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化学与生命

第七章 化学与生命

(2).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如Ca2+:哺乳动物如果缺乏,则会出现 肌肉抽搐; • 一定浓度的无机盐离子有利于维持细 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 体内缓冲对可调节体液pH值平衡; • 如:H2CO3/HCO3和 HPO42-/H2PO4- 是 细胞内重要的两个缓冲对;
二.糖类(碳水化合物)
• 1.糖类定义
3.蛋白质
• 从原则上说,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决 定的,但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是蛋白质。 (1)定义 蛋白质是指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氨基酸,按 照一定的顺序,通过酰胺键(即肽键)缩合而 成,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和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 大分子。
蛋白质元素组成:C、N、H、O、S、P等。
(2)蛋白质的结构
•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级。
一级结构: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顺序。 二级结构:肽链在空间的伸展方式; 三级结构:肽链中所有原子空间的排布方式; 四级结构:肽链(亚基)与肽链之间的结合方式; 一级结构称为化学结构,其它称为高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图示
4.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 1.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 2.某些蛋白质参与细胞结构建成。 • 3.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某些蛋白质 是激素。 • 4.在高等动物机体免疫机制中起作用。 某些蛋白质是抗体。
醛糖谱系
酮糖谱系
(2)多糖
• 它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 • 水解后产生单一形式的单糖的叫均一多糖。 如淀粉、糖元和纤维素,水解后产生葡萄 糖;菊粉水解后产生果糖。 • 水解后产生多于一种形式的单糖或单糖衍 生物的叫不均一多糖。如植物产物中的半 纤维素和树胶,动物产物中的粘多糖(含 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肝素)。
三.蛋白质、肽、氨基酸
• 1.氨基酸

二轮专题一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二轮专题一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二轮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其物质基础主要由生物分子组成,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

1.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酶、激素、抗体等,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其中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主要取决于其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象。

2. 核酸核酸是细胞中存储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代谢的重要生物分子。

其中包括DNA和RNA两种不同的分子。

DNA负责存储遗传信息,RNA负责转录和翻译DNA中的信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其中有4种不同的核苷酸可以组成不同的核酸。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能量转换和储存的主要分子之一。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多种不同类型。

其中,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同时也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4. 脂质脂质主要包括脂肪酸、甘油和磷脂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

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储存能量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分子。

脂质的稳定性和性质取决于其结构和组成。

二、细胞的结构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重要部分。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膜,由双层磷脂和膜蛋白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和信号传递功能,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界面。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部分,包括胞浆、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细胞质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存储DNA的重要结构,是细胞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中心。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等组成。

4.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多种特殊结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等。

每种细胞器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构成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的重要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无机物是构成生命体的辅助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等。

水是生命体内
最重要的无机物,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介质,参与到化学反应和调节温度等。

无机盐是包括钠、钾、钙、镁、磷等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在生命体内
起到调节酸碱平衡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重要作用。

生命体的结构基础主要包括细胞和组织。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细胞内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由脂
质和蛋白质组成,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水和溶质等,承载着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存储遗传信息,指挥细胞的生命活动。

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

生命体内包含多种不同
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上皮组织等。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相互协作维持生命体的正常功能。

总之,生命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构成生命
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机物则是辅助物质。

生命的结构基础主要包括细胞
和组织,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组织则是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
成的结构。

这些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命的运行和
发展。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
约有1/3的酶(1000种以上)为金属酶或金属激活酶。如DNA 聚合酶(锌酶)可以控制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4)维持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保证细胞与 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渗透压:渗透作用发生时,某种溶液上所施加的能够阻止水 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该溶液的压强。其大小与细胞 膜两侧溶液的溶质浓度高低有关:浓度 ,渗透压
一条肽链的两端有不同结构和性质: 一端的氨基酸残基带有游离氨基,称氨基端; 另一端的氨基酸残基带有游离羧基,称羧基端。
通常,氨基端在左,羧基端在右。
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氨基酸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血红蛋白
四级结构
蛋白质一级结构
氨基酸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包括:
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二、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
1. 糖类
单糖
2. 蛋白质
多糖
4. 脂质
生物 小分子
氨基酸
5. 维生素
核苷酸
蛋白质
生物 大分子
核酸
3. 核酸
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
生命过程的碳源和能源——糖类 遗传信息的表达者——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核酸 生命体的储能物质——脂质 维持生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维生素
生物 小分子
氨基酸
维生素
核苷酸
蛋白质
生物 大分子
核酸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由于其分子量巨大、分子结构 复杂并且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故称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核苷酸被称为构件分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_植物、动物单元解读 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_植物、动物单元解读  新
1、我看到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一、我看到了什么

