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核心囊泡分泌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大直属网院2020年7月《细胞生物学》正考-复习资料答案

中医大直属网院2020年7月《细胞生物学》正考-复习资料答案

科目:细胞生物学试卷名称:2020年7月细胞生物学正考满分:100满分100与以下各题总分100相等单选题1.具有细胞分选功能的实验技术是(本题:1分)[A.]电子显微镜技术[B.]层析技术[C.]电泳技术[D.]流式细胞术[E.]细胞融合技术参考解析答案:D2.能够观察肌动蛋白纤维外部形态的是(本题:1分)[A.]荧光显微镜技术[B.]冰冻断裂技术[C.]负染电镜技术[D.]冰冻蚀刻技术[E.]质谱技术参考解析答案:C3.在差速离心中最先沉降的细胞器是(本题:1分)[A.]细胞核[B.]溶酶体[C.]线粒体[D.]过氧化物酶体[E.]核糖体参考解析答案:A4.生物膜的特性是(本题:1分)[A.]流动性和不对称性[B.]不流动性和对称性[C.]流动性和对称性[D.]不流动性和不对称性[E.]不流动性参考解析答案:A5.下列哪一类型的生物膜流动性好(本题:1分)[A.]胆固醇含量高[B.]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C.]脂肪酸链长[D.]鞘磷脂/卵磷脂比例高[E.]以上都不是参考解析答案:B6.RNA经核孔复合体输出至细胞质是一种(本题:1分)[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简单扩散[E.]共同运输参考解析答案:B7.原核细胞不具备下列哪种结构(本题:1分)[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壁[D.]DNA[E.]细胞膜参考解析答案:A8.内质网腔内能参与蛋白质折叠的是(本题:1分)[A.]过氧化氢酶[B.]葡萄糖-6-磷酸酶[C.]蛋白酶[D.]分子伴侣[E.]磷脂酶参考解析答案:D9.下列具有极性的细胞器是(本题:1分)[A.]高尔基体[B.]核糖体[C.]溶酶体[D.]过氧化物酶体[E.]内质网参考解析答案:A10.加速微管蛋白聚合的药物是(本题:1分)[A.]秋水仙素[B.]紫杉醇[C.]长春花碱[D.]Nocodazole[E.]以上都不是参考解析答案:B11.参与染色体高级结构形成的组蛋白是(本题:1分)[A.]H2A[B.]H2B[C.]H3[D.]H4[E.]H1参考解析答案:E12.在核仁以外区域合成的rRNA是(本题:1分)[A.]45SrRNA[B.]18SrRNA[C.]5.8SrRNA[D.]28SrRNA[E.]5SrRNA参考解析答案:E13.关于Ig-SFCAM结构的错误叙述是(本题:1分)[A.]不依赖于钙离子作用[B.]含有多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C.]含有二硫键[D.]可介导同亲性及异亲性细胞粘着[E.]以上都正确参考解析答案:E14.胶原的氨基酸序列中,发生羟基化修饰的是(本题:1分)[A.]甘氨酸和赖氨酸[B.]甘氨酸和脯氨酸[C.]脯氨酸和赖氨酸[D.]赖氨酸和丝氨酸[E.]脯氨酸和丝氨酸参考解析答案:C15.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本题:1分)[A.]不经过染色体的变化,无纺锤体出现[B.]经过染色体的变化,有纺锤体出现[C.]遗传物质不能平均分配[D.]细胞核先分裂,核仁后分裂[E.]细胞核和核仁同时分裂参考解析答案:A16.下列不属于原癌基因的是(本题:1分)[A.]sis[B.]C-myc[C.]ras[D.]cyclinD[E.]myb参考解析答案:D17.细胞的分化方向决定于(本题:1分)[A.]受精卵[B.]8细胞时期[C.]卵裂期[D.]原肠期[E.]中、内、外胚层形成后参考解析答案:D18.细胞老化现象包括(本题:1分)[A.]细胞内环境稳定性降低[B.]DNA复制能力降低[C.]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D.]细胞分裂减少甚至停止[E.]以上都正确参考解析答案:E19.细胞凋亡发生的生化改变不包括(本题:1分)[A.]细胞内Ca2+浓度降低[B.]胞浆PH值发生变化[C.]蛋白质合成增加[D.]与切冬酶(caspase)家族有关[E.]DNA发生规则片段化参考解析答案:A20.细胞凋亡时DNA片段大小的规律是(本题:1分)[A.]100bp的整数倍[B.]200bp的整数倍[C.]300bp的整数倍[D.]400bp的整数倍[E.]500bp的整数倍参考解析答案:B名词解释21.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分值:3分)参考解析答案: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将冰冻断裂的样品的温度稍微升高,让样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华,在表面上浮雕出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对浮雕表面进行铂-碳复型,并除去生物材料,置于载网上作电镜观察。

