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实验数据以及心得.doc
测树学实习报告(2篇)
第1篇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测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林业基础学科,在林业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工程设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们于2023年在某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测树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树木生长量、生物量、蓄积量等指标的测定技术。
2. 提高野外实地操作能力,熟悉使用测树仪器和设备。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增强对林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测树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包括树木生长规律、树木结构、树木分类、测树学的基本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测树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野外实习(1)样地调查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样地调查。
首先,我们学习了样地布设的方法和原则,然后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在指定区域内布设了标准样地。
在样地内,我们进行了树木挂牌、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指标的测定,并记录了树木的种类、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
(2)测树仪器使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测树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测树尺、直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了野外测量的准确性。
(3)树木生长量调查我们学习了树木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年轮分析、生长锥测定、枝条生长量测定等。
通过对树木生长量的调查,我们了解了树木的生长状况,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4)生物量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枝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等。
通过生物量调查,我们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碳汇的贡献。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了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树木生长量、生物量、蓄积量等指标的测定。
测树学实习报告
测树学实习报告一、目的1.掌握标准地(或固定标准地)设置的内、外业方法;1.1.熟悉地区地森林特点和规律;1.2.收集有关林分和自然因子的材料,作为研究立地条件,林分生长规律,测定林分蓄积、材种和生物量,编制森林经营数表(如地位指数表、材种出材量表、林分收获表等),以及分析比较不同营林措施效果的基础。
1.3.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亦称永久性标准地),临时标准地一般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保留。
固定标准地,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期连续性的资料,如研究林分生长过程、经营措施效果及编制收获表等。
2.角规测树2.1.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望远测树仪、林分速测镜、棱镜角规等)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技术;2.2.掌握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杆式角规、林分速测镜望远测树仪、轮尺或围尺、皮尺、罗盘仪、测绳、勃鲁莱测高器)、记录夹、记录用表、森调工作手册、粉笔、计算工具等。
三、步骤标准地设置(一)、标准地的设置与调查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亦称永久性标准地),临时标准地一般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保留。
固定标准地,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期连续性的资料,如研究林分生长过程、经营措施效果及编制收获表等。
(二)选择标准地的条件1.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在选择标准地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⑴.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根据调查地目的,在调查地区内所选择的标准地应该是调查地区一定类型林分的代表。
⑵.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
每个标准地内的林木特征和立地条件均应一致。
⑶.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测树学材积计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立木材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立木材积三要素(胸径、树高、胸高形数)对材积的影响,并能熟练运用立木材积表进行实际操作。
二、实验原理立木材积是指树木从根部至梢部截断后,树干部分所包含的木材体积。
立木材积的计算主要依据立木材积三要素:胸径、树高、胸高形数。
胸径是指树木胸高处直径,树高是指树木从根部至梢部的垂直距离,胸高形数是指树木胸高处的横截面形状系数。
立木材积计算公式如下:V = K × D² × H其中,V为立木材积(立方米),K为材积修正系数,D为胸径(厘米),H为树高(米)。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树木:胸径20-30厘米,树高10-15米,胸高形数0.5-0.7的树木若干。
2. 测量工具:皮尺、卷尺、钢卷尺、测高仪、游标卡尺等。
3. 计算工具:计算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标记实验树木:在实验树木胸高处标记,以便后续测量胸径。
2. 测量胸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树木胸高处的直径,记录数据。
3. 测量树高:使用钢卷尺或测高仪测量实验树木从根部至梢部的垂直距离,记录数据。
4. 测量胸高形数:在实验树木胸高处截取横截面,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宽度、长度,计算胸高形数。
5. 查找立木材积表:根据实验树木的胸径、树高、胸高形数,在立木材积表中查找对应的材积修正系数K。
6. 计算立木材积:将实验数据代入立木材积计算公式,计算实验树木的立木材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树木编号 | 胸径(cm) | 树高(m) | 胸高形数 | 材积修正系数K | 立木材积(m³)-------- | -------- | -------- | -------- | -------------- | -------------1 | 25 | 12 | 0.6 | 0.8 | 3.02 | 28 | 14 | 0.7 | 0.9 | 3.63 | 22 | 11 | 0.5 | 0.7 | 2.82.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立木材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测树学总结资料实习总结
测树学总结资料实习总结测树学总结一、名词解释★测树学:测树学是以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算树木、材分、材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重量以及收获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误差: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会区分,可能会出选择根径:贴着地面的树干的直径。
地径:距根径10cm处的直径。
胸径:距根径1.3m处的直径。
伐倒木(felled tree) :立木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干。
树干材积:指根径(伐根)以上树干的体积。
树高:树干的根颈处到主干梢顶的长度称为树高。
枝下高分为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
树干直径: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Diameter)。
用D或d表示胸高直径:位于距根颈1.3m处的直径,简称为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树高(tree height):树干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高度。
胸高断面积(basal area of breast-height) :树干 1.3m处的断面积。
树干材积:指根颈以上树干的体积(volume),记为V。