本课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 明线:观察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暗线:通过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大树是一个 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观察是有目的的,对பைடு நூலகம்树的观察指向生命 体这个核心概念。

《植物》单元的设计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 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 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着重点放在发 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 上。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 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韦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植物》单元的课题

《植物》单元小结



第一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 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 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 第二课至第四课,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 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 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用维恩图 的帮助,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的相同特征。这几课,还将 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 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 第五课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 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 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

七、植物的共同特点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 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是形态的巨大差别; 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这是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别。 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 特征,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教材设计三个活动: 1、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3、总结植物的共同特点。

生物必修一必记知识点填空

生物必修一必记知识点填空

高考必胜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填空考点一:细胞的基础: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包括:、1、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性,含量不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性2、★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元素:②微量元素:不用记最基本元素(生命元素)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可分为?鲜重中含最多的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2)★糖类的元素组成:糖类的作用:①单糖:、、、、②二糖:、、(要写出分别有哪两个单糖组成)★③多糖:(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动植物共有的糖类:23、脂质:(31. ★水存在形式:(含量:95.5%)和(含量:4.5%)功能①②③④⑤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则新陈代谢加强。

2.★无机盐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①。

(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②(哺乳动物血液中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

)③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平衡、平衡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 20种,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根据人体是否能自身合成可分为和两种。

2、★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为,叫。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数目×氨基酸的分子量—水分子数目×18(水的分子量)N条肽链上至少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N条肽链上的所有氨基=N(肽链数)+基上的氨基数N条肽链上的所有羧基=N(肽链数)+基上的羧基数5、★蛋白质多样性直接原因:①②③④★蛋白质多样性根本原因:6、★蛋白质功能:①,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②,如绝大多数酶③,如血红蛋白④,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⑤,如抗体。

三年级上科学植物

三年级上科学植物

第一单元《植物》单元分析单元教材分析: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

一个生命体具有哪些特征呢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界定,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的。

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其余的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科书将把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3.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如特定的环境,一定的阳光和水分。

4.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5.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6.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

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2.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4.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研究的问题。

5.通过阅读提高对植物基本需要和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生命科学导论开卷考试资料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开卷考试资料整理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涵义: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

生命的本质特征: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运动、内稳态、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适应生命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核酸遗传信息的表达者——蛋白质生命过程的催化剂——酶生命过程的碳源和能源——糖类生命体的重要构件和储能物质——脂类维持生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维生素DNA双螺旋模型的意义:能够有效地解释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送和自我复制;提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复制DNA—转录DNA—翻译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催化、结构、防御、信号、调节、运输、运动、其他功能酶的生理意义:生物体内绝大数反应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各种反应的综合就是生命维生素对动物有何意义: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1]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区,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细胞中有核膜包着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学说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完整遗传单位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克隆——指从同一个个体经过无性繁殖而来的,具有与母体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的后代以及由这些后代所组成的群体。

生物克隆技术的过程:供体细胞的准备——去核卵的准备——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中——胚胎移植与培养。

