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
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共五则)
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共五则)第一篇: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摘要:本次认知地图研究是以吉林建筑大学为调查对象,对学校进行更进一步地了解。
在本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影响校园意象的要素是:建筑、场所、道路、标志、边界、区域。
得出学校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认知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的可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有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给予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且调查主要是通过开放性的调查问卷与意向图。
关键词:认知环境、意象、校园、地图正文:一、调查对象概况:吉林建筑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的新中国首批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
1997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
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决策咨询与服务基地。
2013年更名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1亿元人民币,校区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
学校设有图书馆、行政馆、公共教学馆、实验楼、土木教学馆、逸夫建筑艺术馆以及文体中心等教学中心。
其中吉林建筑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37484.5平方米,设有7个阅览室,研究间一个,有阅览座位2800席。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纸质图书为112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藏有中外文报刊1400种,其中中文期刊1008种,外文期刊92种,中外文报纸112种。
藏书结构以建筑科学为主要特色,兼有理工、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法律、交通及其它各学科藏书。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课件
历史与发展概述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高 等教育的摇篮”。
校园规划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发展 。
近年来,清华大学致力于推进校园规划的优化和升级,以满足学校日益增 长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需求。
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 续发展。
规划实施效果与影响
实施效果:哈佛大学的校园规划取得 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 了一个优美、舒适、便捷的校园环境 。
规划实施对哈佛大学的学术声誉和校 园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吸引了世 界各地优秀的学生和教职工。
校园内拥有丰富的绿化景观、开放的 公共空间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 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代表性院校之一,清华大 学的校园规划成果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 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PART 06
案例五:北京大学校园规 划
REPORTING
历史与发展概述
创立时间
北京大学成立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 一。
历史背景
北京大学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校园规划 也随之不断调整。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 析课件
REPORTING
• 引言 • 案例一:哈佛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二: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三: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规划 • 案例四:清华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五:北京大学校园规划 • 总结与启示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大学校园规划的重要性
学术环境塑造
校园规划对学术环境的塑造至 关重要,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研究和生活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环境心理学 第5讲 认知地图
所以,当你很想创造一个严谨的、对称的空
间时,却因为用地条件限制而不能充分发挥
时,也不必过分担心。
所
究
研
境
环
居
人
4. 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
所
可以将认知地图看做心理 地图(心理场),心理地
研
究
图的组成,可阅读的研究境。
他的研究工作汇集在环《城
市意象》一书中。居
人
所 究 研 境 环 居 人
林奇将波士顿、洛杉矶、泽西城的居民作为研究 对象,要求他们介绍自己的城市,随之分析并规 定了用来构成城市表象的五个基本要素。
境 如何用二维信息去表现三维环境;
■ 认知地图并不能反应它所代表的全部环境,
居 环 它只代表环境的总体结构。 人
课后作业:
所 画出大连理工大学的认知地图 究
■ 建筑、规划专业西山宿舍区(可局部)
境 研 ■ 建艺、其它专业 校园(可局部) 环 要求:利用表象五要素路径、区域、边界、节点、地标
手绘,统一A4或A3白纸
环 居 人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接近律形成的组团
相似律强调的群体
连续律产生的韵律
所
闭合律所界定的空间范围究
信息简化
研
把握适宜的尺度 境
环
居
人
6. 认识地图理论的缺陷
认知地图是一种结构,
所
究 既包括视觉信息,也包括感觉信息
是环境的简约图解
境 研 是环境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
环
居
人
所 认知地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究 ■ 受个人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研 ■ 认知地图一般是二维的,城市环境是三维的,
海中的环境,或是脑环海里的城市。
树人大学认知地图调研
浙江树人大学认知地图调研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校园认知地图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认知地图和校园环境,并对校园环境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认知地图校园环境意象一:调研选题原因:1.1研究对象:浙江树人大学位于杭州市第二文教区,占地面积501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