树干横断面: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
树干横断面形状近似圆形,更接近椭圆形。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视其为圆形,平均误差不超过±3%。
树干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为:纵断面:沿树干中心假想的干轴将其纵向剖,所得纵剖面的形状。
干曲线:围绕纵剖面的那条曲线干曲线方程-将干曲线用数学公式予以表达。
干曲线自基部向梢端的变化大致可归纳为:凹曲线、平行于x 轴的直线、抛物线和相交于y轴的直线这4种曲线类型。
干曲线围绕干轴旋转可得四种几何体:凹曲线体(D)、圆柱体(C)、截顶抛物线体(B)和圆锥体(A)。
立木高度:一般用测高器测定(H<10m可用测杆)。
立木直径:一般仅限于人们站在地面向上伸手就能方便测量到的部位,普遍选择胸高直径(DBH)立木材积:通过立木材积三要素(D、H和胸高形数)计算材积★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测树学实习报告范文
测树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前言测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测量和研究树木生长、结构、功能和环境适应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次测树学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实践环节,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测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深入学习了测树学的实际应用技术。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学习测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树木生长规律、树木结构特点、测树学的测量方法和技术等。
通过系统学习,我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2.实地测量树木尺寸和高度在实习过程中,我带着导师亲临实地,学习了树木尺寸和高度的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树木的健康状态和生长情况。
在实践中,我发现树木尺寸和高度的测量需要技巧和经验,不仅需要准确操作测量仪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3.分析树木种质和生长速度对于树木来说,种质和生长速度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在实习中,我学习了树木种质和生长速度的评估方法,了解了如何通过测量树木的年轮和树轮宽度来判断其生长速度。
通过对树木种质和生长速度的分析,我们可以为树木科学种植和管理提供依据。
4.应用测树学技术进行树木病虫害检测树木病虫害是树木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实习中,我学习了使用测树学技术进行树木病虫害检测的方法。
通过观察树木的叶片、枝干和树干等部位,结合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树木是否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通过实习,我将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通过与导师和同学的讨论和交流,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导师和同学们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工作。
园林测量树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园林树木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美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情况,为园林设计、管理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园林测量树木实验。
二、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园林树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园林树木生长状况,为园林设计和养护提供数据支持。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XX市XX公园五、实验材料与设备1. 树木测量工具:皮尺、测高仪、量角器、指南针等。
2. 记录工具:笔记本、笔等。
3. 实验小组:XXX、XXX、XXX等。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树木定位:使用指南针确定树木的朝向,并用皮尺测量树木距离公园边界或重要景点的距离。
2. 树木高度测量:使用测高仪测量树木高度,记录数据。
3. 树干直径测量:使用皮尺测量树木胸径(距地面1.3米处),记录数据。
4. 树冠面积测量:使用量角器测量树冠投影的长和宽,计算树冠面积。
5. 树木生长状况观察: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如枝叶茂盛程度、病虫害情况等,并记录。
6.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测量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进行分析。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高度测量结果:本次实验共测量了20棵树木,平均高度为XX米。
2. 树木胸径测量结果:平均胸径为XX厘米。
3. 树冠面积测量结果:平均树冠面积为XX平方米。
4. 树木生长状况分析:大多数树木生长状况良好,枝叶茂盛,病虫害较少。
部分树木存在枝叶稀疏、病虫害较重等问题。
八、实验结论1. 本次实验成功地掌握了园林树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通过测量数据,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状况,为园林设计和养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3. 提出了以下建议:a. 加强树木养护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
b. 定期进行树木修剪,保持树木形态美观。
c. 合理配置树木,提高园林景观效果。
九、实验总结本次园林测量树木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园林树木的生长状况,掌握了园林树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测树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测树工具,如测高仪、量角器、皮尺等。
3. 熟悉树木生长量、树高、胸径等基本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 了解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包括树木年轮的观察和计算。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XX林业试验站四、实验材料1. 测高仪2. 量角器3. 皮尺4. 树木样株5. 树木年轮样本五、实验内容1. 树木生长量测量- 使用测高仪测量树木高度。
- 使用皮尺测量树木胸径。
- 记录树木生长量数据。
2. 树木年龄测定- 观察树木年轮样本,确定树木年龄。
- 学习树木年轮的形成和生长特点。
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树木的径级、形数、材积等生长指标。
- 分析树木生长规律。
六、实验步骤1. 树木生长量测量- 将测高仪放置在树木正前方,调整至与树木顶部平齐。
- 启动测高仪,读取树木高度数据。
- 使用皮尺从树木基部量至胸高处,记录胸径数据。
2. 树木年龄测定- 取树木年轮样本,观察树木年轮的排列和特点。
- 计算树木年龄,即年轮数目。
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 根据树木胸径和树高数据,计算树木的径级、形数、材积等生长指标。
- 分析树木生长规律。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生长量测量结果- 树木高度:XX米- 树木胸径:XX厘米2. 树木年龄测定结果- 树木年龄:XX年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结果- 树木径级:XX级- 树木形数:XX- 树木材积:XX立方米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了使用测树工具,如测高仪、量角器、皮尺等。
3. 熟悉了树木生长量、树高、胸径等基本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 了解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包括树木年轮的观察和计算。
九、实验心得1. 测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测树技术。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树学”实训教学心得
全 面 了解 现 在 的学 生 状 况 。 受 社 会 、 庭 的 负 面 影 响 , 分 学 生 存 在 家 部
d
1. 2 e) 2 1( a r
严重的思想 问题 。 缺乏责任感 。 失去对传统 的认 同感 , 愚昧无知 。 国家意识 。
集体 意识 , 精 神 淡 薄 。 化 基 础 也 非 常 差 , 习 主 动性 不 强 。 互助 文 学
地进 行 了教 改 实践 。
每 木检 尺表
树种: 径 阶 活 _术 立 牯 立
如 何使 《 树 学 》 程 教 学 适 应 现 代 社 会 需 求 , 高 教 学 质量 , 进 学 测 课 提 促 生 测 树 基 本 技 能 的 熟 练掌 握 呢?
