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破伤风
常规吸氧 尽量不搬动病人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抽搐发作持续时间和 间隔时间及用药效果。可设专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 或采用吸痰;如痉挛发作频繁, 持续时间长,抽搐时有紫绀现象 且分泌物不易咳出者,及早做气 管切开,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
呼吸道管理
破伤风病人的预期目标
1.疼痛缓解。 2.营养的摄入量与机体代谢需要量基本 恢复平衡。 3.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4.未发生窒息。 5.未发生意外损伤。 6.未出现感染传播。
环境要求:单间、安静、避光、隔离
减少外界刺激:谢绝探视、治疗和
一般护理
护理操作尽量安排在使用镇静
剂发挥作用30分钟内集中进行
护理问题
1.不舒适 疼痛 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或痉挛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与吞咽障碍致 营养摄入减少、而能量消耗增加有关 3.恐惧 与反复抽搐引起痛苦、担忧疾病预后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 与膈肌、肋间肌持续痉挛有关 5.有外伤的危险 与阵发性肌痉挛有关 6.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有 关 7.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肺部 感染,心力衰竭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接触病人时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 手套; 身体有伤口时,不能进入病室工作 谢绝探视病人 治疗或换药用器械及敷料均须专用。使用 后器械要以2%戊二醛溶液浸泡1小时以上, 洗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伤口敷料应焚 毁。 室内用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交互感染
伤口护理
伤口未愈者,必须彻底清创,清除坏死 组织和异物,敞开伤口,用3%过氧化 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和湿敷, 消除无氧环境,控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繁殖。 伤口已愈合者,不必特殊处理。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肺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得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得变化。
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得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与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得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与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得患儿做好口腔护理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急性肾炎护理常规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3、饮食按医嘱。
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与色.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得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与感染得表现.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高热护理常规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杆菌的特性
破伤 风
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 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 和人畜粪便中
不能侵入正常的皮 肤和粘膜
整理课件
二、致病因素(发病的三个条件)
破伤风杆菌 直接侵入人 体伤口内
机体抵抗 力降低
伤口有 厌氧环境
整理课件
三、生理病理
整理课件
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治疗的中心环节是( E )
A.及时处理伤口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使用大量抗生素
E.控制和解除痉挛
3.冲洗此病人伤口所用的溶液为( B )
A.3%碘酊 B.3%过氧化氢 C.5%盐水
D.10%硝酸银溶液 E.生理盐水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青霉素阳性:隆起出现红晕
硬块,直径>1cm或周围出现 伪足有痒感。
整理课件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 目前解决的方案有两个:
(1)脱敏注射; (2)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两者各有利弊,结果按照病人 及家属的选择进行注射, 医患关系明显改善选择。【2】
【2】高来娣.破伤风抗毒素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选择.中国保 健营养(下旬刊), 2013,23(4):1175-1176
整理课件
角 张弓
反
整理课件
(二)并发症
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 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1、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 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
2、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 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 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
整理课件
3、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 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 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 代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2.环境适宜。
病房必须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按病种隔离,严禁探视;工作人员入室前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患腹泻、皮肤病和传染病者均不得进入新生儿室,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培养1次。
4.按医嘱给予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
哺乳后应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助胃内误咽的空气排除;哺乳后宜取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病情危重或口腔疾病不能吸吮者,用滴管喂养或鼻饲,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奶具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洗刷,再高压灭菌后备用。