近3万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拥有1100多个座位。
1.2选题原因: ①:高校校园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
②: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三点一线模式,教学楼、寝室、食堂)。
③:使用者定期更替,来访者众多,因而造成了校园认知的一定复杂性。
1.3浙江树人大学与其他高校的比较: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的上涨,众多高校为扩展纷纷外迁。
而浙江树人大学仍位于城区,用地局促。
由于树人大学由各高校合并而成,保留了较多原先建筑。
形成了多样的建筑风格。
1.4调研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校园认知地图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认知地图和校园环境,并对校园环境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
二:调研方法思路:2.1资料收集:调研的前期阶段,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对树人大学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包括建筑、道路、绿化、学校历史发展等。
2.2认知草图调研:通过认知草图方法的调查发现根本性问题并进行认知草图的初步绘制。
2.3开放式问卷调查:我对认知草图中由于被试者绘图能力的限制而不能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公众认知地图。
2.4实地拍照观测:通过前面两节,确定具有代表的,具备调研价值的具体空间环境作为研究案例。
三:认知草图调研3.1认知草图调查前期的准备工作1认知草图问卷的制定:以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为依托,要求被试者按规定的符号绘出浙江树人大学的认知草图,区分出校园中的道路、建筑、标志物、节点、区域、边界等元素,问卷设计见附录12:认知草图研究分析方法:统计图面上的五要素被提及的频率和强度,整理合成公众认知地图。
基于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认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5-0047-05 收稿日期 2023-09-28摘 要 建筑环境更关注中等尺度维度,了解使用者对此类环境的意象,对于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集中在空间认知规律方面,缺乏对校园空间认知与其他多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以环境行为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手绘认知地图的定量分析,空间句法分析与POI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索校园空间认知规律,最后对校园空间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
研究发现:①空间结构对空间认知具有决定性影响;②必要活动需求对空间认知的影响大于自发活动需求;③环境或建筑的风格以及纪念意义可以对认知起到较大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关键词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空间句法 活动需求 POI (兴趣点)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places a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medium-scale dimension, and understanding users' perceptions of these intermediate-scale environments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Existing research predominantly focuses on spatial cognition patterns, lacking a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and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s. Grounded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cognition theory, we conduct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egularities in 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and-drawn cognitive maps, spatial syntax analysis, and Points of Interest (POI) analysis. Ultimately,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ampus spaces is conducted, accompanied by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Findings reveal: ①Spatial structure exert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spatial cognition; ②Necessitated activity demands wield a greater impact on spatial cognition than spontaneous activity demands; ③The style and commemora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environment or architectur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cognition.Keywords Spatial cognition, Cognitive map, Space syntax, Activity needs, POI基于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认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Based on Activity Needs:A Cas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张 霞 | Zhang Xia 徐思行 | Xu Sixing武汉大学创立于百余年前,于千禧年合并四校成今貌。
校园认知评价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
GLOBALCITYGEOGRAPHY 231 校园认知评价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段晓黎(海口经济学院美术学院,山东 烟台 571127)摘要:通过对海口经济学院新校区进行认知地图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总结了校园的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总体评价。