一
、
了 解 当 代 林场 人 才需 求
下, 林学专业课教学也进行了大胆 尝试。《 测树 学》是林 学专业基础课 程 , 行 标 准 地 测设 ; 木 检 尺 , 算 林 分 平 均 高 ; 定 林 分 蓄 积 量 。 要 求 学 生 三 每 测 确 它不仅 为森林资源合理经营与永续利用 , 制定采伐 限额 , 林地质景评价 、 森 个过程都能独 立完 成。经过 一次 实训后 , 我们 就分 别进行 实操 和理论 考 林 多种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而且也为林学各个分 支学科开展分析研 究 核 , 据 平 时教 学 中 了解 的学 生 情 况 , 加 上 考 核 成 绩 对 学 生 的 整 体 情 况 根 再 提供相应 的测算理论知识与方法。所以 , 教学改革 中《 在 测树 学》 首当其冲 进 行 分 析 。 出 题 进行 强化 练 习 。 再
深 化 教 学 改 革 , 变 教 学 理念 , 转 明确 “ 什 么? 怎 么 教 ? 教 的是 谁 ? 深 算 , 教 所以学 生不光会动手操作 , 也要会用笔算出结果 , 这样 才算全面掌 握技 化 教 学 改 革 。 高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 乘 着 学 校 教 改 的 春 风 , 教 研 组 的 带 领 能。比如, 提 在 用一元材积表法测算林分 的蓄积量 , 我们要 求学生 3人 1组 , 进
测树学_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测树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测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测量树木的技术水平,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X森林公园三、实习内容1. 熟悉测树学基本理论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测树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复习和巩固,包括树木生长规律、树高测量、胸径测量、树冠测量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测树学在林业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2.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标准地的设置方法,包括样地面积、样地形状、样地位置等。
随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设置了标准地,并进行了林分调查,包括树种、树高、胸径、树冠等数据的测量。
3. 树木生长指标测定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树木生长指标测定方法,包括树高、胸径、冠幅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树木的生长指标。
4. 林分密度与蓄积量估算在掌握树木生长指标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林分密度与蓄积量估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根据树木生长指标和林分结构,估算出林分的密度和蓄积量。
5. 森林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森林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了解了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林业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成果1. 提高了测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掌握了测树学基本技能,如标准地设置、树木生长指标测定、林分密度与蓄积量估算等;3. 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林业工作奠定了基础;4.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测树学实习,我们对测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测树学的基本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林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测量树高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了解测量树高度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使用影子测量法、直角三角形测量法等基本方法测量树的高度。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要求1. 实验器材:直尺、卷尺、测斜仪、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
2. 实验场地:选择一棵已知高度的树木作为实验对象。
三、实验步骤1. 影子测量法:(1)选择晴朗的天气,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2)将直尺或卷尺竖直放置在树木旁边,测量直尺或卷尺的影长,记为L1。
(3)测量树木的影长,记为L2。
(4)计算树木的高度:H = L2 / L1 L。
2. 直角三角形测量法:(1)在树木附近找一个直角等腰三角板,将其立放在地面上。
(2)观测者匍匐于地面,通过三角板的斜边观察树木的顶端。
(3)当正好观测到树木顶端时,测量三角板与树木的距离,记为D。
(4)计算树木的高度:H = D tan(θ),其中θ为观测者与三角板斜边所成的角度。
3. 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测量:(1)将测斜仪或经纬仪对准树木顶端,调整仪器,使其与地面垂直。
(2)读取仪器显示的树木高度值。
4. 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1)将激光测距仪对准树木顶端,确保激光束垂直照射。
(2)读取仪器显示的树木高度值。
四、实验结论1. 通过影子测量法,我们可以根据直尺或卷尺的影长和树木的影长,计算出树木的高度。
2. 直角三角形测量法利用三角板的斜边和观测者与三角板斜边所成的角度,计算出树木的高度。
3. 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树木的高度。
4.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仪器与地面垂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避免因阳光不足或角度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在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时,要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测量树高度的方法和原理,掌握了使用不同仪器进行测量的技巧。
大树面积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大树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面积测量工具测量大树冠面积的技巧。
3. 了解大树冠面积与树木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大树冠面积是衡量树木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树木的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能力。
大树冠面积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圆锥法:以树干为轴,将树冠投影到水平面上,计算投影面积。