5.准确执行医嘱,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6.新生儿入室后尽快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家长,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亦可避免发生纠纷。
及时给患儿戴上写有姓名、性别等身份标志的手圈,防弄错婴儿。
7.每日测量体温三次或遵医嘱。
早产儿,低体温及发热39℃以上者,每1~2小时测体温一次;置婴儿温箱者,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8.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房间1次,每次60min。
照射时注意眼睛及皮肤的防护。
9.使用婴儿温箱时,注意消毒隔离。
每日用消毒水擦拭温箱。
温箱湿化水每日更换一次。
10.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换片时先用温水清洁臀部,再涂20%鞣酸软膏或其他护臀膏,防臀红发生。
11.根据病情轻重每日给予沐浴或床上擦浴,沐浴时观察皮肤有无皮疹、疖肿、糜烂等,衣服应宽大松软,棉质适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2.新生儿脐部24小时后采取暴露疗法,脐带未脱落或脐部分泌物多时禁盆浴,每日用0.5%络合碘消毒2~3次,以防发生感染。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查房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查房一、【概述】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和全身性肌肉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组症状,多见于各种创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等。
该病病情较急重,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工作在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这类患者较少,大多数护士护理经验缺乏,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护士对破伤风护理能够掌握,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护理评估】1、病史患者,男,57岁。
因3天前出现咽喉部肌肉紧张酸胀,咀嚼不便,张口不便,进食、进水易呛咳,仍未进一步治疗,逐渐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发作时腰背僵硬挺直,角弓反张,在定安县人民医院急诊查胸部DR:心、肺未见异常,颅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塞。
不能明确病因后,来我院就诊,门诊拟“破伤风”收住我科。
既往体质一般,2周前作农活时右足拇趾被稻梗刺伤,伤口较小,自行挤出污血,稍作清洗后用创可贴包扎,未再做进一步处理。
病情加重,患者有焦虑心理。
2、查体入院查体:T36.7°C>P79次/分,R19次/分,BP87∕54mmHg>平车推送入科,中年男性,神志清,体形偏瘦,苦笑面容,语言快慢不均,发音困难,应答尚切题,张口受限,齿距约3cm,颈项强直,腹背部肌群紧张,四肢肌张力稍增强。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肌酸激酶升高824U/1。
三、【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喉头呼吸肌痉挛有关。
2、有受伤的的危险:与强烈的肌肉痉挛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痉挛性发作时大量出汗有关。
4、有传染的危险:与破伤风梭菌传播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肌肉痉挛消耗大量能量和不能进食有关。
6、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7、睡眠型态紊乱8、语言沟通障碍9、自理缺陷10、活动无耐力11、知识缺乏:缺乏破伤风的预防知识四、【重点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一)有窒息的危险1、相关因素:①身体虚弱,无力。
破伤风
破伤风百科名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
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目录[隐藏]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其他信息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其他信息[编辑本段]临床表现症状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
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
一般无高热。
并发症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①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③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④循环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
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破伤风的神经症状主要表现⑴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临床的早期症状为: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使脸部呈“苦笑面容”。
多数病人常因肌痉挛发作或强直性抽搐而呈现角弓反张、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
短期内曾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或感染较轻的病人,产生局限性或流产型的肌痉挛,或局部或一个肢体的抽搐。
破伤风
五、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1ml/头, 皮下注射,免疫期为一年,第二年再接一次 ,免疫期可达四年。
UK Department of Health guidelines for managing wounds to prevent tetanus
一、流行病学及流行史
(一)流行状况
全世界都有发生,各年龄均易感,但在气候温暖潮湿、土壤富有有机 物质的人口稠密的地区最常发生。
全世界每年发病数约100万。 2003年我国因NNT死亡398例,是继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后
死亡数居第4位的传染病。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cidence was 36–48 cases per year. This rate has
强 心 ( 强 尔 心 ) , 解 酸 ( NaHCO3 ) , 利 尿 (乌洛托品),防并发症(PG、SM),补液 (葡萄糖、VitC、VitB1)等。
Flow diagram showing the management of tetanus. 1—limited evidence; 2—some evidence; 3—good evidence
1.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
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 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2.狂犬病: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
