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板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二
链接习题,学习观察
1.读语段,找变化。
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2.谈变化,学观察。
(1)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
(2)摆词卡,完成板书。
3.找原因,学观察。
(1)启发思考:同一片草地,在不同时间颜色不一样,真是太奇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变化的原因?
4.摆词语卡,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想象画面,抓住表示时间和表示颜色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摆一摆、演一演、写一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环节三
指导书写,拓展交流
1.指导书写:合拢、有趣、喜爱、观察。
2.视频引导观察。
教学环节三
想象场景,体验美好
1.读句子,说场景。
(1)读好断句。
(2)读到这个句子,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什么场景?
2.演场景,谈感受。
(1)演一演:同桌表演“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紧扣课文第2自然段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来评价。
(3)谈一谈: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3.小结。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4.育人目标:通过观察缤纷的世界,激发孩子们对动植物、对大自然、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教学难点
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一
勾连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词语。
(2)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说一段话?
2.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的设计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需要。用给定的词语说话,既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也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勾连旧知,服务于新知学习的需要,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教学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疑惑,读课文。
(1)课件出示初读课文要求。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生词,写生字。
(1)激趣:草地里藏着一些词语宝宝,我们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2)读词。
(3)写字。
3.解疑惑,谈印象。
(1)巧引导,找联系。
(2)读课文,说印象。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是根据课题激疑——初读课文解疑——抓场景,整体感知这一思路进行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
播放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的视频。
3.课后观察实践,积累单元写作素材。
设计意图:课后观察是观察学习的迁移,对怎么观察、怎么思考给予指导,既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也有利于落实单元习作目标,“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板书设计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难点
能说出草地的wk.baidu.com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一
画面激趣,导入新课
1.看词语,想画面。
2.道疑惑,激情趣。
(1)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2)小结:是啊,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
设计意图:根据课题中的词语想画面,根据文字信息在头脑中描绘出形象可感的画面,将文字视觉化,让文字鲜活起来,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文字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是抓住描写场景的中心句,引导学生读文本,边读边想象,把一个个固定的文字读活,让它们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活的画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