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关于注塑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注塑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注塑的知识点总结一、注塑工艺流程1.设计模具: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计和制造塑料注射成型所需的模具。

2.原料筛选: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特点,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并进行配料、干燥等处理。

3.塑料熔化:将塑料颗粒加热至熔化状态,形成流动状态的熔体。

4.模具注射:将熔化的塑料通过高压注射进入模具腔内,充填整个模具腔,成型出所需的塑料制品。

5.冷却固化:待塑料充填完成后,进行冷却固化,使塑料制品在模具中形成稳定的形状。

6.模具打开:冷却固化完成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塑料制品。

7.脱模整理:将成型的塑料制品进行去除模具余料、修整、表面处理等工序,得到符合要求的塑料制品。

二、注塑设备1.注塑机:是进行塑料注射成型的核心设备,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型号的注塑机。

2.模具:塑料注塑成型所需的模具,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注塑工艺特点进行设计和制造。

3.辅助设备:如塑料干燥机、颜料添加机、冷却水机、除湿机、输送设备等,用于对塑料原料和成品进行辅助处理。

三、注塑工艺参数1.注射压力:即注塑机对塑料进行注射时的压力大小,决定了塑料充填模具的速度和充填度。

2.注射速度:注射机对塑料进行注射的速度,影响着塑料注射的充填时间和充填性能。

3.冷却时间:成型后的塑料制品需要在模具内进行冷却固化,冷却时间的长短影响着产品的成型质量和产能。

4.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的设置影响着塑料的冷却固化速度和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

5.料斗温度:对塑料进行熔化处理前,通常需要进行干燥,料斗温度要根据塑料的种类和湿度进行合理设置。

四、注塑材料1.常见的注塑材料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工程塑料如聚酰胺(NYLON)、聚碳酸酯(PC)、聚苯醚(PEEK)等。

不同种类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机械性能等特点,因此在选择注塑材料时需要根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在注塑过程中,需要对塑料原料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塑料中的水分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气泡、状况等缺陷。

模具注塑知识点归纳总结

模具注塑知识点归纳总结

模具注塑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模具注塑的基本原理1. 模具注塑的定义模具注塑是一种塑料成型加工方法,通过形状精密的模具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到模具腔中,经过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制品。

2. 模具注塑的基本工作原理模具注塑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步骤:1)将塑料颗粒或粉末加热至熔化状态;2)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3)冷却使塑料凝固成型;4)取出成型制品,并进行后续处理,如冷却、去除模具毛刺等。

3. 模具注塑的优势模具注塑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品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制造。

二、模具注塑的工艺流程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注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材料、成型工艺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2. 原料处理塑料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塑料颗粒或粉末需要通过预干燥、混合、装料等工序,确保原料在注塑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流动性和成型性,同时避免因水分、杂质等因素对制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模具注射模具注射是模具注塑过程中核心的步骤,它需要确保塑料原料能够被均匀注入到模具腔内,保证产品成型的精度和一致性。

4. 冷却在模具注塑过程中,塑料充填后需要进行冷却,使其快速固化成型。

冷却的速度和均匀性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收缩率和内部应力分布,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控制非常重要。

5. 取模冷却后的成型制品将从模具中取出,这一步骤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产品造成损伤或变形。

6. 后处理成型后的制品可能需要进行去除毛刺、修整、喷漆等后处理工序,以使其符合最终产品的要求。

三、模具注塑的材料选择1. 塑料原料的选择不同的塑料原料拥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在模具注塑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如ABS、PC、PP、PE等。