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骨立即发 生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护士手册 资料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第一章、儿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3、急性感染性喉炎护理4、小儿肺炎护理5、支气管哮喘护理6、口炎护理7、小儿腹泻护理8、过敏性紫癜护理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10、脑炎、脑膜炎护理11、小儿癫痫护理1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13、手足口病护理常规14、川崎病护理15、流行性腮腺炎护理16、细菌性痢疾护理17、麻疹护理常规18、水痘护理常规19、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常规20、4S综合症的护理常规21、粒细胞缺乏症病人的护理常规22、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第二章、新生儿科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2、早产儿一般护理常规3、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5、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6、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护理常规8、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护理常规10、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11、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12、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13、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14、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第三章、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麻醉后护理常规3、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4、胃肠减压护理常规5、腹腔引流护理常规6、急性腹膜炎护理常规7、肠梗阻护理常规8、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9、腹外疝护理常规10、腹部损伤护理常规11、急性肠套叠护理常规12、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护理常13、肛周脓肿护理常规14、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常规15、包皮过长护理常规16、四肢骨折护理常规17、石膏绷带固定护理常规18、关节脱位护理常规19、烧伤护理常规20、烫伤的护理常规21、手外伤护理常规22、肠瘘护理常规23、直肠肛管良性疾病护理常规24、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25、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26、颅脑损伤护理常规27、气管切开护理常规28、眼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29、眼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30、眼部局部用药护理常规31、眼部局部冲洗护理常规32、霰粒肿护理常规33、耳鼻咽喉术前一般护理常规34、鼻腔异物护理常规35、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护理常规36、舌系带过短护理常规37、口腔粘液性囊肿护理常规38、鼻出血护理常规39、鼻咽喉术后一般护理常规第四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2、腹部手术护理常规3、经阴道手术护理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盆底悬吊术等)4、会阴部手术护理常规(外阴血肿、前庭大腺脓肿等)5、清宫手术护理常规(包括诊断性刮宫、不全流产,人工流产等)6、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7、宫腔镜手术护理常规8、妇科急腹症护理常规9、介入手术护理常规10、药物流产护理常规11、雷佛奴尔引产护理常规12、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脓肿护理常规13、异位妊娠护理常规14、子宫肌瘤护理常规15、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常规16、子宫脱垂护理常规17、盆腔炎护理常规1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包括各种阴道出血)19、卵巢肿瘤护理常规20、葡萄胎护理常规21、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护理常规22、卵巢癌护理常规23、子宫内膜癌护理常规24、宫颈癌护理常规25、宫腔镜手术护理常规第五章、产科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产前护理常规2、产后护理常规3、剖宫产护理常规4、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5、前置胎盘护理常规6、胎盘早剥护理常规7、胎膜早破护理常规8、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常规9、子痫护理常规10、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11、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1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13、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14、先兆早产护理常规15、胎儿生长受限护理常规16、羊水过少护理常规17、羊水过多护理常规18、产后出血护理常规19、产褥感染护理常规20. 第一产程护理常规21、第二产程护理常规22、第三产程护理常规23.镇痛分娩护理常规24、催产素引产、催产护理常规25、中期妊娠引产分娩护理常规第二部分护理制度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1、查对制度2、分级护理制度3、值班交接班制度4、消毒隔离制度5、医嘱执行制度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护理文件管理制度8、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9、病房管理制度10、物品、药品管理制度11、临床输血管理制度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4、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第二章、一般护理工作制度1、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2、饮食管理制度3、健康教育制度4、探视陪护制度5、病人出入院制度6、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7、护理人员考评制度8、继续教育制度9、规范化培训制度10、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11、业务学习制度12、护理查房制度13、护理病例讨论制度14、临床教学管理制度15、实习生、人员管理制度进修16、护理科研或论文管理制度17、护理会议制度18、护士长总值班制度19、护理会诊制度20、护理投诉管理制度第三章、护理重点环节管理制度1、静脉输液管理制度2、药物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制度3、诊危重患者转运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4、排班制度5、重点部门监管制度6、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第三部分应急预案第一章发生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及流3、紫外线灯意外伤害的应急预案及程序4、患者坠床 / 摔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5、患者走失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6、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7、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8、急性喉阻塞的应急预案及程序9、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及流10、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1、患者发生噎食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2、患者发生冲动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3、患者标本采集差错应急预案及流程14、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5、住院病人用药错误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6、住院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7、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8、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应急预案及流程19、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及流程20、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急预案和流程21、门诊病人发生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22、患者发生压疮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3、患者发生中毒应急预案及流程2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25、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6、突发脑疝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7、急腹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8、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9、惊厥患者的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30、医院院内感染爆发应急处理预案及程序31、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32、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33、产前出血应急预案34、妊娠高征综合征应急预案35、DIC应急预案36、急产的应急预案37、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预案38、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39、子宫破裂应急预案40、妇科急腹症的应急预案第二章意外事故时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泛水的应急预案及流程3、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流程4、失窃的应急预案及流程5、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及流程6、火灾的应急预案及流程7、地震的应急预案及流程8、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9、护理投诉应急预案及流程10、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1、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2、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3、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4、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5、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6、体温计破碎后处理程序第四部分岗位职责第一章、技术职称岗位职责1、护士岗位职责2、护师岗位职责3、主管护师岗位职责4、副主任护师岗位职责5、主任护师岗位职责第二章、能级岗位职责1、助理护士岗位职责2、全科护士岗位职责3、责任护士(乙岗)岗位职责4、责任护士(甲岗)岗位职责5、责任组长岗位职责第三章、行政职务岗位职责1、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2、科护士长岗位职责3、护理部主任岗位职责第四章、部门岗位职责1、病区护士岗位职责2、输液室护士岗位职责3、重症医学科护士岗位职责4、预检分诊护士岗位职责5、门诊协诊护士岗位职责6、门诊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7、观察室护士岗位职责8、门诊治疗室护士岗位职责9、换药室护士岗位职责10、注射室护士岗位职责11、抢救室护士岗位职责12、专科护士护士岗位职责13、产房护士岗位职责14、手术室器械护士岗位职责15、手术室巡回护士岗位职责16、复苏室护士岗位职责17、预防保健科护士岗位职责18、感染管理科护士岗位职责19、护理部干事岗位职责20、护理督导岗位职责21、教学护士岗位职责22、教学干事岗位职责23、质控干事岗位职责24、母婴同室护士岗位职责25、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岗位职责26、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职责27、手术室护士长岗位职责28、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岗位职责第五部分护理操作流程一、基础操作部分1手卫生+无菌技术2口腔护理3鼻饲法4静脉输液(留置针)5静脉输血6氧气吸入法(中心供氧)7吸痰法8灌肠法9导尿术10简易呼吸器11心肺复苏12电除颤13胃肠减压14肌肉注射15心电监护仪使用16生命体征测量17快速血糖测定18保护带应用19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二、妇产科部分1、会阴擦洗2、新生儿抚触三、新生儿科部分1、气泵吸入2、输液泵的应用3、CPAP的应用4、辐射台的使用5、呼吸机的应用6、小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破伤风常识介绍及防治2
新生儿破伤风常识介绍及防治★新生儿破伤风知识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孕妇应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
2、分娩时应采用新法科学接生。
★新生儿破伤风诊断标准(一)诊断原则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接生过程消毒不严史或分娩过程新生儿局部外伤未经消毒史。
有条件可做病原学检查,但没有临床意义。
病原学检查包括脐带、创口内的坏死组织或脓液等涂片,取样做厌氧菌培养,部分病例(30%)可获得阳性结果,以及培养物的小鼠毒性实验等。
(二)诊断标准有分娩时的接生过程及脐带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外伤局部未经消毒处理史。
再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原则新生儿破伤风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强直和痉挛,大多数病人死于呼吸衰竭,因此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上述特点采取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死亡,解除或减轻痛苦。
