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合集下载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特制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一、不良事件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

二、上报范围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三、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口头报告科护士或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

当事者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

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理不良变乱发生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成效及相关药品、东西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四、结果分析不良事件上报后,由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用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

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科学标准及实践的比较。

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研究,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五、免罚及奖励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变乱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患者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会商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不良变乱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不良事件报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不良事件报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概述:在生产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中,不良事件是难以避免的。

对于不良事件的及时、有效的报告,以及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不仅有助于企业或机构的持续改进,更有助于提高对客户、患者等有关人员的信任度。

本文将从不良事件的定义开始,分析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性,并提出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其影响不良事件是指产品、设备、服务等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故障、意外、危险等问题。

不良事件影响着企业、机构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度。

而且,如果不作出正确的应对,不良事件可能会对消费者、患者等利益相关者造成伤害,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性1.及时的报告可帮助企业减少对消费者、患者等有关方面的伤害。

2.及时的报告可以帮助消费者、患者等有关方面了解相关情况,提高对企业的信任度。

3.及时的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4.及时的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改进产品、设备、服务等,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针对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是企业或机构制定和改进完善生产制造、医疗服务等环节的必要环节。

下面是建立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必要性:1.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并以合适的形式进行记录,该制度可促进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统一的报告流程,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企业对不良事件的控制有效。

2.及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该制度可帮助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分析不良事件的数据,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有针对性地改进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管理制度等。

3.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该制度可帮助企业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通过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并贯彻执行,可以实现对生产制造、医疗服务等过程的持续改进。

四、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具体内容1.建立不良事件的定义,并说明合规性要求。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全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全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全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目的2.范围3.报告流程(1)事件发生:任何一位员工在发现或参与到不良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给所在部门的负责人。

(3)事件调查:由专门的调查小组负责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收集证据、了解事件详细经过等。

(4)报告编写:调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编写不良事件报告。

报告应包括事件的简要描述、分析结论、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6)报告发布:审核通过后,报告应及时发布给相关人员,供参考和学习。

4.报告内容(1)事件简要描述: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影响进行简洁明了的描述。

(2)分析结论:对事件的影响和后果进行评估,确定该事件对组织运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根本原因分析:对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改进措施: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报告总结: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针对不同阶段的改进建议。

二、根本原因分析制度1.目的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可以避免单纯解决表面问题而忽略了根本问题。

2.方法(1)鱼骨图分析:通过绘制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将事件的发生看作是一个结果,然后找出导致该结果的各个因素,从而找出根本原因。

(2)5W1H法:通过分析“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为何、谁、怎样”等问题,来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3)5 Whys 法:通过反复提问“为什么”来探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直到找到不再有“为什么”可问为止。

3.分析报告根本原因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简要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简洁明了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事件的背景。

(2)分析方法:说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例如鱼骨图分析、5W1H法等。

(3)根本原因分析:详细叙述找出的根本原因和其背后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6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6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

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

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

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

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____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和信誉,在制度的规范下,公司能够迅速发现不良事件并及时整改,从而确保生产环境的优化、员工的健康和客户的满意。

下面我们就制度的具体内容介绍: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包括且不限于生产、质检、维修、销售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2.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员工、设备、物料、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对安全、环境、健康等方面造成影响的事件。

按照事件权重的不同,不良事件可分为A、B、C三类事件。

3.责任人和报告程序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或者接到不良事件应细心务必及时向上级部门或质管部门报告,同时,应该在45分钟内停止可能损害客户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的生产或服务过程。

4.处理流程一旦发现不良事件,应立刻报告尽快将问题解决,同时确保详细记录问题及整改过程,提交给相关部门作为不良事件的底稿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

二、根本原因分析制度:1.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质检、维修、销售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2.根本原因分析的定义和意义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不良事件的根本成因,根本原因分析是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以发现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根本原因分析所获得的结论有利于公司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改进等。

