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五章 想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一)实践的要求和个人强烈的创作愿 望
(二)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 备 (三)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原型启发 (五)灵感和艰巨劳动
四、想象的品质
(一)想象的主动性 (二)想象的丰富性 (三)想象的生动性
(四)想象的现实性
(五)想象的新颖性
(六)想象的深刻性
(七)想象的效能性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 象
(一)再造想象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1、是学生感知和掌握事物的有效手段 2、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1、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2、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 句和事物标志的含义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 象
——构成新形象的原型来源于客观现实。 例如:阿Q:浙江人的嘴、北京人的脸、山西人 的衣服; 孙悟空:猴子身体加人头;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分为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没有 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 主的引起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第五章 想象
第一节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对此概念做如下解释:
(1)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 础,即以记忆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而形成的。
(2)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 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想象的规律
一、想象的功能
(二)补充功能(知识经验) (三)替代功能 (四)调节功能(想象对机体的生理
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 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二、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一)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二)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 志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三)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一)积极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二)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三)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进行多种想象力的训练 (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2)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 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 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 式。 种类:
积极幻想(理想)——以现实为依据,有可 能实现的,具有积极的作用 消极幻想(空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 实现可能,具有消极的作用
第二节
(一)预见功能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是按一 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 的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 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读小说、看图施工等 作用:借助再造想象,摆脱生活小圈子。 如: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3)想象过程所产生的新形象称为想 象表象。(四种类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的作用
1、想象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化 的重要因素 2、想象是促使人们创造性的进行各种实 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3、想象有助于调节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 (四)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