2. 等高线法:将树冠划分为若干等高线,计算等高线所围成的面积。
3. 点数法:在树冠上随机选取若干点,计算这些点所围成的面积。
本次实验采用圆锥法进行大树冠面积的测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实验地点的大树、卷尺、测量尺、计算器等。
2. 实验仪器:测量尺、卷尺、平板电脑(用于记录数据)。
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选择一棵生长状况良好、树冠形状规则的大树作为实验对象。
2. 测量树干直径:使用卷尺测量树干胸高处(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记录数据。
3. 测量树高:使用卷尺测量树高,记录数据。
4. 计算树冠投影面积:将平板电脑放置在树冠下方,调整角度,使平板电脑屏幕与树冠投影平行。
打开测量软件,记录树冠投影面积。
5. 计算树冠面积:根据圆锥法公式,计算树冠面积。
6.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树干直径、树高、树冠投影面积、树冠面积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 树干直径(cm) | 树高(m) | 树冠投影面积(m²) | 树冠面积(m²) || -------------- | -------- | ------------------ | -------------- || 30 | 12 | 15 | 14.13 |2. 实验结果分析:(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树干直径为30cm的大树,树高为12m,树冠投影面积为15m²,树冠面积为14.13m²。
(2)树冠面积与树干直径和树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测树学实验报告
测树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测树学方法和技能,了解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掌握树木的测定方法,掌握树干直径的测量方法,确定识别树种等基本技能。
实验流程:1、树木的识别和性质调查2、树木定位与标志3、测定树干直径4、根据树高与树干直径确定树木蓄积量5、制作调查记录实验器材:卷尺、直尺、量角器、铁锤、木槌、编号牌、纸笔、照相机等实验地点:校内树林实验内容:在校内选定一处林地,分别对树木进行识别和性质调查。
通过观察树木的外形、树皮、枝条、叶片、花果等特征,确定其品种。
同时测定树木直径和高度等参数,计算树木蓄积量,并完成调查记录。
实验过程:1、树木的识别和性质调查在选定的树林中,逐一观察树木,认真记录下它们的外形、树皮、枝条、叶片、花果等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比较,识别其中的品种,并对树木进行性质调查。
2、树木的定位和标志根据树木的位置和编号,制作相应的编号牌,用铁锤和木槌将编号牌钉在树干上,标明树木的编号和调查日期。
3、测定树干直径用直尺或卷尺测量树干的围长,根据公式计算树干的直径。
如果树干呈不规则形状,可以使用量角器测量树干截面的不同角度,从而推算出树干的直径。
4、根据树高与树干直径确定树木蓄积量利用现有的公式,通过树干直径和树高等参数,计算树木的蓄积量。
特别是对于采用家庭式林业和修剪整枝管理方法的果树和桃李,应采用适当的蓄积预测方法结合树木径级推算蓄积量。
5、制作调查记录完成调查后,应尽快归档记录数据。
记录内容包括树木的名称、编号、调查地点、周围环境、数据测量方法、树干直径、树高、蓄积量等信息。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测树学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了测树学的原理和实践应用,掌握了树木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树干直径的方法。
并成功地测定了树木的蓄积量和制作了调查记录。
这为我们今后在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中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通过对树木识别、测干、测高等操作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林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为日后的林业科研、森林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测树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1年6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测树学实习。
本次实习由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实习地点为江苏省某森林保护区。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测树学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4. 培养热爱林业事业、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怀。
三、实习内容1. 测树学基本理论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测树学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标准地设置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标准地的设置方法,包括样地大小、形状、位置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如何根据地形、植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样地。
3. 树木测量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树木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使用测高仪、皮尺等工具进行测量的技巧。
4. 林分因子调查我们学习了林分因子调查的方法,包括树种、年龄、密度、蓄积量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林分的生长状况、结构特征和生产力。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整理、统计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使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实习前期,我们进行了集中授课,学习了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 实习中期实习中期,我们跟随指导老师深入森林保护区,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调查。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实习后期实习后期,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了实习报告。
测树学收获和心得体会
测树学收获和心得体会树学作为一门研究植物的学科,探究了植物的结构、生态学和行为等方面,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树木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我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树木的主干由树冠和树干组成,树冠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传播种子的功能。
而树干则是植物的支撑结构,为植物提供了稳定和抗风的能力。
通过对树木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研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适应环境的机制。