2. 添加剂一些特殊的塑料制品可能需要添加颜色、增强剂、阻燃剂等添加剂,以满足产品的特殊需求。

注塑术语及基础知识

注塑术语及基础知识

注塑术语及基础知识目录1. 注塑基础知识 (2)1.1 注塑原理 (3)1.2 注塑工艺流程 (4)1.3 注塑设备组成 (5)2. 注塑材料 (6)2.1 热塑性塑料 (7)2.2 热固性塑料 (9)3. 注塑模具设计 (9)3.1 模具结构分类 (11)3.1.1 直身模具 (13)3.1.2 斜身模具 (13)3.1.3 复合模具 (14)3.2 模具零件设计 (15)3.2.1 顶杆系统设计 (16)3.2.2 导柱系统设计 (17)3.2.3 冷却系统设计 (19)3.3 模具加工与调试 (19)3.3.1 粗加工 (20)3.3.2 精加工 (21)3.3.3 调试与试模 (22)4. 注塑工艺参数设置 (24)4.1 注射压力设定 (25)4.2 注射速度设定 (26)5. 注塑制品质量控制 (28)5.1 尺寸精度控制 (29)5.2 表面质量控制 (31)5.3 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32)5.4 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33)6. 注塑行业应用领域 (35)6.1 家电行业 (36)6.2 汽车零部件行业 (38)6.3 医疗器械行业 (39)6.4 LED照明行业 (40)6.5 其他领域 (41)1. 注塑基础知识注塑 molding,也称塑料注塑 molding,是将塑料处于熔融状态下,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凝固后成型的塑业加工工艺。

注塑适用范围广,可制造各种形状、尺寸的制品,拥有高生产效率、成本低廉、质量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汽车、医疗、食品等诸多领域。

材料选择: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加工特性,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是注塑生产的关键。

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

注塑工艺参数:注塑模具设计、注射压力、温度、填充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制品质量及成型效率。

需要根据材料和制品形状进行合理设定。

注塑培训资料

注塑培训资料

注塑培训资料引言概述:注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注塑培训资料旨在向学习者介绍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以帮助他们提升注塑技能和质量控制能力。

正文内容:一、基本原理1.注塑工艺概述1.1注塑过程步骤介绍1.2塑料熔融与注射过程解析1.3塑料冷却与成型过程分析2.注塑机械设备2.1注塑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2注射机构、制品尺寸与模具设计2.3注塑设备维护与保养3.塑料材料与配方控制3.1塑料材料分类和特性介绍3.2塑料熔融指数与流动性控制3.3配方设计及其对制品质量的影响二、设备操作1.注塑模具安装与调试1.1模具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2模具调试的原则和方法2.注塑机操作技巧2.1注塑机开机前的准备工作2.2注塑机操作面板及参数设置2.3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温度和压力控制3.1注塑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与意义3.2注塑过程中流道压力的控制与优化3.3温度和压力异常的判断和处理三、质量控制1.注塑制品缺陷与分析1.1常见的注塑制品缺陷类型1.2缺陷产生的原因与分析方法1.3预防和解决制品缺陷的措施2.注塑制品检测与测试2.1检测设备与方法概述2.2注塑制品物理性能测试2.3检测结果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3.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3.1注塑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3.2工艺参数优化的试验方法与流程3.3注塑工艺参数优化的实例和经验总结四、安全与环保1.注塑操作的安全措施1.1注塑设备安全使用规范1.2塑料材料储存和处理的安全注意事项1.3紧急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2.注塑过程的环保问题2.1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与回收利用2.2资源节约和能耗优化措施五、未来发展趋势1.自动化与智能化1.1注塑生产线自动化控制1.2智能注塑机的应用前景2.环保和可持续发展2.1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前景2.2注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与改进方向3.新材料和新工艺3.1高性能塑料的研发和应用3.2先进注塑工艺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注塑培训资料涵盖了注塑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质量控制、安全与环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重要内容。

注塑人员知识点总结

注塑人员知识点总结

注塑人员知识点总结1. 注塑工艺概述注塑是一种塑料成形加工方法,通常使用热塑性塑料颗粒或颗粒,通过加热和压力将其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和固化成形。

注塑过程通常包括原材料预处理、注塑机工作、模具设计、成型工艺优化等步骤。

2. 注塑设备及其原理注塑设备主要包括注塑机、模具和辅助设备。

注塑机由加料系统、加热系统、注射系统、冷却系统、射出系统、压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模具则包括模具芯、模具腔、导柱、导套、顶针、顶出机构等。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干燥机、颜料调配机、输送机、除湿机等。