对校园环境从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方面加以研究讨论,找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有待改善的方面并提出有利措施,此次的研究对海口经济学院校园环境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认知地图;意象要素;校园;调查分析一.研究背景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但重点在于环境景观和使用者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对学院中的路径、标志、节点、边界和区域的调查研究,将数据进行统计制成表格,做整体分析。
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校园环境使用现状,为校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加深自身对于校园环境建设的认知与思考,不涉及学校教学方向的问题。
海口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文、理、工、艺术等并存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图1作者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创办于1974年,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校园面积广阔,规划设计合理,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非常理想的生活学习之地。
(图2作者绘)图1 作者绘图2 作者绘二.现状分析学校占地18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拥有浓郁的学术氛围。
(图3作者绘)图3 作者绘三.前期调研准备(1)调查问卷概述在校园认知地图调查确定阶段,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自行绘制分析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找到具备研究价值的校园环境案例,利用认知地图的五要素和场所意象评价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问卷结果中人的感知因素,对海口经济学院的校园环境进行有效的总结。
(2)调查对象确定此次调研我们选取60个调查对象,30名男生,30名女生。
年级、专业和所住宿舍区采取随机的方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St y o ia t r l e c ce i ur c u r ud fd s se i y l n o o nty f c m m un t ia t r p e e i n pln a l a in o iy d s se r v nto a pp i to c
校 区不是正南北走 向 , 主要道 路相互 垂直 ; 校 区以南北 ( 二 体育场 、 车库楼等 ) 。调查 结果表 明, 被试 者普 遍认为一 校 区总
为主导 , 东西 略弱 。通过两个校 区的调查分 析与研究表 明 由于一 平 面的大概形状是 矩形 , 其次 为不规则 图形 , 极少数 人认 为是梯 校 区 不 是 正 南 北 走 向 , 以人 们 绝 大 多数 选 择 标 志 物 定 位 法 来 寻 形 ; 所 二校区认为是矩形 和不规则 图形人 数相近 , 极少 数人认 为是 找目 ; 标 而二校区属于南北走向 , 以相对较多人选择东西南北方 梯形 。总体看来 , 所 两校的意象结构方向明确 、 核心肯定 、 架构模式则 2 通过一个灾害应对周期内的特征 , ) 以此为 突破 口, 综合 《 城 防灾规划设计不应只是停 留在设计 表面 , 应该是 有实际可操作性
1 研 究方法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 大学 为调查对 象 , 进行 了以获得评 价性意 象为主要 目的的认知地 图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 为调查问卷 ( 包括 绘制校园草图及语言描述等 ) 和观察访谈等方法 。
园使得校 园核心不 连贯 , 整体有 被割裂 的感觉 ; 而二校 区 的教学
区则通过主楼连成一片。就形态 而言 , 一校 区的主核沿 近东 西向 展开 , 二校 区的主核则 围绕主楼 由南向北延伸 J 。
・
1 ・ 2
第3 7卷 第 3期 20 11年 1月
基于认知地图理论的校园环境活力提升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为例
基于认知地图理论的校园环境活力提升研究——以湖南工业
大学河西校区为例
张昉;张潇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年(卷),期】2017(024)006
【摘要】通过分析湖南工业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出现的问题,提出校园环境活力提升策略.采用认知地图法、文献资料调查法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校园各意象要素的现状、意象要素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校园环境活力提升策略,使校园环境空间适宜性和多样性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对校园环境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更有效地激发出校园的活力.
【总页数】4页(P15-17,59)
【作者】张昉;张潇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
【相关文献】
1.结合城市设计理论阐述空间活力的表达——以重大虎溪校区与川美虎溪校区的滨水空间为例 [J], 亢锴
2.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体育系 [J],
3.基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布局的可达性分析——以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为例 [J],
李娜;欧阳国辉
4.浅析行为场所理论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几个场所设计为例 [J], 黄盛业;赵磊
5.基于CPTED理论的大学校园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J], 黄邓楷;赖文波;薛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07讲 5.2-校园认知地图案例研究
学校环境设计
n
2. 教室座位设计有哪几种,并简述座位与学 习成绩的关系。 传统教室空间的排列方式是秧田式的,这 种方式适合于教室的影响处于主要支配地位。 教室桌椅可以采用马蹄形设计,或者矩形设 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 减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 坐在教室中间位置的学生普遍得高分,随 着座位偏离教室中心位置,学生的分数也逐 渐下降。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选择坐 前排的学生通常都是成绩好的。女性比男性 更喜欢选择坐在教室的前排。
主校区北部意象
学生公寓意象
解放广场意象
存在的问题
n
吸引力较差 缺少公共空间 缺乏空间节点和标示物 景观、绿化不足
n
n
n
校园评价地图——校园环境设计
n
1.学校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设计中应该注 意什么?☆ ⑴ 物理环境。 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 素主要有:学习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灯光、 色彩、声音和建筑材料。教室里空气新鲜能 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 率;如果空气污浊,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 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图书馆设计中应考虑 的因素?