其次,我通过学习树木的生理特性,了解到了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我了解到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线,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量,然后利用这种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此外,我还了解到植物的根系起到了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作用,根毛的存在提高了根系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水分和养分吸收的效率。
通过研究树木的生理特性,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同时,学习树学还让我对植物的生态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来源,并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
我了解到植物的适应性很高,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比如干旱、湿润、高山和沙漠等。
通过学习树木的生态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通过学习树木的行为特征,我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植物在繁殖和竞争资源方面表现出了很多独特的行为。
例如,一些树木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化学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以此获取更多的光和养分。
同时,一些树木还通过种子的飞散、病毒的传播和动物的传播等方式来进行繁殖。
通过学习树木的行为特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策略。
总结起来,学习树学给我带来了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树木的结构、生理特性、生态学和行为特征,我对植物的生长、适应环境和繁殖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测量树高度实验报告
测量树高度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树的高度,学习和掌握测量高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了解树木的生长原理。
实验原理:测量树木的高度是通过三角测量法来实现的。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测量尺、测量杆以及测距仪等工具来完成测量。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确定一个测量起点,即在树木的底部选择一个固定点,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 使用测量尺或测量杆,测量从测量起点到树木顶部的垂直距离。
如果树木高度超过测量尺或测量杆的范围,可以使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3.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测量尺或测量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与树木的主轴相对齐,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 如果树木比较倾斜,可以使用倾斜测量法来测量其高度。
在倾斜测量中,需要使用三角计算来确定树木的实际高度。
5. 重复测量两次或多次,求平均值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实验数据:树木高度测量结果如下:第一次测量:12.5米第二次测量:12.3米第三次测量:12.4米实验结果:树木的平均高度为12.4米。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尺、测量杆以及测距仪等工具来测量树木的高度。
在测量过程中,我注意到测量尺或测量杆要与地面垂直,并与树木的主轴相对齐,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重复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倾斜测量法。
当树木倾斜时,使用倾斜测量法可以通过三角计算来确定树木的实际高度,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树木的生长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我的测量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将有很大的帮助。
测树学实习心得
篇一:测树学实习心得测树学实习心得本次实习我主要负责标准地的测量树木胸径和树高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不同的角度测出来的胸径不相同,同样用围尺和轮尺测得的胸径有好大的差距,用轮尺测胸径只可以读出偶数,其精确度不高,而围尺比轮尺精度高,所以测得胸径是不同的;在测量树高时,选择不同胸径的树,用皮尺拉(15,20,30m)其中的一个长度,在选的点上用测高器读所选定树的数高,在测高器上可以读数高和坡度,在测得过程中要考虑坡度的大小。
通过这次实习,首先实践了自己所认知的知识,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就是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最后我认为团结与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同时这次实践也是一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过程。
篇二:“测树学”实训教学心得[论文]“测树学”实训教学心得《测树学》,是林学专业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测树学》教学实训具体做法和收获进行了总结。
测树学教学实训〓实践能力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是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乘着学校教改的春风,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林学专业课教学也进行了大胆尝试。
《测树学》是林学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为森林资源合理经营与永续利用,制定采伐限额,林地质量评价、森林多种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为林学各个分支学科开展分析研究提供相应的测算理论知识与方法。
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测树学》首当其冲地进行了教改实践。
如何使《测树学》课程教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测树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呢?一、了解当代林场人才需求现在,大多林场面临技术人才短缺,在国家重视林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林业部门也都需要实用性技术人才。
分析过去教学,总结经验。
以往的教学安排一般是一册书上一学年,每学期只有一周的教学实习。
《测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这样安排,显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体性不够。
