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 学习作者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鲁迅先生的相关视频,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思考问题: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 品味作者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回忆自己亲人或朋友的文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同时也学习了作者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能自主梳理文章内容,提升独立通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3.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预习成果】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ǎo( 舀 )汤gē( 疙 )瘩kāi( 揩 )桌子绞.肉( jiǎo )吩fù( 咐) láo( 唠 )叨调羹.( gēng ) 咳嗽.( sou )抹.杀( mǒ ) 草率.( shuài ) 校.对( jiào ) 深恶.痛绝( wù )2.根据意思写出字词。
____揩____:擦,抹。
____存心____:心里怀有的念头。
____悠然____:悠闲的样子。
____不以为然____: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____深恶痛绝____:厌恶、痛恨到极点。
3.文学常识填空。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____张迺莹____,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__生死场____》《____呼兰河传____》等。
写作背景链接:本文节选自箫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生活上的良师益友;萧红是鲁迅忠实的读者,对鲁迅有着浓厚的感情。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曾多次在文章中抒发对他的哀悼之情。
二、我的疑问【课文感知】1.本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鲁迅先生的?答案: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
2.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琐事,从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或特性?答案:乐观开朗、平易近人;自然朴素、人情练达;简单随和、体恤他人;不同寻常,忘我精神;幽默风趣、童心未泯;爱护青年;乐观精神。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当堂习作小结教师提出习作要求:
运用今天学过的一种写作方
法来描写一下你身边的同学,要
突显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师结
合照片引导孩子开拓思路,思考
合适的写作素材并进行写作练
习。
感谢萧红教会我们用貌似不经心
的背后写出了对鲁迅的深刻了
解,从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写出
了对鲁迅炽烈的情感。
所以我们
要以一颗饱有热情的心来感知生
活,看一朵花开,赏一朵云飘,
品一段青春!
作业:课后完成当堂习作
同学们先结合日常生活
来说素材,然后当堂进行
习作练习,最后由同学结
合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点
评。
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表达
能力以及赏析
能力。
三、板书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以小见大显中心
动词准确现精神
细节描写摹人物
侧面烘托衬品格。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所写事件,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2.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3.揣摩重点词句、段落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4.把握文章可借鉴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特征;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本课的自读,以精读为主要方法,以教师指导阅读、解决问题、及时反馈、小结、检测为策略,落实教学目标)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基本把握课文的大概内容,文章的主要特点,并提炼出课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学习目标),找到自读中关注的重点。
二、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笔记边借助“旁批”思考,完成任务:发现文章结构的特点,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所写事件。
问题1.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作者主要是从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进行记述的?问题2.文章回忆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哪些细节?请概括。
并指出哪些是详写?【方式】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阅读,帮助解决问题;教师检测第一次自读情况,形成共识。
三、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记笔记边思考,形成对下面问题的理解:1.文中琐碎的事情写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体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2.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些事件来写鲁迅先生?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式】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小结,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第二次检测自读情况。
四、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边读边做笔记边思考,完成任务,解答问题。
(屏显)任务:找出文章中描写鲁迅先生的语句和细节,体会这些语言和细节描写的好处,感受语言的特点。
问题:总体来说,这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你喜欢这种写法吗?【方式】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小结,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第三次检测自读情况。
五、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自读收获,形成《回忆鲁迅先生自读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在本次《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魅力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表示敬佩。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了解程度有限,导致讨论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导入环节增加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修辞手法和语句含义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为此,我尝试采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以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与鲁迅先生生平相关的词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与怀念之情;
-分析课文结构,认识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展现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
-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领悟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敬意;
-通过鲁迅先生的事迹,体会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及对青少年的启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鲁迅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3.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生字词教学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1.课文研读(1)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