高二上 生物知识点整理

高二上 生物知识点整理

高二上生物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描述性生物学:20世纪前【瑞典】林耐生物分类法则【德】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英】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为中心——辩证唯物主义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二.实验性科学1.【奥地利】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2.【美】摩尔根果蝇连锁和互换规律揭示了遗传机制三.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微观:1.【美】沃森【英】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2.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宏观: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全球生态四.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干细胞研究——“万能细胞”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人体器官的移植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计划”(中国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8个月),即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人类基因草图覆盖人类基因组的97%)五.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1.探究步骤:对照实验控制变量...2.显微镜的操作:放大倍数越大,实际长度越小细胞的观察与测量:细胞长度=某放大格数下,每格长度×目镜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格数×每一格长度=物镜格数×每一格长度使测量更准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细胞内的水1.含量:最多,约占细胞鲜重的85%~90%2.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3.自由水(95%)的作用: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许多生物的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4.水分与代谢: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活跃,其抗性越小,反之,代谢越缓慢,抗性越大二.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2.作用:(1)构成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eg: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命体的活动,如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1.糖类:2.食物中营养成分的鉴定:淀粉碘液显蓝色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显红黄色蛋白质双缩尿试剂显紫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红色脂肪滴3.脂质:基本成分:甘油和脂肪酸(C、H、O)含量:约占细胞鲜重的1%~2%种类:脂肪:细胞膜内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4.蛋白质:C、H、O、N(P)——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主要承担者(占肝重的50%)(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再经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3)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4)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5.核酸(1)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单位)主要存在细胞核(2)核糖核酸RNA荷塘核苷酸细胞质人体有8种核苷酸有细胞的生物油5种含氮碱基A、T、C、G、U6.维生素:脂溶性:A(夜盲症)D(佝偻病)、E、K水溶性:B(脚气病)、C(坏血病)第三章物质基础:化合物结构基础:细胞细胞:真核、原核细胞膜:(1)组成物质: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2)结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多糖=糖蛋白+糖脂外侧胆固醇:分散在磷脂分子之间(3)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4)功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主动运输:低→高能量、载体离子、氨基酸通过细胞膜(2)被动运输:高→低 a.自由扩散水、CO2、甘油、乙醇进出细胞B.协助扩散载体葡萄糖进入成熟的红细胞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胞吞: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变形虫吞食有机颗粒2.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膜)细胞器:线粒体双层膜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单层膜深加工、转运、形成细胞壁(纤维素)内质网单层膜初加工、转运、脂质代谢中心体无膜细胞有丝分裂液泡单层膜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叶绿体双层膜光合作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大小小大细胞核无成形细胞核有细胞核染色体只有DNA DNA、蛋白质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举例颤藻、支原体、细菌真菌、水绵、酵母菌病毒——非细胞形态1.成分:内:核酸 DNA或RNA外:蛋白质2.结构:衣壳、核心3.寄生在活细胞内Eg:①乙型肝炎(HBV):乙型肝炎病毒——寄生在肝脏措施:预防为主,防治兼顾血液、母婴传播②艾滋病(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寄生在T淋巴细胞血液、母婴、性传播③噬菌体抑制绿脓杆菌——寄生在细菌上第四章1.合成反应:小分子→大分子 eg:单糖合成多糖2.分解反应:大分子→小分子 eg:淀粉和糖原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①水解反应:有特定的水解酶参与,并消耗一个水分子②氧化分解反应:一个六碳的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三碳化合物,不消耗一个水分子,却释放出4个氢原子和能量3.酶: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99%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底物与活性部位相契合高温对酶的破坏性很大4.生命活动的直接来源——ATP (A-腺苷 T-三个 P-磷酸基)A-P~P~P “~”磷酸键ATP→ADP+Pi+能量5.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新陈代谢①同化作用:摄取、转变为自身物质、储存能量——合成代谢②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物质排出、释放能量——分解代谢光合作用1.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叶绿体上的色素:纸层析法提取色素层析液:石油醚 CaCO3:保护叶绿素 SiO2:加快研磨速度色素提取液:无水乙醇光合作用1.光反应:类囊体膜上能量: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产物:ATP、NADPH、O2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叶绿体基质能量: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3.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能量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4.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实验: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有氧呼吸1.三个阶段①糖酵解第一阶段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C3H4O3)+4[H]+能量(2A TP)②第二阶段2丙酮酸(C3H4O3)+6H2O酶→线粒体基质=6CO2+20[H]+能量(2A TP)③氢氧结合形成水 第三阶段24[H]+6O2酶→线粒体内膜=12H2O+能量(34A TP)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38ATP)(二)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1.酵母菌的无氧呼吸:C6H12O6→2CH3COCOOH+4H→2CH3CHOHCOOH+能量2.乳酸杆菌的无氧呼吸: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3.高等生物的无氧呼吸:①大多数植物无氧呼吸和酵母菌相似②马铃薯块茎、人体的无氧呼吸(肌细胞)——和乳酸杆菌相似无氧呼吸不产生ATP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代谢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不同点:①贮存方式体内不储存于体内体内②代谢终产物CO2、H2O、ATP CO2、H2O、尿素CO2、H2O、ATP③能源物质主要也可作为能源物质最好的储能物质相同点:①来源从外界摄取的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②代谢途径大多可以转换,都需/ /要酶的作用③能量都可作为能源物质 / /消耗的顺序依次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什么是生命,生命有什么共同特征研究报告

什么是生命,生命有什么共同特征研究报告

“什么是生命,生命有什么共同特征”研究报告研究人:魏婕
从生物学上描述,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性状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通过适应环境发生改变,即通常所说的生物进化。

生命体的共同点:
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合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1)作用;
3、生物体都有适应性;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2)、变异的特性;
6、生物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注释:
1.新陈代谢:陈:陈旧的;代:替换;谢:凋谢,衰亡。

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也指新事物不断产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2.遗传:是指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自带各个个
体之间在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是对遗传现象的简单说明。

参考书是科学出版社的普通遗传学。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40分)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A.乳酸菌B.结核杆菌C.双球菌2.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A.温暖、干燥B.寒冷、潮湿C.温暖、潮湿3.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B.病毒C.细胞轴4.霉烂的水果、蔬菜,多是()造成的。