3.根本原因分析的实施步骤:从五个方面分析:(1)现象–描述不良事件、整理现象(2)症状–如何判断出不良事件、整理举证(记录原始数据)(3)原因–归纳和列举所有的诱因,并列出假设的重点原因(4)数据–收集使用的数据,以证明根本原因的真正成功(5)根本原因–结论,解决措施4.根本原因分析具体操作流程:(1)召开会议确定问题;(2)收集数据、信息;(3)建立造成不良事件的全貌;(4)变易理解不良事件;(5)找出诱因,汇总分析;(6)把原因分类,并分析罪魁祸首;(7)寻找根本原因;(8)制定解决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一)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利于医疗管理部门早期介入、早期干预,将病人的损害降至最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缺陷的主动报告;包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药品安全(不良)事件、器械安全(不良)事件和其他安全(不良)事件等。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机构与职责我院由医务科统一承担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管理工作,其职责为:(一)组织、协调、指导全院的不良事件处理工作;统一接收、初步审核、汇总上报的不良事件。

(二)及时将收集到的不良事件转发给相关部门或科室进一步处理:1.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护理部;如直报给护理部的,由护理部转告医务科。

3.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如直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转告医务科。

4.药品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药学部,如直报给药学部的,由药学部转告医务科。

5.输血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输血科,如直报给输血科的,由输血科转告医务科。

6.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医学装备部,如直报给医学装备部的,由医学装备部转告医务科。

7.设施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后勤管理科,如直报给后勤管理科的,由后勤管理科转告医务科。

8.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党总支办公室,如直报给党总支办公室的,由党总支办公室转告医务科。

9.治安(不良)事件转发给保卫科,如直报给保卫科的,由保卫科转告医务科。

(三)督促指导相关部门或科室对不良事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及处理。

(四)各部门每季度汇总、统计、分析、处理信息,提出加强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设。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提供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本,以便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因此,对这类事件的报告和管理必须高度重视。

二、报告要求1. 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必须完成报告并上交相关部门。

2. 报告内容:(1) 事件的背景和概况;(2) 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分析;(3) 患者受到的伤害和后果评估;(4) 医院已采取的补救措施;(5) 类似事件的总结和反馈;(6) 涉及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追究;三、报告范例事件背景:事件发生在2021年X月X日,涉及科室为XX科室,患者姓名为XXX,年龄XX岁,性别XX。

事发地点为XXX病房。

本事件为一起护理不良引起的患者伤害事件。

事件发生过程:患者在XX日期间住院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XX日期XX时间,护士未按照规定的频次更换患者的留置针,导致留置针位置感染;(2) XX日期XX时间,护士未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给药,导致患者服药不当;(3) XX日期XX时间,护士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延误了抢救时间。

事件原因分析: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 护士对相关操作规程理解不清,操作不规范;(2) 护士工作量过大,疲劳导致操作不精准;(3)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导致问题未被及时发现。

伤害后果评估:由于护理不良,患者的身体状况出现恶化,需要额外治疗和护理干预,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治疗费用。

补救措施:事件发生后,医院立即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 患者接受了必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以减轻伤害的影响;(2) 对涉事护士进行了再培训,并重新强调相关操作规程的重要性;(3) 加强了护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

类似事件总结与反馈:根据本次事件的教训,我们对类似事件进行总结和反馈,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意识。

责任追究: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对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完整版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完整版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密级:□公开■内部□秘密】1目的鼓励医院工作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与临界差错信息,医院利用报告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获得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增强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从而实现医院安全目标。

2范围全院各部门、各科室3职责工作人员发生或发现不良事件立即处理,同时报告上一级直接主管,登录医院内网,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给相关职能部门。