(一)一般治疗与护理:避免环境对新生儿的刺激,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营养,避免发生感染等。
(二)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及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未结合的游离毒素。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使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由90%下降至17%(Ildirim,1975)。
(三)止痉:大量使用止痉剂和镇静剂,控制痉挛发作。
(四)抗菌素治疗:应用抗菌素可杀死破伤风杆菌的繁殖体,同时也可控制其他微生物1 / 2。
儿科护理学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
儿科护理学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多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关于学龄前期儿童膳食,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制作中避免坚硬、油腻、辛辣B、早餐应吃饱,不能空腹C、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D、食谱应做到粗细交替,荤素搭配E、食谱不需经常更换正确答案:ABCD2、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要点有A、备好氧气、吸痰器和抢救药物,以防因痉挛窒息死亡B、各种护理工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后,集中一次做完C、细心喂养,保证热量与水分的供给D、用氧化剂清洁脐部,改变局部无氧环境E、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正确答案:ABCDE3、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B、尽早使用止泻剂C、严密观察病情,对症治疗D、调整、适当限制饮食E、加强护理,防止臀红正确答案:ACDE4、人工获得的免疫方式包括A、被动免疫B、主动免疫C、加强免疫D、计划免疫E、基础免疫正确答案:AB5、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活动表现为A、再造想象B、无意注意C、能再认而无重视D、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交替E、具体形象思维正确答案:AE6、主动免疫制剂包括A、乙脑疫苗B、布氏杆菌菌苗C、丙种球蛋白D、破伤风类毒素E、卡介苗正确答案:ABDE7、有关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使用抗生素,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B、无论轻重均选用2种广谱抗生素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用氨苄西林D、真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E、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正确答案:ACE8、新生儿窒息的常见病因有A、胎儿因素B、脐带受压C、孕母因素D、宫内感染E、分娩因素正确答案:ACE9、婴儿期重点预防的疾病有A、营养不良B、病毒性心肌炎C、佝偻病D、先天性心脏病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ACE10、小儿肺炎易发生心力衰竭的原因是A、血清钾浓度降低B、输液速度过快C、缺氧引起心肌营养不良D、肺小动脉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E、病原体及毒素引起中毒性心肌炎正确答案:BCDE11、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是A、心肌间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B、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溶解C、病毒对被感染的心肌细胞直接损害D、病变分布为局灶性和散在性E、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正确答案:CE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原则阶段A、形式运思期B、感觉运动期C、具体运思期D、后运思期E、前运思期正确答案:ABCE13、关于小儿牙齿的发育,描述正确的是A、乳牙约3岁出齐B、12岁左右开始出第2磨牙C、2岁以内乳牙数量为月龄减4~6D、乳牙20颗,恒牙28~32颗E、8岁左右开始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正确答案:BCD14、关于小儿颅骨发育,描述正确的是A、前囟出生时大小1.5~2cmB、后囟最迟在出生后3~4个月闭合C、有的小儿出生时后囟很小或闭合D、囟门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E、前囟膨隆见于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ACDE15、下列哪些是儿科急诊室应当配备的物品A、气管插管B、洗胃机C、气管切开包D、呼吸机E、特护记录正确答案:ABCDE1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惊厥常有的特点为A、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B、1天内可发作数次C、发作时大多意识丧失D、醒后活泼如常E、常伴有发热正确答案:ABCD17、婴儿期的保健重点是A、防止发生意外事故B、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C、指导合理喂养D、早期教育E、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正确答案:ABCDE18、新生儿Apgar评分的内容包括A、脉率B、心率C、呼吸D、皮肤颜色E、肌张力和对刺激的反应正确答案:BCDE19、某新生女婴,日龄20天。
破伤风护理常规
破伤风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外伤,特别是生锈铁钉等锐器伤害、不洁接生等,了解受伤时间及受伤程度等。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等,了解呼吸型态、缺氧状况、抽搐程度等。
3、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严密隔离。
保持环境安静、清洁,避免光和声的刺激。
2、卧床休息,使用床栏。
对抽搐频繁者,专人守护,切勿过度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免意外。
3、加强营养,按医嘱给予饮食。
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备气管切开包、开口器、舌钳、吸引器于床旁,随时作好抢救准备。
对频繁抽搐、药物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
5、按医嘱给予镇静剂,严密观察抽搐情况。
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及坠床。
治疗与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以免诱发抽搐。
6、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患者用过的物品,如布类、器械等物均应严密消毒,敷料焚烧。
患者出院后,房间作终末消毒。
7、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理任何伤口,伤后及时就诊和注射TAT。
2、避免不洁接产,以防新生儿破伤风及产妇后破伤风等。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
N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
2、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4、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护理常规:1. 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检测。