注塑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加热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然后快速冷却固化成形。

3. 塑料材料的特性及选型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等特性,因此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材,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 模具设计及其要点模具设计是注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了产品的成形质量和效率。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大小、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尤其需要注意产品的脱模、冷却、顶出等特点,以避免产品出现缺陷和损坏。

5. 注塑成型工艺注塑成型工艺是影响产品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成型工艺中需要考虑注射压力、注塑速度、模具温度、冷却时间、顶出方式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良好的成形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6. 模具温度控制模具温度控制对产品的成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合理地控制模具的加热、冷却和恒温,以保证产品的成形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7. 注塑成品的后处理注塑成品在成形后需要进行后处理,通常包括切除余料、除角、清理模具等步骤。

在进行后处理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和材料浪费。

8. 注塑生产管理注塑生产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生产、原材料管理、设备维护、品质管理等方面。

在生产管理中需要遵循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流程,保证原材料的充分利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注塑技工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注塑技工基础知识培训材料

注塑成型技术
螺杆三个区域
计量部分 、 压缩部分、 供料部分
计量区(L1) 压缩区(L2) 进料区 (L3)
h
H
螺杆头、 止逆阀、 止逆垫
注塑成型技术
注塑的过程
烘干
排气
压缩
膨胀
结晶
残余应力
原料 软化 熔融 流动 固化 成型品
加热 加压 冷却
成型机
模具
注塑成型技术
背 压 的 作用
计量时阻止螺杆快速向后退的力、叫背压 1。背压小会产生计量不准确、空气容易入。 2。适中背压有利于提高螺槽中物料的密实驱
拉伤
成品分模线或滑块合模出处出现损伤
对策
降低射出压力速度 加大脱模角 改善模具开模方式 改善顶出方式 模具加强抛光
不良原因分析
黑纹(异色)

品表面出现不规则黑色或其他颜色
条纹
对策
降低料管温度
清洗料管
检查螺杆及逆止阀 检查热流道
不良原因分析
尺寸不稳定
对策
优化成型参数
检查周边设备
调整背压
缩短成型周期
注塑成型技术
时间
1。
成型时间是决定注塑过程生产效率及品质的一项 主要因素,成型时间由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 却时间、脱模取件时间和合模时间所组成。
2。注射时间与制品的厚度,重量有直接关系;
3。冷却时间与材料性质、模具温度及其控制方法 有直接的关系;
注塑成型技术
位置
1。位置与注射速度有直接关系 2。可用多级位置切换,解决成型中的困难, 如:当产品产生毛边,尺寸偏大、变形、 脱模困难、应尽早进行保压切换进行控制 和调节。 3。产品表面有喷射痕或唱片纹,应用多级 切换与注射速度结合使用,将缺陷排除。

注塑工艺入门知识点总结

注塑工艺入门知识点总结

注塑工艺入门知识点总结注塑工艺的原理是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后形成制品。

在注塑工艺中,需要控制材料的温度、压力、流动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最终制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注塑工艺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包括工艺流程、模具设计、材料选择、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一、注塑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1. 配料:将塑料颗粒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料斗中,通过螺杆机械运动将塑料颗粒送入加热筒内,进行熔化加工。

2. 注射:熔化后的塑料通过螺杆的旋转被注入模具腔内,填充模具腔部形成制品的外形。

3. 压模:将注射机中的注射头封堵,同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熔化的塑料得以冷却固化,形成最终的制品。

4. 开模: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模具回到注射动作前的起始位置,为下一循环注射做准备。

以上是注塑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整个过程需要通过控制注射机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来保证最终制品的质量。

二、注塑模具设计1. 模具结构设计:注塑模具结构通常包括模具座、模具腔、射出系统、顶针机构、顶出机构、冷却系统等部分。

不同的制品形状、尺寸、要求等会影响模具的设计。

2.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需要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热导率、高强度等特点。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P20钢、718钢、H13钢等。

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制造需要经过雕模、车削、磨削、电火花、组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要求精密度高。

三、注塑材料选择1. 热塑性塑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可以多次加热冷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