各科室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总务科、院感科、保卫科、药剂科、输血科等职能部门接到各科室报来的不良事件与近似错误信息,将警讯事件或SAC=1、2级不良事件上报至分管院长,积极处理降低损害并及时组织调查、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登录医院内网填写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适时进行追踪检查评价,对本部门分管的警训事件和严重度评估分级(SAC)1级、2级的不良事件及时组织根本原因分析(RCA),形成分析报告,呈报分管院长.每季度将不良事件的趋势分析与处理情况形成报表,报至质管办。

质管办接收全院不良事件,对跨部门的警训事件和严重度评估分级(SAC)1级、2级的不良事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并督促改进。

每季度整合各部门不良事件报表,对全院不良事件做整理、分析,每季度或半年汇报至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院领导:分管院长在接到事件报告后及时呈报院长;院长指派分管副院长,在明确事件性质的48小时内,启动RCA。

4定义不良事件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任何预料之外的,不期望的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的事件,以及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按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为四类:警讯事件涉及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意外事件。

严重身体伤害具体包括丧失四肢或功能。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不良事件指的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质量、工作环境、安全等相关的不符合预期或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产品缺陷、工作安全事故、法律违规等。

对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是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法律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良事件报告要求:规定了对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时间要求、报告的方式等。

报告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的描述、事件的影响等。

报告的时间要求要求及时报告,以确保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事件调查与分析:制定了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调查的目的是搜集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现场勘查、证据收集、证人采访等。

分析的目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用常用的问题分析工具和方法,如鱼骨图、5W1H分析、根本原因分析等。

3.根本原因分析报告:制定了根本原因分析报告的要求,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格式等。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描述、调查过程和结果、根本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4.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了不良事件发生后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是指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纠正和处理,以防止事件继续影响企业的运营。

预防措施是指根据事件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5.监测与改善:建立了监测和改善机制,定期评估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此外,通过根本原因分析,企业还可以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改进。

因此,建立和落实不良事件报告与根本原因分析制度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1、警讯事件:涉及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意外事件。

2、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二、报告范围1、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患者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报告范围。

2、包括但不限于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护理投诉、护理并发症等。

三、报告原则1、自愿性:护理人员应自愿报告不良事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惩罚。

2、保密性:对报告人的个人信息及报告内容予以保密。

3、非惩罚性:以改进系统和流程为目的,不针对个人进行惩罚。

四、报告流程1、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在 48 小时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向护理部报告。

3、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五、处理流程1、对于轻微的未造成后果的事件,由科室进行处理,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价。

2、对于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护理部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对于警讯事件,应立即启动紧急应急预案,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和处理,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报告和处理。

六、原因分析1、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包括个人因素、系统因素、环境因素等。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是一种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制度。

该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及时报告和分析不良事件,为组织提供改进工作流程和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机会。

以下是对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详细解释,包括其目的、内容、执行和效果等方面。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该制度要求员工发现任何不良事件都必须报告,并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

通过及时报告和分析,可以追溯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出潜在的系统缺陷或人为失误,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内容包括不良事件的定义、报告程序、分析原则和改进措施等。

不良事件的定义需要明确,以便员工能准确辨认出发生的不良事件。

报告程序要求员工在发现不良事件后,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流程交由专门的团队进行分析。

分析原则包括客观、全面、系统和合理,分析团队需要对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

改进措施包括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涉及流程、设备、培训等各个方面,以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和流程。

首先,需要组建一支专门负责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的团队,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需要制定明确的报告和分析程序,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能够准确并及时地报告不良事件。

在进行原因分析时,要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包括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评估等。

最后,需要将分析结果进行及时汇总和通报,以便组织能够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及时发现并报告不良事件,有助于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其次,通过对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问题点,为组织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该制度可以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报告能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合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二)护理部:1、负责采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和分析。

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三)医务科:1、负责采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作出初步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将发生频率较高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者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或者院办公会讨论。