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 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提倡母乳喂养,无法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持续鼻饲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
每天详细记录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案,满足能力需求。
3. 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
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
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5.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健康教育:指导父母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何时预防接种、何时门诊随访等,以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小于胎龄儿护理诊断1、窒息的危险与宫内慢性缺氧有关。
2、体温调节无效与皮下脂肪缺乏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宫内营养不良有关。
新生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一、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一)入院前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保暖台,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二)入院时措施1.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静脉插管给药。
2.及时称体重、建立静脉通道、插胃管行胃肠减压,连接各种监护仪,确认仪器运转正常并开启报警器,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三)入院后护理常规1.置重症监护监护室,专人守护。
2.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1)呼吸和心血管系统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各种参数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
4)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者护理常规。
5)遵医嘱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做动脉血气分析。
(2)泌尿系统1)称体重,每日1次或遵医嘱。
2)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包括所有静脉入量、口服量、尿量及其他损失量。
(3)神经系统1)观察神志、瞳孔、反应、肌张力并做好记录。
2)每日或隔日测头围1次。
3)必要时监测颅内压。
(4)血液系统: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定期检测血常规、血小板、红细胞比容。
(5)消化系统:观察腹胀、呕吐、大便的颜色、量及性质。
二、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一)复苏1.复苏程序新生儿窒息复苏严格按照A→B→C→D步骤进行,顺序不能颠倒。
复苏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
(1)A畅通气道1)新生儿娩出后即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
2)摆好体位,肩部以小毛巾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
3)立即吸净口、咽、鼻粘液,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先吸口腔,再吸鼻腔粘液。
4)温热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
(2)B建立呼吸1)触觉刺激拍打足底和摩擦婴儿背部来促进呼吸出现。
经过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有手足青紫者可予以观察。
2)正压通气触觉刺激如无呼吸建立或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囊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但不盖住眼睛;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吸呼比1:2,压力以可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第二单元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第二单元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单选题]1.手术产新生儿护理中错误的是()。
A.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B.常规每日肌注维生素KC.严密观察(江南博哥)呼吸、面色、哭声D.头皮血肿早期可热敷E.头皮破损局部涂1%龙胆紫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手术产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头皮血肿早期不可热敷,不可揉按,禁忌穿刺,避免感染,早期可冷敷。
[单选题]2.新生儿室温、湿度要求是()。
A.温度18~20℃,湿度50%~60%B.温度20~22℃,湿度55%~65%C.湿度20~24℃,湿度50%~60%D.温度22~24℃,湿度55%~65%E.温度24~26℃,湿度55%~65%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要适宜,要求为房间干净、清洁、整齐,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度22~24℃,湿度55%~65%。
[单选题]3.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俯卧时头偏向一侧,将上肢固定在包被中B.出生后,清除口鼻分泌物C.仰卧位避免颈部前屈或后仰D.经常检查清理鼻孔E.不可随意将物品放在新生儿口鼻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①新生儿出生后应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②保持合适的体位,仰卧位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③俯卧位时头偏向一侧,双上肢自然屈曲在头两侧(切记不可将上肢固定在包被中);④经常检查清理鼻孔,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不可随意将物品放在新生儿口、鼻腔处或按压胸部。
[单选题]4.下列有关足月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生后1个月接种卡介苗B.保温C.脐带护理D.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E.产后30分钟开始吸吮母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足月新生儿对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稳定;预防感染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洗设施;每日检查脐部,并用75%乙醇消毒,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感染造成脐炎;出生后尽早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出生后当日接种卡介苗;儿出生后3天采取足跟血进行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一般护理常规