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一种由L-色氨酸酶促形成的吲哚类激素,不仅在松果体内,而且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胃肠道中产生,且普遍存在。

作为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褪黑素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刺激十二指肠和胰腺分泌碳酸氢根[1~2],最终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

Morais 等[3]在一项小鼠实验中发现,低浓度褪黑素可以显著缩短实验组小鼠回肠排除玻璃珠的时间,增强肠道蠕动。

此外,褪黑素可促进消化道溃疡愈合,对胃有保护作用,其不足会影响细胞增殖并损伤肠道黏膜[4~5]。

因此,研究褪黑素对胃肠道消化和吸收,以及胃肠道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综述了消化道褪黑素的来源与分布、受体表达及其对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的调控,以期为褪黑素在调控营养吸收和肠道健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消化道组织中褪黑素的来源与分布褪黑素最早于1958年在牛的松果体中被发现,1974年其首次在人的阑尾中被发现[6]。

除松果体外,胃肠道也是产生褪黑素的重要组织器官。

褪黑素在人胃肠道组织中的含量大概是松果体中DOI:10.16605/ki.1007-7847.2021.01.0118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21-01-29;修回日期:2021-08-08;网络首发日期:2022-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446);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PAPD)作者简介:裴江兰(1998—),女,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通信作者:王梦芝(1972—),女,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E-mail:*********************。

裴江兰,习瓒娜,欧阳佳良,王梦芝*(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江苏扬州225009)摘要:褪黑素(melatonin,MLT)作为一类主要在松果体内合成的吲哚类激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同时还能在肠道内合成,参与消化道的生理功能调控。

分泌蛋白的传递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分泌蛋白的传递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分泌蛋白的传递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分泌蛋白是一类在细胞内合成、加工后被分泌至胞外的蛋白质。

它们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外基质组织、身体免疫防御等诸多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分泌蛋白的传递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转运和分泌分泌蛋白的合成、转运和分泌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它们通常由RNA翻译而来,并在内质网(ER)中进行翻译后的修饰和折叠,然后通过Golgi体和漏斗体转运至细胞表面或胞外。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蛋白参与其中。

例如,运载蛋白Sec61,在ER 膜上形成水平的通道,允许分泌蛋白质从ER内部进入ER腔。

别的如延迟转录蛋白(LTP)则可以促进分泌蛋白的折叠,以及SRP(单一肽链识别粒子)和SRP受体则可以使分泌蛋白超过细胞质膜进入ER腔。

这些蛋白通过复杂的信号传导,促进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转运。

二、分泌蛋白的转运和储存分泌蛋白在ER和Golgi中的转运和储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保证分泌蛋白正常的合成和分泌,还能保证分泌蛋白稳定性和功能性。

对于分泌蛋白的转运和储存,ER和Golgi负责这些过程的许多重要的蛋白质,例如,Rab蛋白家族,它们在转运复杂的分泌蛋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有不少研究表明,在分泌蛋白的转运和储存过程中,Rab蛋白家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分泌蛋白穿过各种复杂的膜结构,并最终运输至目的地。

三、分泌蛋白的调控分泌蛋白的调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这决定了它们的分泌水平和活力。

因此,许多研究是集中在探索分泌蛋白的生物学调控机制上的。

对于生物学调控机制来说,许多的信号转导通路被证实作为细胞分泌蛋白的调控策略。

例如,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是一个能够调控细胞代谢和发育的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种类和环境等来调控分泌蛋白的分泌量。

除此之外,ATF6(化蛋白因子6)和IRE1(内质网膜关联的脱离1)等转录因子可以促进ER 质量和总体细胞环境的稳定,从而影响分泌蛋白的产量和质量。

2023北京高三一模生物汇编:分子与细胞(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一模生物汇编:分子与细胞(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一模生物汇编分子与细胞(综合题)一、综合题1.(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富营养化是多数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水质问题,并导致蓝藻“水华”频发。

铜绿微囊藻是蓝藻“水华”中的常见种类。

为利用水生生物控制“水华”,研究了氮浓度对大型藻和金鱼藻控制铜绿微囊藻数量增长的影响。

(1)氮可用于合成铜绿微囊藻细胞中的_____(写出两种)等生物大分子,是限制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

