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心脏和血液》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4.3心脏和血液》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心脏和血液》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3课。心脏、血管和血液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运输养料和氧气、废物和废气的作用。血液循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身体各器官的健康。心跳是人体的主要生命体征之一,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本节课从对心脏跳动的测量入手,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探索心脏跳动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模与推理能力,提升关注心脏、血管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道心脏的位置及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课以心跳为出发点,通过感觉心跳了解心脏所在位置;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探究心跳的意义,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量下蹲运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并与经常运动的同学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进而激发学生保护心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

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

科学态度目标

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听诊器、滴管。

教师准备:关于心脏和血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儿童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最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想知道吗?

教师播放献血过程视频。

教师提问:对,老师去献血了。你们知道血液储存在身体的哪个器官里吗?(学生可能回答心脏、血管等)。

教师谈话:现在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看谁找血管又快又准”,时间是30秒。

学生活动:找血管比赛。学生猜测、交流、汇报。

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只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流动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猜测、交流、汇报。

教师提问: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

教师小结: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是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

设计意图:以老师献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本节课探究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血液循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探索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教师提问:关于心脏,你都知道些什么?

教师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童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介绍: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

教师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你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请你找找看。

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指出心脏的位置。

教师课件出示心脏的位置图并讲解: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在两肺之间偏左的位置。

教师谈话: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能感受到一次跳动。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述生命结束。正常成年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教师谈话:我们把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让我们来测量一下我们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心跳是多少。

学生活动:利用简易听诊器和同伴相互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对照不同年龄段儿童心跳次数统计图,评估自己的心跳是否正常。

设计意图:学生的经验和已有认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和教师课件展示,使学生对心脏的大小、质量、形状和位置有直观的感受。

(二)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活动

教师谈话:从生命之初,我们的心脏就在不停地跳动着,这对于人体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心脏深藏于人体内部,想要了解它并不容易,为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套材料,我们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一起研究。

教师谈话:我们的活动如图所示,将胶管放入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吸耳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不同的力度挤压吸耳球,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数一数,一分钟里我们挤压了多少次?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小组实验时,每个成员都要用吸耳球实际体验一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提问: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相当于人体的什么器官?塑料管、水槽内的水分别相当于什么?

教师谈话: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水相当于血液。

教师讲解:(出示人体血管分布图)图上红色的血管叫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血管流向全身。蓝色的血管叫静脉血管,血液通过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教师提问:血液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具体了解一下(播放血液循环的视频)。

教师总结: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从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输送到肺部和其他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设计意图:本课以探究心跳意义为线索,通过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心脏、血管及其功能,感受心脏的工作强度。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封闭系统,无法直接观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心脏跳动,让学生明白利用模型研究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推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