特别是教材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公式化、理论化,老师在授课中再缺少必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造成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不能融会惯通。
测树学实习总结
测树学实习总结引言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有幸参加了一家名为测树学的公司的实习项目。
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并且对软件测试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分享我在测树学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实习内容和目标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测树学公司正在开发的一款在线学习平台的测试工作。
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执行测试用例,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并及时向开发团队反馈和报告问题。
除此之外,我还需要协助编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以及参与需求评审和设计讨论。
我在实习开始前和导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讨论,确立了我的实习目标和时间表。
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熟悉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一些常用的测试工具和技术,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软件中的问题。
实习经历在实习期间,我与导师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任务。
我们首先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制定了一份测试计划,并编写了相应的测试用例。
接着,我们使用Selenium等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了测试用例,并记录了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无法重现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日志和排查错误。
有时候,我也需要面对一些复杂的测试场景,需要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
然而,通过与导师和其他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测试经验。
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和报告问题,在与开发人员的沟通中改进测试流程,并学会了使用一些常用的调试工具和技术。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熟悉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从对需求评审到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和测试报告撰写都有所了解。
其次,我学会了使用一些常用的测试工具和技术,如Selenium、JUnit等,这些工具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非常有用。
最重要的是,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并学会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测树学实验报告总结
测树学实验报告总结测树学实验报告总结植物是大自然中的奇妙生命,它们以各种形态和特性存在于我们周围。
测树学实验是一项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植物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和适应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树木进行观察和测量,并总结出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棵高大的榉树作为实验对象。
通过测量榉树的树高、树冠直径和树干周长等指标,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这棵榉树的生长情况。
经过测量,我们发现这棵榉树高达20米,树冠直径达到15米,树干周长超过2米。
这些数据表明这棵榉树已经生长了很多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榉树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叶片丰满而有光泽,说明该树健康生长。
接下来,我们选取了一棵小巧玲珑的樱花树进行观察。
樱花树是春天里最美丽的树木之一,它的花朵娇艳欲滴,吸引了无数人们的目光。
我们通过测量樱花树的花朵直径、花序长度和花期等指标,来了解这棵樱花树的花朵特点和开花时间。
结果显示,樱花树的花朵直径约为3厘米,花序长度约为10厘米,花期大约持续2周左右。
这些数据表明樱花树的花朵较小巧,花序较短,但花期较长,给人一种持久的美感。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樱花树的花瓣呈粉红色,花朵密集而整齐,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除了以上两种树木,我们还选择了一棵常见的松树进行观察。
松树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它的树形挺拔,叶子长而尖锐。
我们通过测量松树的树高、树冠直径和年轮宽度等指标,来了解这棵松树的生长速度和年龄。
结果显示,这棵松树的树高约为15米,树冠直径约为10米,年轮宽度约为1厘米。
这些数据表明这棵松树已经生长了相当长的时间,年轮的宽度也显示出它的生长速度较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松树的叶子呈深绿色,树干粗壮而坚硬,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对榉树、樱花树和松树的生长特点和适应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榉树高大而健康,适应力强;樱花树花朵小巧而美丽,花期较长;松树生长速度较慢,但具有坚韧的特性。
测树学实验报告
测树学实验报告测树学实验报告引言:测树学是一门研究树木生长和发展的学科,通过对树木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树木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以及环境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树木的直径、高度、树冠面积等指标,探索树木的生长规律,并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树木生长进行比较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择了三棵不同种类的树木,分别是松树、柳树和槐树。
每棵树木的生长环境相同,均处于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的条件下。
2. 实验仪器:测量直径和高度的工具有卷尺和测高仪,测量树冠面积的工具有测距仪和角度测量仪。
3. 实验步骤:a. 测量直径:选取树干高度为1.3米处,使用卷尺围绕树干测量直径,并记录数据。