(一) 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即将采取有效措施,应即将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科或者护理部报(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各科室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务科、护理部及职能科室科室及时干预,最大限度保证医疗安全医务科或者护理部或者相关职能科室进行调查,协助科室降低不良事件后果定期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根据事件性质和后果严重程度,严重的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六、奖惩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者处罚。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发生在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医源性损害,包括医疗意外、并发症等。

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虽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医务人员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缺陷,但更多的原因的来自长期潜在于整个业务管理中的疏漏。

增进患者安全,关键是能够捕获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和高危隐患的综合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将其中的教训深刻汲取,为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奠定基础。

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缺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形成深入的认识,便于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的合理性,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为牢固树立患者安全意识,强化安全保证措施,有效防范医疗缺陷,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持。

根据“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成立____:成立医疗不良事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报告项目:手术病人及部位错误、病人识别错误、用药错误、输血意外、重大并发症、医院感染。

三、报告方式: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及效果;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专业、科室、职务或职称。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形式:科室或个人以书面方式为主,应以____,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

四、报告处理: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将立即____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五、督查考核:医务科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主动报告不予处罚,对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医疗不良事件是指。

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不良事件可分为____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第四阶段
确定根本原因 9、组织系统分类 10、筛选出根本原因
制定改善计划 11、找出降低风险的策略 12、制定整改措施 13、评估拟定措施 14、设计整改行动 15、确保整改措施的可接受性 16、执行,遵循PDCA循环 17、效果评价 18、评价改善措施成果
人 法

近端原因
机 物
What:发生了什么? 造成后果?
1997年美国首先引用根本原因
分析法(RCA)的方法在医院 添
中调查不良事件。从“人、机加标、 题
物、环、法”5个方面寻找。
RCA前准备 1、组成团队 2、情境简述 3、收集事件相关信息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找出近端原因 4、叙述事件发生始末5W1H 第二阶段 5、流程指引是否符合规范 6、列出近端原因 7、分析近端原因 8、针对近端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长总值班在接到报告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与事件发生的科室密切协调合作,共 同负责,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估计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对事件采取有效的紧急补救措 施,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必要时将重要的物证请/送国家法定部门进行检测。
极重度(I级)伤害不良事件
Why原因
What目的
Who谁
发掘 5W1H
When时间 Where地点
How方法
需注意
• 呈报表、讨论记录、Ⅱ级事件根因分析表,三表内容一致 • 不能缺项:What?发生后果经常遗漏 • How方法是Why原因的措施 • 文字叙述不啰嗦,精炼
鱼骨图
• 鱼骨图分析合理,按照人机物法环原则 • 头脑风暴全面,原因不能太少 • 一般20~30个具体原因才能提炼出一个真因 • 真因一定是在小骨头上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在发生不良事件后,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进行事件报告和根本原因分析。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件的扩大和再次发生,并通过深入的分析找出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以便于制定全面的改进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和根本原因分析制度的建立对于组织的运作和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这个制度能够帮助组织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良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报告和处理,就会演变成重大事故或灾难。

例如,产品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等都会对组织的声誉造成严重的损害。

通过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以快速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减少事件对组织的影响。

其次,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事件的原因,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制定全面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根本原因可能是组织的管理问题、人员素质问题、技术问题等等,只有通过分析找出这些根本原因,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的报告渠道和流程:组织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报告渠道和流程,确保每一个不良事件都能够被及时报告并得到处理。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报告问题,同时对故意隐瞒问题的员工进行处罚。

2.建立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为了深入分析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组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他们需要有相关的调查技巧和工具,能够迅速调查事件,并找出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3.信息共享和学习:组织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学习的机制,将不良事件和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及时向全体员工分享。

通过吸取教训和经验,可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改进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根本原因分析只有存在改进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才能有意义。

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度

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度

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度为寻找医院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在医院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及科室制度等存在的过错与责任,制定预防措施和可执行的计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二级妇幼保健医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此制度。