n
⑶ 材料和质地。在图书馆的设计中可采用 各种不同质地(坚硬、光滑、陈忠)的材料 (木料、玻璃等)。图书馆在装饰时要整洁、 典雅、自然、和谐,使读者感到在其中读书 是一种享受。 ⑷ 听觉环境。一个安静或伴有轻松舒缓音 乐的环境可使读者有一个好的心情,而一个 嘈杂有噪音的环境则会破坏读者的情绪和心 境,不利于学习。
物理环境
n
用脑时需要有适当的光线强度。并保 持用脑环境温度适宜,颜色在促进人的智 力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颜色还决定了 儿童对学习环境做出何种反应。音量适中、 悦耳动听的声音则可以使人轻松愉快;使 人进入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基于认知地图分析的同济大学校园环境意向研究
途 径进 行 调研 。
而展 开, 且因为在校生的专、 I 等个人因素,在系馆
方 面 也展 现 了突 出 的 比例 。 但 为 宿 舍 区长 相 相 近 , 和其 功 能 片 区 与 其 他 公 共 部 分 的 明最 分 离 使 得 这 部 分 的认 知 度 很 低 。 ( 3 ) 在 校 生普 遍 对校 网功 能 分 区 的认 知 度 比旅 游 类 的 同 学 高 ,体 现 在 教 学 功 能 区 的 联 系、 食 堂 、 体 育 馆 类 建 筑 以 及 学 校 行 政 办 公 区域 的 认 知 。 而在 食堂 ( 尤其 是 三 好 坞 、 学 苑 食 堂 )的 认知 度 上 都是 比较 高 的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能 是 因 为 吃 饭 都 是 每 天 生活 必 须 的行 为 。 ( 4) 性 别 对 认 知l 地 图 的 影 响 。通 过 分 析 男 殳绘 制认知草图的中高级比例 和l } J 现 运 动 场 馆 以 及建 筑 认 知 度 的 同 来 分 析 性 别 对 认 知 草图 的影 J J ,我 们 I 可 以 发 现 男 生 普 遍 的 认 知 地 图 绘 制 水 平 较 高 , 也就 是 说 男 牛 的 空 间 认 知 能 力 ‘ 定程度 } 比女 生 强 。 在运 动 场馆 等 运 动 类 场 所 的 绘 制 中 男生 的 绘 出水 平 明 显 高 出 女 生 , 原 因 为 男生 对 运 动 的需 求 量 明 显 高 于 女 生 。 在 认 出 建 筑 物 的 完 整 度 方 面 ,基 本 是 处 于均 衡 水平 , 女 生 普 遍 对 超 市 、 宿 舍 等 生 活 类 建 筑 和专 业 类 敦 学 楼 的 认 知 水 平 高 , 男生 对 格 局 把 控 和 运动类场所和教学楼类认矢 I I 水平高。 ( 5 )专 业 对 认知 地 图 的 影 l l 向。从戆 个绘 制 过 程 和绘 制 结果 中 我们 发 现 : 学 习 过 绘 l 割或 者 测 绘 方 面 的专 业 学生 能够 更 好 地 表 达 认 地 图 , 无 论 是 在 绘 制效果和 空 间认 知结构 f 都 明 优 于 其 他 专 业 学 生。 专 业 的 影 响 一 般体 现 存 绘 能 力和 认 知 能 力 } 。 建 规 院 、测 绘 院 等 的 同 学 通 过 专 业 学 习能 够 形 成较 为 完 整 的 认 知 理 念 , 工 科 专 业 的 绘 能 力 明 显 高 于 其他 普 通 专 业 。 所 以, 工 科 专 、 【 , 尤其 是 和 绘 图 和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校园认知地图调研报告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校园认知地图调研报告摘要:采用集合多位同学对校园印象的草图绘制与本校区实际认知地图相结合的方法。
从这样几个方面作出比较,包括: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的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以及特殊意象。
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校园认知做规整,并对校园部分区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供校园改造作参考,从而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校园,让同学们更加喜爱自己的校园。
正文:一、研究对象概述本次研究对象为南通大学钟秀校区。
校区位于崇川区外环东路,其中北门需穿过环东广场。
本校区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且校区历史悠久,广传美誉,校内花草树木等高大型植被覆盖较广,空气清新,杏树是其特色,其他植被种类也很丰富。
校园整体时代感较强,老建筑居多,新鲜事物尚未得到普及。
在活动设施、生活设施上均不够完善。
二、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以设计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对20名同学进行调查。
经分析,得到以下校园认知地图。
如图所示:a.公共意象范围图中无论是建筑、道路还是标志,只要是颜色比较重的区域均为同学们在认知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也是正常情况下校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或者说是校园主干道。
由于校园较小,所以食堂,主教楼,图书馆,操场,宿舍这些地方成为大家生活日常,认知率较高。
相反,在校园角落的建筑,道路以及较为偏僻人少的地方认知率就相对低了很多。
b.意象空间结构1.方向:校园以南北走向为主,西门为辅,而东门暂不开放。
2.认知核心:经过对调查草图的分析,我校的中心大家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位,相对主教楼与食堂更容易被同学们提及,而它们之间的距离较近且在学校整体的中心。
因此,可以把它们列为象征意义的校园核心区域。
c. 同一性校园整体的同一性较强,因为校区有一定的历史而且没有进行大面积的校园改造,建筑保持在原有的风格上,千篇一律,没有特别跳跃的建筑,所以大家在整体的印象上也都保持一致,但其中会有一到两个同学画出的草图比较细致,将建筑真实的样子反映出来,其余同学都统一用长方体代替,可见这些建筑没有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印象。
校园认知地图的调查和分析(环境心理学)
