性 角膜炎 的临 床疗效[]临床眼科杂志 , 0 ,64 : 6 37 J. 2 8 1()3 - 5. 0 5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24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24例分析

次 开 颅 去 骨瓣 减 压 。共 死 亡 6人 , 死 于顽 固性 消 1例 化 道 出血 , 3例 死 于 肺 部 感 染 , 2例 死 于 肾功 能衰 竭 。 在存 活 的 3 2例 中 , 过 3 1 经 ~ 6个 月 随 访 , 据 AD 根 L
的 侵 袭 , 短 了病 程 , 少 并 发 症 , 利 于 病 人 康 复 , 缩 减 有
1 , 例 患 者 继 发 大 面 积 脑 梗 塞 ,脑 水 肿 严 重 , 0ml 1 再
深 应手术治疗 。
Hale Waihona Puke 22 超 早 期 “ 孔 ” 颅 清 除 血 肿 的 优 点 此 手 术 . 锁 开
操作简便 , 麻下便 可进行 , 术时 间短 , 伤小 , 局 手 创 超 早 期 解 除 压 迫 ,最 大 限 度 地 减 少 了 手术 本 身 对 病 人
深 , 瞳孔 有 改 变 , 干 受 累 也 应 考 虑 手 术 , 往 效 果 脑 往
( 0 1 0 — 3收 稿 ,0 1 1 — 0修 回 ) 2 0— 8 2 2 0— 3 1
比较 满 意 。小 脑 出血 量 超 过 1 l 意 识 障 碍 逐 渐 加 0m ,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引流 术 后 并 发 症 2 4例 分 析
发 生并 发 症 2 4例 , 生率 为 74 , 报 告 如 下 : 发 .% 现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病例均在 局麻 下经血肿 最厚处 颅骨钻孔 ,
反 复 冲 洗 至 引 流 液 澄 清 后 置 引 流 管 一 根 行 闭 式 引 流
本组 2 4例 , 1 男 3例 , 1 女 1例 。年 3 5d后 拔 除 。本 组 引 流 出 陈 旧 性 血 液 多 者 2 0 ml - 0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应用穿刺动力下直接穿颅将血肿取出,代替开颅手术,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化为液体,经针腔排出颅外达到清除及治愈血肿的目的。

通过实践,现将对我科收治的81名此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男性6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7岁。

81例中,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伤11例、碰撞伤及摔伤54例。

临床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均行头颅CT检查,血液类型,血种分别在顶部,枕骨,额顶部、前额部等。

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和病情,在局部麻醉或局部麻醉加基本麻醉下进行钻孔引流术、术中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冲洗,术后不良症状改善明显。

其中痊愈患者72例,脑液漏2例,出现精神障碍4例、出现颅内积气1例,血肿复发2例。

未发生死亡病例。

2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21术后出现精神障碍。

这可能与引流管刺激皮层有关,治疗时应对症处理,引流管置管不能太深且不宜过硬过粗。

当患者出现躁动时,就积极查明引起躁动的有所区别原因,排除尿管刺激疼痛、尿憋、疼痛、卧姿不适等,不要轻易给镇静剂。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当病人突然突然由躁动转入过度安静或安静转入躁动时,应提高警惕,可能病情发生重大变化应迅速报告医生,对引流管做适当的调整。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应该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有专人在病人床边守护,如加床档防坠床,可适当约束患者,以防止引流管和输液针被拨掉;当患者出剧烈躁动时,切勿强烈约束,以防止换气过度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耗氧量加重创伤,使病情加重,应该有人协助注射,防止出现断针尽量缩短流滞尿管的时间。

确定患者躁动原因后,及时给予镇痛或镇静剂。

对于有跌倒、坠床的患者做好警示标志,提示医务人员特别关注,在病房走廊张贴相关知识,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借助警示标志牌等辅助方式来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1]。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不良情况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不良情况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不良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0-09-16T13:54:04.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3期供稿作者:苏平张彦秋苍东艳[导读]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硬膜,硬膜血管的止血要彻底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脑外科(150040) 苏平张彦秋苍东艳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好发于老年人,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BHID)后不良情况的发生,与老年人的生理及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手术操作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选取9例BHID术后不良情况的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9例CSDH患者,男性 7人,女性 2人。