一、定义,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为系统过错与责任制定可预防措施的一种管理学方法,据此形成改进计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RCA)范围:I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部分分严重的Ⅱ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除按照《**县妇幼保健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外,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三、涉及部门及人员职责:职能部门将Ⅰ、Ⅱ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分管院长,分管院长呈报院长;在明确事件性质的48小时内,由院长指派分管院长确定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启动RCA.四、RCA基本步骤:(一)成立RCA小组,成员5—8人。

1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RCA小组成员应包括一线临床工作人员、管理层人员(分管院长、质控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Ⅱ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院职能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成员包括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

(二)事件调查与资料收集:事件发生有关人员谈话、病历、事件经过资料、会议记录、事件相关文件、相关文献报告等,运用流程图对资料进行排列。

(三)分析原因:经RCA小组成及集体讨论找出相关因素,运用鱼骨图等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远端原因并确认根本原因。

(四)改进计划:RCA小组制定可行性的改进计划和行动计划,由相关部门贯彻执行。

(五)填写分析报告:在事件发生后30天撰写分析报告,上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六)追踪后续处理:RCA小组追踪事件的后续处理情况,督导相关部门执行改进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附:1、不良事件的培训全套资料2、每季度不良事件的分析(见附件3.5.9.1)。

2024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下的跌倒)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一)用药错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执行治疗性医嘱时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采血错误等。

(二)非计划性拔管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病人或护理人员等因素发生的计划外拔管行为。

(三)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四)意外事件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压疮、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自杀等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事件。

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Ⅰ级)警告事件--非预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因护理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四、处置(一)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二)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三)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安排者承担责任。

(四)科室设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

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

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五、上报程序:(一)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护士长____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5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5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更好的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务人员根据规定的要求和途径,通过全院职工及时、主动地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事故隐患或潜在风险,管理人员收集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以达到防范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一、目的规范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允许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原则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监测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征。

1.行业性。

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自愿性。

医院各科室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保密性。

该制度对报告人医技报告中设计的其他人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邮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院办室等专人专职受理,院办室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非处罚性。

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____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____对涉及人员和科室的处罚依据,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惩。

____公开性。

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相关科室公示,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科室开放____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____,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1.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件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

2.是独立的、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3.是收集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5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5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不良事件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排查和处理不良事件,保障企业及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工作组织事宜,包括内部员工、从业人员以及外部合作伙伴。

第三条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生产过程发生意外事故、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违法违规行为等。

第四条不良事件报告应遵循“及时上报、准确传递、保密处理、追踪落实”的原则。

第五条具体落实不良事件报告的责任部门有生产部、质量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

第二章报告程序第六条不良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涉及重大不良事件,责任人员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八条报告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第九条报告途径:报告可以采取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方式,书面报告应包括报告人的姓名、职位、联系方式、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具体情况、可能引起的风险等。

第十条报告截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并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

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十一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安排专人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协助下级部门做好事件的处理工作。

第十二条对于重大不良事件,上级主管部门应成立临时工作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带领,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工整改、停产停业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追责工作。

第十四条对于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通报下级部门,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与改进。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五条对于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积极参与调查的员工,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事件报告及根本原因分析制度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1目的鼓励医院工作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与临界差错信息,医院利用报告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获得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增强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从而实现医院安全目标。

2范围全院各部门、各科室3职责3.1工作人员发生或发现不良事件立即处理,同时报告上一级直接主管,登录医院内网,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给相关职能部门。

3.2各科室负责人3.3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总务科、院感科、保卫科、药剂科、输血科等职能部门接到各科室报来的不良事件与近似错误信息,将警讯事件或SAC=1、2级不良事件上报至分管院长,积极处理降低损害并及时组织调查、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登录医院内网填写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适时进行追踪检查评价,对本部门分管的警训事件和严重度评估分级(SAC)1级、2级的不良事件及时组织根本原因分析(RCA),形成分析报告,呈报分管院长.每季度将不良事件的趋势分析与处理情况形成报表,报至质管办。