梧州学院校园认知地图的调查和分析学生:卢启建摘要:本文通过对梧州学院校园认知地图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学校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认知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德可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优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给与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且调查主要是通过开放性的调查问卷。
关键词:认知环境、校园内、意象、认知地图正文:一、对研究对象的概述梧州学院的前身是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创立于1985年。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
学院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多科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院位于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之称的梧州市桂江西畔,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校园面积800多亩,现有三个校区,按地理位置分为北校区、西校区和东校区。
校舍面积23万多平方米,综合教学大楼、体育馆、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处于广西高校前列。
学院占地面积将达1652亩,校舍面积将达46万平方米,另有发展预留用地1119亩。
同时,梧州市人民政府还同意将梧州市体育场和梧州市游泳馆纳入《梧州学院扩建总体规划》整体建设,采取梧州市投资,梧州学院管理,梧州市和梧州学院共用的建设模式。
学院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等学科为主,适度发展法学、理学、教育学、农学等学科,设有32个本科专业,还设有19个高职高专专业。
建有“十一五”期间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
二、调查方法思路:1.资料收集:调查的前期阶段,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对学院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包括建筑、道路、绿化、学校历史发展······2.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认知情况,和进一步完善公众认知地图。
校园空间案例研究
• 主要行人流进出建筑的通道边应设有舒适的靠背座位。 • 设计中应既有供1-2人使用的比较私密的座位,也有可供3-4 人的小团体聚会交谈的座位。在新墨西哥州大学的校园里, 米切尔沙龙(Mitchell Seating Hub)就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入 口设施。其形状很像多拿滋,里圈是一些内聚的半私密座位, 外圈则是一些开放的可四处观望的座位。
生们交谈,他们了解到学生最需要的是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在户 外舒适的学习、进餐以及在课余时间与老师随便交流。对此,
迪西和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重新设计校园主入口的规划方案,
其中包括学习空间、餐饮空间和非正式座位区。
所以,在设计前廊时应考虑一下问题:
•
设计任何新的校园建筑时,设计师应根据学生的步行人流 确定建筑的主入口,进而设计某种形式的前廊。
在校园内浓厚的制度化氛围中,人们可能特别需要户外空间, 在那里人们能找到家的感觉,每天都可以很方便地见到特定的 朋友,或只是放松一下。例如,当伯克利校园中心靠近老图书 馆的临时建筑被移走,改造成一片草坪之后,很快就有成百上 千的人们在那里开始了各种活动,从随意的日光浴到掷飞碟等。
在为新的校园建筑进行设计和选址时,以下是前院应该考虑 的问题: • 合理安排草坪、植物和道路以暗示(而不是强化)前院的存 在。应该有足够的视觉暗示,使特定建筑的使用者易于识别 这个空间,并感到舒适。 • 草坪最好能有全露天、半露天和全遮阴的不同区域。这不仅 能为行人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对比,而且还为固定的使用 者在不同季节里创造出不同的小气候。 • 树木的布置和树种应考虑各自的特点,避免对使用者造成危 险或限制(例如加州橡树尖锐的落叶或是郁金香树夏季粘稠 的树液)
正如人们预料中的一样,学生们的基地通常是他们的专业院 系。学生们在这里完成大部分的学习课程,与导师见面,以及 参与系内活动等等。显然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大多 数学生,甚至是那些不属于任何建筑的学生(例如还没确定专 业的人),也想有一个每天能来的地方。考虑到这些离家者们 对于家园的心理需要,在规划校园建筑周围的空间时,比较有 效的方法是将这些建筑看做“家”,而将临近的户外空间作为 具有“前廊”或“前后院”特征的地方。在这些与“家”相关 的空间之间,则是真正的校园空间,它们并不附属于某一特定 建筑,所以它们的利用方式就有些不同。
基于空间句法与认知地图的校园空间改造研究
随着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提高,大量老旧高校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高校更新改造是高校重拾校园魅力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众多高校规划设计中脱颖而出是首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体现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品质,打造自身的校园名牌?如何使大家对母校校园环境产生相同的认同感?这些问题也都是更新改造任务需要回答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生活在这里,是对校园最熟悉的一部分人。
通过他们对校园意象的描述和绘制,总结和归纳他们心中校园的“公共意象图”,然后结合空间句法的模拟研究分析,总结校园现有规划设计的优缺点。
这对于研究校园意象对校园更新改造及环境优化都有一定的意义。