2. 热固性塑料: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酚醛树脂等。

热固性塑料在熔化后会固化,不可再次加工。

常用于制品要求高强度和耐腐蚀的场合。

四、注塑设备选型1. 注射机: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要根据制品的尺寸、材料、生产流程等方面的要求来选择。

一般包括注射量、射击力、螺杆直径、射出速度等参数。

注塑基础知识

注塑基础知识

注塑基础知识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生产中。

它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形成所需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注塑的基本工艺流程、常用的塑料材料、模具设计要点以及常见的注塑缺陷和解决方法。

一、注塑的基本工艺流程注塑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准备、原料准备、注塑过程、冷却和脱模等环节。

1.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制作模具,模具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空腔。

模具的制作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功能和外观等因素。

2.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配和加工。

常用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

3. 注塑过程: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注射机将熔融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

注射机通常由注射装置、加热系统和压力控制装置组成。

4. 冷却:注塑完成后,待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凝固。

冷却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5. 脱模:冷却完毕后,将模具打开,取出成型的产品。

脱模时需要注意避免产品变形或损坏。

二、常用的塑料材料在注塑过程中,常用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

1. 聚丙烯(PP):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制作各种容器、管道和家具等。

2. 聚乙烯(PE):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作塑料袋、瓶盖和水管等。

3. 聚苯乙烯(PS):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作餐具、包装材料和保鲜盒等。

4. 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电气绝缘性,适用于制作电线、管道和地板等。

三、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是注塑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 模具结构:模具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变形或振动。

模具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要求,确保产品成型精度和外观质量。

2. 冷却系统:模具的冷却系统对产品的冷却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合模部件
合模部件的组成部分有:合模装置、调模装置、制品顶出装置等。
③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液压泵、油马达、阀;蓄能器、液压油冷却器、 过滤装置;管路、液压附件等。
④电气控制系统
组成部分有:动作程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 系统;泵电机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故障监 测、报警系统;操作、显示装置等。
---排气沟不良。
---离型剂喷太多。
⑼龟裂(Crazing or crack)
现象: 塑料在模具内流动,近模壁层冷却较快, 与中央部份的热融接口,产生剪切力,
表面发生裂痕。
原因与处理方式:
---模具粗糙,拔模斜角不足。
---射压太高或保压时间太久。 ---模具温度太低。 ---成品緊貼模面,呈真空狀態。 ---金屬埋入物形狀設計不良,或溫度大低。 ---成品設計不良,肉厚變化太大或有銳角。
⑾变形(Deformation)
现象: 成形品由于冷却收缩、成形条件或离型不良, 在内部构成残留应力,导致变形分为翘曲、
扭曲。
原因与处理方式:
---射出压力太高,保压时间太短
---冷却时间不足就离型 ---模具粗糙或脱模斜度不足 ---补强肋的厚度和高度设计不良 ---模具的两半温差大或各部分冷却不均一 ---塑料温度太低,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收缩率差太多
---塑料倒入料筒时,纸袋屑或缝线、灰尘倒入桶中。 ---料筒、螺杆、料管、喷嘴于换料时未清除干净 ---塑料厂押出加工作业不当,混入异物 ---模具表面不干净 ---色母选择错误(裂解)
⑷焦痕(Brown Marks) 现象: 成形品表面出现黑色或黄色条纹。
原因与处理方式:
---模具或塑料温度太高 ---塑料在料管滞留太久 ---射压太高,剪切热 ---模具排气沟的位置不当或是太小 ---螺杆转速过快,背压太高 ---塑料中的添加剂配方不当,热安定差。


分解温度为240度,但200度时滞留30分以上也即发生分解,分解时 产生有剌激性、腐蚀性气体。
模温对塑件质量影响较大,提高模温可改善表面凹良,有助于融料流 动。

⑤聚碳酸酯(PC)