3.4质管办接收全院不良事件,对跨部门的警训事件和严重度评估分级(SAC)1级、2级的不良事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并督促改进。

每季度整合各部门不良事件报表,对全院不良事件做整理、分析,每季度或半年汇报至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3.4院领导:分管院长在接到事件报告后及时呈报院长;院长指派分管副院长,在明确事件性质的48小时内,启动RCA。

4 定义4.1不良事件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任何预料之外的,不期望的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的事件,以及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按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为四类:4.1.1警讯事件涉及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意外事件。

严重身体伤害具体包括丧失四肢或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1.1 意外死亡,包括但不限于:与患者病情的自然发展或基本状况无关的死亡(如:因术后感染或医院获得性肺栓塞而死亡)、足月婴儿的死亡、自杀等;4.1.1.2 与患者病情的自然发展过程或基本状况无关的主要功能永久丧失;4.1.1.3 手术部位错误、操作错误和患者错误;4.1.1.4 因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亦或移植受污染的器官或组织二造成感染慢性疾病或绝症;4.1.1.5 婴儿被绑架或婴儿由非亲生父母带回家;4.1.1.6 强奸、职场暴力,例如在医院现场攻击(导致死亡或功能永久丧失);或谋杀(蓄意杀害)患者、工作人员、医生、医科学生、受训医师、探视者或小贩等。

4.1.2异常后果事件:未达到警讯事件程度的所有已经发生并造成异常后果的不良事件。

4.1.3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造成异常后果。

4.1.4临界差错:指一个或多个环节出现错误,但因为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使原本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或疾病的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

例如:用药近似错误:发生在院内药品管理/储存/调配/运输等流程中的差错,但在药用于患者前,被中途拦截且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诊疗近似错误:在诊疗过程中,一旦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但错误的操作被及时发现或制止,而最终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

4.2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RCA)是为系统过错与责任制定可预防措施的一种管理学方法。

5程序5.1根据不良事件类型分为以下10类,工作人员遇到下列情况需要进行报告:5.1.1医疗医技相关不良事件非预期情况下,患者身体的某部分接触到地面或其他低处。

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5.1.2 用血不良事件5.1.3药品不良事件5.1.4 院内感染不良事件:院内感染事件、院内感染爆发事件。

5.1.5 职业暴露事件:包括针刺伤、锐器伤等。

5.1.6医疗设备、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5.1.7 公共意外事件:食物中毒、危险物品泄漏事件、辐射源泄漏、火灾、医用气体事故、压力容器事故、电梯事故、停电事故等。

5.1.8 行政后勤事件:5.1.8.1治安事件:患者和工作人员遭到外来人袭击;患者和医院财产被盗和被损坏;工作人员、患者、家属及来访者等之间产生矛盾导致损伤等。

5.1.8.2物品运送事件:如延迟、遗忘、丢失、破损、未按急需急送、品种规格错误等。

5.1.8.3设施异常事件:医院建筑、通道、水电暖等异常事件。

5.1.9 人体受试者研究相关不良事件:临床药物试验、新技术项目研究等人体受试者研究相关的不良事件。

5.1.10其他不良事件:其他未归类事件。

5.2 报告时限:5.2.1 警讯事件30分钟内电话报告相关职能科室(非工作时间报告行政总值班),并于12小时内登录医院内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按规定填写上报。

5.2.2 异常后果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临界差错在24小时内登录医院内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按规定填写上报。

5.3上报权限:工作人员负责不良事件上报。

5.3.2医学生、进修生发生发现相关事件报告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负责不良事件上报。

5.3.3医院外包工作人员发生或发现相关事件报告责任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由其负责不良事件上报。