1理论概述当前校园意象研究主要是根据认知地图、空间句法等概念而开展的,区别在于调研方法、分析工具和数学模拟技术[1]。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中提出要基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通过测试者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来分析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的关系[2]。
这本书被后世的学者称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其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对于未接受相关知识的测试者,采取线下访谈、绘制草图等方法;②对于接受过城市意象教育的测试者,让他们对整个研究范围进行现场勘探,绘制出该范围较为明确的地图,指出有特点以及容易记忆的意象,在草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并显示强弱关系,然后将搜集到的所有测试者的认知地图进行汇总和统计,得出研究范围的“公共意象图”,从而总结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城市意象元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摘要 校园意象探索对高校校园环境更新与改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以认知地图和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研究结果为依据,利用语义分析法、认知地图法解读校园意象并绘制学生印象中的“公共意象图”,再利用空间句法模拟技术进行分析。
分析得出校园意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商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区域;校园道路复杂多变,部分道路交通能力不足,不利于空间结构的完善开发;校园内建筑造型统一单调,这也使得学生对一些不经常去的教学楼感知不强。
湖南农业大学09级《校园认知地图论文 》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09级园林一班姓名:* * 学号:20094173710* 课程论文题目: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老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 09级园林一班学号:20094173710*摘要:本次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农大校园认知地图的考察和研究,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的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有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予以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认知环境、湖南农业大学、意象、问卷调查、认知地图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意象。
人们把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而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则被称为“认知地图”。
通过本次调查的目的可以知道主要调查的场所就是湖南农业大学校内环境。
主要被试对象是分布在各个公寓的在校大学生。
我总共在学校各公寓随机调查了95人,其中芷兰公寓12人,金岸公寓25人,丰泽公寓25人,东湖公寓28人。
其中包含了动医,园林,英语,计算机,资环,土地管理,会计,室内设计等多个专业的学生。
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画农大认知地图草图;二是问卷调查。
然后通过自己的统计和归纳,得出以下这几部分内容。
(一)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共意象图我总共收到48位同学的农大校园认知地图的草图,通过总结、归纳和统计,我把同学们所提及到的意象综合起来绘制了下面这张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共意象图。
通过这张总的公共意象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个一般意象:1.区域,即公共意象范围图中图标表示的范围就是在同学们的认知地图草图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的地方。
其中图书馆是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地方,基本上每个同学的草图中都出现了图书馆。
由于调查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学区和公寓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大。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校园认知地图调研报告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校园认知地图调研报告摘要:采用绘草图、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了同学们对校园认知地图的了解情况,其中包括:校园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以及特殊意象元素。
据问卷中综合整理并加之自己的见解看法,对校园部分区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以期营造一个更加优美的校园。
关键词:认知环境、校园、问卷调查、认知草图正文:一、研究对象概述:本次研究对象为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
校区位于永川区双竹镇,卫星湖与黄瓜山将其围绕其中。
可谓是依山傍水,风光也是十分秀丽的。
但就校区来说,整体识别度较高,植物覆盖率很高。
校区内绿树掩映,香樟、小叶榕为主打树,其余常见树种也是遍布校园各个角落。