(2)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其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3)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鲁迅先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三、课堂练习通过完成一些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英文版】Teaching Plan for "Memories of Mr. Lu Xun (Excerpt)"Teaching Objectives:1.To understand and accumulat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andgrasp their meanings and usage.2.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ext, to experience Mr. Lu Xun's outstanding wisdom,broad mind, and amiable and respectable personality.3.To learn the writing method of portraying characters' personalities throughcapturing spiritual life details in this article.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Focus: Learning the writing method of portraying characters' personalities through capturing spiritual life details in this article.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the rich and delicate emotional world of the great man Lu Xun.Teaching Process:I.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LessonIntroduce the life and achievements of Mr. Lu Xu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ext.II. Explanation of the New Lesson1.Teaching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Focus on explain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and guide students to grasp their meanings and usage.1.Study of the text(1) Explain the text in sections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generalmeaning of each section.(2)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r. Lu Xun, and guide students tofeel his outstanding wisdom, broad mind, and amiable and respectable personality.(3) Focus on explaining how the author portrays Mr. Lu Xun'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apturing spiritual life details, an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is writing method.III. Classroom PracticeConsolid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the text through completing some classroom exercises.IV. AssignmentAssign relevant homework to require students to further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the text.。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了解散文的文学形式。
2、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
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日常生活中去措写,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由于之前学过很多散文,对于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没有难度,文章内容丰富,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文章包括十四个片段,概括片段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此文片段之间并无关联,需要学生对片段进行分类这个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借助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方法。
文章重点在于分析人物形象以及明晰作者选材角度,尤其是选材角度,学生很难发现其独到之处,可通过对比阅读,一比较就显而易见了。
学习目标:1、通过圈点批注,品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重点)2、比较阅读,分析本文选材特点。
(难点)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作者的情感。
明确文章虽布局漫不经心,心有所忆就落笔成文,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贯穿其中,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2、针对目标2,设计了一个活动。
通过比较阅读,明确作者的选材特点,深度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作为时代的伟人,其高风亮节和卓越成就为后人瞩目,有时被近乎虔诚的崇拜,渐渐地,被树立成偶像,使人敬而远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学习看看你对鲁迅有哪些新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1.整体感知文,体会人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本文用取生活去展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杰出人物的戴与敬仰之情。
一、入新1.:你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2.出示迅先生的《自嘲》和《自小像》两首,入教学。
运交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
破帽遮市,漏船酒泛中流。
横眉冷千夫指,俯首甘孺子牛。
小楼成一,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 (迅 )灵台无逃神矢,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自小像》 (迅 )人把些句看作是迅先生自己品的真写照。
些充分体了他待人永不妥的斗争意志,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迅,人会想起很多:深邃、沉重、、倔、勇毅、果敢⋯⋯黑的一字,根根向上的,吸着烟、面目冷峻。
是迅通常留我的印象,他似乎“ 一切人都有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迅是的、尖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是人他的解。
只是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千夫指” 一方面,但不是他的全部。
迅先生在世的候,十分关心、步青年,著名的“左”五烈士,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有多文学青年愿意近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就来学写的《回迅先生》中的一部分。
我一起走近迅,感受迅。
二、教学新目学一:速文,概括内容1.了解作者以及迅。
(前搜集相关料,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1)迅生平介。
迅 (1881— 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人,字豫才,浙江人。
代表作有小集《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文集《》《盖集》《盖集》等。
(2)作者生平介。
, 1911 年出生于黑江省呼一个地主家庭。
1930 年了反抗父母包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并与之志同道合的伴。
1934 年和一起来到上海。
抗爆后,上海陷,到了香港,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
主要作品:《生死》《伯》《呼河》《小城三月》。
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秀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难点名称通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真实、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需要从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悟,通过事件去分析,体会鲁迅先生的真实、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文要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的品质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因此需要学生在理解鲁迅平凡生活中的事件中去感悟,去揣摩,去体会。