(2)在不同氮浓度的培养液(其他营养充足)中加入等量铜绿微囊藻(1.0×105细胞/mL)和大型溞(浮游动物),置于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测定铜绿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1.研究者得出结论,利用大型溞有效控制铜绿微囊藻增长的氮浓度范围为0.5~4mg/L,依据是_____。

(3)水生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繁殖和栖息场所。

在(2)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每组再加入等量的金鱼藻(沉水植物)共同培养,得到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如图2.由图1、图2可知,与大型溞-铜绿微囊藻共培养相比,大型溞-金鱼藻-铜绿微囊藻三者共培养_____。

试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_____(4)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自然水体时,需要考虑食物网中更多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水体的“水华”防治,可采取的措施有()A.适度捕捞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B.适时投放以蓝藻为食的鱼类C.投放适量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床D.投放适量的噬藻体(蓝藻病毒)2.(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S6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S6蛋白可以调控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在肝癌、乳腺癌等癌症中S6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为研究S6过表达的影响,将S6-GFP融合基因(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HeLa细胞系,挑选单个细胞培养两周,筛选出S6过表达细胞系。

观察发现,部分S6过表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在过表达S6的细胞中,检测到CDH1水平明显降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rab蛋白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rab蛋白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鉴定 蛋白质组学 膜泡运输 系统进化 精浆 稻瘟病菌 生育男性 小g蛋白 大核 八肋游仆虫 免疫荧光定位 信号转导 rop rab蛋白 eorab43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4年 科研热词 蛋白纯化 细胞自噬 植物学 多聚体 囊泡运输 原核表达 ypt31 ypt1 trapp复合体 tca17 sep3蛋白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rab蛋白 小g蛋白 囊泡运输 鼻咽癌 靶向运输 辣椒 转运 质谱鉴定 质谱分析 蛋白质组学 致密核心囊泡 膜融合 结构域 生物学功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序列分析 差异蛋白 差异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克隆 囊泡出芽 双向凝胶电泳 去包被 功能 分泌 临床类型 三角涡虫 tirfm rab-细胞分裂 gtpase atrabe1b 辣椒 腺相关病毒 结构 纯化 筛选 研究进展 真菌 小g蛋白 实时定量rt-pcr 囊泡运输 呼吸道上皮细胞 原核表达 功能 八肋游仆虫 免疫荧光定位 互作蛋白 rab蛋白 rab家族蛋白 rab5 his pull-down eorab2a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细胞生物学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患儿,男,4岁,因“嗜睡、视力减退”入院检查。