就建筑而言,因为为老校区,所以现代化气息较弱,大多为70-80年代的老式建筑,基调主要为灰色。
其中的各种设施,包括活动设施、生活设施等都不太完备。
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学校的总体评分在70-80分,得分稍显低。
二、本次调查,主要在校园内,针对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形式获取信息。
调查对象设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共30人。
整理之后得到如下结论:据30份认知草图汇总、分析后所得的校园认知草图据图可知:a.公共意象范围图中黑色加粗边框区域是在同学们的认知中出现次数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香樟大道、星湖广场、桃花岛、二教、三教、四教以及食堂是每位同学都提到的,而四教以及其西部,包括音乐学院的区域频率就相对较小。
兰馨路室内篮球场以西部分鲜少有人记得并提起。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家的认知里,校园以星湖广场为中心,建筑为主体,放射状向四周分布扩张。
b.意象空间结构1.方向:校园以东西走向为主,南北走向为辅,呈网状分布。
东西走向有图书馆至音乐学院主要为教学区,南北走向从校门至食堂包括多种场所(运动、娱乐、生活)。
2.核心与层次:星湖广场桃花岛二教三教上图为学校中心位置的位置调查柱形图显示。
由上图易知,在30名被调查学生中,70%的人认为星湖广场为学校中心。
校园认知地图调查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林3班姓名:刘小宁学号:201041738126 课程论文题目:《校园地图认知调查研究》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校园认知地图调查研究学生:刘小宁(园艺园林学院园林3班,学号:201041738126)摘要:对同学们的校园认知地图的调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的认知情况和了解情况,。
对学校的方向、架构模式、识别情况、熟悉情况等,向同学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再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经过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问卷调查校园研究分析学校高校校园作为中等尺度环境,其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三点一线为主,即:寝室——教室——食堂;组成元素比较完整——像小城镇。
作为研究对象,便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结论。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因而校园与环境认知关系更为密切。
几乎成为新来者对某些校园的共识。
因此,对高校校园的研究也有利环境认知域本身的深化。
一.研究对象概述本次研究我们选择了我们学校湖南农大作为研究对象。
农大是一所综合性农学类,占地有2000千多亩,学生人数有万人以上。
本次调查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被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
在各个宿舍区,不分专业、的对同学们随机发放填写问卷,此次调查总共发放150张问卷,实收回145份。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特征(如找路是否容易)、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和景观的评价。
对这些调查资料加以汇总进行研究分析。
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1.方向农大校园以南北为主导,东西略弱,这也可能和坐北朝南的亚文化习惯有关。
在调查表上关于对学校分布方向的调查时,根据调查的结果统计,在145份调查表中有63%的同学选择了南北方向,27%的同学认为是东西方向,23%的同学认为没有明显的方向,其余的同学则认为是成角分布。
2.架构模式农大校园可划分为由几条轴相交而成,以修业广场—图书馆—芙蓉广场—二食堂的连线可定为主轴;以修业广场和图书馆之间的沿那条红枫路划线可定为红轴;以丹桂路一带,可定为香轴;翠柳湖、寸草亭、逸苑一带可定为蓝轴。
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
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以沈阳师范学院为例简介:结合沈阳师范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创作,对高等院校中心区的标志性作用,空间层次的形成,校园环境生态观的确立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现代高校空间环境的人文观念。
关键字:中心场所环境氛围生态系统一塑造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区基地位于沈阳市区以北近郊,规划总用地面积54万m2,规划建筑面积21万m2,分三期建设实施,预计于2010年底全部竣工。
基地现状为荒废的水稻田地,平坦开阔,条件比较宽松,一切从头开始。
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仿佛就是一个小城市。
正如城市具有典型的市中心一样,校园也应具有核心。
向心性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渴求,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征,也是人类对空间认知的出发点。
作于是我们把对校园空间个性的把握落在了中心区的塑造上。
新校址用地虽开阔平坦,但基地边界零乱不规则,难于把握。
为统一用地,进而控制整个校区,在基地中心设计了一个圆,直径380m。
圆形具有极强的向心性,并且在众多的形式之中具有显而易见的视觉突出性。
学校的主要功能区域——教学区就设在这一划定的圆形用地内。
圆形路网以内的用地又被划分为九块,形式如《洛书》中描绘的中国传统的宇宙图示——九宫格。
九宫格之中宫的位臵无论从传统观念上、功能组织上,还是从几何构图关系上都是整个区域的中心,这决定了其作为教学区乃至整个校区的中心广场的地位。