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写法,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在细腻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大家心中的鲁迅是什么形象呢?沉着?严厉?倔强?果敢?说说你心中的鲁迅形象。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五件小事,这十五件小事,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精神?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3.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朋友、待人热情的性格特点)4.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对妻子的尊重与爱意)5.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利用课文排版梳理各个描摹片段,把握人物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形象;通过“圈点批注”,品析文章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
2.指导学生自读梳理结构、讨论体会感情,“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3.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排版梳理各个描摹片段,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感情。
并通过“圈点批注”品析语言。
【教学难点】品析作者语言细腻白描和诗化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学习文章细节描写的生动真实和逼真传神。
通过对词句的揣摩体会文章文随笔动,笔随情至的美感和情意。
【教学策略】1.圈点批注2.合作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提出问题——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
老师总结导入:通过上学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大家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鲁迅?有些同学为什么会对鲁迅敬而远之?也许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我们毕竟年少,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先入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如果读一读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传记,相信这种状况会大有改变。
我们会看到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的鲁迅,一个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
原来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朝花夕拾》封页图、木刻鲁迅头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阅读记忆,回顾对鲁迅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重点补充萧红和鲁迅之间的交往和情谊。
在萧红眼中,鲁迅不仅仅是位令人尊敬景仰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更是一个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她终身对鲁迅怀着深深的敬仰和感激。
部编版初一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部编版初一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部编版初一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一”“同时”(行为描写)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手稿当手纸用 许先生的忙碌 去看电影坐车时谦让
以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 陪客人到深夜 夜以继日工作
检查海婴的丸子 细致包纸包 病中工作不止
教师小结:通过梳理,你可能发现文章写的是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休闲娱乐、读书写作,这些不为后人知晓的平凡琐事,离大众印象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相去甚远,把伟人的平凡生活作为题材拍摄,真实,不落俗套。
当然
作为导演要向观众展现一个怎样的鲁迅?萧红又想展现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呢?我们再读课文,深入了解鲁迅。
(二)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了解鲁迅
学习方法:整理批注 归纳人物特点
活动要求:请整理批注内容,填入下图的对应位置中
作者通过女性独特视角的细心体察,撷取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从不同侧面,以纪实的方式显示了一个真实的凡人鲁迅,一个鲜活的伟人鲁迅。
在萧红心中鲁迅是实事求是慈爱的父亲、是依赖尊重妻子的丈夫、是导师、是长者,是斗士。
他有铁骨亦有柔情,他是不屈的战士,也是亲切的长者。
人间虽然已无鲁迅,但文中鲜活的笑着、走着、工作着、爱国爱家的鲁迅仿佛和我们一起作息起居,他就
鲜活 真实 体察孩子严谨的父亲 对妻子无比倚重的丈夫
亲切幽默爽
朗的长者 对青年呵护
备至的导师 勇往直前
工作忘我的斗士
敬仰
爱戴
怀念。
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1.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之一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是部编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卓越科学家邓稼先、爱国诗人闻一多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捧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们眼前则浮现出一个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一个情深义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平常如普通人,温情如平凡人。
它从一个鲜为人道的角度,为鲁迅先生形象增添了异常真实,异常亲切的一笔,使鲁迅成为更完满、更丰富的“人”。
同时,萧红的散文,情真意切,细腻的笔调充溢着萧红对先生的敬意、怀念种种真情实感,文章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背后是对鲁迅的深刻了解,内里是对鲁迅的炽烈情感,实为我国现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怀人名篇。
是为“琐事蕴含人物本色,琐记成就经典篇章”。
三、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着重在揣摩关键语句和“批注”方法,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采取旁批的形式,透过一系列细节梳理萧红笔下鲁迅先生的不同“身份”,把握人物形象;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力求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体会萧红心中鲁迅的“身份”之重,理解作者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和梳理文意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感情,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五、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以批注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批注符号如“~~~”、“——”等做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
在交流展示中自然归纳鲁迅之“凡人”身份,为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
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22)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A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和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通读课文的能力;2.阅读课文,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3.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作者多种表达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和批注中提出的问题;2.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2.教师总结。
的确,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
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中学教育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