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和抗蠕变性能,有很高的耐热性,耐寒性也很好, 脆化温度达-100℃,抗弯抗拉强度与尼龙相当,并有较高的延伸率和 弹性模数及突出的冲击强度。无色透明,着色性好,耐热性比尼龙, 聚甲醛高,抗蠕变和电绝缘性较好,耐蚀性,耐磨性良好。吸水性较 低,收缩率小,尺寸稳定性好。可用作各种齿轮、蜗轮、齿条、凸轮、 轴承、心轴、滑轮、传动链、螺帽、垫圈、泵叶轮、灯罩、容器等 不耐碱,酮,胺,芳香烃。可能发生应力开裂,易产生应力集中(及 内应力),对成型条件要求较高。高温易水解,与其它树脂相熔性差。 流动性差,流动性对温度变化敏感,冷却速度快。 料筒温度对控制塑件质量非常重要,料温低时会造成缺料,表面无光 泽,温度高时出现银丝暗条。 在聚碳酸酯材料中含有水分时,会严重影响材料的流动性能,必须干 燥,一般在110~120 ℃温度下干燥6~15h。

成型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模具温度低于50℃以下塑 件无光泽,易产生熔接痕,流痕;90℃以上时易发生翘曲、变形。
塑件应壁厚均匀,避免缺口、尖角,以防止应力集中。

③聚酰胺系(PA类) • 疲劳强度和刚性较高,耐热性较好,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一般适 用于中等载荷、使用温度≤100~120℃、无润滑或少润滑条件下工作 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吸湿性大,吸湿后流动性下降,易出现气泡,银丝等弊端。在注塑前 要干燥,干燥温度70~80℃,干燥4~6h。 成型收缩率范围大、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等弊端,成 型条件应稳定。 结晶性料熔点较高、熔融温度范围较窄,熔融状态热稳定性差,料温 超过300℃,滞留时间超过30min即易分解
3.常用注塑材料
①聚苯乙烯类(ABS)
• ABS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即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优良的耐热、耐油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尺寸稳定、易机械加工,表面 还可镀金属及喷涂。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及家电产品。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在注塑前要干燥,干燥温度70~80℃, 干燥2~4h。



④聚甲醛(POM) • 综合性能好。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刚性、疲劳强度、抗蠕变性能都 很高,尺寸稳定性好,吸水性小、摩擦系数小,有很好的耐化学药品 能力,性能不亚于尼龙。可用作轴承、齿轮、凸轮、阀门、管道螺帽、 泵叶轮、车身底盘的小部件、汽车仪表板、汽化器、箱体、容器、杆 件以及喷雾器的各种代铜零件。 热稳定性差,易燃烧,长期在大气中暴晒会老化。
---塑料干燥不足。
---离型剂喷太多。
⑻融合线(Weld line) 现象: 塑料在模具内流动时,各波前(melt front) 会合处所遗留的纹线。 原因与处理方式: ---模具或塑料温度太低 ---射压太低或射速不足 ---塑料的流动性不足 ---成品肉厚设计不良。 ---模具的流道、进浇口太小。
⑤周边辅助系统
注塑机周边辅助系统主要是供料系统、干燥系统、机械手、粉碎机、模具 热流道温度控制柜等。
2.注射工艺过程
注塑工艺过程主要含以下四道流程
①预塑过程: 预塑过程是塑料材料在料筒中进过加热、输送、压实、剪切、混合、均化 使材料从玻璃态转变为黏流态,从而达到注塑要求 。 ②注塑充模过程: 注塑充模阶段是螺杆在注射油缸推力作用下,将储料室中的熔体经过喷嘴、 模具流道、浇口注入型腔。 ③保压补缩过程: 继续注塑用于填充零件因收缩而空出的体积。 ④冷却定型过程: 在保压结束以后,浇口封冻。制品经历一段冷却定型。 ⑤顶出取件过程: 在制品经历一段时间冷却后,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强度。通过模具的顶杆将 零件从注塑模具中顶出。

4.常见注塑缺陷及处理方式
⑴缺料(Short Shot)
现象:
塑料材料没有完全填满模穴(Cavity) 原因与处理方式: ---计量设定不足 ---射出压力太低 ---射出速度太慢或是时间太短
---模具温度或料管温度不足
---背压太低或是无背压造成螺杆空转 ---离型剂喷太多 ---流动距离太短或塑料流动性差 ---进浇口(sprue)或是流道(runner)太小