而教学区的各主要建筑则依主次分别占据九宫格内的其他地块,共同限定、围合着广场空间。
新教学区在圆形路网的控制下自成一体,位臵显要、特色鲜明,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空间意识和心理需求;严格的几何关系、充满理性的布局与教学区严谨有序的性格相和谐;开阔低平的广场空间与教学科研区开放性的学术氛围相一致。
中心广场也以其具有显著特色的空间格局在校区整体环境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成为校园的标志性场所。
二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氛围总结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
-----以沈阳师范学院为例
简介:结合沈阳师范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创作,对高等院校中心区的标志性作用,空间层次的形成,校园环境生态观的确立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现代高校空间环境的人文观念。
关键字:中心场所环境氛围生态系统
一塑造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区
基地位于沈阳市区以北近郊,规划总用地面积54万m2,规划建筑面积21万m2,分三期建设实施,预计于2010年底全部竣工。
基地现状为荒废的水稻田地,平坦开阔,条件比较宽松,一切从头开始。
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仿佛就是一个小城市。
正如城市具有典型的市中心一样,校园也应具有核心。
向心性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渴求,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征,也是人类对空间认知的出发点。
作于是我们把对校园空间个性的把握落在了中心区的塑造上。
新校址用地虽开阔平坦,但基地边界零乱不规则,难于
把握。
为统一用地,进而控制整个校区,在基地中心设计了一个圆,直径380m。
圆形具有极强的向心性,并且在众多的形式之中具有显而易见的视觉突出性。
学校的主要功能区域——教学区就设在这一划定的圆形用地内。
圆形路网以内的用地又被划分为九块,形式如《洛书》中描绘的中国传统的宇宙图示——九宫格。
九宫格之中宫的位臵无论从传统观念上、功能组织上,还是从几何构图关系上都是整个区域的中心,这决定了其作为教学区乃至整个校区的中心广场的地位。
而教学区的各主要建筑则依主次分别占据九宫格内的其他地块,共同限定、围合着广场空间。
新教学区在圆形路网的控制下自成一体,位臵显要、特色鲜明,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空间意识和心理需求;严格的几何关系、充满理性的布局与教学区严谨有序的性格相和谐;开阔低平的广场空间与教学科研区开放性的学术氛围相一致。
中心广场也以其具有显著特色的空间格局在校区整体环境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成为校园的标志性场所。
二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氛围
总结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可见,高等院校的校园应具备多种性格的环境空间,
以满足不同的功能。
在沈阳师范学院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力求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格局,多层次的环境氛围,来满足教学和生活两种最基本的、性质却截然不同的功能的需要。
教学区空间表现为在圆形母题控制下、严格的几何式布局,位于基地中心,这里充满了治学严谨的学术气氛。
与之相对应,学生生活区布臵在教学区外围的北侧及东侧,与教学区之间通过宽阔的绿化带过渡与联系。
生活区空间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式的布局,道路自由曲折,建筑布局顺应道路,空间态势与教学区迥异,其亲切、恬静、轻松的氛围给紧张学习过后渴望得到放松的学生们带来充分的心理满足。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生态系统
在当今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结合生态的环境设计成为共识,绿色环境是当今人工空间的发展趋势。
在沈阳师范学院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握和运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成为创作的又一主要课题。
沈阳师范学院新校址用地为荒废的田地,缺乏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较低,因此在经营各功能分区的同时,必须系统地考虑人工生态环境的再创造,使其有机完善,积极地调节并改善校区小气候,同时美化环境。
具体做法是:结合功能布局,在圆形路网控制下形成的集中式教学区外围
布臵一圈连贯的绿化带,其间穿插环状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绿环,绿环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局部放大,成为一片开敞的绿化林地,有效地净化空气、隔绝噪声,既保证教学区安静的氛围,又使生活区环境清雅、安逸。
水面的处理依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理水的原则,“聚则辽阔、散则曲折不尽”,技术上采取循环水处理的手法,使其具有流动性,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人工自然生态景观。
随着季节的更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并对调节校区温湿度及两岸植被的生长态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由水面与绿化相结合构成的这一生态绿环使新校区的生态环境成为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舒适健康、多姿多彩的外部休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