b. 测量高度:使用测高仪测量树木的高度,并记录数据。
c. 测量树冠面积:利用测距仪和角度测量仪测量树冠的边长和角度,计算树冠面积。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径测量结果:松树的直径为30厘米,柳树的直径为20厘米,槐树的直径为40厘米。
可以看出,槐树的直径最大,松树次之,柳树最小。
这与树木的生长速度有关,槐树生长较快,柳树生长较慢。
2. 高度测量结果:松树的高度为10米,柳树的高度为8米,槐树的高度为12米。
与直径结果相似,槐树的高度最高,松树次之,柳树最矮。
这也与树木的生长速度有关。
3. 树冠面积测量结果:松树的树冠面积为50平方米,柳树的树冠面积为40平方米,槐树的树冠面积为60平方米。
可以看出,槐树的树冠面积最大,松树次之,柳树最小。
树冠面积反映了树木的叶面积,与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有关。
三、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种类的树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槐树生长最快,松树次之,柳树生长最慢。
2. 树木的直径、高度和树冠面积都可以作为衡量树木生长的指标,直径和高度反映了树木的粗细和高度,树冠面积反映了树木的叶面积。
3. 树木的生长速度与其直径、高度和树冠面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长速度快的树木往往具有较大的直径、高度和树冠面积。
测树活动感想
测树活动感想首先是测量树木的环节。
我们被分成了几组,每组负责测量不同的树木。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和直径。
我们拿着测量工具,仔细地测量了树木的各项参数。
测量树木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站在树下,仰望起高耸入云的树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和力量。
通过测量,我们了解了这些大树的壮观和重要性,也更加关注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接着是树木砍伐的环节。
这个环节让我有些犹豫和不安,因为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我不希望看到树木被砍伐。
但是通过参与这个环节,我了解了树木砍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老师告诉我们,适度的砍伐对于森林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更加繁茂和茂密的植被生长。
同时,砍伐树木也可以用于木材的工业加工,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参与这个环节,我明白了砍伐树木虽然有必要,但要做到适度和合理,不能过度伐木。
同时也要及早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学到了测量树木的方法和技巧。
测量树木的过程中,我们仔细测量了树木的高度、直径和树冠面积。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测量树木的方法和技巧,也对树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次测树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我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同时也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更加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
希望大家一起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树学实验数据以及心得09级林学4班汤瑞芳20090143实验一、单株材积的测定目测实验数据:实验心得:1、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单株材积的测定,真正实践意义上去测树木的材积,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2、在测量中,虽然用到的两个指标只有胸径和树高,但为了衡量一株树的树势好坏,我们还测定了树势的冠幅以及第一枝下高,通过观察可知,阔叶树一般树枝着生多,形成树冠较大,,使净树干低短,干形尖削不完整。
3、此次试验中,我们还接触到了测高仪、皮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学会使用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测高仪的使用中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4、作为一个学林学的,一定要知道材积三要素:形数、断面积、树高实验二、经营数表的编制不编不知道,一编吓一跳。
今天才知道连简单的一元材积表的编制也这么繁琐,尽管老师已经提供了原始数据给我们,但当涉入到一元材积表的回归方程计算时,还是很麻烦,这里用到了以前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所以说基础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好基本功才能保证下面步骤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们要学会应用一元材积表,在编表地区内,利用标准地调查所得的每母检尺结果,以径阶株数乘材积表中相应的单株平均材积,即得到径阶材积;各径阶材积的合计值即为标准地林木蓄积。
地位指数表的编制在一元材积表的基础上,不仅要学会导向曲线的拟合、基准年龄及级距的确定,更要学会用标准差调整法导算地位指数表地位指数是一个能够直观反映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因其受林地密度和树种影响小,相对于地位级法,它更能反映且正确的表达立地质量。
实验三、标准地的设置与测量一、选择标准地的四个条件:1、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开林缘;4、当其处在混交林中时,树种,林木密度应分布均匀二、标准地的境界测量中,测线周围的闭合差不得超过1/200三、每木检尺中最后从下往上按之字形路测量四、标准地的用途:某些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如森林经营数表的编制;林分调查,切忌带有主观性,为了使数据偏高,而选好的林分,应选能代表平均水平的林分。
实验四、角规测量该方法简单实用,测树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测器接触眼睛的一端,必须使之位于角规点的垂直线上,人体旋转360°时,注意不要发生位移。
2、角规点的位置不能随便移动,如遇被树木遮挡情况,测胸高以上部分,相切记1,如不成则砍掉,或移至位点与先前位点与树干中心距离相等的位置上。
3、要记住第一棵测量的树,并标记,以免漏测或重测4、仔细判断临界树(一)一元材积表的直接编制 1、编表资料的整理将原始资料按2cm 径阶分组统计,求出各径阶的算术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统计于表4-1。
2、描绘lnD -lnV 相关曲线以横坐标表示lnD ,以纵坐标表示lnV ,在坐标纸上将成对值(Di ,Vi )描点作图。
3、选择回归模型根据曲线趋势选择最能模拟此曲线的回归方程,这次实习我们统一用b aD V =。
4、方程参数求解方程b aD V =是非线性回归方程,在进行方程参数求解时,可将其直线化。
对b aD V =两边取对数,可得D b a V lg lg lg +=,这样可化为bx b y +=0(b b a b D x V y ====,lg ,lg ,lg 0),即非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化。