5.4 报告程序:5.4.1院内上报流程,详见附件。

5.4.2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医务部、设备科、院感办、输血科、药学部接到相关事件后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种类和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5.5 报告部门归属及分析:5.5.1医务部:医疗医技相关不良事件中除护理相关事件外的其他不良事件收集及分析;5.5.2护理部:医疗医技相关不良事件中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收集及分析;:医疗设备、器械等相关的不良事件收集及分析;:后勤管理范围内的不良事件,负责行政后勤事、公共意外不良事件收集及分析;5.5.5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事件收集及分析;:院内感染相关事件、职业暴露事件收集及分析;部: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差错和临界差错、药品质量问题的收集及分析;教科:人体受试者研究相关事件收集与分析;5.5.10质管办:无法归类不良事件收集及分析;所有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5.6不良事件分级及处理:5.6.1 损害程度分级:0级-临界差错:事件已发生,但在执行前被制止;1级-无伤害: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任何伤害;2级-轻度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一般处理,不需增加额外照护;如表皮发红、擦伤、淤青等。

3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对症处理,需额外的探视、评估、观察和处置;如测血压、血糖、脉搏次数比平常次数增多;拍X线、抽血验尿检查、包扎缝合止血治疗、1-2剂药物治疗等。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除额外的探视、评估、观察外,还需手术、住院或延长住院处理;如骨折、气胸等需延长住院。

5级-极重度伤害:事件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6级-与患者病情的自然发展或基本状况无关的的死亡严重程度如当下无法判定时,请主管部门依实际经验和后续追踪情形做判定。

度 与事件发生频率为两轴所呈现的风险矩阵。

5.6.4主管职能科室在接收到事件后的处理:5.6.4.1警讯事件及SAC1级事件(极度危险事件):主管职能科室在接收到事件后24小时内上报分管院长,分管院长即时报告院长,由院长指定负责人在45天内完成RCA (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

5.6.4.2 SAC2级事件(高度危险事件):主管职能科室在接收到事件后72小时内上报分管院长,分管院长即时报告院长,由院长指定负责人在45天内完成RCA (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

5.6.4.3 SAC3级事件(中度危险事件):一周内告知相关部门管理者,讨论改善。

5.6.4.4 SAC4级事件(轻度危险事件):进行数据统计,每季度进行趋势分析。

5.7 RCA 分析的基本步骤:5.7.1 成立RCA 小组:根据事件性质,事件主管部门挑选RCA 小组成员,成立RCA小组。

小组的组成、规模、复杂程度取决于事件的严重程度,成员一般5-8名,最好不超过10人。

小组成员包括组长、事件相关流程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临床一线人员、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熟悉RCA 运用方法的管理人员。

成员挑选时遵循利益回避原则。

5.7.5 分析报告:RCA 主管部门追踪措施的落实及改进成效,并汇总整理相关材料,最后形成一份RCA 报告。

报告使用统一的格式: 报告封面须标识事件类别、发生科室、地点、时间等。

简述事件发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导致事件发生情况的摘要说明、调查组织、报告单位及日期等。

包括事实资料、分析、结论、安全建议及改善行动。

附录:包括了解报告所必须的其它相关资料。

5.7.6 改进措施:特殊原因:在事件调查的任何阶段,调查小组应将任何需要即时采取的预防措施,建议给相关单位,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损害程度系统原因:调查小组协助医院辨识出造成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而规划风险降低策略,执行具有效益的改善方式,以预防事件的再发生。

5.8 调查配合:发生不良事件的部门必须尽量保存相关证据,医院所有单位及人员都必须配合小组调查需要提供必要的协助。

5.9 注意事项5.9.1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事件调查的性质不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以采取补救措施作为首要任务,探索经验、分享与共同学习。

时限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于每月10日前交至质控办,质控办统计全院不良事件。

10元/例的奖励。

6参考文件及资料《JCI国际医院评审标准》第五版QPS.7/QPS.8/QPS.97表单不同类型不良事件的报告表单8附件8.1《不良事件院内上报流程图》不良事件院内上报流程图主管职能部门联系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