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5岁。

2例有头部外伤史,其余无明显外伤史。

病程0.5~2个月。

头痛4例,一侧肢体无力6例,双侧肢体无力3例,智力减退2例。

术前意识清楚7例,意识障碍2例。

术前头部CT显示:单侧血肿6例,双侧血肿3例。

2 手术方法根据术前CT显示,选取血肿量最大的位置,在头皮做3~5cm直切口,乳突牵开器牵开头皮,骨钻钻孔,暴露硬膜,电烧硬膜后十字切开,将引流管插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冲洗,最后全层缝合,术毕。

二结果9例CSDH患者在行BHID后,3例在24小时内复查头部CT发现大量颅内积气,脑组织受压,脑膨胀不良。

1例在24小时内复查头部CT 发现脑内血肿,后行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

3例在一周内出现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

2例在一个月后再次出现硬膜下血肿。

三讨论CSDH好发于老年人,其出血原因与老年性脑萎缩的颅内空间较大有关,遇有外力作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出血,形成血肿。

在血肿包膜的外层内微血管不断破裂出血与过度纤维蛋白溶解促进出血,使血肿体积逐渐扩大。

而BHID后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我们体会有如下几点:1 术中引流血肿液过快,或冲洗时引流管夹闭不全,导致大量气体进入颅内,虽然气体最终可以吸收,但脑组织压迫时间延长,不利于患者恢复。

2 术中引流管插入要谨慎,动作切忌粗暴,要选用柔软的硅胶管,不能选硬质的橡胶管,其后果是极易造成脑内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6例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资料。

结果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颅内积气13例,低颅压11例,血肿复发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继发性癫痫2例,脑积液引流量过多2例。

结论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早采取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标签: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lication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drilling drainage surgery in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The data of 46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10 to September 2014. Results 13 cases had complication with pneumocephalus. 11 patients were in the condition of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Cases with recurrent hematomas were 4. And 3 cases were found with delayed intracerebral hematoma. Cases of postoperative epilepsy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were relatively 2. Conclusion Time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Drilling drainage surgery;Complications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疾病。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膜下血肿 ,血肿量小于 2 0 m l ,予保守治疗后患者预后 良好 , 1 例硬膜下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 术后 出现 同侧脑 内血肿 , 预 后 不 良。1 例 脑 内血 肿 行 开 颅 血 肿 清 除术 后 患 者 预 后 良好 。血 肿复发是慢 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常见 的并 发症 ,本组 病 例中有 1 例术后 2月复发 , 再行钻孔 引流术 , 未再 复发 。复 发 的可能原因有 :①血凝块和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未 能彻 底冲 洗 干净 ; ②慢性硬膜下血肿长 时间压迫脑 组织 , 加之 血肿包膜 厚, 脑实质膨起 困难 , 硬膜下腔不能闭合 ; ③ 血肿包膜再 出血 。 所 以术 中一定要将血肿腔 内陈旧性 积血冲到清亮 ,同时注意 不损伤血肿 内膜 , 恢复血肿腔 内的正常凝血机制 。术后应头低 脚 高患侧卧位 , 多 饮水 , 适 当多补 充等渗盐水 , 促进 脑组织膨 起消除死腔 。本组病 例中 1 例患者术后 1 0天出现硬膜下大量 积液, 患者意识 由清醒逐渐转 为嗜睡 , 遂再次行 钻孔引 流术 , 术后患者积液 明显减少 。究其原 因考虑放置引流管 冲洗过程 中, 致 血 肿 内膜 和 蛛 网膜 破 裂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由于 脑 压 的 推 动 及脑 的搏动等作用 , 使 脑脊液 流向硬膜下腔 , 积 液逐渐增 多 。 因此我们应选择软硬适度 的硅胶管 , 放置时不应过 深 , 冲洗要 动作柔和 , 避免损伤蛛 网膜而造成硬膜下大量积液的发生。本 组中 I 例患者术前深 昏迷 , G C S 4分 , 双侧瞳孔散大 , 对光反射 消失 , 术后 出现双侧 枕叶及脑桥梗 死而死亡 。发生小脑幕切迹 疝时, 直 接 挤 压 同侧 和 对 侧 的 大脑 后 动 脉 , 同 时脑 干 向下 、 向 对侧移 位 , 使 基底动脉 及其分支受 到牵拉 、 扭曲, 造成 血管痉 挛、 狭窄 , 甚 至闭塞 , 进而引起梗死 。因此早期发现 , 及时手术 治疗 , 降低颅 内压 , 缓解对脑 血管 的压 迫和牵拉 , 才 能有效 防 止脑梗死。 总之 , 钻孔 引流术方法 简单 、 创伤小 、 治愈率高 , 是治疗慢 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但仍有一些并发 症和一定的死亡 率, 重视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助 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 1 】 王 忠诚 . 神 经 外 科 学【 M】 . 湖 北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1 9 9 8 : 3 3 6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分析目的对我科收治的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以期得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病例分为两大组:A组即手术组110例,B组非手术治疗组40例。