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课题《回忆鲁迅先生》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七下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识记重点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圈点、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4.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重点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圈点、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难点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通过上学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大家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是否真的喜欢鲁迅?有些同学为什么会对鲁迅敬而远之?也许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我们毕竟年少,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形成了一种认知的思维定式,它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如果读一读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传记,相信这种状况会大有改变。
我们会看到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的鲁迅,一个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
原来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板书课题)检查学生有关对鲁迅了解情况。
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要求:自主解决,解决不了的组内讨论、交流。
)1.读准字音咳ké嗽sou 轻捷jié调羹gēng 舀水yǎo绞jiǎo肉薪xīn金解剖pōu 揩kāi桌子细腻nì阖hé眼校对jiào 疙gē瘩da踌躇chóu chú遭殃yāng抹:抹mǒ杀转弯抹角mò抹桌子mā恶:深恶wù痛绝恶心ě险恶è塞:(sè堵塞)(sài边塞)(sāi活塞)差:(chà差不多、差生)(chā差别)(chāi出差)(cī参差)2.重点词义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新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并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并学会抓住“关键”做批注,表达个性感悟。
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学习本文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做批注,交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学习本文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可敬,严厉,勇敢,果断……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们把这句话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
面对敌人,横眉冷对,绝不妥协,是一个勇猛的斗士的形象;俯下身子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课文,看看萧红记忆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子。
二、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夏志清称萧红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她是鲁迅先生精心培育的文学青年之一。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时候,写下了《回忆鲁迅先生》。
三、背景透视: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好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养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园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名篇佳作。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圃。
四、学习新课课前预习,要求学生熟悉文章内容,利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生字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公开课教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萧红的笔触,回忆了她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展现了鲁迅先生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鲁迅先生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和品质,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培养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鲁迅先生生平事迹资料:为学生准备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生。
3.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回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片段、细节,抒发了萧红对先生真切的情感。
被安排在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属自读课文。
这一单元人文主题是“杰出人物”。
学习要求是“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和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开始学习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从第四单元开始训练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不少学生已能运用这种方法自主阅读,部分学生还需继续指导、训练,以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堂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单元目标中对人文主题的理解和语文要素的训练。
本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在教学中采用精读,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含义,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随文学习了副词。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也是教读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赏析文中细节描写。
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开展自主阅读,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以萧红《呼兰河传》中一段文字导入,简单重温作者及其作品语言真实、细腻的特点。
再设计“一读”、“二品”、“三说”、“四比”四个学习环节。
“一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品..”是重点,揣摩语言....、品析细节描.....写.,解决旁批问题,要确保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完成,指导学生从问题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两个角度入手细读文本,再全班交流分享,同时随文学习....课文补白的介词..知识。
“二品”做好了,“三说..”(总结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总结写法)就水到渠成。
“四比..”是课外阅读作业。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将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
一节课完成这篇长文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保障,即学生充分预习!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课文,概括内容,思考解决旁批中的问题。
2.品味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情感。
3.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品细腻的语言。
教学重点:概括内容,品味细节,理解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细节描写真实再现人物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思考旁批中的问题,圈点勾画批注,自学课本中介词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老师特别喜欢萧红《呼兰河传》中这段文字,充满了自由和欢快!孩子的语言,真实而有活力!今天我们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感受萧红语言的独特,感受她笔下不一样的鲁迅。
课文读过的请举手,思考旁批中的问题并做了批注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以学生小学学过的萧红《祖父的园子》中最有特点的一段文字朗读导入,唤起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及对其作品语言风格(PPT用红色字体标出有特色的语言)的感知。