A .细菌B.病毒C.真菌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制作的装片必须是()。

A.一般物体B.可厚可薄C.透明的D.薄而透明的物体6.下列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生物,其中草履虫是()。

A.B.C.7.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的水中B.盐水中C.碘酒中8.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 一个B. 多个C. 无数个9.靠尾部发光器互相联系,找到对衣藻、草履虫是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鞭毛和纤毛10.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类繁多B. 生长繁殖慢C. 分布广泛11.( )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A. 细胞B.微生物C. 组织12.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 )。

A. 生长B.发霉C.消失13.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A. 繁殖B.分裂C.养分14.细菌等微生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但它们的生长也需要( )的环境条件。

A.阳光B.适宜C.营养15.( )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

A.水分B.土壤C.皮肤(1)应选择的观察工具是________。

(2)由数据可推理________面值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3)在使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值纸币的________(填“细菌总数"“每张的细菌数”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8.后来,“巴斯德消毒法”被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食品工业中。

蜗牛教学设计(详案)

蜗牛教学设计(详案)

《蜗牛(一)》教学设计棠外附小:吕翠萍▲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就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是: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学时教师必须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教学▲《蜗牛(一)》教材安排了四个活动:1、生活环境,2、身体形态,3、观察运动,4、饲养蜗牛。

▲科学概念:⑴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方面。

⑵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⑶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⑴能充分利用手头材料合理设计实验,学会合作探究;观察蜗牛的运动,发现蜗牛运动中蕴藏着的奥秘,与同学分享。

⑵按照教科书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⑵体验合作探究,感受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

课前准备:1、学生4人分组落座;2、每人一个放大镜、一块毛巾;3、每组两根小树枝、两节细木棒;4、每组一个透明盒子放两只蜗牛;5、教师准备一段视频。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蜗牛的特征▲本课的难点是:观察蜗牛运动的特征,描述蜗牛的特征▲课前准备提示:由于学生对实验材料充满好奇心,老师可以将每小组的实验材料先放在台前,实验时由小组长到台前领取,这样的优点是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实现统一行动,缺点是分发实验材料可能会耗费1、2分钟的时间;也可以为每组准备一个盒子,将材料放在里面,然后放在实验桌角,但课前一定要叮嘱学生不能随意打开盒子。

这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师灵活掌握。

▲教学过程:(正式上课前,起立师生问好,问听课老师好:欢迎领导到我们班来听课。

)一、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大约2分钟)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看看那些聪明的孩子能猜中!1、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三上动物单元

三上动物单元

怎样备课
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指导 教学实践 深入研究科学教材、领会教学意图,根据 教学要求安排设计教学活动。对整册教材 和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深入研究,做到整 体把握,明确各课之间的衔接关系,每一 课教学编排的意图、作用,各课教学的目 标、要求。 因地制宜、把握重点、依照学生认知规律 安排教学活动
七、动物的共同特点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 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再 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体会生物 体的基本特征。 四种小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 体现出动物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即动物的多样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探寻动物的共同特点,探寻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 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周围丰 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 1、讨论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观察周围的生命世界,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3、讨论人与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怎样观察
1.精心准备观察材料 2.把握观察活动的步骤 ⑴明确观察目的 ⑵明确观察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⑶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观察或学生独立观察 ⑷汇报观察结果 ⑸小结、评价
3.教给观察方法 ⑴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 ⑵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 ⑶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⑷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观察对象各部分的相 同与不同 4.教给学生相应的观察技能 5.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 6.充分汇报观察结果 7.培养学生应有的科学态度
观察----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步骤中,学会观 察和提高证据意识这一步,最具有普遍意义 上的教育价值。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要站在科学研究、科学 发现的高度去看待观察,将观察看成是科学 发现的一种方式,这样的认识将帮助我们摆 脱狭隘、孤立地去看待观察,使观察步骤更 科学,使观察与实验、测量、调查等科学方 法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使科学教育充满探索 的乐趣。

第一章《生物学》

第一章《生物学》

*
*
动物的血液和其他组织必需离子,激活酶,植物叶 绿素的成分
*
*
氯离子是动物体液中主要的阴离子,在维持平衡中 起重要作用,在光合作用中也有重要作用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根据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 素分成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 如C,H,O,N,P,S,K,Ca,Mg等。
⑤ 糖类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能和蛋白质、脂类形成复合糖,在生 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四、脂类——生命体的重要构件和储能物质
脂肪 类脂 固醇
脂肪也叫中性脂,是动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类脂包括磷脂和糖脂,其中含有磷酸的脂类衍生物 叫做磷脂,含有糖的脂类衍生物叫做糖脂。
固醇又叫甾醇,是合成胆汁及某些激素的前体, 包括植物固醇和动物固醇。
生物学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生命是物质的,细胞由化学分子构成的。化学分子可分为无机物 和有机物,它们都由原子构成。
一、自然界中的元素 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通常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 些元素。例如Fe,Mn,Zn,Cu,B,Mo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 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 少的。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
①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 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