其中A组又分为A1组(钻单孔冲洗引流组)65例和A2组(钻双孔冲洗引流组)45例,对A 组与B组、A1组与A2组有效率及A组与B组有效病例复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进行χ2检验。

结果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 0.05),A组有效病例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均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

而钻孔冲洗引流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效果是因为可尽可能地冲净血肿腔内血凝块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破坏血肿腔内环境,从而消除局部纤溶亢进,有效中止或减少血肿腔外包膜慢性出血,达到治愈目的。

但本研究组仍有5例疗效欠佳,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术前血肿压迫时间过长或由于脑萎缩严重、脑组织膨起及功能恢复慢有关。

钻孔冲洗引流术并发症主要包括①颅内积气:其原因为术中血肿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空气进入血肿腔内而结束手术之前又未将其排出,应在结束手术前向血肿腔注满生理盐水排出其内空气,本组11例颅内积气均为少量且最终均自行吸收;②颅内血肿:常见原因为术中穿伤脑组织、血肿引流过快、颅内压聚降及血压波动过大脑出血所致。

为预防术后颅内血肿形成,术中手术操作应尽量轻柔,术中术后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术后适当镇静,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切开硬脑膜时应逐渐放血,让颅内压逐渐降低;③癫痫:血肿包膜及引流管刺激皮层、继发性脑挫伤等被认为是癫痫发作诱因,本组出现1例经调整引流管位置及镇静处理后缓解且没再发;④感染:本组因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感染得当无伤口及颅内感染发生。

由于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而导致小部分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措施有脱水降颅压、活血化瘀、促进吸收及抑制继续出血、高压氧、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和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和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和防治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探讨对应的临床防治措施。

结果:38例均行钻孔引流术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34.2%.其中继发颅内血肿3例,出现颅内积气2例,颅内感染2例,血肿复发2例,脑脊液漏2例,张力性气颅1例,癫痫发作1例。

全部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

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治愈率高,针对并发症成因不同实施不同的防治对于患者预后很重要。

标签: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慢性硬膜下血肿治愈:血肿消失、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2)好转:血肿消失、症状好转、遗有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可自理.(3)未愈:血肿未完全消失,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生活不能自理。

2 结果本组38例均行钻孔引流术,采用单孔或双孔引流加生理盐水冲洗,持续引流5天后拔管。

随访半年~5年,并发症共13例,发生率34.2%.继发颅内血肿3例,出现颅内积气2例,颅内感染2例,血肿复发2例,脑脊液漏2例,张力性气颅1例,癫痫发作1例。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最佳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但并发症并不少见,其防治对于预后很重要。