6、预防感染: (1)医护人员人室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假,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 触病儿前后应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儿应立即进行相 应的隔离(或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灭菌机消毒1—2次,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十五分 钟,出院病儿的床单位,暖箱须进行终末消毒。 7、病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 识等出院宣教。
4、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 (1)生命体征:T.P.R.面色和出血情况。 (2)神志、前囱、眼神、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肌张力、有无抽 搐、惊厥、脑性尖叫及呕吐等。 (3)观察局部输液情况,防止药液外渗。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5、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对吸吮困难者,可行鼻饲喂养,呕吐者, 可予生理盐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新生儿常见 疾病的护理 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热情接待家属及病儿,更衣、洗澡、剪指甲、测体温、磅体重,并在 患儿的手腕上戴上明显的标记,写上床号、姓名、性别,由责任护土向家 属做好人院宜教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 3、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病儿核心温度 维持在36.5—3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住单间隔离,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的声音的刺激。
治疗、护理等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3、绝对卧床休息,给侧卧位。
4、加强营养。
早期痉挛频繁发作时暂禁食,作静脉滴注液体、血浆等维持。
痉挛减轻后用鼻饲喂养,但插胃管前应给足量的镇剂,以防诱发抽搐。
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以免呕吐引起窒息。
5、应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痉挛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观察,确定镇静剂的合适用量及间隔时间。
6、加强脐部护理,用破伤风抗毒素封闭脐周。
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脐部,洗后涂以2.5碘酊,每天一次,按时更换敷料直至伤口愈合,污敷料应焚烧处理。
一切用物须高压灭菌。
7、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定时更换卧位。
以防坠积性肺炎以及褥疮。
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擦干净口腔分泌物。
8、室内备齐各种抢救物品。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逐渐缓慢复温,切忌过速。
根据体温及硬肿范围估计轻重度,轻者可用恒温床复温,重者用保温箱复温,床上及箱内温度从26度开始,以每小时升高1度逐渐升至30-32度,相对湿度在65%左右,力求在12-24小时内使病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
在此期间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平稳后改4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喂给足够的热量和水份,能吸吮者喂母乳,吸吮差者用滴管,必要时鼻饲,每2小时喂一次,忌过量过速。
发现面色改变立即停止,以防窒息。
4、热量不足者,按医嘱给静脉补液或输血浆,以促进代谢,改善循环,补液量宜偏小,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滴速宜慢,以免引起水肿。
5、注意观察硬肿范围、体温、心率、入量、呕吐及有无出血倾向。
6、护于是、治疗应集中,动作轻快,以免影响复温。
注射时应避开硬肿部位。
7、定时更换卧位,包被、衣服、尿布应柔软,防止皮肤损伤及坠积性肺炎。
8、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7厘米的活产新生儿。
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更须加强护理,要精心、细心的观察微小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给预处理。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式打扫,病室24小时空气消毒,每周二、五大扫除,用具要灭菌。
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接触护理早产儿前后要洗手。
3、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一65%,床单为整洁、平整、干爽。
如患儿体重〈2000g或体温低于36oC应放入暖箱保暖。
暖箱温度按日龄及体重的不同调节其中性环境温度。
暖箱湿度55-66%。
保持暖箱清洁,每周二、五擦拭消毒二次。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头偏向一侧,上身抬高30度防止返流呛咳。
随时注意有无呛吐以防窒息。
如出现呼吸暂停,可刺激皮肤(弹足底)等方法,使小儿啼哭,使呼吸暂停消失,如不能恢复,使用简易复苏囊复苏,同时汇报医生。
5、早产儿缺氧时给于氧气吸入,要密切观察用氧疗效,及时降低氧浓度,以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6、加强喂养早产儿要用早产儿专用奶粉,严格按比例配制,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每2h1次。
无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差的可给予鼻饲,每次喂奶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有潴留。
详细记录出入量。
7、加强基础的护理,体重在1000g-1500g的每日油浴一次。
2000g以上每日洗澡一次。
每日定时定秤称体重并记录。
8、加强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
同时需观察患儿的面色。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24h出入量的记录。
备好抢救药及抢救物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9、出院时向家长详细讲解患儿喂养及护理方法小儿心肌炎护理常规1.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急性期或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也应限制活动量,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
3. 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
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4. 患儿最好住单间,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防止交叉感染5. 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心率、脉率、心音性质和强弱、血压、体温的变人。
对严重的心律失常,需心电监护。