眼底检查: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

血乳酸浓度增高。

心电图检查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肌肉活检可见破碎红纤维。

经基因检查后确诊为Kearns-Sayre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为A、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异常,引起线粒体稳态失调,最终导致细胞功能障碍B、线粒体DNA复制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细胞功能障碍C、线粒体蛋白转运障碍,滞留在胞浆内,引起细胞功能障碍D、线粒体内累积大量脂肪或蛋白质,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细胞功能障碍E、线粒体DNA碱基片段缺失,引起氧化代谢过程的酶或蛋白合成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答案:E2、关于超薄切片的错误叙述是A、厚度在50~100nm的切片称为超薄切片B、通过超薄切片可将一个细胞切成100~200片C、制备超薄切片需使用专门的仪器—超薄切片机D、超薄切片常用玻璃制成的刀切成E、组织细胞样品被切片之前常需双重固定但无需包埋答案:E3、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核糖体E、高尔基复合体答案:C4、关于线粒体的结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是由双层单位膜围成的膜性囊内膜形成嵴,并有基粒附着B、是胞质中含有DNA的细胞器C、不同的细胞类型,线粒体形态结构并不相同D、光镜下线粒体为粒状、杆状、线状E、以上都是答案:E5、下列与微管无关的结构是A、细胞皮质B、中心粒C、纺锤体D、纤毛E、基体答案:A6、下列序列是结构基因的非编码序列的是A、内含子B、外显子C、启动子D、Alu序列E、开放阅读框答案:A7、关于细胞膜,下列哪项叙述有误A、高度选择性的半透性膜B、所含的胆固醇是双亲性分子C、膜上的载体蛋白专一进行主动运输D、是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的核心E、具有自我封闭的特点答案:C8、关于线粒体的不正确叙述是A、能量转化中心B、含酶最少的细胞器C、双层单位膜结构D、核糖体是70SE、起源于与原始真核细胞共生的原始需氧细菌答案:B9、研究发现融合蛋白为参与囊泡转运识别的蛋白因子,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A、靶膜上存在B、与SNAREs组装成融合复合物C、促使囊泡锚泊停靠D、催化囊泡融合发生E、减少能量消耗答案:A10、新生肽链导入糙面内质网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分子帮助完成,下列物质中与这个过程无关的是A、蛋白二硫键异构酶B、SRPC、SRP受体D、GTP结合蛋白E、信号肽答案:A11、如果用药物抑制Na +/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人体会出现的情况是A、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B、尿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C、肠腔内葡萄糖浓度下降D、红细胞膜葡萄糖转运速度下降E、肝细胞膜葡萄糖转运速度下降答案:A12、NLS中的哪种氨基酸发生突变后,导致核质蛋白无法入核的可能性最大A、甘氨酸B、亮氨酸C、脯氨酸D、谷氨酸E、天冬氨酸答案:C13、下列哪一时期是微丝组装的限速期A、成核期B、生长期C、平衡期D、稳定期E、聚合期答案:A14、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是A、原始生殖细胞B、卵母细胞C、精子D、受精卵E、内细胞群细胞答案:D15、Golgi(1898)发现高尔基复合体,是通过银染技术研究下列哪种细胞的结果A、狗神经细胞B、猫头鹰神经细胞C、小鼠成纤维细胞D、大鼠肝细胞E、小鼠肾细胞答案:B16、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不包括A、蛋白质的糖基化B、蛋白质的分选C、部分肽链的水解D、蛋白质的合成E、蛋白质的运输答案:D17、将细胞外的含有营养物质的溶液小滴以囊泡的形式引入细胞的过程称为A、胞吐作用B、内化作用C、胞吞作用D、吞噬作用E、胞饮作用答案:E18、具有微管组织中心作用的结构是A、中心体B、端粒C、纺锤体D、有丝分裂器E、动粒答案:A19、下列哪项功能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A、DNA的信息储存B、DNA的复制C、蛋白质合成D、mRNA的形成E、rRNA的形成答案:C20、关于微管组织中心的错误叙述是A、由中心粒和周围无定型旁物质组成B、位于间期核附近C、组织形成分裂期纺锤体两极D、与正在延长的微管正端结合E、参与微管装配中核心的形成答案:D21、神经丝蛋白只在下列哪种细胞中表达A、胶质细胞B、成熟的肌细胞C、神经细胞D、红细胞E、基底细胞答案:C22、关于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B、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强度不同C、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特异性转录因子D、组织特异性表达与基因调控区无关E、通用转录因子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答案:D23、4岁白人患儿,因反复咳嗽、腹泻就诊。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专业实务》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38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A1型题(本题共50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1、过期妊娠是指孕妇妊娠期达到或超过( )。

A .37周 B .39周 C .40周 D .42周 E .44周2、影响癔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 )。

A.器质性病变 B.心理因素 C.血型 D.年龄 E.经济状况3、尿量少于80毫升属于( )。

A.少尿 B.尿潴留 C.排尿异常 D.尿闭 E.多尿4、骨折与脱位共有的特征性表现是( )。

A. 疼痛 B. 肿胀 C. 畸形 D. 异常活动 E. 骨擦音5、空气栓塞导致死亡的原因是气栓阻塞( )。

A 、肺静脉入口 B 、肺动脉入口C 、上腔静脉入口D 、下腔静脉入口E 、主动脉入口6、月经周期为35天的妇女,其排卵时间可能在月经周期的( )。

A. 第11~12天 B. 第13~14天 C. 第15~16天 D. 第17~18天 E. 第20~21天7、某肝癌晚期患者住院期间情绪激动,常常指责或挑剔家属和医护人员,护士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

A 、给患者正确的死亡观和人生观教育B 、让患者尽可能的一个人独处C 、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D 、诚恳地指出患者的不恰当做法E 、减少和患者的语言交流8、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最主要的交通支是( )。

A .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B .前腹壁交通支 C .腹膜后交通支D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E .肠系膜交通支9、肺性脑病患者出现昏迷,一侧瞳孔扩大,急救措施应首先( )。

抑郁症科技一等奖

抑郁症科技一等奖

抑郁症科技一等奖抑郁障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损害,且对其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针对目前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不明确、诊断识别率低、治疗效果欠佳等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谢鹏带领团队开展了“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耗时10余年对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与诊治进行了系列研究,率先提出肠道微生物紊乱是导致抑郁新的病因,提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分层优化治疗的新策略,系统构建了符合中国抑郁障碍人群的疾病蛋白、代谢标志物谱,成功建立生物标志物辅助的抑郁障碍全程量化诊疗系统,提出抑郁障碍奖罚神经环路失衡理论,明确内侧眶额叶和外侧前额皮质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潜在靶点,系列研究成果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创新点1. 发现肠道微生物紊乱是导致抑郁新的病因项目组经过研究明确,肠道微生物组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脑功能与行为,是导致抑郁新的病因,以此为靶点开发出新的抗抑郁化合物并成功向临床转化。