由于并发症的原因不同,所涉及的临床对策也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①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2例为硬膜外血肿,原因是血肿清除后,颅内压力骤降,硬脑膜塌陷致使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小血管撕裂而引起,另外可能手术中没有很好的处理硬膜上的出血点以及骨孔缘的渗血。

1例为脑内血肿,由于术前挫裂伤灶出血[2]。

对此定位应准确,切口止血应彻底,骨腊止血时避免引起硬脑膜剥离,必要时硬膜悬吊。

钻孔点避免靠近血肿腔边缘;钻孔后,应稍扩大骨孔至直径1.5~2.0cm,硬膜切口应稍大于引流管。

手术时应缓慢减压,选用8号质软的导尿管作引流。

②颅内积气2例积气量少,通过调节体位及引流管位置能排出,拔管后半月内一般能自行吸收。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在用力而引起硬脑膜剥离 ; 钻孔后应将 骨孔稍扩 大, ③ 以直 径
术后 出现并发症 3 例 。其 中颅 内积气 1 , 2 4例 血肿复发 8 例, 继发性颅 内血肿 4 , 例 脑脊液漏 3例 , 继发癫痫发作 3 。 例
2 讨论
2 c  ̄3m为宜 , 于引 流管 置入 , 少脑损伤 ; 利 减 ④骨 缘 以骨蜡 严
发生原 因可能为放置引流管时损伤或 冲洗时水压 高冲破 蛛网膜 , 使蛛网膜下腔与血肿 腔相通 。预防措施 : ①术 中放置
引 流管 动 作 轻 柔 , 不 易 过 深 ; 冲 洗 时 要 低 压 缓 慢 , 暴 力 且 ② 忌 冲洗。
N 8

r O S


g e
1 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 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0 5 4 2f 2 0 ,4




4 4 4 .

2 杨朋范 , 王如密 , 江基尧 , 手术 治疗慢性 硬膜下 血肿 38例. a 等. 1 中 华创伤杂志 ,0 0,6 8 :7  ̄4 7 2 0 1 ( )4 5 7 .








块或纤维 蛋白等物质未 能彻底 清除 ; ③手术 操作不 当, 置入 引 流管 或由于冲洗力量 过大损 伤皮 层小血管 , 引起 出血 。防治 方法 : ①尽量彻底清除原血肿 , 中应 用大量庆大 生理盐水 反 术
复 冲 洗 至 清 亮 , 般 需 1 0 ~ 20 ml 一 50 0 0 。必 要 时 可 适 当 加 压 冲 洗 并 调 整 引 流 管 方 向 , 必 将 絮 状 的 凝 血 块 及 含 大 量 纤 维 蛋 务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和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和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和治疗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曾收治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再发可分为3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对侧再发血肿,原因各不相同。

结论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目前我们讨论的是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一般情况下并发血肿(硬膜外血肿)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的方法。

标签:血肿;硬膜下;慢性;引流术;并发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临床常见,钻孔引流术(BHID)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首选方法,具有简单有效、损伤小的特点,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再发率。

我科2005年9月~2007年8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6例,均采用颞骨单孔血肿腔冲洗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有6例并发硬膜外血肿,现将血肿并发的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预防方法和处理意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5年9月~2007年8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6例,男43例,女13例,年龄54~82岁,平均(63.0±4.6)岁[1]。

其中无明确致伤经历者24例。

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表现,精神症状、智力下降、反应迟钝21例,小便失禁6例,语言障碍14例,意识障碍8例,血肿对侧肢体乏力43例。

均由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单侧血肿52例,双侧4例。

2 治疗与结果56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钻孔引流术。

术后3例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复查头颅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其中2例出现在同侧颅骨钻孔处的周围,1例出现在对侧),血肿量大约50ml,需要手术治疗。

还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外出血(切开硬膜直入引流管后出现硬膜外出血),都行悬吊硬膜止血,但是仍有血性液体渗出,行扩大骨窗后塞入明胶海棉悬吊止血,术后2d复查CT,仍有少量硬膜外血肿。