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教案

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教案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一、本章教材分析:通过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合物有了基本了解,对这些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也有所了解。

但是只有生命物质并不能完成生命活动,体现生命现象,当这些物质有序地整合成一定的结构,形成细胞,才能体现出生命特征,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经过初中生命科学的学习,高中学生对细胞的显微结构已有初步了解,本章从微观水平上阐述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统一。

比较学习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是进化发展的意识。

病毒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病毒生活特性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和利用这些关系为人类的服务。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不仅保护细胞,而且可以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和控制,也是细胞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场所。

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教材对细胞膜的介绍比较详细。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是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的调控中心。

各种细胞器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作用,它们相互协作,以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原核细胞是细胞最原始的类型,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完整的细胞核,还缺少一些复杂的细胞器。

病毒是一大类非细胞的生命体,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本章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对构成生物的化合物的理解上,由于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对有机物的机构和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细胞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时会有困难,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完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因此,本章内容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多举例,让学生接触一些生命活动的实例,既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教学中还应注意通过分析细胞执行的某种生理功能中各细胞结构的分工合作,学习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观点。

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渗透生物学学科思想的教学研究

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渗透生物学学科思想的教学研究

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渗透生物学学科思想的教学研究作者:张燕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03期【摘要】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中,通过学科思想的渗透,提高复习实效,提升学科教学价值。

如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复习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等学科思想;以信息传递为主线复习在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在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的复习中渗透生物系统论思想和进化思想。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生物学学科思想1.研究背景上海市从2010年起恢复了全市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是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实施的。

《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然而,为了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卷面成绩,教师往往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抓紧知识点的落实,在复习阶段更是背诵、默写、练习轮番上阵,导致学生的学习趋向机械化。

知识是如何发展相互联系的,这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常常被忽视。

复习结束,留给学生的回忆只是枯燥乏味地应试过程。

生命科学对学生而言,仍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种复习方式也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平时不学习不要紧,只要复习时背一背,练一练就可以了。

如此恶性循环,已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的育人目标也不可能达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

从这两年的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试卷中可以看出,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广,难度适中。

考试评价在注重知识考查的同时,也重视对生命科学思维、观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

这绝非机械式复习所能提高的。

我认为,复习中应运用学科思想指导教学,促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学科知识,理性地运用学科学习方法,深刻地领悟生命世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生物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2.1 生物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1.1 辩证统一思想辩证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生物界也处处体现着辩证统一的思想。

人的生命特征

人的生命特征

人的生命特征
生命特征是指所有生物或大多数生物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叫做生命特征。

具有复制能力、能在复制过程中将遗传信息(它还具有变异能力)传递给后代是生命最重要的特征。

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心肺功是大家熟知的人体五大生命体征。

生命的特征总结:
第一、生命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第三、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第四、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第五、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第六、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内容。

(共19分)
回答关于生命的基础及其生理活动的有关问题。

31.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用图1中的数字表示) 32.图2发生的生理过程名称是___________。

此过程所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可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号细胞器中。

33.若图3细胞表示肝细胞,则甘油需转化为________(物质),进入糖代谢;在①~⑥过程中,如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可以促进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

若图3细胞表示脂肪细胞,在①~⑥过程中,不存在的过程是_________。

34.血液中甘油三脂的主要携带者是___________,这些携带者的结构中,含______层磷脂分子。

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

图4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

35.②过程的目的是 ,③过程培养出的是 。

36.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 。

37.由③→④的接种方法是 ,通过培养能获得 。

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 ,再分离、培养菌株。

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

③无机液体培养基+甲醛,
振荡培养
①制取菌悬液
②完全培基,振荡培养+
接种10mL
10mL
图4
4 5 6
7 3
21
图1
核糖体
图2
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做了有关实验并得到如图5结果。

38.由图5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 小于1200㎎/L 时,菌株 ; 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L 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 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 能是 。

02004006001400120016008
4048
56
64
72
80
88
96
104
16
24
32
8001000甲醛浓度(m g /L )800(m g /L )400(m g /L )
1600(m g /L )
1200(m g /L )t (h )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