(1)项目组通过构建抑郁的外周代谢表征,挖掘出抑郁障碍会伴有显著的微生物源代谢紊乱这一重要新线索。

(2)项目组首次将抑郁表型从人传递到无菌动物,提出抑郁症新的病因和机制,后续研究在种的层级进一步找到了引发抑郁症的特定肠道菌群。

(3)项目组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源肽聚糖可以调控溶菌酶在致密核心囊泡中的分拣以促进共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阐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炎性小体通路导致抑郁行为的发生。

(4)项目组发现先导化合物D1在抑郁症患者血浆、人源化抑郁小鼠血清及海马表达降低,进而证实直接补充D1或调控D1可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创新点2.提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分层优化治疗策略项目组利用大数据网络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多种治疗方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和自杀风险,提出了分层优化治疗策略。

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研究

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研究

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研究分泌性蛋白是一类在生物体内以分泌方式向细胞外部释放的蛋白质,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分泌性蛋白的分类分泌性蛋白可分为胞外分泌蛋白和细胞膜蛋白两大类。

胞外分泌蛋白在合成后通过内质网的高度折叠和修饰,进入高尔基体、溶酶体、内泌素小体等器官进一步修饰和封装,最终被释放到细胞外部。

细胞膜蛋白则是锚定在细胞膜上的蛋白。

二、分泌性蛋白的表达调节分泌性蛋白的表达调节主要受到转录水平的调控。

细胞核内转录因子与DNA 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如肝脏因子启动子(HNF)家族调节肝细胞特异性蛋白的合成。

细胞外调节因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也能影响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三、分泌性蛋白的分泌机制分泌性蛋白的分泌机制包括经典胞外分泌方式、非经典胞外分泌方式和非胞外分泌方式。

其中经典胞外分泌是最为研究深入的一种,其主要流程分为3步:蛋白合成、后转运和胞外分泌。

合成后,成熟的分泌性蛋白通过内质网上的小孔进入高尔基体,再到达内泌素小体。

内泌素小体将蛋白招聚成囊泡,向细胞膜方向迁移。

随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蛋白到细胞外。

非经典胞外分泌方式则是通过途径较为复杂的非囊泡转运,如胞吞作用、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等方式,最终释放到细胞外。

非胞外分泌方式则是由细胞自主向细胞外界释放蛋白,如细胞溶解、外泌体、纤维素、细胞相互作用等途径。

四、相关研究领域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泌性蛋白和相关基因被发现。

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分离和纯化各种分泌性蛋白,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和分泌机制。

同时,分泌性蛋白的失调与众多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

因此,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分泌性蛋白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此外,分泌性蛋白也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纳米医药等领域。

总之,分泌性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机制的研究涉及广泛,并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促乳素研究进展

促乳素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021,42(4)=109-114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促乳素研究进展王楠,李纯锦,陈璐,张博琦,陈通,周虚*(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62)摘要:促乳素是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和胎盘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分别为垂体促乳素和胎盘促乳素,具有促进乳腺组织发育和泌乳的作用。

由于促乳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器官中,因而还具有控制性腺功能与性行为、调节免疫、维持代谢和调节渗透压等功能,并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论文综述了促乳素的分子和基因结构、受体、分泌模式和生理作用等,为促乳素功能的研究和疾病治疗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垂体促乳素;胎盘促乳素;受体中图分类号:S8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7-5038(2021)04-0109-06垂体促乳素(prolactin,PRL)和胎盘促乳素(placental lactogen,PL)形成多肽激素家族的一部分,这些多肽激素在结构和生物学作用上均具有相似性。

垂体促乳素是一种垂体前叶激素,具有作为循环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双重功能,也是繁殖必不可缺的一种多肽类激素。

PRL是由单基因编码的,属于造血因子家族,其化学结构与生长激素相似,在各种动物中PRL的化学结构和分子质量略有不同.胎盘促乳素是一种结构和功能都与垂体促乳素相似的糖蛋白激素,PL由滋养层双细胞分泌,其mRNA 转录合成PL后储存在膜结合受体中,不同种类的PL可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PRL和PL都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可以促进乳腺发育,控制性腺功能,促进代谢稳态,并且在人类疾病研究中也发挥中重要作用。

1垂体促乳素垂体促乳素(PRL)由垂体前叶促乳素细胞表达,受下丘脑中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调节,以调节生殖功能并促进泌乳。