但不具备手术指征,给予保守治疗,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

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

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

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本组103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颅内积气、癫痫发作、血肿复发、感染、精神障碍、低颅内压,共发生并发症31例,总发生率为30.10%,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9.10±11.42)d,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增加,最长165 d;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治愈26例,好转4例,死亡1例。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简单,但其手术后仍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116-02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指硬脑膜下的血肿形成已有3周以上,血肿周围形成机化包膜者[1]。

多发生老年患者,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几周前有外伤史;主要表现为头痛、肢体肌力下降、抽搐、记忆下降、失语等。

此类患者均需手术引流出硬膜下积血,解除占位效应。

该类手术简单,但仍会出现手术后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现回顾性分析103例患者行钻孔引流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2006年1月-2013年4月因“慢性硬膜下血肿”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住院患者,共103例,其中男80例,女23例;年龄14~74岁,平均43岁。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垫高头部,常规消毒铺巾,切开头皮各层,以及骨膜、乳突,撑开器撑开,钻骨孔1枚,见硬脑膜,十字切开,见暗红色血性液体流出,向硬膜下置入14 f脑室引流管1根,封堵骨孔,缝合头皮各层,固定引流管,包扎伤口,予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接引流袋。

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127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127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I y Wo d lC rnc s b u a h m t a xp n 【 n a d d a g ; o pi l n Ke r s h( i u d rI e a m ; e a a o n r 1 o r i ma e C m l ai ct o
颅骨钻孔 引流术是 目前治疗慢 性硬膜 下血肿 的最佳方法 。 20 年 1月 ~2 0 年 l 01 08 2月我院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17例行 颅 2 骨钻孔引流术 , 方法简单 、 创伤 小、 疗效 显著 , 治疗率高 , 但仍有 部分并发症影 响治疗效果 , 生各种并 发症 共 1 。现结合 本 发 O例
Z N } n n MrJ n j G f g 0 j qu a
De a me t 0 u u g r , 0 g a u t e l’ Ho p tl C o 鹊 i g 4 2 6 p n n f Ne ms re y T n n n Co n y P 叩 es si ,h n n 0 60 a
i f C0I p a i ns 0 7 s0 n Uc t o f 1 2 C习s s ue
t Ch 0 lc ub l a h r Ii S d l l r
He a 0 a b e na i n a 蜀 n g m t m y Tr pa . 0 nd Dr L a e F¨ d t i
【b ta t obe f T n Ii tecleadt a n 0 me o pia0swt cmncsb ua hma m ( S H) yt aa0 n A sr c】 j ci 、 0aa s l as n et t f m 1 t n i h i u d rl e t a C D b 叩 nt nrd y sI J r me c ci h o r i d da ae Meh d 2 ae w【 C D m Jf 20 0D c2 0 eert set e ei e ,J 0cssw cm 1ai sw r rn g. t o s1 7css . S H i h a ,0 1t e 0 8w r er pci l r e d a d1 ae 0 pi t n ee 1 o vy vw 1 c 0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权成峰;赵超【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占同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7.4%(8/108).表现为颅内积气6例,术后癫痫发作、血肿复发各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脑脊液漏2例.予引流管抽气、镇静、钻孔引流、开颅清除血肿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均缓解,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以减轻对脑组织的刺激,彻底清除积血,尽早拔除引流管,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2(025)001【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血肿,硬膜下,慢性;引流术;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作者】权成峰;赵超【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东港,东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118300 辽宁东港,东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5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以老年人居多,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但由于CSDH病理过程的特殊性,术后仍可出现并发症,较严重的为脑穿刺伤[1]、急性硬膜外血肿等[2]。

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8例CSDH均行钻孔引流术,其中8例(7.4%)出现并发症。