6. 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加压吸氧,烦燥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7. 若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8. 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9. 静脉输液时,滴速宜慢,以免引起心衰。
13. 出院指导。
应特别强调休息,避免劳累,增加心脏负担,避免受凉,预防感染.。
小儿腹泄护理常规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1. 执行儿科护理常规.2.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感染传播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 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4. 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
5. 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分钟)补充血容量。
按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严禁直接静脉推注。
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6. 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囱眼眶有无凹陷、机体温度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经过补充液体后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当患儿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
口唇樱红,应及时报告医师及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7. 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8. 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应给予患儿多喝水,擦干汗液,减少衣眼,头枕冰袋等物理措施。
9. 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10. 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11. 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12. 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护理问题:1. 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 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 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1.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
3.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湿适宜。
4. 加强营养,供给充足的热量和水份,不宜过饱,病情严重者可鼻饲,或以静脉补液。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分泌物粘稠者,给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6. 注意呼吸状态改变。
若出现哭闹或吃奶后呼吸急促、紫绀,应给面罩吸氧。
氧气预先湿化,密切观察用氧疗效,缺氧好转立即降低吸氧浓度或停止给氧。
7. 严格掌握并随时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为宜,必要时使用微量输液泵,以免滴入过快引起心衰或肺水肿。
8.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观察应格外细致并做好各种记录。
如出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肝脏肿增大、嗜睡、两眼上翻、凝视、抽搐、昏迷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右侧卧位,尽量避免惊扰,少搬动。
必要时可按医嘱给镇静剂。
3、根据病情选择喂养方法。
病情严重者,以静脉滴入营养液及液体为主,并注意24小时均匀滴入,以防快速扩容而加速出血。
病情稳定再喂奶。
4、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面色、吸吮能力、吞咽反射等变化,注意囟门大小及饱满度、有无躁动、脑性尖叫、惊厥等表现。
一旦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必要时给氧气吸入。
注意保暖,防止发生硬肿症。
7、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动作轻柔,床垫柔软平整。
病情稳定后可定时翻身。
6、为避免感染,应与感染性疾病病儿分开护理。
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高热的护理高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才能准确找到病因。
如有的患儿虽然高热,但精神状态良好,玩耍如常,这类患儿病情较轻,可不急于退热,瞩其多饮水;也有的患儿前额、腋窝等处灼热,但手足冰凉;有的患儿高热时伴有寒战;有的体温只接近39℃,便出现四肢抽搐,应考虑高热惊厥之先兆,特别是有惊厥史的患儿则应考虑退热。
6个月~1岁患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育不全,易发生高热惊厥。
此外应注意患儿的意识状态、发热的伴随症状、发热的时间与规律、小便的次数与量、皮肤有无细小的出血点与皮疹,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通风良好,室温保持在20℃~22℃,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3、给高热量、高维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4、密切观察病情,随时监控体温变化,并记录,注意发热热型,有无伴随症状,如皮疹、呕吐、腹泻、淋巴结肿大、神志的改变等,以协助医生寻找病因。
5、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解热剂,并观察疗效,记录给药时间。
热退出汗时,应给予适当保暖勿使患儿受凉,也可用干毛巾擦净汗液。
体温骤降,大量出汗,易出现虚脱现象嘱其多饮水并通知医生必要时补液。
6、发热伴寒战,四肢发凉,应给热水袋保暖,以改善全身循环,但应防止烫伤。
7、注意口腔、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
7、有高热惊厥病吏者,应及时降温,同时遵医嘱给镇静剂并密切观察。
一旦高热引起惊厥,及时通知医生并执行惊厥护理常规。
8、对持续高热者,在未明确诊断前,应给予适当隔离,并随时观察其有无新的症状和体征。
惊厥的护理1. 惊厥发作时应即刻松解衣领,取头侧平卧位,吸咽部分泌物,并托起患儿下颌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2. 抽搐发作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对抽搐频繁者应特护,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光线宜暗,并保持安静。
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
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遵医嘱快速准确给予镇静药。
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
用10%水合氯醛灌肠时,应稀释1~2倍,尽量保留5—10分钟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
4. 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5. 高热引起的惊厥应同时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