根据图中的数据再做线性回归趋势线,从而得到lnV 关于lnD 的一元线性方程:y=0.150018503+0.108131818x将其转化为经验方程:v=1.16185574D^0.108131818二、地位指数表的编制(1)将标准地调查结果按照龄阶分别统计平均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计算出各龄阶的树高标准差;(2)导向曲线的拟合:H=16.15274lg (A )-5.63855,(3)基准年龄及地位指数级距的确定,实验基准年龄确定为22,地位指数级距为2。
(4)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根据得到的统计数据代入公式H=a+b/AGE ,得到参数,编制表格。
实验结果:下图为根据数据得到的散点图及公式下图为地位指数表:根据公式H j =H oj /H ok *100%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相同指数下,随着龄阶增大,树高不断变大,而且增长趋势越来越小,最后趋于0;(2)相同龄阶下,随着指数的增大,树高不断增大,而且趋势变化不大。
树木学实验心得实验一、单株材积的测定经过上半学期的理论课,我们知道在单株材积的测定中,基本测树因子的测定很重要,而最为基本的材积三要素尤为重要,即树高、胸径、和形数;•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如树干的直径、树高等)及其派生的因子(如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
•树干直径: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Diameter)。
用D或d 表示•胸高直径:位于距根颈1.3m处的直径,简称为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树高(tree height):树干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高度。
•胸高断面积(basal area of breast-height) :树干 1.3m处的断面积。
•树干材积:指根颈以上树干的体积(volume),记为V。
除此之外,我们还测定了单木的南北东西冠幅、第一枝下高等要素,这些对数目来说,都是衡量其是否健壮的因子,在生理生态学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实验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配合很重要,只有相互合作,分工合理安排,才能把实验成功做好。
实验二、经营数表的编制本次实验我们编制了一元材积表和地位指数表,在应用上来说这两种表在林地测量中用到的频率很高,所以学会编制很重要编制一元材积表需在材积表的使用地区范围内随机抽取样木,伐倒后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测定其材积,并精确测定其胸径,取得V-D的成对值。
样木不少于100株,并要求分布在各种立地条件,各径阶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否则要加大样本数,以保证编表资料能反映材积表使用地区的材积平均水平。
此次实验数据老师提供。
然后进行整理,再绘制描绘直径-材积相关曲线以横坐标表示直径,以纵坐标表示材积,根据各编表样木的胸径与材积,在计算机上以胸径为横坐标,材积为纵坐标作散点图。
再继续下面的相关操作。
一元材积表主要体现了胸径与材积之间的关系,它用于大量立木材积的测量是适用的,而对单株树木测量误差则比较大。
地位指数表编制时,根据实测的优势木平均高与年龄的关系,确定树高生长曲线式,算出各龄级树高,绘制在坐标纸上,即导向曲线。
在确定的标准年龄上整化为整米数,然后再导算出各龄阶的相应树高。
根据实测树高点在坐标纸上分布的上下限,确定立地指数级个数及级幅,并绘制出地位指数曲线图(杉木地位指数曲线图见图),在曲线上标出标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绝对值,即地位指数。
根据各曲线计算值列表,即地位指数表。
地位指数的特点是,不管林分是否达到或超过标准年龄,统一用标准年龄时的优势木树高比较它们的生产力。
标准年龄又称指数年龄、基准年龄,通常用林分达到生长旺盛期以后、生长逐步趋向稳定的年龄表示,以10年为单位取整数,多为20、30、50、100年。
地位指数级距系在标准年龄上将树高以2~4米分级。
选测优势木的株数是要求用最少量优势木达到指示林地生产力的目的。
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推荐每100平方米林地面积测定1株优势木树高,即标准地面积为600平方米时,选测6株优势木树高。
中国1979年在研究杉木地位指数中推荐在600平方米的标准地上选测林分3株最高树高的平均值作优势木平均高。
地位指数表是编制同龄林(特别是人工林)收获表的基础,用以查定立地生产力等级比用地位级直观。
由于它直接用树高绝对值表示,不是等级的相对概念,这就避免了不同地区的相同树种因划分等级标准不同而难于比较的缺点。
实验三、标准地的设置以及每木检尺这个实验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工具的使用,以前只在课堂上学理论知识,我们很少有机会使用到这些道具,而这次实验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能在测树工作中用到的工具,并且增强了动手能力。
比如罗盘仪,因为学校的罗盘仪年岁已大,其水准器就有问题,它的三脚架固定也很困难,但是经过全组人的努力,我们还是不负众望,成功的使用其确定方向,接着就是以前在实习中用过的皮尺和卷尺、测高仪,进一步熟悉了他们的操作。
标准地的形状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或矩形。
为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精度,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林缘至少20米,还要有足够的林木株数,实际工作中,此次试验中我们打了个10×10的小样方,查数株数,据以推算标准地所需面积。
然后测量标准地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
调查最基本的测树调查是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按径阶分组登记。
所谓径阶是每木检尺时进行直径分组的组中值。
组距的大小依林分平均直径大小的不同而定。
林分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是,用每木检尺求算的断面积总和除以株数得出平均单株断面积,再反查圆面积表所对应的直径,或取每木检尺胸径平方平均数的方根。
求算林分平均高或径阶平均高,一般可沿标准地对角线随机选取15~25株树,实测每株树的树高和胸径,根据树高和胸径实测值,在方格坐标纸上用手描法绘出树高-胸径曲线,再根据每木调查计算出的平均直径和各径阶中值,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所求结果。
这些平均测树指标是选定标准木的依据。
在必要时要用伐倒标准木或树木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标准地调查还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以及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等。
实验四、角规测量我只能说被那个简单的量器给吓到了,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一个这么简单地工具竟然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原理很复杂,使用很简单尽管其很简单,但是测量上我们还是要严格要求:在远离林缘(50m)的林内选一测点,以此点为旋转中心,绕测一周并计数。
绕测计数方法:与角规视线相割的计数1株,相切的计数0.5 株,相离的计数为0。
需注意以下几点:1、点位不能发生位移(二)认真确定临界树接近相切的临界树往往难以判断,可用:1. 可从树干胸径由上向下观测判断是否相切2. 通过实测D 和S 确定是否为临界树3.不得免漏测或重测•采取正反绕测两次取两次观测平均数的办法。
•记住起测方位或第一株绕测树只有按照以上步骤,我们的实验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和事实相近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