为最大限度减少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5~79岁,平均62岁。

有明确外伤史5例,外伤距手术时间1~6个月,有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史2例。

发生多种并发症2例,2种并发症5例,1种并发症1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2例术后6~24 h出现头痛、呕吐,复查颅脑CT示硬膜外血肿,颅内少量积气;其中1例术后19 h出现癫痫发作,3个月后出现头痛伴一侧肢体瘫痪,复查CT示血肿复发。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好 。B I H D是 目前治 疗 C D 的最佳 方 法 【但是 仍有 一些 较 为严 SH 1 I , 11 般 资 料 : 组 患 者 共 9 .一 本 9例 , 7 男 6例 , 2 女 3例 ; 龄 7 9 重 的并 发症 。现 将本 组病 例 发生 的并 发症 讨论 如下 。 年 —0 .血 是 S H术 后 常 见 的 并 发症 , 发生 率 为 3 %~ 8 . 3% 7 岁 , 均 6. 岁 ; 中 6 平 14 5 其 o岁 以 上 7 例 , 7 . % ;5 5 3 占 37 4  ̄9岁 2 31 肿复 发 : C D 3 3 例 , 2 . %;5岁 以下 3 , 3 3 占 33 4 2 例 占 . %。有 明 显 的外 伤史 8 0 3例, 日 本 组 5例患 者在 3 0天 内 出现 血肿 复发 , 出现颅 压增 高和 神经 外 伤距离 人 院时间 在 3 至 6个 月 。 高血 压病 史 3 例 ; 周 有 5 近期 服 功能 障碍体 征 。 次人 院后 给 予 B I 术后 恢复 良好 , 再 H D, 未再复 发 。 用抗 凝药 物病史 者 l 例 ; 0 伴有 糖 尿病 的 1 例 。 6 复发者 的年 龄 在 7 岁 左 右 , 为双侧 额颞 顶广 泛血肿 ,高 龄和 O 4例 ① 1 . 床症 状 和体 征 : 组病 例感 头 晕 头 痛有 7 例 , 同程 度 一 血 肿量 偏多 的 患者 为主 要 复发 人 群 。主要 因 素有 : 老 年人存 在 2临 本 6 不 侧 肢体 麻 木 乏力 或 偏 瘫 9 5例 ,有 意识 障碍 和精 神 异 常 行 为 4 脑 萎 缩 弹性 较差 , 血肿 形 成 后脑 组 织受 压 较久 , 1 当 血肿 引 流后 不 例 , 检 发现 4 。 体 例 能 自行 膨起 复位 。因此 在引 流 血肿 时 应注 意缓 慢 释放 , 并适 当延 1 . 像学 资料 : 部 病例 行 C 查 , 现血 肿全 部位 于幕 上 , 3影 全 T检 发 其 长置 管时 间 。术后 根据 心肺 功 能 情况 适 当补 充生理 盐水 , 加颅 增 中双侧血 肿 1 例 , 侧血 肿 8 例 。C 9 单 0 T显示 等 密度 3 例 , 杂密 内压以促进脑膨复。 9 混 采取头低脚高位 , 同时术后患者绝对卧床 , 避 形成颅内血肿 度 2 例 , 密度 3 例 。 中线 结构 偏移 : 于 lm的 3 , 4 低 6 脑 小 c 9例 大于 免因体位活动牵拉颅内硬脑膜致桥静脉破裂出血 , lm 的 6 c 0例 。表 现 明显脑 萎 缩 的 1 例 。 6 复发 。 为 了预 防血 肿复 发 , 中应 当仔 细冲洗 血肿 腔 , 血凝 ② 术 清除 1 . 疗 方法 : 部 病例 进行 了 B I 4治 全 H D术 , 据 C 根 T显示 血肿 的所 块 和 F P等纤溶 酶物 质 。 kd 的研 究指 出 C D D O aa S H患者 行单 纯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时 调 整 引 流 管 位 置 及 延 长拔 管 时 间 , 患 者 无 明 显 自主 症 状 , 术
后 1 个 月随访 C T均完 全 吸 收 。 脑 挫 裂 伤 2例 , 为 术 中 迅 速 脑
1 . 1 一 般 资料
6 4 . 5岁 ; 有 明显颅脑外伤史 3 7例 ; 外 伤 后 距 入 院 时 间 3周 ~ 1 8个 月 ; 伴高血压病史 1 4例 。 表 现 为 头 痛 、 头昏4 5例 , 不 同
程度肢体偏瘫 2 5 例, 精 神 行 为异 常 1 3例 , 意识 障 碍 1 例 。 行
头颅 C T扫 描 示 血肿 均 位 于 幕 上 , 以额颞 顶部 居多 , 其 中单 侧
复张 , 在摆放引流管时不 慎插入 皮质 所致 , 立 即拔 出引流管 、 积 极 治 疗 后 治 愈 。癫 痫 大 发 作 1例 , 系拔 出 引 流 管 后 出 现 , 复
检查行术前准备 , 第 2天 行 钻 孑 L 冲洗 引流术 , 术后 7 d拆 线 ,
均 治 愈 出 院 。全 部 术 后 6~8 h常 规 复 查 C T, 主 要并发 症 : 少
到中等量积气 3 2例 , 无张 力性气 颅发 生 , 与 术 前 血 肿 呈 几 乎 本 组男 4 6例 , 女 9例 ; 年龄 4 9~ 8 0岁 , 平 均 少 到 等 量 的积 液 l 2例 , 均为脑 萎缩严 重者 , 经 无 菌 操 作 下 及
施 。 方 法 总 结 采 用钻 孔 引 流 术 ( B H I D) 治疗的 5 5例 C S D H 患者资料 , 结 合 文 献 对 并 发 症 的 防 治 进 行 分 析 总 结 。 结
果 5 5例 患 者均 痊 愈 出院 。 术后 发 生 脑 挫 裂 伤 2例 , 癫 痫 大发 作 1 例, 经 处 理 后 均 治 愈 。结 论 积极 认 识 C S D H 术 后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038投稿邮箱:sjzxyx12@·临床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宁立金(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0 引言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患者由于颅内出血,多为脑皮质桥静脉撕裂出血,导致血液硬膜下堆积,从而压迫脑叶。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但是通过该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常见类型为硬膜外血肿[1]。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4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接受该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20例,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对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43±7.87)岁,患者的性别比例为85:35(男:女)。

