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与贝多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贝多芬两位作曲家同属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在很多方面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莫扎特艺术。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神童,贝多芬则是一位音乐的革命巨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他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对近现代音乐的影响犹如屈原对中国古典诗歌那样的深远,他那哲人般的心灵至今鼓舞着芸芸众生。
贝多芬可以是一种豪放,他不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而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觉不能使我屈服.从这也看出贝多芬的性格特点.而莫扎特是一中比较委婉,在优美的曲子里带有那一点点的悲伤和忧郁,贝多芬则是曲子里带有强烈的反抗命运的感受
恩格斯对贝多芬的评价很高,曾写到“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我想,贝多芬的耳疾曾影响了他的思维。他不再追求表面上能听到的乐声,而是深深向内追求心灵的音乐。 通过对贝多芬其中三首 (即第三.五、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期。 与其说贝多芬因为毅力而伟大,不如说他是因为灾难而伟大。因为这种种的不幸遭遇,让贝多芬转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心中复杂的情感,从而创造出多部旷世佳作。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他的九部交响曲所表达的:面对艰难,不惧怕,不退缩。从不向命运低头,要通过斗争,战胜一切苦难。这也正好是贝多芬能够如此成功的答案。上帝在你的人生中关了一个门,必定给你开另一扇窗。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去,之后必定能看到更美好的风光。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他既是
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这——就是巨人的不朽!当我们感受“英雄”的豪壮,聆听“命运”的叩门,并在“第九交响曲”末合唱中歌颂欢乐时,不要忘记,这是不朽的巨人——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我们今天拿这两位音乐家做比较 , 是因为他们的 距离太近 , 他们曾一起面对面地探讨过音乐 ; 也因为 他们太远 , 他们的创作本质 、 灵感 、 风格都各有不同 ; 也因为他们的距离刚刚好 , 他们之间仅隔了一个法国 大革命 , 这正是一个革新的时代 。 第一 , 莫扎特 、 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本质特征不同 。 莫扎特只在人间停留了短短的 35 年 , 而贝多芬也只 活到 57 岁 。 莫扎特从小身体就很虚弱 , 在病榻上只 要稍微能坐起 , 能够拿起纸笔 , 他就构思作品 。他的 音乐不是病中吟 , 而是丰富精神世界中的清泉 , 他从 不表现自己的痛苦 。贝多芬则是在克服了精神痛苦 之后 , 用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坚强 , 表现自己的不屈服 。 古典音乐两个字最突出 , 一个“ 和 ” 字 , 一个“ 力 ” 字 。 莫扎特代表的就是 “ 和 ” , 他的音乐仿佛是为你刮 了一阵春风 , 下了一场细雨 , 令人心旷神怡 , 到处都是 春的清香 , 雨的气息 , 在你茫然无绪时给你的一副清 新剂 ; 贝多芬代表的就是“ 力 ” , 他的音乐更像是让所 有的听众知
道他内心的所有矛盾 、 痛苦 、 挣扎 、 斗争 , 将这些都统统发泄出来 , 令人热血沸腾 , 在你情绪低 落时给你的一帖兴奋剂 。贝多芬总是在你萎靡昏睡 的时候 , 给你有力的一拳 , 叫你振作起来 , 莫扎特则在 你悲痛失去方向的时候给你最甜美的甘露 。 第二 , 莫扎特 、 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灵感不同 。中 国历史上有两位诗人 : “ 诗仙 ” 李白与“ 诗圣 ” 杜甫 。 李白的诗 , 多表现及时行乐的思想 , 抒发出热烈奔放 的感情 ; 杜甫的诗 , 多表现忧时伤世的思想 , 表现对社 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 李白偏向于浪漫 , 杜甫偏向于写 实 。 这样的比较用在莫扎特与贝多芬身上有异曲同 工之妙 。 莫扎特和李白是泉水流淌的 “ 灵感型 ” , 贝多芬和 杜甫则属于滴水穿石的“ 勤奋型 ” 。莫扎特的灵感从 不枯竭 , 他的构思如泉涌般神奇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 他的曲谱总是那样的自然 , 天衣无缝 , 纯天然的 , 音乐 的浪花在五线谱上到处四溢 。而贝多芬的构思则来 得很艰难 , 一部作品 , 他总是要不断地涂抹 、 修改 , 好 比是人工修长城一样 , 伟大而又艰辛 。贝多芬每完成 一部作品 , 地上的废纸都可以当地毯 , 他总是写了撕 , 撕了写 , 写了再撕 。 第三 , 莫扎特 、 贝多芬的音乐观不同 。两人的经历 不同所造成了音乐观的差异 。翻天覆地的政治事 件 — — — 法国大革命 , 莫扎特不曾为之所动 , 他像“ 两耳 不闻窗外事 ” 的隐士 , 创作着忘乎自我的 、 天籁般的音 乐 , 他认为音乐就是音乐 , 纯音乐 ,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 意义 。 他自己评价说 : “ 我是个俗人 , 我是音乐的工 具 , 除了音乐什么都不懂 。 ” 而贝多芬则沉浸在革命的 激情之中 。 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 响 , 他信仰共和制“, 热爱“ 自由 、 平等 、 博爱 ” , 推崇人 民 、 斗争 、 胜利 , 他把这种信念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 , 至死不变 。 所以他赋予音乐一种斗争革命的哲学意 义 , 著名的 《 英雄交响曲 》 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 著名音乐家傅聪对这两人的评论时说了一段极 其精辟的话 : “ 贝多芬奋斗了一生努力追求的境界 , 莫 扎特一出世就在那儿了 。贝多芬命运多磨难 , 失恋 、 失聪 、 养子不教 , 从他的音乐中 , 我们听到他痛苦的呻 吟 、 愤怒的咆哮 、 激烈的奋争 。然而作为一个与命运 抗争的战士 , 贝多芬所追求的难道不正是生活同样不 太幸福的莫扎特那样和谐 、 宁静 、 充满阳光 、 生机无限 的境界吗 ? ” 这说明了什么 ? 虽然莫扎特与贝多芬有 着截然不同的创作本质 , 但是他们所追求的 , 却都是 那种充满阳光和无限生机的境界 。这也正体现了古 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
征 : 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 求 , 他们追求美的观念 、 强调风格的高雅 , 给予人们乐 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
可以说听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时是怀着一种高尚的宁静来细细咀嚼的,仿佛是走进了一个繁花 似锦的花园,静静的享受着古典的建筑,庭中小径,月光下的路灯,小草鲜花,清亮的流水声,漫天的星 斗倒影在小池中??一曲终了,可以怀着安逸悄然入睡。而在欣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时心中往往是不能平 静的。如《月光》奏鸣曲中,第一乐章好象皓月当空,一派安宁景象,第二乐章则如月映池底,波光澜澜, 第三乐章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联想到月亮的。 其急风暴雨般的演奏典型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风格。 所以,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区别就在于两人都赐给人类美妙的音乐,可美的不一样,美的一快,一慢;一个入世, 一个出世;一个正视生活的困难,一个则用含着眼泪的微笑面对严酷的生活。 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 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 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