PRL的作用不仅限制于生殖,还有多种非生殖作用,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高度通用性,也有人称之为万能激素或多能素. PRL翻译后以多种分子形式出现,这也是其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神经生物神经肽总论

神经生物神经肽总论
5过程:先合成一段由18~25个氨基酸组 成的信号肽序列,它可穿透粗面内质网 膜,附着在核糖体上的新生肽链,边延长 边穿透粗面内质网膜,最后整个肽链都进 入内质网池。带有信号肽的前体称为前神 经肽原。信号肽在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 后,即被特异的蛋白水解酶切除,余下的 部分称为神经肽原。
2、神经肽前体的翻译后加工
5 ET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 5 垂体后叶激素:VP与学习记忆有关。 5 CCK-8抗吗啡作用。 5 ANF、BNF有利尿和抑制VP释放作用,在外
周抑制NA释放。 5 GAL在脑内有对抗ACh作用。 5 NT的生物效应有降压、升血糖、降温、增加
毛细血管通透性。
5 CGRP其生物效应与感觉传入和痛觉调制有关。 在外周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
2、释放和灭活 5 释放:高频刺激释放Dyn, 低频刺激释放
EK 5 灭活:主要是酶解,脑啡肽由氨肽酶和羧
肽酶降解。 5 Tyr――Gly―-―Gly―-―Phe――Met
氨肽酶 氨基二肽酶 羧基二肽酶 羧肽酶
第二节 阿片受体
5阿片受体主要有3种, μ ( μ 1,μ 2 ); κ ( κ 1 , κ 2,κ 3 );δ (δ 1 ,δ 2 )。 阿片受体是与G蛋白偶联的α 螺旋7次跨膜 结构,通过多种第二信使系统发挥作用。 在部分组织中,阿片受体与离子通道相偶 联, μ 和δ 受体激活K+离子通道, κ 受体 激活Ca 2+通道,其结果都是抑制了神经元 的放电。此外,还有ε,σ两种类型的受 体。
5 脑内δ 受体增强交感活性,产生升压及 脑血管收缩。
5 μ 和 κ 受体使交感活性降低,血压下降。 5 β - EP参与应激时休克的发生。针刺治疗 高血压和心率失常有β - EP参与。
三、呼吸调节作用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调控机制研究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体中至关重要的一类巨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它们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功能调控的关键角色。

因此,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研发新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蛋白质的功能调控机制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它们具有多样和复杂的功能。

蛋白质功能的调控始终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其中,蛋白质的转录后翻译调控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RNA在不同层面上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miRNA通过诱导RNA降解、抑制翻译等机制调控蛋白质产生;lncRNA则参与到染色质修饰、调节转录因子等方面。

此外,翻译后修饰调控也是蛋白质功能的重要方面。

如磷酸化、乙酰化等修饰,可以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互作性等方面。

而泛素化调控则是维持细胞内代谢平衡的重要机制。

二、核酸的功能调控机制核酸也是生命体中至关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在维持细胞遗传信息传递功能方面,核酸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RNA干扰和RNA编辑等机制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RNA干扰是通过RNA分子识别到同源或异源的RNA分子,通过RNA相关蛋白或酶的介导,执行RNA降解或抑制翻译等机制,达到调控目的。

RNA编辑则是通过RNA转录后的化学修饰,对RNA的序列进行修改,从而调节RNA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机制的调控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成为最近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多糖的功能调控机制多糖是生物大分子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它们涉及到生命中的许多过程,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等。

多糖的功能调控机制涉及到多种调控机制。

例如,在免疫细胞中,多糖通过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分子相互作用来激活或抑制细胞的免疫反应。

此外,类似于蛋白质的泛素化调控,糖类也能够被修饰为类似于泛素的多糖,并通过蛋白质上的多糖修饰酶进行修饰。

这种机制在免疫细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研发新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Human BDNF ELISA Kit(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Human BDNF ELISA Kit(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EK1127-01Human BDNF ELISA Kit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Catalog NumberEK1127-48EK1127-96定量检测血清、血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

本产品仅用于科学研究,非诊断试剂,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一、产品介绍1.背景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家族中的一员,与神经生长因子相关。

神经营养因子存在于脑及外周。

BDNF在内质网中加工合成,由致密核心囊泡分泌。

它在大脑中的海马、皮层和基底前脑区域活跃,同样也在视网膜、运动神经元、肾脏、唾液和前列腺中表达。

BDNF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元,帮助现存神经元的存活、促进新生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和分化。

BDNF的改变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作用,与抑郁、湿疹、癫痫、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衰老、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2.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