通过临床检查后,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25.00%(30/120)的患者存在头痛现象、20.83%(25/120)的患者存在呕吐现象、4.17%(5/120)患者存在失语现象、1.67%(2/120)的患者存在瞳孔放大现象、5.00%(6/120)的患者存在对侧肢体轻度偏瘫。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不存在精神异常现象,且没有患者对药物过敏。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术,其具体操作方法为:根据患者的血肿部位以及血肿的大小程度,直接选择微创针用电钻单针或根据血肿高低用双针钻孔,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也可以根据血肿定位,头皮切开小切口,用人工手摇钻对颅骨进行钻孔,缝吊硬脑膜,然后十字切开硬脑膜,放置硅胶管对液态血肿进行引流。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先前选择的较低位置的孔进行血肿引流,同时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清洗,直到清洗液不再浑浊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性钻孔引流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24例患者出现头皮延迟愈合、颅内出血、继发硬膜外血肿和血肿复发等并发症。

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重视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并发症;分析【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081-02Analysis the complication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after trepanation and drainage treatment measures Lu Lichun,Li Weisheng,Qian Xinglong,Yu Minghui. 【Abstract】Objectve To analysis the complication of chronic subduralhematoma(CSDH) after trepanation and drainage treatment meas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0 patients from 2006 to 2014 in our hospital with CSDH occurred complication and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24 patients had delayed healing of the scalp,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econdaryepidural hematoma, hematoma and other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Drilling drainage surger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the patients.【Key words】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 Trepanation and drainage; Complication;Analysis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1-2],约占颅内血肿的10%,发病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见于小儿和老人[3]。

钻孔引流术操作简单有效,创伤小,被公认为CSDH 首选治疗方法[4-7]。

但临床手术后也存在头皮延迟愈合、颅内出血、继发硬膜外血肿、血肿复发、颅内积气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性钻孔引流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性钻孔引流术患者160例,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龄37~75岁,平均55±4.6岁。