课前布置学生带着任务预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有目的阅读。
二、一读——感知文本,了解鲁迅1.出示任务:课文节选14个片段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2.提示方法:人物+事件3.划分任务每组负责1-2个片段的概括,推选1-2名代表进行交流。
4.代表交流要求:以接龙的形式完成,其他学生注意听讲,纠正不准确的概括。
(1)代表交流(2)纠正概括【预设】①(鲁迅先生)笑声明朗②走路轻捷;③送客、嘱付车钱,留客吃饭;④调侃玩笑;⑤会心的笑;⑥深夜读信;⑦随意处理校样(补充:校xiào名词,学校,校官;jiào动词,订正,校对。
);⑧许先生忙碌地工作;⑨看电影让车;⑩翻书休息;⑪陪客、熬夜工作;⑫尝鱼丸;⑬认真对待包纸;⑭忘我工作5.师生小结写人叙事类内容概括:什么人什么事【设计意图】一读梳理文章内容,训练学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二品——见微知著,发现鲁迅(一)教师导入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这位友人的观点你赞成吗?观点要有依据,依据来源于文章,所以我们要细读文章,最好的方法是批注。
同学们已经基本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现在我们用问题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细品文章,去发现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二)指导批注1.提示问题式批注:①回答课本中旁批的问题。
②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
评价式批注:①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批注。
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批注。
2.示范片段1中“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这句运用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一组关联词“连……都”,写出鲁迅先生笑得没了力气,甚至于连小小的烟卷都拿不住了;副词“常常”,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严肃的,生活中的他更多的是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就是萧红所说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这样的描写一改大众心目中鲁迅严厉的形象,片段3中“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冲”这个动词既写出了笑声大,也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真性情,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快乐,再次印证了鲁迅先生是爱笑的。
这两处关于笑声的描写瞬间拉近了读者和鲁迅先生的距离。
3.提问:老师是怎么进行评价式批注的?4.学生交流,明确评价式批注方法。
【预设】示范批注将细节描写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评价,抓住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和关联词、副词、动词的运用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
5.划分任务(1)1—4组进行问题式批注,每组解决旁批中一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
问题:①片段3中“喜欢吃硬的东西”,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②片段3中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③片段5中“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④片段9中“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2)5—8组每组做一个评价式批注。
任务:①片段2:“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脚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②片段6:“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③片段11:“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又陪下去……常常陪到十二点钟”“还是坐着……还是坐着……仍旧坐在那里。
”④片段13“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三)分组批注:补充完善批注(5分钟,个人补充完批注,小组交流,确定发言代表)(四)全班交流【批注预设】问题式批注:(1)“喜欢吃硬的东西”和先生刚硬的性格有关,生病也不喜欢吃软食,正是这样的性格,先生面对敌人的时候才“横眉冷对千夫指”。
(2)写海婴,写许先生,真实再现鲁迅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
(3)梅雨季,天晴了,我高兴,许先生和鲁迅先生也都笑着,多么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场面。
“我”的回答似乎在暗示社会情况的好转,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可以看出。
(4)省略号表现了鲁迅先生在让车一事上的安排,先让女士、孩子坐车,真实诠释绅士风度。
新问题:片段3中“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鲁迅先生胃不好为什么还想再吃几个,吃东西为何还要问妻子呢?鲁迅先生赞成我的提议,我做的食物不好,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既照顾了客人,又自然流露出对妻子的尊重和爱意。
评价式批注:片段2:“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脚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刚”、“一”、“同时”、“就”四个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抓”、“扣”、“伸”、“走”,四个动作几乎同时进行,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行动很是果断。
片段6:“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每封”、“不同角落”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虽然对青年写信太草率深恶痛绝,但还是读着每一封来信,甚至戴着眼镜读到深夜。
既严格要求青年,更能宽容地对待青年,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是多么关心青年人啊!在那寒冷的年代给青年人带来了温暖和方向,让人联想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片段11:“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又陪下去……常常陪到十二点钟”“还是坐着……还是坐着……仍旧坐在那里。
”介词..“从”,表时间之久,副词..“还”表现先生将大部分时间给了客人和工作,“陪到八点钟,十点钟”来访的客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不舍离去,是多么信赖、亲近先生啊!片段13:两个“整整齐齐”,一个“方方正正”和片段11中写书桌“整整齐齐”,许先生的三个“随手”细节描写,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
三个“随手”不是随意,而是许先生也有好的生活习惯,可能是受鲁迅先生影响吧!(五)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还有许多细节和语言可以好好品味,课堂是有限的,学习的空间是无限的,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批注阅读。
现在老师小结一下,质疑的角度有:人物性格、写法、背景、文字标点……文中的细节描写真可谓于细微处见真章,萧红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这篇回忆文章,其实就是鲁迅日常生活点滴的纪实,作者信手拈来,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下,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呈现出一个平凡的鲁迅、伟大的鲁迅,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萧红写作此文时未对鲁迅先生进行直接评价,也没有抒情的语句,但她对鲁迅先生真切的感情流淌于真实、细腻的字里行间。
【设计意图】“品”是本文学习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安排充分的时间去进行。
引导学生到文字中涵泳。
学生先思考解决旁批中的问题,再指导学生总结质疑的角度,学着质疑。
通过品味细节描写,副词、介词的准确运用,感悟鲁迅先生平凡中的伟大,体会萧红语言真实细腻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说——总结提升,学习写法1.教师引导:请你们说一说(1)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鲁迅。
我感受到萧红对鲁迅先生_______的感情。
(2)通过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知道了写人可以_________________。
2.师生交流【预设】(1)幽默爽朗、亲切随和、待客热情、爱护青年、认真严谨、忘我工作;尊敬、爱戴、怀念。
(2)①撷取生活中的琐碎片段表现人物。
②通过细节描写,真实细腻的语言再现人物。
“一枝一叶总关情”!【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会总结学习所得,这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说”的环节旨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