ABS在注塑机料筒内不能停留时间过长,容易老化分解(分解温度为 250℃左右),一般料温为180~230℃。在掺入回收料的时候要注意 控制比例,一般不超过20%。
②聚烯烃系材料(PP) • 是最轻的塑料之一,其屈服、拉伸、压缩强度和硬度均优于低压聚乙 烯,有很突出的刚性,高温(90℃)抗应力松弛性能良好,耐热性能 较好,可在100℃以上使用,如无外力150℃也不变形,除浓硫酸、浓 硝酸外,在许多介质中很稳定,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对它有软化和溶胀作用,几乎不吸水,高频电性能不好,成型容易。 作一般结构零件,作耐腐蚀化工设备和受热的电气绝缘零件,广泛的 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材料。
⑿表层剥离(Delamination)
现象: 成形品呈云母状的层次结构,各层之间 可轻易撕开
原因与处理方式: ---物性相异的塑料混入
---塑料的温度太低
⒀光泽不良(Cloudy)
现象: 成形品表面覆有一层乳白色的薄膜, 如有薄雾罩住光泽度不足
原因与处理方式: ---模具粗糙,亮度不足
---模具或塑料的温度太低
⑵毛边(Flash) 现象: 塑料材料溢出模穴
原因与处理方式:
---计量设定太多 ---射出压力太大 ---锁模力不足 ---模温太高或是料管温度过高 ---塑料流动性太好 ---塑料结晶速率太慢
---模具的分模线密合度不足
⑶黑点(Black specks) 现象: 成形品表面有黑色斑点
原因与处理方式:
⑺气泡(Void) 现象: 成品内部产生空隙,有两种原因: 1.发生于肉厚部分,由中央冷却收缩而成。 2.空气、水分或塑料中的挥发分解造成。 原因与处理方式: ---射出压力太低,保压时间太短。 ---背压太低。 ---塑料温度太高,滞留太久。 ---成品肉厚设计不良。 ---模具的流道、进浇口太小。
注塑相关基础知识
1.注塑机的构成;
2.注塑工艺过程;
3.常用注塑材料; 4.常见注塑缺陷及预防方法;
1.注塑机的主要结构
注塑机一般由以下五大系统构成: ①注塑部件; ②合模部件;
③液压传动系统;
④电气控制系统; ⑤周边辅助系统
①注塑部件
注塑部件组成部分有:塑化装置(螺杆、螺杆头、止逆环、推力环、混炼环、 料筒、喷嘴)、注射座、注射油缸、螺杆驱动装置(油马达、减速机等)、注射 座油缸等。
⑹凹陷(Sink marks) 现象: 成品表面下凹,特别是肉厚突增的部分 (因为厚肉的中央冷却较慢) 原因与处理方式: ---射出压力太低,保压时间太短 ---射出速度太快 ---模具与塑料温度太高 ---成品肉厚设计不良 ---模具的流道、进浇口太小
---模具的各部分冷却不均
---塑料的收缩率太大、结晶速度太慢
⑸银线(Silver Streak) 现象: 成品表面或近表面处,沿着流动方向, 出现极细的条纹。 原因与处理方式: ---塑料干燥不良 ---背压太高或太低 ---模具排气沟设计不良 ---射出速度太快 ---模具或塑料的温度太高
-混到其它塑料或螺杆、料管凊料不干净
⑽流动轮纹(Flow marks) 现象: 塑料最初射入模具内急速冷却,与后来射入的塑料间生 成接口,以进胶口为中心出现同心圆的痕迹。 原因与处理方式: ---模具温度太低 ---射出速度太慢
---塑料的流动性太差
---模具的进胶口、流动太小 ---模具与塑料的温度太低或不均一 ---未设置冷料井(cold slug well)或是太小 ---成品设计不当,肉厚变化大
---离型剂使用不当 ---塑料添加剂裂解或气化覆着模具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