特异性抗人BDNF抗体预包被在高亲和力的酶标板上。

酶标板孔中加入标准品、待测样本和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经过孵育,样本中存在的BDNF与固相抗体和检测抗体结合。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HRP)。

洗涤后,加入显色底物TMB,避光显色。

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样本中BDNF的浓度成正比。

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参考波长570-630nm)测定吸光度值。

3.试剂盒检测的局限1)请在本试剂盒标示的有效期内使用。

2)试剂盒的试剂不能与其他批号的试剂或其他来源的试剂混合使用。

3)任何标准品稀释、操作人员、移液技术、洗涤技术、孵育温度、试剂盒保存时间的改变,都将影响结合反应。

4)本试剂盒在设计上去除或降低了生物学样本中的一些内源性干扰因素,并非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已经去除。

400-6721-600二、基本信息1.试剂盒提供的材料组分编号EK1127-48EK1127-96预包被酶标板EK1127P48T96T标准品EK1127S1vial2vials检测抗体EK1127D1vial1via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E02901vial1vial10×检测缓冲液E031010ml10ml显色底物TMB E02306ml11ml终止液E030011ml11ml20×洗液E028150ml50ml封板膜E0200662.未提供的材料设备1)能够检测450nm吸光度的酶标仪,参考波长570nm或630nm2)移液器及枪头、加样槽3)准备试剂用的试管、离心管、量筒等4)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涡旋振荡器、微孔板振荡器3.贮存试剂盒保存于2-8℃,有效期标注于标签上。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43)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43)

某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通常未分化细胞的核质比高而衰老细胞的核质比低。

()答案:错误解析:衰老细胞内水分大大减少,导至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所以核质比高。

2. 酪氨酸磷酸化用来构建结合部位,用于其他蛋白质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合。

()答案:正确解析:磷酸化是将磷酸基团加在中间代谢产物上或加在上的过程。

酪氨酸磷酸化用来构建结合部位,嘌呤用于其他蛋白质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合。

3. 程序性死亡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是因为这些细胞的表面具有被吞噬的信号,目前研究得最清楚的被吞噬信号是存在于程序性死亡细胞质膜脂双层外叶的磷脂酰乙醇胺分子。

()答案:错误解析:被吞噬信号是存在于程序性死亡细胞质膜脂双层外叶的磷脂酰丝氨酸。

4. 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任何遗传操作,通过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最终可以将细胞的遗传修饰变成植物的遗传修饰,从而改变整个植物的遗传特性。

()答案:错误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5. 肌肉的收缩是细肌丝收缩的结果。

()答案:错误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粗肌丝和细肌丝相较的结果。

6. 普通光镜样品的制备,在包埋、切片后可直接进行观察,一般不需要组织染色。

()答案:错误解析:普通光镜主要用于对黏合后的细胞切片进行观察。

7. 细胞分化是选择性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受精卵中不同的区域表达不同组织的专一性基因。

()答案:正确解析:受精卵细胞中的细胞质中,物质分布是不均匀的,正是这种不均一分布决定了肝细胞细胞的早期个股分化。

8. 在泛素化途径降解蛋白质过程中,泛素随靶蛋白一同被蛋白酶体降解。

()答案:错误解析:泛素并不被降解,它可以循环利用。

神经肽Y在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神经肽Y在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神经肽Y在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张晨亮(综述);林树;宋治远(审校)【摘要】Neuropeptide Y ,a neuropeptide 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blood glucose hemostasis ,has been found in recent years and widely involved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betic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 However the specific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This review brief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neuropeptide Y in this pro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神经肽Y是一种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和血糖稳定的生物活性肽,近年来发现其广泛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对神经肽Y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做出简要综述,为相关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神经肽Y;2型糖尿病;糖尿病心肌病;心血管并发症【作者】张晨亮(综述);林树;宋治远(审校)【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 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 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 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3+6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90%左右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