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其中双侧血肿36例,占22.5%;单侧血肿 124例、占77.5%。

有明确外伤史者41例,有轻微脑外伤史者96例,不明原因23例。

1.2 治疗方法对160例患者进行头颅影像检查后,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单孔或者双孔冲洗引流。

首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后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确定切口位置,以头颅CT或MRI定位血肿最厚处作一 3cm 纵切口,常规消毒铺巾。

然后行颅骨钻孔一个。

十字切开硬膜,置12F或14F硅胶引流管,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清亮,丝线固定引流管于头皮,缝合头皮。

头卧向患侧,每天静滴等渗液体2000~3000ml引流约3~5d。

当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后,复查头颅 CT 血肿消失或残余少量硬膜下积液,脑复位良好后拔除引流管。

1.3 统计指标和方法对临床疗效和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包括有颅内积气、积液、血肿复发、继发硬膜外血肿等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2.1临床疗效 160例患者术后共治愈158例,占98.8%;死亡2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心衰致死,死亡率为1.2%;临床手术效果整体比较显著。

2.2并发症 160例患者中,有2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头皮延迟愈合、颅内出血、继发硬膜外血肿、血肿复发、颅内积气、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

其中,血肿复发7例(29.2%)、头皮延迟愈合4例(16.7%)、颅内出血4例(16.7%)、颅内积气4例(16.7%)、血肿腔残留2例(8.3%)、脑脊液漏2例(8.3%)和颅内感染1例(8.1%)。

血肿复发的发生率较高,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最低。

3.并发症发生原因血肿复发原因包括复发原因:出现包膜再出血症状;血肿腔内的凝血块冲洗不净;脑实质存在膨起困难症状,或存在脑萎缩以及包膜较厚等情况[8]。

颅内积气主要原因是积血流出后硬膜下出现空腔,且进入空气所致[9]。

颅内感染主要为术中操作不规范等导致感染以及术后通过血行途径发生颅内感染[10]。

继发颅内血肿发生原因包括硬膜下血肿主要因颅内压降低或血肿包膜出血等导致桥静脉断裂而致等。

脑脊液漏常因放置引流管或冲洗时损伤到蛛网膜,使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与血肿腔相通后引起。

头皮延迟愈合原因为引流管从原切口引出属于异物长期刺激切口周围皮肤所致。

继发硬膜外血肿能为术中释放积血太快,颅内压骤降,硬脑膜塌陷硬膜与颅骨产生剥离,导致血管拉断出血。

4.讨论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CSDH的诊断愈加明确。

钻孔引流术效果良好,治愈率高。

虽然钻孔引流术是CSDH首选的手术方式,但临床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所以手术时需注意手术细节及围手术期处理,重视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1]AF Ducruet, BT Grobelny, BE Zacharia, et al.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J]. Neurosurgical Review,2012,35(2):155-169.[2]Lucas Bernardes Miranda,Ernest Braxton,Joseph Hobbs,et al.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in the elderly:not a benign disease Clinical article[J].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1,114(1):72-76.[3]李剑.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和术后血肿复发原因的探讨[J]. 吉林:吉林大学,2013.[4]Chandrasekaran Kaliaperumal,Ayman Khalil,Eoin Fenton,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 to compare the utility and outcomes of subdural and subperiosteal drai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J].Acta Neurochirurgica,2012.154(11):2083-2089.[5]S Ohba,Y Kinoshita,T Nakagawa,et al.The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J].Neurosurgical review,2013,36(1):145-150.[6]谢军,刘展飞,陈卫民等.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引流不畅原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4):309-311.[7]刘序斌.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7):131-133.[8]葛永兴,王寿海,周继业.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45-445.[9]梁宇迪,邓景阳,曾志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122-124.[10]ChingLin Chen,HuiLing Kuo,WeiHung plication of an acute subdural hemotomalocated between dura and outer membrane space after burr-hole drainage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orrhage[J].Formosan Journal of Surgery,2014,47(5):197-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