神经肽

神经肽

来自同一前体的神经肽之间的关系
同一前体可产生多种神经肽,属于一个家族,但功能不 一定相同。 例如: 前脑啡肽原可派生出14种生物活性肽,都属阿片肽,主 要是δ受体激活剂。 前强啡肽原可派生出6种肽,都属阿片肽,全部都是K受 体激动剂。 前阿黑皮素(POMC)派生出β-内啡肽,ACTH。αMSH, g-趋脂素等多种活性肽,其中仅β-内啡肽为阿 片肽,而ACTH,α-MSH在脑内有抗阿片作用。
也有相反例子:血管紧张素→ ATII → ATIII 。
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生成后入血,经肾素作用生成血管紧 张素I(ATI),ATI是十肽。AT1具有使小血管平滑肌 收缩的作用,使血压上升。 ATI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切去羧基端两个aa形成ATII, 具有强大缩血管作用。
ATII经天门氨酸肽酶作用切去N一端天门氨酸形成ATIII, 也具有缩血管作用。
一般单个或低频刺激仅引起经典递质释放,刺激频率增 加,神经肽释放也增加。 高频或成簇冲动是神经肽释放的最佳刺激。近来研究表 明神经末梢上有几种钙通道,其分布亦有不同,T型及 N型在突触区,而L型在突触外区。 突触囊泡释放经典递质所需的钙离子来自T型及N型通道, 大致密核心囊泡中的神经肽释放所需的钙离子则经L型 Ca2+通道,作用于L型Ca2+通道的钙拮抗剂可阻断神经 肽的释放。
4. 神经肽的释放与作用方式
4.1 释放特点:
冲动到达末梢→膜去极化- Ca2+内流→递质释放。
经典递质:单个AP即可引起释放,单位时间内释放递质 多,持维时间短。
神经肽:多个AP引起释放,高频或成簇刺激引起释放, 单位时间内释放量较少,但持续时间长;一次大量释 放后,要有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神经肽的释放与经典递质相似,电刺激或高钾的去极化 都可使经典递质和神经肽释放两者都依赖于细胞外钙 离子的存在,即都是以Ca2+依赖形式释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密核心囊泡分泌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
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上的胞吐和胞吞作用是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以及致密核心囊泡分泌激素的基础。

当前对突触囊泡的研究已经确认了许多调控蛋白,致密核心囊泡(Dense Core Vesicles, DCVs)和突触囊泡(Synaptic Veslcles, SVs)的基本分泌机器是类似的,但是DCVs和SVs特性上的诸多差异也预示了这两类囊泡在分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分子。

DCVs调控机制的研究对揭示囊泡分泌的整合调控网络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模式生物线虫的神经元胞体上进行了CAPS/UNC-31对致密核心囊泡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已经在突触传递的研究中显示了极大的优势,但是缺乏直接监测DCV分泌过程的功能分析手段。

通过首次采用膜电容检测,安培测量和成像的技术方法以及结合突变体的分析研究表明UNC-31
是致密核心囊泡(DCV)胞吐活动所必需的。

其机制可能是与UNC-18共同作用,促进囊泡的锚定并且使囊泡稳定在锚定状态。

而UNC-13对于DCV立即可释放囊泡库的维持并不是必需的。

同时发现二酰基甘油(DAG)类似物PMA在unc-31缺失的情况下不能对细胞分泌起到加强作用,但是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Forskolin却可以使unc-31突变体细胞的分泌恢复到正常水平。

本文还在来源于大鼠胰岛素瘤的INS-1细胞上研究了Synaptotagmin I对快速胞吐和快速胞吞的影响。

Synaptotagmin I(Syt I)是神经递质快速同步释放的钙离子感受器。

但是在内分泌细胞中Syt I是否也是致密核心囊泡胞吐和胞吞所必需还存在争论。

通过使用short hairpin RNA(shRNA)对Syt I基因的表达进行沉默,使用膜
电容测量发现Syt I基因表达的沉默降低了包含胰岛素(insulin)的分泌囊泡融合的钙离子敏感性,从而减少了胞吐簇发成分的幅度。

而且在表达了shRNA的INS-1细胞中快速胞吞(fast endocytosis)发生的频率和幅度也显著减少。

我们推测在INS-1细胞中Syt I不仅参与钙触发的LDCV与细胞质膜的融合过程,而且在快速胞吞过程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生物体内除了广泛存在的钙离子依赖的分泌以外,还存在非钙依赖的分泌。

本文在PC12细胞上对钙不依赖三磷酸鸟苷(GTP)依赖分泌的特性进行了初步阐明,比较了GTP依赖分泌与钙依赖分泌的差异。

Mastoparan(Mas)可以刺激细胞GTP依赖的分泌。

在无钙情况下Mastoparan(Mas)刺激几乎不能有效的触发预先锚定的囊泡分泌,而是主要动员细胞较深处的囊泡分泌,并且分泌事件主要采用短暂的“kiss-and-run”的方式进行。

与此相反的是,高钾刺激下钙离子触发的分泌事件大部分都是由预先锚定的囊泡构成,融合孔也更加长时间的开放。

而且Mas释放囊泡的成熟所需的时候更短。

我们的数据说明GTP依赖和Ca2+依赖的致密核心囊泡胞吐不仅其触发和融合机制不同,而且囊泡的锚定和激活成熟的过程也存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